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丁恶的来源问题
浅析奥古斯丁的原罪论
浅析奥古斯丁的原罪论作者:杨伟照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3期作者简介:杨伟照,男,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院2016级宗教学专业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B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3--02奥古斯丁的原罪理论是他恩典论的基础,是奥古斯丁神学和哲学思想的逻辑起点。
奥古斯丁之前的神学家已经对原罪做出过宽泛的解释,奥古斯丁则进一步解释了原罪。
把是基督教关于原罪的教义与奥古斯丁的哲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确立了教会在赦罪问题上的权威。
一、奥古斯丁对恶的思考奥古斯丁青年时期读到西塞罗的作品深受感染,激起了他追求善和真理的热情。
在他看来,寻找善和真理,必须要解释善与恶的关系。
早年间,摩尼教对善恶关系的解释吸引了奥古斯丁。
摩尼教持的是一种善恶二元论的主张。
这种主张来源于琐罗亚斯德的神话,认为宇宙是一个巨大的战场,光明之神与黑暗之神是战斗的双方,光明之神代表着善,黑暗之神代表着恶,双方的斗争象征着善恶的斗争,看似合理的解释了善恶之间的存在。
在这里摩尼教把善和恶实体化,世间的善恶都有独立的来源,善恶的斗争是永恒的,把恶归于外在的实体,世间的恶并非是自己的原因,也无需为此负责。
这样的解释使人的负罪感没有那么强烈。
奥古斯丁逐渐认识到把恶归咎于外在的实体无异于是一种道德上的逃避,是人道德主体责任的丧失。
当时的各种学说无法对恶给出合理的解释,奥古斯丁逐渐转向了怀疑论,他在忏悔录中说:“我对一切怀疑,在一切之中飘摇不定”[1],当时的基督教还面临着伊壁鸠鲁学派的诘难,伊壁鸠鲁学派,认为恶的存在与上帝全知、全能、全善的属性是矛盾的。
人有一种追求确定性的本能,普罗提诺是新柏拉图主义的代表人物,在他的《九章集》中,系统地描述了他对恶的思考,他把世界分为形式世界和形体世界两种。
这两个世界由三大本体和质料构成,这三大本体分别是太一、理智和灵魂,太一是最完满的,理智由太一流溢出来,由理智向下流溢出灵魂,此三者是构成形式世界,善是形式世界变动不居的性质。
奥古斯丁:恶在人间大有用处
奥古斯丁:恶在人间大有用处圣·奥古斯丁(354-430)从赫拉克利特到保罗·利科,“恶为什么会存在”一直是严肃的哲学问题。
在前苏格拉底的自然哲学中,赫拉克利特把恶看作宇宙中的反面力量。
恶是善的对立面,却又与善相互统一。
利科则借助现代哲学的现象学和解释学方法论证:古代社会中存在着各种洁净与玷污的禁忌,呈现为关于恶的各种象征和神话,恶是人类原初生存处境的一部分。
随着基督教神哲学的兴起,恶的起源问题变得愈发棘手。
如果相信至善的上帝从无中创造出了善的世界,那么现实存在的恶起源于何处?从青年时代起,希波的奥古斯丁就开始思考这一难题,但最终却陷入了恶的吊诡。
奥古斯丁认识到,恶在形而上学上只是善的缺乏。
奥古斯丁把人类的灵魂划分为高级部分和低级部分,而高级部分又分为理智、意志和记忆,进而将恶的起源归咎于作为中等善的意志。
即在上帝的创造等级秩序中,意志可以自主决断朝向上帝或他的一切受造之物,而后者是道德的恶的起源,人类所遭受的恶是上帝对道德的恶的公义惩罚。
作为灵魂的动力中枢,意志的自主决断既是人类信仰失落、道德败坏的发端,又是维系道德尊严、完成信仰皈依的基础。
奥古斯丁取消恶的本质,把道德的恶归咎于人类的意志,似乎突破了善的创造与恶的存在之间的理论困境。
然而,当抽象的理论论证进入到具体的人类历史之后,奥古斯丁就必须回答,意志的自主决断为何会“突然”背离上帝而朝向了受造之物。
如果这一决断是偶然的,那么人类的救赎历史就只是对偶然事件的事后弥补,但这有悖于上帝的全知。
如果这一决断是必然的,即使决断的必然性不能否定其自主性,也不能免除其道德责任。
奥古斯丁在《论自由决断》第三卷中认为,按照上帝的公义原则,人类对于被强迫作出的意志决断不必承负道德责任;而鉴于意志在灵魂分层中的枢纽性位置,意志初次背离上帝而朝向受造之物的决断是完全自主的,这种自主性决定了意志转向的原因只能是其自身,即意志的堕落。
显然,这样继续追问下去只会造成逻辑上的无穷后退。
奥古斯丁对恶的疏解
奥古斯丁对恶的疏解奥古斯丁是欧洲中世纪十分主要的神学家、哲学家,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西方世界。
他从自由意志与上帝恩典角度对恶的重新阐释,开启了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大门。
奥古斯丁对恶的理解,围绕恶之产生,即原罪的界定、原罪的本质、原罪的后果、原罪与恶;及本质进行了深入探讨。
对于人具有的“自由意志”——“自由”的理解、恶的直接来源、上帝的预知与人的意志的自由意志。
恶与自由意志之间的关系更是奥古斯丁超越前人之处。
奥古斯丁早期对恶的理解,否定了摩尼教的二元论,结合新柏拉图主义的理解,将恶定义为背离本体,趋向非存在的东西。
这是从本体论的角度对恶的性质作出的解释。
灵魂的本性是追求比自身更高的完善性,如果反其道而行之,沉溺于官能享受与肉体快乐,那就是恶。
上帝不干预人的意志的自由选择,知识对自由选择所产生的善、恶后果进行奖惩。
上帝的恩典主要表现为赏罚分明,而不在于帮助人们弃恶扬善。
奥古斯丁对恶的界定和分类引出奥古斯丁对恶的产生及本质的思考,奥古斯丁把恶分为:物理的恶,认识的恶、伦理的恶三类,同时认为伦理的恶是奥古斯丁对“原罪”理论探索的核心。
从而引发出对恶的产生的思考,得出恶的产生来源于原罪。
引发出对原罪的本质,即恶的本质的思考,得出恶的本质是自由意志。
本部分介绍了堕落前的自由意志和堕落后的自由意志的探讨,并证明个人的罪恶应该有自由意志承担责任而不是上帝,上帝只会审判滥用了自由意志的人,而不会干涉人使用自由意志做下的决定。
在本部分同时以《论自由意志》、《上帝之城》两本书为基础,介绍了人类始祖犯下原罪之前的自由意志和犯下原罪之后的自由意志,并探讨了自由意志和恶之间的关系。
奥古斯丁的恩典论主要体现在《奥古斯丁的基督教思想》一书中,通过对内在恩典和外在恩典的探讨,并且通过预定论得出奥古斯丁成熟彻底的恩典论。
在最后讨论了恩典论、自由意志、恶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自由意志和恩典论之间的矛盾和张力,得出恶起于自由意志,消亡于恩典的结论。
浅析奥古斯丁的原罪说
课题名称:浅析奥古斯丁的原罪说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哲学班级学号姓名2018年7月浅析奥古斯丁的原罪说摘要:“原罪”原本是基督教教义中的一个观点,他们认为人类的罪是来源于亚当和夏娃的。
但起初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学说,《圣经》中也没有对此概念的明确的定义。
著名神学家奥古斯丁以图尔德良所提出的“原罪”为基础,对此加以系统详细的阐释,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这也是奥古斯丁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理论。
关键词:奥古斯丁原罪恶自由意志奥古斯丁是著名的教父哲学家,著有《忏悔录》、《上帝之城》、《论自由意志》等著名的基督教哲学著作,而在他的《忏悔录》、《论自由意志》等多部著作中都对“原罪”说进行了论述与解释。
“原罪观念是奥古斯丁学说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其留给后世基督教的重要思想遗产。
”[1]本文将简要地对他的“原罪”说进行叙述、阐释和探讨,以便能进一步对其哲学思想了解和探索。
一、奥古斯丁原罪的来源和产生的原因奥古斯丁提出原罪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那么原罪说是怎么得来的呢?“原罪”一词从字面意思来看是指本源的罪,“原罪,是人类一生下来就被打上的烙印,是与生俱来、挥之不去的罪之宿命。
”[2]奥古斯丁的原罪说主要来自《圣经》中所描述的亚当和夏娃所犯的第一件罪,这也是基督教认为的人类所犯下的第一件罪,即亚当和夏娃被蛇引诱偷吃伊甸园里的禁果。
从此“恶”便产生了,而这个“恶”随着人类一代代的繁衍一直流传下去。
奥古斯丁认为上帝在创造人类时曾赋予了人类选择善和恶的自由意志,人类的最终堕落是因为他们滥用自由意志,选择去作恶。
而上帝赋予人自由意志,而不支配他们的意志,由此体现出上帝的公正。
“奥古斯丁认为上帝作为至善,是一切善的根源,上帝并没有在世间和人身上创造罪恶。
罪恶的原因在于人滥用了上帝赋予人的自由意志,自愿地背离了善之本体(上帝)。
”[3]正是因为初人①滥用了上帝赐予的自由意志犯了罪,这才导致以后人类世世代代都不得不背负着“原罪”的枷锁。
奥古斯丁的恩典论——奥古斯丁神哲学思想研究【最新哲学类】
摘要奥古斯丁探讨恶的问题从而认识到人的自由意志,而从自由意志中找到了人的原罪的起因,创立、成熟了原罪说。
而原罪之下的人在败坏中不能自拔,“不得不犯罪”,从而必然仰赖上帝的恩典。
上帝的恩典是无条件的,内在的,必须把它彻底化,从而形成成熟的恩典论。
但上帝的恩典及与之极相关的预定论则与人的自由意志相冲突,似乎要取消人的自由意志才能保住上帝的绝对主权、保住上帝的恩典。
本文在这清晰的脉路之下,以奥古斯丁的恩典论为主题,展开对奥古斯丁神哲学思想的探寻。
原罪论基于亚当不具有“不能犯罪”这一上帝恩典而选择犯罪,从而败坏。
他的罪得到遗传,形成原罪。
原罪论不是性恶说,它揭示人当下困境的存在的内在原因,引导人走向上帝的恩典。
预定论是恩典的预备,恩典是预定的实现,有很紧密的关系。
而要解决人是否知道上帝的预定则是棘手的问题。
在这里奥古斯丁采取不可知论的立场,认为上帝之下的人在今世完全不知自己是否被预定。
上帝的主权和人的自由意志的冲突是奥古斯丁恩典论必须面对的问题。
奥古斯丁在这里的观点是,高扬上帝的主权,隐逸人的自由意志。
奥古斯丁采取从相信到理解的思维路线,采取“识己”,“识神”的思维取向,在矛盾复杂的险途上开创了一条难得的路径,影响深远。
关键词:恩典原罪自由意志预定AbstractAugustine inquiried into the problem of evil, further know the free will of humans,and discover the sources of original sin from the free will, found and maturate his original sin theory. The one who controlled by original sin can’t extricate oneself from the Fall,“they cannot not sin”,thus necessary rest on Grace of God.God’s grace is unconditional,inherent, Augustine consider that the Grace of God must be carried out and formulate mature grace theory. but the Grace of God related to predestination are conflict with the free will of humans, as if abolish the free will of humans is protect absolute dominion of God and Grace of God. under clear context, this thesis’s theme is grace theory of Augustine,explore the theology-philosophy of Augustine.On basis of adam does not have acquires the Grace of God., namely “they cannot sin”, so adam choice commit a crime, sequentially Fall.His sin was inherited and lead to original sin. original sin isn’t evil doctrine of humanity,it reveal the inner reason of humans present mess, guide human to the Grace of God.Predestination is a preparation of the Grace, the Grace is realization of the Predestination, both of having closer relation.it is difficult problem that whether human know the Predestination of God. Here Augustine take position of the agnosticism and consider the human who lie in shelter of God completely cann’t know whether be Predestinated in this life.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dominion of God and the free will of humans must to be problem confronted by Augustine’s grace theory. here Augustine’s view is that praise dominion of God,conceals the free will of humans. Augustine take the thought route from believe to understand, adopt thought manner of“know youself”and “know God”, exploit a uniques route in the complicated circumstance and produce far-reaching influence.Key words: Grace Original sin Free will Predestination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奥古斯丁恶的理论辨析
奥古斯丁恶的理论辨析奥古斯丁“恶的问题”浅谈“除非相信,你们不能理解。
”这是奥古斯丁的信仰主义的原则。
谁若坚信上帝拥有至高无上的能力、至善至美的品德,谁便会遇到恶的问题,因为恶的存在对一个全知、全能、全善的上帝的存在构成了威胁,无神论者常常利用这个问题来攻击基督教信仰,所以基督教神学家们多致力于解决恶的问题来维护基督教教义。
而奥古斯丁就是其中最著名的神学家之一。
谈及恶的定义,奥古斯丁接受了普罗提诺新柏拉图主义的观点,将恶定义为“背离本体,趋向非存在的东西”,而这一趋向即为‘恶’这种实在和事实。
”奥古斯丁将恶分为三类:即物理的恶、认识的恶、伦理的恶,其中,只有伦理的恶才称得上是罪恶,他认为,罪恶是“人的意志的反面,无视责任,沉湎于有害的东西”,且奥古斯丁要追溯原因和责任的恶则是这伦理上的恶。
在奥古斯丁看来,上帝是唯一、永恒、真实的实体。
虔诚的信仰在于将上帝视为全知、全能、全善的神,而恶的存在又是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
如果上帝是全知的,他不可能对恶一无所知;如果上帝是全能的,他知道恶的存在,它就不会不去阻止它;如果上帝是全善的,他知道恶的存在,也能够阻止它发生,他就不可能不去那样做,这样世间就不会再有恶了。
这前后是自相矛盾的,那恶的存在便证明了不会有一位全知、全能、全善的上帝。
这个结论也是奥古斯丁无法接受的。
而这一矛盾又该如何解决?恶又是从何处而来?意志的自由选择——恶之来源根据奥古斯丁的观点,亚当在被创造的时候是处于纯洁的状态,上帝赋予了他自由意志,但他经不住魔鬼的引诱而滥用了自由意志,并因此蒙上罪行。
亚当所犯的罪是源于其意志的自由决断,也正是这一决断,他的行为才具有伦理的恶的意义。
自由意志最根本的特点是自由,它既可以使人产生向善的倾向,也可以使人产生作恶的倾向,当它进行决断时,任何事物都不能干涉,即使是上帝也不例外,否则就不能称之为自由意志了。
上帝赋予人自由意志的本意是为了让人可以正当的生活。
若因为犯罪的人都是藉自由意志犯罪从而质疑上帝是否仍该赐予我们自由的意志,那是万万不该的。
奥古斯丁自然法思想中关于恶的问题意识
奥古斯丁自然法思想中关于恶的问题意识【摘要】奥古斯丁开创了一个庞大的神学系统,在神学的基础上,通过《上帝之城》等著作论证了自由意志与自然法方面的思想。
这里面有古希腊思想家的传统,也有早期基督教教义确定的观念。
永恒法、自然法和人定法构成了奥古斯丁神学自然法思想的核心。
他从“双城论”中提出了两座城的理论以及恶的问题,从“原罪”出发辩护了上帝存在的决定价值,为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永恒法自然法双城论恶在法律思想史上,特别是神学自然法学派的发展历程中,奥古斯丁是一个奠基人物。
他所提出的“永恒法”的概念,是古希腊、古罗马自然法转化为中世纪神学自然法理论的关键所在,其从“原罪”出发对世俗统治的合理性与人的守法义务所作的论证,使基督教教义成功地融入了中世纪早期政治法律制度的构建当中。
1永恒法、自然法和人定法构成了奥古斯丁神学自然法思想的核心。
一、永恒法、自然法、人定法在奥古斯丁看来永恒法就是神的理性和意志,命令万物遵守的完美秩序,永恒法是统治宇宙秩序终极原因的完美的表达。
自然法是上帝永恒法在人类心里和灵魂上的印记,因此也被称为内在法,是永恒法主观的人格化的外在化表达。
自然法要求万事万物各得其所,在自己的角色和位置上追求真正的至善,不能破坏自然的、和平的秩序,若是这样的秩序被破坏,将不能逃脱上帝的正义法的矫正和审判,由此,完成了自然法的神学转向。
人定法,也就是世俗社会的法律,它是伴随着人类的堕落和后来的罪恶,变成的一种必要的法。
遵守人法是最低层次的要求,是自然法最低层次的要求。
在他的论述里,虽然他承认人定法的必要性,但他认为人定法是天生有罪的人要承担的一种恶。
(一)永恒法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认为,上帝创造的事物和存在者,都是有一定的秩序的,万物都是各从其类。
在他的思想中,永恒法是上帝的理性的存在,只有上帝是永恒存在的,他为世界创生的法则是永恒的,上帝是永恒法的源头。
上帝的永恒法的客观化或者说是外在化就是上帝对世界秩序的安排,也就是万事万物的内在秩序。
奥古斯丁的原罪说
浅析奥古斯丁的原罪说————————————————————————————————作者:————————————————————————————————日期:课题名称:浅析奥古斯丁的原罪说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哲学班级学号姓名2018年7月浅析奥古斯丁的原罪说摘要:“原罪”原本是基督教教义中的一个观点,他们认为人类的罪是来源于亚当和夏娃的。
但起初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学说,《圣经》中也没有对此概念的明确的定义。
著名神学家奥古斯丁以图尔德良所提出的“原罪”为基础,对此加以系统详细的阐释,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这也是奥古斯丁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理论。
关键词:奥古斯丁原罪恶自由意志奥古斯丁是著名的教父哲学家,著有《忏悔录》、《上帝之城》、《论自由意志》等著名的基督教哲学著作,而在他的《忏悔录》、《论自由意志》等多部著作中都对“原罪”说进行了论述与解释。
“原罪观念是奥古斯丁学说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其留给后世基督教的重要思想遗产。
”[1]本文将简要地对他的“原罪”说进行叙述、阐释和探讨,以便能进一步对其哲学思想了解和探索。
一、奥古斯丁原罪的来源和产生的原因奥古斯丁提出原罪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那么原罪说是怎么得来的呢?“原罪”一词从字面意思来看是指本源的罪,“原罪,是人类一生下来就被打上的烙印,是与生俱来、挥之不去的罪之宿命。
”[2]奥古斯丁的原罪说主要来自《圣经》中所描述的亚当和夏娃所犯的第一件罪,这也是基督教认为的人类所犯下的第一件罪,即亚当和夏娃被蛇引诱偷吃伊甸园里的禁果。
从此“恶”便产生了,而这个“恶”随着人类一代代的繁衍一直流传下去。
奥古斯丁认为上帝在创造人类时曾赋予了人类选择善和恶的自由意志,人类的最终堕落是因为他们滥用自由意志,选择去作恶。
而上帝赋予人自由意志,而不支配他们的意志,由此体现出上帝的公正。
“奥古斯丁认为上帝作为至善,是一切善的根源,上帝并没有在世间和人身上创造罪恶。
罪恶的原因在于人滥用了上帝赋予人的自由意志,自愿地背离了善之本体(上帝)。
最新宗教哲学重点名词解释讲解
宗教哲学重点名词解释★ 神正论:奥古斯丁提出,即神和正义在面临着恶的存在而显示出上帝的正义。
1、什么是“恶”的问题:物理的恶(自然灾害、生病)认识的恶(指真理和谬误确定和不确定的认识次序的颠倒)。
伦理的恶(是邪恶在于内部意志的缺陷)罪恶产生与人类意志的缺陷。
2、意志自由说:人类意志的缺陷在于包含着作恶的可能性,意志有自由选择善恶的功能。
是人类意志的缺陷(它是罪恶的根源)。
3、原罪和恩典说:恩典在于上帝之子为人类牺牲换取全人类的新生,之此之后人类面临善恶的选择就是是否选择做一个基督徒。
★ 加尔文:1、教革命的一为领袖,其把宇宙中的一切归之与上帝永远不更改的先定,上帝也预先安排好了对人的拯救,谁将得到拯救谁将被遗弃,取决与上帝预先的拣选是上帝的恩典,是不为人知的秘密。
2、否定了罗马教会的救赎理论,认为人做善功并不能使人获得拯救。
3、认为人人都可以通过阅读和信仰圣经直接和神沟通。
★ 马丁路德:2005 考过灵魂如何获救的问题是基督教的中心教义,也是其宗教改革的核心问题。
“义人必因信而得生”。
★佛教哲学★★涅磐:1、佛教用语信仰佛教的人经过长期的修炼,即能够寂灭一切烦恼,和圆满一切清静功德。
2、达到人空、法空一切皆空的境界。
3、属于“无为法”它作为佛教的最高理想,只有佛教的般若智慧才能证悟此境界,诸法因因缘而起,则不生不灭,本性空寂无累自在。
★ 圣爱:1、基督教的最高伦理原则指上帝施与人的爱,认为基督既是圣爱的启示者,也是圣爱的赐予者。
2、人凭借着信仰得于与上帝交通,即是爱的关系,亦是圣爱的实现,强调人不可以利用他人作为目的,作为达到自己自私自利的手段,而应该以上帝和他人作为目的。
★救赎论:8、括三个部分,原罪说、赎罪说和拯救说。
认为人凭借自己的力量既无力赎罪,又没有自由意志可以自愿赎罪。
9、人因为为罪的先天存在丧失了自由行动的能力陷入了无能的状态,只有依靠基督的牺牲做出无限的功德才能使人类获得拯救。
★ 八正道:属于道谛正见:即见到了四谛真理,没有错误,正思维、正语、正命、正精进、正念、正业、正定。
奥古斯丁自由意志概念的辨正
□胡万年奥古斯丁自由意志概念的辨正一、问题的缘起“自由意志”是奥古斯丁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奥古斯丁在不同时期从多角度阐述自由意志概念,从而创立了完整的独具特色的自由意志学说。
概括起来,奥古斯丁的自由意志概念包含三个层面:堕落前的原初的善的自由,堕落后的原罪的恶自由,拯救后的恩典的恶的自由。
人们一般认为奥古斯丁自由意志概念的内涵自相矛盾。
因为他们所理解的自由意志概念是一种善恶之间进行中立选择的能力,而原初的自由和恩典的自由只有善的选项,原罪的自由只有恶的选项,因此,不符合自由意志概念的含义。
这就涉及奥古斯丁自由意志概念的内涵的理解问题。
奥古斯丁自由意志概念的本质内涵是“选择”(choice)的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奥古斯丁自由意志概念确实存在内在矛盾。
然而,奥古斯丁自由意志概念并非传统观念所能涵盖的。
首先奥古斯丁并没有否认自由意志概念具有(善恶)选择的含义,但是这不是自由意志概念的本质内涵,而只是其行为的表现方式。
奥古斯丁自由意志概念还具有另一深层含义———“意愿”、“自愿”或“志愿”(voluntary,本文在同一个意义上使用这三个词),它才是奥古斯丁自由意志概念的本质内涵所在。
这就开辟了对奥古斯丁自由意志概念理解的新维度。
“自愿或意愿”是正确理解奥古斯丁自由意志概念的一个关节点。
周伟驰先生对此有明确意识:“从‘意愿’到‘自由’的关系上,可以找到奥古斯丁庞大概念网络上的一个‘枢纽’,解开许多的‘死结’,清除对他的误解,更好地理解他的思想。
”〔1〕二、意志自由即自愿或意愿从词源上看,“意志”与“意愿”在拉丁文原文是同一个词(voluntas),而“意愿”就是“愿意”、“志愿”或“自愿”。
奥古斯丁指出:考察词源就可发现,“意愿来自愿意,能力来自能够”(奥古斯丁的《圣灵与仪文》53章)。
因此,从本质上看,意志是意愿的或自愿的因而是自由的。
所谓意志自由就是指一个行为只要行动者在行动时是自愿的,那么不管这行动有没有外在的必然的原因,它都是自由的。
奥古斯丁恶的起源
奥古斯丁恶的起源“他从基督教信仰开显出了哲学的新的核心问题。
他对由意志的追问不仅为哲学开辟了新维度,而且为伦理学奠定了全新的基础。
伦理学由此不再只是‘生活指南’,而首先是理解和维护人的绝对尊严、绝对权利和绝对责任的学问。
”受到如此之高的评价的奥古斯丁并非浪得虚名。
他对与恶的来源这一问题的探讨是伦理学史上的伟大思考,有着不可估量的进步意义。
奥古斯丁认为恶是“是败坏的意志叛离了最高的本体, 是委弃自己的肺腑, 而表面膨胀。
”在探讨恶的来源的问题上,奥古斯丁举了一个例子来证明人性原本就是恶的:一个还不会说话的婴儿在看到母亲哺乳别的孩子时就“面若死灰”, 凶狠的目光中充满了妒忌之情。
这种描述在我看来显得恐怖而不切实际。
但奥古斯丁坚持认为认为婴儿的纯洁不过是指肢体的稚弱, 而非心灵的无辜。
他通过说明未具备学习与判别能力的新生儿已有恶的表现,否定了“后天得恶”这一说法。
那么恶又是从何而来呢?奥古斯丁是基督教徒,他试图从上帝的角度来探讨恶的本源。
他相信上帝是至善的,并因此推理,上帝所创造的世界也应该是善的。
但这个观点,与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犯罪与恶性的现象产生了矛盾。
由此,奥古斯丁认定恶与上帝赋予人的自由意志相关。
奥古斯丁曾说:“自由意志是上帝赋予人的一种特殊权能,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能够违背其本性而运动。
意志是按它既能够根据其本性运动又能够违背其本性运动的方式被赋予我们的。
”对于这一解释,有人提出了质疑:自然意志是上帝给我们的,而如果我们缺少自然意志就不会犯罪。
因而上帝才是我们行恶的最终原因。
奥古斯丁对于这种理解提出了自己的辩驳:上帝赐予人的自然意志是善的,不具有恶性;自然意志是可以帮助人成为真正的人的必要工具;上帝赐予人自然意志的本性是为了人更好的生活,而人背离了上帝的本意。
这种解释类似于人持刀犯罪:刀匠将刀给顾客,刀本身只是一个工具,并不具有恶性。
而买刀的顾客却利用它来行恶,使刀成为了罪恶的帮凶。
真正应当谴责的并不是刀匠,而是杀人者本身。
奥古斯丁
圣奥古斯丁的善恶观.2008-01-20 22:04简介:圣奥古斯丁以基督教的观点非常简单,非常明了的回答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个问题.摩尼教根据灵知主义(Gnosticism)的二元论来理解创造,即将宇宙和历史理解为光和黑暗、善与恶、灵和肉的对比与矛盾。
强调创造时不仅创造了善,也创造了恶,这与认为因宇宙和历史是由低劣的神创造的,所以善恶共存的灵知主义创造论是相通的。
但是奥古斯丁从一元论(monism)入手,强调神只创造了善、美,没有创造恶。
那么恶是什么?恶从何而来?怎样能说明恶的存在?奥古斯丁的回答非常分明。
他解释说,恶为善的腐败(privation)、堕落(lackness)、缺乏(absence)和丧失(corruption)。
奥古斯丁认为善的天使路西弗(Lucifer)的堕落导致丧失了善,成为恶魔,以蛇的形象出现。
因此他说明从本性(Substance)上来说,即使恶魔也是善的,只不过善的本性堕落为恶而腐败罢了。
2.自由意志论在对抗摩尼教的争论中,有关自由意志的问题具有特别的重要性。
摩尼教是相信从太初到永远善和恶的斗争决定了历史的决定论(Determinism)或命运论(Fatalism)。
奥古斯丁批判这种决定论,命运论的同时,也极力主张自由意志的作用对一个人和历的重要性。
奥古斯丁在其著作《自由意志论》(De Libero Arbitrio: A.D.395)中强调,人类即不是象缠绕在命运的蜘蛛网的布娃娃,也不是象没有反抗意志而掉下来的石头一样的存在。
他主张,创造时神将人造成一个人格体,但是他解释说神赋予我们的自由意志虽是自由的,但不常是善的(Semper est autem in nobis voluntas libera sed non est autem bona)。
自由意志是可以选择善,也可以选择恶;可以犯罪,也可以是不犯罪的中立的善(intermediate good)。
亚当以后,因自由意志的错误选择,恶进入世界历史。
试论奥古斯丁关于恶的学说
试论奥古斯丁关于恶的学说【摘要】奥古斯丁在基督教神学思想史上被称为最伟大的教父,其学说对基督教神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奥古斯丁关于恶的学说也是其学说中重要的一部分,其从恶的起源,分类,和恶与自由意志、恩典的关系对恶进行了解释,是构建奥古斯丁神恩??做说的重要部分。
【关键词】奥古斯丁;恶;恩典一、关于恶的起源奥古斯丁关于恶的起源首先受到了摩尼教的二元论影响,在摩尼教中用神话来解释世界的堕落和善恶势力的争斗,用代表善的光明之神和代表邪恶的黑暗之神的永恒斗争说明恶的普遍性和永恒性,摩尼教认为人类的魂或灵是善的火花,因为被邪恶偷走,所以人的魂或灵才会陷落在物质中,“邪恶是创造物质的永恒恶势力之作品,邪恶因着物质世界的存在以及附在物质上面的灵魂,而永垂不朽”。
到后来,奥古斯丁自己又放弃了摩尼教的学说,他认为,摩尼教的神话和世界观是相互冲突的,摩尼教认为物质是邪恶的,或是其本源,但摩尼教本身并没有属灵的,非物质的概念。
再后来奥古斯丁又受到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从新柏拉图主义者存有与良善在本体上合一,以及恶是上诉二者的缺乏等观念获得灵感”。
认为恶是一种对“完善”的缺失,因此恶不能够单独存在,只有在拥有“完善”的物质中才能存在,恶是物质应有的“完善”的缺失。
奥古斯丁认为上帝在创造万物时,不仅创造了万物本身,也给万物注入了“种子”,使其实现其功能的完整性,如果其应有的完整性缺失了,这就是一种恶。
既然万物是万能的上帝创造的,为什么还会出现“完善”的缺乏呢?奥古斯丁认为,“‘存在’与‘非存在’是一组相对的概念”。
上帝创造的世界是一个关于存在的等级系统,“低级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高一级事物的非存在,高一级事物的存在是低一级事物存在的根据,”当高级事物放弃自己存在根据,趋向于低一级的事物,就是趋向非存在。
而恶与之相对而言是,恶这种实在或事实的存在根源不在于比其高一级事物,而是在于自身的缺失,即是奥古斯丁说的“缺陷因”,“我们不应该寻找邪恶意志的动力因,而是它的缺陷因”。
奥古斯丁的神正论内容
奥古斯丁的神正论内容
奥古斯丁的神正论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上帝是至善的,恶的存在只是由于缺乏善。
恶并非实体,而是实体在肉身中的缺失,对善乃是偶然发生的事。
同样,心灵中的罪恶,也无非是缺乏天然之善。
2. 任何劣于有美德心灵的东西都不能导致它失去其美德。
劣等的东西也就是更弱的东西,它不能导致有美德的心灵失去其美德,要令心灵失去其美德,它至少得和心灵一样强大。
3. 有美德的心灵外面的东西,没有一个是能使其失去其美德的。
所以,想必是某种内在于心灵之中的东西——意志——导致了其美德的丧失。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具体的内容,建议查阅奥古斯丁的著作《忏悔录》、《上帝之城》、《论三位一体》、《论自由意志》等。
奥古斯丁恶的来源问题
奥古斯丁恶的来源问题奥古斯丁恶的来源问题恶究竟是什么?恶的来源是什么?奥古斯丁一直在探索思考。
今天,我也谈谈关于奥古斯丁恶的来源的思考。
一、奥古斯丁对恶的体验我们看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会记得他发生过这样一个事件——偷梨事件。
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深夜中把一株梨树上的梨都摇下来,带走了。
然而他们不是为了大嚼,而是拿去喂猪。
但他讲的是他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这勾当是不许可的。
奥古斯丁在书中同样也对此次偷梨事件进行了分析。
他说爱偷窃而干的偷窃,是毫无果实的,因为偷梨是毫无目的的,完全是为作恶而作恶,纯粹是为了偷窃本身,而偷窃本身就是虚无,因为偷到的梨子随后便丢掉了,仅仅是“饱餐罪恶”、“享受犯罪的乐趣”。
奥古斯丁指出,如果追究一下所以犯罪的原因的话,一般都以为是为了追求或害怕丧失次要的美好而犯罪,但真正的罪在于“漫无节制地向往追求这些次要的美好抛弃了更美好的,抛弃了至善,抛弃了你、我们的主、天主,抛弃了你的真理和你的法律”。
’在奥古斯丁看来,凡存在的都是善的,从受造界到造物主形成了一个等级秩序,从天使到人再到动植物,每一物都拥有不等的美好,但这些美好都来自造物主,所以人犯罪的原因就在于其自由意志追求低等的美好而忘却和抛弃了高等的美好。
二、一些思想对奥古斯丁恶的来源的影响1,摩尼教,二元论摩尼教的善恶二元论认为不但整个世界是光明与黑暗斗争的场所,而且人也是两种力量较量的场所。
人犯罪或作恶意味着身上的黑暗势力战胜了光明,而这黑暗势力是受到终极的恶的实体的操纵的,所以人无需为自己的恶行负责。
“那时我还以为犯罪不是我们自己,而是不知道哪一个劣根性在我们身上犯罪,我即以置身于事外而自豪;因此,我做了坏事,不肯认罪,不肯求你治疗我犯罪的灵魂,我专爱推卸我的罪责,而归罪于不知道哪一个和我在一起而并非我的东西。
”但是,奥古斯丁意识到这与自己的道德直觉明显不符。
更重要的是,摩尼教的二元论本身就存在着无法解决的难题:上帝与黑暗势力彼此对立,如果上帝不愿与黑暗势力相斗,那么黑暗势力对上帝有何办法呢?倘若能给上帝带来一些损害,则说明上帝是可以朽坏的,这不符合上帝的至善的本性;倘若对上帝无能为力,则说明上帝的造物也不会被恶势力所侵害,也就谈不上需要上帝的解救了。
恶是因为善的缺失
恶是因为善的缺失作者:孙先亮来源:《教育家》2019年第04期几年前,我到西南大学讲课时,有位校长对我说,他们学校生源不太好,经常发生学生谈恋爱、打架、吸烟、逃课的事情,问我有没有什么高招。
这位校长提到的问题不少学校也都面临。
我说,青春期的孩子活泼好动、精力充沛,除了埋头学习,他们更想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果学校能够给每个学生提供正向的、积极的青春能量释放的渠道,让每个孩子都有提升素质和发展个性的空间和机会,相信孩子就不会因为无聊而去做让学校头痛的事情。
某些孩子表现不好,不一定就是道德品质出了问题。
真正让孩子出现各种所谓道德品质问题的,是学校用学习挤压和扭曲学生内心的发展诉求和渴望,从而导致学生逆反、违规违纪,甚至出现破坏性行为。
哲学家奥古斯丁说,恶是善的缺失。
“真善美”历来是教育的价值取向。
向善的教育,体现人类追求自身和社会生活的完美。
教育要以自己的内容和方式之善,引导学生向善,从而让每个孩子拥有美好而善良的心灵,拥有良好的能力和素质,进而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每个学生都具有向善的本性。
教育是使人趋善的,但是教育首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善的。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有“性善论”和“性恶论”之争,可以说人既有向善的潜质,也有变恶的可能。
出淤泥而不染,是成年人的人格理想,对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是很难做到的。
如果学校教育接受了“性善”或者“性恶”的观点,那么学校就必然会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文化做教育。
我始终认为,做教育就是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做教育就是要信任学生,相信他们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和能够做的事情;做教育就是要唤醒学生内心向善的力量,以善识人,以善做人,以善做事。
学校须用“善”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
善的教育方式,就是从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征和内在需要出发,让教育走进他们的内心。
对于未成年人而言,任何教育的方式都会在他们身上留下烙印,责骂、批评、讽刺、处分等惩罚式教育,会让孩子产生畏惧和顺从的意识,也会让孩子学会以惩罚的方式对待他人。
奥古斯丁——精选推荐
奥古斯丁奥古斯丁的理论思想,可以概括为知识论和道德哲学两个⽅⾯,作为基础,他在其中加⼊了上帝创世论解释世界起源。
奥古斯丁的知识论源于他对有限⼼灵何以认知必然的、永恒的、⽆限的真理这个问题的思考,⽽道德哲学理论则源于他对“道德上恶”的问题的思考。
先简略介绍奥古斯丁对道德上恶的问题的思考历程。
奥古斯丁⼀直在思考:我们如何才能解释⼈类经验中恶的存在?如果说上帝是善的,它是万物的创造者,那么,⼀个由全善的上帝所创造的世界⼜怎么能产⽣出恶来呢?从普罗提诺那⾥,奥古斯丁得到了恶不是实在,⽽是⼀种缺乏(即善的缺乏)的思想。
此外,新柏拉图主义帮助奥古斯丁克服了先前的怀疑主义、唯物主义以及⼆元论思想,他看到了世界的统⼀性,⽆须再设想灵魂和⾁体的背后有两个本原。
他信从普罗提诺的实在论,把实在看成是⼀个单⼀的等级系统,只不过物质处在其最低层次上。
奥古斯丁认为柏拉图主义和基督教是⼀个东西,尤其在新柏拉图主义中,他看到了基督教的哲学表达。
奥古斯丁坚持认为,所有关于⼀切问题的知识,除了运⽤哲学的视⾓之外,必须顾及到《圣经》的启⽰真理。
因为⼀切知识的⽬的都在于帮助⼈们理解上帝,这种宗教维度在他的反思中占有优先地位。
第⼀部分是奥古斯丁的知识论。
⾸先介绍他的两个观点:信仰照耀理性,以及他如何克服怀疑论。
有关信仰与理性关系的争论贯穿了中世纪始的终,这与奥古斯丁密切相关。
这个争论是要在事实上判定:重要的哲学和宗教信念究竟是建⽴在信仰的权威之上,还是理性?抑或是两者的某种结合?奥古斯丁认为,信仰先于理性,信仰照耀理性,没有信仰就没有理解。
他的观点为中世纪基督智慧确⽴了主导⽅向和主要风格。
此外,奥古斯丁⼒求回答怀疑派关于⼈类不能理解任何真理的问题。
为此,他⾸先揭⽰⼈的理性确实能够掌握关于事物的确定性,尤其是⼈的理性对⽭盾律(即两个相反的东西不可能同时为真)的认识是绝对确定的。
他说,怀疑派也不得不承认,怀疑活动本⾝是某种形式的确定性——因为⼀个怀疑的⼈是确信他在怀疑的。
浅析奥古斯丁的原罪说
课题名称:浅析奥古斯丁的原罪说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哲学班级学号姓名2018年7月浅析奥古斯丁的原罪说摘要:“原罪”原本是基督教教义中的一个观点,他们认为人类的罪是来源于亚当和夏娃的。
但起初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学说,《圣经》中也没有对此概念的明确的定义。
著名神学家奥古斯丁以图尔德良所提出的“原罪”为基础,对此加以系统详细的阐释,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这也是奥古斯丁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理论。
关键词:奥古斯丁原罪恶自由意志奥古斯丁是著名的教父哲学家,著有《忏悔录》、《上帝之城》、《论自由意志》等著名的基督教哲学著作,而在他的《忏悔录》、《论自由意志》等多部著作中都对“原罪”说进行了论述与解释。
“原罪观念是奥古斯丁学说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其留给后世基督教的重要思想遗产。
”[1]本文将简要地对他的“原罪”说进行叙述、阐释和探讨,以便能进一步对其哲学思想了解和探索。
一、奥古斯丁原罪的来源和产生的原因奥古斯丁提出原罪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那么原罪说是怎么得来的呢?“原罪”一词从字面意思来看是指本源的罪,“原罪,是人类一生下来就被打上的烙印,是与生俱来、挥之不去的罪之宿命。
”[2]奥古斯丁的原罪说主要来自《圣经》中所描述的亚当和夏娃所犯的第一件罪,这也是基督教认为的人类所犯下的第一件罪,即亚当和夏娃被蛇引诱偷吃伊甸园里的禁果。
从此“恶”便产生了,而这个“恶”随着人类一代代的繁衍一直流传下去。
奥古斯丁认为上帝在创造人类时曾赋予了人类选择善和恶的自由意志,人类的最终堕落是因为他们滥用自由意志,选择去作恶。
而上帝赋予人自由意志,而不支配他们的意志,由此体现出上帝的公正。
“奥古斯丁认为上帝作为至善,是一切善的根源,上帝并没有在世间和人身上创造罪恶。
罪恶的原因在于人滥用了上帝赋予人的自由意志,自愿地背离了善之本体(上帝)。
”[3]正是因为初人①滥用了上帝赐予的自由意志犯了罪,这才导致以后人类世世代代都不得不背负着“原罪”的枷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古斯丁恶的来源问题
恶究竟是什么?恶的来源是什么?奥古斯丁一直在探索思考。
今天,我也谈谈关于奥古斯丁恶的来源的思考。
一、奥古斯丁对恶的体验
我们看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会记得他发生过这样一个事件——偷梨事件。
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深夜中把一株梨树上的梨都摇下来,带走了。
然而他们不是为了大嚼,而是拿去喂猪。
但他讲的是他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这勾当是不许可的。
奥古斯丁在书中同样也对此次偷梨事件进行了分析。
他说爱偷窃而干的偷窃,是毫无果实的,因为偷梨是毫无目的的,完全是为作恶而作恶,纯粹是为了偷窃本身,而偷窃本身就是虚无,因为偷到的梨子随后便丢掉了,仅仅是“饱餐罪恶”、“享受犯罪的乐趣”。
奥古斯丁指出,如果追究一下所以犯罪的原因的话,一般都以为是为了追求或害怕丧失次要的美好而犯罪,但真正的罪在于“漫无节制地向往追求这些次要的美好抛弃了更美好的,抛弃了至善,抛弃了你、我们的主、天主,抛弃了你的真理和你的法律”。
’在奥古斯丁看来,凡存在的都是善的,从受造界到造物主形成了一个等级秩序,从天使到人再到动植物,每一物都拥有不等的美好,但这些美好都来自造物主,所以人犯罪的原因就在于其自由意志追求低等的美好而忘却和抛弃了高等的美好。
二、一些思想对奥古斯丁恶的来源的影响
1,摩尼教,二元论
摩尼教的善恶二元论认为不但整个世界是光明与黑暗斗争的场所,而且人也是两种力量较量的场所。
人犯罪或作恶意味着身上的黑暗势力战胜了光明,而这黑暗势力是受到终极的恶的实体的操纵的,所以人无需为自己的恶行负责。
“那时我还以为犯罪不是我们自己,而是不知道哪一个劣根性在我们身上犯罪,我即以置身于事外而自豪;因此,我做了坏事,不肯认罪,不肯求你治疗我犯罪的灵魂,我专爱推卸我的罪责,而归罪于不知道哪一个和我在一起而并非我的东西。
”但是,奥古斯丁意识到这与自己的道德直觉明显不符。
更重要的是,摩尼教的二元论本身就存在着无法解决的难题:上帝与黑暗势力彼此对立,如果上帝不愿
与黑暗势力相斗,那么黑暗势力对上帝有何办法呢?倘若能给上帝带来一些损害,则说明上帝是可以朽坏的,这不符合上帝的至善的本性;倘若对上帝无能为力,则说明上帝的造物也不会被恶势力所侵害,也就谈不上需要上帝的解救了。
奥古斯丁认为前者开端就是大逆不道,而后者则显露了摩尼教整个理论的荒谬。
2,新柏拉图主义
新柏拉图主义关于“恶是善的缺乏”的观点给奥古斯丁解决恶的来源问题以希望。
凡是存在的事物,都是善的;如果事物丧失了所有的善,它便不再存在;至于恶,即所追究其来源的恶,并非实体;因为如果是实体,即是善;如果不是朽坏的实体,则是至善;如果是能朽坏的实体,则必定是善的,否则便不能朽坏。
柏拉图的物理世界与理念世界的二分被诠释为肉体与灵魂的二分,物理世界变化、有死、丑陋,而理念世界不变、永恒、完善。
与此相对,肉体出于生死变化之中,而灵魂则永恒不死。
灵魂被囚禁身体里,与物理世界一起,成为罪恶的源泉。
奥古斯丁一方面认识到恶并不是实体,而是善的缺乏,这样就驳斥了摩尼教的善恶二元论,另一方面认识到恶就是分有中等之善的意志对上帝的背离行为,是意志滥用其意愿性而渴求并追随身外的物,远离上帝而沉溺于低等之物。
所以奥古斯丁是用新柏拉图主义的“恶是善的缺乏,理论克服了摩尼教的善恶二元论,同时恶的问题又直接与人的自由意志建立起了关联并得到解决。
三、奥古斯丁的恶的种类
1,自然的恶
如地震,洪水,泥石流。
如果事物在本体上都是善的,那么恶又从何而来呢?这就涉及到人的意志。
人作为自然的一个部分,当然也服从于上帝的永恒秩序。
人作为上帝的造物本性是善的。
但是,人的行为却不是在永恒秩序的强制下完成的,而是在人的意志的选择下进行的。
上帝把永恒法则放在人的理性中,人知道上帝的法则,但是人的意志选不选择它,这是一个问题。
一切都取决于人的意志选不选择顺从他心中的自然法则。
在奥古斯丁看来,上帝是万物的创造者,但不是一切意志的支配者。
“一切的力量都来源于他,但不是一切的意志都出自于他。
”意志能选择不顺从,是因为意志中有一种违背自然的缺陷。
人因为是从无中被造的,所以会被这种缺陷所败坏。
当人的意志选择了不顺从,恶便产生了。
这就是圣经上所说的堕落。
上帝给了天使和人以相对选择的自由,为的是他们能够自愿谦卑地顺从神圣的意志,但是他们滥用了上帝赐予他们的自由,选择了背叛上帝。
罪就这样出现了。
罪是背离上帝的永恒法则或事物本来的自然秩序。
2,人类的恶
如作恶。
当爱低于自己的外物可能会导致恶。
他说:“人的意志的反面,无视责任,沉湎于有害的东西。
”意志是灵魂的活动,其正当目标应是高于灵魂的上帝;当意志追求低于灵魂的身体时,造成秩序颠倒,产生伦理的恶。
也就是说,邪恶意志不是由一个外部动力所造成的,邪恶意志的原因在于意志内部的缺陷,即人类意志自身的不完整性。
或是说,罪恶不是上帝的创造,而产生于人类意志的缺陷。
四、奥古斯丁的原罪与恩典
1,原罪
奥古斯丁并不认为罪是一种积极的东西, 而是一种消极或缺乏的境况。
同时他也认为, 罪不是实际的恶加诸于人, 乃是善的缺乏。
他发觉罪的主要根源在于对自己的爱取代了对上帝的爱。
当他描述“罪的本质”时,认为罪是一种“强烈的欲望, 这欲望是一种变态的自爱, 与爱上帝之爱对立。
”这样的思想认识可能与他信主前的放荡生活有关。
他有时说, “原罪”是通过繁衍而传递给下一代的。
奥古斯丁所了解的人类整体性并不是在盟约方面, 乃是在现实方面。
全人类都是从第一个人亚当繁衍下来的, 因此实际上也在他里面犯了罪。
人性中的罪就是每一个人的罪。
然而, 奥古斯丁并不否认意志应有某种本性上的自由, 仍然能够行出被社会公认的善事, 以较低的标准来看,甚至是值得赞赏的善事。
奥古斯丁同时主张人离弃了上帝, 就担负罪孽, 受撒但的辖制不能行上帝眼中看为正的事。
只有从爱上帝的动机发生的行为才是上帝眼中看为正的事。
2,恩典
奥古斯丁认为, “恩典”是上帝所预备的果实, 是按照上帝主权的美意, 而非按着人的什么功德白白赐给人的, 它是在人的功德之先, 上帝所给的礼物。
这恩典就是上帝赐给人一颗新心, 并光照他使他的意志转变, 离恶向善, 生发信心, 行属灵的善事。
到人重生之后为止, 恩典的活动绝对是上帝独作的, 也就是人的得救丝毫没有人的功劳成份在内。
当奥古斯丁把这种人的重生只归于惟独属上帝恩典的时候, 他还提到“不可抗拒的恩典”。
他认为上帝的恩典能改变人的意志使之甘愿选择善行, 人的意志被更新也就恢复了它的真自由。
上帝的确在操纵人的自由意志, 人自由选择的意志重新转变为道德和圣洁。
这样, 上帝的恩典就成为人里面的行善的根源。
人的自由意志是恶的根本原因,奥古斯丁这样认为。
奥古斯丁辛苦地向人们阐述罪责思想,也就是为了让人为自己行为负责、赎罪,进而信仰上帝和基督教。
因此,他还是拥有自己一定的局限性,但并不影响他带给后世的巨大影响,并不影响他成为西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