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和群落知识整理
生物知识点总结种群群落
生物知识点总结种群群落一、种群的定义和特点1. 定义:种群是指在特定地区内同一种类个体的集合。
这些个体在遗传上互相关联,并且能够相互繁殖,形成新的后代。
种群是生态学中研究的一个基本单位。
2. 特点:种群具有以下特点(1)个体间遗传关联:种群中的个体之间具有很强的遗传关联,它们共享相似的基因组成。
(2)繁殖关联:种群中的个体之间能够进行交配和繁殖,形成新的后代。
(3)空间关联:种群中的个体通常分布在同一地区内,占据特定的生境。
(4)种群大小:种群的大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二、群落的定义和特点1. 定义:群落是指在特定地区内多种不同种类的生物的集合。
这些不同种类的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2. 特点:群落具有以下特点(1)多样性:群落中包含多种不同种类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2)相互依赖:群落中的不同生物种类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它们通过食物链、共生关系等方式相互联系。
(3)稳定性:群落通常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其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
三、种群和群落的相互关系1. 种群与群落的关系种群和群落是生态系统中不同层次的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种群是群落的组成单位,同时也受到群落环境的影响;群落由多个种群组成,种群的变化会影响到群落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2. 种群对群落的影响种群对群落有以下影响(1)形成群落的基础:群落由多个不同种类的种群组成,种群的数量和分布会影响到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2)供给能量:种群通过生物体内物质的新陈代谢,向周围环境输入能量和物质,成为群落能量的来源。
(3)形成食物链:种群间的掠食和食物链关系,形成了群落食物链的基础,维持了群落的生态平衡。
3. 群落对种群的影响群落对种群有以下影响(1)生境条件:群落提供了种群生存和繁殖的环境条件,包括食物、栖息地、水源等。
高中生物种群和群落知识点
高中生物种群和群落知识点高中生物学课程中,种群和群落是比较重要的知识点。
种群指在同一地域区域内并具有相同基因型的物种个体群体,而群落则是指在同一区域内生活在一起,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全部有机体群体。
本文将重点介绍种群和群落的一些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一、种群的概念及组成1. 种群概念:种群是指在同一地域区域内并具有相同基因型的物种个体群体。
这里的区域可以是一个小河流、一个树林或整个地球上某个区域等等。
同一区域的个体组成种群,而且具有一定的种群规模和空间分布。
2. 种群的组成:种群的组成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基因型:种群内的个体具有相同基因型,但也可能会存在变异。
基因型受到基因和表现型的影响。
(2)数量:种群的数量一般比单个个体多得多,在有限的空间内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数量多的群体往往表现出更加灵活、适应力强,便于繁殖扩大。
(3)空间分布:种群中的个体分布在同一区域内,但可能在不同的小区域内生活。
(4)性别和年龄结构:生物体的性别和年龄差异对种群的数量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的个体具有不同的特征和行为,这些特征和行为都会影响种群的群体动态和结构。
二、群落的概念及组成1. 群落概念:群落是指在同一区域内生活在一起,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全部有机体群体。
不同种类的个体在群落内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2. 群落的组成:群落的组成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生境:生境是群落生存和发展的物理和化学条件,包括土壤、温度、光线、水分、空气质量等一系列因素。
(2)生物群落:指与生境相适应的各种生物种群。
群落内的个体数量和种类相对稳定,但是数量和比例随时在变动,受到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3)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主要指相互作用的种类和数量,非生物因素主要指生境条件的共同作用。
三、种群和群落相互关系1. 种群与群落的关系:种群和群落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两者的数量和比例相互作用,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知识点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一、种群1:种群:必定地区内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总称群落:必定地区内的全部生物生态系统:必定地区内的全部生物与无机环境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种群密度(最基本)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2、种群特点年纪组增添型稳固型衰败型性别比率1)种群密度a、定义: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目特点;b、检查方法:样方法合用于植物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离取样法标记重捕法:合用于活动范围大的动物2)出生率、死亡率:a、定义: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b、意义:是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3)迁入率和迁出率:a、定义: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b、意义:影响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要素,针对一座城市人口的变化起决定作用。
4)年纪构成:a、定义:指一个种群中各年纪期个体数目的比率;b、种类:增添型( A )、稳固型 (B) 、衰败型 (C);增添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好多,老年个体极少,种群密度会增大。
稳固型:各年纪期的个体数目比率适中,种群正处于稳准期间。
衰败型:幼年个体较少,而中老年个体许多,种群密度会减小。
c、意义:展望种群数目的变化趋向。
5)性别比率:a、定义: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率;b、意义:对种群密度也有必定的影响。
3、种群的数目变化曲线:①“J型增添”a、数学模型:(1)(2)曲线(如右图)b、条件:理想条件指食品和空间条件丰裕、天气适合、没有敌害等条件;时间c、举例:自然界中确有,如一个新物种到适应的新环境。
②“S型增添”:种群经过一准时间的增添后,数目趋于稳固的增添曲线。
a、条件:自然资源和空间老是有限的;b、曲线中注意点:(1) K 值为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损坏的状况下,必定空间中所能保持的种群最大数目);(2) K/2 处增添率最大。
大部分种群的数目老是在颠簸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的数目会急剧降落甚至消逝。
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整理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考点一 种群的特征(5年8考)1.种群的概念种群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
(3)年龄组成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年龄组成⎩⎪⎨⎪⎧⎭⎪⎬⎪⎫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增加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不变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减小种群密度 (4)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3.种群的空间特征(1)含义:种群中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2)类型⎩⎪⎨⎪⎧均匀分布型:如稻田中水稻的空间分布随机分布型:如田野中杂草的分布集群分布型:如瓢虫的空间分布4.种群密度的估算方法(1)“两看法”选择合适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2)样方法与标志重捕法的比较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对象植物或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昆虫卵、蚜虫、跳蝻等)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动物调查 程序注意事项①随机取样②样方大小适中③样方数量不宜太少①调查期间无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②标志物对所调查动物生命活动无影响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及判断技巧 (1)统计图(2)曲线图和柱形图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曲线图柱形图(3)各图示共性及判断技巧无论何种图形,均应注意各年龄段个体的比例——增长型中的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稳定型中的各年龄段个体比例适中;衰退型中的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
(1)针对“样方法”①须做到“随机”取样。
②须把握取样方法——长方形地块“等距取样”,方形地块“五点取样”。
③需分别计数并最终求平均值。
④须把握如下计数原则: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相邻两边及顶角上的个体。
(2)针对标志重捕法①须牢记估算公式:N总=N初捕数×N再捕数N再捕中标记数;②善于快速确认估算值与“实际值”间的误差:由于再捕中标志者位于分母上——若初捕放归后某些原因致分母增大(如标志物影响其活动),则估算值偏小;反之,若某些原因致分母减小(如因初捕受惊吓,不易被再捕,因标志物致其更易被天敌捕食等),则估算值将偏大。
高一种群和群落知识点
高一种群和群落知识点种群和群落是生态学中重要的概念。
种群是指同一物种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地点形成的一组个体,而群落则是指各种不同物种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地点形成的生态系统。
在高一生物课程中,我们将学习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点,本文将就此进行阐述和梳理。
一、种群种群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单位,它由同一物种的一群个体组成。
种群的数量、结构和分布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物种多样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1. 种群的数量:种群数量的变化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的,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
种群数量的变化可以通过种群增长率来描述,包括指数增长、对数增长和稳定增长等。
2. 种群的结构:种群的结构可以分为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和大小结构等。
年龄结构反映了不同年龄个体在种群中的比例,性别结构反映了不同性别个体在种群中的比例,而大小结构则反映了不同体型大小个体在种群中的比例。
3. 种群的分布:种群的分布可以分为均匀分布、聚集分布和随机分布。
均匀分布是指个体在空间上的分布相对均匀,聚集分布是指个体在空间上呈团状分布,而随机分布则是指个体在空间上分布没有明显规律。
二、群落群落是由多种不同物种组成的生态系统,物种间通过相互作用和依赖形成生态链和食物网。
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影响。
1. 群落的组成:群落中的物种可以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产者是指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的植物;消费者是指依赖其他生物为食物来源的动物;分解者则是指分解有机物质并将其转化为无机物质的细菌和真菌等。
2.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结构可以通过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和物种相对丰度等来描述。
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不同物种的数量,物种多样性则是指群落中不同物种的种类和相对丰度,而物种相对丰度则是指群落中各个物种相对于总体的数量比例。
3. 群落的功能:群落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生态位分化。
能量流动是指能量在群落中的流动路径,包括光合作用和食物链等;物质循环是指物质在群落中的循环过程,包括碳循环、氮循环和水循环等;生态位分化是指物种在群落中对资源的利用和生存方式的适应。
种群群落知识点总结
种群群落知识点总结种群和群落是生态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分别代表了生物学中不同的层次和组织形式。
种群是一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的集合,它们占据了同一生境并且能够进行繁殖。
而群落则是由多个不同种群组成的,它们共同占据着某一个生态系统,并且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生态网络。
本文将对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总结和分析。
一、种群1.1 种群的定义种群是指生物学中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总和。
种群内的个体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基因交流,保持着一定的遗传稳定性。
种群可以是植物、动物或微生物等生物体的群集,它们通常占据着相同的生境,并通过繁殖来维持自身数量和持续存在。
1.2 种群数量和密度在生态学研究中,种群数量和密度是两个重要的指标。
种群数量是指在一定生态系统内的某一时刻内种群的总数,它可以通过样地调查、标记再捕捉法等方法来进行估算。
而种群密度则是指种群数量与生境面积的比值,它可以反映出生态系统中的种群分布和生态资料。
种群数量和密度的变化将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物种分布。
1.3 种群结构与变动种群结构是指种群内个体的年龄、性别、体型分布以及其相互关系等因素的总和。
种群结构是影响种群稳定和持续存在的重要因素,它可以通过人口金字塔、年龄结构分析等方法来进行研究。
而种群的变动则是指种群数量和密度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它受到环境因素、繁殖率、捕食种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种群的变动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1.4 种群生态学种群生态学是研究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数量、分布和相互关系等生态因素,以及它们对环境因子的适应和响应机制的学科。
种群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样地调查、捕捉标记法、种群动态模型等,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生物种群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状态和演化过程。
二、群落2.1 群落的定义群落是指在同一生态系统内,由多个种群组成的各种生物体的集合。
这些不同种群之间存在着多种种间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共生、共存等。
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
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一、种群的概念种群是指在某一地域内所有同一物种的个体的总和,种群的概念是生物学家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个概念。
种群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基本单元,它是通过生殖隔离与进化而与其他种群区分开来的一个群体。
种群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同一物种的个体总和。
种群是由同种个体组成的总和,这些个体属于同一物种,可以在某个特定的地理范围内进行交配和繁殖。
2、空间和时间上的联系。
种群的个体之间通常存在一定的空间关系,它们可能生活在同一地区内,如森林、草原、湖泊等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同时,种群也有一定的时间联系,可以通过繁殖将其后代代代传承下去。
3、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种群数量会随着环境变化而产生波动,这可能受到食物、栖息地、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二、群落的概念群落是指在某一地区内由多种不同种群组成的生物社区,它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群落的概念是生态学家们对不同种群在相同地域内相互作用的总和。
群落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多样性。
群落内通常包含多种不同的物种,它们之间可能是竞争关系、捕食关系、共生关系等各种相互作用。
2、相互依赖。
群落内的不同物种通常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
它们通过食物链、食物网、种间关系等不同的关系方式相互联系在一起。
3、稳定性和动态性。
群落内的种群数量和种类组成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
这种动态性使得群落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三、种群与群落的关系种群和群落是生态系统中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系。
种群和群落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相互作用关系。
种群和群落之间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种间相互作用、种内相互作用、种间竞争、捕食关系等。
这些相互作用关系使得种群和群落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
2、资源利用和能量传递。
种群和群落之间通过资源的利用和能量的传递来维系自身的生存和繁衍。
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
1. 群落的定义: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多种物种组成的生态系统的总体。
2. 种群的定义:种群是指同一生物种类个体的总体,它包括了该物种的所有个体。
3. 群落的组成:群落通常由多种物种组成,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竞争和合作等相互作用关系相连。
物种的组成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的特定条件、资源可用性以及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
4. 种群的特征:种群由同一物种的个体组成,它们之间具有相同的基因组合、生理特征和行为习性。
种群的数量可以根据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等因素进行调节。
5. 群落和种群之间的关系:群落是由多个种群组成的,而种群是群落中的基本单位。
种群和群落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种群的数量和分布模式会对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而群落的生态位和资源利用也会影响种群的生存和繁殖。
6.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结构由物种的数量、种类、个体密度和空间分布等因素决定。
常见的结构形式有单优群落、多优群落和均匀群落等。
7. 群落的演替:群落是动态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演替。
演替是指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和功能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
初级群落会逐渐演替为中级群落,再逐渐演替为成熟群落。
8. 群落的稳定性:群落的稳定性是指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
稳定群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物种组成和结构,并且能够快速恢复到原有状态。
9. 群落的相互作用:群落中的物种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关系,包括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共生关系等。
这些相互作用关系对群落的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
.种群:在一定地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地全部个体形成种群.如一片森林中地全部猕猴是一个种群,一片草地中地全部蒲公英是一个种群..种群地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地数量特征. 决定种群地大小和密度地特征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地年龄结构包括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可用来预测种群密度地变化趋势..可以用哪些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分别适用对象是什么? (、、、)样方法:植物和运动能力弱地动物标志重捕法:活动能力强地动物(掌握计算和误差分析)用血球计数板记数法:微生物(如培养液中地酵母菌).样方法中草本植物取样地大小一般是1m×1m. 样方法中取样地关键是随机取样.取样地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等. 计算所调查植物地种群密度应取所有样方种群密度地平均值..种群数量型增长地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型增长地公式:=λ 为种群起始数量,为年后种群数量,λ为种群数量为前一年地倍数,即种群增长倍数.λ不是增长率,增长率为(λ).型增长地条件下种群增长率保持不变,无值.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自然界中存在这种增长方式,通常发生在一个种群新迁入一个适宜地新环境后开始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型增长曲线和型增长曲线地比较: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地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地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值.环境容纳量不是固定不变地,会随着环境地变化而发生改变.如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地减少和活动范围地缩小,其值就会变小.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自然界中,影响种群数量地因素有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地因素地意义:对于有害动物地防治、野生生物资源地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地拯救和恢复,都有着重要意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生物群落地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地集合叫做群落.群落地特征包括:群落地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群落地空间结构(即水平结构和空间结构)等方面.垂直结构表现为具有明显地分层现象,水平结构表现为群落常呈镶嵌分布.森林群落中影响植物垂直分层现象地主要因素是:光照.植物又可以给动物提供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象. 注意:区分种群地空间特征和群落地空间特征.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群落地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地重要特征.群落中物种数目地多少称为丰富度.不同群落地物种丰富度不同,热带地区最大,向地球两极延伸则逐渐减少.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地研究中,采集调查采用取样器取样法;丰富度地统计方法两种: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种间关系共分为四种常见类型: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例如兔和草,狼和羊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生活习性越相近,竞争越激烈.竞争地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分为“一强一弱”和“一死一活”两种型.例如牛和羊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地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地养分以维持生活.例如噬菌体和大肠杆菌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例如,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群落演替主要类型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地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地地方发生地演替.如裸岩上演替,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初生演替还可发生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地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地地下茎)地地方发生地演替.如弃耕农田上地演替,过程: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丛→树林.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演替地最终阶段并不一定都是森林阶段,还要考虑气候条件等影响.人类活动会使群落地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地速度和方向进行.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非生物地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生产者:自养型,主要是绿色植物例外:蓝藻、硝化细菌生态系统地组成成分消费者:异养型,绝大多数动物,例外:蚯蚓为分解者、生态系统地结构分解者:异养型,主要是腐生微生物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植物不一定是生产者,例如菟丝子是消费者;生产者不一定是植物,例如蓝藻是原核生物动物不一定是消费者,例如蚯蚓是分解者;消费者不一定是动物,例如菟丝子是植物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例如硝化细菌是生产者;分解者不一定是细菌,例如蚯蚓是动物;、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其起点是生产者,注意分析食物链上某生物地数量变化产生地影响、营养级和消费级地概念不同第一营养级:生产者第二营养级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以植食性动物为食地肉食性动物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生态系统地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流经某一自然生态系统地总能量:生产者固定(同化)太阳能地总量(人工生态系统中还应考虑人工输入地能量)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生态系统中某一营养级(营养级≥)地能量地来源去路:来源:上一营养级去路:呼吸作用、未利用、分解者分解作用、传给下一营养级注意:蜣螂吃大象地粪便,蜣螂并未利用大象同化地能量;在生态农业中,沼渣用来肥田,农作物也并未利用其中地能量,只是利用其中地无机盐.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某营养级地能量不能完全传给下一营养级地原因:该营养级自身呼吸消耗,部分流向分解者,(部分未被利用)、生态系统地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地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背图和图)能量流动地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原因分别是什么?)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地传递效率:~(能量传递效率是相邻两个营养级地同化量地比值)(复习食物网中关于能量地“最多”和“最少”地计算题)、研究能量流动地意义:①: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地利用.注意: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而不是能量传递效率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②: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地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地部分、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之间地异同不同点:在物质循环中,物质是被循环利用地;能量在流经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地,而且是单向流动地,而不是循环流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联系:①两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②能量地固定、储存、转移、释放,都离不开物质地合成和分解等过程③物质作为能量地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生态系统中地信息种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地作用:①:生命活动地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地传递;生物种群地繁衍,也离不信息地传递②: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地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地稳定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地应用:①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地产量②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生态系统地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地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地能力.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而且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地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地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地能力、生态系统地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地破坏后恢复到原状地能力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地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差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地方法:①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地程度,对生态系统地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地自我调节能力②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地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地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地内部结构和功能地协调、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地问题、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地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地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地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地价值、生物多样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地价值(生态功能,如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保护生物多样性地措施: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易地保护(动物园)。
生物生态环境和种群群落知识整理最新修正版
生物生态环境和种群群落知识整理种群和群落一、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数量特征年龄结构性别比例2、种群的特征迁入率和迁出率空间特征3、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以若干样方(随机取样)平均密度估计总体平均密度的方法。
标志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二、种群数量的变化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Nt=N0λt(1)条件: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相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连续增长;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条件:有限的环境中,种群密度上升,种内个体间的竞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答应的最大值(K值)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种群增长率变化,K/2时增速最快,K时为0(3)应用: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减少和活动范围缩小,其K 值变小,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高K值,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降低其K值。
3、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挽救和恢复,都有重要意义。
4、[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计划的制定和实验方法:培养一个酵母菌种群→通过显微镜观察,用“血球计数板”计数7天内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计算平均值,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结果分析:空间、食物等环境条件不能无限满意,酵母菌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增长三、群落的结构1、生物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群落是由本区域中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课本P713、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种群和群落 知识点
种群和群落种群和群落是生态学中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不同生物个体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种群是指属于同一物种的个体在特定地区内的总体,而群落则是不同物种在一个特定地区内的生态共同体。
在生物学中,种群是研究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基本单元。
种群的形成和演化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因素、遗传变异和个体间的相互作用。
种群的数量和密度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在一个种群中,个体之间可能存在竞争和合作的关系。
竞争是指个体之间为了获取有限的资源而进行的争夺,例如食物、栖息地和配偶。
竞争可以导致种群中个体数量的调节和资源的分配。
合作是指个体之间为了共同利益而进行的相互协作,例如群居动物之间的社会行为和协作繁殖。
群落是由多个不同物种组成的生态共同体。
在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竞争、捕食和共生等相互作用。
竞争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为了获取有限的资源而进行的争夺,例如食物和栖息地。
捕食是指一个物种以另一个物种为食的关系,例如食物链和食物网。
共生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赖和共同生活的关系,例如共生菌和植物根系之间的关系。
种群和群落的研究对于理解生物多样性、物种演化和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种群和群落的数量、密度、结构和相互作用,可以揭示生物个体和物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和适应能力。
这对于生物保护和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总结起来,种群和群落是生态学中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生物个体和物种在特定地区内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种群和群落的研究对于理解生物多样性、物种演化和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种群和群落,可以揭示生物个体和物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和适应能力。
这对于生物保护和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高二生物种群和群落知识点
高二生物种群和群落知识点生物学中,种群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单位,而群落则是由多个不同种群组成的生物集合体。
在生态系统中,种群和群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二生物中关于种群和群落的知识点。
1. 种群的定义和特征种群是指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物种中个体的集合体。
种群具有以下特征:1.1 种群的数量:种群的数量是指在特定环境中,同一物种个体的总数。
1.2 种群的密度: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个体的数量。
1.3 种群的分布:种群的分布可以是随机分布、集群分布或均匀分布。
2. 种群的增长与变化种群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种群的增长是指个体数量的增加,种群的减少则是指个体数量的减少。
种群增长和减少取决于出生率、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
种群增长的模式可以分为指数增长和对数增长。
3. 种群中的相互关系种群中的个体相互之间存在着竞争、合作和互利共生等相互作用关系。
这些相互关系影响着个体的生存和繁殖。
3.1 竞争:种群中的个体之间会争夺有限的资源,如食物、栖息地和伴侣等。
3.2 合作:种群中的一些个体会合作以获得更好的生存和繁殖机会。
3.3 互利共生:某些物种之间存在着互相依赖关系,彼此获益。
4. 群落的定义和组成群落是指由多个不同种群组成的生物群体。
群落的组成取决于共同生活在某一地理区域内的不同种群。
群落中的物种可以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生态系统。
4.1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结构包括物种丰富度、物种组成和群落的垂直结构。
4.2 群落的功能:群落中的不同物种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物种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5. 群落的演替过程群落的演替是指一个地理区域内的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的过程。
演替过程分为初级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5.1 初级演替:在无生物存在的原始生态环境中,植物开始生活,逐渐形成植物群落,并逐步吸引其他生物入驻。
5.2 次生演替:在已经形成的群落基础上,当外界环境发生改变时,群落中的物种发生适应和变化,形成新的群落。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种群、第二章群落知识点
第一章种群及其动态5.1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所形成的集合。
分析:大明湖里所有的鱼不是一个种群;大明湖里所有的鲤鱼是一个种群(填“是”或“不是”)。
2.种群密度: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逐个计数法:适用于调查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2)估算法①样方法:范围:试用于植物、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昆虫的卵、作物上蚜虫、蜘蛛、跳蝻等。
步骤:确定调查对象(一般选择双子叶植物,原因:单子叶植物丛生或蔓生,不好辨别);确定样方的大小:一般以1m2正方形为宜;若样方内的个体数偏小应适当扩大样方面积,最好选择种群密度稳定时所对应的最小样方。
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随机取样的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计数:统计样方内和相邻两边夹角上的个体。
对于边界上的个体,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计算:以所有样方的种群密度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算值。
②标记重捕法:范围: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比较大的生物。
步骤:第一次捕获生物量,记为m,并做好标记,放回一段时间,保证充分混合。
第二次捕获生物量,记为N,其中带标记的生物量记为n。
设种群的生物总量为M,则m/M=n/N注意:若标志物脱落,导致第二次捕获的标记数偏少,测得M值偏大;标记后易被天敌捕食,导致第二次捕获的标记数偏少,测得M值偏大;标记个体变得更难捕捉,导致第二次捕获的标记数偏少,测得M值偏大;第一次标记后,较短时间内进行重捕,则会导致导致第二次捕获的标记数偏大,测得M值偏小。
若捕获时,网眼偏大,则会导致导致两次捕获数量偏小,测得的M值偏。
③黑光灯诱捕法范围:适用于有趋光性的昆虫。
4.与种群数量有关的其他数量特征及关系(1)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数量特征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2)年龄结构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知识点18种群和群落讲解
知识点18种群和群落讲解群和群落是生态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用来描述生物在自然界中的组织形式和相互作用关系。
群指的是同一种或不同种的个体聚集在一起的总体,而群落则是指一定区域内不同物种组成的群体。
1. 种群(Population):指同一物种个体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总体。
种群具有相同遗传特征,能够相互交配并繁衍后代。
种群中的个体数量、密度和分布都是种群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3. 群体(Aggregation):指在其中一区域内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
群体形成的原因可以是为了追求食物、避免捕食或者繁殖。
4. 群集(Clumping):指物种个体在空间上聚集成簇的现象。
群集行为常见于同一种个体之间的繁殖和狩猎。
5. 随机分布(Random Dispersal):指物种个体在空间上分布呈无规律的情况。
随机分布常见于资源丰富、环境均匀的情况下或者是没有空间和社会限制的情况。
6. 均匀分布(Uniform Dispersal):指物种个体在空间上呈均匀分布的情况。
均匀分布常见于资源稀缺或者个体之间存在领地争夺的情况。
7. 聚集分布(Clumped Dispersal):指物种个体在空间上呈聚集分布的情况。
聚集分布常见于资源分布不均匀或者个体之间通过信息传递互相吸引的情况。
8. 群居(Colony):指一种特定生活方式,多个个体聚集在一起并具有一定的工作分配。
群居常见于社会性昆虫如蜜蜂和蚂蚁。
9. 动物群(Herd):指一群相同物种的动物在同一时间和地点内进行集群行为。
动物群主要是为了避免捕食者和提高觅食效率。
10. 细胞群(Cell Colony):指由多个细胞组成的群体。
细胞群常见于细菌、藻类和真菌等单细胞生物。
11. 鸟飞群(Flock):指一群鸟类在飞行时保持一定间距并呈现协调的集体行为。
鸟飞群有助于避免碰撞和提高集体防御能力。
12. 鱼群(Shoal):指一群鱼类在水中保持一定间距并具有协同行为。
鱼群可以提高觅食效率和降低被捕食的风险。
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
种群和群落1.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
如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猕猴是一个种群,一片草地中的全部蒲公英是一个种群。
2.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决定种群的大小和密度的特征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3.种群的年龄结构包括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可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4.可以用哪些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分别适用对象是什么(P61、62、68、75)样方法:植物和运动能力弱的动物标志重捕法:活动能力强的动物(掌握计算和误差分析)用血球计数板记数法:微生物(如培养液中的酵母菌)5.样方法中草本植物取样的大小一般是1m×1m。
样方法中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取样的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等。
计算所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应取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6.种群数量J型增长的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
J型增长的公式:Nt=Noλt No为种群起始数量,Nt为t年后种群数量,λ为种群数量为前一年的倍数,即种群增长倍数。
λ不是增长率,增长率为(λ-1)。
J型增长的条件下种群增长率保持不变,无K值。
自然界中存在这种增长方式,通常发生在一个种群新迁入一个适宜的新环境后开始一段时间内。
7.种群数量S型增长曲线和J型增长曲线的比较: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环境容纳量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如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其K值就会变小。
8.在自然界中,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9.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的意义: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都有着重要意义。
10.生物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高一生物种群和群落知识点
高一生物种群和群落知识点种群和群落是生态学中常用的一些概念,用来描述生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在高一生物学学习中,了解种群和群落的知识点非常重要,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种群种群是指生物学上同一物种个体的总和。
一个种群通常由一群具有相同特征的个体组成。
在种群中,个体之间存在着种种关系和相互作用。
1. 种群的特点种群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同一物种:种群中的个体属于同一物种,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 同一地域:种群中的个体分布在相互靠近的地理区域内。
- 交配:种群中的个体之间可以进行交配,保持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 互相影响:种群中的个体之间存在竞争、合作、捕食等相互作用。
2. 种群的增长与变化种群的增长和变化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等。
- 出生率:种群中的个体数量会随着出生而增加。
- 死亡率:种群中的个体数量会随着死亡而减少。
- 迁移率:个体的迁移会改变种群的数量和分布。
种群的增长和变化可以用数学模型来研究,例如指数增长模型和Logistic模型等。
3. 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个体的数量。
种群密度的大小会对种群的生存和繁殖产生重要影响。
- 疏密分布:种群密度高,个体分布比较密集;种群密度低,个体分布比较疏散。
- 影响因素:种群密度受到环境因素、资源可利用性、竞争等因素的影响。
- 适应性变化:种群在不同密度下会发生适应性变化,例如个体大小、生长速率等。
二、群落群落是指生态学上不同种群共同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地理区域内。
群落中的物种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1. 群落的组成群落通常由多个种群组成,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种生物。
这些种群之间以及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存在着各种相互作用和关系。
2.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结构描述了群落中不同物种的组成、数量和分布。
群落的结构可以通过物种数量、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等指标来衡量。
- 物种数量:群落中不同物种的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群和群落知识整理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 NO.XA017 第一节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2014-5-15一、种群的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例:判断下列实例能否构成种群,是的打√,不是的打×。
1)一片农田中的全部水稻( √) 2)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蕨类( ×)3)一口池塘中全部鲫鱼( √) 4)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 ×)二、种群的特征:23 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 数量特征 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 性别比例空间特征: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遗传特征:遗传的单位,繁殖的单位(一)种群密度:1、概念: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某一种群全部个体的数量。
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1)原理一般情况下,要逐一计算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是比较困难的,因此,研究者通常只计数种群的一小部分,用来估算整个种群的种群的种群密决定种群数量变化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核心问题)度,此方法称取样调查。
概括为逐个计数法和估算法(2)方法步骤植物种群密度样方法——样方法通过计算若干样方中某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数,然后以其平均密度估算种群总体平均密度的方法。
①确定调查对象②选取样方(随机取样)a.五点取样法:在总体中按梅花形取5个样方,每个样方要求一致,适用于总体为非长条形。
b.等距取样法:适用于长条形的总体,先将总体分成若干等份,由抽样比例决定距离或间隔,然后以这一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
③计数:计数每个样方内所调查植物的数量并做好记录。
④计算种群密度:4计算各样方内种群密度的平均值,即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单位:株/平方米)【特别提示】(1)样方应随机选取(2)样方大小:①一般草本植物:1 m×1m;灌木:4 m×4m;乔木:10m×10m②如果种群个体数较少,样方面积需要适当扩大③应以物种个体数达到最稳定时的最小面积计算。
(见书P72第1题)(3)样方数目:总体面积大要多取,总体面积小可少取。
(4)样本统计:位于样方边线上的植物计数相邻两边及其交点上的植物;不同生长期的个体都应统计。
5例1:在调查某种植物的密度Array时,共选取了k个样方,每个样方的个体数分别为n1,n2,n3…n k株,每个样方的面积均为s平方米,则该种群的密度为(n1/s+n2/s+n3/s +…+ n k/s)/k株/m2。
例2:在某地块中选取了4个边长为2m的样方,样方中的某植物如右图,则该地块中该植物种群密度为2.75株/m2。
动物种群密度样方法——标记(志)重捕法①确定调查对象②捕获并标记部分个体:在该种群生存环境中,均匀设置捕获点,捕获一部分个体,并对其进行标记后,再在原地将其放回,并记录个体数量(M)③重捕,计数:一段时间后,在原来的捕获点再次捕获一部分个体,并记录数量(n)及其中被标6记的个体数(m),然后放回原来的环境。
④计算种群密度:【特别提示】(1)前提: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的概率相等。
(2)标记技术:标记物和标记方法不能影响被标记动物的正常活动;也不能导致其发生疾病、感染等;标记符号必须能维持一段时间,但又不能过分醒目。
例: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
数日后,在7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头,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 头。
则(1)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96头。
(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高。
●微生物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抽样检测法(显微计数法或血细胞计数法)(二)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量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量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三)迁入率和迁出率●迁入率:单位时间迁入某种群的个体数占该种89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 迁出率:单位时间迁出某种群的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四)年龄结构1、概念: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段的个体数量的比例。
2、类型:● 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多,老年个体较少,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会在一段时间内越来越大。
● 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段的个体数目比例相当,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等,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
● 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10 较多,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五)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量的比例。
三、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1、研究方法:建立数学模型。
2、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种群增长的“J ”型曲线:(1)模型假设: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
假定种群的起始数量为N 0(亲代),而且每代的增长率(λ)都保持不变,且世代间不重叠,该种群后代中第t 代的数量为N t 。
(2)建立模型:N t = N 0λt(3)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连续增长(没有最大值);增长率不变。
种群增长的“S ”型曲线:(1)原因: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捕食者数量也会增加。
(2)特点:①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②种群增长率变化,种群数量由0→K/2时,增长率逐渐增大;种群数量为K/2时,增长率最大;种群数量由K/2→K时,增长率不断降低;种群数量为K时,增长率为0.(如右图)思考:(1)右图中t1是对应种群数量为K/2时,t2是对应种群数量为K值.(2)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由于环境阻力而死亡的个体数,用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通过生存斗争淘汰的个体数量。
(3)应用: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减少和活动范围缩小,其K值变小,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高K值,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降低其K值。
四、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1、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一般将种群数量控制在环境容纳量的一般(K/2)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可提供的资源数量最多。
当种群数量大于K/2时,可以猎捕一定数量该生物资源,且获得量最大。
过度猎取时,种群增长速度虽然较快,但资源总量减少。
2、为害虫的预测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五、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2、人为因素:动物栖息地环境的破坏;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等。
六、【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1、研究目的:通过建立反映种群动态变化的数学模型,分别说明种群个体数量的增长规律以及种群外部环境因素和种群内部因素对种群对种群个体数量的制约。
2、实验材料活性干酵母,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滴管,显微镜等。
3、研究步骤:(1)提出问题: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2)作出假设: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呈现“S”型曲线增长。
(3)设计和实施实验①将10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加入试管中。
②将酵母菌接种入试管中的培养液中混合均匀。
③将试管在28℃条件下连续培养7d。
④每天取样计数酵母菌的数量,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将盖玻片放在血球计数板,用吸管吸取,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到计数板小方格内,用显微镜观察计数选定的中方格(5个或4个)中酵母菌数并记录在下表中:(以25中格×16小格血球计数板为例)时间(天)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7天次数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每个中方格1 2 3 4 5酵母菌数稀释倍数总数平均值(4)分析结果:将所得的数值用曲线图表示出来。
(5)得出结论: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呈现“S”型曲线增长。
4、注意事项:(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该遵循“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则计数。
(2)取样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
(3)培养后期的样液要稀释后再计数。
(4)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
(6)计算酵母菌数量时要注意单位、是否稀释过。
5、深入研究分析环境因素(温度、培养液的 PH、培养液中某养分的浓度等)对酵母菌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影响。
附:种内关系种内互助:同种生物生活在一起,通力合作,共同维护群体的生存。
种内斗争: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栖所、配偶等而发生斗争。
第二节生物群落的构成一、生物群落的概念:在同一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群落是由一定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
例:判断下列实例能否构成群落,是的打√,不是的打×。
(1)一个池塘中所有鲫鱼(×)(2)一个池塘中所有鱼、虾(×)(3)一个池塘中所有动物(×)(4)一个池塘中所有动物和所有植物(×)(5)一个池塘中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二、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种间互助:互利共生种间斗争:包括竞争、捕食、寄生关系概念数量坐标能量关系特点举例名称图图互利共生指两个种群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相互得益。
在数量上呈现同步变化。
如果分开,则双方或一方不能独立生存。
地衣;大豆与根瘤菌等。
竞争指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争夺同一资源而产生的相互妨碍竞争能力强的生物数量增加,竞争能力弱的数量减少或淘汰。
生态需求越接近的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作用的现象。
不同物种间竞争越激烈。
履虫等。
捕食一种生物取食另一种生物的种间关系,如肉食和植食行为等。
在数量上呈现“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变化。
羊与草;狼与兔;青蛙与昆虫等。
寄生一种生物(寄生物)以另一种生物的体液、组织或已无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
蛔虫与人;菟丝子与大豆;噬菌体与被侵消化利用的物质为营养并对宿主造成危害的现象。
染的细菌。
三、生物群落的结构:1、形成:群落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
2、类型: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1)概念: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
(2)原因:①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
如森林中植物由高到低的分布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
②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也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
如森林中动物的分布由高到低为:猫头鹰(森林上层),大山雀(灌木层),鹿、野猪(地面活动),蚯蚓及部分微生物(落叶层和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