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证的中医护理方案课件
中医护理在疼痛管理中的应用课件
![中医护理在疼痛管理中的应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85620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8f.png)
02 中医护理基础理 论
中医对疼痛的理解
疼痛的病因
中医认为疼痛是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外伤等因素导致气血运行 不畅,经络阻气滞、血瘀、寒凝、热毒等,中医治疗疼痛注重调理气血 ,疏通经络,调和阴阳。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
01
02
03
辨证论治
中医护理强调因人而异、 因病而异,根据患者的体 质、病情进行个性化护理 。
改善生活质量
通过中医护理,患者的疼痛得到缓解,日常生活 不再受疼痛影响,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患者满意度高
中医护理注重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制定护理方案,患者满意度高。
未来中医护理在疼痛管理中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拓展应用领域
01
目前中医护理主要在慢性疼痛管理中应用较多,未来可以进一
步拓展到术后疼痛、癌症疼痛等领域。
中医护理与现代医学的疼痛管理结合方式
方法一
中医外治法。通过针灸、拔罐、刮痧等中医外治法,配合现 代医学的物理疗法、药物疗法,达到疼痛缓解的目的。这种 方法在急性疼痛管理中效果显著。
方法二
中药内调法。根据中医理论,疼痛和人体内部脏腑功能失调 有关。因此,可以利用中药内调法,调理身体内部环境,从 而缓解疼痛。这种方法更适用于慢性疼痛的长期管理。
痛效果。
中药内服
根据癌症患者的体质和 病情,辨证选用中药方 剂进行内服治疗,以调 理气血阴阳、扶正祛邪 ,从根本上缓解癌症疼
痛。
姑息治疗
对于晚期癌症患者,以 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 量为目标,综合运用中 医护理手段进行姑息治 疗,如针灸、按摩、艾 灸等,为患者提供舒适
的护理环境。
05 中医护理与现代 疼痛管理方法的 融合
拔罐在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痛经护理查房PPT
![痛经护理查房PPT](https://img.taocdn.com/s3/m/25d25f2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f.png)
日常注意事 项
日常注意事项
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可以减轻 痛经的程度。 避免劳累过度:避免剧烈运动或长 时间站立,以免加重痛经症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日常注意事项
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 于身体调节和缓解痛经。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了 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有助于早期发现和 治疗问题。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痛经护理查房 PPT
目录 痛经护理概述 痛经护理方法 日常注意事项
痛经护理概 述
痛经护理概述
什么是痛经:痛经是指月经过程中 出现的下腹或腰骶部疼痛,是一种 常见的女性生理现象。 痛经的原因:痛经的原因可能涉及 子宫收缩、血液循环、卵巢功能、 激素水平等多个方面。
痛经护理概述
痛经的影响:痛经严重时可能会导致生 活质量下降、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影响 到日常活动。
痛经护理方 法
痛经护理方法
热敷疗法:可以用热水袋或热 毛巾敷在下腹部,有助于缓解 疼痛。 运动缓解:适量的运动可以促 进血液循环,缓解痛经症状。
痛经护理方法
饮食调理:进食含有纤维、维生素和矿 物质丰富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煎炸 等食物,有助于缓解痛经。 药物治疗:如果痛经严重,可以在医生 指导下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如止痛药 或抗炎药等。
骨科中医护理方案 PPT
![骨科中医护理方案 PPT](https://img.taocdn.com/s3/m/e026a99d8762caaedd33d4cf.png)
五、护理难点
自觉改善不良习惯依从性差 解决思路: 1.加强对患者康复保健知识教育,告知患者不良习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 2.发放健康教育小册子,使患者掌握正确的生活方式、饮食调理、坐立行的方法、腰部保健、预防不良姿 势等相关护理知识。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腰腿疼痛 1.评估疼痛的诱因、性质、腰部活动、下肢感觉、运动情况。 2.体位护理:急性期严格卧床休息,卧硬板床,保持脊柱平直。恢复期,下床活动时佩戴腰托加以保护和支撑,注意起床姿势, 宜先行翻身侧卧,再用手臂支撑用力后缓缓起床,忌腰部用力,避免体位的突然改变。 3.做好腰部、腿部保暖,防止受凉。 4.遵医嘱腰部予中药贴敷、中药热熨、拔火罐、中药熏蒸、等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效果,及时向医师反馈。 5.给予骨盆牵引,牵引重量是患者体重1/3~1/2左右,也可根据患者的耐受进行牵引重量调节。 6.遵医嘱使用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减轻疼痛。常用穴位:神门、交感、皮质下、肝、肾等。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二)肢体麻木 1.评估麻木部位、程度以及伴随的症状,并做好记录。 2.协助患者按摩拍打麻木肢体,力度适中,增进患者舒适度,并询问感受。 3.麻木肢体做好保暖,指导患者进行双下肢关节屈伸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4.遵医嘱局部予中药熏洗、艾灸等治疗,注意防止皮肤烫伤及损伤,观察治疗效果。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四)药物治疗(详见附录1) (五)特色技术 1.中药贴敷(详见附录2)
2.中药熏蒸(详见附录2)
3.药熨(详见附录2) 4.艾灸(详见附录2) 5.拔火罐(详见附录2) 6.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ppt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ppt](https://img.taocdn.com/s3/m/1dd39f80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13.png)
3次
1.观察嗳气、反酸的频率、程度、伴随症状及与饮食的关系。 2.指导患者饭后不宜立即平卧,发作时宜取坐位,可饮用温
开水;若空腹时出现,应立即进食以缓解不适。 3.忌生冷饮食,少食甜、酸之品,戒烟酒。 4.指导患者慎起居,适寒温,畅情志,避免恼怒、抑郁。 5.遵医嘱穴位注射,取穴:双侧足三里、内关。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穴:足三里、合谷、天突、中脘、内
2.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给予精神安慰;伴有呕 吐或便血时立即报告医师,指导患者暂禁饮食,避 免活动及精神紧张。
3.根据证型,指导患者进行饮食调护,忌食辛辣、 肥甘、煎炸之品,戒烟酒。
4.调摄精神,指导患者采用有效的情志转移方法, 如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穴:中脘、胃俞、足三里、 梁丘等。
3.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制定推荐食 谱,改变以往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4.指导患者注意保暖,避免腹部受凉,根据气候变 化及时增减衣服
(二)饮食指导
饮食以质软、少渣、易消化、定时进食、少量、 多餐为原则;宜细嚼、慢咽,减少对胃粘膜的 刺激;忌食辛辣、肥甘、过咸、过酸、生冷之 品,戒烟酒、浓茶、咖啡。
(六)胃阴不足证:胃脘灼热疼痛,胃中嘈杂, 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舌红少 津或有裂纹,苔少或无,脉细或数。
(七)胃络瘀阻证:胃脘痞满或痛有定处,胃 痛拒按,黑便,面黄暗滞。舌质暗红或有瘀点、 瘀斑,脉弦涩。
胃脘疼痛
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 因素及伴随症状。出现疼痛加剧,伴呕吐、寒热, 或出现厥脱先兆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师,采取应急 处理措施。
3.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腰痛病中医护理方案及分析
![腰痛病中医护理方案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4250338bd63186bdebbc7b.png)
2015 年2季度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我院确定的康复科“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第一个病种,自2015年4月至6月,四川省大邑县骨科医院在康复科应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共156例, 其中纳入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4例,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3.5天。
辩证分型统计如下:气滞血瘀型4例。
应用的主要辩证施护方法:一般护理、疼痛评估、给药护理、卧位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指导、健康指导等。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电针、穴位按摩、中药熏药、灸疗、中药涂擦、磁振热、圭寸包、奄包、牵引等。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1、主要辩证施护方法应用情况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频率高的项目是电针、穴位按摩、牵引,其次是中药熏药、灸疗、中药涂擦。
分析其原因:1、电针、穴位按摩、牵引能明显的缓解疼痛,责任护士在操作中根据患者感受调整电流、手法、法码重量,因此应用的主动性高。
2、创伤小,痛苦小,患者易于接受。
3、用物及操作方法简单,临床易于实施,4、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中医技术,医保政策扶持,为上述方法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1、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依从性较好的中医护理技术是电针、穴位按摩、牵引。
分析其原因:1、电针、穴位按摩、牵引能明显的缓解疼痛,责任护士在操作中根据患者感受调整电流、手法、法码重量,因此应用的主动性高2、创伤小,痛苦小,患者易于接受。
3、用物及操作方法简单,临床易于实施。
4、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中医技术,医保政策扶持,为上述方法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患者满意度较高的中医护理技术是技术是电针、穴位按摩、牵引。
分析其原因:它能明显减轻患者颈肩痛、腰腿痛的症状,配合其他治疗有较为满意的效果,因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较高。
2、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分为三个层次:满意4人(100%)一般0人;不满意0人。
《腰痛中医健康指导》PPT课件
![《腰痛中医健康指导》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8db7bda26925c52cc5bff6.png)
——腰痛
医学PPT
1
第一阶段 (第1-2天)
入院宣教
抽血
入院评估
感染性疾病筛查
各项检查注意事项 常规检查
CT、彩超、KUB
腰痛基本知识
疾病概况 辩证分型 治疗原则
临证施护
用药调护 辩证用药—中医特色调中消石汤 静点抗感染药物(必要时)
饮食调护 情志的护理
生命体征 病情观察
芒硝 性味与归经:咸、苦,寒。归胃经; 肺经;脾经;肾经;小肠经;三焦经; 大肠经。 功能: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 肿。
医学PPT
14
陈皮 性味与归经:性温,味 辛、味苦。 归脾经、胃经 、肺经。 功能:理气健脾,调中 ,燥湿,化痰。
元胡 性味与归经:辛、苦,性温。归心 、脾、肝、肺经。 功能:有活血散瘀,利气止痛的功 能。
彩超 腹平片 血、尿等
调整用药:根据上级医师查房及检查结
果回报
饮食指导
中医食疗方 情志指导 出院指导 生活起居指导 用药指导
定期复查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医学PPT
4
【第一阶段(入院第1—2天)】
1.入院宣教 2.入院评估、压疮风险评估、防跌倒坠床风险评估 3.告知各项检查注意事项 4.腰痛的基本知识 5.用药调护 6.饮食调护 7.情志调护 8.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医学PPT
9
1
1. 2. 3.
4. 5. 6.
界 处
交 感
三 焦
膀 胱
部 。
肾 :
胃 :
脾 :
பைடு நூலகம்
::: 耳耳耳
对屏耳 甲轮甲
耳间甲 艇脚腔
轮切艇 部消后
中医护理在疼痛管理中的应用与案例分享课件
![中医护理在疼痛管理中的应用与案例分享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25d06e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06.png)
推法:用指、掌或其他部位着力于人体一定部位 或穴位上,做前后、上下或左右的直线或弧线推 进,称为推法。
以上内容涵盖了中医护理在疼痛管理中的基本理 论和技术,以及常用的手法。在实际应用中,中 医护理方法通常结合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方 案设计,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提高生活质量
疼痛缓解有助于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情绪状态和生活自理能力, 从而提高整体生活质量。
降低药物依赖
中医护理方法可作为药物治疗的补充,有助于减少患者对止痛药 物的依赖和副作用。
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
个体化治疗方案
跨学科合作
针对不同患者的疼痛原因和体质特点,制 定个性化的中医护理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
加强中医护理与其他医学领域的交流合作 ,共同研究疼痛管理新方法,推动疼痛管 理的综合发展。
技术创新与研发
培养专业人才
不断挖掘和传承中医护理的精髓,同时积 极引入现代科技手段,提升中医护理在疼 痛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和影响力。
加强对中医护理疼痛管理人才的培养和教 育,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疼痛管理服务。
结合实践
1 2 3
案例一
针对慢性腰痛患者,结合中医护理的推拿、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和现代医学的物理治疗、药物治疗,达到更好的 疼痛缓解效果。
案例二
在术后疼痛管理中,运用中医护理的穴位按压和 现代医学的镇痛药物,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康复 。
案例三
对于神经性头痛患者,综合运用中医护理的中药 调理和现代医学的心理治疗,显著改善患者的疼 痛症状和生活质量。
中医护理在疼痛管理中的应用与案 例分享课件
头痛的中医护理ppt课件
![头痛的中医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ca1dfaaaea998fcc220eeb.png)
• (4)推拿调护:选取百会、上星、头维、 太阳、风门、风府、外关、列缺等穴,用泻 法。
可编辑ppt
15
3. 痰 浊 头 痛
• 1)证候:头痛昏蒙,胸脘痞闷,呕恶痰涎, 舌体胖大,苔白腻,脉滑。
• (2)调护方法:
• (1)药物调护: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以 化痰降逆。适宜饭后温服。
可编辑ppt
24
头痛的健康教育
• 1、避免诱发本病的原因。如受寒、涉水冒 雨、汗出当风等。
• 2、改善生活及工作环境,室内干燥、阳光 充足,避免潮湿阴冷。注意防寒保暖。
• 3、加强体育 锻炼,增强体质。 • 4、忌生冷饮食。 • 5、积极防治外感疾病。如感冒、扁桃体炎、
牙龈炎等。
可编辑ppt
25
可编辑ppt
• (4)饮食方法:适宜加强营养,多食营 养丰富,补肾填精食物,如核桃、黑芝 麻、 黑豆、山药、 紫河车等,食疗可用 羊髓羹等补脑生精之品和黑芝麻粥(黑 芝麻25g、粳米适量,煮粥食用)。
可编辑ppt
20
头痛的一般护理措施
• 1、病室环境:病室应安静整洁,空气新鲜、 流通,但是避免直接吹风,以免外邪侵入, 光线适宜柔和稍暗,温湿度适宜,以保证 病人充分的休息。
可编辑ppt
13
2. 血 虚 头 痛
• 1)证候:头痛头晕,时作时止,绵绵不止, 遇劳加重,心悸不宁,神疲体倦,面色苍白, 舌淡,脉细弱。
• 2)调护方法: • (1)药物调护:选八珍汤,以补益气血。
适宜饭前温服。
可编辑ppt
14
• (2)饮食调护:适宜营养丰富,易于消化, 常食大枣、枸杞子、莲子、山药、茯苓等, 多食血肉有情之品,如猪肝.瘦肉.鱼类禽类, 忌辛辣、生冷、油腻食品。
痛证的中医护理方PPT课件
![痛证的中医护理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0cd6c35901020206409cb4.png)
• 4 饮食护理 • (1) 饮食宜清淡、富营养。 • (2 )热证忌辛辣烟酒;头痛、胸痹(心痛)、胁
痛等忌油腻饮食;急性腹痛诊断未明确时应暂禁 食。
• 5 情志护理 • (1) 稳定患者的情绪,解除思想顾虑,配合治疗。 • (2) 多与患者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安心养病。
分症护理
• 头痛 • 胸痹(心痛) • 胁痛 • 腹痛
一.头痛
• 因风寒温热等邪外侵、风阳火毒上扰、痰 浊瘀血阻滞,致经气不利、气血逆乱,或 气血营精亏虚、清阳不升、脑神失养等所 致。以患者自觉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经络、气血及脑髓。脑血管意外、 颅内占位性病变、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 神经痛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 1 观察头痛部位、性质、头痛发作时间及有无伴 随症状。配合处理。
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抢救。
• (4)伴有恶心、呕吐者,遵医嘱给予针刺。
二.胸痹(心痛
• 因邪痹心络,气血不畅所致。以心胸部位呈现发 作性憋闷、疼痛,甚则心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 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心、血脉。冠心病、 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 .1 遵医嘱安置在CCU,卧床休息,采取止痛措施。 • .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 密切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及生命体征等变
• 2 观察患者瞳孔、体温、二便、舌脉。 • 3 头痛加重,出现口眼歪斜、瞳孔大小不等、肢
体麻木震颤时,立即报告医师,配
• 4 饮食护理 以清淡、利湿、易消化为原则,勿过饱, 忌食 肥腻、粘
滑及烟酒刺激之品。
• 5 临证(症)施护 • (1) 头痛剧烈时遵医嘱给予针刺止痛。 • (2)高热性头痛可用冷毛巾敷前额部。 • (3)出现壮热、项背强直、喷射性呕吐、抽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分症护理
• 头痛 • 胸痹(心痛) • 胁痛 • 腹痛
学习交流PPT
6
一.头痛
• 因风寒温热等邪外侵、风阳火毒上扰、痰浊 瘀血阻滞,致经气不利、气血逆乱,或气血 营精亏虚、清阳不升、脑神失养等所致。以 患者自觉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 经络、气血及脑髓。脑血管意外、颅内占位 性病变、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 可参照本病护理。
学习交流PPT
4
• 4 饮食护理
• (1) 饮食宜清淡、富营养。
• (2 )热证忌辛辣烟酒;头痛、胸痹(心痛)、胁 痛等忌油腻饮食;急性腹痛诊断未明确时应暂禁 食。
• 5 情志护理
• (1) 稳定患者的情绪,解除思想顾虑,配合治疗。
• (2) 多与患者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安心养病。
学习交流PPT
学习交流PPT
7
• 1 观察头痛部位、性质、头痛发作时间及有无伴 随症状。配合处理。
• 2 观察患者瞳孔、体温、二便、舌脉。
• 3 头痛加重,出现口眼歪斜、瞳孔大小不等、肢 体麻木震颤时,立即报告医师,配
• 4 饮食护理
以清淡、利湿、易消化为原则,勿过饱, 忌食 肥腻、粘
学习交流PPT
8
滑及烟酒刺激之品。 • 5 临证(症)施护 • (1) 头痛剧烈时遵医嘱给予针刺止痛。 • (2)高热性头痛可用冷毛巾敷前额部。 • (3)出现壮热、项背强直、喷射性呕吐、抽搐时,
学习交流PPT
3
护理要点
• 1 一般护理 • (1) 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 (2 )伴有发热、出血时,绝对卧床休息。 • (3 )疼痛未明确诊断时,尤其是腹痛者,禁用镇痛剂。 • 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 (1 )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时间、面色、生命体
征等。 • (2) 观察呕吐物、二便及伴随症状。 • 3 给药护理 汤药一般宜温服
• .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 密切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及生命体征等变 化。
(2)心痛剧烈、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表情淡漠者, 立刻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3) 咳嗽、气喘、心律失常者,立即报告医师, 配合处理。
学习交流PPT
11
(4)保持大便通畅,多食蔬菜和水果。大便秘结 者,遵医嘱给予中药灌肠或用中药煎水代茶饮
• 3 急性腹痛未明确诊断时暂禁食;禁用镇痛剂。
• 4 临证(症)施护
• (1) 虚寒型腹痛,注意保暖避寒,腹部用腹带 或置热水袋,忌生冷饮食。
学习交流PPT
18
(2) 腹痛剧烈通,遵医嘱针刺、艾灸或中药热熨 腹部止痛。
(3) 腹胀痛者,遵医嘱采用耳穴埋籽或肛管排气。
(4) 腹痛伴大便秘结者,遵医嘱保留灌肠或中药 泡水代茶饮。
(5) 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6) 早期发现,早期诊治。
学习交流PPT
20
• 谢谢!
学习交流PPT
21
(2)伴有上腹部及肩背痛、呕吐、黄疸、寒战、发 热
学习交流PPT
15
• 等症状,应报告医师。 • 3 饮食护理 • 宜清淡,多食清热利湿的菜果,忌油腻、辛辣、
酒浆之品。 • 4 临证(症)施护 • (1) 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 • (2)疼痛重者遵医嘱取中药熨胁痛区。 • (3) 呕吐者遵医嘱针刺或药物穴位注射止呕。
学习交流PPT
16
四. 腹痛
• 因六淫外感,内外损伤,火、食、石类痹阻,气 滞血瘀或气血亏虚等所致。以腹部疼痛为尾炎、消化道肿瘤、肠梗阻或肠寄生虫等 引起的腹痛,可参照本病护理。
学习交流PPT
17
• 1 按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 2 观察腹痛性质、部位及伴随症状,发现异常, 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心丸、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或遵医嘱针刺止痛。 (3 )寒凝心脉者,宜保暖,中药热服。
学习交流PPT
13
三.胁痛
• 常因饮食失调、情志不遂所致。以一侧或两侧胁 肋部位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肝、胆、经 络。肋间神经痛、胸膜炎、肝炎、胆囊炎、胆石 症、胆道蛔虫症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学习交流PPT
14
• 1 卧床休息,病情缓解后可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 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 疼痛的部位、性质与咳嗽、饮食的关系。
• 5 健康指导
(1) 保持乐观情绪,心情舒畅,防止七情内伤。
(2) 注意气候寒暖之变化,避免六淫外袭。生活 起居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
学习交流PPT
19
(3) 饮食以营养、易消化、无刺激为宜。禁锢, 忌食辛辣、油腻、酒浆、浓茶等。
(4)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等。肥胖者, 适当减少食量;高脂者,减少动物脂肪及含胆固 醇丰富的饮食,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防止便秘。
痛症的中医护理方案
学习交流PPT
1
痛症
• 因外感六淫之邪、内伤七情、饮食不节或遭受某 些伤害等因素,或脏腑气机不畅、气滞血瘀所致。 以出现某一部位不同程度的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头痛、心痛、胁痛、腹痛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学习交流PPT
2
护理评估
• 1 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时间及诱因。 • 2 呕吐物、二便等伴随症状。 • 3 疼痛承受能力。 • 4 心理社会状况。 • 5 辩证:头痛、胸痹(心痛)、胁痛、急腹痛
立即报告医师,配合抢救。 • (4)伴有恶心、呕吐者,遵医嘱给予针刺。
学习交流PPT
9
二.胸痹(心痛
• 因邪痹心络,气血不畅所致。以心胸部位呈现发 作性憋闷、疼痛,甚则心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 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心、血脉。冠心病、 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学习交流PPT
10
• .1 遵医嘱安置在CCU,卧床休息,采取止痛措施。
3 饮食护理
(1) 饮食宜清淡、细软,多食水果、蔬菜。
(2 )不宜过饱或过咸,忌食生冷、油腻、烟酒之 品。
• 4 情志护理
消除患者的而紧张、恐惧、不安等心理,保持心情 平静,安心治疗。
学习交流PPT
12
• 5 临证(症)施护 (1 )心脏骤停,立刻心肺复苏。 (2 )心痛发作,遵医嘱给予急救药物,如速效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