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第三单元14课教学设计电子教案
三年级第三单元14课教学设计
![三年级第三单元14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672dd2769eae009581becda.png)
Lesson 14 Would you like some soup?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能听懂、会说、认读和书写词汇:noodles, dumplings, rice, soup2。
能理解并口头运用句子: Would you like some_____?Yes, please。
No, thanks.3.乐于模仿,敢于开口。
对各种英语学习活动有兴趣,能积极参与。
4。
注意倾听,积极思考.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教学重点: 1。
词汇:noodles, dumplings, soup, and rice2。
句型:Would you like some_____?Yes, please. No, thanks.教学难点:熟练运用所学句型进行交际交流。
教学过程:I。
Warm upGreetingsT:Hello,boys and girls!Ss:Hello,teacher。
T:How are you?Ss:Fine,thanks.And you?T:I’m fine,too。
Nice to meet you.Ss:Nice to meet you,too.Review the words in lesson 13。
What is it? It’s ______。
T: What do you like to eat / drink?Who cooks in your home? Do you know how to cook?Today let’s have fun learning about eating and drinking。
II。
New Concept1。
学生观看教学光盘,介绍新词汇:Look at this family, where are they? what are they doing?Where are they sitting? Who is there?Introduce: noodles, dumplings, soup,r i ce, n i ce, m i ce, n i ne, f i ne1. Let’s chant!2. 学生观看教学光盘,介绍新句型:What does Li Ming’s mother say?What does Jenny say?Would you like some ______? Yes, please. No, thanks.III. Practice1。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不会叫的狗》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不会叫的狗》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4e0b2055270722192ef786.png)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不会叫的狗》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不会叫的狗》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课文|读故事,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
想一想:故事的结局可能是什么?| 从前,有一条不会叫的狗。
它不会像狗一样叫,不会像猫一样叫,也不会像牛那样哞哞叫,更不会像马那样嘶鸣。
它是一只孤零零的小狗,不知道怎么到了一个没有狗的国家。
它并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毛病,是别人让它知道,不会叫其实是一种很大的缺陷。
它们对它说:“你怎么不叫?”“我不会……我是外来的……”“这算什么回答啊。
你难道不知道狗是会叫的?”“干吗要叫?”“狗会叫,因为它们是狗。
它们对过路的陌生人叫,对惹人讨厌的猫叫,对着满月叫。
它们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
它们白天叫得多,但晚上也叫。
”“也许是这样,可我……”“可你怎么啦?你这只狗可真特别。
去,去!总有一天你会上新闻的。
”小狗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些批评。
它不会叫,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学会。
“你跟我学。
”有一次,一只同情它的小公鸡对它说。
那只小公鸡喔喔喔地叫了几声。
“我觉得很难。
”小狗对小公鸡说道。
“不难,容易极了。
你好好听着,看我的嘴,注意观察我,学我的样子。
”小公鸡又喔喔喔地叫起来。
小狗试着照小公鸡的样子做,但嘴里只发出一种滑稽的咯咯声,吓得旁边的小母鸡都逃走了。
“不要紧,”小公鸡说道,“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
你再试试,来!”小狗又试了一次,两次,三次,都没能成功。
从此,它天天都练习,从早到晚偷偷地练。
有时候,为了更自由,它索性到树林里去练。
一天早晨,它在树林里练习,发出的喔喔喔的叫声是那么逼真,那么好听,那么洪亮。
一只狐狸听到了,心里寻思着:公鸡终于来找我了,我得去感谢它的来访。
狐狸真的去了,还没忘记带上刀叉和餐巾,因为对狐狸来说,没有比小公鸡更美味可口的午餐了。
可以想象,当它看见啼叫的是一只狗而不是小公鸡时,该是多么失望啊!那只狗蹲坐着,一声又一声地喔喔叫着。
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三单元用金山画王作图第14课管理图片图片小管家教案新人教版
![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三单元用金山画王作图第14课管理图片图片小管家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788221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2.png)
图片小管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档案管理窗口的具体功能。
技能目标:使用档案管理工具合理地管理自己的画档。
情感目标:在整理画档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二、教材分析:本课介绍金山画王画档的管理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画档管理窗口操作简单,可以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完成。
本课建议用1课时完成。
三、教学重、难点:档案管理窗口的组成与使用。
四、教学准备:多个保存的画档、演示用计算机。
五、教学设计:(一)问题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利用金山画王制作精美的图画作品,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对画家中的作品进行管理。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知。
1、介绍档案管理按钮。
学生自主打开。
2、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小组合作探究档案管理窗口中的具体组成。
(1)怎样添加新画夹?学生汇报:单击已有的画夹所在区域,单击“新增”按钮完成新画夹的添加。
教师介绍画夹重命名的方法——双击画夹名。
教师提示:画夹名后面括号中的数字表示该画夹中图画的数量。
(2)怎样打开已有的画档,进入编辑状态?单击选择要打开的图画,单击“打开画档”按钮。
(双击也可以打开。
)(3)怎样删除画档?(4)怎样浏览画档?(5)如何在画夹中输入画档,如何把画夹中的画档导出?(6)如何利用“相框”、“纸样”按钮美化自己的画档?(7)怎样将自己的图画设成桌面?(8)怎样返回主画面?学生带着问题小组合作探究,兴趣浓厚。
而且,还可以用此方法带动操作能力较弱的学生投入学习。
(三)巩固联系。
请同学用相框或纸样美化自己的图画作品。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14蜜蜂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14蜜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b8da18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33.png)
课题蜜蜂 课型讲读课文 露 2课时trj IE教学 目标知识与技能:1. 会认本课“概、阻”等8个字,会写“蜜、蜂”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 语。
2. 学习默读课文,感受说明时语言运用的准确,并能积累好词佳句。
过程与方法:1. 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 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 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难点感受说明时语言运用的准确,并能积累好词佳句。
第一课时学标教目 1. 会认本课“概、阻”等8个字,会写“蜜、蜂”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 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蜜蜂辨别方向的能力。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搜集有关蜜蜂的资料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 钟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2)出示放大的蜜蜂彩图。
提问:谁能介绍一下有关蜜蜂的情况?(蜜蜂不仅采蜜,而且采集花粉。
它的脚就是它的好帮手;蜂在采集花蜜时,对花朵是有选 择性的。
它的采摘对象是盛开的花朵,因为此时花蜜或分【设计意图:出示图片,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泌物的含量是比较丰富的;工蜂是辛勤的劳动者,在短暂而又忙碌的一生中,它不仅养育了幼蜂,照顾了蜂王、雄峰,更为人类献上了甘甜的蜂蜜。
蜜蜂具有很强辨别方向的能力)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和蜜蜂的辨别方向有关。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14蜜蜂)。
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问题:(课件出示3)本文是怎样介绍蜜蜂的辨别方向的能力的?作者是怎样验证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的?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新课教学()分钟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不会叫的狗》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不会叫的狗》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e8fd47ba1aa8114431d98c.png)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不会叫的狗》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读故事,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
想一想:故事的结局可能是什么?|从前,有一条不会叫的狗。
它不会像狗一样叫,不会像猫一样叫,也不会像牛那样哞哞叫,更不会像马那样嘶鸣。
它是一只孤零零的小狗,不知道怎么到了一个没有狗的国家。
它并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毛病,是别人让它知道,不会叫其实是一种很大的缺陷。
它们对它说:“你怎么不叫?”“我不会……我是外来的……”“这算什么回答啊。
你难道不知道狗是会叫的?”“干吗要叫?”“狗会叫,因为它们是狗。
它们对过路的陌生人叫,对惹人讨厌的猫叫,对着满月叫。
它们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
它们白天叫得多,但晚上也叫。
”“也许是这样,可我……”“可你怎么啦?你这只狗可真特别。
去,去!总有一天你会上新闻的。
”小狗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些批评。
它不会叫,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学会。
“你跟我学。
”有一次,一只同情它的小公鸡对它说。
那只小公鸡喔喔喔地叫了几声。
“我觉得很难。
”小狗对小公鸡说道。
“不难,容易极了。
你好好听着,看我的嘴,注意观察我,学我的样子。
”小公鸡又喔喔喔地叫起来。
小狗试着照小公鸡的样子做,但嘴里只发出一种滑稽的咯咯声,吓得旁边的小母鸡都逃走了。
“不要紧,”小公鸡说道,“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
你再试试,来!”小狗又试了一次,两次,三次,都没能成功。
从此,它天天都练习,从早到晚偷偷地练。
有时候,为了更自由,它索性到树林里去练。
一天早晨,它在树林里练习,发出的喔喔喔的叫声是那么逼真,那么好听,那么洪亮。
一只狐狸听到了,心里寻思着:公鸡终于来找我了,我得去感谢它的来访。
狐狸真的去了,还没忘记带上刀叉和餐巾,因为对狐狸来说,没有比小公鸡更美味可口的午餐了。
可以想象,当它看见啼叫的是一只狗而不是小公鸡时,该是多么失望啊!那只狗蹲坐着,一声又一声地喔喔叫着。
“哎呀,”狐狸说道,“原来是这样!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一个圈套?”“当然啦。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第14课教案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第14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95861255270722192ef793.png)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第14课教案课时教学设计课文名称14、一周的天气课时2教学目标1、通过对一周天气情况的有关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学会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主动、善于与人合作的积极情感,知道搞科学必须尊重事实。
3、体会长期的测量和记录天气情况是非常艰苦的,但却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教学重点难点1、分析、归纳是总结材料的是重点。
2、对天气情况观测、记录是难点。
教学准备观察天气情况的记录表。
各种统计表格的投影片或课件天气预报的录象。
活动过程设计一、导入师:关于天气情况大家已经做了一周的记录了。
你们都记录了那方面的内容?你们是怎样记录的?生将自己的记录进行汇报。
谈话:这样的记录拿给别人看能看明白吗?生:看不明白。
师:怎样将气温、风力、风向、降水、云量、等进行分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它。
二、探究活动:活动一:讨论整理方案。
1、分小组讨论整理资料的方法,师巡视并参与讨论。
利用表格和曲线图等方法进行整理。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资料的汇报。
3、同学们都整理的很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我们在整理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如整理风向时可采用表格的形式(出示例子)整理气温可采用曲线图的形式(出示例子折线统计图)整理降水量、云量风力等采取图表形式(出示例子条型统计图)4、师提示在整理表时,一定要在上面或下面注明整理的时间和整理人。
便于以后查找和使用。
5、学生整理资料: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得出结论。
活动二:总结一周的天气情况。
大家对一周的天气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分析、讲解。
你们发现一周的天气情况在各方面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
学生总结发言。
我们总结一周的天气情况有什么用呢?学生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自由活动:进行天气的记录可以预测后面的天气情况。
但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劳动才能预测出。
同学们先根据自己的记录情况对11月的天气进行预测一下学生大胆发言活动评价师提出以下几个评价主题认为那个小组整理的较好。
【教学设计】Unit3Lesson14(冀教版)
![【教学设计】Unit3Lesson14(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f308cdca8114431b80dd806.png)
Unit 3 Animals at the Zoo Lesson 14 Would You Like Some Soup?本节课将继续学习一些谈论食物和进餐的词汇。
本课描述的是Jenny、Danny去Li Ming家做客的情景,要求学生掌握关于是否要某种食物的句型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够听、说、读、写重点食物单词,如soup, rice, dumplings, noodle ;能够掌握询问是否要某种食物的句型:Would you like some…?并会肯否定回答。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关于食物和就餐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本课新单词和句型,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形成能够表达是否要某种食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重点食物及和朋友家人用餐时的活动,教育学生热爱家庭、尊重父母、珍惜粮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食物单词,如:soup, rice, dumplings, noodle ;正确理解关于是否要某种食物的句型并且能够熟练运用。
【教学难点】用餐时是否要某种食物的句型的正确理解、掌握和运用。
♦课前准备课件。
1、Greeting and reviewingT: Hello, boys and girls.Ss: Hello, teacher.T: Are you ready for this En glish class?Ss: Yes.T: Ok, let 'sgo.点击课件review部分,复习上个单元所学的单词和句型。
展示table, food, eat, drink, juice等照片,问What 'this?让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复习上个单元所学的单词和句型,使学生带着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2、Study the new words and sentenceStepl. Show the pictures. Ask and an swer to lear n the new words.提示学生本节课将继续学习有关食物和进餐的内容,提问问题让学生讨论:What do you like to eat? What is the best food? What do you like to drink? 现在让我们开始快乐地学习有关吃喝的内容。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金色的蒲公英》教学设计1冀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金色的蒲公英》教学设计1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2158cf2a21614791611280e.png)
《金色的蒲公英》教材分析:《金色的蒲公英》是一篇带有回忆性质的叙事性散文。
文章讲述的是妈妈巧妙地借养花的事给“我”讲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每种花都以自己的美丽带给我们快乐,同样,每个人扮演的角色不同,但都是同等重要的。
文章的开始写“我”参加一次戏剧表演,本来要演的角色被别人代替,只能演传述者.正当我伤心的时候,妈妈借蒲公英花的事,给我讲明了道理,使“我”成功地博得了掌声。
文章不仅仅是揭示道理,还通过“严肃、鼓励、不厌其烦、欣慰、意味深长"等词语,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良苦用心和循循善诱的亲情。
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角”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介绍了自己一次怎样的经历。
过程与方法目标:1.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部分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思考并理解妈妈告诉孩子的道理,体会母亲对孩子的良苦用心和循循善诱的亲情。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认读生字词,教师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三年级上英语教案第三单元Lesson14
![三年级上英语教案第三单元Lesson14](https://img.taocdn.com/s3/m/a0e92d4f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1c.png)
三年级上英语教案第三单元Lesson14Lesson 14 My Body传授目标:知识技术目标:1. 学生能听懂、会说和认读下列词汇:body, head, arm, leg, foot, hand2. 学生能根据指令做出相应行动:Touch your_____body/ head/arm…3. 学生能做游戏:Simon Says4. 学生能唱歌曲:If you are happy and you know it.情绪态度目标:使学生有兴趣说英语,唱歌曲。
敢于开口,并乐于到场到英语讲堂中来。
文化意识目标:议决一些习语的引入,促进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明白。
传授重点:身体部位的词汇body, head, hand, arm, leg, foot.传授难点:head和hand的正确发音。
传授准备:录音机板书设计:传授历程Step I Class Opening[设计意图]用有趣的歌曲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来英语学习。
Step II New Concepts[设计意图]用学生们喜爱的动画形象“喜羊羊”引入本课,能很好的变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同理,老师词汇:arm, leg, foot. 在讲解foot的时候适时引出脚的复数:feet。
在讲授单词的同时,做行动:shake your leg, stamp your foot.)[设计意图]在老师单词的同时自然渗透语音传授。
让学生身、脑、口并用,有助于增强单词的学习效果,同时也为第三部分的歌曲传授打下伏笔。
一些英语习语的引入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育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促进对西方文化的明白。
西席说身体部位单词,请自告勇猛的学生从照片碎片中找出并贴上。
最终帮喜羊羊把毁坏的照片拼完整。
帮助喜羊羊把毁坏的照片拼完整。
Practice 1.给每个小组发一张作业纸:2. Check the answer. 小组内活动:将身体部位单词贴到合适的位置上。
【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教案】Unit 3 Lesson 14
![【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教案】Unit 3 Lesson 14](https://img.taocdn.com/s3/m/62219eed49649b6648d747e4.png)
Unit 3 Feelings and BodyLesson 14My Body【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能够掌握四会单词表达身体的部位。
2. 使学生能唱歌曲。
【能力目标】能试唱本课的歌曲,并且做出相应的动作。
【情感目标】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通过歌曲的演唱等形式体会英语学习中的乐趣,敢于表达。
发展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读单词和句子。
难点:孩子能够在生活中运用自己这节课学到的句型和单词。
【课前准备】Tape recorder, Multimedia.【教学过程】Step 1:Greeting and warming up1. Greeting.2. Please follow me.Step 2:Presentation1. Show a picture of the body.2. Introduce the parts of the body.3. V ocabulary and its use in daily life.Step 3:Practice1. L et’s play games.(1) Show the words to students.(2) Let them read one by one.(3) Please match the words to the pictures .2. Action(1) Clap your hands.(2) Stamp your foot .(3) Wave your arm.(4) Shake your leg.Step 4:ProductionLet’s paly!Simon says:Touch your head.Let’s sing!《If you are happy and you know it》Step 5:Homework1. Remember the words.2. Practice and make the sentences using the words we learned today.。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优秀教案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7855a8aeaad1f346933ff4.png)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记住西域地理范围,用表格的方式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概况(包括目的、出发时间、结果)。
2.能够正确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丝绸之路示意图”和“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3.了解西域都护的设置、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外交流等基本史实。
4.能够正确认识张骞在中外民族交往中的作用和丝绸之路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培养学生全面认识、思考历史现象内在联系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景的假设和材料、图片展示,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习张骞的报复、持之以恒,敢于冒险的精神,认识国家统一与中外交流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教学难点: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及资料图片,发给学生预习指导,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自主学习。
四、教法学法
本课主要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分组搜集有关资料并在课堂上展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三单元-格林童话赛课教案14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三单元-格林童话赛课教案14](https://img.taocdn.com/s3/m/cbd15a63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a4.png)
《格林童话》指导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格林童话》的主要内容和作者格林兄弟。
2.通过导读初步了解格林童话,激发学生对《格林童话》和课外阅读产生兴趣。
3.通过阅读,指导学生学会读懂童话。
4.掌握读懂童话人物和道理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发情趣,揭示课题(3分钟)小朋友你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童话故事一直陪伴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格林童话世界,一起去感受它的美妙神奇、绚丽多姿吧!咱们先来看几幅图片,看后猜一猜它是有关哪个童话故事的。
图片出示:白雪公主、小红帽、灰姑娘、睡美人、青蛙王子…小朋友们真厉害,了解这么多的童话故事,那你知道这些童话故事都是出自哪本童话故事书吗?《格林童话》(出示格林童话封面)是的,天真可爱的小红帽,美丽的白雪公主,善良的灰姑娘,还有青蛙王子等等都是《格林童话》里讲述的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人物。
二、走近作者(2分钟)那这么好看的《格林童话》故事是谁带给我们的呢?(格林兄弟)出示图片:看,这就是格林兄弟,他们一个叫雅科布•格林,一个叫威廉•格林,他们是德国人,德国民间流传的童话可多了,有心的兄弟俩把这些童话搜集整理成一本童话集,共收有200多个童话故事。
后来就用他们兄弟俩的名字给这本童话集命名了,叫做《格林童话》。
5、指导阅读方法(10分钟)光爱读书还不够,还要会读书。
那我们怎样才能读好整本书呢?在读一本书时有哪些方法呢?今天,老师就以《格林童话》为例,和大家交流一下怎样读好整本书?(一)浏览封面)(2分钟)1、师:你们先猜猜,老师拿到这本书时,首先会关注什么?(板书:封面)2、让我们先来看看这本书的封面。
看看你发现了那些信息?(书名、作者、国籍、人物图像等)3、小结:以后啊,我们拿到一本书,也要像这样看看封面,能从封面中了解到很多信息呢!看完封面后,我们接着往后翻,看看你还发现了什么。
(二)了解作者(2分钟)了解作者、主要内容和艺术成就。
(三)浏览前言、扉页(2分钟)1、一般一本名著有前言(或叫序言、引言、导读等)。
2021春人教精通版三年级下册3(unit14)教学设计
![2021春人教精通版三年级下册3(unit14)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b323d77ec3a87c24128c437.png)
Lesson 14教学目标:1.掌握单词:brother sister.2.能听懂、会说:how old are you ? I'm …This is my brother .This is my sister.并在实际情景和生活中自然运用.教学重难点:1.掌握单词:brother sister.2.能听懂、会说:how old are you ? I'm …This is my brother .This is my sister.并在实际情景和生活中自然运用.教学用具教学卡片、录音机教学程序:一、热身复习教师与学生热情问候二、展示教学目标三、出示自学指导11.自由朗读课文,用"__〞划出课文中的生词.结合上下文,掌握生词的汉语意思.2. 听第|一遍录音,听到生词时,大声地读出来,模仿其发音.3. 听第二遍录音,边听边跟读,把握正确的语音语调.4. 小组内合作学习各自不会的单词.四.先学.1. 学生认真朗读课文,教师巡视,催促学生进行紧张的自学.2. 学生听录音认真自学生词.3.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五.后教1. 用教学卡片出示本课中出现的单词:brother sister.检查学生是否会读.如果不会,请会的学生来教读.操练时可以采用小组读,开火车等多种形式进行,注意学生的发音是否正确.六.出示自学指导21、四人一小组朗读对话,然后并根据文中图片理解句子的意思.2、四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对话,然后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的表演.3.学唱英文歌曲:Father and mother.七.先学1. 学生四人一小组认真朗读对话, .教师巡视,确保大家都在紧张的思考讨论.2. 学生四人一组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巡视,确保大家都在认真朗读.八.后教1. 先让后进学生答复,再让优等生补充.2. 请学生表演.评选出表演最|||棒的一组.九.做游戏、let's do十、家庭作业:跟读课文板书设计:brother sisterHow old are you ? I'm …This is my brother/sister.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4课《金色的蒲公英》教学设计2 冀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4课《金色的蒲公英》教学设计2 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607cc804a7302768f993978.png)
《金色的蒲公英》教材分析:《金色的蒲公英》是一篇带有回忆性质的叙事性散文。
文章讲述的是妈妈巧妙地借养花的事使“我”讲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每种花都以自己的美丽带给我们快乐,同样,每个人扮演的角色不同,但都是同等重要的。
文章的开始写“我”参加一次戏剧表演,本来要演的角色被别人代替,只能演叙述者。
正当“我”伤心的时候,妈妈借蒲公英花的事,给“我”讲明了道理,使“我”成功地博得了掌声。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掌握其中的多音字“角”的读音,掌握1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作者介绍了自己一次怎样的经历。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交流有关蒲公英的文字资料或开花时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学文做铺垫。
2.通过对“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妈妈浓浓的爱意?”这一问题的勾画、批注、谈体会,深入文章的中心。
3.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部分。
4.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思考并理解妈妈告诉孩子的道理,体会母亲对孩子的良苦用心和循循善诱的亲情。
重难点分析:复述影响作者一生一段难忘的经历。
体会妈妈教育女儿的良苦用心,思考并理解妈妈告诉孩子的道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审题质疑。
(一)出示蒲公英图片,提问:同学们看,这就是蒲公英,通过课前搜集了解到的资料看,你都知道有关蒲公英的哪些知识?(二)文章中提到的蒲公英是什么样的?课件出示:老榆树下,蒲公英在草丛里……点了几颗金星儿……(三)板书课题:金色的蒲公英。
看到题目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一)自由读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教师巡视,帮助学困生正音。
课件出示(二)课件出示生字。
1.先指名个别学生试读,组织学生小组内检查,再面向全体学生反馈。
2.适时指导特殊字的书写,如“励”可以跟“厉、历”对比学习。
“练”注意右半部分不要写成“东”。
“肃”字的笔顺应注意等,并及时带领学生书空。
三年级科学教案 第14课《怎样测量液体的体积》
![三年级科学教案 第14课《怎样测量液体的体积》](https://img.taocdn.com/s3/m/2f667a844b73f242336c5fc2.png)
《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4课《怎样测量液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粤教科技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固体、液体和气体》单元第三课,本课是学生在学习了“认识液体”之后,通过本课安排的两个探究活动“利用什么来测量”,“测量水的体积”和一个实践活动“测量水杯的容量”组成。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观察、认识液体的测量仪器。
并通过学习学会使用测量仪器测量液体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水杯、水瓶装水是再熟悉不过的动作了,但怎样知道杯里或瓶里有多少水,学生却会忽略。
这一课就是让学生能通过安排的两个探究活动和一个实践活动来系统的学习用什么工具测量水的体积,使用工具怎样测量水的体积。
并把学到的知识应用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上。
三、教学策略1. 引导学生认识测量体积的工具。
通过要想知道水有多少,可以使用量筒或量杯作为测量仪器测量水的体积。
然后逐步认识量筒和量杯的不同点和相同点都有刻度,并认识体积的单位是毫升。
2.使用量筒测量水杯中水的体积。
引导学生从倒水进量筒,观察刻度、观察视线要求倾斜量筒,将杯中的水沿量筒壁慢慢倒入。
把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观察刻度。
观察时视线应与液体的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出刻度读数。
四、教学目标1.认识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知道体积单位——毫升。
2.知道正确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
3.在进行测量液体体积的过程中,体会科学的严谨。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测量仪器并学习用它们来测量液体的体积。
教学难点:学习使用仪器测量液体的体积。
六、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学生用实验材料一套。
学具准备:水、水杯、量杯、量筒、抹布,学生活动手册。
七、教学过程(一)任务驱动媒体:出示课件和两杯水。
问题:哪个杯子里的水更多?(二)活动探究1.活动1:利用什么来测量问题:想要知道水的多少可以用什么来测量?讨论:小组探讨能够测量水多少的方法。
交流:方法有很多,哪种方法最简单方便?用仪器——量杯和量筒来测量水的多少。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我设计的自行车知识树说课稿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我设计的自行车知识树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b9946cc71fe910ef02df845.png)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我设计的自行车知识树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我叫邱海丽,来自美丽的海滨小城荣成幸福街小学,请大家支持我!今天我知识树说课的内容是山东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14课《我设计的自行车》。
我说课的流程有三个:说课标,说教材和说教学建议。
说课标,包括说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
说教材,包括说教材编写特点,教材编写的体例目的,内容结构和知识整合。
说建议,包括说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说课程标准。
包括说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
首先说课程目标。
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其次,说内容标准。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我设计的自行车》一课属于“设计应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接下来我说今天的第二个环节:说教材。
包括说教材编写特点,教材编写的体例目的,教材的内容结构和教材的知识整合。
《美术课程标准》下的教材编写特点:《美术课程标准》下的美术教材,以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宗旨,以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关注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环境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和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教材内容结构:本册课程目标具体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加以描述。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包含第1课、第3课、第4课、第5课、第6课、第7课、第8课、第10课、第11课、第12课、第13课、第14课、第15课、第16课、第18课。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1学习原色、间色、冷暖色等色彩基本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有目的地加以运用。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不会叫的狗》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不会叫的狗》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4e0b2055270722192ef786.png)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不会叫的狗》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不会叫的狗》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课文|读故事,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
想一想:故事的结局可能是什么?| 从前,有一条不会叫的狗。
它不会像狗一样叫,不会像猫一样叫,也不会像牛那样哞哞叫,更不会像马那样嘶鸣。
它是一只孤零零的小狗,不知道怎么到了一个没有狗的国家。
它并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毛病,是别人让它知道,不会叫其实是一种很大的缺陷。
它们对它说:“你怎么不叫?”“我不会……我是外来的……”“这算什么回答啊。
你难道不知道狗是会叫的?”“干吗要叫?”“狗会叫,因为它们是狗。
它们对过路的陌生人叫,对惹人讨厌的猫叫,对着满月叫。
它们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
它们白天叫得多,但晚上也叫。
”“也许是这样,可我……”“可你怎么啦?你这只狗可真特别。
去,去!总有一天你会上新闻的。
”小狗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些批评。
它不会叫,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学会。
“你跟我学。
”有一次,一只同情它的小公鸡对它说。
那只小公鸡喔喔喔地叫了几声。
“我觉得很难。
”小狗对小公鸡说道。
“不难,容易极了。
你好好听着,看我的嘴,注意观察我,学我的样子。
”小公鸡又喔喔喔地叫起来。
小狗试着照小公鸡的样子做,但嘴里只发出一种滑稽的咯咯声,吓得旁边的小母鸡都逃走了。
“不要紧,”小公鸡说道,“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
你再试试,来!”小狗又试了一次,两次,三次,都没能成功。
从此,它天天都练习,从早到晚偷偷地练。
有时候,为了更自由,它索性到树林里去练。
一天早晨,它在树林里练习,发出的喔喔喔的叫声是那么逼真,那么好听,那么洪亮。
一只狐狸听到了,心里寻思着:公鸡终于来找我了,我得去感谢它的来访。
狐狸真的去了,还没忘记带上刀叉和餐巾,因为对狐狸来说,没有比小公鸡更美味可口的午餐了。
可以想象,当它看见啼叫的是一只狗而不是小公鸡时,该是多么失望啊!那只狗蹲坐着,一声又一声地喔喔叫着。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4 猫教案 北京版.doc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4 猫教案 北京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07360ef5f5335a8102d220a9.png)
《猫》教学设计教学设想:郑振铎的《猫》一文,文字朴实,感情真挚浓郁,向读者深情讲述了“我”家不幸的养猫史。
字里行间洋溢着“我”对小生命的关注与热爱,以及强烈的忏悔自责之情。
教学本文,重点是通过对文章语言文字的感悟、揣摩,“重锤敲打关键词句”,让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走进作品深处,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实现精神的洗礼。
教学目标:1.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感情;2.朗读课文,揣摩文章语言;3.学习“我”强烈的自省精神。
重点:1.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感情;2.朗读课文,揣摩文章语言;难点:学习“我”强烈的自省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猫是人们喜爱的小动物,它很会讨主人的欢心,因此也得到了人们的娇宠,在家中的地位一般要高于其它小动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猫》一文,听一听他给我们讲述的与猫有关的故事。
二、整体感知作品请同学们用心默读课文:1.思考:文中哪那句话能概括全文内容?2.思考:你能给文章的三个部分分别拟一个小标题吗?交流、明确:1.“我家养了三次猫,结局总是不幸丢失或死亡。
”2.示例:我那夭折的小侣;痛失爱猫;永久的悔。
三、学习课文一、二部分1.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对这两只猫外形、性情描写的句子,朗读,读出喜爱之情。
2.说说哪些词句表现了我们对两只猫的喜爱。
3.说说这两只猫的“不幸”。
4.请同学们找出“我”失去他们后的心情的句子,朗读,交流。
“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我也怅然地,愤愤地,诅咒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四、研讨课文第三部分1.指名朗读课文第三部分。
2.说说这只猫的可怜与不幸。
3.找出能表现我们对待这只猫态度与感情的词句,朗读,品析。
4.设想猫的心理,写出猫的控诉。
5.朗读、品析写我忏悔自责的语句。
五、讨论、交流:1.评点学生朗读情况。
2.这只猫的可怜与不幸:不幸的童年;难看的外表;卑微的地位;忧郁的性格;悲惨的遭遇;突发的噩运。
3.示例:“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4猫教案北京版word版本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4猫教案北京版word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6b914412e009581b6ad9ebca.png)
《猫》教课方案教课目标:1、会认“乖”等7 个生字,会写“性”等13 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听任、贪玩、尽责、抓痒、踩印、梅花”等13 个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中自己喜爱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真实,详尽的表达方式,领会文中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色写详尽,并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4、产生认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课重难点:要点:领会文中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色写详尽,并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难点:产生认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课目标:1、学习本课生词新词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教课过程:一、导入,激发兴趣导语: ( 取出一本卡通书《多啦 A 梦》) 这本书你们都喜爱看,谁能告诉我这本书的主角是谁 ?( 生答:大雄和机器猫) 。
没错,除了大雄外就是那只可爱并且无所不可以的机器猫,可是它不是真实的猫,此刻我们来看看现实生活中的猫( 课件展现猫的图片) 。
今日我们就随从老舍先生来看看他养的猫。
板书:猫 ( 齐读 )二、初读课文,掌握生词新词1、初读课文,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自学生字2、反响自学状况:a.指名读生字,卡片演示生字b.请同学登台听写c.评论并要点讲解:“凭”字上半部分是“任”最后一笔稍短; “贪”字上半部不可以多加一点写成“令”,“痒”偏旁不是“广”,“辟”字的左侧不是“启”。
d.辨析多音字:“的”、“和”、“了”,让学生读出他们的字音,同时点击画面出示相应拼音。
三、理清文章脉络(1)默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a.词语怀疑听任:无论,无论无牵无挂:没有忧愁和担忧屏息凝视:指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
屏:克制凝:注意力会合生机盎然:形容富裕活力,充满活力。
b.听课文录音。
c.集体朗读课文,领会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给你什么感觉?(2)自由谈论,小组交流报告(3)检查报告状况,请几个小组代表说说板书:独特调皮可爱(4)请选择你最喜爱的部分,自由组合读书,把“独特”“调皮”“可爱”的滋味读出来。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3774e352d380eb63946d4b.png)
第13课花钟一、教学目标1.认识“怒、燥、暮”等8个生字,会写“艳、内、梦”等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苏醒”等19个词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二、教学重点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形,理解字义,正确规范书写。
2.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
三、教学难点1.规范书写14个生字。
2.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
四、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花朵图片五、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交流激趣,存疑导入。
1.四人小组交流课前准备的资料,说说自己观察了哪些花,它们在什么时间开放?比一比,看谁搜集的信息多。
(可以得到观察小能手的称号)(板书:花)2.教师播放课件:欣赏一些美丽的花。
问:你知道这些花的名字吗?它们是在什么时间开放的呢?(学生可以猜测。
)有一位植物学家,他的做法真绝妙呀!连老师心里都痒痒的,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请我们一起走进文本。
二、熟读课文,初步释疑。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想一想怎样才算把课文读熟练?(遇到意思不明确的词,可以用自己已有的方法理解。
)2.交流自己读的过程。
3.请学生读1、2两段。
4.评议。
5.余下一段同桌读。
(帮助伙伴纠正错误)6.现在知道那位植物学家做了什么吗?(补充课题:钟)7.你觉得他的做法如何?(讨论、交流)你喜欢用什么样的心情读一读这课题呢?(自由读课题)教师有意识地进行表扬。
8.你认为课文哪部分让你很感兴趣?三、探究课文,感情朗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一段。
2.谁想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请学生朗读)师:你读出了自己的感情,老师都被你感动了。
你为什么会如此钟情于这一段呢?(说体会,谈感想)3..师生合作朗读本段课文。
4.交流自己的收获。
5.带着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再美美地朗读这段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第三单元14课教学设计
Lesson 14 Would you like some soup?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听懂、会说、认读和书写词汇:noodles, dumplings, rice, soup
2. 能理解并口头运用句子: Would you like some_____?
Yes, please. No, thanks.
3.乐于模仿,敢于开口。
对各种英语学习活动有兴趣,能积极参与。
4.注意倾听,积极思考。
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教学重点:1.词汇:noodles, dumplings, soup, and rice
2. 句型:Would you like some_____?
Yes, please. No, thanks.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所学句型进行交际交流。
教学过程:
I. Warm up
Greetings
T:Hello,boys and girls!
Ss:Hello,teacher.
T:How are you?
Ss:Fine,thanks.And you?
T:I’m fine,too. Nice to meet you.
Ss:Nice to meet you,too.
Review the words in lesson 13. What is it? It’s ______. T:What do you like to eat / drink?
Who cooks in your home? Do you know how to cook?
Today let’s have fun learning about eating and drinking. II. New Concept
1.学生观看教学光盘,介绍新词汇:
Look at this family, where are they? what are they doing?
Where are they sitting? Who is there?
Introduce: noodles, dumplings, soup,
r i ce, n i ce, m i ce, n i ne, f i ne
1. Let’s chant!
2. 学生观看教学光盘,介绍新句型:
What does Li Ming’s mother say?
What does Jenny say?
Would you like some ______? Yes, please. No, thanks. III. Practice
1.Play a guessing game to practice the four words.
2.Let’s do it. (part 4)
3. Group work: 让几位自告奋勇者坐到已经准备好的桌子旁,表演对话,然后小组内表演。
IV. Homework
1. What do we learn from this lesson?
2. 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3. homework: Read the text.
Write the words.
Do the exercises.
板书设计:
Lesson 14: Would you like some soup?
noodles
dumplings
rice
Yes, please. No,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