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四位置与变换第3课时教案
位置与变换说课稿

位置与变换说课稿下面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位置与变换说课稿欢迎阅读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研说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位置与变换”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进行解读说课标包括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说教材包括教材的编写特点、编写体例、内容结构、知识与技能的立体整合;说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第一部分“说课标”(一)(先说)课程目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程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总目标:知识技能目标、数学思考目标、问题解决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同时又把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学段三年级处于第一学段下面我就从这四个方面解读本单元的课程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会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方向2.结合实例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能准确判断数学思考目标:1.经历解决问题过程初步形成空间观念和方位感2.会独立思考表达想法问题解决目标:1.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西、南或北)辨认其余七个不同的方向情感态度目标:1.能在他人帮助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2.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再说)内容标准下面我就来阐述本单元的内容标准:学生能用准确的方位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发展观察、推理、判断能力二、第二部分“说教材”(一)(先说)编写特点本册教材是XX年审核通过的经过修改与xx年审核通过的同册教材相比内容更生活化知识衔接更紧凑过程更具探索性本单元的编写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方面)素材选取具有现实感和时代感本单元选取的题材是走进新农村展示的是一幅文明富裕的农村生活画面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农村新貌同时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体会位置与变换在生活中的作用(第二方面)练习的设计具有性和趣味性“自主练习”中不仅设计了一些根据的生活素材编写的题目如根据山东省政区图设计的“找一找、填一填”;还设计了一些趣味性较强的题目如根据公园游览示意图设计的“请你当导游”等让学生在巩固新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再说)编写体例在青岛版教材的诸多特色中其栏目的设置可谓独具匠心、特色鲜明这些栏目在整套教材中发挥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下面我就对它们进行逐一解读信息窗:通过情境串、故事串、问题串等形式引导学生从中获取信息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合作探索:就提出的问题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形式共同解决充分发挥个人积极主动性和团队力量问题口袋:对于有价值但不属于本课所学的问题暂时放入“问题口袋”一旦具备解决能力随时取出加以解决自主练习:形式多样有针对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及时巩固练习所学知识你知道:让学生了解更多与数学相关的资料开阔视野了解数学文化我学会了:每单元一个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做出自我评价聪明小屋:培养学生思维周密性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数学思想增长智慧丰收园:是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定性评价便于学生养成评价与反思的习惯与之前03年审核通过的青岛版同册教材相比又增加了智慧广场栏目引导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体现数学价值(三)(接下来说)内容结构本单元共编排了两个信息窗信息窗1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会用词语描述;信息窗2学习平移与旋转现象;(四)(最后说)知识和技能的立体整合从横向角度来看本单元由浅入深呈阶梯状上升在本册的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纵向角度来看本单元是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了解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会看简单的平面图的基础上学习的为后面学习用方向确定位置打下坚实基础总之本单元在编排上既总结、利用了前面所学的知识又为今后继续学习更复杂的内容作铺垫体现了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数学思维规律三、第三部分“说建议”基于我校“先学后导、互助提升”的数学教学模式结合青岛版数学教材特点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说我的建议(先说)教学建议下面我就“位置与变换”这一单元说说我的教学建议1.经历过程在亲身体验中学会知识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现实活动中来如“找坐在自己不同方向的同学”“描述学校周围的建筑物”等活动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达和交流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唤起对生活经验的联想从而掌握新知2.在操作演示中感受平移、旋转现象教学时可呈现学生身边丰富、有趣的实例让学生在观察生活中物体运动想象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的操作演示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描述充分感受物体的运动方向初步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3.注重与生活联系在应用中逐步巩固教学时教师除了重视课堂中的体验学习外还要学会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应用如利用方位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在应用中会逐步建立方位感和空间感这样才能真切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性(第二方面)评价建议结合我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与“位置与变换”这一单元的研读谈一下自己在教学中的评价建议1.恰当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数学学习要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知识、技能因此在教学认识方向时课上我通过让同桌互相考一考;一个学生出题另一个学生做题然后同位交换角色;课下自己动手画一画知识树梳理本单元知识点等活动来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2.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在评价学生学习过程时要时时关注他们能否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能否运用准确的方位词语描述物体的所在位置根据每组学生对方向的掌握情况进行分数奖励如能正确辨认方向并准确描述物体所在位置的1次+1分;描述错误不加分如果本组同学进行了补充讲解的合理+1分;讲解的精彩、表达到位1次+2分下课时评选出优胜队进行奖励如:一个本子、一块橡皮等这种学习评价方式既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三方面)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材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要合理开发利用教材让教材更贴近学生生活1.巧用生活资源:如在学习“平移与旋转”一课时我巧妙利用生活中物品的运动现象让学生辨认如“推拉门的运动是平移现象”“电扇扇叶的运动是旋转现象”“踢毽子的运动是平移现象”“跷跷板的运动是旋转现象”等这样在形象直观的认识中探究它们的特征比较它们运动的异同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2.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如教学“认识方向”时精心制作课件上网查阅资料形象直观的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将本课内容及重难点做成课时知识树呈现使知识形成网络让学生更为轻松地获取知识3.及时捕捉课堂中动态生成资源:可以从学生的神情、姿态中从学生正确或错误语言文字信息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教学资源在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听取学生的话语找学生说的亮点让他给大家讲解像这样及时捕捉课堂中生成的资源来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纵观本单元我深知要想真正领会和运用好教材就必须从心灵的关切出发从亲历与体验出发让爱与责任如缕缕春风又如丝丝细雨滋润着孩子们心田我将为此不懈努力谢谢大家。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 位置与变换 教案 平移与旋转

4.2 平移与旋转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P39,平移与旋转。
教学提示:平移、旋转现象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平移、旋转的基础。
因此,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在观察生活现象中感受平移、旋转,初步体会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正确判断平移和旋转现象。
2.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并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能用准确的方位名词对某一地点的位置进行描述。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谈话:同学们,世界上的物体都在不断的运动,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我们先来欣赏一下。
请你仔细观察,并用手指把它们各自的运动方式模拟出来,听清楚了吗?提问:同学们,看了这组运动的画面,你觉得他们有什么不同点呢?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物体不同的运动方式。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看到的、想到的引出这节课的内容,为后面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1、谈话:仔细看图,并加上自己的想象,你认为图中的哪些物体在运动。
生:大门,传送带,轮子,风扇,排气扇评价:你的想象力真丰富,在你的讲解之下,图片仿佛也动起来了过渡:叔叔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读问题。
提问:谁能像这个叔叔一样,再提出几个问题?生:传送带,升降机是怎样运动的?换气扇的叶轮,汽车轮子,吊扇是怎样运动的?师:叔叔也想知道大门的运动。
评价:同学们提的这些问题,都很有研究的价值。
2、分析素材,理解概念谈话:下面请根据它们运动方式的不同把它们分分类。
请先独立思考并用手势模拟一下它的运动,有想法了就跟同桌交流。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位置与变换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位置与变换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位置与方位教材分析:本单元关于方向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东、男、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因此,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辨认方向。
教学内容:位置与方位,教科书第36~37页。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几个方向。
在认识具体方向的基础上,能用适当的术语进行描述,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不同的方位。
能力目标:能用方向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难点:借助线路图确定现实生活中物体所在的具体方位。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到哪玩过学生自由发言。
师:看来大家去过的地方还这不少,老师发现大家去的地方都是一些城市,那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国家日益强大,我们的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很多同学都有感悟,旧村改造后,原来的村庄变成了社区,平房变成了高楼。
今天呢老师想带大家去参观一个示范村,叫凤凰村。
大家想不想看?生:想。
师出示情景图。
二、新授:活动一1.师:外出参观、旅游可不能少了地图,不然容易迷路,那你知道地图上的方向是怎么规定的吗?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师:真不错。
这样老师就可以放心地带你们参观了。
师: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师:这个村的中心是什么地方?生:牡丹亭。
师:很好。
假如我们现在就在牡丹亭,你想去哪些地方参观呢?学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先来看看从牡丹亭怎么去风景区吧,应该怎么走呢?学生自由交流。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描述所去的地点的大致位置,再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谈谈自己的观点。
生可能出现的情况:预设一:先向北走到住宅区,再向东走到风景区。
预设二:风景区在牡丹亭的东面。
风景区在牡丹亭的北面。
……师小结:风景区在牡丹亭的东与北之间,即东北方向。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位置与变换教案

位置与方位教材分析:本单元关于方向的熟悉,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东、男、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因此,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识别方向。
教学内容:位置与方位,教科书第36~37页。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识别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几个方向。
在熟悉具体方向的基础上,能用适当的术语进行描述,能依照线路图说出不同的方位。
能力目标:能用方向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进程中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难点:借助线路图确信现实生活中物体所在的具体方位。
教学进程一、导入:师:同窗们,你们喜爱旅行吗?到哪玩过?学生自由发言。
师:看来大伙儿去过的地址还这很多,老师发觉大伙儿去的地址都是一些城市,那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国家日趋壮大,咱们的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很多同窗都有感悟,旧村改造后,原先的村落变成了社区,平房变成了高楼。
今天呢老师想带大伙儿去参观一个示范村,叫凤凰村。
大伙儿想不想看?生:想。
师出示情景图。
二、新授:活动一1.师:外出参观、旅行可不能少了地图,不然容易迷路,那你明白地图上的方向是怎么规定的吗?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师:真不错。
如此老师就能够够安心地带你们参观了。
师:从图中你发觉了什么?师:那个村的中心是什么地址?生:牡丹亭。
师:专门好。
假设咱们此刻就在牡丹亭,你想去哪些地址参观呢?学生自由发言。
师:咱们先来看看从牡丹亭怎么去风光区吧,应该怎么走呢?学生自由交流。
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描述所去的地址的大致位置,再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谈谈自己的观点。
生可能显现的情形:预设一:先向北走到住宅区,再向东走到风光区。
预设二:风光区在牡丹亭的东面。
风光区在牡丹亭的北面。
……师小结:风光区在牡丹亭的东与北之间,即东北方向。
2.师:还有同窗想去凤凰塔,这可是凤凰村的标志性建筑。
应该怎么走呢?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凤凰塔在牡丹亭的东与南之间,即东南方向。
小学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____位置与变换___教案

小学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青岛版)三年级数学教案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教案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信息窗1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四个方向,并能用适当的术语进行描述,能根据线路图说出不同的方位。
2. 能力目标:能运用方向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 情感目标: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四个方向;会看方位图,对照方位图确定某一地点的准确位置。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出示课本情境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到哪儿玩过?[学生自由交流]师:今天老师想带领大家到农村去看一看,好吗?(课件出示走进新农村的情境图)师: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师:你想到村里哪个地方?师:从村口到风景区怎么走?[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师:谁知到风景区在牡丹亭的什么方向呢?师小结:风景区所在的方向在东与北之间,是东北方向。
二、活动二:解决问题师:刚才我们参观了风景区,现在如果我们想从文化中心到饮料加工厂怎么走?师:你能说出文化中心在牡丹亭的哪个方向吗?板书: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师:大家仔细观察这四个方向。
你能试着把我们认识的八个方向在纸上表示出来吗?[学生自己写出八个方向,小组交流。
]三、活动三:师:我发现同学们能当一个合格的小导游了。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一名小导游,继续带领大家参观凤凰村,并说出你们的参观路线。
四、活动四:师:你能指出教室里的八个方向吗?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校园内各个方向有些什么?师: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做游戏轻松一下好吗?(领学生到操场上做游戏)游戏一:师:在操场上画一个东北、西南,东南、西北,交叉的两条线,把学生分成红、黄、蓝、白四队分别站在四个方向上,让学生沿着直线前进走向对方一面。
然后听老师口令,红队站到东北,蓝队站到西北……游戏二:师:请同学们站成四队,每队是一个小组,每组转成一个有空隙的圈子,找一名学生站在中央,听口令找朋友,如,我的朋友在东北,请你快快站起来。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位置与变换》单元整体备课设计和课时备课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位置与变换》单元整体备课设计一、单元系统分析二、单元整体设计:述。
2.说一说:什么是旋转现象?什么是平移现象?总结平移和旋转特点。
评价标准:(1)能说出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2)能例举出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评价目标2:能准确判断哪些现象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评价活动:1.2.评价标准:(1)能准确判断平移现象。
(2)能准确判断旋转现象。
评价目标3:能对生活中的运动现象进行分析,感课例:位置与方向——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教学内容: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和生活经验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能用方位名词准确描述物体的方向和位置。
【技能目标】在结合方向标利用方向词描述物体位置与方向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建立方位感。
【理解目标】位置与方向具有相对性,观测点变化,物体的方向与位置也会变化,根基是要建立对应的方向坐标。
教学重点:在地图上和生活中辨认八个方向。
教学难点:借助路线图确定现实生活中物体所在的具体方位。
策略和方法: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学会辨认方向,体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并能用准确的方位名词对某一地点的位置进行描述。
教学准备:师准备教学插图。
(复习旧知,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并通过预习,初步感知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过程:一、借助生活情境、唤起已有经验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我们一起来玩一个认识同学的游戏吧!(一)复习位置描述词——前后左右。
师:现在请大家以自己为基准,介绍一下在这间教室里,你的前后左右各是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前后左右是谁。
(二)复习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词。
师:现在大家集体起立,向左转,这时,再来介绍一下,看看你前后左右的同学还是刚才的同学吗?那如果让你向你的爸爸妈妈介绍你周围的同学都有谁,用什么样的方向词来介绍更好一些呢?生思考后回答:东西南北。
小学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位置与变换》教案

小学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位置与变换》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情境,辨认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2.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运用准确的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看简单的平面图,能按八个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会用准确的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辨认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能用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会看简单的平面图、能按八个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方法结合具体情境,辨认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去过那些地方?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新农村去看看。
(设计意图,激起学生的兴趣)板书课题:位置与变换二、新课学习1.多媒体出示凤凰村的景点图,让学生到黑板前指一指,说一说凤凰村里都有哪些景点?多媒体展示凤凰村以前的路线图让学生根据路线图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提出问题:预设:(1)住宅区在村口的什么方向(2)风景区在住宅区的什么方向。
(3)从村口到风景区怎么走?。
把学生提出的问题----- ------罗列出来,并逐一简单解决。
通过从村口到住宅区怎么走?引出方向北?并让学生用板贴贴出牡丹亭的东、西、南、北各在哪里?牡丹亭的背面、南面各是什么景点,也用板贴贴出。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激活已有的知识基础,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老师总结:前面我们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利用它描述出物体所在的位置,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方向与位置有关的内容。
2.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凤凰村又修了一些新的公路第一条公路是从牡丹亭到风景区?对于这条新的公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1)风景区在牡丹亭的什么方向?(2)从村口到风景区沿着新修公路怎么走?让学生同位之间讨论:从牡丹亭到风景区是什么方向?为什么?教师来回巡视了解学生的新思路。
《位置与方向》第三课时数学教案设计

《位置与方向》第三课时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位置与方向》第三课时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利用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 过程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索,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乐于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如何用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难点: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方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室内外的环境,提问:“我们怎样才能准确地描述一个物体相对于我们的位置呢?”从而引入课题——位置与方向。
(二)新知呈现
1. 教师讲解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的概念,并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示意图进行演示。
2. 通过实例,教授学生如何用这四个基本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三)实践操作
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地点作为参照物,然后用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描述其他物品的位置。
2.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理解和掌握如何用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
布置一些关于位置与方向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后需要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以便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XX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位置与变化教学设计

XX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地点与变化教课方案本资料为woRD 文档,请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四单元走进新乡村——地点与变换单元备课部分■教材剖析学生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本单元要让学生练习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详细的生活情形中,亲自体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并能用正确的方向词对某一地址的地点进行描绘。
教课中,教师能够指引学生先进行室外的研究,累积了必定的表象此后,而后回到教室内进行图中方向的研究。
在直观操作的过程中,感觉平移、旋转现象。
直观操作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点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教课时,可让学生在察看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基础上,借助学具的直观操作,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描绘,充分感知物体的运动方向,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
本教课方案目标是要培育学生的主动研究精神、竞争的意识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于生活,又应用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讲堂气氛里一直处于踊跃主动地学习状态,以达到充散发挥自主能动性的目的。
教课目的、联合详细情境,能依据在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识其余七个不一样的方向,并能运用适合的术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平面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线路图。
2、联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点和方向感。
4、初步感觉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平移和旋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进一步领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要点、难点教课要点:辨识方向教课难点:借助路线图确立现实生活中物体所在的详细方向。
■教课建议.在亲自体验的过程中学会辨识方向。
2.学生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本单元要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详细的生活情景中,亲自体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并能用正确的方向词对某一地址的地点进行描绘。
第四章 走进新农村 位置与变换(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第四章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位置和变换的概念,掌握物体位置和运动方向的表达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位置和变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位置的概念:上、下、左、右、前、后。
2. 变换的概念:平移、旋转。
3. 方向的概念:东、南、西、北。
4. 位置的相对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位置和变换的概念,掌握物体位置和运动方向的表达方法。
2. 教学难点:位置的相对性,变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位置和变换。
2. 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位置和变换的规律。
3.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4. 动手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位置和变换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农村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农村的变化,引出位置和变换的概念。
2. 新课讲解(1)讲解位置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上、下、左、右、前、后的含义。
(2)讲解变换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3)讲解方向的概念,让学生掌握东、南、西、北的辨别方法。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在教室内模拟位置和变换,如:站在不同的位置,感受上、下、左、右、前、后的关系。
(2)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平移和旋转的变化。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位置和变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摆放家具、搭建积木等。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位置和变换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与位置和变换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位置和变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位置与变换青岛版

教学目标:1.理解位置和变换的概念。
2.能够根据指令描述物体的位置和变化。
3.能够完成关于位置和变换的练习。
教学重点:1.位置的概念。
2.变换的概念。
教学难点:1.描述物体的位置。
2.变换的理解。
教学准备:1.课件和投影仪。
2.学生绘制地图的素材。
3.学生绘制变换的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1.引入位置的概念。
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张地图,让学生观察地图上的各个地点,并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地点的名字。
然后问学生,你是如何知道这些地点的位置在哪里的呢?2.引入变换的概念。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物品,如图形卡片、小球等,并让学生观察这些物品。
然后教师会把一些物品从A地移到B地,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个变化。
然后问学生,你知道这个过程叫做什么吗?二、新知展开:1.位置的描述。
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环境开始,比如教室、操场等,让学生描述这些地方的位置。
然后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周围的物体,让学生描述这些物体的位置。
最后,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新的概念,比如左边、右边、上面、下面等,让学生用这些概念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变换的描述。
教师可以再次使用那些物品,如图形卡片、小球等,然后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物品经过变换后的样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一些词语,比如向前、向后、旋转等,来描述这些变换。
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册上关于位置的练习。
教师可以让学生打开练习册,完成一些与位置有关的练习题。
例如,把指定的物体放在指定的位置上,描述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等。
2.完成练习册上关于变换的练习。
教师可以让学生打开练习册,完成一些与变换有关的练习题。
例如,按照指令把物体进行旋转、翻转等。
四、拓展延伸:教师可以让学生绘制一幅地图,然后让其他同学根据这幅地图进行位置描述。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一些简单的变换操作,比如在图纸上进行移动、旋转等。
五、总结回顾: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们学到了什么?你们觉得这节课有哪些收获?然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再次强调位置和变换的重要性。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位置与变换青岛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位置与变换|青岛版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信息窗1 教材分析:本课时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东、西、南、北4个方向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4个方向;会看方位图,能按照方位和距离确定某一地点的准确位置。
本信息窗选取了“走进新农村”的具体情境,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农村新貌,同时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体会到方向与位置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1.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分辨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8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西、南或北),辨认其余7个不同的方向,并能运用合适的术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学生会看简单的平面图,能按8个方位描述行走路线。
3.在经历探究物体位置关系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能在生活中发现、提出和解决有关方向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1.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分辨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8个方向。
2.学生会看简单的平面图,能按8个方位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难点: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西、南或北),辨认其余7个不同的方向。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去过农村吗?你能说说农村是什么样子吗?生:农村有稻田、牛羊……师:老师带来几张农村的照片,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师:现在的农村,盖起了高楼,建起了工厂,修好了公路并且还开发了相关的旅游项目。
节假日,我们可以到农村去游玩,可以感受农村的新变化。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新农村。
(教师板书课题:走进新农村){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农村的照片,使学生初步了解农村的新变化,激发学习兴趣,自然地过渡到信息窗提供的情境图中。
}二、直观感受,探究新知1.看直观图,梳理信息。
师:我们现在来到了凤凰村,请看凤凰村有哪些旅游景点?学生看图,回答:凤凰村有凤凰塔、风景区、住宅区……师:你感觉凤凰村怎么样?生:凤凰村很美。
手把手教你设计《位置与方向》第三课时教案

手把手教你设计《位置与方向》第三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左右”、“前后”、“上下”等方向词汇,并能进行简单的位置描述和指示。
同时,本课还要求学生能独立观察、探究,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想法。
二、教学内容1.情境引入我们可以通过情境引入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方向词汇。
比如,在教学前,课堂中可以放置一些物品,然后请学生看一看,记住它们的位置,然后教师可以问一些问题,比如:“这个桌子在你的左边还是右边?”等等,引导学生用“左右”这个方向词作答。
2.学习新词汇接下来,我们需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左右”、“前后”和“上下”这些方向词汇的学习上。
我们可以通过幻灯片或者卡片等方式来展示这些词汇,同时,还要让学生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并复习之前学过的“近”、“远”、“高”、“低”等词语。
3.角色扮演扮演不同的角色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方向和位置。
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老师、学生、家长、警察等,然后通过描述他们所处的位置和位置关系,让学生运用所学词汇进行回答。
4.小组讨论在本课我们可以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针对不同位置和位置关系进行探讨和讨论。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讨论,然后再让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
三、教学方法1.交互式教学方法交互式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参与的教学方法。
在本课中,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自由讨论、小组竞赛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参与度。
2.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一种通过情境来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创造不同的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词汇。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教室中物品的摆放来诱发学生对方向词汇的运用。
3.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一种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本课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讨论不同的位置关系,并通过小组竞赛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竞争和合作的热情。
四、教学评估在课堂结束后,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评估,以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情。
位置与变换 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一位置与变换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辨认东北、西北、西南、东南这四个方向,并能用适当的术语进行描述,能根据线路图说出不同的方位。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方向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重点: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
难点:能用准确的方位名词对某一地点的位置进行描述。
《位置与变换》教学实录一、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件小礼物(出示手工制作的指向标),大家看看,这是做什么的?生: 辨认方向的。
师:同学们回答的真好。
大家看看,上面这个字是?生: 北师:就代表上面这个方向是?生: 北。
师:跟北相对的下面这个方向是?生:南。
师:对,这就是我们在二年级学过的“上北……”。
生:“……下南,左西右东”。
师: 那你说的这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是站在哪个位置辨认的四个方向?生:(指方向板的中心)那个中心位置。
师:对,就是站在这里,辨认东西南北的,我们把这个中心位置称为观测点。
同学们对这四个方向掌握的不错,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辨清方向,不管你如何变换位置,只要认识了方向,我们就能找到想去的位置,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位置与变换。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回顾旧知出发,引领学生感知所在的位置,初步建立观测点的概念,让其认识到只有找准观测点,才能辨对方向,从而引出课题,为今天的学习树立良好的开端。
)二、探索新知:师:可能平时善于观察的同学已经发现了,在我们这里有些地方正在建设新农村,今天老师就拿着这个方向板带大家去参观一下已经建设完好的新农村,看看到底有什么新变化。
出示凤凰村的情境图。
师:这个新农村就是凤凰村。
跟我们农村不一样吧?看看这个新农村都有什么?生:文化中心、凤凰山风景区、柳编工艺厂、牡丹亭……师:漂亮吗?想住进去吗?生:漂亮,想。
第四单元位置与变换 (说课稿)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第四单元位置与变换 (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道物体位置的表示方法,能够运用口语和简单的图形表示位置。
2.学会基本的平移、旋转、翻转等变换,理解位置与变换之间的关系。
3.能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数学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物体的位置的表示方法。
2.学会简单的平移、旋转、翻转等变换,掌握变换的方法和特点。
3.了解变换对物体位置的影响,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1.学生与平面上物体的位置之间的差异。
2.转化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方式,让学生回忆位置概念,并展示不同位置的物体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图形里的位置信息。
例如:“请问小鸟在哪里?在树上还是地上?”2. 观察物体移动(10分钟)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平面图形,然后让一名学生找一个小球并把它放在图形的一个指定位置。
然后请另一名同学移动这个小球到另一个位置,并记录出移动的轨迹。
通过此项活动,让学生了解平面上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可以通过移动物体的方式改变位置。
3. 学习平移的定义和方法 (20分钟)让学生了解平移的定义(在平面上所有点同时沿着相同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和方法。
然后请学生自己画一些几何图形并进行平移操作,并记录下移动距离和方向。
例如:“请大家在图纸上画一个正方形,然后把它平移20cm。
”4. 学习旋转和翻转的定义和方法(15分钟)让学生了解旋转和翻转的定义和方法。
例如:“请大家在图纸上画一个三角形,然后将它向左旋转90度。
”5. 练习 (20分钟)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指示,在图纸上练习平移、旋转、翻转等操作,以及通过二维图形进行位置操作。
例如,“请将正方形翻转180度。
”6. 调查 (5分钟)让学生调查他们家里或学校里的其他场景,探究平移、旋转、翻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7. 总结 (5分钟)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点,并尝试回答一些例题。
五、教学体会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对位置和向量有了更深的理解。
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第四单元《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教学设计

-在实际问题中,能够正确使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师的细致引导,帮助学生逐步克服。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以新农村为背景,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习和应用位置与变换的知识。
-运用探究式教学法,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探索位置与变换的规律。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如使用互动白板、教育软件等,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2.教学步骤: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新农村的图片,引出物体位置与变换的概念。
-基本概念:讲解坐标、方向、距离等基本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1.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方向和距离在描述物体位置中的应用。
3.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通过这一环节,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它们来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
-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位置。
这些重点内容是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基础,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2.教学难点:
-理解坐标系统中行和列的概念,并能准确对应数对与物体位置。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几道练习题:
1.在新农村平面图中,给出几个物体的位置,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7~5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
3、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平移和旋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上次我们一起去参观了凤凰村,今天我们再去参观他们的饮料加工厂,好吗?[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它们是怎样运动的?你能给大家说一说吗?
[学生自由交流]
师:同学们演的可真形象啊!你能根据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给它们分分类吗?
[小组合作交流]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说的大门、传送带、升降机……的移动都是平移现象。
活动三:
师:我们接着再来看换气扇、汽车轮子、吊扇是怎样运动的,好吗?你能给大家说一说吗?
[学生自由交流]
师:同学们演的可真不错啊!你能根据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再给它们分分类吗?
[小组合作交流]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说的换气扇、汽车轮子、吊扇……的移动都是旋转现象。
后记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
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每一个都花费了我大量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大的欣慰。
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只是一个习惯,只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你我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学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