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猫课件

合集下载

第16课《猫》课件(共52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6课《猫》课件(共52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三只猫
第三只猫的“可厌”,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
是从形态和性情等方面 来写的。“不好看,又 很瘦”“毛被烧脱好几 块”“忧郁”“懒惰”。
芙蓉鸟被害案 1.案发现场情况:
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
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2.犯罪嫌疑人: 丑猫(第三只猫)
3.作案证据
写作特色
❶结构严谨,首尾呼应。
作者围绕养猫叙写了三个故事。三个故事按时间顺序 排列,组成一串家庭养猫的悲剧史:得猫→养猫→亡失→再 得猫→再养猫→再亡失→复得猫→复养猫→复亡失→永不 养猫。情节三起三落,层层推进。文章开头先交代几次养 猫的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总领全文。以“自此,我家 永不养猫”收束全文,呼应开头,结构完整严谨。
防敌人新一轮的进攻。2.我们的所作所
为要和“人民教师”这个称(chēnɡ) 号相称(chèn)。
形近字 蜷( quán)蜷伏
怅(chànɡ)怅然
倦( juàn)疲倦
胀(zhànɡ)膨胀
绻( quǎn)缱绻
伥(chānɡ)为虎作伥
比喻做恶人的帮凶,帮着做坏事。“为”读wèi。
诅( zǔ )诅骂
恿(yǒnɡ)怂恿
丑猫 流浪猫
外貌
性情
在家中的 地位
结局
浑身 黄色
活泼、 全家人都 会爬树、喜爱它 捉鼠
被一个 过路人 捉去了
毛色花白, 并不好看, 又很瘦。烧 脱了好几块 毛之后,样 子更难看了。
忧郁 懒惰
若有若无, 被冤枉、 大家都不 误打、 喜欢,不 流浪而死 大注意它。
精读课文 分析讨论
1.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①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第17课《猫》课件(共32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7课《猫》课件(共32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猫 ”。
学习目标
1.继续学习默读的技巧,养成圈点勾画和做摘录的习惯。 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 描写,感受三只猫的形象特点。 3. 了解作者及家人三次养猫经历的情感波澜,厘清文章的 结构。 4.体会“我”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 生哲理。
了解作者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 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直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 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 针,刺我良心的针!
家人对前两只活泼可爱的小猫非常喜欢,因为它 们能给家人带来快乐。
第三只猫不能给家人带来快乐,可有可无,对于这
只猫的处置,“我”是随意武断的。直到发现冤枉它
第二只猫 从舅舅家要来的 浑身黄色
性情:
有趣 活泼、 不怕生
更有趣,更活泼。会爬 树,捉老鼠。“它在 ….
有 时 . .扑过去捉,有
时……跃到墙上。”
人性之思 合作探究:前两只小猫可爱,活泼,请找出文中 描写我们与他们关系的句子,你从中读到什么?
在家中的地位
第一只猫
受 到喜爱。“.…微笑着消 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心上 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 福建长乐人。中国现当代杰出的爱国主 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翻译家、文 学史家。1920年底,与茅盾、叶圣陶等 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是我国新文化运 动的积极倡导者。
主要作品:《欧行日记》《海燕》。
字音字形

dòu 缕
倚 lǚ yǐ
妄 wàng
消耗 xiāo hào
的。
人性之思
合作探究:请找出文中描写我们与第三只猫关 系的句子,你从中读到什么?

《猫》课件(共34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猫》课件(共34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名的夺去小猫的人”代表着不顾别人,自私自利的一类人。作
者借第二只猫的失踪事件,表达了对那种不顾别人利益而自私
自利行为的谴责与鞭挞。

第三只猫的“可厌”,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

只 猫
是从形态和性情等方面来写的。“不好看,又很瘦”“毛
被烧脱了好几块”“忧郁”“懒惰”。
“可厌”的猫却花了最长的篇幅来写,它亡失之后,作者“难过 得更多”,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分 析
这样在“我”的主观ຫໍສະໝຸດ 断、强势话语权的围攻下,在强势暴力的追杀下含冤死去,它受了冤枉也无法申辩,这个过失
也无法补救。因而“我”的良心受到谴责,追悔莫及,更加
难过。这也让我最终发出了“永不养猫”的感慨。
从“我”深深的忏悔和反思中,你知道如何去对待生命吗?
“我”对自己伤害其它生命的错误,勇于承认,善于反思。 “我家永不养猫”就是说“我”不再以一种凌驾的、玩弄的、支配 的态度去对待弱小生命了。

这只猫的结局怎么样?大家持什么感情?



这只猫最终亡失了;对于这只猫的“亡失”,三妹“很
不高兴”,作者也是“怅然”“愤恨”“诅骂”。
第 二
家里人对周家的丫头,不知名的捉去猫的人所持的 态度,说明了什么?

家里人责怪周家的丫头,诅骂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

“周家的丫头”代表着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的一类人,“不知
长乐,生于浙江永嘉。现代作家、文学史家、考古学家。 1923年1月,主编《小说月报》,倡导写实主义的“为人生”的 文学,提出“血与泪”的文学主张。抗战爆发后,参与发起了 “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创办《救亡日报》。抗战胜利后, 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办《民主周刊》,鼓动 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 1958年10月18日,因飞机失事殉难。 郑振铎的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桂公 塘》,散文集《山中杂记》,专著《文学大纲》、《插图本 中文学史》、《中国通俗文学史》、《中国文学论集》、 《俄国文学史略》等。

第17课 猫 课件(共59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第17课 猫 课件(共59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2)没有事实依据。 我根据“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 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一定是 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判定芙蓉鸟是被第三只猫咬死的。
2.在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当张妈叫道“是什么 东西把它咬死的”时候,“我”和妻是什么反应呢?
2.勾画出课文中的具体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我”很愤怒,并打了它;妻子也坚定地认为是这只猫 咬死了芙蓉鸟。 ①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 便去找它。
这节课,我们走进了语言文字内部,从字里行间 体会了作者及家人对三只猫不同的情感态度,并思 考了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对于前两只猫,“我” 和家人甚是喜爱,对于第三只猫,大家都不喜欢它, 作者的态度在字里行间显露出来。
第三课时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及家人对三只猫的不同的 情感态度。这节课,我们将聚焦第三只猫,探究“我” 使猫蒙冤的原因,体会课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第五单元 17 猫
《猫》是郑振铎先生的一篇小说。课文叙述了“我” 家养三只猫的经历,刻画了三只形态、性格和命运各异的 猫。并通过描写自己及家人对三只猫的不同情感态度,体 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善于自我反省的精神。同时,这 也体现了此单元的人文性目标——人类的自我反思以及对 动物、生命的思考,语言饱含深情,富含哲理。
活泼有趣、会爬
树、一点儿也不
忧郁、懒惰
怕生人、会捉鼠
全家人都喜爱它
大家都不喜欢,不大注意它, 若有若无
结局
病死
被捉去
被冤枉、误打、流浪而死
2.概括内容。
根据上面填写的表格,说说课文主要分为哪几个部分,
分别讲了什么事。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2):第一次养猫的情景。 第二部分(3—14):第二次养猫的情景。 第三部分(15—34):第三次养猫的情景。

七年级语文上册《猫》ppt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猫》ppt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种类与特点 • 《猫》的作者与创作背景 • 《猫》课文解析 • 《猫》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 《猫》课文的主题与意义 • 猫的趣闻与文化拓展 • 课堂互动与思考题
01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01
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阐述《猫 》这篇文章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 价值。
比如,在课文中作者将猫的脚步声比喻为“一阵轻快的音乐”,形象地描绘了猫轻 盈、优美的步伐。
另外,作者还把猫的眼睛比作“两颗晶莹的珍珠”,突出了猫眼睛的明亮和美丽。
拟人
拟人是《猫》这篇课文中另一种重要的 修辞手法。
作者将猫人格化,赋予它人类的情感和 行为方式。
例如,在课文中,作者描述猫在夜晚的 行动时,用到了“它似乎很欣赏自己的 身姿,迈着小步又走了起来”的句子, 把猫的行为拟人化,让读者感受到猫的
教学计划
课时安排
建议本课程安排2-3课时。
教学环节
包括导入、文本解读、问题探究、拓展延伸等环 节。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
02
猫的种类与特点
猫的种类
01
02
03
04
苏格兰折耳猫
具有弯曲的耳朵,性格温和, 易于饲养。
英国短毛猫
体型健壮,被毛短而浓密,性 格沉稳。
美国卷耳猫
个人背景
郑振铎在少年时期就深受家庭影 响,喜爱文学和艺术,同时也受 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
启蒙。
社会背景
当时的社会上存在着新旧思想的 激烈斗争,郑振铎也深受其影响 ,在作品中表达了自己对家庭、 社会和人生等问题的看法和思考

作品评价
文学价值
作品以朴实无华的语言,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三只猫的不同命运和经历,表现 了作者对家庭、友情和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17课《猫》课件(共26张PPT).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17课《猫》课件(共26张PPT).ppt

读读写写
缕( lǚ ) 妄(wànɡ) 懒惰( duò) 乞丐( ɡài ) 蜷伏(quán )
倚( yǐ ) 消耗( hào ) 怂恿( sǒnɡ yǒnɡ ) 怅然( chànɡ ) 叮嘱( zhǔ )
惩戒( chénɡ ) 枉 ( wǎng)
虐待( nüè )
芙蓉鸟( fú rónɡ )
……
生命 尊严 清白 信任 自由 平等
……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回过头来看,本篇文章中一共出现了几只“猫”?
黑猫、张妈、李妈、妻子、“我” ……
我们可能成为“猫”吗?
关注弱小!
善待他人!
尊重生命!
凡事不能单凭主观臆断,而应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应存 偏见私心,要宽容、仁爱、一视同仁,否则容易犯错。
导入新课
钱钟书帮猫打架,为猫写诗;季羡林的猫亦 步亦趋随他散步;宗璞看着猫冢暗自神伤;海明 威的著名小说《战地钟声》就是在猫的陪伴下完 成的……古往今来,多少人有着爱猫情结并与猫 为友。今天就让我们去看看著名作家郑振铎养猫 时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从他养猫的过程中,又领 悟到哪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
2、犯罪嫌疑人:丑猫
3、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
①案发前的表现: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
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②案发后的表现: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 像还在吃着什么。
4、案发后大家的反应:
“我” 我很愤怒 ,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
妻子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 “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张望着,我早就 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我的心里也感着一缕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

人教部编版七级上学期语文《猫》精品PPT

人教部编版七级上学期语文《猫》精品PPT

这句话在内容上是对全文的总结。"我" 目睹了前两只猫的不幸后,又亲自制造了 第三只猫的悲剧,深感负疚,为了不再看 到这样的悲剧重演下去,"自此,我家永 不养猫"这句话与文章的开头遥相呼应, 在结构上形成了首尾呼应的特点。
品读探究—体会写法
作者在一篇文章中写了不同的三只猫,从 课文的写法中我们学到了什么?
1、为什么写两只可爱的猫的篇幅不如 一个丑猫的篇幅长,到底发生什么可怕 事情?
“芙蓉鸟事件”
芙蓉鸟被害案[森林153号刑事案]
案发现场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犯罪嫌疑人:_________________
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
性情
在家 中的 地位
结局
对我 的
影响
第三次: 遭人遗
丑猫
弃,拾
(15—34) 来的。
毛色花白,并不好看, 又很瘦,烧脱了好几 块毛之后,样子更难 看了。
若有若
不活泼 无,大
忧郁 家不喜
懒惰
欢,不 大注意
它。
被我 打伤 致死
更难过 得多。 永不养 猫。
板书
2.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找出有关起止 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家里人都很喜欢这只猫,如三妹 “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 它面前来回的拖摇着”,作者则“坐在 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 二小时的光阴”,“心上感受着生命的 新鲜与快乐”。因为小猫活泼可爱,一 家人都很喜欢它。
第一只猫的结局怎么样?家里人的 态度是怎样的?
这只猫最终病死了。作者先 交代的“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 也不肯吃东西”就已经埋下伏笔。 对于这只猫的“病死”,三妹 “很难过”,“我”心里也感着 一缕的酸辛。

《群文阅读猫》PPT课件

《群文阅读猫》PPT课件

总结与展望
总结
通过本次课程,我们深入了解了《群文阅读猫》的方方面面,包括 其概念、功能、使用流程及实践案例。这不仅提升了我们的群文 阅读能力,也为日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展望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群文阅读猫》在不同学科和年级的应 用,持续优化其功能和使用体验,让它更好地服务于师生的教学需 求。同时,我们也希望能与更多师友分享心得,共同推动群文阅读 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发展。
《群文阅读猫》帮助我快速有 效地全面理解文本,大大提高了 阅读效率。
增强学习兴趣
生动有趣的界面设计和互动功 能,让阅读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和 主动。
培养批判性思维
它引导我深入思考文中观点,形 成独立的判断和见解,培养了批 判性思维能力。
收获丰富体验
使用《群文阅读猫》让我收获 了独特的阅读体验,增强了对学 习的热情。
合理选择材料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 选择贴合实际、引人入胜的阅读 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多样化阅读方式
采用小组合作、个人读写、角色 扮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 更好地理解与领悟文本内容。
注重阅读过程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 养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提升阅 读效率。
及时反馈评价
对学生的阅读理解与探究给予及 时反馈,并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意见 ,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群文阅读猫》使用案例分享
《群文阅读猫》已在多所学校得到广泛应用,师生反响热烈。学生在小组合作 阅读中培养了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教师则能及时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为课堂 教学提供数据支持。案例分享将展示《群文阅读猫》如何助力课堂实践,增强 学生的文本理解和批判性思维。
《群文阅读猫》使用心得体会
提高阅读效率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6课《猫》课件(共26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6课《猫》课件(共26张ppt)


3.从“我”深深的忏悔和反思中,你认为今后该如何去对待生命?
“我”对自己伤害其它生命的错误,勇于承认,善于反思。“我家 永不养猫”就是说“我”不再以一种凌驾的、玩弄的、支配的态度去 对待弱小生命了。
人类应该善待生命,爱护弱小,不能因为个人好恶、私心偏见而 武断地对待生命。同时,善待生命不光是要平等地对待其他生命,对 待他人,我们更是要予以尊重和关爱。

第一只猫的亡失是“天灾”; 第二只猫的亡失是“人祸”; 第三只猫的亡失则完全是“己过”。 “我”家三次养猫的情趣不同,失去之后的心情也不同。写三次养 猫,疏密是递增的。第二次比第一次详细一些,第三次比第二次又详细 一些,文章波澜起伏,养猫的心情不断变化,感情色彩越来越浓厚。
学习目标(第二课时)
1.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 哲理。 2.品味家人对待三只猫的细节描写,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1.第三只猫“大家都不喜欢它”,但它亡失之后,“我”却 “更难过得多”。你觉得原因是什么?仅仅是因为“我”冤枉 了它吗?
2.你觉得家人对前两只猫是一种怎样的爱?这篇文章仅仅是写 猫吗?
2.作者笔下的三只猫,特点不同,命运各异。默读课文,直接 摘录或者自己概括相关内容,填写表格。
3.第一只猫死后,“我”安慰三妹说:“不要紧,我再向别处 要一只来给你。”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 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 不养猫。”这三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文章围绕养猫这一中心,写了三个故事,记述了“我”及家人养猫的 经历。请你勾画文中的语句,简要概括每个故事的大体内容。
家人从隔壁要来一只小猫,可爱有趣,后来生病死去了,家人 故事一:_感__到__难__过__、__酸__辛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6课《猫》课件(共24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6课《猫》课件(共24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写作特色: 情节曲折,层层推进。 首尾呼应,巧设伏笔。 抓住特征,描写逼真。
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请从“我”和”猫”的角度说说你 从故事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民主),更重要的 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 要 仁爱,要同情弱小者(平等、博爱)打开你记忆的 闸门,想一想,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人误 解呢?说给同学们听听,并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 小误解?
___对__这__一_对__黄__鸟_,__似__乎_也__特__别_注_ 意,它常常对鸟笼凝望。
2、案发后的表现:
___嘴_里__好__像_还__在__吃_着__什__么_。__我__想_,__它__一_定_ 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腿
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_拿__起_一__根_木棒,追过去打了它。
案件定性: 冤 案
整体感知
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外形 花白 性情 很活泼 地位 很受大家喜欢 结局 病死 影响 一缕酸辛
芙蓉鸟被害案
一、案发现场情况:
1.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 它咬死的? 2.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 久。
2、案发后的表现: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
一时怒气冲天,拿起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愤愤地,以为惩罚得还 不够快意。
案发现场情况:
_______________鸟_死__了__一__只_,__一__条_腿__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
犯罪嫌疑人: 是猫 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 1、案发前的表现:
第三只猫
来历 家门口捡的 外形 花白,不好看,外毛被烧脱 性情 不活泼、忧郁、懒惰 地位 不被喜爱、若有若无 结局 死亡 影响 难过永不养猫。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6课《猫》课件(共33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6课《猫》课件(共33张PPT)

文中只有三只猫吗?它的出现又有什么作用呢?
第四只 ”黑猫“
黑猫的出现揭示了真相,如果没有黑猫出现,三猫会永远 被冤枉。
说一说:黑猫出现前,主人们是怎么判定是三猫吃了芙蓉鸟 的?
张妈发现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 去了,笼板上都是血。
“我”看见果然一只鸟是 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 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01
梳理行文结构,初识三只小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2

研读写猫语段,辨明思想感情。
03
品析人物形象,感悟知易行难之理。
新课导入
第 一 节
有人说忘记烦恼的方式有两种:音乐和猫。许多我们熟知的文人大 师都与猫有着风趣的故事。比如,帮猫儿一起打架的钱钟书、最爱 爬在丰子恺头上的猫咪,苦苦等候夏衍八年的老猫……
而今天,我们聆听一个与猫有关的忧伤的故事。
世界上有两种东 西是完美无缺的, 一是时钟,一是 猫。
——爱弥尔·奥古斯 特·夏提埃
猫除了做猫不想 成为任何别的, 每只猫都是一只 纯粹的猫。
——聂鲁达
人类指着猫说, 你看,猫多快活 啊。 猫只道, 谁又要求你们人 类非得把自己搞 得这么累呢。
——夏目漱石
郑振铎,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
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我国新文化运动倡导 者之一。
一定是猫, 一定是三猫!
为什么判定是第三只猫吃了芙蓉鸟?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 凝望着。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找了半天,却没有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
能不能判定是第三只猫吃了芙蓉鸟?
“似乎”和“好像”表明这是“我”的猜测和主观判断,并不能十分肯定 这是事实。如果去掉这两个词语,就表明“我”能肯定是猫吃了鸟,从后文 中得知并非如此,如果去掉就与事实不相符合。

人教部编版七级上册《猫》精品PPT

人教部编版七级上册《猫》精品PPT


6.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是高考四项基 本能力 之一, 也是基 础能力 要求。 近几年 的高考 地理试 题材料 阅读量 有所增 加,表 明对学 生获取 和解读 地理信 息能力 要求提 高,准 确答题 需要全 面获取 材料中 的信息 ,理解 问题情 境,进 而全面 把握设 问实质 。

7.高考地理选择题常以社会热点、科 研成果 为材料 设置试 题情境 ,材料 和问题 中常出 现很多 地理概 念,很 多学生 对某些 地理概 念的内 涵和外 延理解 不深入 ,相似 的地理 概念混 淆,做 选择题 时,受 错误选 项干扰 极大, 导致错 误率很 高。
现这一特点的内容)
第一只:
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
第二只:
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 它也会扑过去捉。
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 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第三只:
凶恶的 黑猫
读人,悟情
三只猫分别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
• 第一只猫: :愉悦(微笑)…… 第二只猫: :快乐…..
• 第三只猫: :不喜欢(厌恶)…..
图片欣赏:
图片欣赏:
图片欣赏:

铎振郑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基础生字词。 2.体会作者对三只猫的感情,感悟作者对第三只猫
死后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认识不公正的待遇正是遭受不幸的根源,培养同情 、怜爱弱小者的思想。
读文,说猫
文中一共写了几只猫?你们分别 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猫?(找出文中具体表
1. 选项与题干的关系选项与题干构成 完整语 句,避 免没有 思维含 量的选 项。题 干一般 是由不 完全的 陈述句 组成, 所以选 项应能 够直接 回答问 题或者 将不完 全陈述 句补充 完整, 构成完 整语句 。

16 《猫》 课件(26张PPT)

16 《猫》 课件(26张PPT)

duó
郑振铎
读一读,写一写
污涩( ) 相称( 怂恿( ) 一缕( 蜷伏( ) 婢( 妄下断语( )
) 红绫( ) ) 怅然( ) )女 惩戒( )
读一读,写一写
污涩(sè) 相称(chèn) 红绫(líng)
怂恿(sǒng yǒng) 一缕(lǚ) 怅然(chàng)
蜷伏 (quán) 婢(bì)女 惩戒(chéng)
写作指导(动物描写)
• 多方面观察、描绘。
通过来历、外形、习性、地位、命运等方面的描写 来凸显三只猫的不同,令人难忘。
• 抓住特点,描写细节。
三只猫个性突出,逼真传神,活灵活现。作者善于 抓住特点,捕捉富有生活情趣的细节。
• 写出真情实感。
讲述“我”与猫之间的故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我” 对猫的情感。
导学二 ①[示例]第一、第二只猫都很活泼可爱,与第三只猫丑陋肥壮的
外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花了大量笔墨描写前两只猫给大 家带来的快乐,结局却是失踪或死亡。如此看来,第三只猫大 概不会再落得这样的命运吧,但结果它出人意料地被“我”冤枉 而死。于是,“猫”悲剧命运产生的悲剧色彩在构成对比的情节 演绎中给读者留下强烈的震撼和冲击,与失去美好事物的痛楚 相比,“我”内心的痛悔也显得更加深刻,发人深省。 ②[示例]因为猫的弱小,尤其是第三只猫由于长相丑陋,又具有 天生的忧郁性,不招人喜欢,就导致了人们主观臆断,凭个人 的好恶、私心和偏见加以处置,以致造成不可挽救的损失。现 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人以貌取人,或根据亲疏远近主观臆断。
导学三 [示例]情节的转折,带来事情发展的另一个思考角度, 使主题更加深刻。小说映射现实生活,生活中人们观察事情习 惯只站在一方的立场,看到的也往往是事实的一面,容易形成 主观臆断。如果能多角度或换位思考,就可以完整了解并接近 事实真相。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关于疫情的各种报 道满天飞,如果不能多角度去求证,多立场去思考,就会被各 种网络谣言或偏激的言论所裹挟。

第16课《猫》课件(共32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6课《猫》课件(共32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品析文章-感情对比
三次养猫,我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点拨】养第一只猫时,三妹追小猫玩,“我”微笑着看,当她报告猫的死讯时,“我”感到“酸辛”。 养第二只猫时,饭后的娱乐是看它爬树。随着猫亡失消息的证实,“我”也“怅然地,愤恨地”。第三 次养猫感情波动幅度更大。先是“不大喜欢它”,听说芙蓉鸟被咬死后,“我”“很愤怒”。打了它之 后“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直到发现另一只黑猫衔着第二只黄鸟,“我开始觉得 我是错了!”“我心里十分地难过”“难过得多”。文章的主题,正是通过对“我”一系列复杂感情变 化的细节描写来不断升华的。
作者简介
郑振铎,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又是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 翻译家和艺术史家,也是国内外闻名的收藏家。 原籍福建省长乐县,生在浙江省永嘉县(今温州市)。1917年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学习。1919 年参加“五四”运动,同时与沈雁冰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 《小说月报》主编,上海大学教师,1927年旅居英、法,回国后历任北京燕京大学、胡愈之等人组 织复社,出版《鲁迅全集》,主编《民主周刊》。 1949年后历任全国文联福利部部长,全国文协研究部长、人民政协文教组长,中央文化部文物 局长,民间文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 全国文联全委、主席团委员,全国文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1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58年10月17日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翌日因飞机失事而遇难殉职。
创作背景
《猫》创作于1925年11月7日。上个世纪20年代,郑振铎Q深受五四时期从西方传入的科学、民 主、博爱等思想的影响,但在思想上却非常彷徨,他无法看清水深火热之中的国家出路在何方。 与其说是作家主动选择家庭生活作为创作的题材,还不如说是当时反动军阀段祺瑞Q执政时期黑 暗的政治恐怖笼罩了整个社会的结果。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猫》PPT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猫》PPT

拓展阅读(一) 16分
老骡 张爱国
奶奶拄着拐杖走进骡圈。老骡迎上来,用嘴拱奶奶拄拐杖的手。奶奶见圈里只有它 一个,笑了:“哟,它们都干活去啦,你一个享清福咯。”老骡一下子停止了拱奶奶的动作, 转身默默地走到圈角,卧下。
奶奶抓起一把草料,递到老骡嘴前:“老家伙,慢慢吃,今天没人和你抢咯。”老骡刚伸出 的嘴又不动了,只漠然地看着圈外。
一只羊其实怎样 杨瑞霞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家里有过一只羊,是一只绵羊。
在我的印象里,它是一只很大的羊,它健壮,肥硕,高傲,沉稳,一副成年人的模样。在我 小的时候,我分不清一个人和一只羊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我把它当成家里的一口人, 而且是一个大人。现在想起来,当时犯了同样常识性错误的不光是我,还有我的父母,他 们肯定是把它当成了我们。还有我的哥哥们,他们把它当成了什么?是不是当成他们自 己了呢?当时粮食很紧张,父亲42元钱的工资,要养活全家6口人。在这种情况下,一只羊 能长成那样的特例,除了一家人——当然包括羊在内——的相濡以沫之外,似乎不可能 再有别的什么解释了。总之,那只羊是在那样一个错误的环境下长大的,结果便是它也 跟着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它从来就没把自己当成一只羊。
这次进城,父亲三天后才回来。三天里,老骡也是一口草料都没有吃,除了喝水。后来 的几天里,老骡也只是吃两匹年轻骡子吃剩的草料,豆饼和黄豆,碰都没碰一下。
“这真是怪了,让它在家养老,它还不领情。”父亲围着老骡摸来摸去,半个月不到,老骡 消瘦得不成样子,而且毫无生气。
父亲再进城时,老骡又主动走来让父亲给它上货。父亲抱着它的头,要将它往圈里拉。 它不动,眼睛直直地盯着父亲,似乎在乞求。
我们中间一些不曾亲自与羊一起生活过的人,对于羊的认识,往往来自听到的童话。 在那个世界里,羊永远是弱势群体,它所代表的特性是柔弱、善良、逆来顺受且又无话 可说。而当一只羊真正与我们的生活产生联系的时候,往往已改变了原本的样子,变成 了肉的形式,这样它便永远都失去了表达的机会,我们便永远都无从得知,一只羊想说些 什么。而我家的这只羊,在我的思维定式尚未形成时走近了我,我没有那些现有的经验, 所以我觉得它所有的作为都浑然天成,非常自然。

17.猫课件(37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7.猫课件(37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4.写作特色 (1)首尾呼应和伏笔的设置。
文章开头先交代几次养猫的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总领全文。 以“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收束全文,呼应开头,结构完整严谨。
伏笔的设置表现为: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的结局;写第 二只猫“不怕生人”, 常跑到街上,预示其被人捉走的结局;写第三只猫不 受喜爱与重视,预示其蒙冤而死的结局。 (2)抓住特征,细节描写。
——卢梭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
——罗曼·罗兰
我们的生命是天赋的,我们唯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泰戈尔
我们与其他生命共享同一个地球,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生命, 尊重每一个生命,这 样才能感受到生命之美。
课堂总结
态度 情感
第一只 喜欢 酸辛
第二只 更喜欢 怅然、愤恨
探究问题:(2)第二只猫丢失后,家里人对周家的丫头、不知名的捉 去猫的人所持的态度,说明 了什么?
家里人对周家的丫头以及那个不知名的捉去猫的人所持的态 度,实际上揭示了当时的社会世态。对周家的丫头,家人责怪她, 因为她看见有人捉走猫却不阻止,是事不关己、冷眼旁观 的自私 行为。对那个不知名的捉去猫的人,家人感到愤怒和无奈,这反 映出作者对那个时代社会中损人利己的这一类人的谴责和控诉。
2.默读与第三只猫相关的内容,小组交流,解决下面的问题。 (1)芙蓉鸟被害事件改变了第三只猫的命运,这件事情的起因、 发展和结果都是怎样的?
起因:
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
鸟死了一只
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合作探究
发展:通过推理认为是第三只猫所为。
它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顺
《白象》
丰子恺
白象
浑身雪白,伟大如 象,眼睛一黄一蓝, “日月眼”……
我的发现:
• 要对小动物充满喜爱之情。 • 要从外形、性格、生活习性 等多方面刻画形象。 • 要在文中自然流露出情感。
主题拓展:
1、课外推荐阅读篇目:
丰子恺:《阿咪 》 季羡林:《老猫》 夏丏尊:《猫》 梁实秋:《猫 》
2、写作实战: 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写一写你家的猫或你身 边熟悉的小动物……
表达的情感 外形 性格
古怪、温柔、 喜爱之情 勇猛、乖、 老实、贪 玩…… 喜爱之情
《猫》
老舍
《白猫王 梁实秋 子五岁》
白白净净……眉清目秀,头不 成比例,腹部垂腴……
《咪咪》 季羡林
咪咪
全身白毛,毛又 长又厚……黑黄 花斑,黄尾巴
规矩
喜爱、同情、怜 悯之情 喜爱、赞美、怀 念之情
群文阅读
执教人:太平中学
张明华
脚穿钉鞋走无声, 不吃素菜吃鱼腥, 日间无事打瞌睡, 半夜三更鼠辈惊。
(打一小动物)
“群文阅读 ”
26 猫
执教人:太平中学
张明华
阅读:
郑振铎的《猫》
(一)、感受作者笔下猫的形象 (二)、体会作者对猫的情感
比较内容
来历
外形
花白的毛,很 活泼,如带着 泥土的白雪球 似的。
26 猫 “群文阅读 ”
再见!!
执教人:太平中学
张明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 第八条 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猎捕或者破坏。 • 第三十一条 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 物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自主阅读:
老舍 梁实秋 季羡林 丰子恺 《猫》 《白猫王子五岁》 《咪咪》 《白象》
快速阅读以上文章,感受名家笔下的猫
1、快速阅读,用笔划出各篇文章中描绘猫的形象和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
2、梳理文章主要内容,填写“群文阅读记录表”
群文阅读记录表:
课文 标题 猫的形象(勾划语句)
作者
称呼 (叫什么) 大花猫
性格
命运结局
作者感情变化
从隔壁 第一只猫 要来的
很活泼
死了
一缕酸辛
第二只猫
舅舅 家送 的
浑身 黄色
更有趣 更活泼
被人 捉去
怅然 愤恨
第三只猫
蜷伏 在家 门口
毛色花白,不好 忧郁懒惰 看。很瘦,毛烧 脱后,更难看。
屈死
难过 良心受伤
课堂探究:
• 1、当“我”知道芙蓉鸟被吃的真相后,作 者的心情怎样? • 2、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亡比前 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 3、从第三只猫的“屈死”事件中,你看出 作者错在了哪里?从这起事件中,你明白 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