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社会工作-符号互动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库利《人性与社会秩序》
• 2、“镜中我”的三阶段
• (1)感觉阶段:对别人眼里我们的形象的想象
• (2)解释或定义阶段:对他对这一形象的判断的想象
• (3)自我反应阶段:基于上述想象而产生的某种自我感觉
• 3、初级群体(首属群体)
• 初级群体是社会的发源地,是人们的自我观念发展的摇篮。 初级群体的特点是人们亲密无间,有面对面的直接交往与 合作。最重要的初级群体是家庭、儿童游 戏群体和邻里。 这些群体乃是产生人类合作、伙伴与友谊关系的土壤。

方法特征
• 符号互动论者倾向于自然主义的、描述性的和解释性的 方法论,偏爱参与观察、人种史、不透明的被脉络化了 的互动片断或行为标本等方法,强调研究过程,而不是 研究固定的、静止的、结构的属性;必须研究真实的, 而不是通过运用设计或调查研究来构成人造情境。符号 互动论者不运用正式的数据搜集法和数据分析法,而代 之以概括性的和一般的方法论的指令,这些指令要求对 被调查的对象采取“尊重”态度。布鲁默曾声称,这种 研究需要或至少应该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 “考察”,调查者着重了解他想要研究的社会情境的第 一手资料。目的是把在其中生活的人们所理解、所适应 的世界照样描绘出来,主要用参加者的语言来表达。第 二阶段,即“检验”阶段。研究者集中注意环境中的 “分析因素”,这些因素要在理论指导下进行观察才可 能获得。对于多数符号互动论者说来,这一阶段在辨认、 描述和解释基本的社会过程如、整合、协商时已开始了。
从哲学上看,符号互动论与美国的实用主义、德国和法国的现象学联系最 为密切,与逻辑实证主义、文化决定论、生物决定论、刺激―反应行为主义、 交换理论以及均衡理论的各种形式相对立,而与心理分析理论、民俗学方法论、 角色理论、戏剧理论,以及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的心理学、哲学,具有某些相 容性。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前提
• 情境定义是所有“自我决定 的”行为之先导,所有这类 行为都依赖于它,个人的人 格和“人生观”都产生于它。
• 个人本能定义与社会定义之 间的矛盾:个人的定义强调 享乐,社会的定义强调社会 功利。

符号互动论的早期代表人物及思
米德的想符号互动论
人类互动的实质:符号的互动
米德的基本思想是个人、自我、社会均产生于持续不断的对话与交往,而人类交 往则是通过“有意义的”动作,即有别于非人类行为的自觉的行动实现的。 只有当“动作”或“手势”伴随有一种引起确定反应的意向,并且该“动作”不 但能 引起对方的某种反应,而且也引起自己相同的反应时,“有意义的”对话 才出现。动作被赋予了意义,手势就 变成为符号(symbol),符号的互动正是人 类社会行为的本质特点。 有意义符号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第一,语言使社会行动的参与者理解意义,并使意义得以交流。 第二,抽象思想的出现,它使人人能够进入一个纯用符号操作的世界,能在想象 中排演各种角色和情境; 第三,主体成为他自己的一个客体,对他 自己的刺激作出反应,与他自己对话, 把他自己当作行动的目标,解释和反思他自己的 行为等; 第四,互动的社会制度的形成,没有这种相对稳定的结构,有意义的对话是不可 能的
• (3)情境定义 • 态度:指社会组
织成员的主观的 品质。 • 价值:社会生活 的客观文化要素。
• 关于情境定义:
• “任何一个自我决定的行动, 在其开始以前,都有一个考 察和深思熟虑的阶段,我们 可以把这称为‘情境定 义’”。
• 情境定义居于客观环境(情 境)与行为反应之间,它是 人们的主观经验因素。
符号互动理论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 称
外文名 称
研究对 象
提出者
代表人 物
符号互动论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个人行为和活动 W.詹姆斯和G.H.米德 E.戈夫曼

符号互动论的主要派别
符号互动论源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W.詹姆斯的著作。但最早使用符号互 动这一术语的是美国社会学家H.G.布鲁默,1937年,他用这一术语指称美国许 多学者诸如米德、J·杜威、W·詹姆斯等人的著作中所隐含的“社会心理状 态”。西方学术界曾有人把符号互动分为两派,一是以布鲁默为代表的芝加哥 学派,二是以M·库恩为首的艾奥瓦学派。1930~1950年间出版的一系列布鲁 默及其同事、学生们的著作中确定了该理论的主要观点。
人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这些事物对人的意义 为基础的
这些事物的意义来源于个体与其同伴的互动,而 不存于这些事物本身之中
当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他通过自己的 解释去运用和修改这些意义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
(1)心灵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心灵和社会的形成 和发展,都以符号使用为先决条件。如果人不具备使用符号的能力,那么心灵 和社会就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或者说失去了存在的根据。 (2)语言是心灵和形成的主要机制。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能使用语言这种符 号系统。人际符号互动主要通过自然语言进行。人通过语言认识他人和社会。 (3)心灵是社会过程的内化,事实上内化的过程就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人 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这种符号来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 社会的内化过程,伴随着个体的外化过程。 (4)行为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的,并不是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 个体在符号互动中逐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限度内行动,但在这个限度内,个体 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行事。 (5)个体的行为受他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人对情境的定义,表现在他不停 地解释所见所闻,赋各种意义于各种事件和物体中,这个解释过程,或者说定 义过程,也是一种符号互动。 (6)在个体面对面的互动中有待于协商的中心对象是身份和身份的意义,个人和 他人并不存在于人自身之中,而是存在于互动本身之中。

Fra Baidu bibliotek
符号互动论的早期代表人物及思

库利的“镜中我”的思想
• 1、“镜中我”的定义
• “一个人对于自我有了某种明确的想象——即他有了某种 想法——涌现在自己心中,一个人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 是由取决于别人思想的、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 的, 这种类型的社会我可以称作‘反射的自我’或曰‘镜中 我’”。

符号互动论的早期代表人物及思

托马斯的情境定义和情境分析的思想
• 关于情境:
• 情境是个人或群体 在活动中必然会遇 到的一组价值观与 态度,人们的活动 就是依据它进行的, 人们对活动结果的 评价也是以它为依 据的。
• 情境包括三个方 面:
• (1)个人或社 会进行活动的客 观条件
• (2)个人或群 体的先存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