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毫米的认识教研活动记录(3篇)
![毫米的认识教研活动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a046e3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54.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长度单位是基础内容之一,对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和度量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毫米作为长度单位中最小的单位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精确度量能力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学生对毫米的认识,提升数学教学效果,我们开展了本次以“毫米的认识”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二、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三、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参与人员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五、活动流程1. 理论学习2. 案例分析3. 教学设计分享4. 教学实践探讨5. 总结反思六、活动内容(一)理论学习活动伊始,教研组长带领全体教师回顾了长度单位的基本概念,重点讲解了毫米的定义、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理论学习,教师们对毫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二)案例分析接着,教研组内部分享了关于毫米认识的优秀教学案例。
教师们分别从不同的教学角度出发,展示了如何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毫米的概念。
案例一:通过实物测量,让学生亲身体验毫米的长度。
例如,使用尺子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引导学生发现毫米的实际应用。
案例二: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毫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帮助学生建立长度单位的整体概念。
案例三: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毫米的长度。
例如,引导学生测量手指的宽度,感受毫米的实际大小。
(三)教学设计分享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了关于毫米认识的教学设计。
以下是部分教学设计要点: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毫米的兴趣,如测量物体的厚度、计算衣物的尺寸等。
2. 动手操作,直观感知: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如使用尺子测量、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等,帮助学生直观感知毫米的长度。
3. 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毫米的长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拓展延伸,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测量家居用品的尺寸、规划行程等。
(四)教学实践探讨教师们针对教学设计中的具体环节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以下建议: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
三年级教研科组活动记录(3篇)
![三年级教研科组活动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f8857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ae.png)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三、活动主题:三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学研讨四、参与人员:三年级全体语文、数学、英语教师五、活动内容:1. 语文教研活动(1)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提升教师对语文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教师们共同研读教材,分析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学方法。
2. 交流分享:教师们就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交流分享,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课堂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语文课堂,学习借鉴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
(3)活动总结:本次语文教研活动,教师们积极参与,认真研讨,对教材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2. 数学教研活动(1)活动目的: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教师们共同研究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探讨教学方法。
2. 交流分享:教师们就教学中的难点、易错点进行讨论,分享教学心得。
3. 课堂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数学课堂,学习借鉴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
(3)活动总结:本次数学教研活动,教师们积极参与,互相学习,对数学教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 英语教研活动(1)活动目的: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2)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教师们共同研究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探讨教学方法。
2. 交流分享:教师们就教学中的难点、易错点进行讨论,分享教学心得。
3. 课堂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英语课堂,学习借鉴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
(3)活动总结:本次英语教研活动,教师们积极参与,互相学习,对英语教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六、活动成果:1. 教师们在教研活动中积极发言,分享教学心得,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小学教研组活动记录数学(3篇)
![小学教研组活动记录数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bc5b7e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63.png)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0日二、活动地点:小学数学教研组办公室三、活动主题:探讨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四、参与人员:小学数学教研组全体成员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本次教研活动首先进行集体备课,全体成员共同探讨本周数学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以下是本次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1)教学内容:《分数的认识》(2)教学目标:①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②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3)教学重难点:①分数的意义;②分数的表示方法。
(4)教学方法:①情境导入,激发兴趣;②合作探究,自主发现;③实践操作,巩固知识;④游戏竞赛,提高兴趣。
2. 课堂教学观摩为了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本次教研活动安排了两位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观摩。
以下是观摩活动的具体安排:(1)观摩教师:张老师(2)观摩课程:《分数的认识》(3)观摩时间:10月10日第二节课(4)观摩地点:三年级(1)班3. 评课议课观摩课后,全体教研组成员对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评课议课。
以下是评课议课的主要内容:(1)张老师的教学优点:①教学设计合理,教学目标明确;②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③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张老师的教学不足:①部分教学内容讲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②课堂时间分配不够合理,部分环节可以适当缩短。
(3)观摩教师的教学优点:①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突出;②教学方法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③课堂氛围良好,学生参与度高。
(4)观摩教师的教学不足:①课堂时间安排不够紧凑,部分环节可以适当调整;②个别学生的回答不够准确,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4. 教学经验分享在评课议课的基础上,教研组成员纷纷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
以下是部分成员的经验分享:(1)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3)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4)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
数学教研活动记录主题(3篇)
![数学教研活动记录主题(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59ea0f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e.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我校数学教研组于近日开展了以“探索与实践——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新路径”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研讨、交流和实践,探索出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数学教学模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活动目标1. 通过研讨,明确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提高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认识。
2. 通过交流,分享优秀教学经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3. 通过实践,探索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数学教学模式,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4. 通过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内容1. 主题研讨(1)教师们围绕“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这一主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展开深入研讨。
(2)教师们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共同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3)教研组长对研讨内容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2. 优秀教学经验分享(1)优秀数学教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包括课堂组织、教学方法、作业布置等方面。
(2)教师们针对优秀教学经验进行了讨论,分析其成功之处,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进行改进。
3. 教学实践(1)教师们分组进行教学实践,根据研讨结果,设计并实施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2)教师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3)教研组长对教学实践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4. 教研成果展示(1)教师们展示了自己的教学成果,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学生作品等。
(2)教研组长对成果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四、活动总结1. 活动成效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教师们在研讨、交流和实践过程中,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还探索出了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数学教学模式。
2. 教研成果(1)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数学教学模式。
三年级归一问题教研活动记录内容
![三年级归一问题教研活动记录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304912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5.png)
【三年级归一问题教研活动记录】一、背景介绍1. 本次教研活动是由学校组织的三年级数学学科教研活动,旨在集体探讨归一问题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研活动流程2. 教研活动于上午9点开始,在三年级教室进行。
教研活动分为三个环节:教学观摩、教学讨论和教学设计。
三、教学观摩3. 张老师进行了教学观摩。
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归一问题的数学本质。
学生们积极参与,互相讨论,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讨论4. 在教学观摩之后,全体教师进行了讨论。
张老师共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强调了小组合作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其他教师也纷纷发言,共享了自己的教学心得和困惑。
五、教学设计5. 教研组成员共同设计了一节归一问题的数学课。
他们结合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游戏、实验等,以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研活动总结6. 教研活动在学校数学学科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教师们通过观摩和讨论,相互学习,相互启发,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相信通过这样的教研活动,学生们今后的学习效果一定会有所提高。
七、下一步计划7.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组织类似的教研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改进和发展。
八、教学效果分析8. 经过教研活动的实施,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总结。
通过观察和测试,发现学生们对归一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表现出了更强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尤其是在小组合作的学习环境下,学生们能够相互协助、交流思想,形成合作学习氛围,这不仅提高了学习的效果,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九、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应用9.1 针对教研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加强了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应用。
通过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采用游戏、实验等形式对归一问题进行教学更具有吸引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三上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3篇)
![三上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242f17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e.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1年9月25日开展了本学期第三次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主题为“探究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旨在通过研讨和交流,探索适合我校学生的数学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时间:2021年9月25日(星期五)下午2:00-4:00地点:学校会议室三、活动参与人员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学校领导四、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2)主讲人:张晓丽老师(3)参与人员:全体数学教师张晓丽老师针对《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题,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各位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2. 课堂观摩(1)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2)授课教师:张晓丽老师(3)参与人员:全体数学教师张晓丽老师以“切蛋糕”为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分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
课堂上,教师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感受分数的意义。
课后,全体教师对张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点评,认为张老师的课堂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效果显著。
3. 教学经验分享(1)分享主题: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2)分享人:李明老师李明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了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几点建议: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三是加强课堂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4. 教学反思(1)反思主题:如何打造高效课堂(2)参与人员:全体数学教师在反思环节,各位教师针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了交流,分享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
大家一致认为,打造高效课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二是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三是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数学教研研修活动记录(3篇)
![数学教研研修活动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ca41de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aa.png)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活动主题: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实施四、活动内容:1. 主题讲座: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实施2. 教学案例分享3. 教学研讨与交流五、活动过程:1. 主题讲座本次研修活动首先邀请了我校数学教研组长李老师为大家作主题讲座。
李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1)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2)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3)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4)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评价方法讲座中,李老师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2. 教学案例分享接下来,我校几位优秀数学教师分享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案例。
案例内容涉及不同年级、不同学段,涵盖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多个领域。
(1)案例一:一年级《认识数字》教师通过游戏、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数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案例二:三年级《分数的认识》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具等,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3)案例三:五年级《分数四则运算》教师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数四则运算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合作能力。
3. 教学研讨与交流在案例分享结束后,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了热烈的研讨与交流。
大家针对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教学策略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共同分享了各自的教学心得。
(1)针对一年级《认识数字》案例,教师们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可通过游戏、操作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针对三年级《分数的认识》案例,教师们认为,教师应善于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具等,让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概念。
(3)针对五年级《分数四则运算》案例,教师们认为,教师应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合作能力。
三年级数学教研探讨记录
![三年级数学教研探讨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17e1db6c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33.png)
一、会议时间:2022年X月X日二、会议地点:三年级数学教研组办公室三、参会人员:三年级全体数学教师四、会议主题:探讨三年级数学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五、会议内容:一、教研组长发言教研组长首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他指出,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探讨三年级数学教学策略,提高全体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教学案例分析1. 案例一:《认识分数》教师A在《认识分数》一课中,通过制作教具、动画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同时,教师A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2. 案例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师B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B注重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策略探讨1. 注重基础知识教学教师们一致认为,三年级数学教学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公式、法则等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教师们表示,在教学中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加强课堂互动教师们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注重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们提出要实施分层教学。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5. 关注学生情感态度教师们认为,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通过课堂评价、课后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发学习兴趣。
四、总结与展望本次教研活动圆满结束,教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了以下要求:1. 教师们要继续深入学习教材,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数学教研组评课活动记录(3篇)
![数学教研组评课活动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b65be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9.png)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9月1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三、活动主题: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四、参与人员:数学教研组全体成员五、活动内容:1. 课堂教学展示由数学教研组李老师执教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
李老师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分数的初步认识。
2. 教学反思李老师就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指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3. 教研组评课(1)优点:1. 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启发式教学。
3.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4. 教学评价及时、到位。
(2)不足:1. 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对分数的认识不够深刻。
2. 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时间分配不够合理。
3. 对课堂生成的问题处理不够灵活。
4. 部分教学内容讲解不够详细。
4. 教研组讨论与建议(1)针对部分学生基础较差的问题,建议加强课前预习和课后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要注重时间分配,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
(3)针对课堂生成的问题,要灵活处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教材内容的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5. 总结与展望本次评课活动,使数学教研组成员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六、活动总结本次数学教研组评课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发现了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教研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第2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1年10月25日下午在四楼会议室开展了评课活动。
三年级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三年级数学教研活动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924cef9d9ec3d5bbfd0a74a1.png)
三年级数学教研活动记录三年级数学老师在教学后要进行反思,这个时候教研活动记录就很重要了。
下面是小编为三年级数学老师整理的数学教研活动记录,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年级数学教研活动记录1 本学期通过抓实集体备课活动,加大高效课堂活动的开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以达到集思广义、优势互补、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的目的,最终希望达到各班教学成绩整体推进,学生均衡发展。
根据开学初制定的集体备课计划,本学期我们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中集体备课时间,周二下午就开学初确定的备课内容进行讨论。
同时利用办公室集中优势,随时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
具体工作总结如下:一、重点指导学生进行预习从本学期开始,刚开始我们有些班级就会要求学生课前进行预习,但是由于缺乏指导,学生预习不得法,不到位,达不到预期效果。
因此在后半学期,我们就统一认识,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解决因小组合作、展示汇报而导致时间不够的问题,就要从学生的课前预习抓起。
因此每周四早上第一节预习课,我们专门从读、划、补、做、提等方面进行指导,拿一节具体内容,教会学生怎样进行预习?然后坚持训练了一个学期,组长每天早上会及时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及时向老师汇报,然后在小组评价表上进行加减分。
现在每个班上的学生都能自觉进行常规预习,大大节省了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的时间,从而有更多时间进行展示汇报和当堂训练。
二、每人上好一节课活动,全组教师积极准备,认真对待从三月中旬起我们组教师根据学校制定的听课月活动安排以及自身情况、班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理念为指导,积极进行高效课堂改革实验,不断提高课堂效果。
本次活动,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认真对待,严格按照高效课堂的上课流程和模式进行教学。
每节课中学生都能提前预习,大胆交流和展示,并能做到小组内的互帮互助和小组间的相互质疑与补充,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强,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及小组评价的激励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教研活动记录(通用10篇)
![数学教研活动记录(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12ec4809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95.png)
数学教研活动记录(通用10篇)数学教研活动记录活动时间:地点:会议室主题:解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人员:全体数学教师活动资料:一、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1、提高学生的教学素养,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数学素养是人们透过数学教育以及自学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和观念,以及由此构成的数学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潜力的总合。
2、构建所有学生必需的共同基础和加强数学的应用和实践应与时俱进地重新审视数学基础,根据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以及构建简明数学知识结构的要求,确定数学课程的资料,应抓住数学知识的主干部分,突出基本原理和通用方法,切实加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
3、关注不同学生的数学需要,带给选取和发展的空间学生群体中存在个性差异,不同的学生能够有不同的数学发展,。
应带给具有差别性和多样性的数学课程设计,增加课程的可选取性,使数学课程适应与全体学生。
4、充分关注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探索求知要遵循认识心理发展的规律,合理组织教学资料,要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构成和应用的过程,加强数学学习的活动,带给学生亲身感受,体验的机会。
5、强化评价的教育功能,鼓励学生奋发进取数学学习评价是对学生透过数学学习所取得的成果和到达的水平作出评判,同时对学生改善学习和完善自我进行导向;它又是实施教学反馈、评估和策略的重要环节。
6、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数学课程务必大力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课程改革的用心作用,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有效手段和工具,成为获得信息资源和开展学习交流的广阔平台。
二、对各年级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1、三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潜力诊断中关于根据问题把所需的条件用直线连起来中的每本相册能够放几长照片就应连几项。
结果:学生如果能列出相对应的算式,就就应算他的是正确的。
2、用两种方法比较,并说明理由。
这题比较速度大小与计算速度差是否属于一种方法。
教研室活动记录数学(3篇)
![教研室活动记录数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81fb7a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74.png)
第1篇活动时间:2023年4月15日活动地点:XX学校数学教研室参与人员: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活动主题:探讨高效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数学学科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我校数学教研室于2023年4月15日开展了主题为“探讨高效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教学研讨活动。
二、活动内容1. 活动开场活动由数学教研室主任张老师主持,他首先对本次研讨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高效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的重要性。
2. 教学案例分享(1)青年教师李老师分享了她的教学案例《分数的意义》。
李老师通过生动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理解分数的概念,并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算。
(2)经验丰富的张老师分享了她的教学案例《圆的周长和面积》。
张老师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生活实例,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 教学策略研讨(1)针对案例分享,与会教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数学问题;-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针对当前数学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如“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等,与会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策略:- 注重数学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重视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4. 总结与展望最后,张老师对本次研讨活动进行了总结,他肯定了大家在讨论中提出的优秀教学策略,并提出了以下几点希望:(1)教师们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奠定基础;(2)要加强团队合作,共同探讨高效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3)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进步。
三年级数学教研记录
![三年级数学教研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4dfb9c3c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14.png)
三年级数学教研记录【篇一】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国家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以基础教育课程为契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
以“两段四环自主互助”为工作主线,并注意整合教学,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大面积地提高教育质量。
二、研究目标1、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教改的核心环节是课程的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改变,教改就将流于形式。
所以我们教师必定要更新教学观念,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才能指导平常的教学工作。
2、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改变。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3、牢固树立“教学质量即学校生命线”的思想,践行“真人教育”理念,坚持“备课是基础,上课是核心,反思是提升”的工作思路,努力打造真实高效的课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
4、积极开展专题教研活动。
专题教研活动的基本模式为:“确定主题,行为跟进,反思提高”。
确定主题即征集问题,形成主题;行为跟进包括理论学习、集体备课、上研究课、评课、说课;反思提高是总结阶段,通过时间磨练,总结教学规律,形成研究案例式论文。
通过专题研究,旨在提高我们组的教学教研水平。
三、研究主题本学期,学校的教研重点是以“两段四环,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为基点,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拓宽学生视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进一步教师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本学期将继续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有关基础教育课程和实验教材的培训,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特点,为教材实施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鼓励教师积累经验,并及时总结教学经验,积极主动的参与教改。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新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启发式教学和开放式教学,大力提倡研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
提倡教师把日常的每一节课都当作公开课来上,提高随堂课的质量,及时对每节课进行教后分析和反思。
三年级教研活动记录数学(3篇)
![三年级教研活动记录数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482de72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0f.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2021年X月X日开展了三年级数学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观摩等形式,提升教师对数学教学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三年级数学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 探讨三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开始,由教研组长主持,组织全体三年级数学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首先,由一位教师对本周将要教授的数学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
其他教师针对讲解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完善教学方案。
2. 教学研讨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们针对三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常见问题进行研讨。
研讨内容包括:(1)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3)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如何有效进行课堂评价?教师们各抒己见,分享了各自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 教学观摩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活动安排了教学观摩环节。
由一位教师展示了一节三年级数学示范课,全体教师观摩并进行了点评。
(1)观摩教师展示的示范课观摩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以下是示范课的主要内容:①情境导入: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探究新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发现数学规律。
③巩固练习: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空间观念。
④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2)观摩教师点评观摩课后,其他教师对示范课进行了点评。
大家一致认为,观摩教师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课堂氛围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总结与反思活动最后,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他指出,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三年级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三年级数学教研活动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b5dee12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fe.png)
三年级数学教研活动记录三年级数学老师在教学后要进行反思,这个时候教研活动记录就很重要了。
下面是店铺为三年级数学老师整理的数学教研活动记录,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年级数学教研活动记录1本学期通过抓实集体备课活动,加大高效课堂活动的开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以达到集思广义、优势互补、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的目的,最终希望达到各班教学成绩整体推进,学生均衡发展。
根据开学初制定的集体备课计划,本学期我们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中集体备课时间,周二下午就开学初确定的备课内容进行讨论。
同时利用办公室集中优势,随时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
具体工作总结如下:一、重点指导学生进行预习从本学期开始,刚开始我们有些班级就会要求学生课前进行预习,但是由于缺乏指导,学生预习不得法,不到位,达不到预期效果。
因此在后半学期,我们就统一认识,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解决因小组合作、展示汇报而导致时间不够的问题,就要从学生的课前预习抓起。
因此每周四早上第一节预习课,我们专门从读、划、补、做、提等方面进行指导,拿一节具体内容,教会学生怎样进行预习?然后坚持训练了一个学期,组长每天早上会及时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及时向老师汇报,然后在小组评价表上进行加减分。
现在每个班上的学生都能自觉进行常规预习,大大节省了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的时间,从而有更多时间进行展示汇报和当堂训练。
二、每人上好一节课活动,全组教师积极准备,认真对待从三月中旬起我们组教师根据学校制定的听课月活动安排以及自身情况、班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理念为指导,积极进行高效课堂改革实验,不断提高课堂效果。
本次活动,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认真对待,严格按照高效课堂的上课流程和模式进行教学。
每节课中学生都能提前预习,大胆交流和展示,并能做到小组内的互帮互助和小组间的相互质疑与补充,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强,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及小组评价的激励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数上教研活动记录(3篇)
![三数上教研活动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61dd9d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16.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以“三数上”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反思等方式,探讨三数上教学中的重难点,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效率。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星期五)上午9:00-11:30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开始,由教研组长主持,全体数学教师参与。
首先,针对三数上教材的章节内容,教师们逐一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大家各抒己见,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1)教师们对三数上教材中的函数概念、函数图像、函数性质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以下教学建议:- 在讲解函数概念时,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等基本要素;- 在讲解函数图像时,要结合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函数图像的特点;- 在讲解函数性质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2)针对教材中的应用题,教师们分享了以下教学策略:- 在讲解应用题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讲解应用题时,要注重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在讲解应用题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2. 课堂观摩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研组安排了两位教师进行课堂观摩。
观摩课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全体教师认真聆听,并做好记录。
(1)观摩课一:函数图像的讲解- 教师通过动画演示,直观地展示了函数图像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函数图像的特点;-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氛围。
(2)观摩课二:应用题的讲解- 教师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通过课堂互动,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研会活动记录(3篇)
![小学数学教研会活动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40fb26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c0.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1年10月15日举行了小学数学教研会。
本次教研会旨在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享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活动目标1. 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 分享优秀教学案例,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提高我校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活动内容1. 领导致辞首先,我校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校长强调,小学数学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他要求全体数学教师认真贯彻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 教学经验分享本次教研会邀请了三位优秀教师进行教学经验分享。
他们分别从课堂管理、教学方法、学生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1)课堂管理张老师分享了她在课堂管理方面的经验。
她认为,良好的课堂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
张老师通过制定明确的课堂规则、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运用激励手段等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管理效果。
(2)教学方法李老师介绍了她在教学方法方面的创新。
她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3)学生评价王老师分享了她在学生评价方面的经验。
她认为,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王老师通过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 教学案例分析教研会上,五位教师分享了他们的教学案例。
这些案例涵盖了小学数学各个年级,涉及了不同教学主题。
教师们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其他教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4. 专题讲座本次教研会邀请了专家进行了专题讲座。
专家以“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为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讲解:(1)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目标(2)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3)数学课堂评价的改革与发展(4)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5. 总结与展望最后,教研会主持人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教研活动记录三年级数学
![教研活动记录三年级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c040c03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c.png)
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教师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我校于近期组织了三年级数学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观摩、教学反思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三年级数学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4.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过程1. 集体备课本次教研活动首先进行了集体备课。
各备课组针对三年级数学教材,对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研讨。
教师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教学策略,共同完善了教学设计。
2. 课堂教学观摩观摩环节,各备课组分别展示了三年级数学课。
教师们通过生动的教学案例、丰富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上,教师们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以下为观摩环节的具体记录)(1)观摩课:三年级数学《分数的认识》执教教师:张老师教学亮点:1.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分数概念具体化、形象化。
3. 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4.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分数的概念,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但在讲解分数的表示方法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透彻,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2)观摩课:三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执教教师:李老师教学亮点:1. 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角的各种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角的分类和测量方法。
4. 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演示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
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7篇】
![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7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cd1811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e.png)
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7篇】第1篇: 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活动时间:20xx.7月活动地点:校长办公室参加人:活动资料:做一节课评课《方向与位置》二年级XXX主持人:XXX发言记录:一、做课教师介绍教学设计:XXX:辨认东西南北是学生学习了上、下、左、右、前、后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节课教材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认识生活中的东南西北。
此环节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方向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后一部分认识地图上的四个方向,透过在地图上找方向,找淘气房间物品等活动来进行,并透过绘制校园示意图来进行巩固,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二、评课XXX:《方向与位置》一课教学环节很清楚,与生活联系的密切,难点突破的层次性强,辨别方向的资料找得好,各个环节过渡自然,实效性强。
XXX:《方向与位置》一节,教师教态亲切、自然,教材挖得较深。
认识东南西北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开火车游戏比较巧妙,在游戏当中巩固了东南西北的认识,学生兴趣较高。
对东南西北认识清楚。
推荐:北斗星在学生前面回答问题时已经说过,但好像没按老师的设计走,故老师没有给予评价,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问题。
XXX:《方向与位置》一节,联系生活个性密切,从学生生活中取材,学生掌握知识较快,记忆深刻,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完成较好。
XXX:《方向与位置》一节,学生对从生活到平面图中方向的认识过渡的比较自然,学生对绘制地图这一方向的规定要求清楚、明白,是因为老师在这部分难点的处理上下了一番功夫,从地图到淘气房间的示意图,环环相扣,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于这一要求的理解。
推荐:教师在方向相对性的处理上还欠火候,例子再丰富些。
XXX:《方向与位置》一节,教师透过试讲,感觉进步较大,对教材的理解有了必须的深度,把握得较好。
个性是在巩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时,透过开火车的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并从中发现了规律,在对难点的处理上,层层深入,水到渠成,实效性强。
千米的认识教研活动记录(3篇)
![千米的认识教研活动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4d0c40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d1.png)
第1篇活动时间:2023年10月25日活动地点:小学三年级(2)班教室参与人员:三年级全体数学教师、教研组长、教学副校长活动主题:小学三年级千米认识教学研讨活动目的:1. 深入探讨千米概念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对千米单位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教学水平。
3.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活动流程:一、课堂观摩首先,由三年级(2)班数学教师进行“千米认识”的课堂展示。
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图片讲解、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千米,理解千米与米的关系。
二、教学反思课后,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针对课堂展示进行反思,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和不足之处。
三、研讨交流1. 教研组长总结本次课堂展示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2. 全体教师围绕以下议题展开研讨:-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千米的空间概念?- 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对千米单位的认识?- 如何将千米单位与其他数学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四、总结提升教学副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要求。
活动内容:一、课堂观摩本次课堂展示中,教师通过以下环节引导学生认识千米:1. 实物展示:教师展示1米、10米、100米等不同长度的绳子,让学生直观感受米与千米的关系。
2. 图片讲解: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千米距离,如城市之间的距离、操场周长等,帮助学生建立千米的空间概念。
3. 小组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如“你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反思1. 教师A:课堂展示中,学生对于千米单位的应用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 教师B:课堂互动环节较少,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研讨交流1.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千米的空间概念?- 教师C:可以通过实地测量、制作千米线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千米距离。
- 教师D: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千米距离的例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薛老师让学生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并在多种方法的寻找中,加强学生的说服能力,让学生说说不同的方法所求的每一步分别表示什么,引导学生语言准确、连贯地表述思维过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参与了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学效果较好,值得大家学习。
三年级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白云湖镇网络教研活动记录2
教研组
三年级数学
成员
周次
第?周
主题
第六单多位数乘一位数
归一问题
组长
过
程
记
录
对薛执教的《多位数乘一位数归一问题》进行了研讨:
小组①3个20是60;20+20+20=60
②2个十乘等3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个十
这样的题目会做了吗下面来考考你。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加上板书200*3
2、“归一问题”中简单一点的问题时,思路比较清晰,而做稍微复杂一些的问题时,不会分析和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分不清两个或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不知是用乘还是用除,用哪个数除以哪个数更是把握不准。我觉得还可以借助图式,让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效果会更好些。大家的意见哪
我感觉很好,很实用。
活
动
反
思
本次研讨很成功,老师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无论对年轻老师还是老教师来说,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信集体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