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调整种植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葫芦岛市连山区种植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经营管理一套耕地管理的长效机制。
3.2 在工矿废弃地因地制宜的补充耕地古田县现有有矿山128个,采矿用地546.19公顷,约占全县10%的城镇工矿用地。
为推进敖江流域综合整治,改善流域水环境,福建省政府出台《福建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闽政〔2015〕26号),随着敖江流域矿山的全部关停,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成为古田县“十三五”期间的工作重点、难点。
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坚持科学规划与自然条件相适应,充分考虑到复垦项目区地理位置及土质等特点,量体裁衣,在水土条件良好的地方,按照“宜耕则耕”的原则,尽量将破坏的土地复耕利用,这样既改善了矿山生态环境,又实现矿山土地资源再利用,变废为宝。
3.3 在食用菌循环经济中提高土壤等别在传统的食用菌产业中,菇农习惯将地面硬化,硬化后土地的土壤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加之复耕保证金又增加了菇农的负担,可以利用铺设生态砖等替代传统的硬化地面做法。
同时加强对食用菌产业的引导,利用沙石地、坡地、荒地、废弃厂房等栽培,尽量少占耕地,并将食用菌下脚料、菌糠等还田培肥土地或加工成有机肥料,充分利用生产食用菌循环经济,既大大减少燃烧菌糠造成的大气和土地的污染,有效降低化肥使用量,又可大大提升土壤肥力,改良古田县耕地紧张、土壤贫瘠的现状,对提高土壤等别潜力和意义巨大。
总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产品产地安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古田县的农业产业较为发达,土地资源的开发潜力巨大,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古田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制度,加强土地整治规划建设,妥善解决好耕地占补平衡问题,确保土地开发整理与耕地质量管理得以贯彻落实,从而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调整种植业结构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葫芦岛市连山区种植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徐 颖(葫芦岛市连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辽宁 葫芦岛 125000)种植业结构调整不论在什么阶段,就要履行人们吃饱、吃好的需要,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以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辽宁省种植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辽宁省种植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F;?J锫摘要阐述了辽宁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4项具体措施.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二是依靠科技进步,引进推广高效种植模式,提高农业的总体生产水平;三是根据市场需求,优化品种结构,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种植结构凋整中存在的3个问题,以及促进结掏调整稳步进行的4点建议关键词辽宁植I结构调整措施建广一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种植结构凋整原则,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2fR)O年辽宁省确定种植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 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基础,以经济作物快速发展为突破口,以园艺作物(水果,蔬菜等) 内涵挖潜为增长点,积极发展名特优新品种,上质量,创名牌.促进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实现调减粮食.发展蔬菜,稳定水果.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的调整目标.按照这一总体工作目标,各市结合本地实际,充分考虑本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及与之紧密相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采取一系列措施,合理调整种植结构,突出名特优新,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率和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姆一,主要工作措施(一)加强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促进种植结构调整向纵深方向发展为切实搞好全省种植,结构调整工作,从1998年开始,省政府启动r”3655”水灌溉工程,总投资36亿元.用5年时问,新增33万hm~ 水浇地.项目区涉及10个市,个县(市j,120多个乡镇,重点发展”吨粮田,”双江田”,”双干田”和名特优新果园,渊减低质低效的玉米等大田作物.大力推广问套复种技术,提高作物抗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土地利用率出卒1999年项日区新增水浇地6.7万hm,吏施冬麦一IL移5673 hm”.新增经济6253hm,”双T-Hl”1万hm.种植蔬菜2万hm!各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1广一系列调整措施,加强政簧日f导与扶持,确保结构调整工作顺利进行.沈阳市制定_r’一带四区”调整规划,在4个近郊区建立观光农业,精品农业园,设施农业园和高新技术园地,逐步形成蔬菜,花卉,水稻,林果等布局清晰的农,lk主导产业.1999年市级投资24亿元.建成r一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龙头加工企业和农产品交易市场大连市政府在全市通过实施农业精品工程,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确定以黄海大道经济副业为重点,落实精品工程项目110项,实施规模经营.市财政拿出3500万元,以奖代补.促进j二程肝展,实现质量和效益的统一普兰店市政府对连片发展名特优新作物的农户给优惠政策,实行减免税制度,培养调整典型.发挥范带动作用:1999年市,乡两级政府在域于坦镇投资500万元,开发了667hm~优质桃生产基地,使之成为东北第一桃乡..海域市政府投资2(1(I万元,用于全市五大高新农业示范区建设,通过典型引路,促进结构调整向纵深方向发展.(二)依靠科技进步,引进推广高效种植模式,提高农业的总体生产水平2000年全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99万hm!,改种经济作物及其它作物.如何在面积减少的情况下,保征粮食生产水平,提高种田效益,为l睡稿FI期:2~0042-15作者为尉主任单位地址:沈阿1邮政§鹕:110013 农信息探索一20OO_3“],农民增收开辟新的增长点,这既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也是确保结构调整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为此辽宁省农业厅在年初召开的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以实施”3655”工程为契机, 大力发展以小麦,蔬菜为前茬的间套复种,加快“吨粮田”,”双江田”,”双千田”建设步伐,全面推进耕作制度的改革.全省大力推广普及粮粮,粮油,粮菜,粮果,菜菜等多种形式的高效栽培模式, 建立高新技术示范区,提高光,热,水等资源利用率,提高复种指数.1999年全省建立了12个粮, 棉,油,菜高新技术增效示范区,作物种植面积1万hra-”,示范区作物复种指数达到1534%,平均效益达48万元/hm,比对照增加1.5万元/hm,全省”吨粮田”,”双江田”面积分别达到3.8万hm2, 38.4万hm,分别比1999年增加O.5万hm,51万hm.全省间套复种面积达4o万hm,复种指数由1999年的108%提高到109%.全省各地根据本地区自然优势,分别采用不同的种植模式,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高教经济作物,增加粮田效益.大连市重点推广了上茬覆膜土豆,下茬复种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的种植模式.以薯稻复种为例,上茬土豆单产达30t/hm2,产值24000元,下茬水稻6O00kg/hm2,产值9600元,上下茬合计每hm产值33600元,每hm!产值较种一茬水稻增加24000元丹东市推广了粮果高效间套复种模式,即草莓玉米套种和草莓水稻复种模式. 草莓套玉米采用大垄双行栽培形式,玉米每hm2 收人9000元,草莓每hm收人15000元以上.草莓复种水稻二茬每hm2收人达37500元.鞍山市推广了菜菜高效复种栽培模式,将种一茬玉米的耕地改种双季蔬菜,即春天种上茬土豆,西甜瓜等作物,夏季种白菜,大葱,晚芸豆等作物.上茬土豆每hm产值22500元,下茬大葱每hm产值18000元,上下茬合计每hm产值40500 元,扣除成本,每hm’纯收人达2550t3元,较种一茬玉米增收近10倍t三)根据市场需求,优化品种结构,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受自然,经济,社会等诸因素影响,一个地区——农业信探索.2的种植品种结构在总体上相对趋于稳定.因此,种植结构在”量”上的调整空间十分有限,特别是在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种植结构调整重点应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品种结构调整应与市场需求接轨,政变只管种,不管卖,只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做法.引进推广优质新品种,替代高产低质,低价的老品种.培育地方品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创汇农业1999年全省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427个,其中粮食作物79个.重点开展了玉米,水稻,小麦,蔬菜,食用菌,瓜类等作物的”提质”工作,建立了一批鲜特优新品种生产基地,树品牌,抢市场,经济效益大大提高.目前全省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6%以上,品种更新率达80%玉米良种更新更换667万hm,占播种面积的87%,水稻更新更换43万hm-’§85%,农业生产优质化进程明显加快.玉米品种调整:在广泛种植高产品种基础上,1999年重点发展了”三高”(高油,高赖氨酸,高淀粉)玉米,鲜食玉米等特用玉米生产,全省特用玉米生产面积近1,3余万hm.凌源市种植优质蛋白玉米”中单37l0”面积近2667hm,平均每hm产12t,所产玉米被饲料企业及食品加工企业收购,解决了玉米销售不畅的问题普兰店市种植鲜食糯玉米733tma~,除部分应季上市外,大部分经冷冻贮藏后,在生产淡季时上市,效益十分可观辽阳县种植667hm地膜青玉米,一年种两茬.上茬地膜玉米,下茬种秋白菜.每hm效益达900t30元.此外,葫芦岛市试种了角质玉米,黑玉米,高油玉米,面积达133hm-”.小麦品种调整:2000年全省扩大了优质品种辽春10号种植面积,面积达10万hm.占春小麦播种面积52%.由于面粉品质提高,市场销售看好,辽中,黑山,台安等县种的辽春10号小麦在播种前就与加工企业,粮库等部门签订了收购合同,解决了小麦卖难问题.水稻品种调整:重点推广了辽粳294,营8433等优质品种,减少了辽粳5,辽粳326等老品种的种植面积,优质品种率达60%.与此同时. 加强绿色大米生产基地建设,努力扩大出口.20o0年营口市开发绿色水稻面积8667hm2,与外商签定销售大米29万t的合同.蔬菜品种调整:近年来,辽宁省蔬菜品种结构调整步伐大,效益高.大宗蔬菜品种的结构与l990年相比,白菜面积占蔬菜播种面积的比例由228%下降到143%.降低85个百分点,萝,菜豆,大葱,韭菜等也均有所下降.黄瓜由8%增加到l19%,种植面积增长近50%.40余种特菜从无到有,生产规模达2万hm,占蔬菜总面积的5.3%各地在发展蔬菜生产上,注重规模开发,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格局.全省各地涌现出],大批在省内外较有影响的品牌,如海城的黄瓜,岫岩的番茄,台安的茄子,北宁中安,沈阳新民的韭菜,黑山和北宁窟窿台尖椒,海城大棚马铃薯,铁岭,凌源的大葱,开原大蒜与元葱,海城,庄河的生姜,抚顺,庄河的食用菌,岫岩,西丰县山野菜等.这些质量优良的鲜细特菜相继打人国际场预计全省蔬菜出口量达35万t,创汇额将突破6000万美元.(四)围绕产业化发展,加强信息服务,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实现农业生产与市场的对接,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一种生产经营模式.搞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确保种植结构调整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为保证:产与销售不脱节,辽宁省主要将以下工作敬为突破口:一抓市场建设,解决卖难问题.全省多数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的地区都建立了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有的还在外地建立销售窗口,推销本地产品,促进商品流通.目前全省蔬菜主营市场140 个,兼营市场735个年交易量达499万t,交易额83亿元.水果主营市场15个,兼营市场380 个,年交易量89万t,交易额22亿元.二抓龙头企业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业,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转化升值目前全省拥有蔬菜加工企业64个,产业化龙头企业25 个,年加工能力149万t,其中蔬菜保鲜企业30 个,贮藏量5.2万t.大型水果加工企业31个,产业化龙头企业11个,年加工能力22.3万t.刨利税8670万元.三抓信息网络建设,增强信息服务功能,提高种植结构调整的科学性和超前性,减少市场风险.随着市场经济的深人发展,健全省,市,县,乡四级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显得越来越重要1999年省级网络中心向全省发布各类农业信息4o0余条,约24万字;重点加强了名特优新产品,专业化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市场行情等信息的网上宣传力度.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起到积极的作用.二,问题与建议总体看,2000年辽宁省种植结构调整步伐较大,调整效果显着.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少数地区对当地种植结构调整工作认识模糊,观念滞后,在制订调整规划时,存在重眼前,轻长远,重局部,轻整体的现象; 二是农产品品质和档次提高速度慢,高档名牌产品少,规模小,农产品加工和贮藏能力不足;三是信息不灵,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盲目性和趋同性.为此,今后全省种植结构调整工作还应在政策信息引导,产业化经营,可持续发展,培育名牌产品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一)各级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和信息引导职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种植结构调整保驾护航要认真贯彻落实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制定本地区近,远期调整规划;要积极扶持信息网络建设,运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加强科技,市场,生产信息传播引导力度,克服调整中的盲目性;要加大对信息网络,科研,推广等领域资金投入,确保调整工作步人良性发展的轨道.(二)努力扩大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为种植业结构调整顺利进行铺路架桥——农业信息探索一20O0-3种植结构调整目的是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就是实现农业生产与市场对接,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种田经济效益,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通过建立龙头企业,吸纳地产优质产品,经加工转化提高产品档次,实现多层次增值,解决初级农产品质次价低的问题,从而牵动种植结构调整顺利进行(三)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名优产品,扩大经营规模,实现种植结构调整滚动式发展要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产品结构,品种结构,重点发展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高的产品,同时注重规模,特色效应,品牌求规模,以规模促发展.(四)要坚持调整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统一,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搞好种植结构调整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要避免短期的趋利行为,又要防止为实现长远目标而不顾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盲目蛮干行为,要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最近,农业部门对各地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进行了摸底分析,指出调整种植结构不能单纯的减面积,而是调整的是城乡结构,劳动力结构,一,二,三产业结构,农林牧副渔结构,结构是多层次的.农业结构调整要调出新的产业和体制,促进农产品优质优价,调出体系,质量标准化体系,信息体系,中介机构,调出创新,调出效益.种植结构调整作为农业发展新阶段提升产业层次,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调整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做到能种好什么就种什么.2要解决好种植结构调整的保障和出路问题,尽快建立和发展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3要加快产地批发市场的建设,解决好农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配套性,系统性和整体性问题.4要强化信息对种植结构调整的引导,突出品质,推进农产品标准化,优质化建设.5.积极探索农技服务新机制,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6.实行优质优价,适当提高对优质适销粮的收购价,增加农民收入7.对种植结构调整采取一些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鱼农业信息撵幕一曲吣-3本刊鳊辑部馋艳洁)。
农业产业调研报告(精选5篇)

农业产业调研报告农业产业调研报告农业产业调研报告(精选5篇)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业产业调研报告(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业产业调研报告1近年来,我县立足自然环境优势,以打造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为契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特色资源为基础,以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为目标,围绕特色抓产业,围绕产业强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围绕基地带农户,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全面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结合我县县情,确定了粮食、蚕桑、茶叶、木竹、蔬菜、油茶等重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内容,统一思想,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奖励措施,农业产业化得到强力推进,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农业产业格局,基地规模逐年扩大,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技术逐步成熟,农业质量、品牌意识逐渐增强,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提高。
(一)农业产业基地具有一定规模。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县已初步形成以山区为主的茶叶生产基地、以县城盆地为主的蚕桑基地、以洪星乡为主导的山区木竹基地、以碧阳宏村为基础的蔬菜基地以及柯村的皖南花猪养殖基地。
(二)产业化经营格局基本形成。
已初步形成了以五溪山茶场、柯村茶叶市场为龙头的茶产业,以华盛、丝业公司、信达公司、蚕种场等为龙头的茧丝绸产业,以杉森木业、金九贸易、港殿竹业等为龙头的木竹加工业,以桃源罐头、惠达食品为龙头的罐头加工业等四大农业产业体系,为我县农产品的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龙头企业实力逐步增强。
截至20xx年底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家,其中:茧丝绸系列有华盛集团、黄山丝业公司、黄山信达丝线公司三家,累计产值28295万元,利润达到726万元,税收达到484万元;食品系列有惠达食品有限公司和桃源罐头食品有限公司两家,年产值达到5143万元,利润64万元,税收达到167万元;木竹加工系列有杉森木业、金九工贸、港殿集团三家,年产值达到19579万元,利润达到689万元,税收达到665万元。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典型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典型调研报告农业产业调研报告一为了适应学校的教学计划,本人作周庄镇地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报告,涉及周庄镇的自然环境、农业产业结构及其调整。
一、自然环境周庄镇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中东部,地处红石山南麓,并与五个乡镇毗邻。
周庄镇山岭占55%,属丘陵地区。
有净肠河、玉带河、乌江河、万泉河、燕子河5条主要河流蜿蜒流过。
煤炭、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丰富。
全镇辖24个行政村,含61个自然村;东西长8公里,南北宽7公里,总面积约56平方公里;耕地4.7万余亩,人口37600,其中非农业人口占3600人。
与大多数乡镇相同,周庄镇建国前交通极不方便,没有公路。
建国后,道路建设发展很快。
镇与村、村与村通过规划,已形成交通网。
贯穿全境的宝李路经多次修整并有县乡公路升级为升级公路,更名南石线S329。
过境平临高速长9.4公里,并设有上下口。
“村村通”工程加强了各自然村的联系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周庄全镇以农业为主。
建国前因陈旧生产关系的束缚,农业生产水平低且作物单一,复种指数较低,种子劣,生产技术落后,商品生产率低,可以说是农业衰败,广大农民在饥饿中挣扎。
建国后,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变,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农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至七八十年代部分农业政策的调整,农业生产出现了了生机勃勃的好势头。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诸多新矛盾、新问题。
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需要。
镇政府落实中央政策,结合本镇特点,为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在多方面付诸努力。
(一)抓实传统产业。
坚定不移地抓好粮烟生产,壮大畜牧业、林业和副业,保持农业农村经济繁荣,稳定农民收入粮食生产方面,积极进行农作物良种推广和农业技术的改革。
豫麦、郑麦、周麦等多个小麦优良品种以高产、稳产、抗病旱、穗粒大的特点使亩产达500多公斤;玉米新品种使得亩产在700公斤左右;2003年政府出资引进9408红薯新品种并在全镇推广种植,亩产超过4000公斤。
种植业情况汇报

种植业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种植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丰收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对我国种植业情况的汇报:首先,我国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我国种植业结构逐渐向着高效、高质、高产的方向发展。
大力发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产品,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加大对绿色有机农业的扶持力度,推动绿色种植和生态农业的发展。
其次,我国种植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种植业科技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新型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推广,种植业生产方式不断创新,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农民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再次,我国种植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方面,农业面临着土地资源的日益减少和生态环境的恶化,种植业发展面临一定的压力;另一方面,市场需求不断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同时,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对农产品品质和品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我国种植业发展的前景仍然充满希望。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种植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政府将继续加大对种植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全面升级。
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总之,我国种植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种植业的支持力度,推动种植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做出更大贡献。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国种植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农业种植行业调研报告

农业种植行业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农业种植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地区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农业种植行业的发展情况、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农业发展的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二、行业总体情况农业种植行业是指农民根据市场需求,种植各种农作物的一种生产方式。
在我国,农业种植业主要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水果蔬菜为主要对象。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种植业在生产技术、科技创新以及市场销售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三、种植业的发展趋势1. 科技应用推动农业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种植行业正逐渐实现智能化、精细化生产。
例如,无人机的应用可以更好地监测农田状况,智能传感器则可以及时检测土壤湿度和养分水平。
2. 种植结构的调整与转型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变化,农业种植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传统的粮食作物种植逐渐向经济作物和水果蔬菜转变,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
同时,农业种植业也逐渐向特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等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3. 绿色生产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绿色生产和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农业种植行业也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生态农业的发展力度,通过采用有机种植技术、环保农药等手段,减少对土壤、水源和生态环境的污染,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面临的挑战和问题1. 基础设施滞后农业种植行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问题。
如灌溉设施、冷链物流等方面的不完善,限制了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和市场的拓展。
2.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由于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农药、兽药等问题的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加强农业生产标准监管,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解决,是农业种植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发展建议1. 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农业种植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种植调研报告范文

种植调研报告范文种植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农业种植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我团队决定进行一次种植调研,了解当前农业种植市场的现状以及潜在的发展机会,为农业种植业提供合理的发展建议。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在于了解当前农业种植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研究当前市场上新兴种植品种的推广和市场需求情况。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方式进行调研,并结合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
三、调研结果分析1. 农业种植业现状根据我们的调研数据显示,当前农业种植业以粮食、蔬菜和水果为主要种植品种,其中水稻、小麦和玉米是种植规模较大的粮食作物。
蔬菜和水果的种植面积较小,但是市场需求量较大。
此外,一些新兴的种植品种如有机蔬菜、草莓、葡萄等也得到了农民们的关注和尝试种植。
2. 市场需求情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有机蔬菜、无公害农产品成为了市场的新宠。
此外,水果的消费量也逐年增加,尤其是一些高端水果如进口水果和特色水果的需求量明显上升。
因此,农业种植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端农产品。
3. 新兴种植品种的推广农业种植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推动。
根据我们的调研数据显示,一些新兴的种植品种如特色水果、有机农产品等在市场上受到了热捧。
然而,由于推广渠道和售卖渠道的限制,这些新兴种植品种的普及面仍然有限。
因此,我们建议农业种植业积极寻求新的推广渠道,与电商平台、超市等合作,扩大新兴种植品种的市场覆盖面。
四、发展建议1. 科技创新农业种植业应积极引进和应用现代化的科技设备,提高种植效率和质量。
同时,加强与农业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广新的种植技术和模式。
2. 市场准入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农业产业发展,并且加强市场准入和管理,防止低品质农产品进入市场。
3. 产品推广和宣传为了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农业种植业应加强对产品的推广和宣传,建立品牌意识。
种植调查报告3篇

种植调查报告3篇为进一步加强我区水资源调度管理,全面落实用水计划,实现总量控制目标,近期,我局组织对x区引黄灌区作物种植结构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作物种植结构整体情况及变化趋势、原因分析:我区今年共有灌溉面积万亩,其中春小麦万亩,水稻万亩,单种玉米万亩,其他作物共万亩。
总灌溉面积较xxxx 年相比减少万亩,其中春小麦减少万亩,单种玉米减少万亩,其他作物增加万亩,水稻增加万亩。
总体变化呈现逐年减少趋势。
原因分析:总灌溉面积较xxxx年减少万亩,作为建设用地被征用了。
作物结构调整,以高效节水为原则,合理安排作物的种植结构以及灌溉规模,限制和压缩高耗水、低产出作物的种植面积;根据我区作物的组成与特点,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主要种植蔬菜、小杂粮等。
二、春灌以来引用水情况及x、x月份引用水计划分析:自x月xx日春灌开始以来,截止目前共累计灌溉农田万亩,累计引用水量万mx,其中农业灌溉水量万mx,生态湖泊补水万mx。
x、x月份计划引用水量xxx万mx。
三、为应对x、x月份用水高峰采取的措施、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采取的措施:一是积极协调x区水管所调度水量;二是加强对农民用水协会管理,监督指导用水协会对引水渠道在行水期进行巡视、维护,避免跑、冒、决口情况发生,以减少水量损失;三是启用临沟泵站x座,启用抗旱补灌机井xx 眼,启用春季水库蓄水xxx万mx进行补灌;四是做好节水宣传工作。
在合理安排轮灌制度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呼吁群众增强节水意识,珍惜水源,节约用水。
存在问题:我区处于第二农场渠下游,用水高峰期第二农场渠低水位运行,我区有x个高口,造成农田灌溉引水困难。
原因分析:今年全区有效降雨少,气温高,蒸发量大,造成农田灌溉困难。
为应对x、x月份用水高峰期,我区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应对用水高峰期用水矛盾。
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调查报告种植调查报告(2)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是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也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
武威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武威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为大力调整优化武威区种植业结构,推进种植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促进农业增效,现将武威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情况报告如下:一、种植业结构调整思路。
统筹种植业与畜牧业,生产与生态并进,科学布局、合理规划,有序推进结构调整。
实施“改、控、增”调整,控制减少粮食作物面积,稳定粮食产量,适度减少籽粒玉米面积,稳定青贮玉米的面积,增加“冬牧70”饲草和露地蔬菜的示范推广面积。
以经济作物和蔬菜为重点,引导农民发展高效产业,种植名、特、优、新品种,做大做强做优比较优势产业和产品。
(一)优化结构,扩大经作面积。
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渐趋合理,粮食比重略有下降,加快经作、饲草比重增幅。
发展露地蔬菜种植面积,尤其是供港蔬菜。
(二)加快基地建设,提高产业化发展水平。
一是抓好永久性蔬菜基地生产。
二是进一步提高水肥一体化生产基地生产基地生产技术水平,促进种植业节本增效。
三是建立统防统防示范生产基地1个,加大推广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应用。
四是加大有机肥应用面积,减少化肥使用量。
五是积极打造设施农业产业园区2个,抓好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实用技术综合配套,提高种植效益。
六是推进富硒产业发展,打造富硒融合产业园1个。
二、发展现状。
武威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92万亩,主要以春小麦和玉米为主,种植面积3.47万亩,占总种植面积的73.83%,较上年粮食种植面积3.61万亩,减少0.14万亩,减幅3.88%。
2019年粮食作物总产量1952.44万公斤,总产值4084.12万元。
受灌溉水及土地类别的影响,种植种类受到限制,复种面积小,多年来都是“一年一熟”种植模式。
2019年瓜菜种植面积6970亩左右,其中温室2300亩,大中拱棚770亩,露地蔬菜1300亩,供港菜2600亩,依托瓜菜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预计2020年面积有所增加。
2019年新建设施农业670亩,主要生产拱棚西瓜。
种植调查报告(精选5篇)

种植调查报告(精选5篇)种植篇1根据省工农产品成本调查队工作安排,为全面了解xx市新一年农户种植意向变化情况,年初,我市、县成本调查人员对20xx年农户种植意向进行了专项调查,情况如下:一、基本情况二0xx年十二月底,我们对等3县随机抽选27家农户,对他们20xx年小麦、玉米、油菜籽、烤烟等农产品播种面积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xx年与20xx年相比,农户小麦、烤烟种植面积基本稳定,玉米、油菜籽播种面积略有增加。
具体情况分析如下:(一)小麦播种面积同比去年持平。
被调查的16家农户20xx年共种植小麦81.5亩,小麦种植面积同去年基本相同。
(二)玉米播种面积稳步提高。
被调查15家农户20xx年共预计播种玉米56亩,同比去年增加3.7%。
(三)烤烟种植面积持平。
被调查农户20xx年共播种烤烟21亩,同比去年持平。
(四)油菜籽种植面积略增。
被调查13 家农户20xx年共播种油菜籽24.8亩,同比去年增加3.3%。
二、种植面积持平、变化的原因(一)小麦播种面积同比持平。
据调查资料显示,今年我市小麦播种面积稳定的原因:一是市、县政府高度重视小麦生产的播种面积,在今年全市农村工作会上,市领导明确指示,全市小麦播种面积务必保持在200万亩以上的水平;二是国家对小麦等粮食作物加大了各项补贴力度,从调查了解到,20xx年我市粮食作物全市平均每亩补贴70元以上,比去年每亩60元增加了16.7%;三是小麦价格不断上涨,目前,我市小麦市场价格每公斤为1.94-1.96元,随着国际农产品价格的进一步走高,我们预计小麦价格今后还会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以上这些惠农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
(二)玉米播种面积同比略有增加。
农户玉米预计播种面积同比增加3.7%的原因:一是政府加大玉米补贴力度。
自20xx年以来,我市全面实施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技术,农户每增播一亩玉米,政府给农户无偿投资2.5公斤地膜,农户种植玉米积极性比较高;二是玉米价格持续走高,目前,我市玉米价格每公斤为1.64元,同比年初1.26元/公斤,上涨30%,我市目前玉米销售通畅,农民靠出售玉米变现金快。
农业种植行业的市场调研报告

农业种植行业的市场调研报告【农业种植行业的市场调研报告】一、概述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对农业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据市场研究机构统计,农业种植业在国内GDP中占比达到了10%以上,是国民经济重要的产业之一。
本文通过对农业种植行业的市场调研,分析了该行业的现状,市场需求与未来趋势,为相关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二、市场现状与需求1. 市场现状分析当前,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工成本的不断提高,农业种植行业面临着许多挑战,比如环保标准的提高,农产品检测合格率的要求等。
同时,现阶段各省市对于农业种植的政策扶持也不尽相同。
2. 市场需求分析农产品一直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同时还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制造业和生活领域。
除了传统的粮食、蔬菜和水果等,近年来一些生态产业如林下经济、茶叶、花卉和中草药等也得到了市场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三、未来市场趋势1. 升级改造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消费升级,对于农产品质量、生产方式和生产流程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将为农业种植行业带来生产、流通、加工等方面的改革。
2. 产业园区建设当前,越来越多的农业园区正逐步建成完善的农业产业链。
通过建设农业产业园区,不仅有利于贯彻和落实国家发展战略,提升农业经济效益,而且有助于普及先进技术和模式,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四、营销策略建议1. 推广新技术农业种植企业应该加强对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通过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获得更好的市场竞争优势。
2. 打造品牌效应在市场营销方面,建立领先的品牌效应和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通过网上宣传、特色营销、线上营销等方式,推动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 多元化产品线鉴于消费者对多元化和专业化的产品需求增加,企业可以通过开发和延伸产品线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
同时,加强产品创新和研发,提高产品的质量、功能和品种选择。
综上,农业种植行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基础产业之一。
种植业结构调整

种植业结构调整种植业结构调整是指根据市场需求、资源禀赋和国家政策的变化,重新调整和优化种植业的品种结构、区域布局和生产方式,以提高种植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一、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1.市场需求的变化: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品质、安全和营养价值的要求越来越高,消费结构也逐渐向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农产品转变,因此,种植业需要调整品种结构,提供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
2.资源禀赋的限制:地理环境、水资源、土壤条件等方面的禀赋差异导致不同地区的适宜种植品种和产量不同,种植业结构调整可以充分发挥各地资源的优势,实现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3.国家政策的导向:国家农业政策的变化对种植业结构调整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为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国家推出一系列的农业支持政策和优惠政策,为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政策环境。
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1.优化品种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禀赋,适度减少传统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优质特色农产品的种植面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2.调整区域布局:根据区域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适度调整农作物的种植区域,发展适宜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区域间农业的互补优势,提高农产品的供给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3.提高生产方式: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三、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具体举措:1.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推动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提高农作物的品种质量和产量。
2.优化土地资源配置: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整治等政策措施,调整土地资源布局,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产品的产量。
3.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减少农业生产的风险,提高种植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4.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大农产品加工业的投资力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种植调查报告3篇

种植调查报告3篇为进一步加强我区水资源调度管理,全面落实用水计划,实现总量控制目标,近期,我局组织对x区引黄灌区作物种植结构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作物种植结构整体情况及变化趋势、原因分析:我区今年共有灌溉面积万亩,其中春小麦万亩,水稻万亩,单种玉米万亩,其他作物共万亩。
总灌溉面积较xxxx 年相比减少万亩,其中春小麦减少万亩,单种玉米减少万亩,其他作物增加万亩,水稻增加万亩。
总体变化呈现逐年减少趋势。
原因分析:总灌溉面积较xxxx年减少万亩,作为建设用地被征用了。
作物结构调整,以高效节水为原则,合理安排作物的种植结构以及灌溉规模,限制和压缩高耗水、低产出作物的种植面积;根据我区作物的组成与特点,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主要种植蔬菜、小杂粮等。
二、春灌以来引用水情况及x、x月份引用水计划分析:自x月xx日春灌开始以来,截止目前共累计灌溉农田万亩,累计引用水量万mx,其中农业灌溉水量万mx,生态湖泊补水万mx。
x、x月份计划引用水量xxx万mx。
三、为应对x、x月份用水高峰采取的措施、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采取的措施:一是积极协调x区水管所调度水量;二是加强对农民用水协会管理,监督指导用水协会对引水渠道在行水期进行巡视、维护,避免跑、冒、决口情况发生,以减少水量损失;三是启用临沟泵站x座,启用抗旱补灌机井xx 眼,启用春季水库蓄水xxx万mx进行补灌;四是做好节水宣传工作。
在合理安排轮灌制度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呼吁群众增强节水意识,珍惜水源,节约用水。
存在问题:我区处于第二农场渠下游,用水高峰期第二农场渠低水位运行,我区有x个高口,造成农田灌溉引水困难。
原因分析:今年全区有效降雨少,气温高,蒸发量大,造成农田灌溉困难。
为应对x、x月份用水高峰期,我区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应对用水高峰期用水矛盾。
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调查报告种植调查报告(2)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是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也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
树种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树种结构调整调研报告树种结构调整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绿化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而树木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清新空气、调节气温、保护环境等重要功用。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人为因素的干扰,我市的树种结构存在较大的问题,需要进行调整和改善。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我市树种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调整方案。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以获得客观真实的数据和信息。
三、调研结果1. 树种结构现状:调研结果显示,我市的树种结构主要由乔木类、灌木类和草本类树木组成,其中乔木类树木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其次是灌木类树木,草本类树木比例最低。
2. 存在问题:调研发现,我市的树种结构存在以下问题:a. 单一型结构:乔木类树种过于单一,种植了大量相同类型的树木,缺乏多样性和变化性。
b. 适应性不足:部分树种对当地气候和环境适应性不强,容易遭受病虫害的侵袭。
c. 疏密不均衡:树木的间距分布不均匀,造成了一些地区树木过于密集,而另一些地区则相对稀疏。
d. 无害昆虫数量过多:某些树种的树冠内滋生了大量的无害昆虫,影响市容整洁。
四、调整方案为了改善我市的树种结构,我们提出了以下调整方案:1. 多样化树种:选择适应性较强的乔木类、灌木类和草本类树种进行种植,增加树木的种类和数量,提高树种的多样性。
2. 重视生态效益:在树种选择上,注重树种的生态效益,例如具有净化空气、抑制土壤侵蚀等功能的树种。
3. 动态调整密度:针对密集区域的树木,适当移除一部分,以增加空气流通和光照;而对于密度较低的地区,增加树木的种植密度,提高绿化覆盖率。
4. 定期检查和干预:定期检查树木的健康状况,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5. 加强管理和维护:加强对树木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定期修剪树冠和清理树下杂草,保持树木的整洁和健康。
五、调研结论本次调研的结果表明,我市的树种结构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进行调整和改善。
种植调研报告5篇

种植调研报告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计划书、祝福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job responsibilities, operating procedures, plans, blessing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种植调研报告5篇【第1篇】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为了调整优化全县种植业结构,不断提升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县政协于六月十九日组织部分常委、委·员,在政协领导带领下,先后深入到东湾镇、五合乡、北滩乡、三滩乡、刘川乡进行调研。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情况分析报告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情况分析报告
一、综述
当前,农业种植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受到国家的重视。
随着农业
机械化、肥料施用、种植技术的提高,农业种植技术现代化程度和农业生
产效益也得到了提高。
尤其是新型农作技术的发展,精准农业技术的推广,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提高。
以下将对近年来我国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情况进行分析。
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1、作物种植减少
近年来,我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作物种植减少,同时增加了
薯类、坚果、果蔬、菌类和其他农作物的种植。
据统计,从2024年到
2024年,全国稻谷种植面积增加了7%,谷物种植面积减少了7%,林果种
植面积增加了17%,油料种植面积增加了3%,蔬菜种植面积增加了9%。
2、种植地域调整
受气候、土壤和资源条件的制约,我国的种植分布有较明显的地域划分,特别是近年来,农业部在考虑气候条件下,大力倡导作物种植结构调整。
特别是加快发展可节水、低耗水、中低耗磷氮肥的作物,充分发挥低
耗水资源优势,形成区域性的种植结构优势。
3、年份调整
种植结构的变化还会体现在农作物的年份调整上,一些农作物因其特性,其中一年种植的比例要小于或大于其它年份,因此。
树种结构调整情况汇报

树种结构调整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树种结构调整成为了林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我国树种结构调整的情况,特进行了相关调查和汇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树种结构调整的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林业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传统的树种结构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发展需要,树种结构调整成为了当前林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树种结构调整的进展情况。
1. 优势树种的调整。
通过大力推广和培育优势树种,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例如,在南方地区,广玉兰、红豆杉等优势树种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成为了当地林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北方地区也在积极推广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如杨树、松树等,以提高林业资源的产出和质量。
2. 弱势树种的调整。
针对一些传统树种的生长周期长、产出低等问题,我国也在积极推动弱势树种的调整。
通过技术改良和培育,一些原本生长周期较长的树种,如柚木、榉树等,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生长效果,成为了一些地区重要的经济林种。
三、树种结构调整的意义和作用。
1. 优化资源配置。
树种结构调整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林业资源的配置。
2. 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调整树种结构,可以培育和推广一些优势树种,提高林业资源的产出和质量,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 保护生态环境。
树种结构调整可以促进植被的多样化,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树种结构调整的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 技术和人才短缺。
在树种结构调整过程中,技术和人才的短缺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力度。
2. 地方差异性。
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和土壤条件差异较大,树种结构调整需要因地制宜,因地制宜,需要更加注重地方的差异性。
五、树种结构调整的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树种结构调整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现阶段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研究

现阶段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研究一、种植业现状1、作物结构我国种植业作物结构以粮食作物为主,其他作物如油料、棉花、蔬菜、水果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
但是,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一直处于下降态势,尽管近年来种植面积已经逐渐稳定,但是种植面积的减少仍然对粮食生产造成了影响。
2、种植结构我国种植业结构存在着单一的问题,主要以大户种植和单一作物种植为主。
由于这种种植结构的问题,导致了土地水平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也制约了我国种植业的进一步发展。
3、生产技术我国种植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不高,在农业科技产业化和现代化之间的转化不够快。
同时,由于农村地区科技条件的限制,也制约了我国种植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1、适应市场需求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品种和产量的要求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可以让农产品的生产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提高效益种植业结构调整,除了能够提高生产的市场竞争力外,还能够提高种植业效益。
不同作物的种植能够形成良性竞争,从而实现农业资源的最大利用和土地生态环境的保护。
3、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种植业是农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种植业的结构调整能够使土地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优化作物结构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通过增加粮油、糖、蔬菜、水果等高价值农产品的比重,进一步完善我国种植业的作物结构,提高农产品供给的质量和效益。
2、加强多元化种植针对我国种植业的结构问题,应该大力加强多元化种植。
在一个农户的耕地上,种植不同的作物,通过作物的轮作、套种和混种等技术手段,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此外,多元化种植还能够提高生产的适应性和抗风险能力,减少农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
3、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加强种植业科技的研究和应用。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从而顺应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的要求。
种植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种植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种植业是农业的一部分,主要指进行植物生产的农业活动。
种植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农民收入增加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中国种植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并分析其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一、发展现状1.种植业的产值不断增长。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种植业的产值持续增长。
中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4年种植业总产值达到1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7%。
2.种植结构持续优化。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国际竞争,中国的种植结构不断优化。
高产、高效农作物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如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和小麦,经济作物中的棉花和油料等。
3.农业科技的应用不断提升。
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对种植业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
例如,现代化农业设施的普及和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使得种植业的效益和产量大幅提高。
二、面临的问题1.土地资源有限。
中国的土地资源有限,与人口众多的情况相比,种植业的发展面临土地资源的限制。
此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畅也制约了种植业的发展。
2.农业面临气候变化的挑战。
气候变化对种植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极端天气事件如洪涝、干旱等的频发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带来不利影响。
3.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农药残留、兽药使用等问题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造成了影响,这也是制约农产品走出国门的因素之一三、发展趋势1.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巩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成果,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
2.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以农业科技为支撑,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链集约化发展。
3.推动可持续发展。
发展绿色农业,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模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4.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
综上所述,中国种植业在产值、种植结构优化和农业科技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第一篇: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为了调整优化全县种植业结构,不断提升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县政协于六月十九日组织部分常委、委员,在政协领导带领下,先后深入到东湾镇、五合乡、北滩乡、三滩乡、刘川乡进行调研。
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就全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思路,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种植业基本情况我县位于甘肃省中东部,黄河上游,黄河流经11个乡镇、154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农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全县辖18个乡镇,175个行政村,总人口4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3万人。
国土总面积5809.4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14.9万亩,其中水地50.05万亩,人均水耕地1.18亩。
目前,全县共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08.9万亩,其中小麦23.26万亩,水稻3.56万亩,玉米18.42万亩,糜谷2.83万亩,其它谷物2.61万亩,夏收豆类7.74万亩,大豆0.72万亩,棉花0.15万亩,油料4.21万亩,枸杞4.88万亩,籽瓜10.5万亩,蔬菜25.8万亩(含洋芋),瓜类4.35万亩。
2020年粮食总产170477吨,均产220公斤/亩,蔬菜总产658925吨,蔬菜产值80786.84万元。
农业总产值171291.68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33533.49万元,占77.96%,农业增加值102020.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09元。
种植业仍是我县农民最基本的收入来源。
根据县情,积极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种植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是发展农村经济的现实选择,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特点近年来,全县围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一快两翻三提高”的总体目标,极力推动“三大产业”、“六大基地”建设,及时调整农业发展策略,以经济作物和蔬菜为重点,引导农民发展高效产业,种植名、特、优、新品种,做大做强做优比较优势产业和产品,全面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农业结构新思路、新格局,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经作种植逐渐扩大。
一是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2020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4.69万亩,较2020年增加16.38万亩,增幅18.55%,年均增加2.34万亩。
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77.46万亩,较2020年增加了10.48万亩,增幅15.61%;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11.29万亩,较2020年增加2.57万亩,增幅29.47%;园林水果面积4.71万亩,较2020年增加1.48万亩,增幅45.82%。
二是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渐趋合理。
2020年粮食、经作(含蔬菜、水果、瓜类)、饲草面积比和夏秋作物比由2020年的74.11:25.02:0.87和49.73:50.27调整为70.39:27.61:2.00和26.16:73.84。
粮食比重略有下降,经作、饲草比重增幅较快,分别达到34.41%和178.48%,夏秋作物调整中,秋粮增幅较大,“压夏扩秋”效果显著。
三是经作内部结构变化大。
通过经作结构的调整,初步形成了蔬菜(含地膜早熟洋芋)、籽瓜、枸杞、瓜类等四大特色产业格局。
其中:蔬菜、籽瓜、枸杞、瓜类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由2020年的18.1:4.5:0.2:1.6提高到2020年的23.7:7.2:4.4:3.9,增幅分别为31.25%、57.74%、1846.23%和140.48%。
调整力度最大的是蔬菜,2020年蔬菜面积较2020年增加了10.12万亩,发展速度最快的是枸杞,增幅1846%。
(二)特色农业产业壮大,优势农产品向区域化经济发展。
一是全县蔬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2020年全县蔬菜(含洋芋、复种等)种植面积达30.5万亩,其中日光温室达到5.18万亩,新发展蔬菜1.5万亩,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9.13%,万亩以上的蔬菜种植乡镇达到7个,形成了以东湾、三滩为主的万亩茄子生产基地,以北湾为主的5千亩密刺黄瓜生产基地,以平堡为主的千亩反季节西甜瓜生产基地,以刘川为主的千亩洋葱生产基地,以东湾、乌兰为主的万亩辣椒生产基地,以及高扬程灌区10万亩早熟洋芋生产基地,乌兰河靖两千亩绿头萝卜基地和永新千亩大蒜基地等一乡一品和数乡一品的瓜菜专业化基地生产格局。
二是实施和完成农业建设项目。
2020年以来,我县申报实施农业项目31个,项目总投资3718.6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185.9万元,地方配套195.4万元,自筹1325.28万元。
通过项目带动,温室蔬菜种植、枸杞栽培、旱作农业等一系列优势高效栽培模式得到快速发展。
三是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不断扩大农产品深加工能力。
已建成长河食品、神农米业、白塔精淀粉、三农源脱水蔬菜、阳光蔬菜保鲜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9个,其中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家,从业人员2300多人,投资规模1.8亿元,完成订单农业13.5万亩,带动农户4.45万户。
目前枸杞、籽瓜深加工生产线项目正在积极申请立项。
四是不断加快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建设进程,向标准化发展。
已建成东湾大坝和刘川张滩两个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心示范区和北湾、平堡、乌兰、糜滩、五合、北滩等10个示范点。
同时积极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突出抓好地方特色蔬菜产品的绿色食品资格和品牌的申报认定。
我县生产的茄子、辣椒、洋葱、青刀豆、双孢菇等14种农产品先后获得了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
今年我县又被农业部列为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
(三)基地建设逐步加快,规模化整体水平有所提高。
一是搞好30万亩无公害优质蔬菜基地建设。
2020蔬菜面积达到31万亩,其中无公害优质蔬菜生产面积达到28万亩。
二是进行10万亩籽瓜基地建设。
示范推广籽瓜栽培10.5万亩,完成高湾无公害籽瓜产地认定工作。
三是狠抓5万亩枸杞基地建设。
从宁夏农科院等地引进、繁育宁杞1、2、3号等优良品种,在北滩、五合、东升、靖安等乡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全县枸杞栽培达到4.88万亩。
四是高产高效模式化栽培示范面积稳中有升。
2020年达到13.56万亩,其中洋芋种植8.5万亩。
完成地膜覆盖14.28万亩,示范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1.013万亩,2020年达到6.1万亩。
三、种植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县的种植业响自己的品牌。
一要按照现代市场对蔬菜产品“优质、营养、安全、特色”的需求,加快推进优良品种的升级换代。
二要充分发挥我县14种农产品获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的名牌效应,提高靖远农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
三要根据市场需求,对产品进行分级筛选、分类包装和按级论价。
特别要在精品包装上下功夫,使我县农产品能够贴标上市,并做好品牌的广告宣传,推动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六)强化部门服务职能,为产业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一是农业部门要加强产销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准确把握市场走向,帮助农民提高种植业生产的科学性、前瞻性,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网上农业。
二是进一步加强科技咨询、科技示范、技术指导,及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帮助农民破解种植业生产中遇到的优质品种不高产、不抗病,高产品种不优质的问题。
三是业务部门要建立一套预防和抵御自然灾害的有效保障方案,指导帮助农民提高应急抗灾的能力。
四是积极组织农业种植带头人和能手外出学习考察,充分发挥农广校、党校、职业技校等阵地作用,利用多种形式,围绕种植业结构调整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技术人才。
(2020.6)第二篇:关于对我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关于对我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一、生产与经营情况1、我县种植业的概况种植业是我县农业中的主要部分,综观我县近几年种植业的发展,从整体上来看,粮食面积有所调减,经济作物面积迅速增加,各类作物的产量保持增长,种植业的产值在农业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有所提高。
粮食类的加工率偏低,经济作物类商品率高,销售途径不断扩阔,经营上向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1)近年来结构调整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我县种植业调整工作第一次高峰始于九十年代的“冬种油菜”战略,成效不是很好。
第二次高峰则是去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后,全县进行的调减粮食面积,扩大烟叶、蔬菜面积的结构性调整。
对种植业的调整,政府首先从政策上给予扶持,制订激励和奖励措施,在税费上给予适当减免,在土地规划和承包条款上给予优惠;其次从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对比较大型的种植场或基地实行跟踪服务,无偿提供技术,协助解决问题;最后在资金上给予支持,通过银行无息或低息****提供资金是主要的支持途径,另外,在项目开发资金上无偿划拔也是一个资金扶持途径。
种植业调整经过县政府、各部门多年的扶持,有的已取得一定成效,如敖溪、增田、公溪三个乡镇的蔬菜生产业已初具规模。
(2)近年种植业产业化经营状况。
我县种植业产业化起步较晚,而且集中在水稻、蔬菜、果树等传统作物。
在果树方面,没有形成规模;在蔬菜方面,大部分是分散种植,初具规模的,一是敖溪、增田和公溪镇的蔬菜生产基地,该基地主要以垄断县城蔬菜消费为主,面积不到2020亩,年产值800万元;二是公溪镇的蔬菜生产基地,该基地从九七年开始建立,主要生产外运型蔬菜,面积1000亩,年产值约400万元。
2、当前种植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有关政策的扶持和保护力度不够。
我县现行的农业政策在行政措施、经济手段等方面对种植业未能有有效的保护和扶持,政府部门对主导产业的发展的经济支持力度十分微薄。
发达国家长期以来对农业实行补贴、支持政策,在生产力水平普遍落后的中国,更应该对农业实行有力的补贴和支持。
(2)品种结构复杂,主产业不突出。
目前,我县种植业中以水稻、蔬菜、烤烟为主,但没有形成一定的品种规模优势,品种过多过杂,单一品种的面积小。
品种过多和分散经营造成我县无法形成农业(种植业)品牌,大大地限制了有优势的特色产品的发展。
(3)技术水平和技术力量仍然不足。
虽然我县从事种植业的农艺师和助理农艺师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有多人,但从全县30多万农业人口,36.3万多亩耕地来看,比例仍然偏低,高级农艺师严重缺乏,整体技术水平偏低。
(4)农产品加工水平落后,流通环节不畅。
稻谷是我县种植业里最大宗产品,每年除几十家作坊分散加工几百吨大米外销,没有其它加工途径,蔬菜类加工更是为零。
3、我国加入m,物种繁茂,农作物生长迅速,品种多。
全县耕地面积36.3527万亩,其中水(旱)田面积33.4506万亩,旱地面积2.9021万亩,海拔300米以下适宜种植果树或林果两用林的未开垦山地 70万亩,资源十分丰富。
从事农业科技工作的农艺师和助理农艺师有100多人,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技术员和绿色证书获得者则多达5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