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著名的音乐家
俄罗斯作曲家梅特纳的钢琴作品《悲剧》奏鸣曲探析
俄罗斯作曲家梅特纳的钢琴作品《悲剧》奏鸣曲探析作者:罗霄来源:《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罗霄[1][内容提要] 梅特纳作为20 世纪俄罗斯著名的作曲家及钢琴家,在中国似乎并不被人们所熟知,但是在俄罗斯却有着“俄罗斯的勃拉姆斯”之称,他是俄罗斯音乐值得骄傲的艺术家。
他为世界钢琴音乐艺术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本文以他的“奏鸣曲——悲剧”op39.no5 为例,试图从整首作品的音乐结构为主导,通过对钢琴演奏表现手法的分析,从一个侧面,探讨梅特纳钢琴音乐的表现意义。
[关键词] 梅特纳/钢琴作品/奏鸣曲/悲剧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36(2016)01-0229-5罗霄(1967~)女,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副教授。
尼古拉·卡尔洛维奇·梅特纳(Nicolai Karlovich Medtner, 1880-1951) 作为20 世纪俄罗斯著名的作曲家及钢琴家,在前苏联有着“俄罗斯的勃拉姆斯”之称。
他是俄罗斯音乐值得骄傲的艺术家之一。
提到俄罗斯音乐家,人们会想到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斯特拉文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等,梅特纳这个名字却很少提及。
事实上,尼古拉·卡洛维奇·梅特纳一直都是俄罗斯最有影响力的钢琴家、作曲家之一,在俄罗斯可谓家喻户晓,与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一样,他们都为俄罗斯音乐留下了重要的艺术作品,对俄罗斯及世界钢琴音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中国钢琴音乐学术研究中,有诸多关于西方钢琴音乐家及作品的研究文献,却鲜少关注梅特纳,对于梅特纳音乐的研究非常之少,就本文涉及的奏鸣曲《悲剧》的研究还尚未发现。
目前可查到的相关的资料有: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黄钟》1992 年第一期上发表的亚·布加耶夫斯基著、刁蓓华译:“梅特涅尔与舒伯特的风格比较”,全文以比较研究的方式,从舒伯特与梅特纳的作品中所涉及的曲式、节奏、织体、标题性、素材陈述、创作思维、旋律手法等方面进行了叙述,这应该是国内中文文献较早的关于梅特纳其人与其作品的译文介绍。
著名指挥家:安德烈·普列文人物简介
• 他重视音乐教育的个性和全面发展
普列文的音乐活动为后世音乐家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 他积极参与国际音乐活动,与后世音乐家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 他的音乐作品和演奏为后世音乐家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机会
• 他的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为后世音乐家提供了参考和启示
02
安德烈·普列文的生平与成长经历
• 他擅长处理音乐作品中的复杂和困难片段,展现出极高的音乐素养和驾驭能力
普列文在音乐教育方面的理念与实践
普列文的音乐教育理念具有前瞻性
• 他强调音乐教育的个性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才能
• 他倡导音乐教育的创新和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 他关注音乐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 他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推动古典音乐事业的发展
• 他与许多著名音乐家合作,为音乐家和听众提供了丰富的音乐资源
• 他的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后世音乐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普列文的音乐成就为音乐事业增添了光彩
• 他的音乐作品和演奏风格深受音乐家和听众喜爱
• 他的音乐成就被广泛认可,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指挥家之一
• 他的音乐作品被许多著名乐团和音乐家演奏,如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
等
• 他的音乐作品被广泛传播和欣赏,成为古典音乐史上的经典
普列文作品的演奏与录音版本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 这些版本是对他音乐作品的忠实再现和诠释
• 这些版本为他赢得了国际音乐界的尊敬和荣誉
• 这些版本为他的音乐事业增添了光彩和影响力
普列文在国际音乐舞台上具有重要地位
• 他曾在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等世界顶级乐团担任指挥
• 他曾在卡内基音乐厅、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等著名音乐厅举办音乐会
柴科夫斯基 俄罗斯音乐巨人
柴科夫斯基俄罗斯音乐巨人柴科夫斯基俄罗斯音乐巨人一、早年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于1840年生在一个矿业小城镇里,在那里,他的父亲是一位管理一个富矿的政府工程师。
虽然这个小城镇是粗劣、丑陋和荒芜的,但柴科夫斯基一家象一个王子的家,有许多仆役和最华丽的地毯、图画和家具。
可是小彼得没有音乐——只有一个古老的音乐匣子的叮咚声和他母亲的歌声。
当他八岁的时候,全家搬回大城市圣彼得堡。
由于他一人躲在家这样长久,这个性情羞涩的小男孩发现学校生活很艰苦。
几年后,他的母亲传染上可怕的流行性霍乱而去世,留给柴科夫斯基一种忧伤的心情,这在他一生的音乐中都能表现出来。
音乐成为他的唯一欢乐。
他的父亲随他高兴学多少音乐都行。
但是首先他必须答应:他的音乐只是一种娱乐,而他必须以法律为他的终身职业。
所以他也学习法律。
当他十九岁的时候,他读完了他的法律课并且获得政府里的一个小职位。
在这个时期,他曾经到处求师,尽力学习他能学的一切音乐。
那时在俄国没办法学习多少音乐,柴科夫斯基的教师中,也没有一个水平高一些的。
在二十一岁时,他对舒曼还一无所知,甚至不知道贝多芬写过几部交响曲。
二、鲁宾斯坦兄弟那时安东·鲁宾斯坦创始了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柴科夫斯基第一次有了一个获得良好音乐教育的机会,他崇敬那伟大的安东·鲁宾斯坦。
安东·鲁宾斯坦的弟弟尼古拉·鲁宾斯坦成了柴科夫斯基的朋友。
当尼古拉在莫斯科建立了新的音乐学院的时候,柴科夫斯基终于赢得了他的父亲的同意,接受了被授与的教师职位。
但是,鲁宾斯坦弟兄并不认为柴科夫斯基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作曲家。
安东不让一个好的管弦乐队演出柴科夫斯基的第一交响曲,尼古拉则只是嘲笑他那伟大的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
三、不幸的恋爱与婚姻音乐学院的日子是柴科夫斯基的不幸岁月。
柴科夫斯基那时很穷。
他的作品一个接一个地,未能给他带来金钱或名誉。
他曾爱上了一个著名的法国歌剧歌唱家,但她随意抛弃了他而爱上了一个男中音。
俄罗斯式钢琴大师
LOGO
移民美国
1914年 战争的爆发使得俄国动荡不安。此间拉氏一直呆在俄国南方。9月拉氏突然接到瑞 典方面的邀请,希望他到斯德哥尔摩演出,拉氏利用这次机会,携妻带女一起离开了俄国。 也就此告别了俄国;拉氏先到斯德哥尔摩,然后转到哥本哈根。由于没有了固定的收入, 拉氏不得不增加场次,但依然入不敷出。 1918年底 拉氏收到了美国方面的邀请。11月,拉氏举家迁到美国纽约。在经纪人查尔 斯·艾利斯的安排下,拉氏成为“斯坦威”公司的签约艺术家。斯坦威在四个月内安排拉 氏演出40场,借以推广钢琴。 1919-1920年 拉氏又与胜利公司签定了录音合同,灌录自己的钢琴作品。 1921年 拉氏摆脱了经济危机,在美国买了房子,房子按伊凡诺夫卡老宅的样子建造,雇了 俄国仆人,一切都按拉氏在俄国的老样子摆设。 1923年 拉氏逐渐增加了在欧洲的演出。生活安定之后,拉氏将精力投入到作曲中。至此, 拉氏终于完成了《第四钢琴协奏曲》。这首冗长的协奏曲题献给俄国作曲家梅特涅。拉氏 开玩笑说自己这部作品是钢琴协奏曲领域的《尼伯龙根指环》,意思是说作品的长度惊人。 1927年3月,拉氏亲自登场演奏第四钢琴协奏曲,在费城首演。随后又进行了修改,交给 TAIR出版。 1931年1月 拉氏突然在《纽约时报》发表一篇抨击苏联政府的文章。3月9日,苏联政府作 出了反映,在全苏范围禁演拉氏的作品,(两年后解禁)拉氏一下子成了“人民的敌人”。 夏天,拉氏重新修订了《第二钢琴奏鸣曲》,还完成了他的最后一部钢琴独奏作品《柯莱 里主题变奏曲》,并于当年10月在蒙特利尔首演。
LOGO
人物经历
音乐童年 创作成名 初遇挫折 功成名就 移民美国 晚年生活
LOGO
音乐童年
俄罗斯民族乐派
歌词 ——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养了只大跳蚤,跳蚤?哈哈!跳蚤。国王待他很周到,比亲人还 要好。国王命令一个裁缝:“你听我说,奴才!快跟我这位朋友,缝一件大龙袍!”跳蚤 的 龙袍?哈哈!跳蚤穿上了龙袍,浑身金光闪耀,宫廷内外上下跳,他威风得不得了。啊 哈!跳蚤!国王封他为宰相,还给他挂勋章,跳蚤的亲朋好友,一个个可都沾了光。啊 哈!那宫廷里的人们,从皇后到宫女,被咬得浑身痛痒,人人都受不了,哈哈!但没有人 敢动它,更不敢动手打。假如他来咬我们,就一下子捏死它!啊哈!哈哈哈!
是 作 曲 家 、 音 乐 评 论 家 , 又 是 军 事 工 程
穆索尔斯基
(Modest Musorgsky 1839-1881)
军官,辞去军职,专业作曲。出生于地主庄园的家庭,
他6岁起在母亲指导下学习钢琴,13岁时进入近卫军士官学 校,同时开始投师学习音乐。毕业后,与居伊、巴拉基列夫 等人相识,专心学习作曲。他在1861年废除农奴制时曾主动 放弃家产。1863年他在彼得堡进一步接受了俄国革命民主主 义思想的影响。同时,音乐创作的个性也完全成熟。
• 作品:组曲《天方夜谭》《西班牙随想曲》
《野蜂飞舞》
穆索尔斯基的晚年穷困潦倒,既受到官方的攻击,又得不
到友人的理解,在1881年因酗酒而身亡。
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著名的讽刺歌曲《跳蚤之歌》
交响诗《荒山之夜》。
《跳蚤之歌》 —
作曲:[俄]穆索尔斯基
作词:[德]歌德
一首著名讽刺歌曲。它以鲜明的音乐形象、戏剧性的艺术效果和浓郁的俄罗斯民歌风 格著称于世。 全曲可分为三部分: 1、叙述性的旋律音调,具有近似口语和朗诵调的特点,描述国王养了一只大跳蚤,招来 裁缝给跳蚤做官袍。 2、旋律模拟威严颂歌的风格,描写跳蚤在宫中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丑态。 3、描写跳蚤为非作歹,搅得宫廷上下不安,最后以捏死跳蚤的人民群众爽朗、痛快的笑 声结束全歌。除结尾外,全曲贯穿了嘲弄和轻蔑的笑声,大大增强了讽刺效果。
俄罗斯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的教育思想
俄罗斯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的教育思想作者:陈果来源:《艺海》2013年第08期德·鲍·卡巴列夫斯基(Д. Б. Кабалевский)是俄罗斯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教育家以及社会活动者。
他于1929年从莫斯科音乐学院毕业,1932年开始在音乐学院任教(1939年,获得教授职称),在作曲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并且他能够将作曲家的工作与教育和音乐普及工作完美结合到一起:他经常给年轻人做音乐方面的讲座。
1970年,卡巴列夫斯基的关于儿童音乐普及教育体系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
他的体系成为了艺术教育学的重要突破口,也成为了音乐课程改革的重要转折点。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他的体系是音乐教育的一种最优模式。
为了将自己的体系付诸实践,他放弃了莫斯科音乐学院待遇丰厚的工作,而投身到普通中小学教育工作,成为了一名中小学音乐教师,并在那里工作了7年之久。
卡巴列夫斯基的课由电视播放,这位教育家学者由此吸引了全国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于是,他成为了教育分支中音乐教育课程计划的领导者。
卡巴列夫斯基在青年美学教育领域获得了崇高的地位,并且受到了国外音乐教育界的好评,他被推选为国际音乐教育协会的副会长,继而成为受人尊重的协会会长。
他所创造的教育体系为俄罗斯普通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根本变革奠定了基础。
感谢这位集教师、教学法教师、学者和文化工作者为一身的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界从此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他的课程在电视里播放,他的乐谱集、音乐碟、教科书以及教学论书籍不断上市。
高等音乐师范教育界受到了震撼:音乐师范教育领域迎来了革新的思想转变。
为了理解卡巴列夫斯基的音乐教育体系,必须要先了解世界上其他音乐教育体系。
到20世纪止,国外大众音乐教育有以下几种著名体系:1)瑞士教育家、作曲家雅克达尔克罗兹(Emile Jaques-Dalcroze)的音乐韵律教育体系。
2)匈牙利教育家、作曲家佐尔坦柯达伊(Zoltan Kodaly)创立在在合唱传统基础上的音乐教育体系。
音乐家介绍
贝多芬
作品欣赏:
《第五号交响曲“命运”》
返回
柴可夫斯基
作品欣赏:
《天鹅湖》
返回
肖邦
作品欣赏:
《船歌》
返回
莫扎特
作品欣赏:
《土耳其进行曲》
返回
音乐家介绍
贝多芬 肖邦 柴可夫斯基 莫扎特
贝多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 表。一生作有9部交响曲、多部歌剧、钢 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室内乐及大 量钢琴鸣奏曲等。
柴可夫斯基
作品欣赏
返回
著名的俄国音乐家。作品有《四季》、 《罗密欧与朱丽 叶》、《胡桃夹子》、 舞剧《天鹅湖》、《忧郁小夜曲》等。 他的作品在浪漫的风格中富含了俄罗斯 的地方色彩。
肖邦
作品欣赏
返回
波兰作曲家。他是浪漫主义时代最具有 独 创性的艺术家之一,在19世纪的编年 史中,肖邦被称为“钢琴诗人”, 肖邦 一生的作品很多,包括著名的《摇篮 曲》、 《船歌》等等。
莫扎特
作品欣赏
返回
奥地利作曲家,从小就是音乐神童,旅 游各地巡回演奏钢琴,25岁时来到维也 纳,开始了一个自由艺术家的生涯。他 的一生有着许 多优秀的歌剧作品,如 《费加罗的婚礼》、《唐· 璜》等。
外国现代作曲家: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人物简介
• 成为现代主义音乐的代表作
⌛️
《奥菲斯》
• 1927年创作的一部歌剧
• 以希腊神话为背景,讲述了奥菲斯与尤里迪斯的爱情故事
• 体现了斯特拉文斯基对古典主义的探索
02
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风格与特点
斯特拉文斯基与俄罗斯音乐传统
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深受俄罗斯音乐传统影响
• 善于运用俄罗斯民间音乐元素
• 重视音乐与舞蹈、戏剧的结合
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中体现了对俄罗斯民间故事的改编
• 如《火鸟》中的童话故事元素
• 如《春之祭》中对原始文化的再现
斯特拉文斯基的现代主义音乐风格
斯特拉文斯基是现代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
• 善于运用新的音乐手法和形式
• 对传统音乐形式进行了突破和挑战
• 这些作品体现了他对宗教和古典
• 受法国音乐风格影响,开始创作
对传统音乐形式的突破
主义的探索
现代主义音乐
斯特拉文斯基的主要音乐作品与影响
《火鸟》
• 1910年创作的一部芭蕾舞剧
• 融合了俄罗斯民间音乐和法国印象派音乐元素
• 成为斯特拉文斯基的代表作之一
《春之祭》
• 1913年创作的一部芭蕾舞剧
• 如音乐会、研讨会等纪念活动
• 这些纪念活动旨在传承和弘扬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精神
05
结论: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遗产与历史地位
斯特拉文斯基对音乐史的影响与贡献
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遗产为后世音乐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 他的作品为后世音乐家提供了借鉴和灵感
• 他的音乐思想为后世音乐家提供了理论指导
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成就对音乐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著名指挥家: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人物简介
肖斯塔科维奇的价值观对后世音乐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他强调音乐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
• 他主张音乐作品应该具有人文关怀和普世价值
谢谢观看
Docs
• 如《第十六交响曲》中的“电话音乐”部分
03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与20世纪音乐的发展
肖斯塔科维奇
是20世纪最重
要的作曲家之
一 -他的作品
在音乐史上具
有重要地位
肖斯塔科维奇
的音乐作品反
映了20世纪社
会的变革和动
荡
01
02
• 他的音乐风格对后世音乐家
• 如《第五交响曲》中对战争
• 同时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St. Petersburg Conservatory)学习指挥
1928年首次担任指挥
• 在列宁格勒爱乐乐团(Leningrad Philharmonic Orchestra)担任助理指挥
• 随后开始在各大乐团担任指挥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的职业生涯与主要作品
1930年代开始在苏联乐坛崭露头角
所继承和发展
力
• 他的音乐作品为后世音乐家
• 他提倡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
提供了灵感和借鉴
和内涵
04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的遗产与传承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
维奇的音乐作品在当
代的演绎与传播
• 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作品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地位
-他的作品
被世界各地的乐团和音乐家所演奏
•
-他的作品在各大音乐节和演出中占据重要位置
肖斯塔科维奇在音乐创作中不断探索新的技巧和方法
• 如运用随机性(Randomness)和不可预测性(Unpredictability)来打破传统
走近“黄金小号”——记俄罗斯小号艺术家季·多克希采尔
很早就 接触到 了小号 。演 奏小号 ,是 这个家庭 的传统 。他 的三个兄
育和 音 乐 学 校 学 习 。在 考 入 音 乐 学 校 后 ,与 导 师 伊 万 ・ 安东诺维奇・ 华
西列夫斯基的相识,使他树立 了从事小 号演奏事业 的坚定信念 。 在远东地 区的部队巡 演以及参加哈勒欣河战役 ( 诺 门坎战役 ), 使他错过 了莫斯 科音乐学 院的入学考 试。但是塔 巴科夫 ( 塔 巴科 夫 是他的第 二任老师 ,这个名字 激励着年轻 的多克希采 尔 ,尤其是 当 他 得知塔 巴科夫 是 《 狂喜之 诗》 的第 一个 演奏者 之后 。斯克 里亚宾
英 国 、法 国 、 日本 、 瑞 士 、瑞 典 等 国家 , 享 誉 世 界 的 小 号 手 。 他 向
1 9 7 6年 ,多克希采 尔被授予 “ 俄罗斯 人民演员 ”的称 号。这 是
俄 罗 斯 给 予 表 演 艺 术 家 的最 高荣 誉 。
在 大剧 院工作期 间,季莫 费・ 多克希 采尔 曾在 超过 5 O 个 国家进
多 克希 采 尔 于 1 9 2 1年 1 2月 1 3目出 生 在 乌 克 兰 涅 任 的 一 个 音 乐 之 家 。家 庭 成 员 中 很 多 都 是 在 各 大 城 市 乐 团 中 任 职 。耳 濡 目染 ,他
登魏 泽进行过争 吵。但最后他 终于弄 明白了:取消演 出并不是 因为 季玛 的演 奏水平不 高,而是 因为曲 目的质量 太低。那个 时候的小 号 作 品数量很少 ,水准也不算太高 。但 当有 了亚历 山大 ・ 格季克创作 的 音 乐会练习 曲之 后,它开始越 来越频繁 的在 音乐会 曲 目中 出现 。事 实上 ,正是亚 历山大・ 戈登魏泽迫使小号演奏者 们开始考虑到如何更
斯克里亚宾与他的“神秘音乐”
斯克里亚宾与他的“神秘音乐”【摘要】斯克里亚宾是俄罗斯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被称为“神秘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
本文将从斯克里亚宾的早年生平、创作风格、演奏技巧以及他对音乐的影响和成就等方面进行介绍。
斯克里亚宾的音乐风格独具特色,融合了浪漫主义的情感和现代派的表现手法,被认为是独特而神秘的。
他的演奏技巧精湛,钢琴演奏技术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斯克里亚宾的音乐影响深远,成就斐然,被誉为音乐史上的传奇人物之一。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将更加了解斯克里亚宾的音乐传世和“神秘音乐”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斯克里亚宾, 神秘音乐, 早年生平, 创作风格, 演奏技巧, 影响与成就, 音乐传世, 独特魅力1. 引言1.1 斯克里亚宾与他的“神秘音乐”斯克里亚宾(Alexander Scriabin)是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和作曲家,被誉为20世纪初期最具创新力和独特性的音乐家之一。
他的音乐被称为“神秘音乐”,充满了神秘主义色彩和超自然的情感。
斯克里亚宾在他的音乐中融合了宗教、哲学和艺术的元素,创造了独特而令人着迷的音乐风格。
斯克里亚宾对音乐的探索不仅表现在他的作品中,也体现在他对音乐演奏和技巧的追求上。
他致力于创造出一种超越音乐本身的境界,使听众能够通过他的音乐感受到一种非凡的体验和情感。
他的创作风格独具一格,充满了梦幻般的音乐景象和情感表达。
他的作品常常被认为是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神秘音乐,能够引导人们进入一种超验的境界。
斯克里亚宾的音乐传世至今,对现代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神秘音乐”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许多音乐爱好者和专家,使他成为音乐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通过他的音乐,人们可以感受到音乐的无限可能性和力量,体验到一种超凡脱俗的美妙感觉。
斯克里亚宾与他的“神秘音乐”将永远被珍藏和传承下去,成为音乐史上一座永恒的丰碑。
2. 正文2.1 早年生平斯克里亚宾在18岁时进入了圣彼得堡海军学院,接受了音乐和军事教育,成为一名海军军官。
20世纪的大师们(二)——钢琴家
20世纪的大师们(二)——钢琴家按时间顺序排列一、拉赫玛尼诺夫:Sergei Vassilievitch Rachmanninoff (1873~1943)美籍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最著名的是一双大手,可以轻松延伸13度,无论作为作曲家,还是钢琴家,创作出的形象都是一致的,浪漫主义风格与现代风格浑然一体,晚年最重要的代表作品《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二、霍夫曼:Josef Hofmann(1876~1957)波兰钢琴家,出生于音乐世家,1892年入安东·鲁宾斯坦门下学习,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录制唱片的音乐家,与拉赫玛尼诺夫是挚友,他们都是现代钢琴音乐的先锋。
三、科尔托:Alfred Denis Cortot(1877~1962)法国钢琴家、指挥家,他的演奏带有动人的力量感,尤其对肖邦有着深刻的理解,同时还是一位学者,在报刊上发表音乐文章,编订出版肖邦、舒曼、舒伯特、门德尔松等人的钢琴作品。
1919年创办了著名的巴黎高等音乐师范学校,并任校长,培养了大量人才,包括利帕蒂。
四、施纳贝尔:Artur Schnabel(1882~1951)美籍奥地利钢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1930年录制了贝多芬全部钢琴奏鸣曲和协奏曲,同时也是优秀的室内乐演奏家,是演奏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权威。
五、菲舍尔:Edwin Fischer(1886~1960)瑞士钢琴家。
历史上第一位录制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全集唱片的钢琴家。
演奏风格是强烈气质与精细敏感完美结合,晚年投身于教学,是钢琴家布伦德尔的老师。
他设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帮助经济困难的青年音乐家。
同名钢琴家菲舍尔:Annie Fischer(1914~ 1995)匈牙利女钢琴家,1933年获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一等奖,从此步入世界乐坛,虽是女钢琴家,但力量不输给男性钢琴家。
六、鲁宾斯坦:Artur Rubinstein(1887~1982)美籍波兰裔犹太钢琴家,肖邦作品最好的诠释者,拥有绝对音高。
莫茨和夏拉夫简介
莫茨和夏拉夫简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莫茨和夏拉夫是两位享有盛誉的画家和艺术家,他们的作品被广泛认可并受到全球范围内的瞩目和喜爱。
两位艺术家均来自俄罗斯,他们的作品充满着浓厚的俄罗斯文化和历史氛围,同时又融入了现代艺术的元素,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莫茨是一位以油画和素描见长的艺术家,他擅长捕捉自然风景和城市景观的生动细节,为观众呈现出独特而富有情感的作品。
莫茨的画作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每一幅作品都能引起观众们对美好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忱。
莫茨的作品展现出对色彩和造型的独到掌握,使其作品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和情感。
夏拉夫是一位以绘画和雕塑见长的艺术家,他擅长用独特的创作手法和材料,创作出富有立体感和表现力的作品。
夏拉夫的作品多为抽象风格,能够引起观众对艺术的思考和感悟,他的作品常常带有深刻的内涵和象征意义,让人在欣赏之余沉思和反思。
夏拉夫的作品多为大型的雕塑作品,他通过雕塑的形式表达出对世界和人类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莫茨和夏拉夫的作品在艺术界和收藏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他们的作品被众多收藏家和博物馆追捧,成为艺术品市场上的热门品种。
两位艺术家不仅在俄罗斯享有盛誉,也在国际艺术舞台上崭露头角,成为当今世界艺术界的领军人物之一。
莫茨和夏拉夫在艺术创作上追求创新和突破,他们不断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致力于将艺术推向一个全新的境界。
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常常被用于展览和博览会上,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和赞赏,他们的作品被誉为当代艺术的杰作之一。
总的来说,莫茨和夏拉夫是两位备受推崇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代表了当今艺术界的最高水准和最新潮流,值得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们珍藏和关注。
他们的作品将继续为后人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和艺术珍品,成为艺术史上的永恒之作。
【2008字】第二篇示例:莫茨和夏拉夫是两位历史上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他们分别代表着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不同风格。
他们的音乐作品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后世音乐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柴可夫斯基PPT课件
1
俄罗斯音乐家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
2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俄文: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1840年5月7 日-1893年11月6日),中国乐迷亲切 之称为“老柴”, 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 斯浪漫乐派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也是 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以及世界最 伟大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之一,被誉为伟大 的俄罗斯音乐大师。
5
彼得·伊里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可夫斯基 ——重要作品
芭蕾舞剧 《天鹅湖》(1876年) 《睡美人》(1889年) 《胡桃夹子》(1892年)
歌剧 叶甫盖尼·奥涅金(1879年) 黑桃皇后(1891年)
6
7
8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重要作品
管弦乐作品 《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1869年) 《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1874年)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78年) 《1812序曲》(1880年) 《弦乐小夜曲》(1880年) 《意大利随想曲》(1880年) 《哈姆雷特幻想序曲》(1888年) 《第三钢琴协奏曲》(1880年)
13
14
天鹅湖
第三幕: 不愉快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当奥杰塔赶到时,王子正在向
假奥杰塔求婚。奥杰塔伤心欲绝,飞回天鹅湖去了。这时,魔 王奸计得逞,一时大意漏了马脚,被王子识破。王子知道自己 中计,十分担心奥杰塔,也赶赴天鹅湖找奥杰塔。于是在天鹅 湖畔,即将有一场激烈的斗争。王子赶到天鹅湖向奥杰塔澄清 了事实,奥杰塔原谅了他,这时魔王又出现了。王子公主与魔 王斗争,场面十分惊险。
他的作品反映了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国广大知识阶层的苦闷心理 和对幸福美满生活的深切渴望;着力揭示人们的内心矛盾,充满 强烈的戏剧冲突和炽热的感情色彩。
外国现代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人物简介
普罗科菲耶夫作品中的民族元素与个性特征
对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
• 普罗科菲耶夫作品中常融入俄罗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 等元素 • 他善于运用民族乐器,如巴拉莱卡、铃鼓等,使作品具 有浓厚的民族风情
对个性化风格的追求
• 普罗科菲耶夫作品中的个性化风格体现在和声处理、音 色运用等方面 • 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个性鲜明的音乐形象
02 《第六交响曲》(D小调,作品52)
• 完成于1939年,是普罗科菲耶夫晚期创作的代表作 • 展现了作曲家对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和个性化风格的发 展
03 《第七交响曲》(C大调,作品60)
• 完成于1941年,是普罗科菲耶夫生前最后一部交响曲 • 体现了作曲家对古典音乐传统的回归和升华
普罗科菲耶夫的芭蕾音乐与歌剧
普罗科菲耶夫对现代音乐的影响与贡献
对十二音序列音乐的发展和推广
• 普罗科菲耶夫是20世纪初最早尝试十二音序列音乐的作曲家之一 -他的作品为后 来的现代音乐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法
对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和个性化风格的形成
• 普罗科菲耶夫作品中的民族元素体现了他对俄罗斯民间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 他的个性化风格为后来的作曲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DOCS SMART CREATE
外国现代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人物简介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普罗科菲耶夫生平与创作背景
普罗科菲耶夫的出生与成长
1891年11月1 日生于俄罗斯 乌拉尔地区的
戈里岑
01
• 父亲是一位律师,母亲是一 位钢琴教师 • 从小受到家庭的音乐熏陶, 展现出的音乐天赋
1930年代至1950年代:晚期创作阶段
• 形成了独特的普罗科菲耶夫风格 • 代表作品:《第六交响曲》、《第七交响曲》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杰出的俄罗斯音乐家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杰出的俄罗斯音乐家一、“强力五人集团”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最重要的导师是一个名叫巴拉基列夫的年轻绅士,巴拉基列夫在圣彼得堡的客厅里被称为最辉煌的钢琴家之一。
巴拉基列夫也指挥一个私人的管弦乐队,能演奏贝多芬的交响曲一类的德国古典音乐。
有一个年轻的炮兵军官和军事学院的筑城学教师居伊,是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最亲密的朋友。
居伊也是一个优秀的业余音乐家。
他们经常聚会,把贝多芬和舒曼的交响曲当做钢琴二重奏来弹,并且互相评论对方的作品。
那时出现了一个在俄国音乐中以“强力五人集团”闻名的小团体。
虽然巴拉基列夫是领袖,而且居伊关于这个团体及其工作写得最多,但最重要的音乐是由其他三人作的——鲍罗丁,这位从化学实验室里抓时间写了他那忧郁而宏伟的交响曲和歌剧《伊戈尔王》的化学博士和化学教授;穆索尔斯基,这位在操练、跳舞和醉后狂欢的瞬间能狂热爆发出灵感的精锐团队的年轻而浮华的中尉;里姆斯基-柯萨科夫,这位在他们之中成为唯一的职业音乐家的年轻的海军军官。
巴拉基列夫始终是领袖。
当里姆斯基-柯萨科夫被拉进巴拉基列夫的小圈子的时候,他才十七岁,后来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在他的生活故事里讲到这件事:“巴拉基列夫是一个了不起的评论家。
每当我或别的青年上作曲课,弹奏出我们的构思时,他就坐到钢琴前面,并且确切地表明应当作什么改变,以致别人的音乐作品往往就变成他的,而一点也不是原来的作者的了。
“年轻,有着机灵而炯炯有神的眼睛和漂亮的黑胡子的巴拉基列夫先生,对周围的人们的影响就象一种很有魅力的力量。
在他所有的学生朋友中,我是最年轻的。
他教我和声学,使我写出几首赋格曲,给我解释音乐结构的文法。
我崇拜他而且服从他在任何问题上的忠告。
”虽然巴拉基列夫告诉别人什么时候应当写歌剧,什么时候应当写交响曲,并且批评他们所有的作品,但他只是在他上大学的日子里或课余时学习音乐。
一个从未离开过自己的出生地的俄国人是没有机会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的,因为在俄国并有象莱比锡音乐学院那样的真正优秀的音乐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