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的成分与特性
系统解剖学中的“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教案
系统解剖学中的“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教案一、教材分析“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是系统解剖学中关于骨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骨的化学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骨的物理特性,如硬度、韧性和弹性等。
对于学生理解骨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医学专业二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但对于系统解剖学这一新的学科领域仍感陌生。
学生需要掌握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理解其在人体中的功能和作用。
2.能力目标:能够根据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分析其在人体中的功能和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医学专业的热爱,提高其探究人体奥秘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的特点。
2.难点: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在人体中的功能和作用。
五、教学对象医学专业二年级学生。
六、教学任务分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准确掌握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理解其在人体中的功能和作用,为后续学习骨骼系统的其他内容奠定基础。
七、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授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的概念及特点。
2.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模型等教具展示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深对骨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的理解。
八、教学准备1.准备骨的标本或模型。
2.制作PPT课件,包括骨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的图片、图解等。
3.准备相关视频资料,展示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及其功能。
4.布置教学场地,确保教具摆放合理,便于学生观察和讨论。
九、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行为: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出本节课主题——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引导学生思考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与其功能的关系。
学生行为:积极参与回答问题,跟随教师的引导进入新课。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跃度,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骨的结构及功能
骨的结构及功能
骨由骨质、骨膜、骨髓、骨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构成。
1、骨质: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
前者质地坚硬、富有弹性,分布在骨骼表面,后者由骨小梁排列而成,分布在骨的内部,骨小梁虽然质地没有那么坚硬,但它独特的有规律的排列方式,可以让它承受较大的重量。
2、骨膜:骨膜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骨膜含有血管和神经,可以营养骨,司骨的感觉。
3、骨髓:骨髓腔和松质间隙内含有骨髓。
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黄骨髓是脂肪组织,无造血能力,但在慢性失血过多或重度贫血时,黄骨髓可转化为红骨髓。
4、骨的血管、淋巴管、神经:滋养动脉一般会经骨干的滋养孔进入骨髓腔。
人类骨骼的组成和特征
人类的骨骼主要由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大部分组成,按其所在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颅骨连接成颅,可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
躯干骨包括椎骨、肋骨和胸骨,椎骨又可分为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和尾椎,他们通过骨连接构成脊柱。
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上肢骨和下肢骨又分别可分为上(下)肢带骨和上(下)肢游离骨。
此外,全身骨的结构特点是与人类直立行走、劳动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达相适应的。
具体表现为颅骨的脑颅发达,上肢骨轻巧,下肢骨粗壮等,同时,全身骨的形态特征也与之相适应,如颅骨的脑颅发达,上肢骨轻巧,下肢骨粗壮等,骨盆和足弓也有相应的形态特征与之相适应。
人类的骨骼中还含有水、有机质、无机盐等成分,其中水含量约为20~25%,40%是有机质,约60%以上是无机盐,无机盐影响骨的硬度,有机质影响骨的弹性和硬度。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全面准确的信息,可查阅医学领域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医师。
骨骼的力学特性
达到极限应力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下面的面积表示导致 骨折所需要的能量。一般骨在生理负荷范围内,骨产生弹 性变形,当外力去除后,弹性区内的能量能同时被骨释放 ,使骨恢复原状。但当骨不断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应变能 量不能被及时完全释放,经积累后可能会损坏材料的结构 。
(三)机械应力对骨生长的影响
骨的生长是破坏和重建两个过程对立统一的结果。 骨的塑形与重建是通过适应力的作用,这种适应性是 按沃尔夫(Wolff)定律进行的。
(骨一:)、连骨结组形织成发骨所生骼的,受基构本成到过人程体的支架力,支。持体骨重、的应变是指骨在外力作用下的局部形 变,包括线性应变和剪切应变。 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价值。
骨基质呈板层状排列称为骨板,是骨基质结构形式。 在应力-应变曲线图中的弹性区,材料的应力与应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即应力/应变是常数,此常数为材料的弹性模量或杨氏模量 ,其大小等于这段直线的斜率。 骨内膜:(endosteum) 骨的力学性质还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
骨板(bone lam骨ell的a)应力与应变曲线
❖应力较小时,在一定的范围内,应力与应变之间存在着 一个线性关系,应力-应变曲线为直线,即应力与应变成 正比关系,称为弹性区。去除外部载荷移后,材料将恢 复到原来的形状,即不会造成永久形变。
❖载荷持续增加时,骨最外层某些部位就会发生屈服,即 弹性区末端点称为屈服点。屈服点以后的曲线则变成了 非线性,骨将产生永久变形,称为塑性区。
骨骼的力学特性
骨:连结形成骨骼,构成人体支架,支持体重、 保护内脏,并参与运动,充当杠杆。
功能
对机体起支持运动和保护的作用 红骨髓是造血部位 骨组织是机体钙、磷的储存库
《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案例
《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案例肥乡第三中学冯秋芳一、教学思路:《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这节课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生物学八年级教科书第15章《动物的运动》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它以学过的骨的结构为知识基础,通过探究实验重点介绍骨的成分及物理特性,进一步阐述人的一生中骨成分的动态变化。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
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增强。
二、教学目标(1)学会鉴定骨的成分,理解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鉴定骨的成分,骨的成分与物理特性的关系。
四、教材处理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现有的材料、资源,这部分内容我采用边观察实物边讲解的方式认识骨的结构,介绍骨的生长。
进而学习骨的成分及物理特性。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这节课就是通过探究实验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探索,实验和思考,认识问题情景或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找到问题的答案,从中尝到成功的喜悦。
同时应用讲解法、谈话法、比较法和指导法,引导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参与实验,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总结的能力,创造性的完成学习任务。
六、教学设计依据现在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中是一个帮助者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是探究活动的主动参与者,也就是从“带领学生学”转变为“引导学生学”。
七、教学对象分析初二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大,学习进程中的非智力因素起重要作用。
同时,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好表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八、教学过程(一)实验前的准备关于骨的成分,为做好鉴定骨成分的实验,在实验前先将骨处理好,煅烧的骨可以选用细长的小骨(鱼肋骨)。
这样效果较好,还可以节省时间。
在做实验前,必须指出本实验的注意事项,如怎样正确使用酒精灯,不能直接用手摸浸泡在盐酸中的脱钙骨等。
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教学案
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教学案欢城二中陈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实验,理解骨的成分及其物理特性、及青少年应注意坐、立、行、走的姿势。
能力目标:学生学会鉴定骨的成分并进行科学方法训练,在观察、分析、讨论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思想教育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学生进一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继续发扬尊敬关照老人的优良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骨的成分及其物理性质教学难点骨的成的及其物理性质教学方法启发、讨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过程一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每小组的实验桌子上都有一些鱼刺,你们用手轻轻地将鱼刺折弯(不要用力过大),你们有什么感觉?是不是感觉骨既有一定的硬度又有一定的弹性?那么骨为什么会有这种物理特性呢?本小组同学讨论后,你们提出的问题是——————二作出假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人们将动物的骨研磨成骨粉,骨粉的主要成分是钙盐,骨也可以熬成骨胶(主要成分是骨胶蛋白),它的黏合力很强。
依据这些事实你们组作出的假设是:骨的硬度与骨中的________有关;弹性与骨中______有关。
三制定计划(一)材料用具:酒精灯,镊子,培养皿,小烧杯,清水试管架和试管,火柴,碳酸钙粉末,小药匙,稀盐酸,解剖针。
(每小组桌子上已经备好)(二)注意事项:1酒精易燃,要正确使用酒精灯,2盐酸有腐蚀性,使用时要小心,不要滴到皮肤、眼睛、衣服等上。
3盐酸浸泡过的鱼刺用镊子夹起用清水冲洗后才能用手拿。
(三)方法步骤1讨论该实验是否有设置对照的必要性2我们曾用燃烧法鉴定种子的某种成分,现在我们也用燃烧法鉴定骨中是否也含这种成分。
3取少许碳酸钙粉末放入一支试管内,倒入适量稀盐酸,观察试验现象4取一根鱼刺放在另一支试管内,倒入稀盐酸(淹没鱼刺就行),观察现象并记录四实施计划,并记录按上述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完成下表五分析讨论实验现象1骨燃烧后的剩余物质是什么?这种物质有什么特性?2在稀盐酸中不能溶解的物质是什么?这种物质有什么特性?六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骨燃烧后剩余的物质是--------------,它使骨--------;在稀盐酸中不能溶解的物质是------------- ,它使骨具有------- ,实验结果表明,骨是由------------ 和------------ 组成。
骨头结构知识点总结
骨头结构知识点总结
一、骨头的化学组成
骨头的化学组成主要由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两部分组成。
有机物质主要包括胶原蛋白和蛋
白多糖,它们赋予骨头一定的韧性和弹性;无机物质主要是磷酸钙和碳酸钙等,它们使骨
头具备硬度和刚性。
此外,骨头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和各种微量元素,如锌、镁、铜等,它们对维持骨头的生理活动和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骨头的微观结构
骨头的微观结构包括骨基质和骨细胞两部分。
骨基质是骨头的主要组成物质,它由胶原纤
维和无机盐晶体交织而成,形成了一种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材料。
骨细胞主要有成骨细胞、骨吸收细胞和骨细胞三种类型,它们分别参与了骨头的生长、修复和代谢等生理过程。
三、骨头的发育过程
骨头的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骨头的形成、生长和再造等阶段。
骨头的形成是指
胚胎时期原始的软骨或膜骨被逐渐转化为真正的骨质的过程,它主要发生在胚胎期和胎儿期。
骨头的生长是指骨头在婴幼儿期和青少年期不断增长和发育的过程,它受到很多因素
的影响,如遗传、营养、运动等。
骨头的再造是指在成年后,骨头不断地进行代谢和更新
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受体内激素和机械刺激等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骨头是我们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结构和发育过程的了解对我们更好地保
护和维护骨头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本文所总结的知识点能够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帮助,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骨头这一重要的组织,进而更好地保护和维护自己的健康。
骨的特性实验报告
骨的特性实验报告引言骨骼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提供了人体的结构支撑,还承担着保护内脏器官、储存钙质等重要功能。
本实验旨在探究骨的特性,以更好地理解骨骼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实验目的1. 研究骨骼的组成成分;2. 探究骨骼的力学性能;3. 掌握骨骼特性的实验检测方法。
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样本:新鲜的动物骨骼;2. 实验仪器:骨力学性能测试仪、X射线仪等。
实验方法第一部分:骨骼组成成分的分析1. 取一块骨骼样本,进行外观观察和手感测试,记录其硬度和可塑性;2. 用X射线仪扫描样本,观察骨骼的结构形态,并记录下来;3. 将样本置于烧杯中,并加入盐酸溶液,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若有,说明骨骼主要由钙磷化合物组成;4. 将溶液过滤,用滤纸吸干,然后放入电子天平上称重,记录重量。
第二部分:骨骼的力学性能测试1. 将骨骼样本固定在骨力学性能测试仪的夹持装置上;2. 设置测试参数,如应变速率、加载方式等;3. 开始测试,并记录下加载过程中的力和位移数据;4. 根据所得数据,绘制应力-应变曲线,并计算出弹性模量等力学参数。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第一部分:骨骼组成成分的分析1. 样本观察:经过外观观察和手感测试,骨骼样本表面呈现出一定的硬度,且较为坚硬,但不易弯曲;2. X射线扫描:骨骼样本在X射线照射下表现出明显的骨骼结构和纹理,进一步证明其为骨骼组织;3. 盐酸试验:在加入盐酸后,骨骼样本产生了大量气泡,说明骨骼主要由钙磷化合物构成;4. 称重结果:经过过滤和吸干,骨骼样本的重量为2.5g。
第二部分:骨骼的力学性能测试1. 应力-应变曲线:根据骨力学性能测试仪得到的数据,绘制出骨骼的应力-应变曲线。
曲线表明,在低应变区域内,骨骼呈现出较大的应力-应变关系,即应力增长较快;而在高应变区域内,骨骼呈现出逐渐降低的应力,即骨骼的抗压能力有限。
2. 弹性模量计算:根据应力-应变曲线的线性区域,计算出骨骼的弹性模量。
实验结果显示,骨骼的弹性模量为50 GPa。
骨的力学性质
H
30
骨受冲击性能
• 影响因素
– 冲击载荷大小 – 冲击载荷作用时间(能量) – 骨的结构
H
31
骨的断裂韧性
• 断裂韧性——某种材料阻止裂纹扩展的 能力,描述材料抵抗脆性破坏的能力。
• 骨上存在孔洞、缺陷、裂隙等,降低了 骨的断裂韧性。
H
32
第四节 软骨
• 软骨由软骨组织及其周围的软骨膜构成 ,软骨组织由软骨细胞、基质及纤维构 成。
Greater Area: Absorbs more Energy
TRAIN
H
19
骨骼及其力学性质(极限压缩强度和压缩率)
股骨
切向颅骨
径向颅骨
椎骨
骨试件压缩应力——应变曲线( σ-ε图)
H
20
骨力学特性的基本概念
• 力学性质:
• (极限)强度: 抵抗破坏的能力
–
抗张强度
–
抗压强度
–
弯曲强度
• 刚度: 抵抗变形的能力
骨的力学性质
H
1
• 骨是有生命的器官
• 从力学角度讲,骨是人体受力的主要载 体
• 分类 部位 形态
H
2
骨的形态
成人全身骨约占体重的20%,206块。 形态多样,分为四类:
长骨:主要分布于四肢,起支持和杠杆作用; 长骨中间部为骨干,呈长管状,骨干 内空腔为骨髓腔,两端膨大,为骺。 如肱骨。
短骨:形似立方形,多分布于既能承受压力 又能活动的部位,如手的腕骨和足的 跗骨;
H
3
骨的形态
成人全身骨约占体重的20%,206块。 形态多样,分为四类:
扁骨:呈板状,富有较大的弹性和坚固性, 围成空腔对腔内器官起保护
探究骨的成分实验考核标准
《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
评分项目
评分要点及要求
满分
一、检查材料用具
本实验材料用具包括:鱼肋骨、镊子、酒精灯、火柴、15%的稀盐酸、解剖针、烧杯等。
做实验前先检查实验材料是否齐全。(1分)
二、实验过程
1.用煅烧法鉴定骨中含有有机物。
先取鱼的肋骨一根,用手试着折一下,不易折断。用镊子夹住这根骨,放在酒精灯上烧,直到变成灰白色为止。(1分)
骨有一定的硬度,是由于骨中含有无机物。骨有一定的弹性,是由于骨中含有有机物。(1分)
1
四、回答问题
1、骨燃烧后的剩余物是什么?这种物质有什么特性?(1分)
2、在稀盐酸中不能溶解的物质是什么?这种物质有什么特性?(1分)
2
五、整理材料用具
实验结束后,清洗整理用具,把用具放回原处。(1分)。
1
将酒精灯移开,用解剖针轻轻地敲打这根煅烧骨,看结果如何。(1分)
2.用盐酸浸泡法鉴定骨中含有无机物。
再取一根鱼的肋骨,把鱼的肋骨浸泡在盛有15%的稀盐酸的烧杯中。(1分)
经过20分钟左右,用镊子将肋骨夹出,用清水冲洗干净。(1分)
擦干后用手捏一下肋骨,试试看能否将这根肋骨弯曲或打成结。(1分)
5
三、实验结论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5.15.2 动物运动的形成——骨的成分与特性 课件(共23张PPT)
用将酒用 盐肋精镊 酸骨灯子 浸打煅敲 泡结烧打
观察到表面有气泡产生。 发现鱼骨柔软可打结。 鱼骨的颜色由乳白色变成灰白色。 骨变成细碎的粉末。
鱼肋骨中含有使鱼骨具有 柔软特性的物质。
鱼肋骨中含有使鱼骨具有 脆硬特性的物质。
实验结论
物体特性
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包括无机 物和有机物两类。蛋白质、糖类、脂 肪、维生素等为有机物,有机物一般 能燃烧;钙、铁、硒、磷等为无机物, 无机物一般不能燃烧。 有机物具有柔韧的特性,无机物具有 硬而脆的特性。
硬度及韧性
从解剖盘中取一根鸡翅骨, 用双手轻轻地将骨头折弯, 你会感觉到骨既有硬度又 有弹性。
骨的这些特性与骨的成分 有密切关系,那么骨中包 含哪些物质呢?
目录 | Contents
学生思考
实验探究 成分探讨
课堂讨论
课堂作业
成分探讨
骨的成分中包含有机物,其中 有机物主要是骨胶蛋白。
有机物
无机物
骨的成分中包含无机物,其 中无机物主要是钙盐。
目录 | Contents
学生思考
实验探究 成分探讨
课堂讨论
课堂作业
实验探究
Start
实验目的
探究骨含有的成分及其与 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
p1
实验器材
鸡翅骨、酒精灯、 火柴、试 管、镊子、质量分数为10% 的盐酸、自来水、烧杯
P2
p3
实验原理
一般来说,有机物能够燃烧;
无机物不能燃烧。
无机物(如钙)与盐酸发生化
教学难点
鉴定骨的成分,理解骨的成分与 物理特性的关系。
课前引言
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在我们平常的印象中骨类似于什么物体? 2.从这些表演者的动作中你又认为骨类似于什么物体呢?
骨的成分和特性
1号骨在盐酸中浸泡两天
2号骨不做任何处理 3号骨进行煅烧
实验结果和结论
结果
1号骨变得非常柔软; 2号骨没有变化; 3号骨变得非常脆。
结论
骨中既含有无机物又含有机物,无 机物使之具有硬度,有机物使之具 有韧性。
课堂检测
骨的成分和特性会随着年龄 的变化而变化吗?并说出原 因。
三、骨的特性和成分
骨 的 特 性
硬度 韧性
主要成分无机物, 特性比较坚硬
主要成分有机物,特性比较柔软
做出假设
骨既具有硬度,又具有韧性; 骨中含有无机物和有机物两种主要成分, 无机物使其具有硬度,有机物使其具有韧 性。
进行实验
验证假设
• 骨中的无机物会溶解在盐酸中,留 下骨中的有机物
• 骨中的有机物可以被燃烧掉,留下 骨中的无机物
八年级生物关于骨的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关于骨的知识点骨,作为构成动物体内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动物形态和机能的重要基础。
那么,在八年级生物学学习中,我们应该掌握哪些关于骨的知识点呢?下面,让我们来逐一探讨。
一、骨的组成
(1)骨的结构,包括骨头、骨皮质、骨髓腔和骨髓等组成部分。
(2)骨的化学组成,主要由无机盐和有机物质组成。
其中,无机盐主要包括磷酸钙和碳酸钙,有机物质则包括胶原纤维和非胶原蛋白。
二、骨的生长和发育
(1)骨发育,包括骨软骨和硬骨的发育过程。
软骨是骨的前身,而硬骨则是成熟的骨组织。
这一过程是不断重复的。
(2)骨生长,主要包括骨性生长和软骨性生长。
前者是指骨骺处的骨增长,后者则是指骨软骨初始位置处的增长。
(3)骨发育和生长的因素,包括营养、内分泌、物理因素和生长激素等。
三、骨的结构与功能
(1)骨的结构,主要包括靠近中心的骨髓腔、外围的骨皮质以及连接骨骼的韧带等。
(2)骨的功能,主要是支撑、保护、运动和代谢参与。
四、骨的代谢调节
(1)骨的代谢,主要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
前者是指新骨的生成和原有骨的修复,后者则是指原有骨的吸收和去除。
(2)骨代谢的调节,包括内分泌和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其中,内分泌主要是通过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等来调节,环境主要是
指营养和运动的影响。
综上,以上是八年级生物学中与骨相关的一些知识点。
在学习
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理解骨的结构、功能及代谢调
节等方面的知识,以发挥其在我们身体中的重要功能。
中医关于骨的描述
中医关于骨的描述中医学认为,骨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身体的支撑结构,还与脏腑、经络、气血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医将骨分为骨髓、骨质和骨膜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骨髓是骨的内部组织,中医称之为“骨海”。
骨髓是造血和养血的重要场所,其中包含着丰富的造血干细胞,能够合成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等血液成分。
同时,骨髓还具有养肾精、生发血的作用。
中医认为,肾主骨,骨髓的功能与肾气密切相关。
因此,保护骨髓健康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非常重要。
骨质是骨的主要成分,它由无数个骨小梁组成。
中医将骨质比喻为“骨炭”,形容其坚固、耐磨的特性。
骨质不仅仅是身体的支撑结构,还具有保护内脏器官、维持身体姿势、参与运动等重要作用。
同时,骨质还是人体储存钙的重要场所,维持血钙平衡对于保持骨质健康至关重要。
骨膜是骨的外包膜,中医将其比喻为“骨之皮”。
骨膜覆盖在骨质的外部,具有保护骨骼、促进骨骼生长和修复的作用。
骨膜中富含着丰富的气血,它们通过骨膜的运行,能够滋养骨骼、活化经络、保持关节灵活性。
在中医理论中,骨还与脏腑、经络、气血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医认为,脏腑的功能活动需要骨的支持和保护,而骨的生长和修复也需要脏腑的滋养和调节。
经络是人体的气血运行通道,与骨相互贯通,通过经络的运行,气血得以在骨内外畅通无阻。
因此,中医强调保持脏腑功能的协调和经络的通畅,对于骨的健康至关重要。
中医也强调骨的调养和保养。
中医认为,骨的健康与气血的充盈、肾精的充足、脾胃的健运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中医提倡通过调整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等来改善骨的健康。
同时,中医药中也有一些草药和方剂具有滋养骨骼、强壮筋骨的作用,可作为辅助治疗骨病的方法。
中医对于骨的描述强调了骨的重要性和与人体其他组织器官的密切关系。
中医通过调理气血、滋养肾精、保养脏腑等方法来维护骨的健康,进而达到全身健康的目的。
在现代社会,人们应该注重骨的保健和养护,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骨病,以维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人体骨头的化学成分
人体骨头的化学成分
人体骨骼主要由钙、磷和其他矿物质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钙和磷。
钙是骨骼的主要无机物成分,占骨重的 2/3。
钙在骨骼中以羟基磷灰石的形式存在,它是一种坚硬的结晶物质,能够提供骨骼的硬度和稳定性。
钙对于维持骨骼健康非常重要,缺乏钙会导致骨质疏松等问题。
磷也是骨骼的重要成分,占骨重的 1/3。
磷在骨骼中与钙结合形成羟基磷灰石,同时也参与许多生理过程,如能量代谢、核酸合成和细胞信号传递等。
除了钙和磷,骨骼中还含有其他矿物质,如镁、钠、钾、氟等。
这些矿物质在骨骼的结构和功能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骨骼中还含有一些有机物质,如胶原蛋白和多糖等。
胶原蛋白是骨骼中的主要有机物成分,它为骨骼提供了弹性和韧性。
多糖则在骨骼的生长和修复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总之,人体骨骼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钙、磷和其他矿物质,以及胶原蛋白和多糖等有机物质。
这些成分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骨骼的结构和功能。
保持适当的营养摄入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维持骨骼健康非常重要。
17.骨与骨骼肌的生物力学特性
复合载荷:人体髋关节的股骨颈断裂时,它是压、弯、剪
切力3种载荷的复合。又如,人体胫骨在步行状态时,在
胫骨上的载荷往往也是在变的,它也是几种载荷的复合。
骨受冲击载荷的特点:损伤的程度一方面取决于冲击载荷 具有的能量大小,另一方面还取决于冲击载荷的作用时间。 发现头颅骨耐冲击能力要比长骨高40%左右,其原因一方
一、离体肌肉的生物力学基础
肌肉的组织结构和生物学性质决定了肌肉的机能,肌肉 机能的变化亦会对其结构产生影响。因此,对肌肉组织 结构和生物学的研究是对肌肉生物力学特性的基础研究
之一,为反映肌肉的生物力学特性,建立用于描述肌肉
力学特性的模型。
肌肉的组织结构
肌肉的组织结构和生物 学性质决定了肌肉的机 能,肌肉机能的变化亦 会对其结构产生影响。 因此,对肌肉组织结构 和生物学的研究是对肌 肉生物力学特性的基础 研究之一,为反映肌肉 的生物力学特性,建立 用于描述肌肉力学特性 的模型。
图3-3肌节长度与等长张力 关系(Gordon 1966)
并联弹性元(PEC)力——长度曲线 肌肉总张力——长度曲线 (A为平衡长度;B为净息长度)
2.肌肉力(F)—速(V)关系
1938年Hill的经典工作奠定 了肌肉力学基础,他按照热 力学定律建立了反映肌肉收 缩力-速度特性的方程:
( F a) (V b) ( F0 a) b
该曲线说明:在一定的范围内,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 和速度大致呈反比关系;当后负荷增加到某一数值时,
张力可达到最大,但收缩速度为零,肌肉只能作等长
收缩;当后负荷为零时,张力在理论上为零,肌肉收 缩速度达到最大。肌肉收缩的张力-速度关系提示,要 获得收缩的较大速度,负荷必须相应减少;要克服较 大阻力,即产生较大的张力,收缩速度必须缓慢。
骨学中掌握的内容
1第一节骨学(具体内容详见《医用解剖学》15~39页)重要名词1.椎间孔2.骶管裂孔3.骶角4.胸骨角5.翼点6.鼻旁窦7.颞下窝8.翼腭窝核心内容一、总论(一)骨的分类骨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二)骨的构造骨由骨质、骨膜、骨髓及血管神经等构成。
(三)骨的化学成分及物理特性1. 化学成分:包括有机质和无机质,前者主要为骨胶原纤维和粘多糖蛋白,后者主要是磷酸钙、碳酸钙等钙盐。
2. 物理特性:骨有双重性,即韧性、弹性和硬度、脆性,前者决定于有机质,后者决定于无机质。
(四)骨的发生和发育有两种成骨形式即膜化骨和软骨化骨。
(五)骨的可塑性身体内、外环境变化时,骨在形态结构上也会发生变化。
二、躯干骨包括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和12对肋。
分别参与脊柱、胸廓和骨盆的构成。
1. 椎骨(1) 椎骨的—般形态:包括椎体、椎弓、椎孔、椎弓板、椎弓根、椎上切迹、椎下切迹、椎间孔、棘突、横突、上关节突和下关节突。
(2) 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①颈椎:椎体小,椎孔大,有横突孔,棘突短平而分叉(C1、C7除外)。
②胸椎:椎体从上向下逐渐增大,有上、下肋凹和横突肋凹,棘突长而倾斜。
③腰椎:椎体最大,棘突平呈板状。
④骶骨:呈底向上尖向下的三角形,前凹后凸,有骶前孔、骶后孔、骶岬、骶角、骶管、骶管裂孔及耳状面等结构。
2. 胸骨:可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
柄与体相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两侧平对第二肋软骨,为计数肋的标志。
3. 肋:1~7对肋前端与胸骨相连称真肋,8~12对肋称假肋。
8~l0对肋前端借肋软骨依次与上位肋软骨相连形成肋弓。
第1l、12对肋前端游离于腹肌内称浮肋。
4. 躯干骨骨性标志:第7颈椎棘突、胸骨角、剑突、肋弓、骶岬和骶角。
三、四肢骨(一) 上肢骨包括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
1. 上肢带骨(1) 锁骨(2) 肩胛骨:两面三缘三角。
上角、下角(平第7肋)、外侧角(有关节盂);上缘(向外有喙突)、内侧缘(脊柱缘)、外2侧缘(腋缘);前面称肋面(肩胛下窝),后面借肩胛冈(肩峰)分为冈上窝和冈下窝。
骨的组成名词解释
骨的组成名词解释骨,指的是人体和动物体内的硬质组织,它是机体内承重和保护重要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
骨骼的功能不仅仅限于支撑身体,还参与到血液生产、矿物贮存和运动等生理活动中。
骨的组成主要由无机盐和有机成分构成。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详细解释骨的组成。
一、无机盐无机盐是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骨重量的约60%-70%。
其中最主要的无机盐是钙和磷。
骨以羟基磷灰石的形式储存和结晶,这是一种钙磷化合物。
在钙磷比例合适的情况下,骨能够保持强度和硬度。
需要注意的是,无机盐不仅仅是硬骨的构建材料,它还是阳离子库。
当体内的钙离子浓度不足时,骨能够释放出骨盐,从而维持体内钙离子的稳定。
这也是为什么良好的钙摄入对于保持骨骼健康至关重要的原因。
二、有机成分有机成分是骨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占据了骨重量的约25%-30%。
有机成分主要由胶原蛋白组成。
胶原蛋白是一种结构蛋白,它具有很强的拉伸强度。
在骨内部,胶原蛋白形成了一种纤维状的网络结构,为骨提供了弹性和柔韧性。
没有胶原蛋白的存在,骨会变得脆弱易碎。
此外,有机成分中还含有一小部分的无机盐,如碳酸盐和含氮化合物等。
这些无机盐的存在可以增强胶原蛋白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综上所述,骨的组成主要由无机盐和有机成分构成。
无机盐主要是钙和磷的结晶形态,它们可以提供骨的硬度和强度,同时还参与到维持体内钙平衡的调节中。
有机成分主要是胶原蛋白,它赋予骨以弹性和柔韧性。
骨的组成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系统,使得骨能够履行其极其重要的功能。
骨在机体内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支撑身体,它还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首先,骨参与到造血过程中。
骨髓是造血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能够产生血细胞。
其次,骨可以作为储存矿物质的库所。
当体内矿物质储存不足时,骨能够释放出储存的无机盐,满足机体所需。
此外,骨还是人体运动的基础。
通过骨骼和肌肉的协调运动,我们能够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
最后,骨骼能够保护重要的内脏器官。
例如,颅骨保护着脑部,胸骨则保护着心脏和肺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