急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医院急救设备的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规范医院急救设备的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提高急救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急救设备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抢救车、吸引器、除颤仪、多功能监护仪、心电图机、简易呼吸器、气管插管或切开用物、呼吸机、胸外按压物品、洗胃机等。
三、管理职责1. 医院设备科负责全院急救设备的采购、验收、登记、保管、维修和报废等工作。
2. 各临床科室负责急救设备的日常使用、保养和维护。
3. 护理部负责对急救设备的使用进行培训和考核。
四、急救设备的管理1. 采购与验收急救设备的采购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医院采购流程进行。
设备到货后,设备科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确保设备符合国家标准和医院要求。
2. 登记与保管急救设备应进行登记,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购置日期、使用科室等信息。
设备科负责对设备进行统一保管,并确保设备存放安全。
3. 使用与维护(1)各临床科室应指定专人负责急救设备的日常使用、保养和维护。
(2)急救设备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使用,确保患者安全。
(3)使用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设备科。
(4)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联系设备科进行维修。
4. 检查与保养(1)设备科应定期对急救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2)各临床科室应按照设备说明书和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
(3)设备保养记录应完整、规范。
五、培训和考核1. 护理部应定期对急救设备的使用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医护人员掌握急救设备的操作技能。
2. 设备科应定期对急救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
六、奖惩1. 对在急救设备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设备损坏、丢失或安全事故的,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医院设备科负责解释。
如遇特殊情况,经医院领导批准后可对制度进行修订。
急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1]
![急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1]](https://img.taocdn.com/s3/m/b809d61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db.png)
急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企业急救仪器设备的管理,保障员工在突发状况下的人身安全,提高急救救治效果,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急救仪器设备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急救箱、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呼吸道开放器(OPA)等。
三、管理标准3.1 急救仪器设备的购置1.企业应根据员工人数、工作环境和安全风险等因素确定所需急救仪器设备的种类和数量。
2.急救仪器设备的购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产品质量和合法性。
3.在选择供应商时,应充分考虑其信誉度、售后服务和价格等因素,并与其签订合格供货合同。
3.2 急救仪器设备的验收与入库1.受到交货时应进行及时验收,确认急救仪器设备的数量和规格与采购合同相符。
2.验收时需对急救仪器设备的外观、功能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坏。
3.符合要求的急救仪器设备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并及时登记入库台账。
3.3 急救仪器设备的记录和标识1.企业应根据急救仪器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建立相应的档案,详细记录每一台设备的型号、编号、生产厂家、购置日期、验收日期等信息。
2.每台急救仪器设备上应粘贴有醒目的标识,如设备名称、购置日期、验收日期等。
3.4 急救仪器设备的定期检查与维护1.企业应制定定期检查与维护计划,对急救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2.定期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外观、功能、电池电量、有效期限等。
3.检查记录应详细记录检查日期、检查人员、检查结果等信息,并进行归档保存。
4.发现有损坏、过期或其他故障的急救仪器设备,应立即停用,并进行相应维修或更换。
3.5 急救仪器设备的使用与储存1.急救仪器设备的使用应由具备相关急救技能并持有相应证书的员工进行。
2.使用过的急救仪器设备应及时清洗、消毒,并按规定保存。
3.急救仪器设备应储存在易取得的、干燥通风、防潮、防尘和阳光直射的地方。
4.高风险场所的急救仪器设备应设置在易取得的且与危险区域相邻的地方,以便紧急使用。
医院急救设备维护与管理制度

医院急救设备维护与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1 为了保障医院急救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急救救治水平,确保患者生命安全,订立本制度。
1.2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卫生法》《卫生行政执法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急救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
第二章急救设备的分类和管理第三条急救设备的分类3.1 急救设备依照功能和用途可分为:监护设备、除颤设备、呼吸支持设备、输液设备、氧气设备等。
3.2 急救设备依照使用环境可分为:急诊科设备、重症监护室设备、手术室设备、病房设备等。
第四条急救设备的采购和验收4.1 医院设立急救设备采购特地机构,负责急救设备的采购工作。
4.2 采购人员应依据医院需求和相关规定,订立采购方案,并严格执行采购程序。
4.3 采购的急救设备必需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医院的技术要求,需要经过医疗器械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五条急救设备的使用和保养5.1 急救设备使用时必需依照设备说明书和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严禁违规使用。
5.2 急救设备使用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合格后方可操作设备。
5.3 设备使用完毕,应进行必需的清洁和消毒,保持设备乾净。
5.4 定期对急救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和修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第六条急救设备的维护和修理与报废6.1 医院设立急救设备维护和修理特地机构,负责设备维护和修理和报废工作。
6.2 急救设备维护和修理人员应具备相关技术资质,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维护和修理工作。
6.3 维护和修理人员应依照设备维护和修理规范进行维护和修理,维护和修理后需进行设备功能测试,确保设备恢复正常。
6.4 急救设备实现报废标按时,应及时报废并做好相应记录,禁止连续使用。
第七条急救设备的台账管理7.1 医院设立急救设备台账,认真记录设备的购置、验收、维护和修理和报废情况。
7.2 急救设备台账应实时更新,做到设备信息准确、完整、可查询。
急救设备配置与管理制度

急救设备配置与管理制度1. 总则为确保医院的急救工作能够高效及时地进行,提高救治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订立本《急救设备配置与管理制度》。
2. 设备配置原则2.1 依据医院定位、规模和特点,合理配置急救设备,满足日常医疗救助及突发事件应急需求。
2.2 急救设备的配置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医院相关规章制度的规定。
2.3 急救设备的配置应依据科室特点和业务需求进行差别化设置,并经过医院管理部门审核批准。
2.4 急救设备应具备良好的质量和性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连续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
3. 设备管理责任3.1 医院设备部门负责急救设备的采购、配备、安装、验收、维护、维护和修理和报废等工作。
3.2 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本科室急救设备的管理使用情况,并定期向设备部门汇报。
3.3 急诊科负责对接收的急救设备进行登记、分发,并做好使用记录和存放管理工作。
3.4 设备部门应定期对急救设备进行巡查和检测,确保设备安全可靠、功能正常。
3.5 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急救设备管理的监督和引导,定期组织检查与评估,供应必需的培训与引导。
4. 急救设备的配置和更新4.1 依据医院的规模和综合本领,合理配置急救设备,包含但不限于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血压监测仪、输液泵等。
4.2 配置的急救设备应满足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医疗行业的要求,并应具备可靠的性能和较高的故障容忍度。
4.3 急救设备的更新应依据设备性能和技术发展的需要,及时进行,以保证设备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4.4 更新急救设备时,设备部门应订立相关的更新计划和方案,并报经医院管理部门批准后,进行采购和更新工作。
5. 急救设备的验收和维护5.1 医院设备部门应对新采购的急救设备进行验收,确保设备完好、性能稳定,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5.2 配置的急救设备应建立完善的台账,记录设备的型号、编号、采购时间、保养记录等信息。
5.3 急救设备应依照设备操作手册和相关规定进行正确使用,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急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急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一、目的与适用范围为了规范急救仪器设备的管理,保障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急救中心和相关急救单位的仪器设备管理工作。
二、急救仪器设备的购置与验收1.急救仪器设备的购置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采购前应进行必要的技术评估和比较分析,确保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
2.购置的仪器设备应有合格的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书等相关文件,需与供应商约定验收标准和方式。
3.验收应由专业人员进行,验收人员应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性能、安全性能和操作等进行检查评估,确保仪器设备达到要求。
三、急救仪器设备的入库及标识1.入库时应进行备案登记,并按照仪器设备的类别、型号、数量等进行编码,编制入库台帐。
2.各类仪器设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的分类装配,确保易于存放和管理,同时应进行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损坏和污染。
3.标识应明确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编号等信息,以及入库日期、有效期等信息,以便于维护和使用时的追溯。
四、急救仪器设备的保养与维修1.每个急救仪器设备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特殊情况下例如疫情时应加强消毒频率。
2.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验收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3.维修记录应详细记录设备的维修情况,包括故障原因、维修人员、维修时间等信息。
4.维修时应确保维修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合格证书,维修过程中应注意安全和操作规范。
五、急救仪器设备的报废与更新1.对于超过使用寿命、损坏无法修复或性能不符合要求的仪器设备,应及时予以报废处理。
2.报废时应填写相应的报废申请表,说明报废原因、报废日期等,并进行备案记录。
3.对于老化、过时的仪器设备,应进行及时更新和替换,确保仪器设备的适用性和安全性。
六、急救仪器设备的管理责任1.急救中心或相关急救单位负责人应确保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的落实,并负责其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2.各级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并指导、检查和督促下属单位的仪器设备管理工作。
急救设备仪器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保障医院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急救效率,确保急救设备仪器的完好率和使用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急救设备仪器的管理、使用、维护和保养。
三、职责分工1. 急救设备仪器管理部门负责急救设备仪器的采购、验收、登记、分发、维护、保养、报废等工作。
2. 使用科室负责急救设备仪器的日常使用、保养和报修。
3. 使用人员负责遵守急救设备仪器的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仪器,做好设备仪器的保养和维护工作。
四、管理制度1. 急救设备仪器采购(1)采购前,需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选择性能优良、质量可靠的设备仪器。
(2)采购过程中,严格按照医院采购规定执行,确保设备仪器的质量和价格合理。
2. 急救设备仪器验收(1)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验收工作的准确性。
(2)验收内容包括设备仪器的规格、型号、性能、外观、配件等。
3. 急救设备仪器登记(1)对采购到的急救设备仪器进行登记,包括设备仪器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购置日期、使用科室等。
(2)建立设备仪器档案,妥善保管。
4. 急救设备仪器分发(1)根据各科室需求,合理分配急救设备仪器。
(2)分发过程中,做好设备仪器的检查,确保设备仪器的完好。
5. 急救设备仪器使用(1)使用人员必须熟悉急救设备仪器的操作规程,确保正确使用。
(2)使用过程中,注意观察设备仪器的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6. 急救设备仪器维护与保养(1)定期对急救设备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仪器的正常运行。
(2)发现设备仪器故障,及时报修。
7. 急救设备仪器报废(1)设备仪器达到报废标准或因故障无法修复时,需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报废。
(2)报废前,需对设备仪器进行评估,确保报废程序的合规性。
五、奖惩措施1. 对在急救设备仪器管理、使用、维护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个人或科室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设备仪器损坏、丢失、故障等后果的个人或科室,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
仪器设备及急救物品使用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及急救物品使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仪器设备及急救物品的正常使用和维护,提高医疗急救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使用管理1.仪器设备和急救物品的使用需经过相关培训并经资质认证的人员方可操作。
2.使用人员应熟悉仪器设备和急救物品的功能、使用方法、日常维护和保养等知识。
3.使用中发现仪器设备和急救物品有问题或损坏应立即报告相关负责人,并停止使用。
4.使用完毕后,使用人员应及时清理、消毒、整理,并保证放置于指定位置。
三、日常维护1.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定期进行检测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急救物品如药品、救生用品等应按规定保存,保证有效期。
3.使用人员应按要求进行物品的定期检查,如有过期或损坏的应及时更换。
4.仪器设备和急救物品的维修维护应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如有损坏或故障应及时报修。
四、库存管理1.对于仪器设备和急救物品的库存数量应按照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配置。
2.库存数量及变动应有专人负责登记、统计和监督,并实时报备相关负责人。
3.出入库时应进行清点和核对,确保库存正确无误。
五、仪器设备采购和更新1.仪器设备的采购应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和标准,严格把关质量和性能。
2.仪器设备的更新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及时进行替换和更新,确保设备处于最佳状态。
3.采购和更新过程应进行严格审批和备案,确保采购计划合理可行。
六、急救演练和培训1.定期进行急救演练,以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2.不定期组织急救培训,使医护人员掌握最新的急救技能和知识,不断提升水平。
七、责任追究1.对于保管、使用不当导致的设备损坏或急救物品浪费等问题,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2.严重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并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八、附则本制度由仪器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修订后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进行培训。
以上即为仪器设备及急救物品使用管理制度,旨在规范仪器设备和急救物品的使用和管理,以提高医疗急救水平,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医院急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医院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急救效率和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急救仪器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保养及报废等环节。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规范急救仪器设备的管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故障率,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第二章采购与验收第四条急救仪器设备的采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第五条采购部门应根据医院实际需求,结合市场价格、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第六条采购的急救仪器设备应具备以下条件:(1)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2)具有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售后服务承诺;(3)具有完善的操作手册和维修保养指南。
第七条采购的急救仪器设备到货后,由设备科负责组织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1)设备的外观、包装、标识、说明书等;(2)设备的功能、性能、指标等;(3)设备的随机附件、备品备件等。
第八条验收合格后,设备科应将设备信息录入医院设备管理系统,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投入使用。
第三章使用与维护第九条急救仪器设备的使用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
第十条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设备科。
第十一条设备科应定期对急救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第十二条维护保养内容包括:(1)清洁设备表面,防止灰尘、油污等;(2)检查设备各部件是否完好,紧固螺丝是否松动;(3)检查设备电路、管道、气路等是否畅通;(4)检查设备的功能、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要求;(5)定期更换设备易损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设备科应建立设备维修档案,记录设备的维修、保养、更换等情况。
第四章报废与处置第十四条急救仪器设备达到报废条件时,由设备科提出报废申请,经医院领导批准后,按规定程序进行报废。
第十五条报废的急救仪器设备应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1)设备的技术性能、使用寿命;(2)设备的价值、残值;(3)设备的环保、安全等因素。
医院急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急救仪器设备的管理,确保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急救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急救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医院急救仪器设备的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可靠:确保急救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因设备故障造成患者伤害。
2. 效率优先:提高急救工作效率,缩短急救时间。
3. 规范操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熟练掌握急救设备的使用方法。
4. 定期维护:定期对急救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医院设立急救设备管理小组,负责急救仪器设备的采购、验收、使用、维护和报废等工作。
第五条医院各科室设立急救设备管理员,负责本科室急救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包括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和记录等。
第三章采购与验收第六条医院急救设备采购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采购程序进行。
第七条采购部门应组织专家对急救设备进行评审,确保设备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八条医院急救设备到货后,由采购部门、设备科和各科室共同进行验收,确保设备完好无损、性能符合要求。
第四章使用与维护第九条医院急救仪器设备的使用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人员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
第十条医院各科室应建立健全急救设备使用记录,详细记录设备使用情况,包括使用时间、使用人员、设备状态等。
第十一条医院应定期对急救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第十二条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报修,维修部门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维修,并做好维修记录。
第五章报废与更新第十三条医院急救仪器设备达到报废条件或因技术落后需要更新时,应按照医院报废程序进行。
第十四条报废设备应经设备科、采购部门和相关部门共同鉴定,确认报废。
第十五条报废设备应由设备科负责处理,确保报废设备不会流入市场。
第六章附则第十六条本制度由医院设备科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七章惩罚措施第十八条违反本制度,造成设备损坏、故障或延误急救工作,将按医院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
是指针对急救仪器设备进行管理的一套规章制度,以确保急救仪器设备的有效使用和保养。
1. 急救仪器设备登记管理:对所有急救仪器设备进行登记管理,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编号、购买日期、供应商等信息,建立设备档案。
2. 急救仪器设备保管:设立专门的急救仪器设备保管室或区域,保证存放位置清洁、整齐,设备不受损坏。
3. 急救仪器设备定期检查:制定定期检查计划,对急救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包括检查设备完好性、性能是否正常等。
4. 急救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定期进行急救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包括清洁设备、更换耗材、检查传感器等。
5. 急救仪器设备库存管理:对急救仪器设备的库存进行管理,做好库存记录和盘点工作,及时补充、调整库存量。
6. 急救仪器设备领用申请:建立急救仪器设备领用申请流程,确保仪器设备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7. 急救仪器设备故障处理:建立故障处理流程,对发生故障的急救仪器设备进行及时维修、更换或报废。
8. 急救仪器设备培训和操作:对使用急救仪器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9. 急救仪器设备质量管理: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确保急救仪器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
10. 急救仪器设备更新更新:根据急救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技术发展需求,制定更新计划,及时更换老化、无法修复的设备。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5篇)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1、定位放置:监护仪放在易取放的位置,并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
2、定人保管:各抢救仪器有专人负责保管。
3、定期检查:(1)每班专人清点记录,开机检查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
(2)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
4、定期消毒:监护仪表面每日由固定班次以250-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
5、仪器不得随意外借,经相关部门领导同意后方可出借。
6、定期保养:(1)固定班次日班每日清洁保养一次。
(2)保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
(3)设备科定期检修。
7、使用中若监护仪突然出现故障应立即更换,必要时用手动血压计测量血压,立即通知设备科维修并做好标记,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不得出现在抢救室内。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急救仪器的管理,保障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突发状况下的抢救能力和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急救仪器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急救仪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急救仪器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急救仪器的安全、有效使用,保养、维修和更新急救仪器,提高抢救能力。
第四条急救仪器管理制度包括急救仪器的选购和采购、仪器的登记和台账管理、仪器的存储和维护、仪器的更新和废弃、仪器的使用和归还等。
第五条急救仪器管理制度执行者是急救仪器管理人员,负责急救仪器的管理和维护。
第六条急救仪器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和维护急救仪器。
第七条急救仪器管理人员有义务将急救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情况报告给上级主管部门。
第八条急救仪器管理人员要加强对使用急救仪器人员的培训和指导,确保他们能正确、安全地使用急救仪器。
第九条所有使用急救仪器的人员都应按照急救仪器的使用说明正确操作仪器,并保持仪器的干净和完好。
第十条急救仪器管理制度要与相关法规、制度和标准相适应,确保急救仪器的合理配置和安全使用。
第二章急救仪器的选购和采购第十一条急救仪器的选购应根据所需功能和使用场所的特点进行,确保仪器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医院急救仪器管理制度

医院急救仪器管理制度一、急诊设备管理1. 急诊设备种类急诊设备主要包括除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器、注射泵、氧气瓶等常见急救设备以外的所有急救设备。
这些设备主要用于针对急重症患者的抢救。
在急诊科内,这些设备的使用频率较高,因此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尤为重要。
2. 急诊设备的购置与更新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急诊设备的更新换代也比较频繁。
医院应定期对急诊设备进行检修和更新,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以及技术先进性。
在购置新设备时,应根据急诊患者的实际需求和科室负责人的意见进行选型,确保设备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3. 急诊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急诊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是急诊科工作的重要环节。
医院应委派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对于急救设备的保养工作要特别注意,因为这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4. 急诊设备的使用与排查在急诊科工作人员使用设备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在设备故障或损坏时,应及时报修并停止使用,以免影响患者的抢救工作。
同时,要定期进行设备的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5. 急诊设备的安全管理急诊设备的安全管理是医院急诊工作的重要内容。
医院应建立并完善急诊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对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排查等环节加强监督,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二、辅助设备管理1. 辅助设备种类辅助设备主要包括输液泵、体温计、血压计、血氧仪、雾化器、担架等一系列用于辅助医护工作的设备。
这些设备的使用范围广泛,可用于各科室的诊疗工作。
2. 辅助设备的购置与更新医院应根据各科室实际需求和设备更新换代情况,定期对辅助设备进行更新和购置,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性能可靠性。
在选择设备时,应参考医护人员的意见和专业建议,确保设备的适用性。
3. 辅助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医院应委派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辅助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对于辅助设备的使用和保养要求也比较严格,医护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医院卫生间急救设备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医院卫生间内患者及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生命安全,提高急救效率,降低医疗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二、设备配备与维护1. 卫生间内应配备以下急救设备:急救箱、血压计、听诊器、急救毯、氧气袋、止血带、消毒液、酒精、纱布、绷带等。
2. 各类急救设备应定期检查,确保其完好、有效,设备损坏或过期应及时更换。
3. 急救设备应放置在明显、易取的位置,并定期清理,保持环境整洁。
4. 设备管理人员应熟悉各类急救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使用。
三、设备使用与维护1. 使用急救设备时,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安全。
2. 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将急救设备归位,并进行清洁、消毒。
3. 定期对急救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4. 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设备故障,应及时上报设备科,并进行维修。
四、人员培训与管理1. 医院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急救设备使用培训,提高急救技能。
2. 设备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熟悉急救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3. 医院应建立健全急救设备使用记录,记录内容包括设备名称、使用时间、使用人员、设备状态等。
五、应急处理1. 发生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启动急救设备,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救治。
2. 设备管理人员应协助医护人员进行急救,确保患者安全。
3. 紧急情况解除后,应及时上报设备科,并做好相关记录。
六、监督检查1. 医院应定期对卫生间急救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有效。
2. 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向上级领导汇报设备使用情况,接受监督检查。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医院设备科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医院设备科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完善。
医院急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保障医院临床各科室正常的医疗护理工作开展,满足急危重患者抢救之需,提高各科室临床应急救治水平,有效降低医疗护理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急救仪器设备的采购、配置、使用、维护、检修和报废等环节。
三、急救仪器设备管理职责1. 医疗设备科负责急救仪器设备的采购、配置、维护、检修和报废等工作。
2. 各科室负责急救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和日常维护。
3. 护理部负责急救仪器设备的使用培训和操作考核。
四、急救仪器设备管理内容1. 采购管理(1)根据临床科室的实际需求,制定急救仪器设备的采购计划。
(2)采购过程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采购质量。
(3)采购的急救仪器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2. 配置管理(1)根据临床科室的实际需求,合理配置急救仪器设备。
(2)配置的急救仪器设备应满足临床救治需求,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3. 使用管理(1)各科室应指定专人负责急救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2)使用人员应经过培训,熟练掌握急救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
(3)急救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应确保设备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
4. 维护管理(1)各科室应定期对急救仪器设备进行清洁、保养和检查。
(2)发现设备故障,应及时报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 检修管理(1)医疗设备科应定期对急救仪器设备进行检修,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2)检修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检修质量。
6. 报废管理(1)经检修仍无法修复的急救仪器设备,应予以报废。
(2)报废的急救仪器设备,应按规定程序进行报废处理。
五、监督检查1. 医院应定期对急救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各科室应积极配合监督检查工作,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医疗设备科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订。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及规程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及规程急救仪器是医疗机构和急救人员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它们的正确使用和管理对于救治患者、保障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急救仪器管理制度和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一、急救仪器的分类及标准急救仪器根据其用途和功能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心电监护仪、除颤器、呼吸机等。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急救仪器应具备以下特点: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功能齐全、易于维护和维修。
二、急救仪器的采购和验收采购急救仪器是医疗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采购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求和财务状况选择合适的仪器,并与供应商签订明确的合同。
在验收过程中,应对仪器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质量和功能符合要求。
三、急救仪器的配备和配置急救仪器的配备和配置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规模、特点和实际需求进行科学规划。
不同区域和科室的急救仪器配置也应有所差异,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此外,急救仪器的存放位置和使用方式也需要合理规划,方便急救人员迅速取用。
四、急救仪器的维护和保养急救仪器的维护和保养是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维护制度,明确责任人和具体操作流程。
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查、清洁和校准,并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的部件,以确保其性能稳定和可靠。
五、急救仪器的培训和使用急救仪器的正确使用对于救治患者至关重要。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急救培训,提高急救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应急能力。
同时,应建立使用记录和档案,对急救仪器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六、急救仪器的更新和淘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急救仪器的更新换代速度也越来越快。
医疗机构应定期评估仪器的性能和功能,及时进行更新和淘汰。
同时,应注意环保问题,对淘汰的仪器进行合理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结语急救仪器管理制度和规程的建立对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医疗机构和急救人员应加强对急救仪器的管理和维护,提高其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和急救需求,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
医院急救设备管理制度

医院急救设备管理制度第一条总则为了健全医院的急救设备管理制度,提高急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生命健康,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医院的实际情况,订立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的急救设备的管理工作,包含但不限于急救车辆、急救箱、呼吸机、除颤器等。
第三条负责部门医院的急诊科将负责急救设备的管理工作,设立急救设备管理科,该科直接向医院的院长负责。
第四条急救设备的采购1.医院依据实际需要,订立急救设备采购计划,并依据预算向有资质的供应商进行采购。
2.对于急救设备的采购,应当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进行,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
3.采购部门应当对采购的设备进行验收,确保设备符合要求。
第五条急救设备的登记和编码1.医院应当对全部的急救设备进行登记,并给予每一件设备唯一的编码,以便追溯和管理。
2.急救设备管理科负责设备的登记和编码工作,确保设备的信息准确无误。
3.设备编码应当包含设备的类型、品牌、型号等基本信息。
第六条急救设备的使用1.医院的急救设备只能由经过相关培训并具有相应资质的医务人员使用,严禁未经授权的人员私自使用。
2.使用急救设备前,医务人员应当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3.使用设备过程中如发现设备损坏或故障,应当立刻停止使用,并及时上报维护和修理部门。
第七条急救设备的维护1.医院应当定期对急救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设备维护工作由设备管理科负责,包含设备的清洁、消毒、校准等工作。
3.维护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存在问题,应当及时上报,并由专业人员进行修理或更换。
第八条急救设备的储存和保管1.医院应当为急救设备设置特地的存放区域,保证设备存放的安全性和易取性。
2.存放区域应明确标识和分区,不同类型的设备应分开存放,避开混淆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3.存放区域应保持干燥、通风,而且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确保设备的卫生安全。
第九条急救设备的报废和更新1.医院应定期对急救设备进行检查和评估,依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性能情形,及时进行设备的报废和更新。
急救设备维护和管理制度

急救设备维护和管理制度1. 总则为了确保医院内的急救设备能够正常运转,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订立本规章制度。
该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的急救设备,包含但不限于监护仪、心电图机、呼吸机等。
2. 设备维护责任2.1 医院管理部门职责医院管理部门负责对急救设备的维护进行统筹和协调,包含设备的选择、采购、安装、维护和修理和报废等管理。
2.2 科室负责人职责科室负责人应当明确本科室急救设备的使用情况,定期组织科室内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并确保设备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2.3 医疗技术人员职责医疗技术人员应当配备和培训充分数量的专业人员,负责急救设备的日常维护、检修和保养,并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急救设备维护流程3.1 急救设备巡检每日由医疗技术人员进行急救设备的巡检,检查设备的外观、指示灯、显示屏等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3.2 定期维护计划医院管理部门应订立定期维护计划,包含设备的日常保养和周期性维护。
科室负责人和医疗技术人员应按计划进行设备的维护工作,并记录维护情况。
3.3 维护和修理和更换假如设备显现故障或需要更换部件,医疗技术人员应立刻上报科室负责人,并由医院管理部门协调维护和修理和更换工作。
设备修复后应进行测试验证,确保设备的功能完好。
3.4 废弃设备处理对于已经实现使用寿命或无法修复的设备,医院管理部门应对其进行废弃处理,确保设备的安全和环保。
4. 急救设备使用规范4.1 设备操作人员资质医院应确保每位操作急救设备的人员都持有相应的资质证书,并定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
只有具备相关资质的人员才略操作急救设备。
4.2 设备使用流程医疗技术人员在使用急救设备前,应依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操作流程进行操作。
严禁未经培训和授权的人员擅自使用急救设备。
4.3 设备消毒和清洁医院应订立设备消毒和清洁的规范操作流程,并定期对设备进行消毒和清洁。
医疗技术人员在使用完设备后应及时清理,并做好相关记录。
急救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急救设备维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急救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急救工作效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属单位的各类急救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
第三条:急救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应当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设备在关键时刻能够正常使用。
第四条:各级管理人员应当对急救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负有监督责任,确保管理制度的执行。
第二章急救设备的分类和维护要求第五条:根据功能和用途,急救设备分为车载急救设备、医疗器械设备、急救药品设备等几大类。
第六条:对于车载急救设备,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性能和功能完好。
第七条:对于医疗器械设备,应当定期进行维修和保养,定期更换易损件,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第八条:对于急救药品设备,应当定期检查有效期,确保药品的品质和有效性。
第三章维护管理人员和责任第九条:每个单位应当指定专门的维护管理人员负责急救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
第十条:维护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对急救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第十一条:维护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召开培训和演练,提升急救设备的维护管理水平。
第四章维护管理流程和措施第十二条:急救设备维护管理工作应当建立规范的流程和措施,包括设备检查、故障排除、维修更换等环节。
第十三条:设备检查应当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记录检查情况和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四条:对于发现的设备故障和问题,应当及时进行排查和修复,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五章维护管理记录和归档第十五条:维护管理人员应当建立完整的维护管理记录和档案,包括设备检查记录、维修记录、更换记录等。
第十六条:维护管理记录和档案应当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整理和归档,备查方便。
第十七条:维护管理记录和档案的保存时间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第六章管理制度的执行和监督第十八条:急救设备维护管理制度的执行由各级管理人员负责,确保维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十九条:对于维护管理工作的执行不到位和问题,应当进行及时纠正和整改,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急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急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急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保障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规范急救仪器设备的管理,提高急救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单位内所有急救队伍的急救仪器设备。
三、基本原则1. 管理科学化2. 维修及时、保养和维护到位3. 责任明确,责任到位4. 监督检查严格四、责任分工1. 急救技术人员负责对急救仪器设备的操作、维护和保养,并保障设备的完好无损。
2. 协调人员负责协调急救队伍与相关单位之间的联系,保证急救队伍开展急救工作时的资源供应。
3. 急救队长要负责对急救设备的监管,保证设备的启用前均具有完好无损的状态,且制定对设备管理的具体制度。
五、急救设备管理1. 急救设备的购置应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保证设备的质量。
2. 购置的急救仪器设备需在设备维修保养方面签订相应的协议。
3. 急救设备每月必须进行一次功能检查,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联系设备供应商进行维修。
4. 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完好度。
5. 长时间不使用的急救设备应该进行定期保养、维护,保证设备良好无损。
六、急救设备存储管理1. 设备要在明显的位置上存储,且存储区域要保持干燥通风,以避免设备损坏。
2. 急救设备在存储时要注意防盗、防火、防水。
3. 设备存储时应该按照设备型号、器械和药品的种类进行分类,以便取用。
4. 正确存储器械和药品要求器械放在器械架或抽屉中,药品放置在药柜中,且保证清晰标记,方便使用。
七、急救设备使用管理1. 急救设备在使用前必须由责任人员检查设备的完好性、正确性和使用准备程度。
2. 在使用设备时,应该按照制定的规定和流程来操作,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及准确性。
3. 急救队员在使用设备时应该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操作和检查,以及可以迅速拆卸和更换器械、药品等内容。
4. 急救设备应在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同时对设备的材料和器械等消耗品进行检查替换和补充。
八、急救设备年度检验各机构管理人员应该对急救设备进行一次年度检验,确保设备保养、维护和管理的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打造
急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一、仪器设备购入、验收后,科室必须有专人保管。
科主任、护士
长是责任人。
使用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仪器设备正确的操作方法。
二、使用仪器设备前必须熟悉其原理、性能、操作规程及一般故障
的处理。
三、仪器使用前后操作人员必须检查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并填写使
用记录。
四、仪器设备运行期间,不得擅自离岗,发现异常及故障立即报告
科主任、护士长。
由科室上报设备科,设备科联系有关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五、仪器设备保管人员负责日常的保养,定期检查其技术性能。
未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