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各章练习题课稿

合集下载

生理心理复习答案详解

生理心理复习答案详解

生理心理学——各章练习题(有几题答案真心找不到了,答案仅供参考)(2012-2013-2)第一章导论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生理心理学 P1生理心理学是揭示人类自身心理活动机制的科学。

二、简答题1.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并举例说明 P5①脑立体定位技术②脑损伤法(包括: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点解损伤、药物损伤、扩布性损伤、冰冻方法、神经化学损伤)③刺激法(包括:电刺激法、化学刺激法)④电记录法⑤生物化学分析法⑥分子遗传学技术⑦脑成像技术第十三章精神药理学一、名词解释1.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指从神经末梢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对其靶细胞产生兴奋或者抑制效应的化学物质。

2.神经调质神经调质是指一些自身不直接触发所支配的细胞功能效应,但可以调制传统递质活动的一类神经活性物质。

二、简答题1、简述药物作用效果及影响因素作用效果:①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②影响神经递质的贮存和释放;③影响受体功能;④影响神经递质重摄取或降解。

影响因素:①机体因素②药物因素③其他因素第二章注意的神经过程一、名词解释1.警觉网络 P16①上行去甲肾上腺素系统(维持紧张或唤醒的情景下辨别能力的保护,参与选择性注意);②上行多巴胺系统行为激活,将动机转化为动作);③上行胆碱能系统(提高信噪比,促进刺激在皮层水平的加工);④上行5-HT系统(有助于行为抑制)。

2.定向网络 P21①顶叶(与注意定向有关,损伤后破坏了对同侧注意摆脱的能力);②中脑上丘(损伤影响视觉定向,破坏了有效线索引导行为定向的作用);③丘脑枕核(损伤患者或猴子在隐蔽定向任务上表现困难)。

3.执行网络 P24①额叶的一些区域包括扣带回参与注意的执行;②额叶损伤不能维持注意;③额叶可能对目标的权重选择有重要作用。

4.对侧忽视综合症 P21不能对出现在脑损伤对侧空间的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既表现出来的感觉和注意障碍称为对侧忽视综合症。

或者脑损伤后在感觉性输入和运动性输出的密切关系中产生的,患者不能注意到从对侧来的视觉、听觉、触觉的刺激。

(完整版)生理学各章节习题训练

(完整版)生理学各章节习题训练

(完整版)生理学各章节习题训练生理学各章节习题训练苏州大学医学部生理学系王国卿第一章生理知识绪论一.名词解释:1 内环境2 稳态3 兴奋性4 刺激5 反应6 阈值7 兴奋8 抑制9 负反馈 10 正反馈二.填空题:1 生命的基本特征有————、————和————。

2 机体生理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是————、————、————和————。

3 反馈包括—反馈和—反馈,用于调节内环境稳态的反馈主要是——反馈。

4 反应通常包括两种形式,——————和——————。

5 能够引起机体产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叫————,大于该刺激的刺激叫————,小于该刺激的刺激叫————。

6 描述兴奋性的指标是——,它与兴奋性呈——比。

7 常见的内环境组成有——、——、——、——和——,其中以——最为重要。

8 ——————————————————是内环境稳态的一个实例。

9 刺激与反应的相同之处是————。

而不同之处,前者是————,后者是————。

10 新陈代谢包括两个过程:——————和——————。

11机体中的可兴奋组织通常指————、————和————,这些组织受到有效刺激后能产生————。

三.单选题:1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神经活动 .肌肉收缩 .腺体分泌 .反射活动 .动作电位2 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是属于().全身性体液调节 .局部性体液调节 .神经体液调节 .神经调节.自身调节3 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正反馈调节 .负反馈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4 下列生理过程中,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的恒定 .降压反射 .呼吸节律的维持.体温恒定的维持 .排尿反射5 下列生理过程中,不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血液凝固 .排便反射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时H释放增加.排尿反射 .分娩反射6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与环境关系 .人体细胞功能 .人体功能调节.各器官的生理功能 .人体功能活动规律7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应 .适应 .正反馈 .负反馈8 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客观指标是().动作电位 .阈电位 .组织对刺激的反应能力 .强度阈值.除极速度9 机体功能调节中,最重要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 .反馈调节 .前馈调节10 下列关于刺激和反应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有刺激必然产生反应 .产生反应时,必然接受了刺激.阈刺激时,必然产生反应 .有刺激时,不一定产生反应.有时反应随刺激强度加大而增强四.回答题:1. 试述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几种方式有哪些?其特点如何?2. 生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名词解释:1 单纯扩散2 易化扩散3 泵转运4 静息电位5 动作电位6 阈电位7 局部兴奋8 绝对不应期9 “全或无”现象10 兴奋-收缩耦联 11 等张收缩 12 等长收缩 13 完全强直收缩14 极化状态 15 去极化(除极) 16 复极化 17 超极化 18 超射二.填空题:1 常见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和————。

沈政、林庶芝《生理心理学》笔记及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章导论——第3章神经系统的感觉和运

沈政、林庶芝《生理心理学》笔记及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章导论——第3章神经系统的感觉和运

沈政、林庶芝《⽣理⼼理学》笔记及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章导论——第3章神经系统的感觉和运第1章导论1.1 复习笔记⼀、⽣理⼼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科学与社会价值⽣理⼼理学是⼼理学学科体系中的必修课程,是⼼理科学、神经科学和信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脑关系是⽣理⼼理学研究的核⼼命题,该命题的研究进展不仅对⼼理学其他分⽀学科的发展产⽣重⼤影响,对于认识论和哲学的理论发展也具有重⼤意义。

(⼀)⼼-⾝关系⼼⾝关系的科学命题不仅是⼼理⽣理学的基本命题,也是哲学的基本命题。

早期⾃然哲学式的⼼-⾝关系理论研究⽐较肤浅。

随着科学的发展,⼼-⾝关系的探讨逐渐为⼼-脑关系的命题所取代。

(⼆)⼼-物关系⼼⼀物关系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既是⼼理学的命题,也是哲学的第⼀命题。

⼼理学从具体的外界物质刺激与个体意识之间的制约关系中,探讨个体⼼理活动的规律。

随着新⽅法和新理论的产⽣,研究表明⼈类的意识活动是外界物质过程与脑这⼀特殊物质相互作⽤的产物。

(三)⼼-脑关系神经科学是近四⼗多年来形成的⼀门综合科学,它囊括了脑研究的许多理论和技术。

信息科学是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综合科学,它的⼀些理论概念对现代脑研究产⽣了巨⼤启发作⽤。

⽣理⼼理学必须从神经科学和信息科学中吸收新理论与新技术等新成果。

⼆、⽣理⼼理学的基本理论(⼀)脑机能定位论与等位论的统⼀性原理1.脑机能定位理论(1)1811年,贝尔根据脑形态与功能不同,将其分为⼤脑和⼩脑。

这⼀发现成为脑机能定位理论的发端;(2)1861年,布罗卡发现了位于额叶的“⾔语运动中枢”,1874年,维尔尼克发现了语⾔感觉区。

临床观察法、⼿术切除法、电刺激法、解剖学和组织学法,是脑机能定位理论所依靠的主要⽅法;(3)20世纪40~50年代,苏联关于⼤脑⽪层是条件反射暂时联系赖以形成基础的观点、现代神经⽣理学关于脑⼲⽹状结构是睡眠与觉醒中枢的理论以及60年代根据割裂脑研究提出的⼤脑两半球机能不对称性的理论观点,都可以看作是脑机能定位思想的继续和发展。

生理心理学习题

生理心理学习题

第五章试题一.填空题1.多数人的语言功能与__半球有关.左侧2.音乐性刺激的分辨能力以__侧半球有关.右3.语言信息加工过程的初级阶段并没有明显的__现象。

只有在复杂的联想功能中__皮质的优势效应才显著.大脑半球一侧化左侧4.语言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是受__决定的,自然语言和手语功能在皮质上具有__性质. 遗传定位5.颞叶的绝大部分除了负责__和意外的所有大脑皮质都与__有关.运动感觉思维6.左半球负责__思维,右半球负责__思维. 抽象形象二.单项选择题1.病人主动性语言产出正常,但听不懂别人的口头语言或看不懂书面语言,这称为( ). AA.感觉性失语症B.运动性失语症C.传导性失语症D.皮层间失语症2在言语功能和抽象思维功能上有优势的是( ). AA.左侧半脑B.右侧半脑C.额叶D.胼胝体3额中回的后部损伤会导致( ). BA.命名性失语B.失算症C.失写症D.失语症4布罗卡区也叫说话中枢还叫( ). BA.感觉中枢B.运动语言中枢C.视觉中枢D.感觉中枢5.传导性失语症被认为是哪些部位受损所致( ).DA.布洛卡区B.维尔尼克区C.顶下小叶与角回D.布洛卡和维尔尼克区间的联络纤维6.命名性失语症是哪些部位损伤所致( ).DA.颞叶B.顶下小叶和角回C.左额下回D.弓形束7.书写困难的失写症是哪些部位损伤所致( ).AA.左额中回B.右额中回C.左额下回D.右额下回8.口头语言加工的重要脑区是( ).BA.布罗卡区B.岛叶C.威尔尼克区D.缘上回角回9.哪个部位的损伤与命名动物有关( ).CA.左颞前部B.左颞下叶后侧C.左颞下叶D.颞下回10.快乐中枢是( ).CA.下丘脑B.网状结构C.边缘系统D.大脑皮质三.多项选择题1.影响语言获得因素( ).ABCA.遗传因素B.出生前因素C.语言环境D.营养因素2.组成语言信息处理的神经心理模型的脑区包括( ). ABCDEA.布罗卡区B.威尔尼克区C.角回D.联系两区的弓状回E.相应的皮质运动感觉区3.前额叶的思维功能( ) .BDA .应付外来刺激 B.防止神经错乱C.识别文字D.形成思维4.情绪的脑中枢机制有( ).ABCDA.下丘脑B.网状结构C.边缘系统D.大脑皮质四.名词解释1.传导性失语:会话理解正常,也能进行流利的会话,但语言错乱。

生理心理学习题集

生理心理学习题集

生理心理学习题集第一章导论一、概念题1.生理心理学:是以心身关系为自己的基本命题,力图阐明各种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

2.功能柱:具有相同或相近似机能的神经细胞处在同一柱内,称为功能柱。

3.边缘叶:大脑半球的内侧面与底面,围绕半球颈的环状回,包括胼胝体下回、扣带回、海马回和海马回深部的海马结构。

4.顶盖:中脑的背侧部,由顶盖前区、上丘和下丘组成。

5.顶盖前区或称顶盖前核:位于中脑和间脑交界,后连合至上丘头端水平。

导水管周围灰质的背外侧,部分与上丘相连。

6.超限抑制:任一刺激强度过大,不但不会引起兴奋过程,相反会引起抑制。

7.外抑制:当机体进行某项活动,周围出现异常可怕的声音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怔一下,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

简言之,现时活动以外的新异刺激所引起的抑制过程就是外抑制。

8.消退抑制: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而不用非条件刺激强化,则条件反射会逐渐减弱,乃至对条件刺激完全不发生反应。

9.延缓抑制:如果将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相结合的时间间隔延长,条件反射将在条件刺激出现相当长的时间后才出现。

是由于此时皮质内发生了抑制过程,称为延缓抑制。

、10.静息电位:细胞在没有受到外来刺激时,即处于静息状态下的细胞膜内外侧所存在的电位差。

11.动作电位:神经元兴奋时将产生去极化,细胞兴奋产生的电位变化。

(神经冲动)12.极化:把静息电位存在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的状态。

13.超极化:将膜极化状态变大的变化趋势。

14.去极化:一般将膜极化状态变小的变化趋势。

15.复极化:细胞膜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

16.神经递质:凡是神经细胞间神经信息传递所中介的化学物质。

17.受体:是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分子可以识别和选择性与某些物质发生特异性受体结合反应,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

二、简述题1.生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神经科学和信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2.脑机能定位理论所依靠的主要方法:临床观察法、手术切除法、电刺激法、解剖学和组织学法。

《生理心理学》题集

《生理心理学》题集

《生理心理学》题集注意事项:•本题集共包含10个大题。

•请确保在90分钟内完成所有题目。

•答题前请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后再作答。

第一大题: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生理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A. 心理现象的行为表现B. 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C. 心理现象的社会影响D. 心理现象的文化背景2.下列哪项不属于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A. 神经元B. 神经胶质细胞C. 突触D. 神经纤维3.下列关于神经元的说法错误的是:A.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B. 神经元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C. 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D. 神经元的突起只包括树突4.反射是指:A. 神经系统对外部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B. 神经系统对内部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C. 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D. 神经系统对特定刺激做出的非规律性应答5.下列哪项不属于条件反射?A. 膝跳反射B. 望梅止渴C. 谈虎色变D. 画饼充饥6.下丘脑在内分泌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A. 分泌多种激素B. 调节体液平衡C. 控制腺体分泌D. 协调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7.大脑皮层的主要功能是:A. 躯体感觉B. 躯体运动C. 高级心理功能D. 内脏活动调节8.关于脑电图(EEG)的描述,错误的是:A. 反映大脑皮层电活动的记录B. 常用于癫痫等疾病的诊断C. 只能在睡眠状态下进行D. 可分为自发脑电和诱发脑电9.下列哪项不是情绪的生理指标?A. 血压B. 心率C. 呼吸频率D. 瞳孔大小10.下列关于记忆的说法正确的是:A. 记忆只与海马体有关B. 记忆是一个单一的过程C. 记忆包括编码、储存和提取三个基本过程D. 记忆不会随时间衰退第二大题: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与______的交叉学科。

2.神经元之间通过______进行连接和传递信息。

3.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______、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

生理心理学习题集

生理心理学习题集

生理心理学习题集第一章导论1.突触由()、()和()三个部分组成。

2.外周神经系统是由()和()组成。

3.丘脑是除()觉外,所有感觉的皮层下重要整合中枢。

4.下丘脑是()和()的调节中枢5.人的反射活动, 无论是条件反射还是非条件反射, 在神经系统内部都存在着()和()两种神经过程。

6.神经生理学将传入神经系统分为()和()两大系统。

7.中枢神经组织中的灰质和神经核是由神经细胞的()和( )组成。

8.神经元由()和()组成。

9.解剖学将神经系统分为两大部分:即()和()。

10.大脑皮层前岛叶是()高级脑中枢。

11.根据神经元的传递方向可将其分为三类:()、()和()12.根据神经元的突起数目可将其分为()、()和()。

13.脑分为()、()、()、()、()和()6个脑区。

14.根据自主神经中枢部位与形态特点,将其分为()与()。

15.脑的电现象可分为()和()两大类。

16.大脑平均诱发电位是一组复合波,分为()、()和()。

17.神经元对刺激强度是按着()的规律进行()或()编码。

18.根据神经递质的生理功能可分为()和()。

19.虽然脑重量约占全身体中的2%,但其耗氧量与耗能量却占全身的(),而且99%利用()为能源代谢底物,主要靠血液供应。

20.神经元兴奋过程,伴随着其单位发放的神经脉冲频率();抑制过程为单位发放频率()。

21.人类对心理活动与脑功能关系的认识,大体可分为6个相对的历史时期,与之相应的有6种大的理论体系,即()、()、()、()、()、()。

四、单项选择题1.属于纹状体的脑结构是:A.尾状核与杏仁核B.尾状核与豆状核C.杏仁核与豆状核D.豆状核与屏状核2.代表大脑兴奋过程的脑电波是:A.δB.αC.βD.θ3. 神经元的兴奋过程,伴随着其单位发放的神经脉冲:A.频率加快,幅值不变B.频率加快,幅值增高C.频率加快,幅值降低D.频率不变,幅值增高4. 静息电位细胞膜的状态是:A.极化B.去极化C.反极化D.复极化5.级量反应的电生理现象是:A.纤维上的动作电位B.神经元的单位发放C.突触后电位D.峰形电位6. 动作电位上升部分是由膜的哪些过程而引起的:A. 极化B. 去极化C. 复极化D. 后超极化7.属于边缘叶的脑结构是:A.下丘脑B.胼胝体下回C.丘脑D.中脑被盖8.上丘位于:A 丘脑B间脑C中脑D桥脑9.属于条件抑制的是:A.外抑制B.延缓抑制C.超限抑制D.突触前抑制10.突触后电位的特点是:A.可以总和B.快电位C.双向传递D.全或无11.动作电位下降部分是膜的A.极化过程B.去极化过程C.复极化过程D.反极化过程12.根据大脑皮层细胞层次不同,可将皮层分为古皮层、旧皮层和占大脑皮层90%左右的皮层是:A.新皮层B.灰质C.髓质D.中央皮层13.中脑的背侧有四个凸出,由一对上丘和一对下丘组成,分别对视、听信息进行加工,称之为:A.内侧膝状体B.外侧膝状体C.四叠体D.纹状体14.神经元轴突密集的地方,称为:A.灰质B.白质C.神经核团D.新皮层15.小脑白质的深部有4对核,称之为:A.杏仁核B.中央核C.白质核D.小脑核16.1861年,哪位发现了位于额叶的言语运动中枢:A.布罗卡B.维尔尼克C.巴甫洛夫D.谢灵顿17. 1874年,哪位发现了语言感觉区:A.布罗卡B.维尔尼克C.巴甫洛夫D.谢灵顿18.神经内分泌和内脏功能的调节中枢是:A.丘脑B.下丘脑C.脑干D.小脑19.维持生命的最必要的中枢是:A.丘脑B.下丘脑C.脑干D.小脑20.当机体进行某项活动,周围出现异常可怕的声音时,总会情不自禁的证一下,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这种现象就是:A. 分化抑制B.外抑制C.超限抑制D.消退抑制21. 系列哪项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A.脑神经B.脊神经C.脊髓D.面神经22.纹状体的组成由:A.豆状核与杏仁核B.屏状核与尾状核C.豆状核与尾状核D.杏仁核与屏状核23.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间隙大约是:A.20~50纳米B.15~40纳米C.10~30纳米D.10~50纳米24.大多数神经原的静息电位(极化)是:A.内负外正70~90毫伏B.内正外负70~90毫伏C.内负外正100~110毫伏D.内正外负100~110毫伏25.连接大脑两半球的结构是:A.内囊B.胼胝体C.脑干D.丘脑21.哪项是非条件抑制:A.消退抑制B.超限抑制C.分化抑制D.延缓抑制22.属于条件抑制的是A.外抑制B.延缓抑制C.超限抑制D.突触前抑制第二章感觉的生理心理学基础1.视觉信息的产生依靠两种生理机制,即眼的()和()。

生理心理学前三章试题及答案

生理心理学前三章试题及答案

生理心理学前三章试题及答案生理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过程与生理机制之间关系的学科。

以下是生理心理学前三章的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理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什么?A. 心理过程B. 生理机制C. 心理过程与生理机制的关系D. 社会心理学答案:C2. 神经递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传递神经冲动B. 接收神经冲动C. 抑制神经冲动D. 以上都不是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大脑的主要功能区域?A. 额叶B. 颞叶C. 顶叶D. 脊柱答案:D4. 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A. 产生电信号B. 传递信息C. 接收信息D. 以上都是答案:B5. 以下哪个激素与应激反应有关?A. 胰岛素B. 肾上腺素C. 甲状腺素D. 性激素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神经递质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答案: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它们在突触间隙中释放,与突触后神经元的受体结合,从而改变后神经元的电位,导致兴奋或抑制的效应。

2. 描述大脑的两个半球如何协同工作。

答案:大脑的两个半球通过胼胝体连接,进行信息的交换和整合。

每个半球通常负责身体的对侧,左半球通常与语言和逻辑思维相关,而右半球则与空间感知和创造性思维相关。

3. 解释什么是反射和条件反射。

答案:反射是生物体对外界刺激的快速、自动、固定的反应。

条件反射是一种学习过程,通过重复刺激,使得原本中性的刺激能够引发特定的反应。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大脑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答案:大脑通过复杂的神经网络处理情绪和行为。

边缘系统,特别是杏仁核和海马体,与情绪记忆和情绪调节有关。

前额叶则参与决策、规划和社交行为的控制。

神经递质和激素也在情绪调节中扮演重要角色。

2. 讨论生理心理学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

答案:生理心理学提供了理解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和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学基础。

它帮助我们了解这些疾病背后的神经机制,从而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策略,如药物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和神经反馈训练。

心理生物学基础课后练习

心理生物学基础课后练习

第1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在研究方法上是有区别的,生理心理学的方法如(电解法)。

2.正电子放射层描技术(PET)与计算机轴断层描技术(CAT)等其他造影术不同,它得到的是(活性物质代谢率的机能动态图像)3.许多组织、细胞自身也能对周围环境变化发生相应的反应,使其功能得到相应的调整。

由于这种反应是组织、细胞本身的生理特性决定的,并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所以称为(自我调节)二.填空题1.人体具备维持内环境稳定的能力。

机体对细胞、器官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我调节)。

三.名词解释1.内环境:人体的绝大多数细胞并不与外界环境相接触,它们直接接触的是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称之为内环境。

2.稳态:内环境的作的用主要是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接受细胞排出的代谢产物并为细胞活动提供条件。

因此,内环境各项物理和化学因素是保持相对稳定的,如一定的体温、酸碱度、血糖水平,称为内环境的稳态。

3.脑电图:将大脑皮层连续的节律性电位变化叫作自发脑电活动,它的记录叫脑电图。

四.简答题1.简述人体内环境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答:人体具备维持内环境稳定的能力,机体对细胞、器官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1)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调节的,其调节过程是反射。

2)体液调节:指机体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后者经各种体液途径到达全身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改变细胞的活动,从而实现其调节作用。

3)自身调节:组织、细胞自身也能对周围环境变化发生相应的反应,使其功能得到相应的调整。

2.简述EEG/ERP、PET、MRI几种技术的基本原理。

1)EEG/ERP(脑电图/事件相关电位):脑电活动记录技术:是用电极从头皮记录到的电位变化。

0.5-2Hz=人睡眠及极度疲劳或麻醉状态、4-7Hz=人困倦时出现、8-13Hz=人放松或闭眼时会出现、14-30Hz=当人警醒时会出现的频率较高、波幅较小的脑电波电活动的结果。

生理心理学习题库

生理心理学习题库

生理心理学学习要点第一章导论一、神经解剖学知识1. 神经解剖将神经系统分为两大部分:即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2. 中枢神经系统由颅腔里的脑和椎管内的脊髓组成。

颅腔里的脑又可分为大脑、小脑、间脑、中脑、桥脑和延脑六个脑区。

椎管内的脊髓分31节。

3. 外周神经系统是中枢发出的纤维,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它们分别传递躯干、头、面部的感觉与运动信息。

在脑、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运动的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称之为植物神经。

4. 根据植物神经的中枢部位、形态特点,可将其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功能上彼此拮抗,共同调节和支配内脏活动。

5. 神经组织学根据脑与脊髓内的细胞聚集和纤维排列将其分为灰质、白质、神经核和纤维束。

(1)灰质和神经核是由神经细胞体和神经细胞树突组成。

白质和纤维束是由神经细胞的轴突(神经纤维)组成。

(2)在大脑中,灰质分布在表层,称为大脑皮层;白质在深部,称为髓质。

在脊髓中正好相反,灰质在内,白质在外。

(3)据大脑皮层细胞层次不同,可将皮层分为古皮层、旧皮层和新皮层。

根据解剖部位从前向后,又可将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

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

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

顶叶为躯体感觉的高级中枢。

额叶以躯体的运动功能为主。

6. 边缘叶:包括胼胝体下回、扣带回、海马回及其海马回深部的海马结构。

边缘系统:边缘叶及皮层下一些脑结构,如丘脑、乳头体、中脑被盖等,共同构成边缘系统,具有内脏脑之称,是内脏功能和机体内的高级调节控制中枢,也是情绪、情感的调节中枢。

7. 基底神经节:在大脑髓质(白质)深部有一些神经核团,称~,包括尾状核、豆状核、杏仁核和屏状核。

尾状核与豆状核组成纹状体,对机体的运动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8. 间脑位于大脑与中脑之间,被大脑两半球所遮盖,由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四部分组成。

(1)丘脑是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整合中枢。

它将传入的信息进行选择和整合后,再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部位。

卡尔森《生理心理学》(第6版)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细分析与解答(第10章 情 绪)【圣才出品】

卡尔森《生理心理学》(第6版)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细分析与解答(第10章 情 绪)【圣才出品】

第10章情绪10.1 复习笔记一、情绪概述(一)情绪的指代情绪在日常用语中指由某些情境带来的正性或负性感受。

在心理学中,情绪是对特定刺激的复杂反应。

(二)情绪的定义对情绪的完整定义包括三部分:情绪是一种认知体验,伴着某种情感体会和特定生理反应,即情绪包括了思考过程(认知体验)、心情转变(情感体会)和身体上的变化(生理反应)。

(三)情绪的构成1.情绪包括情绪体会和情绪反应。

2.情绪反应由行为成分、自主神经成分和激素成分构成。

3.情绪反应三个成分的关系是:自主神经反应使行为易化,使体内能量迅速动员起来,以完成剧烈的动作。

激素反应强化了自主神经反应。

二、情绪作为反应模式(一)恐惧恐惧情绪各成分的整合是由杏仁核控制的。

1.动物研究(1)基本概念杏仁核,或称杏仁核样复合体,位于颞叶内,由多个核团构成,各核团具有不同的传入纤维和传出纤维,也具有不同的功能。

(2)基本结构及功能①内侧核由数个子核构成,接收感觉传入信息(包括气味和信息素),再将这些信息传递至前脑内侧基底部和下丘脑。

②外侧核(LA)a.接收来自初级感觉皮层、联合皮层、丘脑和海马的感觉传入信息,发放神经纤维至杏仁核的基底核、副基底核和中央核。

b.LA还发放传出信息至纹状体腹侧(与强化刺激对学习的作用有关)和丘脑背内侧核(其投射区是前额叶)。

③中央核a.接收基底核、外侧核和副基底核的传入,其传出纤维广泛分布于大脑的各个部位,参与情绪反应。

b.从中央核发出的神经纤维投射到下丘脑、中脑、脑桥和延髓,这些脑区负责情绪反应各成分的表达。

c.激活中央核可诱发出一系列情绪反应:行为反应、自主神经反应和激素反应(如图10-1所示)。

图10-1 杏仁核主要分区和神经联系简图(3)情绪反应的诱发①对于负性刺激诱发的情绪反应,中央核是最重要的脑结构。

a.当威胁性刺激呈现时,中央核被激活。

b.中央核受损将导致大量情绪行为和生理反应减弱或缺失,动物血液中应激激素水平降低,溃疡等应激性疾病的概率也降低。

生理心理学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生理心理学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生理心理学课后练习题含答案生理心理学是探究生物机制与心理学关系的一门科学。

在学习生理心理学课程时,做好课后练习题很有必要。

本文提供一组生理心理学课后练习题,包括答案,希望能帮助读者巩固学习成果。

1. 下列哪一项不是人体机制反应的组成部分?A. 反应本身B. 音响刺激C. 意识D. 上皮细胞答案:D2. 常用于检测脑电活动的技术是?A. CT扫描B. MRIC. PET扫描D. EEG答案:D3. 下列哪一个神经系统是自主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A. 脊髓神经系统B. 脑干神经系统C. 中枢神经系统D. 周围神经系统答案:C4. 哪一种药物能够影响多巴胺的活性?A. 抗抑郁药B. 镇静药C. 舒张血管药D. 麻醉药答案:A5. 以下哪个脑区和以下哪个神经递质与控制情感相关?A. 侧前额叶与5-羟色胺B. 大脑皮层与神经肽YC. 边缘系统与去甲肾上腺素D. 科脑皮层与多巴胺答案:A6. 人体的经络系统是什么?A. 神经系统B. 整合系统C. 循环系统D. 能量系统答案:D7. 下列哪一项关于身体整合的主要理论是错误的?A. 下视觉皮层负责视觉B. 中央前回负责情感的整合C. 大脑的两半球信息处理和特定控制D. 节奏和时间控制驱动前壳体答案:B8. 下列哪一项能够定量评估心理应激的指标?A. 血压B. 鼻子里面的药片放大C. 收缩压D. 心率变异性答案:D9. 记忆的分析意味着以下哪个事件发生在记忆形成时?A. 复习B. 收回C. 升华D. 固化答案:B10. 下列哪一种技术用于研究颅内动态?A. CT扫描B. MRIC. PET扫描D. fMRI答案:D以上是一组生理心理学课后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同时也需要指出,以上题目仅供参考,不代表完全正确。

读者还应该根据其他来源更多了解和学习。

生理学各章节习题训练详解

生理学各章节习题训练详解

生理学各章节习题训练苏州大学医学部生理学系王国卿第一章生理知识绪论一.名词解释:1 内环境2 稳态3 兴奋性4 刺激5 反应6 阈值7 兴奋8 抑制9 负反馈 10 正反馈二.填空题:1 生命的基本特征有————、————和————。

2 机体生理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是————、————、————和————。

3 反馈包括—反馈和—反馈,用于调节内环境稳态的反馈主要是——反馈。

4 反应通常包括两种形式,——————和——————。

5 能够引起机体产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叫————,大于该刺激的刺激叫————,小于该刺激的刺激叫————。

6 描述兴奋性的指标是——,它与兴奋性呈——比。

7 常见的内环境组成有——、——、——、——和——,其中以——最为重要。

8 ——————————————————是内环境稳态的一个实例。

9 刺激与反应的相同之处是————。

而不同之处,前者是————,后者是————。

10 新陈代谢包括两个过程:——————和——————。

11机体中的可兴奋组织通常指————、————和————,这些组织受到有效刺激后能产生————。

三.单选题:1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神经活动 .肌肉收缩 .腺体分泌 .反射活动 .动作电位2 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是属于().全身性体液调节 .局部性体液调节 .神经体液调节 .神经调节.自身调节3 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正反馈调节 .负反馈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4 下列生理过程中,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的恒定 .降压反射 .呼吸节律的维持.体温恒定的维持 .排尿反射5 下列生理过程中,不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血液凝固 .排便反射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时H释放增加.排尿反射 .分娩反射6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与环境关系 .人体细胞功能 .人体功能调节.各器官的生理功能 .人体功能活动规律7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应 .适应 .正反馈 .负反馈8 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客观指标是().动作电位 .阈电位 .组织对刺激的反应能力 .强度阈值.除极速度9 机体功能调节中,最重要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 .反馈调节 .前馈调节10 下列关于刺激和反应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有刺激必然产生反应 .产生反应时,必然接受了刺激.阈刺激时,必然产生反应 .有刺激时,不一定产生反应.有时反应随刺激强度加大而增强四.回答题:1. 试述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几种方式有哪些?其特点如何?2. 生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名词解释:1 单纯扩散2 易化扩散3 泵转运4 静息电位5 动作电位6 阈电位7 局部兴奋8 绝对不应期9 “全或无”现象10 兴奋-收缩耦联 11 等张收缩 12 等长收缩 13 完全强直收缩14 极化状态 15 去极化(除极) 16 复极化 17 超极化 18 超射二.填空题:1 常见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和————。

卡尔森《生理心理学》(第6版)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细分析与解答(第2章 神经系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卡尔森《生理心理学》(第6版)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细分析与解答(第2章 神经系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第2章神经系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1 复习笔记一、神经系统的细胞(一)神经元1.基本结构神经元(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中参与信息处理与信息传递的物质。

大部分神经元都具有以下四个结构或区域:(1)细胞体细胞体中含有细胞核以及其他一些为细胞生命过程提供保障的结构。

(2)树突形状像树一样,由神经元的胞体发出,负责细胞间信息相互沟通。

信息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单向传递(一些特殊的突触能够双向传递信息),从轴突终扣传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膜。

(3)轴突轴突是一条又长又细的管道,外面常包裹有髓鞘,负责把信息从细胞体传导到终扣。

轴突所传递的最基本信息是动作电位。

对于一个轴突,动作电位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总是一定的。

当动作电位到达轴突分叉时,动作电位会随之分为几支,每一支轴突的动作电位和分叉前的大小与强度一致。

(4)轴突终扣轴突末梢与其他神经元形成突触,并传送信息到其他神经元,就是轴突终扣。

当动作电位传递到轴突终扣时,轴突终扣就分泌一种被称作神经递质的化学物质,激发或者抑制感受器细胞,从而决定其轴突上是否有动作电位的产生。

2.内部结构(1)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由两层脂质分子构成,内有许多细胞器。

(2)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内可见的半透明物质,含有许多特殊的微小结构。

线粒体是这些结构中的一种,能分解葡萄糖等营养物质,生成的三磷酸腺苷(ATP)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中心区域的结构,包含染色体。

染色体由长链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组成,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基因是染色体上的片断,含有单个蛋白质分子的信息。

蛋白质对细胞有至关重要的作用:①支撑作用。

各种不同的蛋白束构成细胞骨架,彼此连接,支撑了神经元的形状。

②发挥酶的作用。

有的酶促进某些分子结合,有的酶却加速分子的离解。

③参与细胞内的物质运输。

长长的蛋白质束组成微管,进行轴浆转运,即负责物质快速而有效地在轴质(轴突中的细胞质)中传递。

从胞体到轴突终扣的传输称作顺行性轴浆转运,从轴突终扣到胞体的运输称作逆行性轴浆转运。

生理心理学练习题1

生理心理学练习题1

生理心理学——各章练习题(2012-2013-2)第一章导论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生理心理学P1二、简答题1.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并举例说明第十三章精神药理学一、名词解释1.神经递质2.神经调质二、简答题1、简述药物作用效果及影响因素第二章注意的神经过程一、名词解释1.警觉网络2.定向网络3.执行网络4.对侧忽视综合征5.朝向反射6.儿童注意缺陷障碍二、简答题1.注意参与的神经核团,了解其基本作用2.注意的产生方式及其基本特性3.砸门理论4.第三章感觉一、名词解释1.感受野2.超柱二、简答题1.视网膜上有几种细胞?主要生理功能?2.三原色理论和颜色对立理论3.什么是视皮质功能柱,超柱,有什么功能?P394.比较视觉通路与听觉通路传入通路的不同?5.声音编码的理论?如何实现对不同频率声音的感受?6.前庭器官的作用7.痛觉的产生和心理镇痛第四章知觉的生理心理学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诱发电位2.事件相关电位二、简答题:1.视知觉对象信息平行处理系统2.知觉的神经基础有哪些?P64-673.图像识别理论第五章学习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2.顺行性遗忘和逆行性遗忘3.突触可塑性4. 长时程增强和习得性长时程增强5. 习惯化和敏感化6. 精神盲7. 联合型学习和非联合型学习8. 心因性遗忘二、简答:1.简述海马在学习中的作用。

2.突触可塑性是如何发生3.长时程增强的特性4.学习记忆的影响因素?改善学习记忆的方法有哪些5.长时记忆的可能机制第六章言语、思维的脑机制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运动性失语症2.感觉性失语症3.听觉性失语症4.失读症5.传导性失语症二、简答:1、脑内语言控制区有哪些?2、说明语言功能一侧化的有关研究3、脑部变化(器质或者生化)与精神分裂症思维障碍的关系4、阅读障碍与语言思维中枢活动第七章情绪与情感的生理心理学练习:一、名词解释1.情感性攻击和扑食性攻击2.愉快中枢3.情绪环路4.惊吓通路5.焦虑、抑郁、精神分裂二、简答:1.与情绪活动有关的脑绪构主要有哪些?2.简述条件性恐惧的产生3.攻击行为有关的化学物质4.应激条件下有关激素种类和生理变化如何?5.杏仁核与恐惧信息加工的双通道信息6.简述情绪引起躯体生理变化的中枢机制7.与神经症(焦虑、抑郁、恐惧)相关的神经递质有哪些?有哪些作用?8.生理是如何影响心理?心理是如何相互作用影响健康?举例说明。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12005课程名称:生理心理学课程英文名称:Physiopsychology开课学期:3学时(理论+实践):48(40+8)学分:3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开课专业:应用心理学选用教材:《生理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3版主要参考书:1、卡尔森著苏彦捷等译,生理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年。

2、詹姆斯•卡拉特著,苏彦捷等译,生物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年。

3、葛詹尼加等著,周晓林等译,认知神经科学一关于心智的生物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年。

《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和生物基础的一门科学。

它是心理学、神经科学和信息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属于基础心理学,是心理科学体系中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之一。

心理活动是大脑的重要的功能,是客观现实作用于脑而产生的心理现象。

《生理心理学》就是以脑为中心,研究各种心理和行为的生理机制,主要致力于心理和行为的神经机制(特别是脑机制)的研究。

《生理心理学》不仅研究正常的心理现象,还研究人的本能行为和心理障碍的生理机制。

《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学习《生理心理学》的任务使心理学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心理现象、本能行为及心理障碍的生理机制,为学习其他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Physiopsychology studies 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logical basis of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and behavior. Physiopsychology is an interdiscipline of psychology, neuroscience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Physiopsychology belongs to basic psychology, an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basic theoretical subjects of the psychological science system. Psychological activity is an important function of human brain. Centering on the brain, physiopsychology studies the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of human mind andbehavior,especially the Neural mechanism. Physiopsychology studies not only the normal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but also the psychological disorder. Physiopsychology is a compulsory course of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psychology. The task of the students to learn physiopsychology is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of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instinctive behavior and psychological disorder, in order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m to learn the other courses of psychology.二、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生理心理学是全国高等学校心理学专业开设的主干课之一,是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基础心理学课程。

生理心理学各章练习题课稿

生理心理学各章练习题课稿

生理心理学——各章练习题第一章导论练习题一、名词解说1.生理心理学 : 以身心关系为基本命题,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体制,即研究外界事物作用于脑而产生的心理现象的物质过程的科学。

研究对象:心理活动产生的生理现象。

P12.“全或无”规则 : 是指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刺激阈值,对阈值以下的刺激不发生反响,对阈值以上的刺激无论强弱均给出相同幅值的脉冲发放。

P203. 神经递质 : 神经细胞间神经信息传达所中介的化学物质。

P224.受体:是细胞膜上的特别蛋白分子,能够辨别和选择性的与某些物质发生特异性受体联合反响,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

P235.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发生联系的细微构造,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空隙三部分构成。

P116.逆信使:神经信息在细胞间传达过程中,除了这种参加从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传达信息的递质与受体结外,由突触后开释一种更小的分子,快速逆向扩散到突触前膜,调理化学传达的过程,将这种小分子物质称为逆信使。

已知的逆信使有腺苷和一氧化氮。

P23二、简答题1.简述条件反射三原则。

P3第一,反射活动与外界刺激有着因果关系,即决定论原则,其次,脑对外面刺激进行反响时,进行着复杂的剖析综合活动,与之相应的在脑内存在着很多剖析器,最后,是构造原则,即脑的反射活动是经过反射弧实现的。

2. 简述心理生理学与生理心理学的差别。

P6-7心理生理学:以人类被试为研究对象,以子那边参数为自变量,记录和剖析心理参数随心理认知活动而发生变化的规律生理心理学:是以高等生物为实验对象,采纳有创性实验技术,并用今世认知神经科学理论看法研究认知过程中的脑体制的分支学科。

3. 简述精神病与精神病的差别。

P8-104.试述神经元、突触的构造与分类。

P10-12神经元:胞体,轴突,树突构成构造:有独到的细胞外形,由细胞伸出长短不一样的胞浆突,称树突和轴突。

突触: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空隙5. 中枢神经系统由哪些部分构成?它们之间有哪些重要的联系通路?P12中枢神经系统由颅腔里的脑和脊髓管内的脊髓构成6. 四周神经系统由哪些部分构成?P1212 对脑神经和31 对脊神经7. 大脑皮质分区和各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P16额叶:拥有高级认知活动的调理和控制运动的功能顶叶:负责躯体的各样感觉枕叶:是视觉中枢颞叶:与听觉关系亲密岛叶:与味觉有关8. 边沿系统由哪些部分构成?P17边沿叶与皮基层的脑构造,如:丘脑、下丘脑、乳头体、中脑被盖等9.间脑由哪些部分构成? P18丘脑、下丘脑、上丘脑、底丘脑10.网状构造包含哪些上行和下行系统?11.什么是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P18- 1912.什么是神经过程,它们的运动规律有哪些?P1913.神经递质的四种不一样命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心理学——各章练习题第一章导论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生理心理学:以身心关系为基本命题,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即研究外界事物作用于脑而产生的心理现象的物质过程的科学。

研究对象:心理活动产生的生理现象。

P12.“全或无”规则:是指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刺激阈值,对阈值以下的刺激不发生反应,对阈值以上的刺激无论强弱均给出同样幅值的脉冲发放。

P203.神经递质:神经细胞间神经信息传递所中介的化学物质。

P224.受体:是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分子,可以识别和选择性的与某些物质发生特异性受体结合反应,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

P235.突触:是神经元之间发生联系的细微结构,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三部分组成。

P116.逆信使:神经信息在细胞间传递过程中,除了这类参与从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传递信息的递质与受体结外,由突触后释放一种更小的分子,迅速逆向扩散到突触前膜,调节化学传递的过程,将这类小分子物质称为逆信使。

已知的逆信使有腺苷和一氧化氮。

P23二、简答题1.简述条件反射三原则。

P3首先,反射活动与外界刺激有着因果关系,即决定论原则,其次,脑对外部刺激进行反应时,进行着复杂的分析综合活动,与之相应的在脑内存在着许多分析器,最后,是结构原则,即脑的反射活动是通过反射弧实现的。

2.简述心理生理学与生理心理学的差异。

P6-7心理生理学:以人类被试为研究对象,以子那里参数为自变量,记录和分析心理参数随心理认知活动而发生变化的规律生理心理学:是以高等生物为实验对象,采用有创性实验技术,并用当代认知神经科学理论观点研究认知过程中的脑机制的分支学科。

3.简述精神病与神经病的区别。

P8-104.试述神经元、突触的结构与分类。

P10-12神经元:胞体,轴突,树突组成结构:有独特的细胞外形,由细胞伸出长短不同的胞浆突,称树突和轴突。

突触: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5.中枢神经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它们之间有哪些重要的联系通路?P12中枢神经系统由颅腔里的脑和脊髓管内的脊髓组成6.周围神经系统由哪些部分构成?P12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7.大脑皮质分区和各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P16额叶:具有高级认知活动的调节和控制运动的功能顶叶:负责躯体的各种感觉枕叶:是视觉中枢颞叶:与听觉关系密切岛叶:与味觉有关8.边缘系统由哪些部分构成?P17边缘叶与皮下层的脑结构,如:丘脑、下丘脑、乳头体、中脑被盖等9.间脑由哪些部分构成?P18丘脑、下丘脑、上丘脑、底丘脑10.网状结构包括哪些上行和下行系统?11.什么是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P18-1912.什么是神经过程,它们的运动规律有哪些?P1913.神经递质的四种不同命运。

P2214.神经元信息传递的化学机制。

P2315.试谈巴甫洛夫关于一只狗重的分类。

16.什么是神经冲动?试总结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中有哪些电学表现形式。

17.试总结神经冲动传递的化学基础。

18.大脑自发电活动是怎样产生的?19.什么是事件相关电位?第二章感觉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深感觉2.感受野二、简答题1.眼睛的随意运动有那些方式?在视觉中有什么意义? P312.非随意折光成像机制及其高级中枢位置.3.瞳孔反射的神经通路及其主要特征4.深浅感觉的神经传导通路及其高级中枢位置5.眼的折光装置由哪些部分组成?6.什么是瞳孔反射?其外周和中枢机制是什么?7.什么是调节反射?其外周和中枢机制是什么?8.眼动方式有几种?9.试总结随意眼动与非随意眼动的神经机制。

10.视网膜上有几种细胞?在信息传递方向上和生物电反应方式上有何不同?11.视觉通路的主要结构有哪些?12.试述网膜光感受器中的光化学与生物化学机制。

13.何谓感受野?根据感受野的不同,可将神经节细胞和外侧膝状体细胞分为哪些类型?14.根据感受野的不同,可将视皮质细胞分为几种类型?各自特点是什么?15.什么是视皮质功能柱,超柱,有什么功能?16.声音振动的物理参数和心理物理参数各有哪些?各自的单位是什么?17.听觉通路有哪些主要结构?18.高音编码问题上有几种理论?19.音强编码中的中枢和外周机制是什么?20.躯体感觉有哪些模式,其编码的一般规律是什么?21.浅感觉与深感觉的通路有哪些主要部分?22.有哪几种痛觉理论?各自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3.味觉通路的主要部分是什么?24.味觉编码的中枢和外周机制是什么?25.味觉通路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26.嗅觉对机体行为调节有何意义?第三章知觉的生理心理学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失认症2.超柱3.精神盲二、简答题:1.什么是视觉功能柱?超柱?超柱由哪些特征提取功能柱组成?2.知觉的神经基础有哪些?3.什么是失认症?失认症有哪些种类?神经机制是什么?4.试分析平均诱发电位成分。

第四章注意的生理心理学理论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 朝向反应2. 儿童注意缺陷障碍二、简答:1.试述巴甫洛夫的朝向反射理论。

2.索科洛夫关于朝向反射神经模式匹配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3.什么是顶负波,什么是不匹配负波?它们出现的条件是什么?与朝向反应的类型有何关系?4.为什么说丘脑网状核在随意注意和非随意的选择中具有控制闸门的作用?5.前运动中枢控制理论与朝向反射理论的出发点有何不同?非选择性注意和选择性注意时前运动中枢的作用有何不同?6.什么是儿童注意缺陷障碍?以前还有哪些概念与这种注意障碍的认识有关?第五章学习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联想式学习2.程序性学习3.认知学习二、简答:1、什么是联想式学习?联想式学习有哪几种?各自有什么特点?2、非联想式学习模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3、什么是程序性学习?4、什么是情绪性学习?什么是印记式学习?什么是脑等位论?其提出时的实验依据是什么?有什么片面性和历史局限性?有什么合理的内核?5、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怎样认识暂时联系形成的机制和脑内定位问题?6、简述自动化学习模式的脑结构。

7、简述海马在学习中的作用。

第六章记忆的生理心理学基础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帕帕兹环2.长时程增强的现象3. 顺行性遗忘4. 逆行性遗忘5. 元记忆6. 双分离技术7. 双重任务法8. 内隐性记忆二、简答1、记忆痕迹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如何用当代神经科学观点进行评价?2、怎样用电抽搐实验和电休克疗法证明短时记忆的基础是神经元的反响回路?3、关于电休克对短时记忆的影响问题,有哪两种观点?各自的根据是什么?4、从神经生理学角度如何解释强刺激对记忆痕迹的消除作用和附加噪音作用?5、长时记忆痕迹理论的生化研究揭露了哪些物质与学习记忆有关?有些什么实验能证明之?6、哪些科学事实支持记忆痕迹的生化理论?怎样认识这些现象?7、哪些科学事实能证明长时记忆痕迹的形态结构基础?8、海马中两个重要环路是什么?它们的组成成分和生理心理学功能是什么?9、什么是持久性增强效应?什么是异源性突触易化机制?两者有何关系?10、持久性增强效应的结构基础和生化基础是什么?11、什么是顺行性遗忘症,其特点是什么?脑结构基础是什么?12、海马在动物学习记忆中的作用特点是什么?有哪些实验证明之?13、什么是海马节律?对它的机能意义有几种看法,各自的依据是什么?第七章言语、思维的脑机制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 失语症2. 运动性失语症1. 失写症5.感觉性失语症6. 听觉性失语症7. 失读症二、简答:1、简述失语症的有关研究。

2、对胼胝体切开术病人的研究,如何说明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

3、怎样对正常人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进行实验研究?4、大脑两半球受伤时,哪些神经心理障碍能说明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第八章本能与动机的生理心理学基础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原发性饮水:渴和饮水行为,是由于体内缺水引起的,称为原发性饮水2. 次发性饮水:由于生活习惯和预料将会渴,而导致的饮水行为,称为次发性饮水。

3. 摄食中枢4. 性两形核5. 情绪性攻击行为6. 杀幼行为7. 慢波睡眠8. 异相睡眠9. 上行网状激活系统二、问答题:1、什么是原发性饮水与次发性饮水?2、失血和腹泻后为什么会引起渴?说明其生理机制。

3、怎样证明胃和口腔感觉在饱感和渴感中具有一定的作用?4、 60年代对摄食中枢是怎样认识的?有哪些矛盾的事实?现代对摄食中枢怎样认识?5、中枢和外周有哪些化学物质与摄食行为有关?6、在性行为中,哪些脑结构参与调节作用?雌雄个体性行为脑中枢有何异同?7、哪些激素与性行为有关?8、高等和低等哺乳动物在性对象的选择中,生心机制有何不同?9、防御攻击行为分为几种主要类型?与之相对应的脑中枢是什么?10、慢波睡眠有哪些关键性脑结构?刺激或损毁它们会引起睡眠的哪些变化?它又分为几期?其行为指标和脑电图指标是什么?11、异相睡眠哪些关键性脑结构?各起什么作用?其脑电图和行为表现有何不平行之处?还有些什么特殊生理变化?12、什么是正常人整夜睡眠周期?13、睡眠有哪些功能?各举一例说明之。

14、什么是巴甫洛夫的睡眠理论?其基本要点是什么?15、脑干网状结构在睡眠与觉醒中的作用是什么?16、现代神经科学对睡眠本质认识的基本观点和要点是什么?17、睡眠周期与生物节律现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视交*上核与睡眠周期有何关系?第九章情绪与情感的生理心理学练习:1、试述情绪情感的边缘系统理论。

2、与情绪活动有关的脑绪构主要有哪些?1、试述情绪情感的边缘系统理论。

2、与情绪活动有关的脑绪构主要有哪些?3、情绪情感的关系如何?4、在情绪活动中去甲肾上腺素有哪些作用?作用有何不同?5、神经内分泌系统在情绪活动中有什么作用?第十章运动和意志行为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 运动单位2. 神经效应器接点3. 肌梭4. 单突触反射5. 多突触反射6. 聚合现象7. 发散8. 去大脑强直现象9. 颈紧张反射10. 迷路发射11. 锥体系症状12. 锥体外系二、简答题:1、什么是单突触反射和多突触反射?2、什么是最后共同公路?3、简述脊髓运动标本的异常现象。

4、举例说明高一级脑结构对下一级脑结构的控制调节作用。

5、简述脑干动物出现的三种生理反射现象。

1、什么是单突触反射和多突触反射?2、什么是最后共同公路?3、简述脊髓运动标本的异常现象。

4、举例说明高一级脑结构对下一级脑结构的控制调节作用。

5、简述脑干动物出现的三种生理反射现象。

第十一章人格的生理心理学问题1、巴甫洛夫划分神经类型的标准有哪些?2、艾森克人格理论采用了哪些个性生理心理学概念?又赋它们什么样的社会含义?3、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在性别和个性形成中有何意义?4、什么是液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各自的脑机制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