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章 (11)

合集下载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第2版 第11章 触发器与时序逻辑电路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第2版 第11章 触发器与时序逻辑电路
这种输入状态下,当负脉冲除去后,将由各种偶然因素决 定触发器最终状态,因而禁止出现。
RD
SD
Q
0
1
0
1
0
1
1
1
不变
0
0
禁用
基本 RS 触发器状态表
节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1章 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双稳态触发器
逻辑功能
RD SD 00 01 10 11
Q 不定
0 1 保持
功能 不允许
置0 置1 记忆
第一节 双稳态触发器 第二节 寄存器 第三节 计数器
节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1章 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
思政引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1章 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
思政引例
触发器(Flip-Flop,FF)具有记忆功能的时序逻辑 组件,记录二进制数字“0”和“1”。触发器由逻辑门 电路组合而成,电路在任一时刻输出信号不仅取决于该 时刻电路输入信号,而且还决定于电路原来状态。时序 逻辑电路具有记忆功能。计数器、寄存器电路。RS触发 器、K触发器和D触发器逻辑符号和逻辑功能,弄清触 发器翻转条件。了解数码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及二进制 计数器和二一十进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电路结构
四门钟控型 维持阻塞型
主从型
T触发器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1章 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双稳态触发器
11.1 双稳态触发器
两个稳定的工作状态(1态和0态 分类: a. 按逻辑功能
RS 触发器、 JK 触发器、D 触发器
b. 按其结构 主从型触发器、维持阻塞型触发器

《电工电子技术》课本习题答案解析

《电工电子技术》课本习题答案解析

思考与习题1-1 1-35图中,已知电流I =-5A ,R =10Ω。

试求电压U ,并标出电压的实际方向。

图1-35 题1-1图解:a)U=-RI=50V b)U=RI=-50V 。

1-2 在1-36图所示电路中,3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通过实验测量得知:I 1=-4A ,I 2=4A ,I 3=4A ,U 1=140V ,U 2=-90V ,U 3=50V 。

试求(1)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2)计算各元件的功率,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 (3)效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图1-36 题1-2图解:(2)P 1=U 1I 1=-560W ,为电源;P 2=-U 2I 2=360W ,为负载;P 3=U 3I 3=200W,为负载。

(3)P发出=P吸收,功率平衡。

1-3 图1-37中,方框代表电源或负载。

已知U =220V ,I = -1A ,试问哪些方框是电源,哪些是负载?图1-37 题1-3图a) b)IIa) b) c) d)解:a)P=UI =-220W,为电源;b)P=-UI=220W,为负载;c)P=-UI=220W,为负载;d)P=UI =-220W,为电源。

1-4 图1-38所示电路中,已知A、B段产生功率1500W,其余三段消耗功率分别为1000W、350W、150W,若已知电流I=20A,方向如图所示。

(1)标出各段电路两端电压的极性。

(2)求出电压U AB、U CD、U EF、U GH的值。

(3)从(2)的计算结果中,你能看出整个电路中电压有什么规律性吗?解:(2) U AB=-75V,U CD=50V,U EF=17.5V,U GH=7.5V(3) U AB+U CD+U EF+U GH=0.1-5 有一220V、60W的电灯,接在220V的电源上,试求通过电灯的电流和电灯在220V 电压下工作时的电阻。

如果每晚用3h,问一个月消耗电能多少?解:I=P/U=0.27A,R= U 2/ P= 807Ω,W= P t=60×10-3 kW×30×3h =5.4度.1-6 把额定电压110V、额定功率分别为100W和60W的两只灯泡,串联在端电压为220V 的电源上使用,这种接法会有什么后果?它们实际消耗的功率各是多少?如果是两个110V、60W的灯泡,是否可以这样使用?为什么?解:把额定电压110V、额定功率分别为100W和60W的两只灯泡,串联在端电压为220V 的电源上使用,将会使60W的灯泡烧毁。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程周主编第11章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程周主编第11章教案

111 常用半导体元件【课题】11.1 二极管【教学目标】知道PN 结的单向导电性。

描述二极管的电压、电流关系。

解释主要参数。

【教学重点】1.二极管的电压、电流关系。

2.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教学难点】二极管的电压、电流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的电压、电流特性。

【二、引入新课】半导体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种物体。

但半导体之所以得到广泛应用,是因为它的导电能力会随温度、光照及所掺杂质不同而显著变化。

特别是掺杂可以改变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和导电类型,这是今天能用半导体材料制造各种器件及集成电路的基本依据。

二极管就是由半导体制成的。

半导体按所用半导体材料可分为硅二极管和锗二极管;按内部结构可分为点接触型和面接触型二极管;按用途分类可分为普通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变容二极管等,通常所说的二极管是指普通二极管。

【三、讲授新课】11.1.1 二极管的外形、结构与符号二极管的外形、内部结构示意图和符号如图11.1所示。

(a )外形 (b )内部 (c )符号图11.1 二极管二极管的阳极引脚由P 型半导体一侧引出,对应二极管符号中三角形底边一端。

二极管的阴极引脚由N 型半导体一侧引出,对应二极管符号中短竖线一端。

强调指出:符号形象地表示了二极管电流流动的方向,即电流只能从阳极流向阴极,而不允许反2方向流动。

11.1.2 二极管的电流、电压关系1.正向偏置与导通状态二极管正向电流、电压关系实验电路如图11.2(a )所示,二极管阳极接高电位,阴极接低电位,二极管正向偏置。

此时调节串联在电路中的电阻大小,二极管表现出不同电压下具有不同的电阻值,记录每个电压下对应的电流值,从而描绘成曲线,即得到图11.2(b )所示的二极管正向电流、电压关系特性。

(1)二极管VD 两端正向电压小于0.5 V 时,电路中几乎没有电流,对应的电压称为二极管的死区电压或阈值电压(通常硅管约为0.5 V ,锗管约为0.2 V )。

〖电工电子技术〗(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习题解答

〖电工电子技术〗(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习题解答

〖电工电子技术〗(第三版)主编刘蕴陶习题解答(仅供参考)2 0 1 4 . 8习 题 一1-1电流I 1、I 2实际方向与图示参考方向一致I 3实际方向与图示参考方向相反电压U 1、U 2、U 3实际方向与图示参考方向一致U 4实际方向与图示参考方向相反电流I 1与U 4、I 2与U 2、I 3与U 3为关联参考方向 I 1与U 1为非关联参考方向1-2(a)图 P =20W 吸收 (b) 图 P =20W 提供(c)图 P =(-10)×(-2)=20W 吸收 (d) 图 P =10×(-2)=-20W 吸收1-3 (a ) U =IR =2×1.5=3V (b ) U =-IR =-(-2)×1.5=3V1-4 (b)U =10V 不变 (1) U -7+2.5×2=0 U =2V (2) 电流源 P 1=2.5×2=5W 吸收电压源 P 2=2.5×7=17.5W 提供 1-6(1) 电流 A 25.131==II =I 1+3=5A恒流源端电压 U =1.5I 1-3×1=1.5×2-3=0(2) 电压源 P 1=3I =3×5=15W 提供 电流源 P 2=01Ω电阻 W 91323=⨯=P 吸收+ + - - - - U =10V U =10V U =-10V U =10V - +U+ U U 1-- + -U1.5Ω电阻 W 65.1224=⨯=P 吸收 功率平衡1-7 I 1+I 2-I 3-I 4=0I 4=I 1+I 2-I 3=1.5+(-2.5)-3=-4A1-8I R =-I 1+I 2+I 3=-(-4)+3.5+1=8.5AI 5=I R +I 4=8.5+(-8)=0.5A1-9电流参考方向如图所示KVL 方程212211E E R I R I -=+1-10 (a) (b)U =E -IR U =-E+IR 1-11 mA 4.22312311=+=+=R R U ImA 8.08712422=+=+=R R U IU AB =I 2R 2﹣I 1R 1=0.8×7-2.4×3=-1.6V1-12KVL 方程01122S =---R I U R I U1-13 电源电动势 E = U O = 49.44V 电流 A 4.22048===R U IEE E2E 1 UR 2R 4I SR E内阻 Ω==-=-=6.04.244.14.24844.49O I U E R1-14 短路电流 A 4.826.044.49O ===R E I sh 6.2044.82N Sh ==I I (倍)1-15U 1=U -U N =120-110=10V 分压电阻 Ω===52101N I U R1-16 2W 、5k Ω电阻器额定电流 mA 2010523=⨯==R P I (1) 两个0.5W 、2.5k Ω电阻器串联,等效电阻5k Ω,满足阻值要求。

电子电工技术第三版课后答案

电子电工技术第三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习题答案1.1 写出题图中有源支路的电压,电流关系式。

(a) (b) (c) (d) 题图在题图中已知U 2=2V , (1) 求 I,U 1,U 3,U 4,U ac ,(2) 比较a,b,c,d,e 各点电位的高低。

题图在题图所示电路中U ab题图 求题图所示电路电压+a2V Ω + a+ 2Ω 2Ω 2Ω 2Ωa b c d e3V 22V24VΩΩ题多量程直流电流表如题图所示,计算0-1,0-2及0-3各端点的等效电阻,即各挡的电流表内阻,已知表头等效电阻R A =15k Ω,各分流电阻R 1=100Ω,R 2=400Ω,R 3=500Ω。

题图 两个额定值是110V,40W 的灯泡能否串联后接到220V 的电源上使用如果两个灯泡的额定电压相同,都是110V ,而额定功率一个是40W ,另一个是100W,问能否把这两个灯泡串联后接在200V 电源上使用,为什么电路如题图所示.试问ab 支路是否有电压和电流题图题图中若(1)U=10V, I=2A, (2)U=10V,I=-2A 。

试问哪个元件是吸收功率哪个元件是输出功率为什么题图1. 计算题图所示各电路的等效电阻.1 23U UUU +++ + - -- -(c)(a) (b) (d)1. 电路如题图所示,试求以下电路的电压U 和电流I 。

(c) (d)在指定的电压u 和电流i 参考方向下,写出图所示各元件u 和i 的约束方程.(a) (b) (c)(d) (e)1A 20Ω+ 30V U-U 30V + -u - + - u 10μF u -+U5V +-U + -求题图所示电路中的U 1和U 2.题图求题图中所示电路化成等值电流源电路。

(a) (b) (c) 题图求题图中所示电路化成等值电压源电路。

(a(b)题图求题图所示电路的电流I 和电压U 。

4V1A2V 1A6V6V3A( a) (b) 题图求题图所示各电流源输出的功率。

题图求题图所示各电路源输出的功率。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11章 振荡与信号转换电路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11章  振荡与信号转换电路

高低阈值电压分别为:+UZR2 和
R1 + R2
-U ZR2 R1 + R2

振荡周期: T =2Rf C ln (1+
2R2 R1
)
⒊ 矩形波发生器
改变电容C充放电时间常数, 可使方波变为矩形波。
高电平时间ton与周期T的比值
称为占空比,
用q表示:q=
ton T
图11-18
图11-17
11.2.2 由门电路组成的多谐振荡器
解:D=10100000B=160,28=100000000B=256
【例11-9】已知UREF=5V,模拟电压UA=3V, 试求其相应的10位数字电压D。
解:
11.3.2 数模转换电路
⒈ 主要技术指标
⑴ 分辨率
定义: D/A转换器的最小输出电压与最大输出电压之比。 计算公式:1/(2n-1) 例如,对于一个8位D/A转换器,其分辨率为:
tW1 =(R1+R2)C ln2 tW2 =R2C ln2
11.3 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电路
11.3.1 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基本概念
⒈ 定义
⑴ 数模转换:将数字信号转换为相应的模拟信号称为数模转换 ⑵ 模数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为相应的数字信号称为模数转换
⒉ 数字信号与相应模拟信号之间的量化关系
【例11-8】已知UREF=10V,8位数字量D=10100000B, 试求其相应模拟电压UA。
11.1.1 正弦振荡基本概念
⒈ 自激振荡的条件 : AF =1
又可分解为振幅平衡条件和相位平衡条件。
振幅平衡条件: | AF |=1
相位平衡条件:φa +φf =2nπ(n=0,1,2,3,…)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上)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上)

广东科技学院教案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50学时,3.5学分(注:课课时42+实验课时8,实验课时见实训指导书)授课时间:2018-2019学年第1,2学期授课班级:17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1班主讲教师:教材:王桂琴,王幼林主编.《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工业,2016参考书目:1、唐介.电工学,高等教育,1999;2、罗力渊. 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航空航天大学,2015.教学设计(001)课程标题(或章节名称):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1 电路模型和电路中的物理量 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参考方向 课时:2教学容:1、熟悉强电和弱电电路;2、掌握电路元件及其模型;3、掌握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4、了解功率正负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电路元件及其模型,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

难点: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

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式讲授,讨论发言,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与设计:一、引入:电路1. 电路及其组成电源 —— 中间环节 —— 负载2.电路的作用⑴ 传输、分配、转换电能;--能量领域-“强电”电路⑵ 传送、处理、储存信号。

--信息领域-“弱电”电路二、电路元件和电路模型电路模型:从实际电路中抽象出来的、由理想元件组成的电路。

理想元件是假想元件,具有单一的电磁性质,具有精确的定义与相应的数学模型。

理想电阻、理想电感、理想电容三、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1、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⑴ 电流的定义:单位时间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流⑵ 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为计算而假设的方向,称为参考方向。

参考方向可以任意设定。

参考方向可以用箭头表示,也可以用双下标表示,如 I ab 。

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同,电流为正值;与实际方向相反则为负值。

例:设下图电流表达式为 d d q i t =10cos(314)Ai t =判断 t 为0.001s 和0.006s 时的电流实际方向。

习题册参考答案-《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习题册》-A07-0246.docx

习题册参考答案-《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习题册》-A07-0246.docx

第二部分《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直流电路1§ 1电路的基本概念一、填空题1.电流、电源、负载、控制装置、连接导线2.电源、负载、车架、电动机、金属机体3.电路原理、方框、印刷电路4.原理图、连接关系、实际大小、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5.矩形框、箭头、直线6.印刷电路7.搭铁二、判断题1.√2.√三、选择题1.( B) 2 .( A)四、名词解释(本答案仅作参考)1.通路也称闭路,它是指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沿着导线经过负载最终回到电源的负极,电流形成闭合路径。

这是电路的正常工作状态。

2.断路也称开路,它是指电路某处因某种需要或发生故障而断开,不能构成回路,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零。

3.指电路中的某元器件因内部击穿损坏或被导线直接短接等原因,电流未经该元器件或负载,直接从电源正极到达负极的现象。

短路通常是一种不正常现象,应尽量避免。

五、简答题1.电路图是指将电路中各元器件用图形符号表示,并用引线连接而成的关系图。

2.电路图能让我们简洁、直观地表达和了解电路的组成,便于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1性能,便于电路的设计和安装。

现在,人们更可以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或进行虚拟的电路实验,更是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3.从根本上说,方框图也是一种原理图。

不过它不是像原理图那样详细地绘制了电路中全部的元器件符号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而只是简单地将电路按照功能划分为几个部分。

各部分用一个方框来代表,在方框中加上简单的文字或符号说明,方框间用直线或带箭头的直线连接,表示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1§ 2电流、电压及其测量一、填空题1.电荷有规则的定向移动称为电流。

2.电荷量、安培、安、 A3.直流、直流、DC4.稳恒直流5.脉动直流6.交变、交流、 AC7.直流电流表、直流电流、+、-8.交流电流表、交流电流、直流电流表、直流电流、串9.电压、 Uab10.伏特、 V11.电位、大地12.电动势、 E、伏特13.交流电压表、交流电压、直流电压表、直流电压14.化学能、电能、直15. 200 ~ 60016.存在于燃料与氧化剂中二、判断题1.×2.√3.√4.√5.×6.×2三、选择题1.(A) 2 .(C) 3 .(A) 4 .(B)四、简答题1.电源的作用与水泵相似,它不断地将正电荷从电源负极经电源内部移向正极,从而使电源的正、负极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电位差(电压),这样电路中才能有持续的电流。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瞿晓主编)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瞿晓主编)

第一章1.1在图1-18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标,现通过实验测得 I 1 =-4A I 2 =6A I 3 =10A U 1 =140V U 2 =-90V U 3= 60V U 4=-80V U 5=30V ,(1)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可另画一图); (2)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3)计算各元件的功率,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消耗的功率是否平衡?14532+_U 2+_U 1+_U 3I 1I 3I 2_+_+14532+_U 2+_U 1+_U 3I 1I 3I 2+__+题1-18图 题1.1改画图解:(1)将原电路图根据实测的电压、电流值重新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电压的实际极性如改画图所示:(2)根据电源和负载的定义及电路图可知: 元件3、4、5是电源,元件1、2是负载。

(3)电源发出的功率554433I U I U I U P s ++=W 11006304801060=⨯+⨯+⨯= 负载消耗的功率 2211I U I U P R +=W 11006904140=⨯+⨯= R s P P =,电路的功率守恒。

1.2 在图1-19中,已知 I 1 = -3mA ,I 2 = 1mA 。

试确定电路元件3中的电流I 3和其二端电压U 3,并说明它是电源还是负载,并验证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解 对A 点写KCL 有: mA I I I 213213-=+-=+=对第一个回路写KVL 有: 301031=+U I3+ 30V I 1U 1_10k20k+_U 280V+_U 3I 3I 2A题1.2图即: V I U 60)3(1030103013=-⨯-=-= 根据计算结果可知,元件3是电源。

这样,V 80的电源的元件3是电路中的电源,其余元件为负载。

电源提供的功率: W I U I U P s 2002601803322=⨯+⨯=+=负载消耗的功率: W I I I U P 200120310330201022222111=⨯+⨯+⨯=++= 这说明电路的功率平衡。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答案(1~11章)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答案(1~11章)
解:(1)根据式(2–51)可知,电路的谐振频率f0为:
(2)由式(2–52)可得:
所以,谐振时电路中的电流I为:
(3)由式(2–52)可得:
10.在文中图2-17所示的收音机输入电路中,线圈的电感L=0.3mH,电阻R=16Ω。今欲收听640kHz某电台的广播,应将可变电容C调到多大?如在调谐回路中感应出电压U=2μV,试求这时回路中该信号的电流多大,并在线圈(或电容)两端得出多大电压?
(2)根据电位的定义可知,VB=UBO。如图1-3所示,电动势E的参考方向与电压UBO的参考方向相同,则有:
E=-UBO=-VB=40(V)
4.如图1-4所示电路,三个元件中流过相同的电流I=-2A,U1=-2V。(1)求元件a的功率P1,并说明它是吸收功率还是发出功率;(2)若已知元件b发出功率10W,元件c吸收功率12W,求U2和U3。
(a)(b)
(c)(d)(e)
图1-12题12图
一、填空题
1.正半周负半周取负
2.有效值
3.幅值或有效值初相位
4.高频电流直流阻交流、通直流高频电流频率很低或直流阻直流、通交流
5.电源设备的容量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增加线路上的功率损耗电容器或同步补偿器
6.谐振现象串联谐振并联谐振
7.非正弦周期量傅里叶级数
对节点aI1-I2-IG=0
对节点bI3+IG-I4=0
对节点cI2+I4-I=0
对回路abdaI1R1+IGRG-I3R3=0
对回路acbaI2R2-I4R4-IGRG=0
对回路dbcdI3R3+I4R4-E=0
联立方程,解得:
IG=0.126A
10.如图1-10所示(a)电路,试用叠加定理求电路中的电流IL。

《电路与电工技术》陆国和主编第三版课后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电路与电工技术》陆国和主编第三版课后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前言本人利用闲暇时间整理,陆国和主编,顾永杰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出版的《电路与电工技术》(第三版)部分习题参考答案,本次所有电路图及电路模型全部采用AutoCAD 2007软件绘制,用Word 2003软件进行编辑。

由于课本当中,相量是在字母上方加一黑点表示,而在AutoCAD 2007软件当中,找不到合适的符号表示,于是采用在字母上方加一杠表示,同样在Word 2003软件当中,采用在字母上方加一向右箭头表示。

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在一些问题上认识不是很深入,处理也不够稳妥,欢迎广大读者朋友进行批评指正。

在这里,希望能够对你的学习有所裨益!山西大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17届本科生1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5试求图1.0.4所示电路支路电流x I 的大小。

图1.0.4解:电路中4条支路的电流均流进或流出结点O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0I ,有:0245=--+x I A A A , ()A A I x 7245=-+=∴。

解:电路中3条支路的电流均流进或流出结点O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0I ,有:012=+-x I A A , ()A A I x 112-=+-=∴。

1.6试求图1.0.5所示电路中各未知电流的大小。

图1.0.5解:电路中4条支路的电流均流进或流出结点O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0I ,有:421=-+-x I A A A ,()A A I x 3421=+-=∴。

解:电路中3条支路的电流均流进或流出结点A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0I ,有:07.04.01=--A I A x , ()A A I x 3.07.04.01-=-=∴。

电路中4条支路的电流均流进或流出结点B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0I ,有:03.02.02.02=-+-A A I A x , ()A A I x 1.03.02.02.02=-+=∴。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答案

第一章1-1 填空题1.实际电气设备包括电工设备、联接设备两个部分。

电工设备通过联接设备相互联接,形成一个电流通路便构成一个实际电路。

具体分析实际电路时,总是将实际元件理想化,在一定条件下突出其主要电磁性质,忽略其次要性质,这样的元件所组成的电路称为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简称电路。

2.关于电流的方向,有实际方向和参考方向之分,应加以区别。

带电粒子规则运动形成的电流是客观存在的物理现象,这种客观存在的电流方向便是电流的实际方向。

习惯上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或负电荷运动的相反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3.对于电压的方向,应区分端电压、电动势两种情况。

端电压的方向规定为高电位端(即“+”极)指向低电位端(即“-”极),即为电位降低的方向。

电源电动势的方向规定为在电源内部由低电位端(“-”极)指向高电位端(“+”极),即为电位升高的方向。

4.在分析计算电路时,常可任意选定某一方向作为其参考方向。

不加说明,电路图中所标的电压、电流、电动势的方向均为参考方向。

选定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是电路分析的第一步,只有参考方向选定以后,电压电流之值才有正负。

当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时为正,反之,为负。

5.若某个元件对外只有两个联接端钮,这样的元件称为二端元件。

若某个电路单元对外只有两个联接端钮,这个电路单元整体称为二端网络。

6.对二端网络的外部电路而言,如果两个二端网络的伏安关系相同,那么,它们对二端网络的外部电路的作用也就相同,也就是说,这两个二端网络等效。

7.回路是一个闭合的电路。

从回路任一点出发,沿回路循行一周(回到原出发点),则在这个方向上的电位降之和等于电位升之和。

8.电路中的每一分支称为支路,一条支路流过同一个电流,称为支路电流。

电路中3条或3条以上的支路相联接的点称为结点。

在任一瞬时,流向某一结点的电流之和应该等于由该结点流出的电流之和。

9.电阻元件联接方式主要有:串联联接、并联联接、三角形联接、星形联接、桥式联接等。

电工电子技术(第3版)-习题答案 (1)

电工电子技术(第3版)-习题答案 (1)
解:对a列KCL方程:I-I1-I2=0得I2=4mA
对左回路列KVL:6×3+2I3-4×1=0
得I3=-7mA A4=13mA A5=-3mA
2、在图1-33所示电路中,有几条支路和结点?Uab和I各等于多少?(8分)
解:3条支路,两个结点,Uab和I都等于0。
3、分别用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定理求解图1-34电路中的电流I3。设US1=30V,US2=40V,R1=4Ω,R2=5Ω,R3=2Ω。(10分)
9、串联正弦交流电路的视在功率表征了该电路的(A)
A、电路中总电压有效值与电流有效值的乘积;
B、平均功率;C、瞬时功率最大值。
10、实验室中的功率表,是用来测量电路中的(A)。
A、有功功率;B、无功功率;C、视在功率;D、瞬时功率。
四、简述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有“110V、100W”和“110V、40W”两盏白炽灯,能否将它们串联后接在220伏的工频交流电源上使用?为什么?
9、电压是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电位的差值等于这两点间电压。电路中某点到参考点间的电压称为该点的电位,电位具有相对性。
10、线性电阻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关系,任意瞬间都受欧姆定律的约束;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任意时刻均遵循KCL定律;回路上各电压之间的关系则受KVL定律的约束。这三大定律是电路分析中应牢固掌握的三大基本规律。
6、纯电容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不变,当频率增大时,电路中电流将(A)
A、增大;B、减小;C、不变。
7、在RL串联电路中,UR=16V,UL=12V,则总电压为(B)
A、28V;B、20V;C、2V。
8、RLC串联电路在f0时发生谐振,当频率增加到2f0时,电路性质呈(B)

电工电子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书籍)

电工电子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书籍)
电工电子学(第三版)(高等 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书籍)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书籍
01 成书过程
03 教材目录 05 教材特色
目录
02 内容简介 04 教学资源 06 作者简介
基本信息
《电工电子学(第三版)》是由叶挺秀、张伯尧主编,2008年11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 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该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非电类专业“电工学”课程的教材,也可 供其他工科专业选用和社会读者参考。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叶挺秀,1938年11月出生,福建南安人,196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工程学系电器专业。1960年在浙江大 学电机工程学系任教,1994年晋升为教授。1989年任电机工程学系副系主任。
张伯尧,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师。
元件、电路分析基础、分立元件基本电路、变压器和电动机、电气控制技 术等章目。
成书过程
修订情况
出版工作
修订情况
该版修订是在《电工电子学(第二版)》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实践和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情况修订而 成。
该版教材由浙江大学电工电子基础教学中心电工学组组织编写,叶挺秀、张伯尧任主编。第1、6、7章由姜 国均编写;第2、3、10章由应群民编写;第4、8、9章由贾爱民编写,第5章和附录由张伯尧编写。上海交通大学 朱承高教授主审教材;浙江大学教务处、电气工程学院以及电工电子基础教学中心教师对该版修订给予了支 持。
出版工作
2008年11月 ,《电工电子学(第三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电工电子学(第三版)》将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相互贯通,对传统内容进行压缩,加强电子技术的应用及 一些新技术的介绍。该教材共10章,内容包括电路和电路元件、电路分析基础、分立元件基本电路、数字集成电 路、集成运算放大器、波形产生和变换、测量和数据采集系统、功率电子电路、变压器和电动机、电气控制技 术。

电工电子技术(第二版)第十一章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

电工电子技术(第二版)第十一章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
• 直流电机调速控制方法包括线性速度控制和PWM(脉宽调制) 控制。线性速度控制通过改变电机的输入电压或电流实现调速, PWM控制通过改变电机输入电压的脉冲宽度实现调速,具有 更高的控制精度和动态响应性能。
04
交流电机控制技术
交流电机调速原理
交流电机调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 改变电机的输入电压或电流的幅 值、频率、相位等参数,实现对
03
直流电机控制技术
直流电机调速原理
直流电机调速原理基于电枢电压控制、电枢电阻控制、电枢回路串接附加电势控 制和改变磁通控制等方法,通过改变电机输入电压或电流,实现对直流电机转速 的调节。
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调速性能主要取决于电机的机械特性和供电电源的特性,调 速范围广,调速平滑性好,适用于需要精确速度控制的场合。
06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 用
无功补偿与谐波抑制
无功补偿
通过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如并联 电容器、静止无功补偿器等,提 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无 功损耗,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
谐波抑制
采用滤波器、有源滤波器等设备 ,滤除电力系统中的谐波,降低 谐波对电气设备的危害,提高供 电质量。
智能电网中的电力电子技术
太阳能逆变器的主要功能包括最大功率跟 踪、并网或离网运行、孤岛效应保护等, 能够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和系统的稳定性。
风力发电变流器
风力发电变流器是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关 键设备,用于将风力发电机产生的交流 电转换为直流电或交流电,以便并网或
供给其他负载。
风力发电变流器的主要功能包括最大功 风力发电变流器的类型有多种,包括双 率跟踪、并网控制、有功和无功补偿等, 馈式、永磁直驱式和全功率变流器等, 能够提高风能利用率和系统的稳定性。 不同类型的变流器适用于不同的风力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步系统 钟控触发器
不定 t
禁用
17
功能表
输入 SR 00
初态
Qn
0
次态
Qn1
0
说明 保持
00 1
1
01 0
0
置0
01 1 10 0
0
1
置1
10 1
1
11
0
11
1
× 禁用
×
18
SD 直接置位端、异步置位端
Q
RD 直接复位端、异步复位端 B &
Q
Q
0
1


1 RD
SD 1
总可使结触发只器要置保1持(RQD 11、,Q在S0D端)加。入负触发脉冲,即
9
触发器置0 假设触发器原为1状态( Q 1、Q 0)
在 RD端加入负脉冲(触发脉冲) 触发器被置0(清0或复位)
Q
1← 0

Q
1→0

RD 0
1 SD 1 记忆线
若触触发发器器 保原 持为0状0状 态态 不,变在。RD端加入负脉冲(触发脉冲),
输入信号S= R = 1
使与非门C、D输出均为0,此时 Q Q 1。时钟脉
冲CP作用后,触发器状态不定。
禁用Leabharlann 16波形图CP 1 2 3
0 R
0 S
0 Q
0 Q
0
to t1
4 t t
t 不定 t
时钟脉冲的作用 触发器状态最终地仍由 输入信号R、S决定, 但 是触发器状态的翻转时 间则由时钟脉冲CP决定。
按照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分类
RS触发器 D触发器 JK触发器 T和T′触发器
按照触发方式分类
电平触发
边沿触发 主从触发
注意逻辑功能和触发方式 这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也
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掌握的重点内容。
4
一.基本RS触发器 (一)电路组成及两个稳定状态
组成其他各种电路结构形式及各种功能触发器的基本 组成部分
Q = 0加入与非门B输入端,使其 输出保持Q = 1, 该Q = 1再反馈 回与非门A的输入端,使其输入 信号全1,维持输出Q = 0。
1 RD
SD 1
Q和Q互补
二者相反相成、互为因果,触发器保持原状态不变。
6
同理,可分析触发器 0状态 Q = 0、Q=1 亦为稳定状态,保持不变。
Q
1

1 RD
初态 Qn
次态 Qn1
输 入 初态 次态
说明
RD SD
Qn
00 0
00 1
Qn1
× ×
触发器状态不定, 禁用
01 0
0
触发器置0
01 1
0
10 0
1
触发器置1
10 1
1
11 0 11 1
0 触发器保持原状
1
态不变 Q n1 Q n
12
例题1-11 基本RS触发器RD和SD端的输入波形如图示, 触发器初始状态为0 ( Q 0 、Q 1 )。对应画出Q和Q端 的波形。
第十一章 时序逻辑电路
组合逻辑电路 数字电子电路
时序逻辑电路
时序逻辑电路 任意时刻的输出信号不仅取决于当时 的输入信号,而且还与电路原来的状态有关,或者说与以 前的输入信号有关。
门电路组成 加入反馈
本章主要内容
触发器的基本概念 JK触发器和D触发器逻辑功能 。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计数器的功能及工作原理
Q
0

SD 1
因此触发器可以用来寄存和表示二进制数码0和1
(二)触发器的置1与置0
假设触发器原为0状态
Q
1
Q
0→1
在触发SD器端将加被入置负1脉(置冲位() 触发脉冲) A & 1
&B
注意触发器的记忆功能
RD
SD
7
触发器置1 假设触发器原为0状态
在 SD 端加入负脉冲(触发脉冲)触发器将被置1(置位)
电路组成和图形符号
两个与非门(或两个或非门)首尾相接、交叉耦合组
成。
Q
Q
Q
Q
A&
&B
RD
SD
SD 置位端、置1端
RD SD RD 复位端、置0端 5
两个稳定状态
SD 置位端、置1端 RD 复位端、置0端
未加输入信号 SD = RD = 1
首先假设触发器为 1状态 Q=1、Q = 0
Q
0 A&
Q
1 &B
解:
SD
0
t
t1
t3 t4 t5
RD
0
t2
Q
t t6
0
t
Q
0
t
禁用
13
二.同步RS触发器
同一数字系统中多个触发器状态改变的时刻受另一辅 助信号----时钟脉冲CP的控制,并与CP同步,以保证各触 发器能按照一定的节拍,协调一致的工作。
时钟脉冲CP是等间隔、脉冲宽
度较窄的正脉冲系列。
Q
同步RS触发器的组成
注意掌握集成电路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
1
11-1 基本RS触发器和同步RS触发器
触发器
两个输出端Q和Q
Q
Q
一个或两个输入端
辅助控制信号
一个辅助控制信号输入端
特点
(1)触发器有两个稳定状态
输入1 输入2
“1”状态 Q = 1、Q = 0“0”状态 Q = 0、Q = 双1 稳态触发器
Q和Q互补
分别表示逻辑0和1 或二进制数码0和1
总可使结触发只器要置保0持(SQD
1 ,在
0、Q
RD端加入负触发脉冲,即
1 )。
10
注意: SD和 RD同时加入负脉冲的情况不允许出现
因为 SD RD 0 ,迫使 Q Q 1。破坏了两个输
出端状态相反的正常逻辑状态。而且,负脉冲消失后 触发器的状态不定。
Q
1
A&
Q
1
&B
RD
SD
11
功能表
Q
0← 1
A&
11 RD
Q
0 →1
&B
0
记忆线
SD
记忆功能 此后,在 SD 端加入的负脉冲消失,依靠记忆
线的作用,触发器仍将保持1状态不变。表明,触发器
的新状态“记忆”了实现这个稳态的输入信号(在SD
端加入的负脉冲)。 8
触发器置1
若触发器原为1状态,在 SD端加入负脉冲(触发脉冲), 触发器保持1状态不变。
在RS触发器的基础上增加了
B&
C、D两个与非门
D&
置1端S 置0端R 正脉冲触发
Q &A &C
时钟脉冲CP的作用
S CP R
决定触发器状态改变的时间
14
(一)逻辑功能 未加入时钟脉冲 CP = 0 与非门C、D输出均为1,触发 器保持原状态不变
加入时钟脉冲 CP = 1
Q
Q
B&
1 D&
0 S
&A
0 &C 1
2
(2)触发器具有“记忆 ”功
外能加输入信号可以使触发器转换为某一确定的稳定状态, 然后该输入信号终止,稳定状态仍将维持下去,直至下一
个外加信号输入为止。表明触发器“记”住了刚才的外 加输入信号。
触发器的分类 按照电路的结构形式分类
基本RS触发器
同步(时钟)触发器
同步RS触发器 主从触发器
维持—阻塞触发器 3
1 CP R
输入信号S=R= 0,与非门C、
D输出均为1,触发器保持原状态不变 Qn1= Qn 。
输入信号R=1、S= 0,与非门C输出为0, D输出为1,
触发器置0,即 Q n1 0 、Q n1 1 。
15
Q
Q
B& 0
D&
1 S
&A
1 &C 1
0 CP R
输入信号S=1、R= 0
触发器置1 Qn1 1 、 Q n1 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