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33张)【课件24】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结果: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①《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 平等条约。 内容:被迫割让 香港岛 、赔款2 100万银元、接受协定 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等。 ②1843年,清政府又与英国签订《 虎门条约 》。1844 年,美国、法国先后分别迫使清政府签订《 望厦条约 》和 《 黄埔条约》。 通过这些条约,英、美、法三国从中国获得了协定关 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 (4)影响: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知识梳理(一)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1.19世纪中期的世界 (1)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逐步确立。 (2)经济:工业革命后, 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在英、法、美 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3)外交:争夺殖民地,西方列强在全球范围内侵略扩 张。19世纪40年代,俄国势力侵入中国 东北 和 新疆地区。美 国也积极参与到侵华活动中。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都把矛 头指向了 中国 。
2.19世纪中期的中国
政治 停留在封建社会,君__主__专__制__统治依旧顽固 经济 自给自足的_小__农___经__济__是主要的生产方式 科技 科技落后,处在传统状态
作战能力低下,主要使用的是_冷__兵___器_,远远落后于 军事
英国的热兵器 阶级 社会阶级矛盾_激__化__,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练经典小题]
1.陈旭麓评价某场战争时说:“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
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这场战争指
的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北伐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解析:对比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的差距,A 项符合题意。
答案:A
2.鸦片战争前,制约英军航行作战的关键是其对中国沿海缺乏
(3)结果: ①中国战败,英法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取了割地、赔款、开放 通商口岸 以及内河航行权等大量权益。 ②鸦片以“洋药”名义,纳税进口,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③俄国借机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并承认此前签订的 《 瑷珲条约 》,抢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 的中国土地,还把俄方提出的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为此后大规模 侵占中国领土制造根据。 (4)影响: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从 《南京条约》到《北京条约》,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 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品的货款问题。面对鸦片的危害,北京政府曾于 1729 年和 1799 年颁布法令,禁止鸦片进口,但由于这一贸易非常有利可图,以 致中国官员接受贿赂,允许走私。而到 19 世纪中叶,当中国人 试图强行禁止鸦片交易时,便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观点(二)——鸦片战争是一场“通商战争”,源于中国和西 方通商制度的冲突
[明历史解释]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以鸦片战争为起点的中国近代史是以民族危机与民族觉醒 为主线交织的历史,鸦片战争在带来了中国的殖民化的同时,也 不可避免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政治上 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经济上
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 体,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
思想上
知识梳理(三) 开眼看世界
代表人物 林则徐
_魏__源___
徐继畬
著作 《_四__洲__志_》 《海国图志》
《_瀛__寰___志__略__》
内容
了解外国知识的 系统介绍了当时世
西洋各国消 “百科全书”, 界上近80个国家的
息情报和国 提出了“_师__夷__之___ 地理位置、历史变
际知识
_长__技___以__制__夷___”的 迁、经济文化、风
地理认知和准确的海图。为此,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在中国
沿海展开大范围水文调查,这一行为并没有受到清军的干扰。
这说明
()
A.清政府缺乏近代海权观念
B.清朝海上军事实力不足
C.英国的殖民扩张准备充分
D.中英综合国力差距巨大
解析:清军未对英军在中国的沿海调查行动进行阻挠,说明清政 府缺乏近代海权观念,故 A 项正确;仅凭清军没有阻挠行为不 能得出清军海上军事实力不足,故 B 项错误;英军的水文调查 行为并不能佐证英国准备充分,故 C 项错误;综合国力包含政 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方面,仅凭材料不能得出双方综 合国力悬殊,故 D 项错误。 答案:A
主题二 民族危机与民族觉醒——鸦片战争的深远影响 [析史料实证]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 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探究] 据材料,概括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提示] 鸦片战争是区别中国古代与近代的“界碑”,是中 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借口
列强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__场__ 清政府拒绝了列强的修约要求
“_亚__罗___号__”事件
(2)经过:1856年,英法两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美、俄两国以调停人面目出现。
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 》。 1860年8月占领天津,10月,英法联军抢劫、焚毁圆明园 后, 进入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二、三元里抗英——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初现 三元里人民的英勇抗英斗争,是鸦片战争时期各地人民反侵
略斗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抗击外国侵略 者的先声。三元里人民以长矛、大刀等原始的冷兵器,迎接英国 侵略军的枪弹炮火,与敌人展开了血肉搏击,取得了胜利,显示 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坚决抗击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和气 概。他们的英勇斗争,用铁的事实击灭了琦善、伊里布等妥协派 散布的英人船坚炮利、不可战胜的神话,也给弥漫于整个清朝统 治集团内部的妥协主义与投降主义谬论以有力的驳斥。而三元里 人民自发组织起来的抗英斗争因清政府广东当局的妥协与破坏 而告结束的事实,更清楚地向世人显示了中国下层民众抗击侵略 军的坚定意志与英勇气概。因此可以说,三元里民众抗英是中国 近代民族主义一系列异变过程的开端。
思想
土人情等
影响
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开中国近 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主题一 文明的冲突与帝国的博弈——鸦片战争的背景 [析史料实证]
材料一 小农经济还是资本主义经济?
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 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 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探究] 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什么? [提示] 鸦片战争后,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家庭手工业纷 纷破产,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材料四 这是近代中国最具远见卓识的救国思想之一,开创 了近代倡导改革、引进西方器物和思想的新风尚,成为近代中国 向西方学习进程中的思想先导和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先声。
——陈晓飞 [探究] 材料中提到的“救国思想”指的是什么?有何作 用? [提示] 该“救国思想”指的是魏源提出的“师夷之长技 以制夷”的思想,该思想推动了中国的民族觉醒。
材料二 国威自此(指签订《南京条约》)损矣,国脉自此伤 矣。乱民自此生矣,边境自此多事矣。
——董宗远 [探究] 如何理解材料中的观点。 [提示] 材料说明鸦片战争爆发后,国家危难加深,中国 社会性质发生改变:从独立的封建社会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材料三 1846 年,据时人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 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 市,削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
是
()
A.《南京条约》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自卫抗战声明书》
解析: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以签订中
英《南京条约》而结束。
答案:A
2.魏源在书中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本书是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
C.《瀛寰志略》
D.《农政全书》
解析: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
[探究] 材料信息反映了鸦片战争前中国与英国政治制度有 何不同?
[提示] 中国:达到顶峰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英国: 君主“统而不治”的君主立宪制。
材料三 闭关锁国还是开放竞争?
当清政府仍满足于天朝上国,在广州一个地区对外贸易时, 英国的商船已经在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港口装卸货物,“日不落帝 国”已在亚非拉等大洲留下了它殖民的足迹。
[探究] 材料信息反映了鸦片战争前中国与英国对外政策 有何不同?
[提示] 中国:闭关锁国;英国:殖民扩张。
材料四 大刀长矛还是坚船利炮?
当手持大刀长矛等冷兵器的清朝八旗军还处于萎靡不振、军 备废弛、养尊处优时,英国的军舰已经横跨太平洋和大西洋,打 败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国,使英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
[探究] 材料信息反映了鸦片战争前中国与英国军事力量 有何不同?
[提示] 中国:武备陈旧,军备废弛,作战能力差;英国: 坚船利炮,作战能力强。
[明历史解释] 鸦片战争前中国与英国的对比
中国
英国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机器化大生
经济
手工生产
产
政治 军事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
武备陈旧,军备废弛
坚船利炮
对外政策
闭关锁国
殖民扩张
文明类型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一图知史实wenku.baidu.com
一语评历史
鸦片战争前,欧洲进入资本主义发展时期,西方列强在全球 范围内侵略扩张,而作为中国统治者的清政府对世界形势的变化 浑然不觉,中国社会仍然停留在封建社会,危机四伏。鸦片战争 爆发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在此背景下, 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睁眼看世界,编译和撰写著作介绍西方,开 了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初步提出了向 西方学习的主张
社会生活 西方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社 上 会生活的变迁
总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
开端。
[练经典小题]
1.有人说“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
起点和终点”。下列文献能够见证“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的
思想。
答案:B
一、有关鸦片战争起因和性质的两种观点 观点(一)——鸦片战争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
略战争,起因是罪恶的鸦片贸易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指出,英国
打开中国大门的主要目的是要扫除中国设置的经商障碍,导火线 是鸦片贸易。17 世纪以前,中国人对西方的商品不太感兴趣, 英国人不得不对中国人支付大量黄金和白银。为了解决这一问 题,到 17 世纪,欧洲水手将吸食鸦片的恶习传入中国,随即便 从各港口迅速蔓延,中国人对鸦片的需求解决了英国支付中国商
知识梳理(二) 两次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 (1)原因:
英国蓄意要打开中国国门,把中国变为其商品市 根本原因
场和原料产地 直接原因 虎__门__销__烟__。向世界表明了清政府_禁__烟__的决心
(2)经过: 1840 年,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懿律率军舰和士兵开 进广州 海口,发动侵略战争。清政府组织了抵抗。1842年8月29 日,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结束。
[探究] 材料信息反映了鸦片战争前中国与英国经济形态有 何不同?
[提示] 中国: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英国:机 器化、工厂化大生产的工业经济。
材料二 九五之尊还是权力象征?
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天子津津乐道于自己 的“十全大武功”时,英国的查理一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 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 的胜利。
杨国强在《通商与禁烟:中英鸦片战争的历史因果》一文中 指出,1840 年的鸦片战争,西方人称作通商战争,源于中国与 西方通商制度的冲突。他认为中英鸦片战争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 的禁烟政策和贸易制度妨碍了英国奉行的自由贸易主义。当时的 中国还远不知夷患为何物,而工业革命已经使英国成为世界工 厂。英国急需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而中国实行闭关政策,贸易 的场所仅限于广州十三行,基于这种矛盾再加上公行行商累年拖 欠货款引发的商业纠纷,当太多的欠款使行商丧失偿还能力时, 英国商人便请自己的政府出面干预。在这种情况下,通商与禁烟, 最终导致了中英之间的第一次民族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