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华文化复兴宣言

合集下载

中国“文化复兴”名词解释

中国“文化复兴”名词解释

中国“文化复兴”名词解释
“文化复兴”指的是中国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紧紧围绕着党和国家的
发展战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发展文化产业为核心,以传承文化传统
为基础,以培育文化情怀为重点,在文化领域实施一系列深化改革、拓展
创新的活动,以促进文化发展的进程。

文化复兴的内容丰富多彩,紧扣时代潮流、熔铸民族文化,它着眼于
中华文化的辉煌历史,倡导当代文化的审美精神,以继承历史文化的传统,推进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

它强调追求优质文化,追求文化价值,以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为指针,把握时代正能量,以文化创新领跑时代,调动社会
良好力量,推动“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复兴旨在以文化精神性、凝聚主
流意识形态、提高精神文明水平、深层次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加强文化创新,提高文化自信,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

文艺复兴宣言

文艺复兴宣言

国学的复兴似乎已经成为大势。

但事实上,拜物主义、文化失败主义、德俄威权主义等等显然依旧是主流(当然,还有近几年热议的普世价值),文化漩涡中的国学复兴主义不过是一朵自恋而柔弱的水仙。

百余年的历史似乎告诉我们,中华文化是失败的,所以才有了德俄威权政治在中国建立的几十年。

伴随着两种文化的冲突,成千上万同胞的精神乃至肉体都成为了文化排斥的牺牲品。

而在传统文化遭受最大一次清洗的十年后,德俄威权政治已经毫无公信力。

于是拜物主义大行其道,权贵市场经济却在黑暗中急速吞噬着普通民众的精神和财富。

三十年的后的今天,文化失败主义者已经分裂为两个阵营:西方普世价值派和传统文化复兴派。

前者痛苦而无奈,后者虔诚而无悔,我在此向这批立志使民族强大并付诸行动的知识分子致敬。

然而,当初的德俄威权主义何曾不是普世价值,也曾经让世界为之震撼。

但德俄威权政治在中国建立的几十年,已经证明,一味移植西方文化是多么的可怕。

而传统文化究竟能不能是中华民族崛起?生活中,“学习国学”始终是一个暧昧的词,其中夹杂的感情有尊敬、崇拜、不解、排斥、鄙夷、厌恶...不一而足。

因为我们不幸的看到,大部分复兴者复兴的仅仅是一个无魂的躯体,倘若“复活”,不过一具僵尸而已。

再看看那无数夹杂其间、视学习国学为超然、具有强烈神棍意识的投机者,国学的名声何尝不是被这群人败坏?一个没有文化自信的民族也不配崛起,只是贪恋曾经的辉煌的民族没有能力崛起。

中世纪是欧洲的黑暗时代,但却是中国的黄金时代,那么欧洲有没有在发现其中差距之后义无反顾的采取了三省六部制?马可〃波罗是不是为了造福同胞,把诸子百家经典带回了欧洲?显然没有。

欧洲在中世纪末开始了文艺复兴。

那么欧洲人民是不是发起了复兴希腊服饰运动?有没有成立形形色色的苏格拉底教?显然也没有。

欧洲用自身文化的源头—古代希腊文化—点亮了自由女神手上的火炬。

复兴传统文化才是民族的正道。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什么至圣、亚圣、佛祖、真人、老君...不过是一个个被皇帝选中的思想家奴,他们的地位只是皇帝的赏赐。

三次文化宣言

三次文化宣言

三次文化宣言在中华民族争取实现现代化的艰难历程中,知识分子从文化层面做了艰辛的努力,王新命等人的《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现代新儒家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许嘉璐等人的《甲申文化宣言》等,是其典型表现。

三个“宣言”的精神实质和基本价值指向,是力图促进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而促进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挺立中华民族精神。

三个“宣言”关涉的相同问题是:中西文化的关系、民族自信力、文化的民族性、吸纳西方优秀文化、民族振兴、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构建。

三个“宣言”对于我们文化建设的启迪是:现代化不是西化;现代化不是物化;建设现代化的中国,应当挺立民族精神层面的自我,坚持文化建设的主体性;建设现代化国家,应当注意文化的民族性特质。

坚持中国特色。

(共10页)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质上是中华文化的复兴,也就是如何建设成有中国特色的本位文化。

“五四”以来中国三次文化宣言《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甲申文化宣言》,其显主题是中国学者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认识问题。

隐主题是中国本位文化的建...《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王新命等10位教授发表于1935年1月10日一、没有了中国在文化的领域中,我们看不见现在的中国了。

中国在对面不见人形的浓雾中,在万象蜷伏的严寒中:没有光,也没有热。

为着寻觅光与热,中国人正在苦闷,正在摸索,正在挣扎。

有的虽拼命钻进古人的坟墓,想向骷髅分一点余光,乞一点余热;有的抱着欧美传教师的脚,希望传教师放下一根超度众生的绳,把他们吊上光明温暖的天堂;但骷髅是把他们从黑暗的边缘带到黑暗的深渊,从萧瑟的晚秋导入凛冽的寒冬;传教师是把他们悬在半空中,使他们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虚无境界中漂泊流浪,憧憬摸索,结果是同一的失望。

中国在文化的领域中是消失了;中国政治的形态、社会的组织、和思想的内容与形式,已经失去它的特征。

由这没有特征的政治、社会和思想所化育的人民,也渐渐的不能算得中国人。

中国公民爱国宣言

中国公民爱国宣言

关于爱国的励志宣言_中国公民爱国宣言1.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吕坤2.国家有优良的公民,那么这个国家就一定会强盛起来。

——沃纳3.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4.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

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陈辉5.没有祖国,就没有幸福。

每个人必须植根于祖国的土壤里。

——屠格涅夫6.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

——牛顿7.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9.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10.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谢觉哉1、爱国,是至高无上的品德、是民族的灵魂。

亲爱的同学们,为了学校的荣誉、为了我们肩上的重任,为了中华民族的腾飞,让我们努力学习,做一个无愧于人民的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万里学子吧!2、爱国是一种凝聚力,当冰灾、当地震来临时,中国人牢牢地团结在一起,不得不另世界另眼相看,这就是爱国。

伊拉克、阿富汗这样松散的国家,每个部族只为自己着想而忘了国家的利益,导致领土被无端侵占多年还无动于衷。

3、爱国是一种牺牲,只有当拥有爱国心的人在国家为难的时刻敢于站起来,甚至放弃自己的生命,革命年代、战争时代,多少仁人志士不惜为国家,抛头,洒热血,这种爱国热情是最最崇高的、值得我们尊敬的。

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们现在就应该脚踏实地的从身边平凡的小事做起,不断陶冶爱国之心,增强爱国之智,将来为我们的祖国贡献力量!6、爱国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

上世纪初的爱国青年,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浪潮中。

三、四十年代的爱国青年,是进行抗日救国的斗争。

五十年代的爱国青年,是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现代的青年学生,正处和平年代,祖国又正日益强盛起来,我们该怎样爱国呢?7、爱国在哪里?爱国凝在慷慨激昂完璧归赵的蔺相如的眉宇间;爱国写在“诗圣”杜甫铺开的白纸上;爱国从“身无半文、心忧天下”的毛主席口中道出;爱国从勇于直面社会、直面人生的鲁迅的笔尖流出。

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口号

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口号

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口号1、博览五千年,塑造当代贤。

2、传学及古今,经略贯华夏。

3、承千年精粹,为往圣继绝学。

4、扬时代弘毅,为万世开太平。

5、用心传承文明,用行成就未来。

6、文化点亮心灯,文明美好人生。

7、文明凝聚力量,文化成就辉煌。

8、学传统文化,做当代智者。

9、博古而通金,挥手在云端。

10、弘扬传统文化,共建幸福中华。

11、习四书五经,修德蕴之人。

12、国学经典智慧,创造美好人生。

13、传承华夏文明,引领立志修身。

14、秉承祖先智慧,传播华夏文明。

15、传承古文化,塑造新人才。

16、传华夏文化,通古今未来。

17、知儒道孝易,看学苑汶林。

18、传承弘扬文化,成就美好人生。

19、传承弘扬文明,鼎立世界中华。

20、传东方智慧,品华夏文化。

21、传播东方智慧,共享华夏文明。

22、承圣贤之德,解天下之事。

23、传统文化播神州,华夏文明永流传。

24、传圣贤道、授大成业、解精神惑。

25、博学助君明志,笃行助力致远。

26、借助先贤成就,打造现代经典。

27、传华夏文化,通古今未来。

28、习古之至理,明处世之道。

29、知儒道孝易,看学苑汶林。

30、习文通古今,惠民在人心。

31、传古今经典,树当代风范。

32、吸千秋文化,立万代基业。

33、弘扬传统文化,守护精神家园。

34、普新道新德,及优生名仕。

35、修身齐家有道,汶林学院传教。

36、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37、用东方智慧优化您的生活。

38、传统文化,让生活更美好。

39、传承古文化,修身齐圣贤。

40、扬智者之帆,行慧者之路。

41、学传统文化,做当代圣贤。

42、培养中国魂,树立中国心。

43、传古今文化,播东方神韵。

44、传承国学精华,陶冶精神情操。

45、传授东方经典,培训传统文化。

46、温习东方文化,修身齐家平天下。

47、复古代文化,展今朝风采。

48、汇集东方智慧,传播华夏精神。

49、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50、往事越千年,传承永不变。

51、学古人的智慧,致今天的财富。

复兴中华的名言

复兴中华的名言

复兴中华的名言篇一:复兴中华的名言1. '复兴中华,万众一心' - 这句名言强调了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性,需要全体中国人团结一心,共同努力。

2. '自强不息,文明复兴' - 这句名言强调了个人和国家的自我提升和不断进步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自强不息,中华民族才能走向复兴。

3. '开放合作,共享繁荣' - 这句名言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开放的态度和合作精神,中华民族才能与世界各国共同实现繁荣和发展。

4. '传承中华,创新未来' - 这句名言强调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重视。

只有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创新,中华民族才能迎接未来的挑战。

5. '爱国奉献,责任担当' - 这句名言强调了每个人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

只有通过个人的奉献和担当,中华民族才能实现复兴的伟大目标。

6. '和而不同,和平共荣' - 这句名言强调了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和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和而不同的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实现和平共荣的局面。

7. '创造未来,引领世界' - 这句名言强调了中华民族要有远大的目标和创新的精神。

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造,中华民族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引领作用。

这些名言都强调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性和路径。

全体中国人都应该坚守这些名言的精神,齐心协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篇二:复兴中华的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这是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荀子的名言,它强调个人的坚韧和不懈的努力,对于中国的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复兴中华的道路是充满挑战的,只有通过自我奋斗和努力,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敬天爱人,厚德载物。

" 这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孟子的名言,它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敬天爱人和道德伦理观念。

复兴中华需要我们不仅要尊重自然和世界的秩序,也要关心人民的福祉,以及承担起对世界各国和人类发展的责任。

第九讲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第九讲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第九讲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刘唐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是中华民国以复兴文化为名开展的 思想文化运动。由于中国大陆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对 中华传统文化破坏严重。为了保护中华文化,并与中 国共产党的文革运动分庭抗礼,1966年11月由孙科、 王云五、陈立夫、陈启天、孔德成等一千五百人联名 发起,要求以每年11月12日(即国父孙中山诞辰日) 为中华文化复兴节。次年(1967年)七月台湾各界举 行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后改名为中华文化 复兴运动总会)发起大会,蒋中正任会长,运动即在 台湾和海外推行。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逝世,后复兴民族文化 大业的接力棒交到了蒋经国之手。 蒋经国成长过程中受蒋介石影响极大,蒋介石 一再指导蒋经国要读好四书,尤其要读好《孟 子》、《曾文正公家书》、王阳明全集等。蒋 经国因此着重传统文化的研习,对自己过去在 苏联所受的思想影响作清算。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蒋介石还强调今天对共产党的斗争,乃是文化 与思想的斗争,在文化上的基本政策是恢复民 族的精神,发扬人类固有的德性;在思想上, 着重心性修养与公众道德之协调一贯、良知良 能的启迪,与心、物、群、己关系的调和。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文复会”草创之初,蒋介石事必躬亲,在他的督 导下“文复会”创建了众多专门机构和委员会,比 如国民生活辅导委员会、文艺研究促进委员会、中 国科学与文明编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与发明奖 助委员会、国剧推行委员会等,这些委员会各司其 职,执行文化复兴的具体工作。 如学术出版促进委员会负责整理出版古代思想典籍, 向年轻一代普及学术精华,前后出版了大量中国古 籍书目,像《周易今注今译》、《老子今注今译》、 《诗经今注今译》、《孟子今注今译》等,还有 《白话史记》、《白话资治通鉴》等。

中国复兴的金句

中国复兴的金句

中国复兴的金句
一、从国家发展战略角度
1. “中国梦的本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这一表述明确了中国复兴在国家、民族和人民三个层面的核心内涵,国家富强是基础,民族振兴是体现,人民幸福是最终目标,它为全体中国人民指明了奋斗的方向。

2.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在实现中国复兴的征程中,创新在科技、制度、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主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升级转型等目标。

二、从文化自信方面
1.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复兴之路上,文化自信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从古老的儒家思想到现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都是中国复兴的重要动力源泉。

2.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强调了文化在复兴进程中的根本性地位。

文化的繁荣可以提升民族凝聚力,塑造国家形象,为经济发展等其他方面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滋养。

三、从人民奋斗角度
1.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中国复兴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事业,每一个个体通过自己的奋斗为国家的复兴添砖加瓦。

无论是科研人员的创新探索,还是普通劳动者在各自岗位上的默默奉献,都是奋斗精神的体现。

2.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这体现了中国复兴的人民性。

国家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在复兴进程中不断提升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者:暂无来源:《新经济》 2018年第2期江海燕广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广东省教育厅原厅长、广东省文史学会会长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 年10 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泉、根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既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证,同时也是振兴中华文明,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

第一,文化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社会整合力,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粘合剂,一国民族文化在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振奋精神、激励斗志等方面作用力的大小对综合国力的发挥至关重要。

因为国家力量的形成及其实施首先需要作为个体的国民服从国家价值观,使整个社会具有较高的凝聚力和整合力,从而达到民族融合、国家统一以及社会稳定,只有这样,国家才有能力应对国际竞争和挑战。

从历史发展经验来看,中华民族文化自古以来就具有团结统一的特质,它使我们的国家虽历经磨难而不灭,饱经沧桑而不衰。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中华文化仍将是全社会共同的精神支柱,是中华发展的重要思想保障。

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系统概括了其蕴含的六个基本理念:“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并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我们应以积极而科学的态度,深入发掘、系统整理、深刻阐释它的时代内涵和价值。

在此基础上,通过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唤起人们内心善良的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树立良好社会风尚,建设人们共有的精神家园。

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 收录

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 收录

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收录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第一部分:中国文化的传统与价值观1. 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中国拥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家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

中国人的宣言

中国人的宣言

中国人的宣言
我们中国人宣言:
一、我们要继承中华五千年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精神文
化遗产,让其在当今世界继续发光发热。

二、我们要热爱祖国,坚定信仰,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三、我们要推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诚信、勤劳、友爱、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爱国主义的理念。

四、我们要积极发扬创新精神,雄心壮志,勇攀科技高峰,努力推动中国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

五、我们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注重身体健康,提倡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六、我们要重视精神和文化的传承,坚守文化、文明、礼仪和道德的
底线,培养高素质的公民和优秀的中国人。

七、我们要尊重多元文化和民族特色,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八、我们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传递关爱和正能量,让中国更加美好。

我们中国人宣言,是我们对自己的期许和对中国的信仰。

我们将用实
际行动,让中国走向更加繁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新时代。

传统文化推荐词范文通用12篇

传统文化推荐词范文通用12篇

传统文化推荐词范文通用12篇传统文化推荐词范文第一篇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之针尖上的中国。

作为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去了解,去宣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在当今忙忙碌碌快节奏的社会上,很难再有人去关注中华的传统文化。

人们也很难再去徜徉在历史的海洋中淡淡浅品中华文化的醇香。

前几天,我们去了首都博物馆,感受到了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随之也尤为震撼。

刺绣,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它是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

刺绣起源于黄帝时代。

那时,古人为了美丽,是将颜色涂在身上,称“彰身”;再进一步刺在身上,称“文身”;后来就画在衣服上,再发展成绣在服装上。

刺绣这一艺术文化便由此而来。

刺绣因此能够得到中华子孙世代的认可,它一定有它的奥妙之处——下面就由我来给大家讲讲刺绣的益处吧!在人们刺绣的同时,能使人心静如水,得到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目的。

可惜,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沉浸于忙忙碌碌的上班与学习中,却忘了刺绣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

因此,我们要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因为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护我们的中国母亲。

这些刺绣呢,很早就出现在我国,透绣、纸绣、平金绣等绣的种类更是在明朝就已出现。

从这就能简单地看出中华人民拥有聪慧的头脑与灵敏的双手,这些传统项目更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唐代诗人胡令能就吟过这样一首诗。

名为《咏绣障》。

此诗描绘出了刺绣的艳丽与逼真,连黄鹂都不由自主被吸引了过来。

外国人来到中国,总会想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体会异域的风土人情。

自然,各种刺绣也被列入到了国家级保护文物。

生长在如此一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作为一名中华儿女,我们怎能不引以为自豪呢?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灵魂,是我们中国人引以为骄傲的地方。

我们要先自己多学习,多了解,并且向外人宣扬我们中国人拥有的传统文化。

我们不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离去世界的舞台。

(推荐)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

(推荐)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

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1935年1月10日)王新命等十教授一、没有了中国在文化的领域中,我们看不见现在的中国了。

中国在对面不见人形的浓雾中,在万象蜷伏的严寒中:没有光,也没有热。

为着寻觅光与热,中国人正在苦闷,正在摸索,正在挣扎。

有的虽拼命钻进古人的坟墓,想向骷髅分一点余光,乞一点余热;有的抱着欧美传教师的脚,希望传教师放下一根超度众生的绳,把他们吊上光明温暖的天堂;但骷髅是把他们从黑暗的边缘带到黑暗的深渊,从萧瑟的晚秋导入凛冽的寒冬;传教师是把他们悬在半空中,使他们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虚无境界中漂泊流浪,憧憬摸索,结果是同一的失望。

中国在文化的领域中是消失了;中国政治的形态、社会的组织、和思想的内容与形式,已经失去它的特征。

由这没有特征的政治、社会和思想所化育的人民,也渐渐的不能算得中国人。

所以我们可以肯定的说:从文化的领域去展望,现代世界里面固然已经没有了中国,中国的领土里面也几乎已经没有了中国人。

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

日本的画家常常说:“西洋人虽嫌日本画的色彩过于强烈,但若日本画没有那种刺目的强烈色彩,那里还成为日本画!”我们在文化建设上,也需要有这样的认识。

要从事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必须用批评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检阅过去的中国,把握现在的中国,建设将来的中国。

我们应在这三方面尽其最大努力。

二、一个总清算中国在文化的领域中,曾占过很重要的位置。

从太古直到秦汉之际,都在上进的过程中。

春秋战国形成了我们的希腊罗马时代,那真是中国文化大放异彩的隆盛期。

但汉代以后,中国文化就停顿了。

宋明虽然还有一个新的发展,综合了固有的儒、道和外来的佛学,然而并未超出过去文化的范围,究竟是因袭的东西。

直到鸦片战争才发生了很大的质的变动。

巨舰大炮带来了西方文化的消息,带来了威胁中国步入新时代的警告,于是古老的文化起了动摇,我们乃从因袭的睡梦中醒觉了。

中国文化复兴宣言

中国文化复兴宣言

中国文化复兴宣言中国文把我们的血肉,筑成中国的长城;用我们的文化,铸成华夏的灵魂。

“在文化的领域中,我们看不见现在的中国了。

中国在对面不见人形的浓雾中,在万象蜷伏的严寒中:没有光,也没有热。

为着寻觅光与热,中国人正在苦闷,正在摸索,正在挣扎。

有的虽拼命钻进古人的坟墓,想向骷髅分一点余光,乞一点余热;有的抱着欧美传教师的脚,希望传教师放下一根超度众生的绳,把他们吊上光明温暖的天堂。

但骷髅是把他们从黑暗的边缘带到黑暗的深渊,从萧瑟的晚秋导入凛冽的寒冬;传教师是把他们悬在半空中,使他们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虚无境界中漂泊流浪,憧憬摸索,结果是同一的失望。

”这是七十年前“十教授”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中一段述说,也是当时国人精神状况的写照!一九五八年“四学者”发表了《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二○○四年,“七十名人”又发表了《甲申文化宣言》。

这些“宣言”或慷慨激昂,或如泣如诉,或语重心长,或据理抗争,然而,言者谆谆,听者邈邈。

其中缘由自然有情境的局限,但其本身的弱点亦难辞其咎。

“三五”宣言不过是空泛乏力的笼统表态;“五八”宣言多是曲高和寡的哲学论辩;“零四”宣言无非是不疼不痒的官样声明。

它们或轻描淡写,言不及义,或言之无文,意犹未尽,或艰涩难读,玄奥费解。

时至今日,上述宣言所担忧的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兹不揣冒昧,草此谏言,愿共商于同道,就教于天下。

一在宇宙演化的漫长历史中,在自然变易的复杂过程中,一个被称作地球的行星诞生了!起初,它灼热如烈火,柔软如胎盘,混沦如鸡蛋,了无生物,毫无生机。

后来,它渐渐冷却,渐渐坚硬,渐渐清晰,于是天与地分离,陆地与海洋分离,平原与高山分离,陆地与陆地分离。

再后来,陆地悄悄长出了绿色的茸毛,它们覆盖了裸露的地表,由此展现了奇异的生机,营造了一个绿色世界!与此同时,蔚蓝色的海洋开始孵育出游动的生命,这些初始的生命打破了千古的寂静,并预示着未来人类诞生的奇迹。

传承中国精神,助力祖国发展行动宣言

传承中国精神,助力祖国发展行动宣言

传承中国精神,助力祖国发展行动宣言1.引言1.1 概述中国是一个悠久而古老的国家,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历史传承。

传承中国精神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重要课题,因为这不仅关乎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发展,更影响着世界的进步和和平。

中国精神是指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历史演进和文化积淀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观念体系。

它涵盖了诸多方面,包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丰富的人文精神、深厚的传统礼仪精神、勤劳创业的劳动精神、和谐共处的和平精神等等。

这些精神内涵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和使命,蕴含着深深的爱国情怀和家国情怀。

传承中国精神对于祖国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国精神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我们民族自信和自尊的源泉。

只有通过传承和弘扬中国精神,我们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更好地展示自己,实现国家的崛起和发展。

其次,中国精神是我们赖以团结和和谐发展的精神纽带。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

而中国精神作为统一的精神准则和共同的价值观念,不仅能够促进各地区、各族群的交流与沟通,也能够凝聚起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最后,传承中国精神还能为我们解决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提供智慧和力量。

中国精神强调和谐、宽容、尊重和道德等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是我们应对当前社会问题的有力武器。

只有通过传承中国精神,我们才能在面对诸多社会挑战时保持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因此,传承中国精神已经成为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应积极传承并弘扬中国精神,将其作为行动的指南,以实际行动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社会公益事业中,我们都要紧紧围绕中国精神展开行动,用自己的努力和奉献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让我们众志成城,携手前行,助力祖国的发展!文章结构部分(1.2 文章结构)的内容如下:文章的结构设置很关键,它有助于将内容有机地组织起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主题。

关于文化复兴的名言

关于文化复兴的名言

关于文化复兴的名言
1. "文化复兴的第一条准则是要创造一种真正的人" - 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2. "文化只有在人类自由发展的土壤中才能繁荣" - 约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
3. "文化复兴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之旅" - 谢尔盖·文金斯基(Sergei Eisenstein)
4. "文化复兴是一次重新思考我们的价值观和信仰的机会" - 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
5. "文化复兴需要勇气和智慧来颠覆传统、拥抱变化" - 李光耀(Lee Kuan Yew)
6. "文化复兴是一场关于创造和连接的旅程" - 阿兰·迪邦(Alan DiPerna)
7. "文化复兴是一种对历史的尊重以及对创新的渴望的结合" - 安德鲁·汉密尔顿(Andrew Hamilton)
8. "文化复兴是一种重新发现我们的根源、重塑我们的身份的过程" - 马哈特玛·甘地(Mahatma Gandhi)
9. "文化复兴是通过艺术和教育的力量来唤醒人们的心灵" - 尼尔·冯内古特(Neil van Niekerk)
10. "文化复兴是一种对过去的致敬和对未来的展望的结合" - 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中华民族文艺复兴朗诵稿

中华民族文艺复兴朗诵稿

中华民族文艺复兴朗诵稿《复兴之路》这个展览,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宣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给人以深刻教育和启示。

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

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

经过鸦片战争以来一百七十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回首过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

审视现在,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

展望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是中华民国以复兴中华文化为目的而开展的思想文化运动。

由于中国大陆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对中华传统文化破坏严重。

为了保护中华文化,并与文革运动分庭抗礼,1966年11月由孙科、王云五、陈立夫、陈启天、孔德成等一千五百人联名发起,要求以每年11月12日(即国父孙中山诞辰日)为“中华文化复兴节”。

次年(1967年)七月台湾各界举行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后改名为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发起大会,蒋中正任会长,运动即在台湾和海外推行。

运动宗旨与目标(一)以伦理道德为淑世之本。

其最具体的行为表征,就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其最重要的哲学基础是“仁”字。

(二)以民主自由为福国之则,有全国共同遵守的大法即《中华民国宪法》,使政治举措有常轨。

要国会能自由行使其职权,使法律之效力能永固。

归于民治,树立法治。

(三)以科学技术为正德利用厚生之实,其终极目的,在于养民。

养民之道,不外衣、食、住、行、育、乐六项,故特以此六项科学化之建设,为正德、利用、厚生之张本。

运动行则与成果(一)从教育改革为文化复兴奠基以教育来促进国民知识水平普遍提高,增加国民就业机会。

推进人民顺利的适应生活环境,改善生活。

教育方面,号召以德、智、体、群四育并重;重视生活教育,改订国小与国中学生生活教育课本,将伦理道德贯注于学生日常生活中。

同时加大学生的科技教育,除在国民中学内实施试探性的职业陶冶,而在高中则侧重于职业学校的发展,以配合国家经济建设及生产工作的需要;中华文化复兴会并设立科学技术研究发明奖,奖助社会普通人士对科技的研究发明。

体育方面,推委会注重全民体育的倡导与推行,团队的合作与运用,改进学校与社会的体育设施,加强体育组织及团队的训练与活动,并经常举办国际体育活动与联系。

并大力发展体育学术研究,提高全民体育技能。

(二)从学术整理为文化复兴开路蒋中正号召“以心物群己关系的和谐,造成新中国三民主义伦理、民主、科学的社会蓝图,是导致文化的整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文化复兴宣言
———为促进新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和平与发展而奋斗
七十六名中华文化研究者
在天安门“国庆五十周年”大典上,江泽民主席代表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宣告:新世纪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令人振奋!中华文化是世界上独特的文化,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做出了辉煌成就,也对世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中华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组成部分。

中华文化复兴不是复古,而是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去其糟粕吸收精华同现代结合地飞跃。

一、中华文化复兴是时代的需要
十五世纪前,我国文化、科技、经济等都领先于世界,并且世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发明创造都出自中国人之手。

可是,由于后期清朝政府的腐败,使中国近二百年来科学技术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

一百年前“西学东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又受到巨大阻碍,使中华传统文化至今不能很好地为中国及世界服务。

当今全世界文化的冲突、邪教的泛滥、宗教的极端、自然的破坏、人性的恶化、科学的负面性等,都是社会安定和发展的阻力。

然而要消除和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中华文化具有西方文明无法取代的作用。

因此,大文豪肖伯纳信中曾写道:“等到一天中国把世界各国的各种人全吸收尽了,归化尽了,同化尽了,理想中的天堂使人人可登了。

”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说:“中国如果不能取代西方成为人类的主要,那么整个人类的前途是可悲的。

”这些都说明了国外学者们都对中华文化开始高度重视。

然而,从新中国诞生之日就站起来了的中国人,其中一部分不了解中华文化者,面对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抬不起头直不起腰,看不起中华文化。

新世纪新千年里经济、文化、科技、艺术……无论什么要发展都离不开智慧,甚至应概括为智慧的世界。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独具智慧的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是中华民族非凡智慧的结晶。

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和日本的高速发展,都吸收了中华文化思想的智慧。

当前西方一些有远见之士都在尽力研究中华文化,并提出“西方的病,东方的药来医”,形成了“东学西渐”。

这些都说明了中华文化在当今世界仍有无穷的价值!
新世纪里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是我国政府的目标和人民的愿望,也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二十年后的中国,为中华文化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7年9月12日江泽民主席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

中华文化要真正实现复兴,就必须有类似“西方文艺复兴”那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回到中华五千年文化中吸取营养并结合现代文明创造出超越古今的成果,为实现民族复兴大业所用。

二、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科学技术、社会实践、人文思潮,都属于大文化范筹。

中华文化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部分。

人们往往忽视了自然科学部分,然而它将在世界未来科学发展中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必须尽快加以重视。

中华文化独特性有:
1、天人合一整体观:江泽民主席在美国哈佛大学所讲:“早在公元前2500年,中国人就开始了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活动,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古代中国在
天文历法、地学、数学、农学、医学和人文科学许多领域,都做出过独特的贡献。

”中华文化是从宏观复杂巨系统认识事物,西方实验科学是从微观简单还原方法认识事物。

单学科的研究是从纵向对事物进行单一专项认识,然而由于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所以要深入全面认识事物需要众多学科大交叉的横向思考,才能更全面深入地认识事物的特性和本质。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整个自然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的相互联系的总体。

”因此,微观简单还原方法不能全面深入揭示其内涵,西方微观简单机械分析法是无法认识清楚事物本质的,所以中外一些有预见性的学者已从微观简单分析,转向利用“天人合一”整体观来研究事物,产生了一些突破性的新认识、新观念、新思想。

2、辩证思维方法:中华文化从古至今以《易经》的简易、不易、变易思想为指导,用太极、八卦、五行等宇宙全息辩证思维为纲领,在天人合一整体观基础上重视内省的直觉顿悟来研究认识事物的特殊性。

而长期重视形式思维的西方科学哲学,已由对事物的外在逻辑分析,逐渐转向对事物整体的宏观思考来研究事物的特殊性。

可见,中华文化辩证思维在未来复杂事物研究中的独特价值。


3、和谐统一体现:中华文化的和谐统一表现在事物变化的开始、中途、结果各时期,也可以认为和谐统一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和最终结果。

和谐统一主要有人的心与身、人与人和谐及人与自然和谐三方面。

人与人和谐:联合国将孔子定为人类十大思想家之首,他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被作为世界人权的基础。

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认为是全世界人生理念的榜样。

可见孔子思想越来越受到重视。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智慧正是中华文化人与人和谐的人文思想的主要代表。

世界要和平,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达到和谐是基础。

人与自然和谐:李大钊在《东西文明根本之异同》中有言:“东方文明为与自然和解,与同类和解之文明”。

中华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和谐”是中华文化的特性,西方文明特性在于“争斗”。

新世纪里全世界都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回归自然”,可见以“和谐”为特性的中华文化,并非西下落日,而是又一轮红日正在升起。

中华文化正是以天人合一整体观来认识事物,用辩证思维方法来处理问题,从而达到和谐统一的结果,才使她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独具魅力,也正是中华文化魂之所在。

三、中华文化复兴棗创新是灵魂
1998年4月29日,江泽民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关系到国家兴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要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全面高速发展,创新是基础。

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文化是我国特有的巨大宝库,我们应充分利用其博大精深的资源结合新世纪有利的各项条件来创新提高,为我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发挥积极作用。

德国科学家莱布尼兹发表“二进制的阐述”的论文,副标题是:“关于只用0与1,兼论其用处及伏羲氏用数字的意义”,可知他受益于伏羲。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量子学说的创始人玻尔认为中国太极图是对他互补理论极好的解释。

我国数学家吴文俊吸收我国古代《九章算术》内容,解决了当今电子计算机的定理证明。

我国自然灾害预测家翁文波院士,利用我国古代天干地支纪历结合现代科学总结出一套世界领先的天灾预测方法。

此类事例不胜枚举。

这些充分说明了中华文化同现代科学结合创新,将会产生许许多多惊人的突破性成果,中华文化在未来会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西方科学文明同中华文化异同正如西医同中医的差异。

西医建立在局部实验基础上,中医建立在整体认识基础上;西医是局部的纵向深入研究,中医是整体的横向广泛思考。

中医的认识观和方法论远远领先西医,但局部纵深研究不如西医,因此必须是以中医为基础和框
架,用西医手段来填补和充实中医而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医学。

毛泽东主席曾预言:“中国对世界有大贡献的,我看中医是一项。

”正逐渐得到证明。

以中医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性热潮,正说明了西方人开始仰头看中华文化。

因此,我们倡议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利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深入全面地开展各种创新性形式的中华哲学、中华医学、中华商战学、中华建筑学、中华人文学、中华教育学、中华科学、中华地理学、中华天文学、中华自然学、中华养生学、中华艺术学、中华管理学等研究工作,使中华传统文化能更好地为中华民族复兴及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四、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文化复兴的时代
二十一世纪不仅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的世纪,而应当是从过去“以西方文化为主流”转向“以东方文化为主流”的世纪,复兴中华文化不是对西方文明的对抗,而是意味着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吸纳,创新出人类新文化,为人类开启新的文明。

研究中华文化在新世纪的作用及发展,应该说是中华文化研究者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历史的重任落到了当代中华文化研究者肩上,众多的中华文化研究者应齐心协力方能担此重任。

我们做为中华传统文化研究和传播者,深感此项工作刻不容缓任重道远。

为了中华民族复兴和世界和平与发展,愿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中华文化复兴而奋斗!中华文化复兴,势不可当!
当又一世纪的曙光出现在地平线上,我们一定能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告: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文化复兴的时代!
执笔人李伯淳
张岱年等专家签名附后
2001年10月(以此献给建国五十二周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