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优质课件农耕文明时代课件.ppt

合集下载

农耕课程课件

农耕课程课件
加强课程宣传与推广
建议加强课程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吸引更多的学生选修该课程,提高 课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谢谢聆听
农耕课程课件
目录
• 农耕文化概述 • 农耕技术基础知识 • 传统农具与现代农业机械 • 农作物种植与管理实践 • 农耕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 • 农耕课程的总结与展望
01
农耕文化概述
农耕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 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 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 心。
油菜的种植与管理
讲解油菜的生物学特性、品种选择、播种技术、 肥料运筹及病虫害防治等,实现油菜的高产优质 栽培。
大豆的种植与管理
探讨大豆的合理轮作、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 间管理及收获贮藏等环节,促进大豆生产的可持 续发展。
果树和蔬菜的种植与管理
果树的种植与管理
概述果树的种类与分布、生长结果习性、育苗技术、建园规 划、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提高果树 产量和品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业生产活动,感受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纯朴。
农耕文化遗址游
02
参观古代农耕遗址、农具博物馆等,了解农耕文化的历史渊源
和发展脉络。
节气旅游
03
结合二十四节气,推出与农耕文化相关的旅游活动,如春耕体
验、秋收观赏等。
农耕文化在餐饮业的应用
农家菜
以农家自产食材和独特烹饪技艺为卖点,让游客品尝到地道的农 家风味。
防治。
小麦的种植与管理
涵盖选地、整地、施肥、播种、 田间管理等步骤,详细介绍小麦 的生长特点、水肥管理及病虫害
防治策略。
玉米的种植与管理
阐述选种、播种、施肥、除草、 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分析玉 米的生长环境要求及高产栽培措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31张PPT)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31张PPT)

三、半坡居民的生活
我也会填
聚落 建筑
粮食 作物
生产 工具
畜牧业
半地穴式圆
形房屋; 有公共墓地

和窑场。
石器、 饲养猪
骨器、 角器等
和狗等
手工业
陶器(彩陶), 简单纺织、 乐器
黄河流域: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展
展厅一
半坡居民·房屋建筑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思考:半坡人为什 么要建造这种的房
子?
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 (距今约6000年前)
③原始聚落的出现 ④火的使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我会填!
河姆渡人
距今时间
遗址地点
距今约7000年 浙江余姚河姆渡
所属流域
长江流域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我也会填
聚落 建筑
粮食 作物
干栏式建筑; 水稻 木构水井
生产 工具
畜牧业
骨耜
饲养猪、 狗和水 牛等
手工业
陶器、玉器、 乐器骨哨、 雕刻、 天然漆
一、 原始农业的发展
采集
(1)农业起源的神话传说 狩猎
农耕
材料:古之人,皆食禽兽,至于神农,人 民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 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译文:
上古人民,都吃禽兽的肉。到了神农氏的时候人 民增多了,禽兽减少了,神农氏根据气候条件和地 理环境,制作耒耜,教民农耕。
埙(xūn)是我 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吹 奏乐器。它们的顶端 都有一个吹孔,埙体 上有的无按音孔,有 的有若干按音孔。多 为陶制品, 也有骨制品。
半坡居民·手工业
纺线工具

农耕课程 ppt课件

农耕课程 ppt课件

第一,课程编制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课程的设定要适 应幼儿的认知水平,并根据各年龄段幼儿年龄特点由浅入 深、循序渐进地设计农耕课程体系,通过在田间户外适当 且适宜的劳作体验让幼儿对河洛地区优秀农耕的文化有更 进一步的认识,让每一位孩子都在能亲近大自然、亲近土 地的过程中,用原始、质朴的劳作方式去感受农耕文明 “应时守宜”的时间智慧;同时,通过在尽可能地还原传 统农耕生产生活的环境场所、人文活动、民俗节庆等,帮 助幼儿建立起对农耕文化的基本认知,引导幼儿体验农耕 的快乐,并感受到农耕文化的魅力。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农耕课程内容的选编
第二,在课程组织安排上,会根据农耕课程具体项目的复杂程度、难 易程度做出因时、因地、因境、因人而异的安排。通常要求每半月有 一次农耕课程,每一次农耕课程都是在集体备课、反复推敲、打磨、 研讨的基础上才能投入实施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在一个友爱、团结、 和谐、愉悦的氛围中体验农耕文化,传承农耕文明,享受农耕乐趣。
4.注重对学习激励的评价
对农耕课程的评价,要体现课程评价的激励功能,激励每位发展步调 不一致的幼儿,更要注重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学习充满激 情,通过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成功和学习的乐趣。
5.对课程组织实施的评价
教学内容上,我们注重经典性与现代性、基础性与先进性等关系的处 理。教学体系上,抓好教学队伍,精选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 教学特色鲜明的课程负责人。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关注教师是否能充 分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促进幼儿积极思考,激发幼儿学习 潜能。同时,能否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传统教学手段和

农耕文明时代-课件

农耕文明时代-课件
灌溉技术
为了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人们修 建了大量的灌溉系统,如水渠、水坝 等。这些灌溉技术的出现,使得农业 生产不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土地利用与农业布局
土地利用
在农耕文明时代,人们根据土地的肥沃程度、地形等因素,将土地划分为不同 的区域,用于种植不同的农作物。这种土地利用方式有利于提高土地的产出率 。
生态保护
传统农业注重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有机耕作、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方式,维护生态平衡和环境健康。
文化遗产
农耕文明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农业的习俗、节庆 、技艺等具有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
农业现代化与创新发展
1 2
技术进步
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智能农业、精准农业等,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法律与秩序
法律体系
以习惯法和成文法为主,维护 社会秩序和公正。
司法机构
设立专门的司法机关,处理案 件和纠纷。
社会治安
通过警察和军队等机构,维护 社会治安和稳定。
法律意识
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观 念,促进法治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文化
教育体系
建立学校和教育机构,培养各类专业人才。
学术研究
开展学术研究和探索,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
农产品贸易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进行农产品贸易。各地的农产品通过贸易得 以流通,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生活,还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
04
农耕文明的环境与 生态
农业环境
土壤类型与质量
土壤的肥沃程度、酸碱度、水分 等因素对农作物的生长具有重要
影响。
气候条件
温度、湿度、光照、降水等气候条 件对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产量有直 接影响。

小学各年级, 体验农耕,感受劳动乐趣,主题班会ppt

小学各年级, 体验农耕,感受劳动乐趣,主题班会ppt
通过专业人士的讲解和示 范,学习正确的种植方法 ,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和 所需条件。
实践操作
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亲 手种植植物,体验从翻土 、播种到浇水的全过程, 感受种植的乐趣。
观察记录
定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记录生长过程,培养孩 子的观察力和耐心。
养殖体验
动物养殖知识学习
了解不同动物的养殖方法 和习性,以及动物对环境 的适应性和需求。
劳动习惯。
融入科技元素
结合现代农业技术,让 学生了解科技在农业中
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注重情感教育
在活动中加强情感教育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和社会责任感。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农耕活动需要学生动手操作,从种植 、浇水、施肥到收获等一系列农活, 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 和掌握劳动技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 力。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在农耕活动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 神和合作意识。
一起参与农耕活动,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加,有助于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和团 结精神。
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如手套 、帽子、防晒霜等,以防止意 外伤害和晒伤。
限制学生接触危险区域和动物 ,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应急处理和医疗保障
制定应急预案,包括 意外伤害、中暑、食 物中毒等情况的处理 措施。
安排专业医护人员在 现场待命,以便在紧 急情况下提供及时的 医疗救助。
配备急救箱和必要的 急救药品,以便及时 处理意外伤害。
参与度有待提高
部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 高,需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兴趣 和热情。
时间安排需合理
活动时间安排紧凑,部分学生 未能充分体验和感受,建议合

农耕文明时代PPT精品课件

农耕文明时代PPT精品课件
第三单元 ——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
复习课
文明的开端: 爱琴文 克里特文明
古希腊
明 迈锡尼文明
欧洲国 P50-52
雅典
家P50- (西方文化之根) 重要城邦
两者有何不同?
60
斯巴达


古罗马P52-56: 王政时代

时间 公元前509年
衰 的
罗马共和国时代P52-53
最高行政长官 执政官
崇尚武力 法西斯
一、封建庄园的经济:P59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庄园的主人: 国王、贵族、教会
人身依附关系
庄园的劳动者: 农奴 二、农奴的生产生活状况P59 农奴没有人身自由,他们从主人那里领取一小块土地耕种,维 持生活,按时向主人缴纳租税,还要承担各种杂役。
三、为什么要建立行会?P60
随着城市的兴起和手工业生产的繁荣,为了保护同行手工业 者的利益不受外人侵犯,对付封建势力,避免新人的竞争, 保卫同行的共同利益。
出芽生殖
当我们走过青春期之后,我们将走向成年,最 终将走向衰老与死亡。
1.衰老的概念:
衰老是身体各部分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衰退的过程。
2.衰老的表现:
表现有:脸上有大量皱纹,老态龙钟,年老无力, 皮肤失去弹性,钙大量流失,易骨折。行动迟缓, 反应迟钝等等。
3.影响人体衰老的因素:
讨论:为什么同样的年龄有的人看起来 非常年轻,而有的人看起来却非常苍老? 如何保持人的心态年轻?
古希腊、古罗马为什么有如此辉煌的文化成就?
1、发达的经济是文化繁荣的基础。 2、海洋交通的开拓,便于交流与吸收别人的长处。 3、人民的辛勤劳动。 4、文人、学者、艺术家与科学家的刻苦钻研。
古希腊、古罗马为什么有如此辉煌的文化成就?

2024版中国传统文化之农耕文化PPT课件[1]

2024版中国传统文化之农耕文化PPT课件[1]
农耕文化注重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对现代社会家庭关系紧张、邻里冷漠的现象具有改善作 用。
21
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弘扬农耕文化
加强农耕文化的宣传教育
举办农耕文化活动
通过媒体、学校、社区等渠道,加强对农耕 文化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农耕文化的认 知度和认同感。
定期举办与农耕文化相关的活动,如春耕节、 秋收节等,让更多人亲身体验农耕文化的魅 力。
13
家庭伦理与社会道德观念
01 02
家庭和睦与团结
农耕文化注重家庭和睦与团结,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成员 之间应该相互扶持、共同努力。这种观念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农 业发展。
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在农耕社会中,人们普遍尊重老人、爱护幼儿,这种传统美德体现了对 生命的敬畏和对人类情感的珍视。
尊重劳动成果
农耕文化强调对劳动成果的珍视和尊 重,认为浪费粮食和物品是对劳动的 不尊重,也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
提倡节俭和精打细算
在农耕社会中,资源的有限性使得人 们必须学会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这 种节俭观念也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 方面。
2024/1/30
12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
2024/1/30
景。
田园风光
诗词中常出现对田园风光的赞美,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 体现了农耕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农耕情感
古代诗词中也表达了农民对土地 和庄稼的深厚情感,如"但愿苍 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等。
2024/1/30
16
民间故事与传说中的农耕元素
神农尝百草
传说中神农氏亲自品尝百草,教会人们耕种和医药知识。
保护与传承农耕文化遗产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共19张PPT+视频)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共19张PPT+视频)
殷墟后冈H10祭祀坑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商朝的统治 P23
西周的兴衰
翻译:商汤和周武王的革命 符合天意,顺应民心
纣王的暴政
态度:赞同(或支持)
《妲己害政》(局部) ——(明)张居正编《帝鉴图说》第四册,纯忠堂 藏板,清中期刊本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商朝的统治
西周的兴衰 P25
请阅读教材P25的正文和图片,完成周朝建立的相关信息。
周天子九鼎八簋 诸侯七鼎六簋 卿大夫五鼎四簋 士三鼎两簋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商朝的统治
阅读P26教材,了解周朝的衰落。
西周的兴衰 P25
建立周朝
国人暴动
内外矛盾激化
西周被犬戎 族所灭
公元前1046年
前841年 周厉王
周幽王
公元前771年
夏、商、西周三代的灭亡有何相似之处?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2022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24年统编版新教材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 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导读






西周

春秋 社


1. 阅读单元导读,找一找其中讲述的历史事件。 周
战国
变 革
2. 单元导读中有哪些词语是你不理解的?
五种社会形态
原始社会
生产关系变化
单元导读
奴隶主阶级(统治阶级)
——《史记·夏本纪》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王朝的产生。后继 的商朝和西周,国家的地域更为广大,建立了 各项制度,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
《史记·夏本纪》书影
1. 早期国家与王朝有何区别和联系? 2. 夏商西周三朝有何联系?

农耕文明时代-课件

农耕文明时代-课件
农耕文明时代-PPT课件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概述 农耕文明和狩猎文明的区别
引言
农耕文文明的代表。
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农业技术对社会的促进
农业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农耕文明的代表
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的农耕文明,建立了 庞大的王朝。
农耕文明促进了科技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 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3 社会形态的转变
4 文化艺术的繁荣
农耕文明催生了城市的出现,社会发展从族群进 化到国家和帝国。
农耕文明培育了丰富的文化和艺术,留下了世界 上众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结语
农耕文明的重要性
农耕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 里程碑,对现代社会仍有深远影 响。
古印度文明
恒河流域的农耕文明,发展了强 大的宗教思想。
古希腊文明
地中海地区的农耕文明,对艺术、 哲学和政治有重大贡献。
古罗马文明
欧洲地区的农耕文明,建立了庞 大的帝国。
古中国文明
华夏地区的农耕文明,创造了灿 烂的中华文明。
农耕文明的贡献
1 农业技术的发展
2 科技文化的融合
农耕文明推动了农业技术的创新和改进,提高了 粮食产量。
当代社会的启示
农耕文明教诲我们要重视农业, 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
农耕文明的智慧和成果将继续为 人类社会的繁荣和进步贡献力量。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30张PPT)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30张PPT)

定居生活
能够吹奏乐曲,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
原早的始笛农子。业原发始展音乐的意义:
河南贾湖遗址出土炭化稻谷 刻符龟甲
原的基猪有骨 的始形础骼 符除墓农成。。 号葬此与中之种业奠商随外植为定葬代,农甲的遗古了作骨部址文分中物代重具龟还文 要甲有出原,某土明 的家上些了始畜社 物面相炭文饲刻似化字会 质养之画稻有处粒符。和号家,创造物社质会、组精织神(文聚七化孔落(骨、陶笛氏器族、等乐)器)
大汶口白陶鬶 (guī)是用泥土 烧制的陶器。大 汶口文化的陶艺 家,用泥土塑造 一只抽象的,引 颈鸣啼的鸟儿; 然而,它却是可 以盛装美酒的容 器。
蛋壳黑陶高柄 杯,平均厚度 不足0.5毫米, 最薄的仅有 0.3毫米,有 的全器重量只 有40克左右, 是当时最高级 的一种饮酒器。
材料研读
材料一:山东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父系氏族社会的典型文 化形态。距今5千年前后,大汶口原始居民会制作黑陶和白陶。大汶 口晚期的墓葬,有的随葬品很多且精美,有的墓室一无所有。
生产力 的发展
耒耜
生产工具不断进步,生产力不断提高
剩余产 品出现
私有财 产出现
出现贫 富分化
阶级 产生
知识拓展
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 现早期国家,进入了文明社会。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
5.河姆渡人的原始手工业
河姆渡人会制作
陶器、玉器和简
单的乐器骨哨。
陶灶
玉器
骨哨
➢ 出土了中国最早 的象牙雕刻
➢ 懂得使用天然漆
双鸟朝阳纹象牙碟形器
朱漆碗 返回
二、半坡人的生活

传统农耕ppt课件

传统农耕ppt课件

培养勤劳品质
传统农耕需要辛勤的劳动 和付出,有助于培养农民 的勤劳品质和责任感。
传统农耕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促进农村经济多样化
传统农耕的经验和技术在一定历史条 件下是相对成熟的,有助于提高农业 生产效率。
传统农耕不仅局限于粮食生产,还涉 及到许多副业和手工业,有助于促进 农村经济的多样化。
传统农耕文化具有敬天畏命、顺应自然、实用主义等特点,这些特点体现了中国 古代人民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
传统农耕文化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 方式,对于现代社会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02
传统农耕的生产方式与技 术
传统农耕的生产工具

用于翻土、松土,是传 统农耕中最重要的生产
技术更新
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 得传统农耕方式逐渐被淘汰,传统 农业知识和技能面临失传风险。
传统农耕的传承方式与途径
非遗传承
将传统农耕技艺申报非物质文 化遗产,通过政府和社会力量
进行保护和传承。
农业教育
在农村地区开展农业知识和技 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 水平,促进传统农耕技艺的传 承。
建立保护区
划定传统农耕保护区,限制现代农业 技术的过度使用,保护传统农耕方式 的生态环境。
科研支持
鼓励科研机构对传统农耕进行研究, 挖掘其潜在价值和优势,为保护和传 承提供科学依据。
社会参与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传统农耕的保护工 作,形成政府、学术界、企业和公众 共同参与的保护机制。
05
传统农耕的创新与发展
同时,传统农耕中的智慧和经验可以 为现代农业技术创新提供灵感和借鉴 ,促进现代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传统农耕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 强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于现代农 业的绿色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4版原始农耕文化PPT课件

2024版原始农耕文化PPT课件

展示彩陶的丰富器型和独特纹饰,如人面鱼 纹彩陶盆、舞蹈纹彩陶盆等。
彩陶的制作工艺
彩陶的文化内涵
阐述彩陶的制作工艺,包括选料、成型、装 饰和烧制等环节。
探讨彩陶在原始农耕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及所体现的审美观念、宗教信仰和社会生 活等方面的信息。
2024/1/25
18
岩画艺术
2024/1/25
岩画的发现与分布
木杵
用于捣碎谷物,制作食品。 9
骨器工具
骨针
用于缝制衣物、兽皮。
骨铲
用于挖掘、采集。
2024/1/25
骨锥
用于钻孔、刻划。
骨笛
用于娱乐、祭祀等活动。
10
耕作技术与方法
刀耕火种
通过砍伐树木、焚烧草木灰作为肥料, 简单耕作后播种。
轮作休耕
在同一块土地上轮流种植不同作物, 以保持土壤肥力。
2024/1/25
特奥蒂瓦坎遗址
位于墨西哥城东北部,是拉丁美 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代表性遗址 之一,揭示了当时人类已经开始 使用灌溉系统进行农业生产。
2024/1/25
30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2024/1/25
31
音乐舞蹈的社会功能 阐述音乐舞蹈在原始农耕文化中 的社会功能,如祭祀、庆典、娱 乐等场合中的作用和意义。
20
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
神话传说的起源与内容
介绍神话传说的起源和内容, 包括创世神话、英雄神话和神 祇故事等,反映原始人类对自 然和社会的理解和想象。
民间故事的类型与特点
展示民间故事的丰富类型和独 特特点,如生活故事、爱情故 事和机智人物故事等,体现劳 动人民的智慧和审美观念。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20张PPT).ppt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20张PPT).ppt

我国先民们又展现出怎样的智慧来解
北 京
决这些困难呢?
人 雕

第一单 元 史前时期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通过阅读历史地图和观察考古图片,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 会的重要依据。认识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表现出来的智慧和为 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从而产生崇敬之情。 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比较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生产生活状 况及分析不同原因,初步学会归纳、分析、比较,得出历史结论的 思维方式。
( 安 上 )
木 柄
三、半坡居民的生活
阅读本框题正文部分
第一单 元 史前时期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距今年代: 约6000年 发现地点: 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
房屋: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骨器、器
农业: 种植粟
家畜饲养: 猪、狗等 手工业:
渔等 还 网捕 用 捕猎 弓 鱼; 箭
3.某校七年级学生筹划制作介绍半坡居民生活的录像。其中错误的是
A.生活在长江流域
A ( )
B.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C.种植粮食作物粟
D.制造彩陶并会纺织制衣
4.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迄今
发现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懂得使用天然漆”的人群是
A.元谋人
B. 北京人
C ( )
C.河姆渡人 D. 半坡人
1.下列各项与半坡居民无关的一项是
A.使用磨制石器
B.栽培水稻
C.种植粟
D.使用弓箭
B ( )
2.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贝贝的头部纹饰,借鉴了中国古代彩陶
中的鱼纹装饰图案。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下图),我们应该感谢制造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32张PPT)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32张PPT)
元谋人 距今约170万年
北京人 山顶洞人
距今约70万--20年前 距今约3万年前
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 社会的人,如果仅靠在野外 采集、捕捉猎物为生,会有 哪些不便之处?
我来想一想
解决结办论法::受获季得节固变定化的和食天物灾来影源响,大开,始食农物耕来生源活 不充足、是不原稳始定人,类需改要善经生常存迁状徙态。的关键
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猪狗等动物 彩陶、装饰品、乐器,会简单的纺线 织布 定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半坡氏族的磨制石器
石 刀
石耜冠
石 锄
石铲
新 石 器 时 代
石斧
6/4/2023
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 纹陶盆,绘有这类人面鱼 纹的彩陶盆已成为半坡文 化的典型标记
半坡居民会纺织、制衣
尖底瓶
农作物我们种的植先人从食物的 原始农业的 “采集家”畜者饲变养为食物的“生产”者兴的。起重和要发标展志
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的分布
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 半坡遗址
河姆渡遗 址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
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的河姆渡遗址,发现于1973 年,叠压着四个文化层。经测定,最下层的年代为 7000年前。
通过科学发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 各类质料组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以及 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动植物遗骸等文物 近7000件,全面反映了中国原始农耕时期的繁荣景象。
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当时的农业、建筑、纺织、 艺术等东方文明,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佐证,是中国 建国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仔细观察这些文物,你还可 以了解到哪些历史事实?
河姆渡出土的陶猪

农耕PPT模板

农耕PPT模板

农耕旅游的概念与发展
农耕旅游的概念
指以农业生产、农村风貌、农民生活等为主要吸引物,以农业 体验、农业观光、农事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
农耕旅游的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回归自然、体验乡 村生活,农耕旅游应运而生,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
农耕旅游的资源与开发
农耕旅游资源
包括农业生产资源、农村自然景观、农村人文景观等。
灌溉技术
地面灌溉、喷灌、 滴灌等
耕作制度
轮作、间作、套作 等
施肥技术
基肥、追肥、叶面 喷肥等
病虫害防治
生物防治、化学防 治、物理防治等
农耕作物的收获与加工
收获技术
机械收割、人工收割等
产后处理
晾晒、烘干、贮藏等
加工技术
米面加工、油料加工、果蔬加 工等
加工产品
大米、面粉、食用油、果蔬罐头 等
04
农耕生活与习俗
农耕旅游开发
在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的前提下,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将农耕旅游 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推动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农耕文化的传承
通过挖掘、整理、展示农耕文化遗产,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农耕文化的历史渊源、 精神内涵和独特价值。
农耕文化的创新
在传承农耕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和市场需求,进行文化创新,打造具有地 域特色和品牌影响力的农耕文化产品。
农耕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倡生 态农业,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乡村旅游
精神寄托
农耕文化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代表,对于发 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
农耕文化所蕴含的勤劳、朴实、厚道等精神 品质,对于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寄托和道德 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课件(17张PPT)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课件(17张PPT)
制定历法
根据天象观测结果,原始人类制定了最早的历法,如阴历、阳历 等,用以指导农业生产。
天文仪器
在观测天象的过程中,原始人类发明了简单的天文仪器,如日晷 、漏刻等,用于测量时间和确定方位。
2024/1/25
24
数学知识的积累与传播
计数方法
原始人类在生活和生产中逐渐发明了各种计数方法,如结绳记事、 刻划记数等。
原始农耕生活的经济状况与贸易
2024/1/25
19
生产力的提高与经济形态的变化
01石器、骨器、木器等工 Nhomakorabea的使用,提高了生产 效率。
2024/1/25
02
驯化动植物,开始了农 耕和畜牧生活,形成定 居社会。
03
04
生产力的提高使得剩余 产品出现,私有制逐渐 产生。
20
社会分工的出现,促进 了手工业、商业等的发 展。
过浸种催芽、育秧移栽、合理施肥、科学管水等措施进行水稻的种植与
培育。
12
家畜的饲养与繁殖
2024/1/25
猪的饲养与繁殖
猪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家畜之一,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等特点。人们通过圈养、放牧等方 式饲养猪,并采取措施促进猪的繁殖,如选种选配、改善饲养管理等。
狗的饲养与繁殖
狗是我国古代最早驯化的家畜之一,具有忠诚和警觉性高等特点。人们通过驯化野生狗、 选育优良品种等方式饲养狗,并采取措施促进狗的繁殖,如选种选配、加强饲养管理等。
01
CATALOGUE
原始农耕生活概述
3
定义与特点
2024/1/25
定义
原始农耕是指在人类历史上较早 时期,通过简单工具和技术对土 地进行耕作,以获取生活所需食 物的生产方式。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共27张PPT)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共27张PPT)
第一学习主题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半坡原始农业炭化的粟和菜籽粟谷子磨制石器第一学习主题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人面鱼纹彩陶盆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第一学习主题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原始居民距今时间生活地区原始农耕原始家畜饲养业原始手工业千年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半坡种植粟磨制石器石刀耒耜饲养猪狗羊牛鸡等动物骨制箭头鱼叉鱼钩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制造彩陶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半坡居民的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居民的干栏式房屋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房屋名称特点建筑原因干栏式房屋半地穴式房屋炎热多雨潮湿通风防潮气候干燥寒冷雨水较少保暖主要原因是南北方的气候和自然环境的不同第一学习主题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大汶口出土的黑陶和白陶第一学习主题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第一学习主题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原始居民距今时间生活地区原始农耕原始家畜饲养业原始手工业距今约四五千黄河流域山东泰安大农耕经济更大发展制造黑陶白陶手工业更大进步第一学习主题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原始居民距今时间生活地区原始农耕原始家畜饲养业原始手工业长江流域浙江余姚河姆渡村约五六千年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半坡距今约四五千黄河流域山东泰安种植水稻种植粟农耕经济更大发展磨制石器磨制石器石刀耒耜耒耜耕地饲养水牛饲养猪狗羊牛鸡等动物骨制箭头鱼叉鱼钩建造干栏式房屋制造陶器玉器和造船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制造彩陶制造黑陶白陶手工业更大进步第一学习主题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学习与探究第一学习主题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1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他们是a
从考古发现了解我们的先人从食物的 “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
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2、河姆渡居民的原始农耕生活是怎样的?
时间: 距今约七千年
地域: 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
长江流域
生产生活:种植水稻、耒耜耕作、磨制石器。
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 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 畜,会制造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 原始乐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乐文明的确立
变革与争霸
百家争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秦朝一统
礼乐文明的确立
分封制度
宗法制度 礼乐制度
维护秩序、巩固统治
周武王伐纣的故事
西周的建立
时间: 公元前1046年 建国者:周武王 都城: 镐京
---封邦建国的统治秩序
读一读,想一想:
阅读P70第2段,图4-1及说明文字
⒈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
⒉受封的诸侯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⒊分封制的实行在当时有什么积极作用?
⑶和西周相比,现代社会在这方面有什么根本的 不同?
⑷找一找:西周形成的宗法等级制在近、现代社 会还留有的影子?
------贵族生活的行为秩序
“礼”的制度是核心,规范贵族的 身份地位,使贵贱、长幼有序,涉及生 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贵族的“死”(避讳)
天子 崩、驾崩 诸侯 薨
大夫 卒
文士 不禄
“曾侯乙”编钟1978年在湖北随州出土
礼乐文明的确立
分封制度
宗法制度 礼乐制度
维护秩序、巩固统治
我们的骄傲
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⑵“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 了什么?
⑶“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反映 了什么?
⑷“钟鸣鼎食” 是什么意思? …………
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 还能感受到礼乐文明?
第四单元 农耕文明时代(下)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第一课 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
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
1、能够利用实物或文献资料分析礼乐文明在 当时的作用及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2、能够从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体会孔子、墨子、 孟子、韩非子等重要思想家的主张及其深远影响。
3、通过了解春秋争霸、商鞅变法、百家争鸣、 秦的统一等重要事件,分析它们对后世产生的影 响。
⒋时间长了分封制度会不会有消极作 用?为什么?
------家族统治的等级秩序
宗法制就是嫡长子继阅读承P、70诸第子3段分,封图制4-2 度,是周初建立政权、及巩说固明文政字权的一个 重大措施。
讨论 ⑴角各色角:色周分天别子代表、的嫡是长当子时、哪诸个侯等级、?卿大 ⑵夫那(功时臣一)个、人文的士地位、和庶权民力、是奴由隶什么决定的?
“礼”的器物表现形式: 礼器 青铜器→鼎
“乐”的器物表现形式: 乐器 青铜器→钟
P71材料2第2段、P72阅读卡“乐” 文化
⒈孔子是怎么看待周代的礼乐制度的? 他为什么如此重视这些制度?
1.孔子重视尊卑等级,而礼乐制度恰恰是维 护社会秩序的工具。
⒉你认为古代的礼乐制度有什么利弊?
2.一方面起到了维护统治的作用,一方面压 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