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内文言文及课下注释(墨写)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必考)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必考)](https://img.taocdn.com/s3/m/90d2cd2dde80d4d8d15a4fb4.png)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和翻译(必考)语录体类1.《论语》十则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古文课下注释(最新教材全册)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古文课下注释(最新教材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30c45e4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5.png)
部编版语⽂九年级下古⽂课下注释(最新教材全册)部编版语⽂九下全册古⽂课下注释整理⽬录:第三单元9、鱼我所欲也/《孟⼦》10、*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11、送东阳马⽣序/宋漾第六单元20、曹列论战/《左传》21、*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22、出师表/诸葛亮第三单元第九课《鱼我所欲也》①选⾃《孟⼦·告⼦上》(《孟⼦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题⽬是编者加的。
②【苟得】苟且取得。
这⾥是苟且偷⽣的意思。
③【恶】讨厌,憎恨。
④【患】祸患,灾难。
⑤【辟】同“避”,躲避。
⑥【如使】假如,假使。
⑦【何不⽤也】什么(⼿段)不可以⽤呢?⑧【⾮独】不仅,不只是。
⑨【是⼼】这种⼼。
⑩【丧】丧失。
【箪】古代盛饭⽤的⼀种圆形⽵器。
【⾖】古代盛⾷物的⼀种容器。
【羹】⽤⾁(或⾁菜相杂)调和五味做的有浓汁的⾷物。
【呼尔⽽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
尔,⽤作后缀。
【蹴】踩踏。
【不屑】认为不值得,表⽰轻视⽽不肯接受。
【万钟】优厚的俸禄。
钟,古代的⼀种量器。
【辩】同“辨”,辨别。
【何加】有什么益处。
①【奉】侍奉。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穷困的⼈感激我吗?得,同“德”,感恩、感激。
与,同“欤”,语⽓词。
③【乡为⾝死⽽不受】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乡,同“向”,先前、从前。
④【已】停⽌,放弃。
⑤【本⼼】指⼈固有的羞恶之⼼。
第⼗课《唐雎不辱使命》①选⾃《战国策·魏策四》(《战国策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题⽬是后⼈加的。
唐雎,战国末期⼈。
不辱使命,意思是没有辜负出使任务。
辱,辱没、辜负。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
②【秦王】指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
③【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
安陵是⼀个⼩国,在今河南鄢陵西北,原是魏国的附属国,魏襄王封其弟为安陵君。
④【易】交换。
⑤【其】表⽰祈使语⽓。
⑥【加惠】给予恩惠。
⑦【错意】在意。
错,同“措”。
⑧【请⼴于君】意思是让安陵君扩⼤领⼟。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课下注解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课下注解](https://img.taocdn.com/s3/m/3db8f2a783c4bb4cf7ecd1ae.png)
孙权劝学司马光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中华书局1956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1019一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2、【吕蒙(178-219】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东南)人,东汉末孙权手下的将领。
3、【卿(qing)】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4、【当涂】当道,当权。
5、【辞】推托。
6、【务】事务。
7、【孤】古时王候的自称。
8、【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9、【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0、【邪】语气词,后写作“耶”。
11、【但】只,只是。
12、【涉猎】粗略地阅读。
13、【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了解。
往事,指历史。
14、【及】到,等到。
15、【过】经过。
16、【寻阳】古县名,治所在今湖北黄梅西南。
17、【今者】如今,现在。
18、【才略】才干和谋略。
19、【非复】不再是。
20、【吴下】指吴县,今江苏苏州。
21、【阿蒙】吕蒙的小名。
阿,名词词头。
22、【更】重新。
23【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擦拭。
24、【大兄】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25【见事】知晓事情。
木兰诗作者:佚名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人教版语文7-9年级文言文课下注释整理
![人教版语文7-9年级文言文课下注释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82951ab65ce050876321369.png)
人教语文7-9年级文言文课下注释整理《论语》十二则1、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2、说:“悦”的古字,愉快。
3、愠:生气,发怒。
4、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吾:人称代词,我。
6、日:每天。
7、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三,泛指多次。
8、信:真诚,诚实。
9、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10、十有五:指15岁。
“有”通“又”。
11、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
12、四十不惑.:迷惑,疑惑。
13、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14、耳顺:能听进去不同的意见。
15、不逾矩:越过,超过;规矩,规范。
16、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17、罔:迷惑。
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8、殆:有害。
19、人不堪.其忧:能忍受20、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喜欢,喜好;以......为乐趣;......的人。
21、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
饭,吃饭。
水,冷水。
22、曲肱.:胳膊。
23、必有我师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4、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2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斯,这,指河水。
26、匹夫:普通的人,男子汉。
27、不可夺.志也:改变。
28、博学而笃.志:坚守29、切问而近思: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30、仁..在其中矣:仁德。
《世说新语》两则1、内集:家庭聚会。
2、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3、俄而:不久,一会儿。
4、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5、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6、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日中,正午时分。
7、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8、乃至:(友人)才到。
乃,才。
9、尊君在不:您爸爸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不,通“否”10、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委,丢下、舍弃。
去,离开。
11、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2、引:拉。
13、顾:回头看。
《虽有嘉肴》1、佳肴:美味的菜。
2、不知其旨也:甘美。
中考文言文课下注解
![中考文言文课下注解](https://img.taocdn.com/s3/m/13017d02a21614791711284a.png)
文言文课下注释整理《论语》十则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说:“悦”的古字,愉快。
愠:生气,发怒。
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日:每天。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三,泛指多次。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罔:迷惑。
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有害。
女:同“汝”,人称代词,你。
是知也:这是聪明的。
是,此、这。
知,通:“智”,聪明,智慧。
见贤思齐焉: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弘毅:刚强勇毅。
凋:凋谢。
其恕乎:大概就是”恕“了。
其,大概、也许。
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桃花源记(晋陶渊明)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
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的样子。
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阡陌:田间小路。
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
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所以用来指老人。
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要:通“邀”,邀请。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无论”。
具言:详尽地说出。
叹惋:感叹惊讶。
惋:惊讶、惊奇。
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
扶:沿、顺着。
向:从前的、旧的。
及郡下:到了郡城。
诣:到。
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
遂:终于。
规:计划。
未果:没有实现。
寻:随即,不久。
问津:问路。
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津:渡口。
陋室铭(唐刘禹锡)1、选自《全唐文》。
陋室,简陋的屋子。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2、有仙则名: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生字生词注释古文和文言文翻译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生字生词注释古文和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251f0930740be1e650e9ae7.png)
【第一单元】孙权劝学作者:司马光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
”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第二单元】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hán)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w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jiū)。
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
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七年级上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书下注释(word版)
![七年级上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书下注释(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5bc3f6c0bcd126fff6050b2b.png)
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一、解词1.内集:2.儿女:3.文义:4.俄而:5.骤:6.欣然:7.何所似:8.差.可拟.:9.未若:10.因:11.即:二、句式1. 白雪纷纷何所似?句式:翻译: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句式:翻译:《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一、解词1.期.行:2.日中:3.过中不至.:4.舍去..:5.乃.至:6.尊君在不.:7.相委.而去:8.家君:9.则是..:..无信:10.下车引之11.入门不顾.:二、句式1.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句式:翻译:2.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句式:翻译:3.待君久不至,已去。
句式:翻译:4.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句式:翻译:第12课《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中考语文复习课内文言文《小石潭记》阅读精练卷附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课内文言文《小石潭记》阅读精练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0e47636529647d272852ea.png)
中考语文复习课内文言文《小石潭记》阅读精练卷(唐·柳宗元)原文呈现教参译文(加粗内容翻译以课下注释为准)教参段层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ɡ)竹,闻水声,如鸣珮(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为嵁(kān),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佩带的珮环碰撞发出的声音,(我的)心情为之高兴。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以整块的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堪、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第①段:寥寥数语便颇有情致地交代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点出了小石潭的位置、环境,写出了作者探幽的浓厚兴味。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彻)苏,影布石上。
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阳光穿透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鱼儿静止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往来轻快敏捷的样子,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第②段:写游鱼,先总体写鱼的大致数量和“空游无所依”的状态,接着又采用特写镜头,写潭中的游鱼,把日光、鱼影的静态描写和鱼的“远逝”“往来”的动态描写结合起来,勾画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第③段:描写潭上的景物。
写来自西南的溪流,仅用十五个字就写得十分精彩。
既写出它“斗折蛇行”、逶迤曲折之状,又写出它“明灭可见”、时显时隐之景,也写出溪岸“犬牙差互”、山石嶙峋之势。
初中语文人教版本文言文课下注释全
![初中语文人教版本文言文课下注释全](https://img.taocdn.com/s3/m/7a0ff08c6f1aff00bed51e71.png)
5.童趣○1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
○2【秋毫】鸟类的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
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3【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
○4【项】颈,脖颈。
○5【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6【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7【徐】慢慢地。
○8【唳】鸟鸣。
○1【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10.《论语》十则○1【《论语》】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2【子】先生,指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3【时习】时常地复习。
○4.【说】“悦”的古字,愉快。
○5【愠】生气,发怒。
○6【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7【曾子】即曾参,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战国间鲁国人。
孔子的学10【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三,泛生。
○8【吾】人称代词,我。
○9【日】每天。
○指多次。
○1【信】真诚,诚实。
○2【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3【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4【罔】迷惑。
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5【殆】有害。
○1.【由】指孔子的学生仲由(前542---前480),姓仲,名由,字子路。
春秋时期鲁国卞(现在山东泗水)人。
○2【女】同“汝”,人称代词,你。
○3【是知也】这是聪明的。
是,此、这。
知,通“智”。
○4【见贤思齐焉】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5【弘毅】刚强,勇毅。
○6【凋】凋谢。
○7【其恕乎】大概就是“恕”了。
其,大概,也许。
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15.山市○1选自《聊斋志异》卷六。
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
山市,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
○4【数年恒不一见】经常是多年看不见一次。
恒,经常。
○5【青冥】青天,天空。
○6【相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7【近中】近处。
○8【禅院】寺院。
部编七下语文最新版文言文课后注释整理
![部编七下语文最新版文言文课后注释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9f2cc4dfad6195f312ba653.png)
部编七下语文最新版文言文课后注释整理1、《孙权劝学》〔但〕只是〔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了解。
往事,指历史。
〔及〕到,等到。
〔才略〕才干和谋略。
〔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非复〕不再是。
〔当涂〕当道,当权。
〔辞〕推托。
〔务〕事务。
〔更〕另,另外。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刮,擦拭。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大兄〕对朋友辈的敬称。
〔见事〕知晓事情2、《卖油翁》〔善射〕擅长射箭〔自矜〕自夸。
〔圃〕园子。
〔释担〕放下担子。
释,放下。
〔睨〕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但微颔之〕只是对他微微点头(意思是略微表示赞许)。
但,只。
颔,点头。
〔无他〕没有别的(奥妙)。
〔但手熟尔〕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熟,熟练。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忿然〕气愤的样子。
然,表示…的样子”〔安〕怎么。
〔轻吾射〕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轻,轻视。
〔以我酌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以,凭、靠。
酌,舀取,这里指倒入。
之,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覆〕盖。
〔徐〕慢慢地。
〔杓〕同“勺”。
〔遣之〕让他走。
遣,打发。
3、《陋室铭》〔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名〕出名,有名〔灵〕神异。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斯,这。
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鸿儒〕博学的人。
鸿,大。
〔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调素琴〕弹琴。
调,调弄。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无丝竹之乱耳〕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
丝,指弦乐器。
竹,指管乐器。
〔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案牍,指官府文书。
形,形体、躯体〔南阳诸葛庐〕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
〔西蜀子云亭〕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书上所有文言文的注释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书上所有文言文的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90e88e04cf84b9d529ea7a3a.png)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书上所有文言文的注释十七、公输节选自《墨子。
公输》墨子,名翟,战国初期思想家,主张非攻、兼爱,墨家的创始人,宋国人。
《墨子》是墨家的经典之作。
郢(yǐng):楚国都,在今湖北江陵。
(1)公输盘:鲁国人,公输是姓,盘是名,也写做“公输班”或“公输般”。
能制造奇巧的器械,民间称他鲁班。
(2)将以攻宋:以,用(3)子墨子:指墨翟(此字念“dí",;姓氏中念作“zhái")。
前一个“子”是夫子(即先生、老师)的意思,是弟子们对墨翟的尊称(4)闻之:闻,听说(5)起于鲁:起,起身,出发;于,从;从鲁国出发。
(6)至于郢:至,到达(7)夫子:古代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是公输盘对子墨子的尊称。
何命焉为:有什么见教呢“焉”与“为”合用,表示疑问语气。
(8)侮:欺侮。
臣:墨子的自我谦称。
(9)借:凭借,依靠;愿:想;子:你。
(10)说:通“悦”,高兴。
(11)请献十金:请允许我献上十金。
请,译为“请允许我“。
(12)义:坚持道义。
固:本来,从来。
(13)再拜:表示谦虚、恭敬,一拜再拜。
再:第二次(14)请说之:请允许我向你说一些话,请:请允许我。
说之:解说这件事。
(15)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为,造。
以,用来(16)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荆:楚国的别称。
智,聪明;谓,叫做;于,表对象;而,表转折,却(17)知而不争:知道这(道理)而不(对楚王)谏诤。
意思是不劝阻楚王。
争:通“诤”,劝阻。
(18)类:对事物作类比进而明白它的事理。
知类:明白事理。
(19)服:被说服。
(20)然:(既然)这样,但是(21)胡:为什么。
已:停止。
这里指停止攻宋。
既已:已经(22)见【我于王】(xiàn):引见。
王:指楚惠王。
(23)【子墨子】见【王】:拜见。
(24)文轩:华丽的车子。
文,彩饰;轩,有蓬的车。
(25)敝舆(yú):破旧的车子。
2019年部编人教版七-九年级重点文言文书下注释
![2019年部编人教版七-九年级重点文言文书下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2244f04b0740be1e650e9a8a.png)
七年级上册提问版《世说新语》二则咏雪1.选自《》。
《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组织编写的一部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课文所选两则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
2.内集:。
3.儿女:4.文义:5.俄而:6.骤:7.何所似:8.差可拟:。
差,。
拟,。
9.未若:10.因风:。
因,。
陈太丘与友期1.期行: 。
期,。
2.日中:3.舍去: 。
舍,。
去,。
4.乃:5.尊君在不: ?尊君,。
不,。
6.相委而去:。
委,。
7.家君:8.引:9.顾:诫子书1.选自《》。
诫,。
2.夫:3.静:4.以:5.淡泊:6.无以:7.明志:8.致远:。
致, 。
9.广才:10.淫慢:。
淫, 。
慢, 。
11.励精:12.险躁:。
与上文“”相对而言。
险, 。
13.治性:。
治, 。
14.年与时驰:年。
驰, 。
15.意与日去:16.枯落:。
比喻。
17.多不接世:意思是。
18.穷庐:。
19.将复何及:。
狼1.选自《》。
蒲松龄,字,世称,代文学家。
2.止:3.缀行甚远:。
缀,。
4.投以骨:5.从:6.两狼之并驱如故: 。
并,。
驱,。
如故。
7.窘:8.受其敌:9.顾:10.积薪:11.苫蔽成丘:。
苫蔽,。
12.弛:13.眈眈相向:。
眈眈,。
14.少时:15.径去:。
径,。
16.犬坐于前:17.久之:18.瞑19.意暇甚:。
意,。
暇,。
20.暴:21.洞其中: 。
洞,。
22.隧入: 。
隧,。
23.尻:24.假寐:。
寐,。
25.盖:26.黠:27.顷刻: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变诈,。
几何,。
29.止增笑耳:七年级下册提问版孙权劝学1.节选自《》,是(朝代)(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字,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2.卿:3.当涂:14.辞:5.务:6.孤:7.治经:。
经,指等书8.博士:9.邪:10.但:.11.涉猎:12.见往事:。
见,。
往事,。
13.及:14.过:15.今者:16.才略:17.非复:18.更:19.刮目相待:。
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注释
![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36999468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9.png)
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注释一、原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二、注释。
1. 欲:喜爱。
2. 得兼:两种东西都得到。
3. 舍:舍弃。
4. 取:选取。
5. 生:生命。
6. 义:正义,道义。
7. 甚于:比……更重要。
8.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9. 恶(wù):厌恶。
10. 患:祸患,灾难。
11. 辟(bì):同“避”,躲避。
12. 如使:假如,假使。
13.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14. 由是:通过这种方法。
15. 是故:因此。
16. 非独:不只,不仅。
17. 贤者:有才德,贤能的人。
18. 是心:这种心。
19. 勿丧:不丧失。
20. 箪(dān):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
21. 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22.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23. 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
尔,用作后缀。
24. 行道之人:过路的人。
25. 蹴(cù):用脚踢。
26. 不屑(xiè):认为不值得,表示轻视而不肯接受。
27. 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
八下文言文及注释
![八下文言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271cf75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0.png)
八下文言文及注释以下是八年级下册部分文言文及其注释,以供参考:1. 《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全,都。
任意东西:任凭江流飘荡而或东或西。
天下独绝:极顶,最。
急湍甚箭:湍,急流。
甚,胜过,超过。
泉水激石:冲击,冲刷。
好鸟相鸣:美丽的鸟儿。
在昼犹昏:犹如,如同。
疏条交映:互相掩映。
游人虽未盛:虽然。
任意东西:任凭江流飘荡而或东或西。
经纶世务者:筹划,治理。
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2. 《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
亦不详其姓字:知道。
闲静少言:安静。
不慕荣利:羡慕。
忘怀得失:在意。
环堵萧然:房屋四壁如一堵堵墙环绕。
短褐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
箪瓢屡空:盛饭的箪和舀水的瓢都经常是空的。
晏如也:安然自若的样子。
3. 《马说》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这匹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是马也,虽善饮者而不能尽其意:这样的马,即使有好酒的人也难以尽情驾驭它。
才美不外见:才能和英特的素质不能从外部表现出来。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都做不到。
安求其能千里也:(又)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4. 《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爱好,喜爱。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借。
手自笔录:亲手抄写。
弗之怠:不放松抄写工作。
走送之:给跑腿,给送书。
录毕,走送之:抄写完毕,跑着给送去。
或遇其叱咄: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就更为恭顺。
益恭:更恭敬。
5. 《小石潭记》水尤清冽:格外地。
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斗折蛇行:(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斗、蛇,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像蛇一样。
其岸势犬牙差互: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咬合在一起。
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6. 《醉翁亭记》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给亭子取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名,名词作动词,“取名”。
之,代词,“它”。
太守自谓也,省略句,“谓”后省略宾语“之”。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课文翻译及实词释义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课文翻译及实词释义](https://img.taocdn.com/s3/m/5f7eda5c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c.png)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课文翻译及实词释义《送东阳马生序》翻译课文1、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我小时候就爱好学习。
家里贫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看,就常常向有书的人家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期送还。
2、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天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放松抄书。
3、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抄写完毕,跑着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5、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6、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又担心没有学问渊博的老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7、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前辈道德声望高,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屋子,不曾稍微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8、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我站在旁边侍侯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9、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有时遇到他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不敢回答;10、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
所以我虽然愚笨,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11、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当我去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刮着猛烈的寒风,踏着有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冻裂了还不知道。
12、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到了学舍,四肢僵硬得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暖脚,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才暖和过来。
13、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重要知识点梳理(字词详解+句子翻译+课文分析)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重要知识点梳理(字词详解+句子翻译+课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2eabd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19.png)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重要知识点梳理(字词详解+句子翻译+课文分析)1.《公输》选自《墨子·公输》,作者是春秋末战国初思想家、学者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著有《墨子》一书,墨子博学多才,擅长工巧和制作,曾制成“木鸢”,三日三夜飞翔不下。
还长于守城技术,其后学总结其经验为《城守》二十一篇。
还在名辩说方面有所成就,成为战国名辩思潮的祖源之一。
《公输》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叙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表现出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的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和楚王的阴险狡诈,从而说明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这场斗争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
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
这个道理,不仅在历史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
A 字音:郢[yǐng] 犀兕[xī sì] 鼋鼍[yuán tuó] 鲋[fù]鱼文梓[zǐ] 楩[pián]楠长[pián]木B 词语:“说”通“悦”:高兴。
例句:公输盘不悦。
“圉”通“御”:抵御。
例句:子墨子之守圉。
“距”通“拒”:抵抗。
例句:子墨子九距之。
“诎”通“屈”:理屈。
例句:公输盘诎。
“舍”通“捨”:放弃。
例句:舍其轩。
“争”通“挣”[zheng]:直言劝告。
古今异义:①文:刺花纹,彩饰,文轩;今常指字或文章等。
②方:方圆,方圆千里;今为一种平面几何图形。
一词多义:①为:替。
例句: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与“焉”合用,表示疑问语气。
例句:夫子何命焉为?是。
例句:必为有窃疾矣。
制造。
例句: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当作。
例句:以牒为械。
②见:动词,会见。
例句: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动词,引见。
例句:胡不见我于王动词,入见。
例句:于是见公输盘。
③类:动词,类推,例:不知可谓知类;名词,种类,为与此同类。
初中课内文言文及课下注释(墨写)
![初中课内文言文及课下注释(墨写)](https://img.taocdn.com/s3/m/aaa51a8d312b3169a551a440.png)
《咏雪》原文1、谢太傅:2、内集:3、儿女:4、讲论文义:5、俄而:6、骤:7、欣然:8、何所似:9、胡儿:10、差可拟:差:拟:11、未若:12、因:即:13、无奕女:无奕:14、王凝之:陈太丘与友期注释1、元方:2、陈太丘:太丘:3、期行:期4、期日中:日中,5、过中:6、舍去:去,舍:7、乃至:乃:8、戏:9、尊君在不(fǒu):尊君,不,10、家君:11、引:12、信:13、时年:14、非:15、相委而去:相,委,16、君:17、已去:18、曰:19、则:20、顾:21、惭:古今异义词1.去古意:;今意:2.委古意:;今意:3.顾古意:;今意:4儿女古意:今意:论语十二章注释1、子:2、时习:3、{不亦说乎}乎:4、说:5、愠:6、君子:7、吾:8、日:9、立:10、惑:11、罔:古代诗歌四首原文,全文曹操《观沧海》注释(1)观:(2)临:(3)碣(jié)石:碣石山,(4)沧:(5)海:(6)何:(7)澹澹(dàn dàn):(8)竦峙(sǒng zhì):竦:峙,(9)萧瑟 (xiāo sè):(10)洪波:(11)日月:(12)若:(13)星汉:(14)幸:(15)甚:(16)至:(17)哉:(18)幸甚至哉(zāi):(19)以:(20)志:(21)歌以咏志:(22)咏志:咏:王湾《次北固山下》注释1、次:2、北固山:3、客路:4、潮平两岸阔:5、风正:6、悬:7、海日:8、残夜:9、江春:10、归雁:11、青山:12、乡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注释1.孤山寺:孤山:2.贾亭:3.水面初平:初:4.云脚低:云脚:“脚”的本义指5.早莺:莺:6.争暖树:暖树:7.新燕:8.啄:9.乱花:渐:欲:迷人眼:10.浅草:才能:没:11.湖东:12.行不足:足,13.阴:14.白沙堤: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注释⑴枯藤:昏鸦:昏:⑵人家:⑶古道:西风:瘦马:⑷断肠人:⑸天涯:木兰诗 / 木兰辞注释1、唧唧(jī jī):2、当户(dāng hù):3、机杼(zhù)声:机:杼:4、惟:5、何:6、忆:7、军帖(tiě):8、可汗(kè hán):9、军书十二卷:10、爷:11、愿为市鞍(ān)马:为,市,鞍马,12、鞯(jiān):13、辔(pèi)头:14、辞:15、溅溅(jiān jiān):16、旦:17、但闻:18、胡骑(jì):胡,。
初中课内文言文及课下注释(墨写)
![初中课内文言文及课下注释(墨写)](https://img.taocdn.com/s3/m/2e4a722e33687e21af45a96a.png)
《咏雪》原文1、谢太傅:2、内集:3、儿女:4、讲论文义:5、俄而:6、骤:7、欣然:8、何所似:9、胡儿:10、差可拟:差:拟:11、未若:12、因:即:13、无奕女:无奕:14、王凝之:陈太丘与友期注释1、元方:2、陈太丘:太丘:3、期行:期4、期日中:日中,5、过中:6、舍去:去,舍:7、乃至:乃:8、戏:9、尊君在不(fǒu):尊君,不,10、家君:11、引:12、信:13、时年:14、非:15、相委而去:相,委,16、君:17、已去:18、曰:19、则:20、顾:21、惭:古今异义词1.去古意:;今意:2.委古意:;今意:3.顾古意:;今意:4儿女古意:今意:论语十二章注释1、子:2、时习:3、{不亦说乎}乎:4、说:5、愠:6、君子:7、吾:8、日:9、立:10、惑:11、罔:、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
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
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
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
、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雪》原文1、谢太傅:2、内集:3、儿女:4、讲论文义:5、俄而:6、骤:7、欣然:8、何所似:9、胡儿:10、差可拟:差:拟:11、未若:12、因:即:13、无奕女:无奕:14、王凝之:陈太丘与友期注释1、元方:2、陈太丘:太丘:3、期行:期4、期日中:日中,5、过中:6、舍去:去,舍:7、乃至:乃:8、戏:9、尊君在不(fǒu):尊君,不,10、家君:11、引:12、信:13、时年:14、非:15、相委而去:相,委,16、君:17、已去:18、曰:19、则:20、顾:21、惭:古今异义词1.去古意:;今意:2.委古意:;今意:3.顾古意:;今意:4儿女古意:今意:论语十二章注释1、子:2、时习:3、{不亦说乎}乎:4、说:5、愠:6、君子:7、吾:8、日:9、立:10、惑:11、罔:古代诗歌四首原文,全文曹操《观沧海》注释(1)观:(2)临:(3)碣(jié)石:碣石山,(4)沧:(5)海:(6)何:(7)澹澹(dàn dàn):(8)竦峙(sǒng zhì):竦:峙,(9)萧瑟 (xiāo sè):(10)洪波:(11)日月:(12)若:(13)星汉:(14)幸:(15)甚:(16)至:(17)哉:(18)幸甚至哉(zāi):(19)以:(20)志:(21)歌以咏志:(22)咏志:咏:王湾《次北固山下》注释1、次:2、北固山:3、客路:4、潮平两岸阔:5、风正:6、悬:7、海日:8、残夜:9、江春:10、归雁:11、青山:12、乡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注释1.孤山寺:孤山:2.贾亭:3.水面初平:初:4.云脚低:云脚:“脚”的本义指5.早莺:莺:6.争暖树:暖树:7.新燕:8.啄:9.乱花:渐:欲:迷人眼:10.浅草:才能:没:11.湖东:12.行不足:足,13.阴:14.白沙堤: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注释⑴枯藤:昏鸦:昏:⑵人家:⑶古道:西风:瘦马:⑷断肠人:⑸天涯:木兰诗 / 木兰辞注释1、唧唧(jī jī):2、当户(dāng hù):3、机杼(zhù)声:机:杼:4、惟:5、何:6、忆:7、军帖(tiě):8、可汗(kè hán):9、军书十二卷:10、爷:11、愿为市鞍(ān)马:为,市,鞍马,12、鞯(jiān):13、辔(pèi)头:14、辞:15、溅溅(jiān jiān):16、旦:17、但闻:18、胡骑(jì):胡,。
19、啾啾(jiū jiū):20、天子:21、万里赴戎机:戎机:22、关山度若飞:度,23、朔(shuò)气传金柝:朔,金柝(tuò),24、寒光照铁衣:25、明堂:26、策勋十二转(zhuǎn):策勋,转:十二转:27、赏赐百千强(qiáng):百千:强,28、问所欲:29、不用:30、尚书郎:31、愿驰千里足:32、郭:33、扶:将:34、姊(zǐ):35、理:36、红妆(zhuāng):37、霍霍(huò huò):38、著(zhuó):39、云鬓(bìn):40、帖(tiē)花黄:花黄,41、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迷离,4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43. “火”:44、行:45、傍(bàng)地走:夸父逐日注释1、夸父逐日2、与日逐走3、入日4、欲得饮:5、饮于河于,河,6、河渭不足7、北饮大泽8、未至9、道渴而死10、道渴而死11、弃其杖弃,其,12、化为邓林共工怒触不周山注释①共工:②触:③不周山:④昔者:⑤颛顼(zhuānxū):⑥天柱折,地维绝:维,绝,⑦焉:⑧水潦(lǎo):潦,⑨尘埃:⑩地维绝:桃花源记1、武陵:2、为业:。
为:4、缘:5、行:6、远近:7、忽逢:8、夹岸:9、杂:10、芳:11、鲜美:12、落英:13、缤纷:14、甚:15、异:16、欲:17、便:18、穷:19、林尽水源:20、得:21、仿佛:22、若:23、舍:24、初:25、才:26、才通人:27、通:28、豁然开朗:豁然:29、舍:30、平:31、旷:32、俨(yǎn)然:33、之:34、属:35、阡陌交通:阡陌,交通,36、鸡犬相闻:相闻,37、其:38、种作:39、着:40、悉:41、外人:42、黄发垂髫(tiáo):垂髫,黄发,43、并:44、怡然:45、乃(乃大惊的乃):46、大:47、从来:48、具:49、之:50、要(yāo):51、咸:52、问讯:53、语:(yù)54、云:55、先世:56、妻子:57、邑人:58、绝境:59、复:60、焉:61、间隔:62、今:63、乃(乃不知有汉的乃):64、无论:65、叹惋:66、延至:延,67、为:68、具言:69、具:70、停:71、辞去:72、语:73、不足:74、为:75、道:76、既:77、得:78、便扶向路:79、扶:80、向:81、处处志之:志:82、及:83、郡下:84、诣:85、说如此:86、即:87、遣:88、寻向所志:所志,89、遂:90、复:91、得:92、南阳:93、刘子骥:94、高尚:95、欣然:96、规:97、寻:98、未果:果:99、问津:津,望岳(杜甫)注释1.岳:2.岱宗:3.齐、鲁:4.造化:钟:神秀:5.阴阳:割:6.决:眦:入归鸟;7.会当:凌:春望(杜甫)注释1、国:2、破:3、深:4、城:5、感时:6、恨别: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惊:。
8、烽火:9、家书:10、连三月:11、抵万金:抵:12、白头搔更短:白头:搔:。
13、短:14、浑欲不胜簪:浑:欲:不:胜:簪:石壕吏(杜甫)注释1、暮:2、投:3、吏:4、夜:5、逾(yú):6、走:7、呼:8、一何:9、怒:10、啼:11、苦:12、前:13、致:14、前致词:15、邺城:16、戍(shù):17、附书至:书,至,18、新:19、存:20、且偷生:且:偷生:21、长已矣:已:22、室中:23、更无人:更:24、唯:25、乳下孙:26、未:27、去:28、完裙:29、老妪(yù):30、衰:31、请从吏夜归:请:从:32、应:33、河阳:34、急应河阳役:35、犹得:得:36、备:37、晨炊:38、夜久:39、绝:40、如:41、闻:42、泣幽咽:43、明:44、登前途:登:前途:45、独:46、石壕:古今异义致词古:今:前途古:今:三峡[1]自:[2]略无:阙:[3]嶂(zhàng):[4]停午:夜分:。
[5]曦(xī):[6]夏水襄陵:襄,陵,[7]沿:泝(sù):[8]或:王命:宣:[9]朝发白帝:白帝:[10]江陵:[11]奔:御风:[12]以:[13]素湍:绿潭:[14]回清倒影:[15]绝巘(yǎn):巘,[16]悬泉:飞漱:漱,[17]清荣峻茂:[18]晴初:霜旦:[19]属(zhǔ):引:凄异:。
[20]哀转久绝:[21]巴东:[22]沾:1.本文节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
卷四十六。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书画家,医学家,丹阳秣陵(现江苏南京)人,人称山中宰相。
有《陶隐居集》2.谢中书,即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
3.山川之美山川:之:美:4.五色交辉:五色,5.青林翠竹青林:翠竹:6.四时俱备:四时;俱.7.晓雾将歇将:歇:8.乱:9.夕日欲颓:颓,10.沉鳞竞跃:沉鳞,竞跃:11.实:12.是:13.欲界之仙都:欲界,仙都:14.康乐:15 .自:16 .未:17.与(yù):18.奇:古今异义:①四时俱备(时古义:今义②晓雾将歇(歇古义:今义:③夕日欲颓(颓古义:今义:一词多义:夕日欲颓实是欲界之仙都记承天寺夜游注释1、承天寺:2、元丰六年:解:3、欲:4、户:5、欣然:欣,然,6、行:7、念无与为乐者:念:无与乐者:者:8、遂:9、至:10、寻:11、张怀民:12、寝:13、相与步于中庭:步:中庭,14、庭下如积水空明:15、空明:16、藻、荇(xìng):藻,荇,17、交横:18、盖:19、也:20、但少闲人:但,21、闲:22、闲人:23、耳:归园田居·其三注释1、南山:2、稀:3、兴:4、荒秽:秽:5、荷锄:荷:6、晨兴理荒秽:7、狭:8、草木长:长,沾:9、足:10、但:11、愿:12、但使愿无违:违:使至塞上注释⑴使至塞上:使:⑵单车:问边:⑶属国:⑷征蓬:⑸归雁:。
胡天:⑹大漠:孤烟:⑺长河:⑻萧关:候骑:⑼都护:⑽“单车”两句:⑾候吏:渡荆门送别注释⑴荆门:⑵远:⑶楚国:⑷平野:。
⑸江:大荒:⑹月下飞天镜:下:⑺海楼:⑻仍:怜:⑼万里:登岳阳楼注释①帘旌(jīng):夕阳迟:迟,②吴蜀横分地:③徙(xǐ)倚(yǐ):④三年多难:凭危:凭,危,⑤吊古:与朱元思书注释(1)风烟:(2)俱:(3)净:(4)共色:(5)从:(6)从流飘荡:。
从,(7)任意东西:(8)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自:至:许:(9)独绝:绝:。
(10)皆:(11)缥(piǎo)碧:缥碧:(12)游鱼细石:(13)直视无碍:(14)急湍:湍,(15)甚箭:甚:(16)若:(17)奔:(18)激:(19)好鸟相鸣:(19)嘤嘤成韵:。
嘤,。
韵,(20)穷:(21)百叫:(22)横柯上蔽:柯,(23)鸢(yuān)飞戾(lì)天:鸢,戾,(24)望峰息心:息:(25)经纶世务者:经纶,(26)窥谷忘反:反:窥:(27)犹:(28)有时见日: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注释[1]选自《宋学士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宋濂:序:[2]余:。
[3]嗜:。
[4]无从:。
[5]致书:致:[6]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每:假借:假,于:笔:手:[7]弗之怠(dài):弗:之:[8]走:[9]逾约:[10]以是:。
以:是:[11]加冠(guān):。
[12]患:[13]硕师:硕,[14]游:[15]尝:[16]趋:[17]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叩,执:[18]德隆望尊:望,隆:[19]门人弟子填其室:门人、弟子,填,充。
[20]稍降辞色:辞色,色:[21]援疑质理:援,质,[22]俯身倾耳以请:以:[23]或:[24]叱(chì)咄(duō):[25]色愈恭:色:恭:[25]至:[26]复:。
[27]俟(sì):卒:[28]负箧(qiè)曳屣(yè xǐ):曳:箧:屣:[29]穷冬:[30]皲(jūn)裂:[31]舍:[32]支:[33]媵(yìng)人:[34]汤:[35]沃灌:沃,[36]衾(qīn):[37]拥:[38]而:[39]乃:日再食(SI):再:[40]寓逆旅: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