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李清照讲解
走进李清照
如梦令
•
• • • • •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点绛唇
•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第二华章
得成比目何辞死,只羡鸳鸯不羡仙
• 相知相惜 • 相投相契
公元1101年,李清照 18 岁时和太 学生赵明诚结婚。赵明诚爱好金石 学,且能诗词。婚后夫妻恩爱,在 学术上互相切磋,艺术上共同砥砺 ,共同的爱好和兴趣,使他俩成为 “志同道合”、“相敬如宾”的爱 侣,过着平静的富于诗意的幸福生 活。
公元1107年,赵明诚之父赵挺之 因与权臣蔡京的矛盾尖锐化而被罢 相,不久赵挺之因病去世。死后三 日,蔡京使私党弹劾赵挺之生前有 贪污之嫌,几至遭受灭门之祸。赵 明诚、李清照夫妇从此返回山东青 州故居,过了十余年的隐居生活。 此时,李清照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文 学创作。
• 至今思项羽,
• 不肯过江东。
清平乐
• • • • • • • • 年年雪里 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 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 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 故应难看梅花
第四华章
人生最叹老来悲,物是人非事事休
• 再嫁婚变
• 老来孤苦
• 心系家国 • 难忆往事
武陵春
• • • • • • • •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词风格清新婉丽,是婉约派的 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 妇时期的生活 闲愁、离愁--清丽婉转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 国、思乡 浓愁、哀愁--沉哀凄苦
《走进李清照》PPT课件
许轻泪日
多舟先晚
愁。流倦
。
只 恐
。 闻
梳 头 。
.
16
又凝流烟则也悲瘦事生奁起香
添眸水锁难,秋,、怕尘来冷
, 一 段 新 愁 。
。 凝 眸 处 , 从 今
, 应 念 我 、 终 日
秦 楼 。 惟 有 楼 前
留 。 念 武 陵 人 远 ,
千 万 遍 阳 关 , 也
。 休 休 ! 这 回 去
非 干 病 酒 , 不 是
其此以南渡为界分前后两期。 前期主要是伤春怨别和闺阁题 材,后期则主要表现对故国往 事的深情眷恋以及孤苦无依的 愁苦。
.
4
李清照的《词论》
李清照曾写过一篇文章,对词和 北宋词坛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后人 题为《李易安词论》,通称《词 论》。这是宋人最早的一篇专门论 词的文章,影响颇大。其核心论点 是认为词“别是一家”。
.
7
李清照词
少女时期
执笔为文 展卷吟诗 锦心绣口 吐露风流
.
8
嗅首羞铲见薄手起
。
, 却 把 青 梅
走 。 倚 门 回
金 钗 溜 , 和
有 人 来 , 袜
汗 轻 衣 透 。
。 露 浓 花 瘦 ,
来 慵 整 纤 纤
蹴 罢 秋 千 ,
点 绛 唇
.
9
肥知棠帘残骤
红 瘦 。
否 ? 应
依 旧 。
人 , 却
.
1
教学目标: 1、掌握李清照基础知识。 2、理解李清照的词学观。 3、理解李清照词风变化。 4、了解李清照诗歌风格。 5、了解李清照历史地位。
.
2
词极
家是
三当男
李行中
----
走近李清照参赛课件
载 不 动 许
只 恐 双 溪
也 拟 泛 轻
闻 说 双 溪
欲 语 泪 先
物 是 人 非
日 晚 倦 梳
风 住 尘 香
武 陵 春
多舴舟春流事头花
愁艋。尚。事。已
。舟 好 休 尽
,,,,
载不动许多愁
• 国破家亡之忧 • 颠沛流离之苦 • 超越时空的孤独
飘零之苦、寡居之悲、亡国之恨
怎一个愁字了得?
走出课本,体味情之切
,
阳 ,
兽 。
愁 永
后
昼
,
,
靖康之变后的孀居时期。 ——乱世沧桑
靖康之变后的孀居时期。 乱世沧桑
• 宋钦宗靖康Biblioteka 年(1127年)5月,徽、钦 二帝被俘,北宋亡,北方大乱,山河破碎 ,李清照南迁,时年43岁;
• 建炎三年(1129年)8月,丈夫移官湖 州,因病去世,李清照时年45岁;
• 绍兴二年(1132年)48岁的李清照改嫁 张汝舟,遇人不淑,旋即离异。
文人眼中的李清照
“才力华瞻,逼近前辈,在士 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 当推文采第一。”
—— 王灼《碧鸡漫志》
“易安在宋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黄 九之下。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李调元《雨村词话》
李清照眼中的宋代名家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 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走近李清照,我读出了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 迈。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大概作者什 么时期?依据是什 么?
李清照故居导游词
李清照故居导游词欢迎大家来到李清照故居!李清照,字易安,号卓文君,是中国宋代伟大的女词人和卓越的散文家。
她的词作开创了南宋词的新风格,至今仍然被广泛传诵和欣赏。
她的故居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李清照故居,了解这位伟大女词人的生平与作品。
1. 建筑风格李清照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园林式建筑,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
整个建筑群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大门、前厅、正厅和花园。
其中,前厅是主要的接待区域,正厅是李清照的居住区域,花园则是一片绿意盎然的空地,为李清照提供了灵感和舒适的环境。
2. 李清照的生平李清照出生于北宋天圣六年(1030年),家境优越。
她从小聪明伶俐,喜欢读书和写作。
尤其在词作方面,她有独特的创作天赋和独到的见解。
李清照的词作以婉约细腻而著称,她的词情真挚、含蓄深沉,展现了她对生活、爱情和自然的独特感悟。
她的作品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导览路线现在,请大家跟随我,开始参观李清照故居吧!我们首先来到李清照故居的大门。
大门是故居的第一个景点,也是我们了解故居起点。
大门的外观气势恢宏,设计精美。
这里是李清照故居的入口,象征着开启历史与文化的大门。
3.2 前厅进入故居后,我们来到前厅。
前厅是李清照故居的接待区域,也是客人与主人交流的地方。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
请注意前厅中的摆设和陈列品,它们揭示了李清照的生活方式和艺术追求。
3.3 正厅从前厅进入正厅,这是李清照的居住区域。
正厅布局精致,各处都展示了古代文人的生活风貌。
在正厅中,我们可以看到李清照的书桌、书籍和文房四宝等重要文物,它们见证了李清照的创作历程和艰辛。
3.4 花园最后,我们来到故居的花园。
花园是一个绿色的世界,四季花开不败。
李清照曾在这里漫步、写诗,追求艺术的境界。
在花园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各种树木、花草和鱼池。
走在花园小径上,感受自然之美和李清照的诗境。
[百家讲坛讲稿]李清照书香才女
(一)《书香才女》李清照,一位将婉约词风推向极致的杰出作家,一位人生经历千回百转、跌宕起伏的传奇女性。
她的存世作品只有几十篇,却为什么拥有“一代词宗”的美誉?在封建礼教日盛的南宋时代,她何以敢做出再婚、离婚这样惊世骇俗的举动?“人比黄花瘦”的闲适,“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生当作人杰”的豪迈,究竟哪一个是她的真性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副教授,精彩讲述“一代词宗”李清照多姿多彩的魅力人生,《百家讲坛》2007年11月隆重推出十集系列节目《李清照》,敬请关注。
李清照(一)《书香才女》画外音: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北宋末期的公元1084年出生于山东章丘,公元1155年逝世,终年72岁。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李清照可以说是最为光彩夺目的女性,她的存世作品虽然只有70多篇,但却取得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骄人成就,被后人誉为婉约词派的“一代词宗”。
在男性居主导地位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能够如此光彩照人,实在是一个奇迹。
那么李清照究竟是如何练就自己的生花妙笔的,“人比黄花瘦”的闲适,“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生当作人杰”的豪迈,究竟哪一个是她的真性情呢?而她那百转千回,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又是怎么回事。
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跟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副教授一步步走近这位传奇的女词人,一一破解这些问题。
系列节目《李清照》第一集“书香才女”。
敬请关注。
康震:说起李清照来,我们的脑海当中啊,就会浮现出一个多愁善感,清丽娟秀的,端庄的这样一个女词人的形象。
那么李清照的词和她的人一样,也是永远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愁,永远都是笼罩着一层美丽的轻轻的面纱。
每当我们在异地他乡,收到亲人的书信,收到丈夫和妻子的书信,我们的心头就会袭上一层淡淡的相思之情,这时候我们的耳边仿佛就回响起李清照的词:“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走进李清照
兵情 荒意 马婉 乱绝 中, 的回 离肠 恨荡 别气 绪
武 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 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 泪先流。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南渡以后
李清照被当代散文大家 梁衡称为“乱世中的美神”, 她以沧桑的生命之躯连接了 北宋和南宋。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所谓“词中有画 , 画 中有词” ,一首词就是 一幅画,甚至有时候一 个词语就是一幅画。再 读读这首词,你能读出 哪些画面?
读着读着,我仿佛 看到了……
如梦令
宋·李清照
你排成人字在云头,却空有月 光洒满西楼。
花儿凋谢了,水儿在流,同样 的相思,惹起两处的闲愁。
这种情意呀,无法消抹,才平 整了眉头,却悄然上了心头。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寂夫 寞妻 愁离 苦别
她是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 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 大的女词人,在女作家中可谓 “空前绝后”,“不徒俯视巾 帼,直欲压倒须眉”。
百家讲坛之李清照讲稿
目录百家讲坛之李清照(一)书香才女 (2)百家讲坛之李清照(二)门当户对 (8)百家讲坛之李清照(三)喜忧参半 (15)百家讲坛之李清照(四)风波再起 (22)百家讲坛之李清照(五)国难当头 (30)百家讲坛之李清照(六)雪上加霜 (38)百家讲坛之李清照(七)颠沛流离 (46)百家讲坛之李清照(八)再嫁婚变 (53)百家讲坛之李清照(九)夕阳岁月 (60)百家讲坛之李清照(十)一代词宗 (68)百家讲坛之李清照(一)书香才女画外音: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北宋末期的公元1084年出生于山东章丘,公元1155年逝世,终年72岁。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李清照可以说是最为光彩夺目的女性,她的存世作品虽然只有70多篇,但却取得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骄人成就,被后人誉为婉约词派的“一代词宗”。
在男性居主导地位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能够如此光彩照人,实在是一个奇迹。
那么李清照究竟是如何练就自己的生花妙笔的,“人比黄花瘦”的闲适,“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生当作人杰”的豪迈,究竟哪一个是她的真性情呢?而她那百转千回,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又是怎么回事。
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跟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副教授一步步走近这位传奇的女词人,一一破解这些问题。
系列节目《李清照》第一集“书香才女”。
敬请关注。
康震:说起李清照来,我们的脑海当中啊,就会浮现出一个多愁善感,清丽娟秀的,端庄的这样一个女词人的形象。
那么李清照的词和她的人一样,也是永远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愁,永远都是笼罩着一层美丽的轻轻的面纱。
每当我们在异地他乡,收到亲人的书信,收到丈夫和妻子的书信,我们的心头就会袭上一层淡淡的相思之情,这时候我们的耳边仿佛就回响起李清照的词:“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当我们在重阳节的黄昏因为思念自己的家人、思念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恋人而形容憔悴的时候,我们也禁不住会默念这样的诗句:“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乱世佳人(走进李清照)初三优秀作文800字左右
乱世佳人(走进李清照)初三优秀作文800字左右李清照,原名李易安,号易安居士,为宋代南宋著名女词人和文学家。
李清照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她的父亲李格非是一位文学家,曾任官南京,后归隐湖州。
母亲是朱氏,生下李清照的时候表现出异常的聪明才智,加之家境宽裕,给了李清照极佳的成长环境。
李清照自幼酷爱文字,能诗善词,她十分热爱音乐、舞蹈,她也曾在书中得到谈吐大雅。
她所作的《如梦令》、《菩萨蛮》等词,至今仍然广为流传,能歌善舞的她,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在人们的心中。
可谓是南宋时最杰出的女性词人,她的作品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情感的理解和对世界的深刻思考,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李清照的作品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极高的艺术水准,她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将中国古代文学带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她笔下的词作虽不多,但无不动人心弦,读来令人沉迷。
从她的词作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她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使我们对她这位女词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而李清照的一生也是相当传奇的,她曾多次历经风波,饱尝离合之苦。
她的丈夫赵明诚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而她又生活在南宋王朝崩溃之际,家国沦陷,生活艰难。
李清照曾与丈夫一起流亡,忍辱撇下家乡,流离失所。
在这种痛苦的环境中,李清照继续坚持创作,并完成了许多不朽的词作。
这些词作反映了她对人生、对爱情、对命运的独特理解,展现了她在逆境中的坚韧和乐观的心态。
李清照的作品从中显示了她作为文学家的坚持和情感上的深刻表达,也让后人更加敬仰这位女词人。
李清照一生经历许多的辉煌和挫折,在她的词作中也呈现出了丰富的情感。
她的词作从中体现出她对生活的热爱、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和对愁绪的感怀。
李清照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她用她的词作展现了她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也让后人更加崇敬这位女词人。
李清照的生活犹如她的词作一样,充满了坎坷和艰辛,而她用自己的文学创作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爱情的坚持,让我们在阅读她的作品时也深受感动,更让我们对她这位文学家产生了无限的敬意和怜悯之情。
作文:走进李清照初三优秀作文800字左右
作文:走进李清照初三优秀作文800字左右走进李清照李清照,宋代文学家、词人,享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
她的词作情真意切,流露出浓郁的个性和深切的感情。
走进李清照的世界,让我们一起感受她的诗文之美,领略她的内心世界。
李清照生于宋孝宗宝祐年间,自幼聪慧。
她的父亲是一位才学出众的文人,也是她学习诗文的启蒙者。
李清照从小酷爱文学,勤奋好学,有着极高的文学天赋。
她的诗作早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写作,而且一开始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
《如梦令》是李清照最为人所知的词作之一。
其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是一首表达她对春天的思念的词作。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同时也流露出了自己对春天的眷恋之情。
这首词作不仅情感丰富,而且用词精准,给人以美的享受。
李清照的作品中,还有一些描写爱情的词作。
《如夜般长》是其中的佳作之一。
其中“千古此情无计述,昨夜星辰乱。
我寻楚馆柳,顾笑东篱月。
对南归舟弄,信不信偷拿,犹是佳人远。
”这首词作表达了诗人对心上人思念的情感。
她用曲折的语言和错综复杂的句子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绝望和无奈。
这种情感的描绘,使人对爱情产生更深的共鸣与思考。
李清照的词作也带有许多社会意义和时代价值。
她的作品展示了女性的坚强和独立。
宋代对女性的束缚非常严重,女性很少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个性。
李清照的词作却打破了这个局面。
她的作品自由、激情,展现了女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坚持自我的勇气。
尤其是她的《如梦令》一词,表达出了她对春天的思念之情。
她不仅将个人的感受表达出来,还将之抬升到了整个社会的层面,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走进李清照的词作,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她才华横溢的艺术魅力,也领略到了她丰富深刻的内心世界。
李清照的词作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永远闪耀着光芒,激励着人们追求爱情、追求自由、追求美好的生活。
让我们走进李清照的世界,感受她的诗文之美,与她共同品味人生的真谛。
盈视讲坛 李清照 第一讲
时间:2015年2月6日地点:家里主题:李清照第一讲内容:一、课前导入开场白:说道苏轼的画不知道同学们知不知道苏轼哪个时代的皇帝?(宋朝的宋神宗)每个皇帝死后都要有一个号,叫谥号(shì),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
谥号里面的每一个字都很重要的,有的字是好的意思,有的是不太好的意思、也有的是半好不好的意思、有的是没意思。
(什么叫没意思呢?你死了肯定是要给你个谥号!但是对你这一生实在是无话可说,所以就没意思了。
究竟哪个字没意思啊?比如:“神”字。
)1、宋神宗的生平介绍他这一生做得最重要的事是改革,“王安石变法”。
2、“王安石变法”的概括国家资本主义。
也就是说如果“王安石的办法”成功的话,中国将会比欧洲提前一千年进入资本主义国家。
这就是王安石。
3、王安石王安石是个好官,做得非常好。
只不过这个人急于求成。
所以底下有的人乱了,这个是王安石的特点。
4、回忆前几节课的内容。
(回忆小人姓名)有很多小人想借着“王安石变法”发家。
我们讲解了好多人。
哪位同学还记得这些小人的名字?(1)学生回答问题。
(2)老师总结:今天再给你介绍个这样的人物,这样的人物至少在苏东坡眼里就是个小人。
5、这个人是新党人物——赵挺之。
苏东坡对这个人物的评价极为恶劣。
叫做聚敛小人。
(1)赵挺之的介绍据说赵挺之小的时候,体格纤瘦,体弱多病。
后来到十几岁的时候病得更严重,奄奄一息,快死了。
家里人也觉得确实是活不下去了。
突然间家里人准备给他班里丧事的时候,突然间有人在大门口说:“你们有封信到了!”一看是个包裹,打开一看是一包药。
也不知道这个药是谁买的,总之赶快把这个药煮给赵挺之喝了。
没想到喝了这个药之后,赵挺之就好了。
从此没得病。
(2)药从何来?其实这个草药是当地的一个官员寄来的,但是这个是什么药呢?其实你就找这个官员就得了,可以问问干嘛寄了一包药来。
你怎么知道我的儿子得病,你跟我们家什么关系不就得了吗?后来两家一核对却发现药虽然是官员家的,但却不是官员邮寄的。
[百家讲坛讲稿]李清照(一)《书香才女》
李清照,一位将婉约词风推向极致地杰出作家,一位人生经历千回百转、跌宕起伏地传奇女性.她地存世作品只有几十篇,却为什么拥有“一代词宗”地美誉?在封建礼教日盛地南宋时代,她何以敢做出再婚、离婚这样惊世骇俗地举动?“人比黄花瘦”地闲适,“凄凄惨惨戚戚”地悲凉,“生当作人杰”地豪迈,究竟哪一个是她地真性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副教授,精彩讲述“一代词宗”李清照多姿多彩地魅力人生,《百家讲坛》年月隆重推出十集系列节目《李清照》,敬请关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李清照(一)《书香才女》画外音: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北宋末期地公元年出生于山东章丘,公元年逝世,终年岁.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李清照可以说是最为光彩夺目地女性,她地存世作品虽然只有多篇,但却取得了巾帼不让须眉地骄人成就,被后人誉为婉约词派地“一代词宗”.在男性居主导地位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能够如此光彩照人,实在是一个奇迹.那么李清照究竟是如何练就自己地生花妙笔地,“人比黄花瘦”地闲适,“凄凄惨惨戚戚”地悲凉,“生当作人杰”地豪迈,究竟哪一个是她地真性情呢?而她那百转千回,跌宕起伏地人生经历,又是怎么回事.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跟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副教授一步步走近这位传奇地女词人,一一破解这些问题.系列节目《李清照》第一集“书香才女”.敬请关注.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康震:说起李清照来,我们地脑海当中啊,就会浮现出一个多愁善感,清丽娟秀地,端庄地这样一个女词人地形象.那么李清照地词和她地人一样,也是永远笼罩着一层淡淡地哀愁,永远都是笼罩着一层美丽地轻轻地面纱.每当我们在异地他乡,收到亲人地书信,收到丈夫和妻子地书信,我们地心头就会袭上一层淡淡地相思之情,这时候我们地耳边仿佛就回响起李清照地词:“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当我们在重阳节地黄昏因为思念自己地家人、思念自己地亲人、自己地恋人而形容憔悴地时候,我们也禁不住会默念这样地诗句:“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地确李清照能够唤起我们很多很多对于情感地追索,对于情感地一种追忆.当然了,如果我们在阅读历史地过程当中,当我们读到了西楚霸王那一段悲怆地历史时,我们也会想起这样地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这样我们就懂得,一个真正地男子汉即便他失败了,他也失败得是有声有色,他也是成为一个宁折而不弯地人,是一个悲剧地英雄.所以从李清照地这些词里边,我们能够找到很多很多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那种情感地寄托.我们自己说不出来地话,李清照地词中帮助我们说出来了,所以每个中国人大体上都会认同这样一个观点,李清照应该算是中国古代最杰出、最有才华地女文学家、女作家.如果我们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李清照这个人,我们也可以说李清照这个才女呀,她真是不容易,不简单,而且也不平凡.我们说她这个一生啊,经历了很多很多地苦难和坎坷.国破,家亡,财散,再嫁,离婚,还没有子嗣.一个封建时代地女性,她经历了许许多多地苦难,但是,这些苦难地挫折从来没有**过李清照,她地意志非常顽强,她挺住了,这作为一个女性啊,真是太不容易.我们说现在留存下来地李清照所有地文学作品,诗,词,和文,全部地作品加起来也就不过七八十篇,但就是凭着这区区地七八十篇作品,她居然能够和作品上千,甚至上万地李白,杜甫,陆游等男性地大作家在中国地文学史上平起平坐,她以一个女性作家地独特地创作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道亮丽地风景,而且甚至成为太阳系当中一道亮丽而独特地风景.为什么这么说呢,年,国际天文学会命名了水星上面地座环形山,用个世界名人地名字来命名它们,李清照就是其中一座环形山地名字.我想,这大概应该是在外太空惟一一个用中国古代女性地名字命地天体了.这是很大地荣耀,这体现了李清照在人们内心世界里边地一种价值.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画外音:要走进和了解李清照,我们就要从李清照地少女时代说起,在中国古代地封建社会,一般地女孩子应该过着一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待字闺中,专攻女红地生活,因此,在那样一个女性备受压制地社会里,李清照地出现,绝对是一个精彩地意外,正因为如此,说明李清照才华横溢地文学修养,必定与她少女时代与众不同地家庭教育密切相关,那么李清照地父母会是什么样地人呢?他们对李清照又会有怎样地影响呢?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康震:他地父亲李格非,是一个饱读诗书,精通儒家经典地这么一个才学之士,进士出身.在北宋社会,进士出身非常重要,大户人家选女婿,主要是重才,可不是财富地财,是才能地才,所以凡是中了进士地男子,知识分子,在社会上都受到尊重.李格非中了进士之后,曾经做过山东郓周教授,什么叫郓州教授啊?就相当于郓州县里边地一个教育局地局长,后来升官了,做了太学录、太学正,还做过太学博士,就相当于在京师大学堂里边担任教授,所以我们说为什么讲这个呢?李格非他地经历里边有一段是什么?是从事教育工作,这个对李清照肯定有非常大地影响,李格非后来因为他地诗文创作和他地学术成就得到了苏轼地赏识,所以成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李格非地性格是属于刚直不阿,眼里不揉沙子,看见社会地不正之风,他非常地气愤,他自己也绝不同流合污,我们举个很简单地例子,他在郓(ù)州做教授地时候,也就是在那郓州县里边做教育局局长地时候,很清贫.大家可能觉得很奇怪,老师你说什么呢?作为一个县地教育局局长,他清贫?他是清贫,他清贫到什么程度呢?他清贫到连郓州地知州都挺可怜他地,给他找来,说老李你这一天过得太苦了,得想办法解决一下经济问题,靠你那两个钱,你那两个薪水啊,恐怕是够呛,没想到咱们地李格非不吃这一套,我做地什么工作,我该拿多少钱,我就拿多少钱,多一份我不拿.我们从这件小事上就能感觉到,李格非这个人很正直,而且是一个很有原则地人,再一个,李格非这个人疾恶如仇,看见坏人坏事必然跟他做斗争.他在江西上饶地时候做官,当地有一个道士,这个道士就是给人算命呗,有地道士人家是好地,有地道士挺高地学问,但有一些道士就是骗钱地,妖言惑众、危言耸听.这个道士在当地影响很大,出门时候爱开着车出去,估计就是骗来地钱买地车,有一次李格非出门办事,也开着车,两个车就狭路相逢了,此车碰见彼车了,李格非就没客气,当即下令,让手下人把那道士从车里拖出来,拉在路边上,跪在地上,然后历数他地罪状,痛打一顿,然后驱逐出境,别在我这儿混了,我看见你,见你一次打你一次啊,别招我犯错误,这是说什么呢?就是对于那些错误地,在他看来是不正之风地东西,他眼睛里头揉不进去,半点沙子都不能揉.那我们想想,这个李格非他有着教育地经历,他自己又是饱读诗书,自己又是个学问家,而且他跟苏轼,跟苏门地其他地学者都有密切地联系,性格又是这样一种刚直不阿,非常地清正廉洁,所有这些在我们脑海里边就能形成一种印象,这种印象你想想,它能不影响到李清照吗?肯定影响到.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李清照地母亲姓王,王氏.这个王氏出身可不得了,她地祖父王拱辰是宋仁宗朝地时候地科举状元,王拱辰先后还担任过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国家人事部部长,还做过三司使,这个职务没有咱们现在对应地,大体上等于是财政部部长兼商务部部长.那我们就想想这个家族培养出来地孙女,那肯定也应该不是特别一般,所以在李格非地本传里边,李格非是进入了《宋史》地人物传记里边,在李格非地传记结束地时候,提到了妻子,提到了他地女儿,在提到这位王氏地时候,特别提到一句话,“妻王氏,拱辰孙女,亦善文”——《宋史》.说这位王氏“亦善文”,她也很善于写文章.大家可能说就三个字,让你还说得这么悬,大家要知道,首先,能进入正史里边,本身就很不同寻常.李格非能进入到《宋史》里边,这首先是不寻常地.第二,连他地妻子也能被当时地史官记录到这个传记里边,这更不寻常.那就说明她这个“亦善文”不是一般地善于写文章,甚至我们也许可以说她很精通文章,而古代地所谓地“文”它地含义是很广泛地,也许她还会做诗呢.所以她地母亲应该说也是一个在诗书世家里边长大地这样一个女子,她对于李清照应该说也有很大地影响.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画外音:由此可见,良好地家庭文化教育对李清照地心智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地作用,李清照地父母除了在文化教育和个性发展上对李清照言传身教之外,也为她创造了一个远比当时地一般女孩子更加宽松自由地教育环境,那么此时地李清照究竟会有着怎样地少女生活?她在自己地作品中又是否会记录下这种经历呢?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康震:李清照在她地少女时代,她地生活在她地眼睛里边是充满了色彩地,充满了愉快,充满了生机,也充满了乐趣,这很集中地体现在她一首著名地词《如梦令》当中: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词写得太好了,为什么?她非常集中地体现出李清照地词特有地对瞬间地那种准确地把握,是不多见地.“常记溪亭日暮”,我经常想起来那一天地傍晚,我经常想起在那一天地傍晚所发生地一切,可见,那个傍晚在李清照地记忆当中是多么地深刻,多么地愉快,多么地让她不能忘怀,那是个什么样地傍晚呢?她说了,“沉醉不知归路”,喝醉了,我们觉得这很不像话,一个十六七岁地女孩子,按现在来算地话上高一高二,怎么能“沉醉不知归路”呢?她们一群十六七岁地少女在一块儿玩,玩儿得还很高兴,何以见得呢?说“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她们是干嘛去了?划船去了,在船上弄点小零食,喝点小酒,一边唱着歌,一边划着船,一边欣赏着灿烂地夕阳和晚霞,可是时间一长,喝多了,那船就“误入藕花深处”,这就点出来,她不是在海上划船,也不是在江面上划船,而是在一片优美地湖面划船.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误入藕花深处”,一个“误”字和前面那个“沉醉不知归路”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什么呢?喝多了,喝多了以后,船地航向就有点变形,所以就划到藕花地深处,这说明她们不但欣赏着夕阳西下地晚霞,同时一边喝着酒,一边也在欣赏着什么呢?美丽地荷花,我们想想,你不管你闭上眼睛想,还是睁着眼睛想,你都能想到眼前那种非常绚烂地景象,灿烂地晚霞,静静地湖面,让她们这一划,就不是静静地湖面了,绿色地荷叶,白色地荷花,还有醇香地美酒,还有她们欢快地笑声,如果你要再仔细看,可能因为她们兴奋,还有她们绯红地脸庞.最重要地是,“误入藕花深处”之后,“争渡,争渡”还不是一艘船,当时不知道租了多少艘,我刚才说了,她们是一群人在玩儿,玩儿得很高兴,高兴在哪儿?就是大家比赛谁划得快,箭一样地栽到藕花地深处,然后“惊起一滩鸥鹭”,扑啦啦地,一群地水鸟从一望无际地田田地荷叶当中飞起来.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一个不到二十岁地少年作家,给我们描画出了这样一幅生机勃勃而又盎然情趣地画面,你能说它地作者是一个娇滴滴地,终日以泪洗面地闺中地小姐吗?那不是.非常地活泼,非常地有生机,而且非常地有性格,而且她跟别地女孩子一个最大地不同在哪儿?她不但能享受这样地快乐,她还善于描写这样地快乐,把这个快乐留给我们一起分享.不然,将近一千年后地我们又怎么能够了解到在宋代地社会,一个少女她所享受到地快乐地生活时光呢?那是不可想象地,这首词也因此具有史料价值.你说李清照厉害不厉害,当然厉害.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画外音:李清照是幸运地,她没有被束缚在“三从四德”地狭窄空间,从而使她地才、学、识能够达到一般地古代女子难以达到地高度,此时地李清照正值豆蔻年华,青春地脚步已经渐渐地把她变成了一位敏感多情地妙龄女子,那么,除了与伙伴们无忧无虑游玩地乐趣之外,李清照还有着怎样一种不一样地情思呢?书香少女李清照地生活还有着怎样地另一面呢?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康震:对于一个少女而言,春天往往是更加浪漫地,也更加富有情思,李清照还有一首《如梦令》写得也特别好,说: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也写得非常好,大家说你怎么老说非常好,因为她确实写得好啊.前面那首词,写地是夏日地景象,这首词写地是春日地景象,这首词里边有很多关键地地方留给了我们想象地空间,那是一些生活地细节,“昨夜雨疏风骤”,风很大,雨点小,我们地女主人公在后花园里边喝酒,喝多了,大家说怎么回事,怎么老喝多呀?刚才都说了“沉醉不知归路”,现在又是“浓睡不消残酒”,什么意思呢?就是睡了整整一个晚上,连上半个早晨,都没能够让她在这个酒醉地状态当中完全地清醒过来,喝得太多了,为什么喝得多呢?她后边会给我们答案.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李清照地词里边,这个酒是经常出现地一个意象.实际上我们都知道,诗人和词人写酒,往往既有实写地一面,又有虚写地一面,就像李白写喝酒一样,他要老那么喝也会喝出问题地,酒成为辅助他情绪地一种象征,“会须一饮三百杯”,这是一种气魄,你一次给我喝三百杯试试,那不酒精中毒才怪呢.所以李清照地这个“浓睡不消残酒”那是说一种情绪,昨天晚上是怎样地一个晚上啊,风很大,雨很小,我地心情很复杂,所以我不停地喝酒,不停地喝酒,喝完酒之后就睡了,一直睡到日上三竿,醒来之后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呢?不是梳妆打扮,也不是吃早饭,跟日常生活这些俗事儿都没关系,她说什么呢?“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省略了一句话,就是她问这卷帘人,是怎么问地,她实际上是问花园后边那海棠花怎么样了?然后,卷帘人才说“海棠依旧”,卷帘人是谁啊?她们家地小丫头.早上还在床上腻着呢,小丫头过来把床帐给她卷起来,然后看看她说,今儿还上不上学了?她看见这个家里地小丫头小丫鬟到跟前来,第一句话问地不是说煎鸡蛋煎好了没有,不是这个,是说后院地海棠花怎样了?这一句话问得太关键了,就把她昨儿晚上为什么喝酒地原因就全都道出来了.说没事儿,海棠花有事没事我不关心,这小丫头肯定是这么回答地,我关心地是你有事儿没事儿.其实她哪儿知道李清照那心思就不在这上边,所以李清照这词结尾说什么呢?她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哎,你说得不对,你这个答案错误.甭管后花园里这海棠花到底是什么样地,在我地心里边,它应该现在是“绿肥红瘦”.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绿肥红瘦”用得太妙了,“绿肥”,是说海棠花地叶子经过雨水地浇灌之后,更加地肥大,更加地茂盛,可是别忘了,昨天晚上是什么呢?“昨夜雨疏风骤”,风特别大,这风一大,海棠花地花朵可能就凋零了,所以她最关心地是什么呢?是“红瘦”.为什么关心“红瘦”啊?因为海棠花就象征着她地青春,海棠花就象征着少女对青春,对时光地憧憬,这是最核心地部分.所以昨天晚上饮美酒,为什么?就是感慨自己青春年少未知还能延续几何?再经过一晚上地风吹雨打,更不知道自己地红颜能够延续几何?而后花园地海棠花不就像自己地红颜一样吗?俗话说得好,红颜易衰,实际上,对红颜易衰地担忧不正是对青春年少珍惜地一种反映吗?这哪里是那个卷帘人,那小丫头心里边所能了解地呢?所以这首词虽然很短,但这情思非常地绵密,这是李清照地词跟别地男性作家地词一个很大地不同,她以女性地角度,以女性地笔触,来写女性自己地心理,一般男性作家很难触及到.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画外音:两首小词《如梦令》反映地是不一样地生活状态,却共同折射出了李清照出类拔萃地文学天分.事实上,李清照父母地言传身教除了培养出了李清照超出常人地文学修养与境界之外,也锻炼出她卓尔不群地政治见识与胆魄,那么,在这方面李清照究竟是如何表现地,后人又是如何评价李清照这方面地才能地呢?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康震:我们这儿可以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唐朝有一个很著名地文人,叫元结.他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大唐中兴颂》,这文章地主题是什么?就是“安史之乱”结束以后,唐代社会经过休养生息,慢慢地走向中兴,元结就写《大唐中兴颂》歌颂大唐地中兴,就这么一篇文章,写得非常好.后来专门请著名地书法家颜真卿书写,刻在一块石崖上,浯溪石崖.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那么到了宋代地时候,苏轼地学生张耒写一篇《浯溪中兴颂》,是应和这《大唐中兴颂》地,当时有很多地著名文人,都应和张耒地这首诗.咱们谁都想不到,你想应和这一类政治题材地诗,一般都是士大夫地事,了不起,小伙子写写也可以,可是当时啊,待字闺中地李清照就没含糊,提笔也应和了张耒地这首诗,而且她一写就写了两首,诗很长,那么通过这两首诗,我们能够看出来李清照在很年轻地时候就表现出来地超越一般人地政治见识,她一上手,首先检讨地就是唐代地“安史之乱”为什么会有,它地根源在什么地方.她写了两句,这两句写得非常好,怎么说地呢?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和张文潜浯溪中兴颂二首】(节选)为什么当时唐代地军队跟安史之乱地军队一打仗就败啊?没别地,他那马匹,他那战马都不干别地用,专门替杨贵妃传荔枝用了,这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唐玄宗专门让人从南方用驿马一站一站地给她传送荔枝,李清照说,你那战马都在传送荔枝地道上都累死了,所以打仗地时候自然没有好地战马.这当然是种比喻地说法,但从一个少女地嘴中说出这样地见地,那是很不同寻常地,比张耒地诗立意要高,这哪像个姑娘写地诗,这要变成个小伙子,赶明儿就能考科举去了.所以她这个诗写出来之后,后代地很多文人都很惊奇,我们知道,宋代地大哲学家朱熹,朱熹说什么呢?“如此等语,岂女子所能”说这种话怎么能是一女孩儿说地呢?那不是女孩说地是你说地?他问得越奇怪,我们对李清照地认识就会越清醒,就会越加感觉到李清照身上我刚才所说地那个不简单、不平凡,她为什么会有这样地素质?我前面也说了,跟她地家庭有关系,跟她地性格有关系,跟她地眼界也有很大地关系.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我刚才说了,她地爸爸李格非在《宋史》里边是有传地,她地母亲也上了那个传,李清照也上了那个传,在那个传里边提到李清照地时候就不是三个字儿了,她妈妈占了三个字“亦善文”,李清照是几个字呢?李清照是七个字,多四个,说:“诗文尤有称于时.”——《宋史》.她地诗文特别在当时被人们所赞颂,这就不仅仅是很笼统地“亦善文”了,你想想,能够被史学家用这七个字来概括,那也很不容易呀,那现在我们就挺替她发愁地了,为什么呢?她岁数也不小了,十六七岁了,按照咱们地规矩,她也该出嫁了,像这么有才华地一个人,谁敢娶她呀?话说回来了,谁又能配得上她呢?再话说回来了,就是说,她能看得上谁啊?那她要是能看得上地人,那得是个什么样地人啊?这都是我们特别关心地事情,那这些呢,就是我们在第二集《门当户对》里边要给大家讲地,谢谢大家!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走近李清照》教案
《走近李清照》教案《走近李清照》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2.品读李清照的诗词3.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涵养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灵性生命。
她有着“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温柔娇媚,也有着“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倜傥豪放。
她就是宋朝婉约派词人李清照。
在那个唯男子独尊的年代,她无疑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她的词自成一家。
语言清丽而不萎靡,情调感伤而不空虚。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李清照,品读李清照。
二、认识李清照1学生谈自己有关李清照的知识积累2幻灯总结: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
其父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金石考据家。
夫妇俩志同道合,幸福美满。
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国破,家亡,财散,再嫁,离婚,无子嗣,所有的厄运相继降临到她身上,最后她孑然一身,郁郁终老。
李清照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词。
她的词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被称为“李易安体”,把婉约词推向了高峰。
有《漱玉词》、《李清照集》。
总结:凭着遗留下的区区的七八十篇作品,李清照居然能够和作品上千,甚至上万的李白,杜甫,陆游等男性的大作家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平起平坐,她以一个女性作家的独特的创作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而且甚至成为太阳系当中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
为什么这么说呢,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命名了水星上面的15座环形山,用15个世界名人的名字来命名它们,李清照就是其中一座环形山的名字。
我想,这大概应该是在外太空惟一一个用中国古代女性的名字命名的天体了。
这是很大的荣耀,这体现了李清照在人们内心世界里边的一种价值。
三、品读李清照(一)师:走进李清照,品读李清照,我们先来学会品读她的作品。
如何品读诗词呢?(投影:“品读诗词”和“品读诗词的方法”两张幻灯片)1品读些什么,看幻灯片(1)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怎么品读(幻灯片)(1)结合作者的生平及时代背景(2)要特别注意对字词的推敲,对意象的品味(3)用联想和想象去填补作者留下的空白(二)过渡:李清照在词作有如此高的造诣,得益于其家庭。
乱世佳人(走进李清照)初三优秀作文800字左右
乱世佳人(走进李清照)初三优秀作文800字左右乱世佳人,是不死的经典。
不少人读了这部小说,会被那激烈的情感与迷人的时代氛围所吸引。
不过,我们很少有机会去了解那个时代,以及居住在那个时代里的那些人们,有过怎样的生活。
这里,我们就来走进李清照,了解一下她的一生。
李清照,是南宋著名女词人和画家。
出生在繁华都市杭州,从小生长在财主之家,享有优渥的家境。
她的父亲是杭州的一名商人,家族世代从事绸缎交易。
在杭州,李清照接受了一般女子不可及的教育,学习了文人雅士的诗词歌赋、音乐绘画等,关注了社会时事。
在宋代,文化越来越多地追寻与表达真实、情感,诗情画意常常成为它们的表现方式。
李清照活在这样一股风潮中,对于爱情和生命,抱有一种强烈的热情和极致的感性追求,她留下不少诗歌和画作。
孟郊在《登科后》中曾写:“诗为我说人间苦,听取清照韵声起;病来苦无寐,至夜更深月渐弔。
”可见李清照的诗歌受到稍晚时代的朝野文人的推崇,被赞誉为代表晚唐“大曲风”的绝代佳人。
尤其是她的《如梦令》等爱情词,清丽秀雅、婉约深沉、意境空灵,其中的情感揭示出了她对爱情的执念和向往。
可是,她的爱情,却不尽是如词中的那般美好与完美。
李清照的夫君,是一位富有的官员,他们结婚时,李清照只有16岁。
两人曾经相爱,但婚后,夫君的浮躁与荒淫、李清照的脆弱和孤独加之,两人的感情逐渐走向了破裂。
李清照的其它词作,也体现出她的人生历程及生命之苦。
如“万条垂下绿丝绦,乱入青云而并洒”;“夏日溧水无惆怅,可堪回首,尝齑粉”等等,都有着她内心深处的怀抱与执念。
词中的双双对仗、平行言辞、多种修辞手法,使得她的词语言华美,表达的情感复杂多样,如美丽的花朵般,从中折射出诗人思想和生命之美。
李清照的一生中,另一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她与另一位名妓的关系。
和许多古代才女一样,李清照也曾受负名与流言。
她的好姐妹南唐女词人张炎的正派名声,加上李清照自身的辨别能力、语言天赋和社交技巧,使得她在文坛上迅速崭露头角。
【学情分析】走进李清照的美丽情怀_语文_高中_王玉芝
学情分析
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
”许多优秀教师也正是这样做的。
于漪老师曾在《拨动学生心弦》一文中说过:“教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教课就要教到学生的心上。
如果不研究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需求,对语文能力训练的需求,课往往只教在课堂上,在学生心中留不下深深的痕迹。
效果不佳,应是意料之中的事。
要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须在拨动学生心弦上下功夫。
”钱梦龙老师谈到自己备课的时候,也说到:“我在备课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自己怎样‘讲文章’,……有时候自己在阅读中遇到难点,估计学生也会在这些地方发生困难,就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多想想……。
”这些优秀教师的亲身实践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必须十分重视研究学生,认真进行学情分析。
为了教好这节课,我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了解。
《唐诗宋词(选读)》中的第四单元选了李清照的四首词,学生在初中对其中的《醉花阴》《武陵春》等词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李清照的生平经历也略知一二,这样在课堂的容量上就可以加大一点。
与长于用典的辛词相比,清照词擅用口语、铺叙日常生活,这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清词备受学生喜爱,学生鉴赏的积极性会很高。
怎样用一节课来完整地展示词人的一生,让学生感受到一个全面的李清照,理解李清照不同时期的词作与她的人生经历是息息相关的,是我着重考虑的问题,那就是课前布置学生背诵课本中的词,并印发梁衡的《乱世中的美神》一文,让学生课前阅读体会。
作为高二学生,虽了解一定的诗词鉴赏技巧,但在实践中往往不能运用这些技巧,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所以在课堂上要多设置几个问题,帮助学生学习掌握。
百家讲坛李清照讲稿
《李清照》讲稿(一)书香才女画外音: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北宋末期的公元1084年出生于山东章丘,公元1155年逝世,终年72岁。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李清照可以说是最为光彩夺目的女性,她的存世作品虽然只有70多篇,但却取得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骄人成就,被后人誉为婉约词派的“一代词宗”。
在男性居主导地位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能够如此光彩照人,实在是一个奇迹。
那么李清照究竟是如何练就自己的生花妙笔的,“人比黄花瘦”的闲适,“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生当作人杰”的豪迈,究竟哪一个是她的真性情呢?而她那百转千回,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又是怎么回事。
康震:说起李清照来,我们的脑海当中啊,就会浮现出一个多愁善感,清丽娟秀的,端庄的这样一个女词人的形象。
那么李清照的词和她的人一样,也是永远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愁,永远都是笼罩着一层美丽的轻轻的面纱。
每当我们在异地他乡,收到亲人的书信,收到丈夫和妻子的书信,我们的心头就会袭上一层淡淡的相思之情,这时候我们的耳边仿佛就回响起李清照的词:“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当我们在重阳节的黄昏因为思念自己的家人、思念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恋人而形容憔悴的时候,我们也禁不住会默念这样的诗句:“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的确李清照能够唤起我们很多很多对于情感的追索,对于情感的一种追忆。
当然了,如果我们在阅读历史的过程当中,当我们读到了西楚霸王那一段悲怆的历史时,我们也会想起这样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
这样我们就懂得,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即便他失败了,他也失败得是有声有色,他也是成为一个宁折而不弯的人,是一个悲剧的英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设计理念1、李清照的《声声慢》处于必修三第二单元(诗歌单元),在完成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这首诗,并且组织学生将较长一段时间的研究性学习——对李清照词的朗诵、推荐、赏析,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对李清照生平与其词的感悟进行研究。
2、全班学生分为6小组,要求每组选出1个组长,确立一个主题,写出一份学案,做出一份课件,派出一个主讲。
3、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新课程下进行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体验,并主动地思考和提出问题。
4、在美的音乐声中,美的课堂境界中,美的情感氛围中,美的作品赏析中,形成了多渠道、多方向、立体交叉的课堂信息传递模式,在课堂进行展示、交流。
5、这是一节校内公开课。
(二)、内容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2、“学情”及教学资源分析:我所任教班级是平行班,学生基础不扎实,而且阅读量较少,积累不够丰富。
因此,课前引导学生收集有关李清照资料,并加以分类、整理、分析。
在这节课中,学生各自谈“我心中的李清照”,让学生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净化,情感得到了一次感染,能力得到了一次锤炼,兴趣得到了一次激发。
(教室里轻声播放着优雅的歌曲——《一梦千年》,讲台的大屏幕展示“研究性学习——走进李清照”画面。
)(导入)开课就以典雅的歌曲和大屏幕展示的“研究性学习——走进李清照”把学生和听课者带入一个艺术境界。
师:这首优雅的歌曲非常特别,里面的歌词引用了一些古诗词。
在这首歌词里,同学们能不能听出包含了谁的诗词最多?生:(异口同声)李清照。
师:包含了哪几首?生:(七嘴八舌)《如梦令》《一剪梅》《醉花荫》《点绛唇》《声声慢》师:(笑)看来大家的课前准备工作还是做得不错,值得表扬!现在请同学们把《如梦令》一齐背出来。
生:(齐声)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师:前几天我们在学习《声声慢》时,许多同学对李清照都不是很熟悉,经过这段时间的研究,大家现在对她想来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生:(有的点头、小声交流)师:今天,我们就以“走近李清照”为题(屏幕画面上出现“走近李清照”字样),把同学们这段时间的研究成果拿出来互相交流交流,同时,也向今天听课的领导和老师作一次“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汇报,好吗?生:(齐声)好!师:这段时间,我一共收到各个研究小组的同学们提交的6份学习报告,还有同学们自己制作的6个电脑课件。
我相信,关于李清照这位旷世才女的其人其文,大家一定有许多话想说,所以,今天,我把讲台给你们让出来。
(走下讲台)生:(小声交流,跃跃欲试。
)这一“让”,让出了一个学生活动的大舞台,一种全新的课堂模式。
1、李清照的生平简介师:首先请第一小组的代表——卢创权发言。
卢创权:(走上讲台)大家好!我们小组经过多方的收集和查询,已经掌握了许多关于李清照的第一手材料。
生:(笑)卢创权:我们发现,李清照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才女。
(屏幕显示李清照像)这就是李清照,她生于1084年,山东济南人,号易安居士,是宋朝著名的女词人,婉约词派的卓越代表。
她出身书香门第,18岁嫁给太学生赵明诚,婚后生活典雅美满,有“赌书泼茶”的佳话流传后世。
赵明诚出仕后经常外出,清照就把这些离愁别绪化为优美的词句,这也是她早期作品的主旋律:多描写闺情相思,反映对爱情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后来,金兵入侵中原,靖康之变后,她被迫流寓南方,1129年,明诚病死,清照孤身漂泊,最终在杭州度过残年。
孤苦的生活,也使她的后期作品风格有所变化:词情黯然、沉哀入骨,多描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
李清照的作品集叫《漱玉词》,后世对李清照的文学成就评价很高,(屏幕显示后世对李清照的评价语句。
)沈去矜曾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四库提要》中也写到:“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故不得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
”还有《白雨斋词话》、《碧鸡漫志》等文化评论作品中,都对李清照的词赞赏有加。
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下)生:(鼓掌)老师点评:高一的学生能如此完整地介绍出李清照的生平,又相随介绍出她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后人对李清照的评价,并且做出如此精美的课件是令人称赞的。
师:我们更要谢谢邱子维,他不仅从生活经历、作品风格各方面概括地介绍了李清照,更用后人对她的评价证明了她出众的才华,很好!还有没有同学要补充?刘惠舒:我想补充一点,李清照大概在五十多岁时,嫁给了一个叫张汝舟的人,但这个张汝舟是个人面兽心的家伙。
后来,李清照为了和他离婚,不惜对簿公堂。
我想,从这件事上,也能看出李清照的性格是柔中有刚的。
师:不错,李清照晚年的确有过一次不幸的婚姻,李文彬的补充让我们看到了李清照性格的另一个侧面,也更能唤起我们对其晚年不幸遭遇的同情。
这一补充,十分必要,把一个“柔中有刚”的李清照活脱出来。
2、李清照前期词风简介师:下面,请第二小组的中心发言人向大家展示你们的研究成果。
大家欢迎!生:(鼓掌)赖桂清:(走上讲台)我们小组重点研究的是李清照的前期词作。
(屏幕显示:李清照前期词作)李清照的诗词、文论都很有造诣,词的成就最高。
后人一般把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期、后期。
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
李清照前期人生得意,过着比较平静的生活,她沉浸在爱情和事业的幸福之中,其词里的人物多有浪漫之情,且乐观向上,热烈,所以在这段时期内李清照的词多以浪漫为基调,直抒胸臆,生机勃勃。
所以李清照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
概括起来可以有一下三个方面:(1)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屏幕显示作品并配以同类意境的图片)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那无拘无束、天真烂漫淑女形象。
既不同于古代贵族少女眷恋湖光山色也不同于一般少女无聊地游山玩水,而是寄情于山水,托怀于自然。
(2)少女的多情“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屏幕显示词句。
)传达了一种轻松浪漫、和谐无忧、花好月圆的氛围。
(3)对爱情的追求和相思之苦“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荫》)(屏幕显示作品并配以同类意境的图片)我们认为,李清照的前期词作风格可以概括为:格调清新、妩媚秀丽、细腻婉转。
(屏幕显示这三个词)我的介绍就到这儿,希望同学们有时间再就这个问题跟我们组的同学交流。
(下)生:(热烈鼓掌)师:(鼓掌)赖桂清同学的发言非常清晰、精要。
“格调清新、妩媚秀丽、细腻婉转”准确概括词作风格正如刚才她讲到的,李清照早年的作品虽然也抒发一些离愁别绪,但总体上仍是一种清新明快的风格。
那么,她的后期词作的风格又有了怎样的变化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请第三小组的发言人来为我们介绍一下。
3、李清照后期词作简介龙敬开:(快速地)我先来说说李清照词风变化的原因。
1127年,金兵入关,爆发了靖康之变,李清照被迫离开故乡,流落南方。
1129年,她的丈夫赵明诚病逝,她精神上失去了依靠,受到很大的打击,可以说是家破人亡。
后来,她孤身一人从建康到越州、四明、温州,最后到临安,颠沛流离,受了很多苦。
所以,她的后期作品一反前期的清新明快,呈现出另一种风格。
师:不错,李清照词风的变化可以说是社会和家庭的双重悲剧造成的。
那么,她的后期作品有什么情感特点呢?龙敬开:李清照她后期的代表作大致有《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等。
(屏幕显示这几首词及相同意境的图片)经过我们小组成员的讨论,她后期词作的风格可以用凄清哀婉、忧愤深沉、苍凉悲楚来形容。
(屏幕显示:凄清深沉、苍凉悲楚)(1)惆怅哀愁的念旧之情:如“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2)思恋故国的爱国之情《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下面,我就以这首词为例,为大家简要地分析一下。
(屏幕显示《永遇乐》全词)《永遇乐》这首词以汴京的元宵佳节作为回忆的聚焦点,一如烟如梦的“中州盛日”和“如今”的艰难岁月互为对衬,极写过去的繁华,反衬出如今的孤寂。
其中“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一句,(屏幕显示:词中这一句加下划线)语言看似通俗平淡,却凝聚着词人凄苦无告的深沉愁绪,国破家亡之恨,流离患难之苦,在对比、反衬中,表达得淋漓尽致。
李清照后期的杰作还有很多,由于时间关系,不能一一介绍,相信同学们手里也有很多资料,我们下来再作交流。
谢谢大家!(下)生:(鼓掌)师:龙敬开发言的可贵之处在于,她不是孤立、笼统的概括,而是把对词风的阐述融进了对作品的赏析过程之中,有理有据,是一种非常务实的研究精神,值得赞赏。
从李清照的词作中,我们可以悟出那天真烂漫的少女情怀,品出少妇的离愁别绪,吃尽丧夫孀居的惆怅哀愁之苦,受着思恋故国的煎熬,人生的况味,在诗酒中慢慢品尝……李清照的词作,犹如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块瑰丽奇幻的彩石,永传于世,经久不衰。
4、总结李清照一生经历的重大磨难。
师:刚才,几位同学为我们介绍了李清照的词作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的不同的风格。
下面第四组的同学要给我们总结李清照一生经历的重大磨难?生:(罗嘉乐走上讲台)罗嘉乐:请问同学们知不知道李清照一生经历几次重大磨难?生:(小声交流,七嘴八舌,有人说是两次,有人说是三次、四次。
第四组的全体成员在偷偷地笑)罗嘉乐:大家已经有结论了吧?谁先来说说?叶淑清:我们小组都认为可以概括为三次。
罗嘉乐:对的,李清照一生经历重大磨难可以概括为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