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2018届高考一轮复习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第1课 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 课件(共16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第1课  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  课件(共16张PPT)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 【课标要求】 •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 【学习模块】 • 模块1:自主预习 • 模块2:互动课堂 • 模块3:图文探究 • 模块4:成功体验 • 模块5:课后拓展
原因 确立 实施 意义
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初步-《共同纲领》→正式-《54宪法》
5个自治区:蒙、新、桂、宁、藏 当家作主、统一团结、发展进步
说明: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当家作主,管理民族事务
回族
模块2 互动课堂
5.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提示]
• 《共同纲领》在总纲第一条中就确立了国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
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
政。"

《五四宪法》的总纲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
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
民主国家"。因此,从实质上来看,五四宪法中规
116个,包括5个自治区、31个自治州、80个自治县。 总面积约6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60%以上;总人 口为1.2亿,其中各少数民族人口为0.5亿多。
模块3 图文探究
• (3)材料三体现 了新中国的什么政 治制度?请正确填 图。
• [提示]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 蒙、新、桂、宁、 藏。
模块4 成功体验
《共同纲领》:代行人大
54政协二届一次:统一战线
56“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件 人民必修1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件 人民必修1
4、意义:这次会议为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 变到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道路,在政治、思想和理 论上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准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1)时间:1949、9 地点:北平 (2)代表:(特点) 空前的广泛性
(3)内容: 决定——首都、国旗、国歌 通过——《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群众大游行
大阅兵
(三)新中国成立的历发展的新纪元
2、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进入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 时期(奠定基石)
国际意义: 3、是继俄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胜利后世界上最重大的事件。
根本政 治制度
基本政 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背景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作出决议 地方人民大会逐级召开(法律和组织基础) 2、过程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 3、意义: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 范围内的确立。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4)作用: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各项准备。
一、新中国的成立
(二)、成立:开国大典
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①时间:1949、10、1 ②内容: A、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
B、任命——周恩来——政务院总理+外交部长 C、施政方针——共同纲领 D、举行——开国大典——标志新中国的成立
第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一、新中国的成立
(一)、背景
1、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基本取得胜利 2、政治上: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已经被推翻;全国人民 拥护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央人民政府 3、理论、路线、方针上:中共七届二中会全的决议 4、组织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共同纲领》 的通过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教学优质优质课件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教学优质优质课件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教学优质PPT课 件-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共30张PPT)
提示: 1.社会性质的变化 2.新中国的政权性质 3.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教学优质PPT课 件-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共30张PPT)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教学优质PPT课 件-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共30张PPT)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教学优质PPT课 件-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共30张PPT)
毛泽东致开幕词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教学优质PPT课 件-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共30张PPT)
代表的广泛性
人民 团体
各民主 党派
各民族
中国 共产党
无党派 人士
人民 解放军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教学优质PPT课 件-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共30张PPT)
海外 华侨
各地区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教学优质PPT课 件-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共30张PPT)
①内容: 决定——首都、国旗、国徽、国歌 通过——《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 ②作用: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各项准备。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教学优质PPT课 件-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共30张PPT)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 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1.一确切定权国力家属性于质人民。人民行 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及表根大本会政和治地制方度各。级人民代表 大会。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教学优质PPT课 件-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共30张PPT)

2018届一轮复习岳麓版 必修一第六单元第1节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课件1(17张)

2018届一轮复习岳麓版 必修一第六单元第1节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课件1(17张)

西藏 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先后成立;1965 年,______
自治区成立。 ③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 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 步。
【微点归纳】 《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原因 (1)从《共同纲领》产生的条件看,由政协来代行国家最高权 力是合适的。 (2)从《共同纲领》的内容看,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 本任务,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3)它的许多内容为我国 1954 年宪法所沿用,为后来宪法的 制定奠定了基础。
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 祖国统一
第1讲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考纲要求 课标提示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
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筹备: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具有临
问题:(4)史料四的画线 部分突出体现了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的哪一特点? 提示: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人民民主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读 史 史料一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 的部分。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第四章 设 疑 有 得 问题:(1)史料一反映出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的哪一特点? 提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 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或国家 的统一性)。 (1)前提是 在国家的 统一领导 下。 问题:(2)从史料二特别是画 (2)基础是 线部分可以看出民族区域自治 少数民族 制度的哪一显著特点? 聚居。 提示:以少数民族聚居为基础 ,核心是自治权。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18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18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3、成就: 五个自治区的建立
4、意义:
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 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和社会进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
宁夏回族 自治区1958
我国的五个 省级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 治区1958
新中国的政治建构 思考:这三种制度有 什么共同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宪民法当》家作主
内容:决定——首都、国旗、国歌、国名
人民 团体
各民主 党派 无党派 中国 人士
各民族 共产党 人民
海外 华侨
解放军 各地区
国旗和国徽
聂耳
田汉
第一届政协决定以 《义勇军进行曲》为 代国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时间:1949年9月21日 地点:北平
内容: 决定——首都、国旗、国歌、国名 通过——《共同纲领》(临时宪法\施政 纲领)(规定国家性质、政权性质) 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持自己。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做的事情,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去的地方,无论有多难,有多远。
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新中国成立的背景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10.1,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主权地位 政权性质 为新中国建设奠定基石 ④中国历史进入 新纪元
二、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条件: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为全国
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最简单的恰恰是最难的。拿梦想去拼,我怎么能输。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会努力站在万人中央成为别人的光。行为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不曾扬帆,何以至远方。人生充满苦痛,我们有幸来过。如果骄傲没有被现实的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么会明白要多努力才能走到远方。所有的 豪言都收起来,所有的呐喊都咽下去。十年后所有难过都是下酒菜。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 停止一日努力。失败时郁郁寡欢,这是懦夫的表现。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越努力,越幸运。每一个不起舞的早晨,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死鱼随 波逐流,活鱼逆流而上。墙高万丈,挡的只是不来的人,要来,千军万马也是挡不住的既然选择远方,就注定风雨兼程。漫漫长路,荆棘丛生,待我用双手踏 平。不要忘记最初那颗不倒的心。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 源泉。感恩生命,感谢她给予我们一个聪明的大脑。思考疑难的问题,生命的意义;赞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记住精彩的瞬间,激动的时刻,温馨的情景, 甜蜜的镜头。感恩生命赋予我们特有的灵性。善待自己,幸福无比,善待别人,快乐无比,善待生命,健康无比。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 的开始。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骄傲是胜利下的蛋,孵出来的却是 失败。没有一个朋友比得上健康,没有一个敌人比得上病魔,与其为病痛暗自流泪,不如运动健身为生命添彩。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缺什么也别缺 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乐不能不要;什么 都可以忘掉,健身不能忘掉。选对事业可以成就一生,选对朋友可以智能一生,选对环境可以快乐一生,选对伴侣可以幸福一生,选对生活方式可以健康一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 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事业和成就,甚至一生。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 消耗身体。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 费。在这个尘世上,虽然有不少寒冷,不少黑暗,但只要人与人之间多些信任,多些关爱,那么,就会增加许多阳光。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 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 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什么叫幼稚。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今天做别人不 愿做的事,明天就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到了一定年龄,便要学会寡言,每一句话都要有用,有重量。喜怒不形于色,大事淡然,有自己的底线。趁着年轻, 不怕多吃一些苦。这些逆境与磨练,才会让你真正学会谦恭。不然,你那自以为是的聪明和藐视一切的优越感,迟早会毁了你。无论现在的你处于什么状态, 是时候对自己说: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长在高山上的鲜 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闪地扑向礁 石。人都是矛盾的,渴望被理解,又害怕被看穿。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

第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新ppt

第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新ppt
材料二: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 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 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
──邓小平
阅读材料后回答:西方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什么原则?我国 的政党制度又有什么特点?他是如何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藏族
蒙古族
回族
满族
朝鲜族
维吾尔族
分布特点: 大杂居 小聚居
汉族
阅读材料 材料一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
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 立各级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 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 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 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 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 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江泽民
1958年建立宁夏 回族自治区
1958年建立广西 壮族自治区
新中国的政治建构 思考:这三种制度有 什么共同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宪民法当》家作主
人民代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民族区域 大会制度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自治制度
根本的政治制度 民主集中制原则
基本的政党制度
基本的民族制度 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思考: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没有依照欧美实行内阁 制或议会制,而采取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你能从下列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图示中说出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地位和职能吗?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全国人大常委会
最高人民 检察院
最高人民 法院
国务院
中央军事 委员会
各部委
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 大常委会是其常设机构;
职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决定中央各领导成员, 并对其监督。

第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件

第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件
1 、 解 放 战 争 —— 基 本 胜 利 2 、 反 动 政 府 —— 已 被 推 翻 3 、 政 治 方 面 —— 七 届 二 中 4 、 组 织 方 面 —— 政 协 会 议 5 、 全 国 人 民 —— 热 烈 拥 护
政治方面:
时间: 地点: 七届二中全会 工作中心转移 内容 基本政策 总任务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的 成 立
(1)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①时间:1949、10、1下午2时
②内容
A、任命——周恩来—政务院总理+外交部长
B、施政方针——<<共同纲领>>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的 成 立
(1)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2)标志——开 国 大 典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的 成 立
组织方面:
召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北 京
1928年 6月21日改 北京为北平
新政协 会议上才改 北平为北京
组织方面:
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①时间:1949、9、21
地点:北平
②中心议题:讨论成立新中国 ③内容: A、讨论——国名、国旗、国徽、国歌 B、通过——《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C、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新 中 国 初 期 的 政 治 建 设
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一)、内容: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背景: 1、基础--推翻国民党统治(破旧) 2、过渡--召开新政协会议(立新)
一 、 新 中 国 成 立 的 历 史 条 件
第二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 关。

一轮复习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ppt课件

一轮复习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ppt课件
8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考点2.开创民主政治建设新阶段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标志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依据 大会通过《
》确认
内容 地位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 级人大。 ③组织活动原则望,是社会主义 民主的重要体现。
改革开放
1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民主是我们的目标
2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考点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1、标志 1949.10.1;开国大典
2、历史条件
①军事基础:解放战争基本胜利;
②政治基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③理论基础: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必修三
[解析]注意1954年这一特定时间,这一年第一届全国 人大召开,全国人大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政协代 行人大职权的过渡状态从此结束。政协作为统一战线 组织继续发展它的积极作用。答案C。
12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考点2.开创民主政治建设新阶段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国情 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分布特点
9
不同政权组织形式的比较
10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考点2.开创民主政治建设新阶段 3、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时间 发展
概况
职能
1949 初步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 代行全国人大
年 确立 商会议的召开
职权
1954 年
1956 年
正式 确立
新阶 段
1954年《中华人民共 性质转变:人民
考点2.开创民主政治建设新阶段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件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件

开国大典
(通往天安门城楼的)100级台阶并不 长,然而为了登上这100级台阶,中国共产 党经历了漫长的28年前赴后继的浴血奋斗。 ——《百年中国》 “28年前赴后继的浴血奋斗”指什么?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经国民革命、国共十年 对峙、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革命基本取得 胜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新中国的制度建设
时事频道
2011年3月3日至3月14日,全国“两会”在北京举行。 截至3月9日,人代会已收到议案500多件,政协大会收到 提案5000多件,与会者积极建言,畅谈民生。不少人大代 表还开通微博,将网友们的意见及时反映到大会上。本次 “两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各大媒体重拳出击加强报 道,还评选出表达百姓心声的“十大言者”。
二、新中国的法律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 1. 时间 1954年 • 2. 制定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3. 内容
确立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府组织原则 规定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制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针政策 过渡时期总路线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 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宪法》 根据宪法,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分别是什么?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根据所学,宪法内容体现出宪法的什么原则? 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黄炎培和毛泽东关于“周期律”的对话
黄炎培是中国近现代的爱国主义者和 民主主义教育家。1945年,他访问延安时 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 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 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 至一国,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 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但最终政怠宦 成,人亡政息,求荣取辱。总之,没有能 跳出这个周期律的支配。‛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及曲折发展教学课件 (共43张PPT)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及曲折发展教学课件 (共43张PPT)

各式各样的毛主席像章
全国山河一片“红”
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主要成员
文革中的 宗教信仰 状况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知青下乡——“我拿青春赌明天”
文革时期的 语文课本
“破四旧”文革时期的 结来自证书文革中的武斗武斗中投降的“俘虏”
黑龙江省委书记处的书记集体被批斗
“走资派”
老干部遭到迫害
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政体形式。好的政体 形式首先取决于它与该国诸多特征的匹配 程度。
——亚里士多德
今天一说现代史,我们总是说近代英国制度 好,因为人家发明了议会立宪制度,反过来对 于清王朝往往贴一个封建主义标签就完事了。 实际上,1688年左右,在英国发明议会立宪的 同时,康熙先后在调停蒙古各部纠纷的基础上 创立了民族协商的“多伦会盟”制度,随后为 了调解蒙、藏矛盾又设立了达赖、班禅与中央 驻藏大臣共治西藏的制度。雍正以后,在西南 地区实现了“土流并举”“改土归流”制度。 这些制度保证了在一个区域广阔的多民族大陆 国家中,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之间的和平共处 和协调。 ——黄平等《我们的时代》
傅雷,著名翻译 家 1966.9.3 与 妻子朱梅馥上吊 自杀。
翦伯赞 历史学家 1968.12.18 与妻 子戴淑婉服安眠 药致死。
李广田 山东邹平 吴 晗 北京市副市长, 熊十力 国学大师 县码头镇人,云 历史学家 1968.10.11 1968.5.24 绝食身 南大学校长,著 狱中自杀,死前头发 亡 名作家。 1968 被拔光。 跳河身亡。
《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的比较
《共》 国民党政府被推翻、新中国成立前夕 《宪》 人民政权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土地改革 基本完成
颁布背景
国家性质
都确认了相同的领导力量与国家基础(工人阶级、 工农联盟),但1954年宪法有社会主义性质。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人民版必修1)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人民版必修1)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材料二:西方旳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
反对西方国家这么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
权分立、两院制。
——邓小平
阅读材料后回答:西方旳政治制度体现了什么原则?我国旳政党制 度又有什么特点?
西方旳政治制度体现了政党竞争、三权分立旳基本原则
我国实施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旳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旳政治制度。
2、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 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结束,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3、“长久共存,相互监督”八字方针旳提出 标志着共产党领导旳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种新旳阶段
4、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
B人民政协旳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大杂居、 小聚居
1、实施原因 ①统一多民族国家长久存在;②民族分布特点
一 新中国早期旳政治建设
1、新中国旳成立(前提) 2、新中国旳民主政治建设(三大制度)
一、新中国旳成立(前提)
1、历史条件
①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旳胜利 ②政治上:国民政府旳反动统治已被推翻
③思想上: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旳召开
时间:1949.3;
地点:河北平山县西柏坡;
内容:工作重心、工作中心、基本政策、总任务;
3、意义
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主权地位和政权性质) ②为新中国政治建设奠定基石 ③开启了中国历史发展旳新纪元(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二、新中国旳民主政治建设(三大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
A、确立标志: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
B、主要内容: 人民民主国家
人民代表大会制
①确立新中国旳国家性质及其根本政治制度; ②要求了公民旳基本权利和义务; ③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旳方向和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954年宪法 (主要内容、特点、性质和意义)
2、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初步建立:1949年,第一届政协会议 (2)正式确立:1954年第二届政协会议 (3)新发展:1956年,“长期共存,互相 监督”八字方针的提出——标志着共产党 领导的问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建立过哪 些统一战线? (1) 国民革命时期的革命统一战线; (2)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解放战争时期及建国后的人民民主统 一战线。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确立过程 ①初步形成: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 ②正式确立: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 (2)实践展开: ①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 ②1955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③1958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 ④195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 ⑤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成立。 (3)意义:P68
一、新中国的成立 1、历史条件 (1)军事上: 解放战争基本胜利,反动政府已被推翻;
(2)政治、思想、理论上: 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时间:1949.3; 地点:河北平山县西柏坡; 内容:工作重心、工作中心、基本政策、总任务; 意义:为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为新 中国的成立在政治、思想和理论上做了准备。 (3)组织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宁夏回族 自治区195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
我国的五个 省级自治区
广西壮族 自治区 1958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与祖国统一
中国现代史的分期
1、1949——1956年,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 渡时期。 2、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或 十年探索时期。 3、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 乱时期。 4、1978年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意义: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各项准备。 2、时间和标志:1949.10.1;开国大典 3、历史意义: A、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人民民主 政权;B、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二、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的成就 1、人民代表大会制 (1)确立的标志: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