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气象学

绪论

1、气象:地球大气中每时每刻发生的风、云、雨、雪、雷电、旱涝、寒暑等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统称大气现象,简称气象。

2、气象要素:大气中所发生的各种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常用各种定性和定量的特征来描述,这些特征量,成为气象要素。

主要的气象要素有:辐射量、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大气压力、风、云、降水、蒸发、能见度等。

3、农业气象学:研究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气象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一门科学。

4、主要的农业气象要素(条件):一定的照度和光照时间,一定的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是植物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常被称为主要的农业气象要素或主要的农业气象条件。

5、农业气象学的研究的理论基础(五个定律):

基本生活因子同等重要性

环境因子对植物的非同等重要性

限制因子

最适阈限

临界阈限

6、农业气象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平行观测原则。是区别于单纯农业研究和气象研究的主要特点之一。

思考:

1、农业气象学与气象学的根本区别在什么地方?

2、气象学与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是什么?

3、农业气象学常用哪些方法来研究?

地理播种法

分期播种法

地理分期播种法

人工气候实验法

数理模拟法、田间试验法、统计数学法、遥感法等

第一章地球大气

1、氮气 78%

氧气 21%

氩气

干洁大气二氧化碳

臭氧

大气的组成稀有气体

水汽

杂质

2、对流层特点:(1)集中了整个大气3/4的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大气中的各种天气现象(风云雨雪等)都发生在这一层,对天气分析和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2)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每上升100m 下降0.65℃

γ为气温直减率,即气温铅直梯度。γ>0时,表示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γ=0时,表示气温不随高度变化而变化; γ<0时,表示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逆温层)。逆温是环境中很重要的大气现象,许多严重的污染事件都与之有关。逆温现象出现时,气层稳定性强。导致排放的气体污染物累积并产生污染事故

3、对流层分层(0~16km )

(1)下层:0~2km

摩擦作用、对流运动和乱流运动最强烈

气温、空气湿度等有明显的日变化、水汽丰富,风速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摩擦层(贴地层2m 和近地层0—50~100)

(2)中层:2~6km

空气运动以对流为主

有中云和积雨云出现,由云滴增大成雨滴的过程多在此层进行,因而是形成降水的重要气层。

(3)上层:6km~对流层顶

水汽含量少,各种云均由冰晶或过冷却水滴组成

在中、低纬度地带,常出现风速等于或大于30m/s 的强风带,即高空急流。

(4)对流层顶:对流层与平流层1~2km 的过度层

气温随高度变化小,甚至等温或者逆温

由低层上身而至的水汽和尘埃等多聚集在这里,使能见度恶化。

4、平流层:

自对流层顶到50km 高度

平流层下层(30~35以下)温度随高度变化较小,气温趋于稳定,称同温层。

30~35km 以上,温度随高度增加升高较快。其特点:

① 在平流层下部,随高度增加,气温最初保持不变,在25km 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显著升高;到50km 高度上接近0℃。

②在平流层中空气的垂直运动明显减弱,主要是水平运动。

③在平流层中,水汽和尘埃含量极少。晴朗少云,大气透明度好,气流比较稳定,适于飞机飞行。

中间层

自平流层顶到85km 的气层

空气稀薄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下降,顶部可降至-83℃以下。

有强烈对流运动,称“高空对流层”。

热成层(热层、暖层、电离层)

中间层顶~500km

温度随高度升高而迅速增高 空气处于游离状态

在强烈的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作用下呈电离,产生电离现象。

对无线电通讯,卫星、火箭的法身有重要作用

散逸层

500km 高度上到大气上界的大气层

Z

T ∆∆-=γ

大气物质有向星际空间散逸的特征。

5、大气中的光学现象

散射:

1.蔚蓝的天空、霞光、曙暮光等是怎样形成的?

2.阴雨天气时,天空为什么呈现乳白色或灰白色?

折射:

3.蒙气差、海市蜃楼、彩虹、晕等现象的形成机理

衍射:

4.大气中华、宝光环是怎么形成的?

第二章辐射

1、辐射:在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以电磁波和粒子的形式向外放射能量叫辐射。

2、可见光波长:400~76 光和有效辐射:380~710

紫外线:10-1~400 红外线:760~3×106

3、辐射的基本定律:基尔荷夫定律(选择吸收定律)

在一定温度下,任何物体对于某一波长的放射能力与物体对该波长的吸收率的比值。

它只是温度和波长的函数,而与物体的其他性质无关。

eλT

—————— = EλT

aλT

eλT表示物体对该波长的放射能力; aλT表示物体对该波长的吸收率;EλT只是温度和波长的函数。

两点结论:

(1)对不同性质的物体:放射能力较强的物体,吸收能力也较强。

(2)对同一物体,如果在温度T时放射某一波长的辐射,那么,在同一温度下它也吸收这一波长。

4、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物体温度越高,其放射能力越强。

5、维恩位移定律:物体的温度越高,放射能量最大值的波长越短。

因此,凡是高温物体,其放射能力最大值的波长多为短波,如太阳辐射。

凡是低温物体,其放射能力最大值的波长多为长波,如人、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6、太阳常数:在大气上界,当日地位于平均(为1.496×108km)时,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时间内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称为太阳常数。

以s

表示,其值约为1360w/m2或1382w/m2(我国采用)

变化范围 1325—1457w/m2

7、太阳高度角:sinh=sinΦsinδ+cosΦcosδcosω

正午太阳高度角:h=90°-Φ+δ

8、水汽对太阳辐射吸收范围广,主要吸收波长0.7-3μm的红外线。

结论:

①水汽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可见光谱区的红光和红外线部分减弱最多,同时由于大气上层中的臭氧强烈吸收紫外线,因而保护了地面上的生物。

②大气中主要吸收物质O

3和H

2

O,吸收位于太阳光谱两端能量较小的区域,大气对太阳

辐射的吸收只占14%,可以认为地球表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9、散射: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遇到大气中的各种质点,太阳辐射能的一部分分散向四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