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府发〔2004〕16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各市(州、地)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和税额标准的批复-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各市(州、地)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和税额标准的批复正文:----------------------------------------------------------------------------------------------------------------------------------------------------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各市(州、地)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和税额标准的批复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今年你们分别报来的关于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和税额标准的请示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一、征税范围。
城市的征税范围为市区和郊区;县城的征税范围为县人民政府所在的城镇;建制镇的征税范围为镇人民政府所在地。
二、城镇土地等级的划分及税额标准。
按各市(州、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地区行署)划分的土地等级,对照相应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等级税额表确定所辖地区的税额标准。
三、开发区的土地等级划分及税额标准。
经国家审核公告的各类开发区,不作为行政区划单独设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可由你们分别划分土地等级后,按原所属县(市、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税额标准确定开发区税额标准;开发区范围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县级行政辖区的,可根据市政建设状况、经济繁荣程度等条件,选取其中相近一个县(市、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税额标准确定开发区税额标准。
四、工矿区税额标准。
工矿区是指工商业比较发达的,人口比较集中,符合国务院规定的建制镇标准,但尚未设立镇建制的大中型工矿企业所在地。
工矿区范围须经省人民政府批准。
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城镇土地的增值,可由你们在《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征税范围和税额标准的通知》(黔府发〔2007〕13号)规定的税额幅度内,适时调整辖区内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附件:1. 贵阳市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等级税额表(略)2. 遵义市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等级税额表(略)3. 六盘水市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等级税额表(略)4. 安顺市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等级税额表(略)5. 黔南自治州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等级税额表(略)6. 黔东南自治州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等级税额表(略)7. 黔西南自治州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等级税额表(略)8. 毕节地区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等级税额表(略)9. 铜仁地区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等级税额表(略)贵州省人民政府二○○七年十一月八日——结束——。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省属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工作的通知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省属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05.27•【字号】黔府发[2004]15号•【施行日期】2004.05.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有资产监管正文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省属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工作的通知(黔府发[2004]15号)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国务院批准,我省部分省属国有企业将实施政策性破产。
为了规范有序、积极稳妥地做好这项工作,特作如下通知:一、充分认识做好省属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工作的重要意义实施部分省属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工作,是我省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推进国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现扭亏脱困目标所采取的重要措施。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源枯竭矿山关闭破产工作的通知》(中办发〔2000〕11号)、《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发〔1997〕10号)、《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94〕59号)精神,做好省属国有企业关闭破产的各项有关工作。
二、在职职工安置的政策规定(一)关闭破产企业的全民所有制职工执行提前5年(男55周岁、女干部50周岁、女工人45周岁)退休的政策。
每提前退休一年,其基本养老金减发2%(不含个人帐户养老金),最多不超过10%。
提前退休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其基本养老金不再重新计算。
提前退休人员可以按规定享受今后正常调整基本养老金政策。
其中对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的特殊工种并达到规定年限的职工,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经劳动保障部门审核后办理提前退休手续,但特殊工种退休政策和政策性破产提前5年退休政策不能同时适用于同一名职工。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黔府发[2004]3号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黔府发[2004]3号](https://img.taocdn.com/s3/m/42361fc2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60.png)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正文:----------------------------------------------------------------------------------------------------------------------------------------------------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2004年1月13日黔府发[2004]3号)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做好我省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通知》(国发〔2003〕2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省级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8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03〕99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制定、实施行政许可法的重要意义,切实做好学习、宣传、培训工作全省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深刻认识贯彻实施好行政许可法的重要意义,在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下,认真贯彻好这部法律。
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各部门都要将学习、宣传、贯彻行政许可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狠抓落实。
各级行政机关要将这部法律的学习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习的重点,领导干部要带头加强学习、带头参加培训。
要将组织对这部法律学习、宣传、培训的情况,列入对各级行政机关行政执法责任的考核内容之一,要在公务员录用考试、岗位培训中增加行政许可法的内容。
通过学习、培训,使各级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实施行政许可的人员准确理解和熟练掌握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依法正确履行好行政许可职责。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06.30•【字号】黔府发[2004]18号•【施行日期】2004.06.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就业指导正文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黔府发[2004]18号)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做好我省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4〕35号)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提出以下意见: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2004年我省高校毕业生数量继续以较大幅度增长,达到33552人,比去年增加7427人,净增28%,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省委、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十分关心。
认真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社会政治稳定。
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和各高校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持“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改革方向,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2004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经费预算中安排必要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经费,保证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经费需求。
各地(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导协调机构,定期研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各高等学校要建立“一把手”负责制,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关系到学校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放到学校改革发展的全局中来统筹安排。
贵州省人民政府令第155号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

贵州省人民政府令第155号——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7.11•【字号】贵州省人民政府令第155号•【施行日期】2014.07.1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许可正文贵州省人民政府令第155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已经2014年6月30日省人民政府第3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省长陈敏尔2014年7月11日省人民政府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经审核,省人民政府决定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
其中:取消和部分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10项,下放和部分下放管理层级的行政审批项目21项,转变管理方式的行政审批项目4项,合并39项行政审批项目为15项。
对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既要防止变相继续实施行政审批,也要防止出现管理真空。
对下放管理层级的行政审批项目,省直机关要加强对承接机关的业务指导、培训和监督检查,防止工作脱节;承接机关要逐项梳理,明确承接机构,健全配套制度,规范审批程序,扎实做好各项承接准备工作。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行政审批权运行的监督,不断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附件:1、省人民政府决定取消和部分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10项)2、省人民政府决定下放和部分下放管理层级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21项)3、省人民政府决定转变管理方式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4项)4、省人民政府决定合并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39项)附件1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实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认定”、“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人员资质评定”、“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资质认证和监理工程师资格认定”,省财政厅实施的“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事项审批”,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实施的“采用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尚未明确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核准”等事项在国家属行政审批事项,在我省已转变为行政服务事项。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通知-黔府发[2004]21号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通知-黔府发[2004]21号](https://img.taocdn.com/s3/m/be9c099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0f.png)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通知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04.09.06施行日期2004.09.06文号黔府发[2004]21号主题类别土地资源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正文:----------------------------------------------------------------------------------------------------------------------------------------------------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通知(黔府发[2004]21号)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4〕1号)和《国务院关于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4〕8号)精神,切实保护耕地,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省人民政府决定从2004年起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
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关于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用途按照“取之于土,用之于土”的原则,将部分土地出让金专项用于土地整理复垦、宜农未利用地开发、基本农田建设以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土地开发,重点用于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提高坡改梯质量。
二、关于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比例各地(州、市)、县(市、区)要按《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关问题的通知》(黔府发〔2003〕32号)要求,按10%的比例足额向省交纳土地有偿使用基金收入(土地出让金纯收益)。
省、地(州、市)、县(市、区)分别从本级提取或留存的土地出让金纯收益中按不低于20%的比例提取,专款用于农业土地开发。
三、关于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的管理与监督各级要将土地收益中用于农业土地开发部分的土地出让金纳入财政预算,实行专项管理。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省级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代理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省级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代理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04.07•【字号】黔府发[2004]9号•【施行日期】2004.04.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省级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代理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黔府发[2004]9号)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贵州省省级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代理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四年四月七日贵州省省级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代理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深化我省政府投资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省级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专业化,从严控制建设规模和投资概算,保证工程投资效益和工程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省级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代理建设管理(以下简称代建),是由专业化的工程项目管理服务机构(以下简称代建机构)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进行专业化建设管理的一种方式。
凡投资300万元以上且财政性资金投入(含部门预算外资金)占总投资50%以上或使用外国贷款3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省级非经营性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原则上都应实行代建。
实行代建的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由发展改革部门在审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或下达项目计划时予以明确。
第三条实行代建的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其建设单位(指项目建成后的使用单位或管理单位)在代建期间是被代理人,主要职责是:负责提供项目立项审批文件、建设计划、建设资金、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等。
代建机构是代理人,受建设单位委托,在代建期间行使建设单位委托范围内的项目建设管理职能,按受委托项目立项、初步设计及概算审批文件和建设计划的要求,组织完成工程建设。
项目建设单位或使用单位尚未依法成立的,可由项目主管部门履行建设单位职责;也可由代建机构作为建设单位,代表政府行使建设单位职能,统一建设,竣工验收后移交相关单位。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05.10•【字号】黔府发[2004]12号•【施行日期】2004.05.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黔府发[2004]12号)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近几年来,在省委、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由于各种原因,道路交通安全状况仍未取得根本性好转。
2003年,全省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与上年相比双增长,2004年以来又接连发生重特大事故,形势十分严峻。
为尽快扭转道路交通安全的被动局面,现就进一步加强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关系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观念,落实科学发展观,把道路交通安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研究和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问题,切实加强领导,常抓不懈,努力实现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的逐步好转。
公安、交通、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及时沟通,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做好预防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建立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运行协调机制,由省安委办牵头,省公安、交通、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参加,每季度召开一次预防道路交通事故联席会议,研究和解决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贵州省人民政府、省军区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的通知

贵州省人民政府、省军区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09.23•【字号】黔府发[2004]22号•【施行日期】2004.09.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革命烈士与抚恤优待正文贵州省人民政府、省军区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的通知(黔府发[2004]22号)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军分区、人武部:为认真贯彻《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领导小组民政部总政治部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国发〔2004〕15号,以下简称《会议纪要》,已于2004年5月27日翻印下发)精神,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以下简称“双拥”)工作,结合我省实际,特作如下通知。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亿万军民的伟大创造,是我党我军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和特有的政治优势。
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双拥工作都是一项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军政军民团结始终是我们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
当前,国际局势仍处在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国内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面临不少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新形势下做好双拥工作,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对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今年初召开的全国双拥工作会议,是双拥工作的一次历史性盛会,各地、各部队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好《会议纪要》提出的各项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双拥工作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会议纪要》精神,紧紧围绕富民兴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目标,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军事斗争准备为重点,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创新群众性活动方式,建立协调顺畅的运行机制,与时俱进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为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和驻黔部队建设提供可靠有力的保障。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省属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黔府发[2006]43号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省属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黔府发[2006]43号](https://img.taocdn.com/s3/m/2bcd959e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65.png)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省属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正文:----------------------------------------------------------------------------------------------------------------------------------------------------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省属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黔府发〔2006〕43号)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进一步做好省属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关于退休及过渡性安置人员医疗保险属地移交地方医疗保险机构管理以及参保费用问题(一)省属国有政策性关闭破产企业(以下简称“关闭破产企业”)退休及过渡性安置人员基本医疗保险移交参保费,严格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省属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工作的通知》(黔府发〔2004〕15号)规定的缴费比例测算,以法院公告破产上年度关闭破产企业所在统筹地区社会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一次性计算10年。
(二)将黔府发〔2004〕15号文件规定对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预留1年的大病统筹调整为按预留10年计算,对过渡性安置人员按预留10年大病统筹计算。
(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及过渡性安置人员医疗保险移交地方属地管理后,纳入关闭破产企业所在地医疗保险统筹,各地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为破产企业退休及过渡性安置人员参保建立医疗保险关系。
在10年内,如关闭破产企业所在地年度实际人均医疗费支出大于移交时测算的年人均参保费,地方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可提出申请,经省劳动保障厅组织省有关部门审核后,由省级财政予以补差解决。
10年后确有困难的,由省有关部门报省人民政府研究决定。
(四)关闭破产企业退休及过渡性安置人员移交地方属地管理后,适当给予相关地方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一次性工作经费补助,原则上按实际参保移交人员每人100元计算,所需资金从破产成本中列支。
8贵州省省级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代理建设管理暂行规定

贵州省省级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代理建设管理暂行规定黔府发[2004] 0009号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深化我省政府投资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省级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专业化,从严控制建设规模和投资概算,保证工程投资效益和工程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省级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代理建设管理(以下简称代建),是由专业化的工程项目管理服务机构(以下简称代建机构)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进行专业化建设管理的一种方式。
凡投资300万元以上且财政性资金投入(含部门预算外资金)占总投资50%以上或使用外国贷款3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省级非经营性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原则上都应实行代建。
实行代建的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由发展改革部门在审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或下达项目计划时予以明确。
第三条实行代建的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其建设单位(指项目建成后的使用单位或管理单位)在代建期间是被代理人,主要职责是:负责提供项目立项审批文件、建设计划、建设资金、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等。
代建机构是代理人,受建设单位委托,在代建期间行使建设单位委托范围内的项目建设管理职能,按受委托项目立项、初步设计及概算审批文件和建设计划的要求,组织完成工程建设。
项目建设单位或使用单位尚未依法成立的,可由项目主管部门履行建设单位职责;也可由代建机构作为建设单位,代表政府行使建设单位职能,统一建设,竣工验收后移交相关单位。
第四条代建机构的工作职责是:主要负责项目建设的组织实施和管理;依法对项目代理阶段的工程建设组织招标投标,并对中标单位进行监督;负责项目资金的核拨审查,按批准概算严格控制工程总投资;负责对项目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确保项目符合设计要求;负责对项目建设进度进行监督,确保项目按期交付使用;负责项目的单项交工验收和项目的初步验收,并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程序组织接受正式验收;按规定向有关监管部门备案,并接受有关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
在代建期间,代建机构履行代建合同赋予的建设单位的责任和义务。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铝工业发展的意见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铝工业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10.23•【字号】黔府发[2004]23号•【施行日期】2004.10.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原材料工业正文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铝工业发展的意见(黔府发[2004]23号)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进一步加快铝工业发展,是发挥我省独特的能源和矿产资源组合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培育壮大优势原材料工业、把我省建成全国重要原材料基地的迫切需要,是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实现“十年重点突破”的重要举措。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大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黔党发〔2004〕13号),推动我省铝工业加快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推动我省铝工业尽快实现重点突破我省是全国铝工业资源大省,进一步加快铝工业发展,具有良好的资源禀赋、物质基础和人才技术条件。
全省现有铝土矿资源保有储量3.75亿吨,占全国总量的16%,居全国第2位,资源保护良好,后备资源充足,特别是能源和矿产资源组合条件优越,在全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经过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和发展,现已形成年产70万吨氧化铝、56万吨电解铝的生产能力,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2.8%和7.4%,已成为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重要铝工业基地;以中铝贵州分公司、遵义铝业股份公司和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为代表,从地质勘探、科研设计、建筑施工到采、选、冶、加工生产和经营管理相互配套的铝工业体系基本形成,为我省铝工业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省是国家规划布局的重要铝工业基地之一,进一步加快铝工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省委、省人民政府把铝工业作为我省加大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领域之一,明确提出要把铝及铝加工等优势原材料工业作为新兴支柱产业加以培育,为我省加快铝工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央在黔及省属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央在黔及省属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01.27•【字号】黔府办发[2005]5号•【施行日期】2005.01.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央在黔及省属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黔府办发[2005]5号)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中央在黔及省属企业是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搞好中央在黔及省属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对保障全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中央在黔及省属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但生产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
为进一步加强中央在黔及省属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落实中央在黔及省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一)中央在黔及省属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二)中央在黔及省属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障安全生产投入,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
企业党委、工会、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三)中央在黔及省属企业要积极采用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和安全生产技术,加强和改进安全管理,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
要积极探索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制订安全生产发展规划,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整体布局之中,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四)中央在黔及省属企业要把安全生产作为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定期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定期进行安全检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企业内部危险源和安全生产薄弱环节的监控与治理。
贵州省人民政府令第139号——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省直机关继续实施的行政许可项目的决定(2013)

贵州省人民政府令第139号——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省直机关继续实施的行政许可项目的决定(2013)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1.30•【字号】贵州省人民政府令第139号•【施行日期】2013.01.30•【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行政许可正文贵州省人民政府令(第139号)《省人民政府关于省直机关继续实施的行政许可项目的决定》已经2012年12月25日省人民政府第6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省长陈敏尔2013年1月30日省人民政府关于省直机关继续实施的行政许可项目的决定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国务院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12〕52号)和《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黔党办发〔2012〕19号)的有关要求,省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省直机关实施的行政许可项目进行了清理。
经审核,省人民政府决定公布省直机关继续实施的行政许可项目357项。
各有关单位要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做好行政许可项目的公示工作,将本单位继续实施的行政许可项目名称、依据、条件、程序、期限、是否年审、是否收费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申请书示范文本、投诉举报渠道和方式等在办公场所公示,并按要求建立相关配套制度,严格依法实施。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11年8月15日公布的《省人民政府关于省直机关继续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省政府令第128号)同时废止。
附件:省直机关继续实施的行政许可项目目录(357项)。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的补充意见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的补充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05.11•【字号】黔府发[2004]11号•【施行日期】2004.05.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房地产市场监管正文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的补充意见(黔府发[2004]11号)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自《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黔府发〔1998〕40号)下发以来,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严格按照省人民政府的要求和部署,积极推进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全省基本完成了住房从实物分配到货币化分配的过渡,基本形成了以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相结合的住房体系,在解决职工住房困难的同时,带动了个人住房消费,为拉动内需、加快我省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进一步推进我省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现提出如下补充意见:一、进一步完善补交土地收益有关政策,加强住房补贴资金管理(一)职工在2004年9月30日前按所在地《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规定补交了土地收益的,享有自由上市及收益权。
2004年10月1日以后再补交土地收益的,需对其应补土地收益额加计利息。
应补土地收益额=〔职工购房所处地段住房价格×(1-年折旧率×折旧年限)×所购房面积〕-〔原购房款×(1+i)n+夫妻双方的存量补贴+增量补贴〕(职工也可用住房公积金缴纳应补土地收益额),其中i=15%,为投资收益率;n为购房年限,计算至各地货币化分配方案实施时。
加计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应补土地收益额×(I×N)。
其中I为公积金贷款月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执行,近期按3.375‰计算,下同);N为当地《方案》实施次年1月至职工个人补交购房款差额当月的月份合计(下同),贵阳市指从2000年1月至职工个人补交购房款差额当月(以银行进帐时间为准)的月份合计。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05.19•【字号】黔府发[2004]17号•【施行日期】2004.05.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04]17号)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以下简称《决定》),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一)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保证。
各级人民政府、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一定要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进一步提高对安全生产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经济建设和安全生产的同步发展。
(二)工作思路。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体系和考核机制,深化各项安全专项整治,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继续推进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安全生产法制和执法队伍建设,强化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努力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稳步好转。
(三)奋斗目标。
2004年全省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2003年有所下降。
到2007年,建立起较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全省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道路交通、矿山、消防等重点行业事故多发的状况得到遏制,道路交通运输万车死亡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等指标均有一定幅度下降。
省人民政府关于修订黔府发[2005]10号文件有关规定的通知
![省人民政府关于修订黔府发[2005]10号文件有关规定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16643dfe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5a.png)
省人民政府关于修订黔府发[2005]10号文件有关规定的通知佚名
【期刊名称】《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09(000)006
【摘要】<正>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黔府发[2009]12号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总页数】1页(P6-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25
【相关文献】
1.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黔府发[2006]29号文件有关规定的通知 [J], ;
2.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修改黔府办发[2009]20号文件有关规定的通知 [J], ;
3.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赣府发[2004]10号文件的通知 [J], ;
4.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监察厅等部门关于对贯彻落实赣府发[2001]5号文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方案的通知 [J], ;
5.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省人民政府批转省财政厅关于修订我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死亡丧葬费开支标准报告的通知》和《贵州省政府信息公开暂行规定》的决定(黔府发[2020]2号)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黔府发〔2004〕16号关于加快我省中小企业改革的意见贵阳市国资委网站|更新时间:2008-12-04|来源:市国资委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
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关于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进一步加快我省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
现就我省国有中小企业改革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经济结构布局战略性调整的要求,以产权改革为突破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国有资本运营质量,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活力,
促进经济发展。
二、工作目标
加大股份制改造力度,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通过多种形式的改革,调整我省国有资本在中小企业中的比例。
在2005年底以前,除国家有明确规定的外,国有资
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的中小企业中基本退出。
三、工作原则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防止逃废银行债务,妥善安置职工,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加快优势企业发展。
四、改革的主要途径和方式
国有及国有控股中小企业应按照原国家经贸委、原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制定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
号)的标准确定,对国有中小企业改革总体上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改革改制和调整重组:
(一)通过转让存量资产、吸收外资和民间资本,将资产质量较好、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
(二)对暂不具备改制条件的企业通过租赁、承包、托管等方式先实行国有民营,待条件成熟后改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
(三)对已改制但国有股比重较大的企业,通过转让股权降低国有股比重。
(四)打破现有行业、部门和所有制界限,通过联合、兼并、划转、引资等方式进行资产整合重组。
(五)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争取列入全国关闭破产计划,实行政策性破产;不能列入全国计划,符合破产条例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实施破产;对不符合工商管理规定,长期未开展经营活动的企业,依法予以注销。
(六)鼓励企业职工和经营者整体购买企业国有资产,也可将企业国有产权(股权)整体或部分出售给境内外非国有性质的法人、自然人或其他经济组织。
五、主要政策和措施
(一)国有资产处置
1、国有企业改制必须开展清产核资,对企业各类资产、负债进行全面清查,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核实和界定国有资本金及其权益;由国有产权持有单位聘请具备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财务审计和企业法定代表人的离任审计;依照国务院《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91号)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资产评估事务所、土地评估事务所进行资产和土地使用权评估。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必须按照国资委、财政部《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规定,进入产权交易市场,公开信息,竞价转让;有关定价和转让价款管理按国家规定执行。
2、转让国有产权的价款原则上应当一次结清。
对一次结清全部价款确有困难的,可采取分期付款方式,但首期付款不得低于总价款的30%,其余价款由受让方提供合法担保,并在首期付款之日起1年内付清。
对企业经营者或职工整体购买并一次付清价款的,可在《省人民政府关于国有小型企业改革若干问题的补充通知》(黔府发〔1998〕39号)规定的基础上,再给予优惠。
对收购方自带项目增资的,在出让净资产时给予一定优惠。
凡购买企业国有资产、一次性付清价款、安置50%以上职工并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价格优惠。
具体优惠比例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确定。
3、改革改制企业转让国有产权的价款优先用于支付解除劳动关系职工的安置费、经济补偿金和移交社会保障机构管理职工的社会保险费,以及偿还拖欠职工的债务和企业欠缴的社会保险费,不足以支付的可用土地转让收入补足。
各地要探索用市场化的手段筹集改革成本,可成立经营国有资产的投资公司等机构,负责盘活、出售企业资产,筹集资金,补充安置职工经费和支付其他改革成本。
4、对企业的各类资产损失,应严格按照国资委关于《国有企业资产损失认定工作规则》和财政部关于《企业资产损失财务处理暂行办法》(财企〔2003〕233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5、企业改革涉及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必须依法进行评估,并按规定采用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出让。
土地出让金按有关规定收取后,可优先用于安置职工。
(二)企业债务处理
企业改革改制时,要对各类债务进行认真清理,重新核对,制定处理办法。
1、企业拖欠的工资、医疗费、住房公积金以及欠缴的社会保险费,经产权持有单位审核,劳动保障部门确认,行使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的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批准后,从企业净资产中扣除。
改革改制企业补缴社会保险费有困难的,可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签订协议,分期缴纳。
企业未退还的职工集资款,以现有资产清偿,也可在职工自愿的前提下,转为职工对改制企业的股金。
2、对于金融机构的债权,必须与金融机构协商落实,企业不得借重组、破产之机逃废金融债务。
产权持有单位要根据有关政策规定,通过多种方式妥善处理金融债务。
支持产权持有单位对所属多个改革改制企业的债务进行“打包”处理,集中与金融机构进行还款商谈。
支持资产经营单位承担还债困难企业的银行债务,相应持有对等债务额度的改制企业股权。
3、对企业之间相互欠债,可协商债权转股权。
省内国有企业之间难以偿还的债权,转为改制企业的股权;其他企业的债权争取转为改制企业的股权。
(三)职工安置
1、企业改革改制方案要提交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充分听取职工意见;其中,职工安置方案须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方可实施。
2、企业改革改制必须转变国有职工身份,要充分尊重职工意愿,妥善安置职工,按照政策规定处理好劳动关系。
对自谋职业的职工,根据黔府发〔1998〕39号文件精神,按其实际工作年限,计发安置费或经济补偿金。
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含5年)的职工,不得采取一次性付给安置费或经济补偿金的方式解除劳动关系。
改革重组后的企业可根据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原则招收原企业职工,但应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建立新的劳动关系。
被新企业录用的职工,经职工本人同意,也可将安置费或经济补偿金转为改制企业的股金。
3、企业要妥善处理职工社会保险关系。
改革前社会保险费有欠缴、漏缴、少缴的,改革时必须足额补缴。
改革重组后的新企业或产权持有单位应及时到当地社保机构为原企业的职工办理社会保险关系接续手续。
离退休人员应实行属地社区管理,基本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
4、对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含5年)的职工,实行内部退养,待其达到退休年龄时办理退休手续。
内部退养职工从改制时到符合法定退休条件办理退休手续期间的生活费、社会保险费,从原企业净资产中扣除,由新企业负责发放和按规定缴纳。
六、严格制度,规范操作
各地和企业产权持有单位、企业主管部门要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总体要求,制定加快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总体方案,明确改革的目标、任务、进度和具体措施。
按照总体方案的要求,由产权持有单位和企业制订改革改制的具体实施方案。
方案需按照国务院《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378号)和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的有关规定履行决定或批准程序。
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涉及财政、劳动保障等事项的,需预先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协调审批;涉及银行债务处理,应与债权银行充分协商并取得债权银行认可的依据;涉及政府社会公共管理审批事项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报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所出资企业改革改制为国有股不控股或不参股的企业,改革改制方案需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审批暂按现行规定办理。
暂未设立或不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地区,按企业隶属关系,企业改革改制方案由同级经贸部门会同财政、劳动保障部门审核,经债权银行同意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抄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实施方案批准后,企业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
产权持有单位要组织好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工作。
经审批的企业改革方案由产权持有单位、企业主管部门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七、精心组织,加强领导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工作,全面理解和正确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精神,切实负起责任,加强组织领导,从实际出发,把握好工作的力度和节奏,稳步推进。
企业主管部门要落实责任,成立专门工作机构,负责本系统企业的改革工作,研究本系统的企业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
经贸、国资部门要加强对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工作的指导协调,省国资委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监管办法。
劳动保障、财政、国土资源、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要研究制定支持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具体措施。
各地要根据本意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或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