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计划成本法的优势和劣势
简述计划成本法
简述计划成本法计划成本法是一种计算投资项目的实际成本的方法,也被称为项目成本法或成本计划法。
这种方法的目标是确定项目的总体成本,并为项目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制定成本计划。
计划成本法的基本步骤如下:1. 确定项目的目标成本:计划成本法首先需要确定项目的目标成本,这是项目的实际成本底线。
这个目标成本应根据项目的规模和增长率来计算,通常是项目开始时估算的成本。
2. 制定成本计划:根据项目的目标成本,制定每个组成部分的成本计划。
成本计划应该包括每个组成部分的成本、交付日期、预计利润和预算损失。
3. 跟踪和控制成本:一旦制定好了成本计划,就需要跟踪和控制成本。
成本跟踪是指定期检查项目的成本,确保成本没有超出预算。
如果成本超出预算,就需要采取纠正措施,例如降低成本或更改项目计划。
4. 实施项目:在实施项目时,需要根据成本计划执行各项任务和活动。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对成本进行监测,以确保项目在预算范围内完成。
计划成本法的优点包括:1. 可以帮助项目管理人员确定项目的实际成本,并为项目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制定合理的成本计划。
2. 可以帮助项目管理人员跟踪和控制成本,确保项目在预算范围内完成。
3. 可以确保项目的实际成本与项目的目标成本相符,从而保证项目的成功。
计划成本法的缺点包括:1. 可能会忽略一些重要的因素,例如风险、技术变化和不可预见的事件。
2. 可能会导致成本计划不准确,从而导致项目成本超出预算。
3. 需要对成本计划进行定期更新,以确保项目的实际成本与预算相符。
总之,计划成本法是一种计算投资项目实际成本的方法,可以帮助项目管理人员制定合理的成本计划,跟踪和控制成本,确保项目在预算范围内完成。
简述计划成本法
简述计划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是一种用于管理成本的方法,它通过对成本进行预测和规划,以便在将来实现既定目标。
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将成本分配到不同的时间段或项目中,并计算出每个项目的预计成本。
相比传统的直接成本法,计划成本法更加注重成本的规划和控制,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盈利能力。
以下是计划成本法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步骤:
1. 预测成本:对当前和未来的需求进行分析,以确定所需的成本和资源。
这些预测数据通常来自于市场研究和数据分析。
2. 制定预算:根据预测数据,制定一个预算,确定每个项目或时间段的预计成本。
预算通常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例如采购成本、人工成本、运输成本等。
3. 分配成本:将预算分配到不同的项目或时间段中。
这可以通过将预算成本除以项目或时间段的长度来实现。
4. 监控成本:监控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如果差异超过一定阈值,需要进行成本控制或调整。
5. 总结和评估:对计划成本法的实施进行总结和评估,以便改进和优化方法。
计划成本法的优点包括:
1. 能够帮助企业制定更加合理的预算和计划,避免资源浪费和成本超支。
2. 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降低企业的总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3. 能够更好地预测成本,帮助企业在将来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当然,计划成本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可能会忽略一些必要的成本和资源,导致成本分配不准确。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计划。
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
首先,我们来介绍实际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是根据项目实际发生的成本来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方法。
在实际成本法中,项目团队会根据实际发生的成本情况进行预算调整和成本控制,以确保项目能够按时按质完成。
实际成本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超支或节约的问题,有利于项目成本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但是,实际成本法也存在着对项目成本的灵活性要求较高,需要及时准确地获取成本信息等挑战。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计划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是根据项目预算计划来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方法。
在计划成本法中,项目团队会根据项目的预算计划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以确保项目的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计划成本法的优点在于能够通过预算计划来指导项目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有利于项目团队在预算范围内有效地开展工作。
但是,计划成本法也存在着对预算计划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要求较高,需要及时调整预算计划等挑战。
在实际应用中,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常常结合使用,以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
在项目初期,可以通过计划成本法来进行预算计划和成本控制,随着项目的进行,可以逐渐转向实际成本法,及时调整预算计划和成本控制,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是项目管理中常用的两种成本管理方法,它们各自具有一定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成本管理方法,以确保项目的成本控制和管理能够有效进行。
希望本文对读者能够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对计划成本法和交互分配法的理解
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计划成本法和交互分配法这两种成本分配方法。
1. 计划成本法的理解1.1 什么是计划成本法?计划成本法是一种将成本分配给各个成本对象的方法,它是根据预先制定的成本计划来确定成本分配的依据的。
在计划成本法中,成本对象的实际利用情况并不影响成本的分配,而是将成本根据预先确定的比例分配给各个成本对象。
1.2 计划成本法的优缺点优点:计划成本法可以简化成本分配的过程,减少了对实际利用情况的考虑,易于操作。
缺点:计划成本法忽视了实际利用情况对成本的影响,可能导致成本分配不够准确,影响经营决策的准确性。
2. 交互分配法的理解2.1 什么是交互分配法?交互分配法是一种根据各个成本对象之间的相互关联程度来决定成本分配的方法。
在交互分配法中,成本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被充分考虑,成本分配会更加符合各个成本对象的实际利用情况。
2.2 交互分配法的优缺点优点:交互分配法可以更准确地考虑成本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使得成本分配更具有实际意义。
缺点:交互分配法的操作相对复杂,需要充分了解各个成本对象之间的关联程度,不易操作。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成本分配方法,以确保成本分配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总结:在本文中,我们主要探讨了计划成本法和交互分配法这两种成本分配方法。
通过对这两种成本分配方法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成本分配的核心要点,并在实际运用中选取合适的方法。
在选择成本分配方法的过程中,需综合考虑成本对象的实际情况以及企业的经营需求,以确保成本分配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对于不同的企业和成本对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成本分配方法。
计划成本法适用于成本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较弱,而交互分配法适用于成本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较为复杂的情况。
选择合适的成本分配方法可以更好地反映成本对象的实际利用情况,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以上就是对计划成本法和交互分配法的理解和个人观点。
希望本文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详解计划成本法的优势和劣势1
详解计划成本法的优势和劣势存货的核算有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零售价法,其中计划成本法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分析一下计划成本法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同时它也是初级会计职称中的知识点,下面就赶紧来看一下具体的内容吧!计划成本法的优势分析:计划成本法在大中型制造行业一直被广泛使用,即使在信息化环境下,还是很多企业对材料的主要核算方法。
其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归集和分配实现品种繁多的材料从计划价格调整为实际价格的核算,有利于企业对存货的管理,简化会计工作。
在信息化环境下,单纯从核算的难易繁简上看,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的差别不再明显,但对于大中型企业尤其在制造业,材料种类繁多、出入库频繁,使用计划成本核算优势明显。
在实践中我们往往还按材料性质不同分类归集,因为同种类材料其价格走势基本是一致的,而不同种类材料价格的波动幅度差异较大,分类计算可以对同种类材料产生的材差在同种类材料的发出金额中分摊,使材料成本更接近实际成本,达到按实际成本简化核算的效果。
(二)不受任何条件限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计划成本法只要给材料制定合理的计划价格就可以满足材料收发和核算的需要,而实际成本法要基于库房使用库存管理软件后,用计算机做大量的核算工作下才能进行,对库存管理的要求很高。
具体做法是:材料入库时按发票实际结算价格录入,出库时按移动加权平均法系统自动给材料算出库价格。
要做好实际价格法的核算还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材料物资种类繁多,进出货频繁,使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即便是借助现在的计算机管理,依然是很麻烦的。
库房在材料录入上工作量增大,人工操作难免出错率也提高,依然会影响价格数据质量。
其次部分材料无法实现按实际价格入库,如:月末没有发票结算的入库材料,还有半成品和自制件生产和入库,在月中成本未计算出来前,入库是没有成本的,相应的领用半成品和自制件的发出成本怎么计算。
成本会计计划成本分配法
成本会计计划成本分配法成本会计中的计划成本分配法呀,可有趣啦。
一、啥是计划成本分配法呢?简单来说,这就是一种在成本会计里用来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方法哦。
就好比一群小伙伴要分糖果,不过这个糖果不是普通的糖果,是企业里那些辅助生产车间产生的费用。
在计划成本分配法里,我们先按照事先确定好的计划单位成本,把这些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给各个受益的单位。
比如说,企业里有供电车间和供水车间这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我们就先按照计划好的每度电多少钱、每吨水多少钱这样的单位成本,把它们的费用分给那些要用它们电和水的部门,像生产车间啦、管理部门之类的。
二、为啥要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呢?这里面可大有讲究呢。
一方面,这种方法计算起来相对简单。
你想啊,如果企业规模很大,辅助生产车间和受益部门超多,如果不按照计划成本先分配一下,那计算起来得多乱呀。
就像你整理一堆乱七八糟的小物件,要是先按照一定的规则分个类,就好整理多啦。
另一方面呢,它能够考核和分析辅助生产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
如果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差别很大,那就说明在成本计划或者成本控制方面可能出了问题,企业就可以及时发现并且改进啦。
三、计划成本分配法的具体步骤。
1. 第一步就是要确定计划单位成本啦。
这可不能瞎定哦,要根据企业以往的经验、市场的情况还有生产的计划等好多因素综合起来确定。
比如说,供电车间的电,要考虑发电设备的折旧、燃料的价格、工人的工资等因素,然后算出每度电大概应该是多少钱的计划成本。
2. 第二步呢,就按照这个计划单位成本,把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分配出去。
就像前面说的,供电车间按照计划的每度电的成本,把电分给各个车间和部门,供水车间也按照每吨水的计划成本把水费分出去。
3. 第三步,这时候要计算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成本啦。
这个实际成本包括原来自己本身的成本,再加上按照计划成本分配进来的其他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
比如说供电车间,它自己有生产成本,然后供水车间按照计划成本分给它的水费也要算进去,这样就得到了供电车间的实际成本。
计划成本分配法
在未来,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成本管 理意识,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以应对 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企业也 需要关注新兴成本管理工具和方法的 发展,如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 ,以实现更精细化的成本管理。
THANKS
感谢观看
可能引发道德风险
由于计划成本分配法可能涉及到人为的调整 和干预,因此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需要加 强监督和审计。
改进与优化建议
加强数据治理
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整理和更新机制,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 时效性,从而提高计划成本分配法的准确性。
引入动态调整机制
在计划成本分配法中引入动态调整机制,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和业务 环境的变化。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计划成本分配法是一种将成本分 配到各个责任中心的方法,它基 于预先设定的计划成本率来分配 成本。
特点
计划成本分配法有助于提高成本 核算的准确性和成本控制的有效 性,同时还能提供责任中心之间 的成本比较和评价依据。
工作原理与流程
工作原理
计划成本分配法基于预先设定的计划成本率,将各责任中 心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并分析原因, 进而采取措施进行成本控制。
计划成本分配法
• 引言 • 计划成本分配法的概念 • 计划成本分配法的应用 • 计划成本分配法的优势与局限性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计划成本分配法是一种成本分配方法,它根据预先设定的计划成本将间接费用分 配到产品或服务中。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生产过程较为稳定、间接费用占比相对较 高的企业。
与实际成本法相比,计划成本分配法更注重预先设定的计划成本,而不是实际发 生的成本。
服务业
在服务行业中,计划成本分配法 可用于服务项目成本的预测和核 算,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服程
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
首先,我们来看看计划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根据预算数额和计划生产量,计算出每个产品的成本,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按照计划成本进行核算。
计划成本法的优点是能够提前预测和控制成本,有利于企业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和预算计划。
然而,计划成本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忽略了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导致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实际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结束后,根据实际发生的成本来核算产品成本。
实际成本法的优点在于能够真实反映出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成本,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产品成本和企业经营状况。
然而,实际成本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无法提前预测和控制成本,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成本控制带来一定的困难。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求,灵活运用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
例如,在产品开发初期,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成本控制和定价策略制定;而在产品成熟期,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和经营分析。
同时,企业还可以结合两种成
本法,采取综合成本法进行成本管理,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经
营需求。
总的来说,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各有其优缺点,企业在选
择成本法时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灵活运用,以实现成
本控制和经营管理的最佳效果。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计划成本法账务处理
一、引言计划成本法是一种以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为基础,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进行核算和管理的会计方法。
在我国,计划成本法广泛应用于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计划成本法的账务处理过程,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此方法。
二、计划成本法的基本原理1. 计划成本法的定义计划成本法是指企业根据生产经营计划,预先制定出各项产品的计划单位成本,然后以计划单位成本为基础,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进行核算和管理。
2. 计划成本法的优点(1)有利于加强成本管理,提高成本效益;(2)便于企业进行成本分析和考核;(3)有利于企业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和销售价格。
3. 计划成本法的适用范围计划成本法适用于生产周期较长、产品品种较多、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
三、计划成本法的账务处理过程1. 制定计划单位成本企业应根据生产计划、原材料消耗定额、人工费用定额等,制定出各项产品的计划单位成本。
计划单位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2. 计算生产成本(1)直接材料成本:根据原材料消耗定额和实际耗用原材料数量,计算直接材料成本。
(2)直接人工成本:根据人工费用定额和实际耗用人工工时,计算直接人工成本。
(3)制造费用分配:将制造费用按一定的分配标准,如生产工时、生产量等,分配到各个产品。
3. 核算完工产品成本根据计划单位成本和生产成本计算结果,核算完工产品的实际成本。
具体步骤如下:(1)计算完工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完工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完工产品数量×计划单位成本中的直接材料成本。
(2)计算完工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完工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完工产品数量×计划单位成本中的直接人工成本。
(3)计算完工产品制造费用:完工产品制造费用=完工产品数量×计划单位成本中的制造费用。
(4)计算完工产品实际成本:完工产品实际成本=完工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完工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完工产品制造费用。
4. 核算在产品成本在产品成本是指尚未完工产品的成本。
计划成本法
贷:材料采购
10 000
8
计划成本法
二、存货的取得及成本差异的形成
(5)6月22日,收到6月16日已入库原材料的发票等结算凭证,增值税专用发票上
注明的材料价款为25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40 000元,开出一张商业汇票抵付。该
批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43 000元。
借:材料采购
2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 000
7
计划成本法
二、存货的取得及成本差异的形成
(2)6月10日,购入一批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80 000元,增
值税税额为28 800元。货款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材料尚在运输途中。
借:材料采购
18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8 800
贷:银行存款
208 800
(3)6月16日,购入一批原材料,材料已经运达企业并已验收入库,但发票等结算
凭证尚未收到,货款尚未支付。暂不作会计处理。
(4)6月18日,收到6月10日购进的原材料并验收入库。该批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
170 000元。
借:原材料
170 000
贷:材料采购
170 000
借: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10 000
本月已付款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并已验收入库的存货,按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分别
汇总,一次登记本月存货的增加,并计算和结转本月存货成本差异。
10
计划成本法
二、存货的取得及成本差异的形成
2.其他方式
企业通过外购以外的其他方式取得存货,不需要通过“材料采 购”科目确定存货成本差异,而应直接按取得存货的计划成本, 借记“原材料”等存货科目,按确定的实际成本,贷记“生产成 本”“委托加工物资”等相关科目,按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 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如何运用计划成本法来进行产成品的核算
如何运用计划成本法来进行产成品的核算计划成本法是会计核算的一种方法,也是企业在存货核算中较常采用的一种方法。
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是指对存货的日常收入、发出、结存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并设置“成本差异”科目登记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月末再通过对存货成本差异的分摊,将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和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进行反映的一种方法。
一、计划成本法的优点1.简化日常核算手续,提高月末的结算效率在计划成本法下,同一种存货只有一个单位计划成本。
因此,存货明细账平时可以只登记收发存的数量,而不必登记收发存的金额。
当需要了解某一种存货收发存的金额时,以该存货的单位计划成本乘以相应的数量,就可以求得。
大大简化了存货的日常核算手续,也大大提高了月末的结算效率。
2.通过对成本差异的分析,为成本管理、成本控制和部门考核提供依据在计划成本法下,“成本差异”科目登记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
月末通过对存货成本差异的分析比较,寻求实际成本脱离计划成本的形成原因,对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也具有指导意义。
二、如何运用计划成本法来进行产成品的核算1.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核算项目根据产成品的组成确定产成品成本的核算项目:(1)直接材料: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
(2)直接人工: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及按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和规定的比例计提的福利费。
(3)制造费用: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种间接费用。
(4)其他费用:除上述三项组成之外,还有不能忽略的其他费用。
例如,如果产成品生产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或动力时,那么可以增加“燃料及动力”这一核算项目。
2.编制产成品成本的计价目录对每种产成品制定单位计划成本目录并按成本核算项目编制产成品单位计划成本计算表。
产成品的计划成本应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制定,使计划成本尽可能接近实际成本。
在制定时可参照近几年的数据综合考虑确定。
当成本差异较大或成本组成变化较大时,应及时调整计划成本。
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
首先,实际成本法是一种基于实际发生成本的管理方法。
它通
过对项目执行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记录和分析,来评估项目
的成本绩效。
实际成本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提供真实的成本数据,有
利于及时发现成本偏差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调整。
然而,实际成本法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比如需要大量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工作,成本控制和预测的准确性受到项目执行过程中诸多不确定因
素的影响。
相比之下,计划成本法是一种基于预先制定的成本计划的管理
方法。
它通过对项目成本的预算和计划进行制定和管理,来评估项
目的成本绩效。
计划成本法的优点在于能够为项目提供一个清晰的
成本框架和目标,有利于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预测。
然而,计
划成本法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比如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计
划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导致成本控制和预测的不准确性。
在实际项目管理中,通常会综合运用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
进行成本管理。
实际成本法能够提供真实的成本数据,有利于发现
问题和偏差;而计划成本法能够为项目提供一个清晰的成本框架和
目标,有利于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和预测。
因此,综合运用两种方
法能够更好地满足项目成本管理的需求。
总之,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在实际
项目管理中需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成本管理方法。
同时,综合运用两种方法能够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优势,实现对项目
成本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计划成本分配法是一种常见的成本分配方法,用于将企业的总成本按照不同的计划、项目或部门进行分配。
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
计划成本分配法容易导致不公平的结果。
因为它主要根据计划和预算进行成本分配,而真实的成本可能和计划存在差异。
如果一个部门的实际成本低于计划成本,而另一个部门的实际成本高于计划成本,那么计划成本分配法可能导致前者得到过多的资源,而后者则得到过少的资源。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可以通过跟踪和监控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及时调整成本分配结果。
可以将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对差异较大的部门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
计划成本分配法忽视了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一个部门对另一个部门的成本分配可能有重要影响,而计划成本分配法很难捕捉到这种关系。
如果一个部门的主要任务是为其他部门提供支持服务,那么它的成本分配应该考虑到这种关联性。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引入一些补充措施。
可以使用一些评估方法来量化部门之间的关联性,然后根据这些关联性进行成本分配。
可以建立一个以服务为导向的成本分配机制,根据服务的使用情况来分配成本,以更好地反映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计划成本分配法容易导致资源浪费。
因为它主要依据计划和预算进行成本分配,而不是根据实际需求和效益进行分配。
如果某个部门的实际需求较低,但根据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给它的资源过多,就会造成资源浪费。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根据实际需求和效益进行分配。
可以通过评估各个部门的实际需求和效益,确定资源的分配比例。
还可以使用一些措施来促使各个部门合理使用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计划成本分配法的制定和执行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为它需要预测和估计未来的成本,而这些预测和估计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误差。
计划成本分配法的执行也需要严格的监控和控制,避免出现资源浪费和不公平的情况。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加强预测和估计的准确性。
实际成本法与计划成本法核算的比较
实际成本法与计划成本法核算的比较1.定义:-实际成本法:实际成本法是根据实际发生的成本数据进行核算,包括原材料成本、直接劳动成本、制造费用等。
该方法将实际产出量与实际成本相结合,计算出每单位产品所需的成本。
-计划成本法:计划成本法是基于计划数据进行核算,通过运用成本预算和标准成本来计算产品的成本。
它以标准产量和标准成本为基础,计算出每单位产品的成本,然后与实际成本进行对比。
2.优缺点比较:-实际成本法的优点:-真实性高:该方法根据实际发生的成本数据进行核算,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使核算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适用范围广:实际成本法适用于各种复杂的生产过程,包括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等。
-实际成本法的缺点:-时间和工作量大:使用实际成本法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因此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工作量。
-反应滞后:实际成本法只能在产品完成后才能计算出成本数据,不能及时反映有效控制的效果。
-计划成本法的优点:-可比性好:计划成本法使用标准成本进行核算,可以与实际成本进行对比,以评估成本控制的效果。
-反应及时:计划成本法可以根据标准成本及时预测和控制成本,使管理者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成本控制。
-计划成本法的缺点:-不够真实:计划成本法基于标准成本进行核算,有时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使得计算结果不够真实可靠。
-适用范围窄:计划成本法适用于规模较大、生产过程较稳定的企业,对于多变和复杂的生产过程不太适合。
3.运用情况比较:-实际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不稳定、多品种、小批量的企业,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产品的成本情况。
-计划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较稳定的企业,可以通过标准成本对比实际成本,及时预测和控制成本。
4.选择依据:-实际成本法适用于关注真实性和具体生产过程的情况,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工作量。
-计划成本法适用于注重成本控制和及时反应的情况,需要预测和测算成本。
总之,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各有优缺点,在不同的情况下适用于不同的企业。
谈谈计划成本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谈谈计划成本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摘要,存货计价方法是财务进行核算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计划成本法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但实际应用中还是存在很多误解;或不熟悉。
本文通过介绍计划成本法的概念、优缺点、应用方法;以及笔者多年工作的体会;总结出应用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以及发挥财务管理作用。
关键字,计划成本法:实际成本法:优缺点:应考虑问题对于存货核算的计价方式;有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
一提起计划成本法;有的会计人员;特别是长期在小企业里工作的人员都认为太复杂了;对这种计价方法的使用及优点不甚了解;本文简要介绍一下计划成本法、分析计划成本法的优缺点;及实际运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什么是计划成本法计划成本法是指企业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同时另设“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作为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联系的纽带;用来登记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额;计划成本法下存货的总分类和明细分类核算均按计划成本计价。
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
很多企业原材料核算采用计划成本法;而半成品、产成品采用实际成本法。
如果企业的半成品、产成品品种繁多的;或者在管理上需要分别核算其计划成本和成本差异的;也可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
计划成本法虽然强调的是“计划”下的成本;但它仍是适时地关注实际成本;与实际成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在取得存货时;将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相对比得出存货的“材料成本差1/5页异”;表面上看只是一个简单的计算过程;其实质是控制和决策过程。
计划成本法与实际成本法相比较的优缺点,一(计划成本法优点在计划成本法下;材料明细账可以只记录收入、发出和结存的数量;将数量乘以计划单位成本;随时求得材料收、发、存的金额;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计算和调整发出和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简便易行。
在规模较大、存货品种多、收发频繁的企业;可以简化核算工作。
为采购成本发生的一些必要支出;如运杂费、包装费;采用实际成本法需于每批发生时进行分配;而采用计划成本法可归集到材料成本差异一并分配;简化业务处理工作量。
某企业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某企业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材料的核算方式对于成本控制和管理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计划成本核算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某企业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具体情况。
计划成本核算,简单来说,就是企业预先为各种材料制定一个计划单价,然后在日常的材料收发业务中,按照这个计划单价来核算材料的收入、发出和结存成本。
首先,我们来看看计划成本核算的优点。
它有助于加强企业对材料成本的控制和管理。
通过事先制定计划单价,企业能够对材料的成本有一个较为明确的预期,从而在采购环节进行更有效的成本控制。
而且,计划成本核算能够简化会计核算工作。
在实际操作中,不必每次都确定材料的实际成本,而是直接按照计划单价进行核算,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某企业在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首先会制定详细的材料计划成本目录。
这个目录中包含了企业所使用的各种材料的名称、规格、计划单价等信息。
计划单价的制定通常会参考市场价格、历史成本以及企业的预期目标等因素。
在材料采购环节,当企业购入材料时,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借记“材料采购”科目,同时按照计划单价和采购数量计算出的计划成本,贷记“原材料”科目,实际支付价款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记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比如,某企业购入 A 材料 1000 千克,实际支付价款 12000 元,计划单价为 10 元/千克。
则会计处理为:借:材料采购 12000贷:银行存款 12000借:原材料 10000材料成本差异 2000贷:材料采购 12000在材料发出环节,企业按照计划单价计算发出材料的成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原材料”科目。
同时,要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假设企业生产车间领用 A 材料 500 千克,则会计处理为:借:生产成本 5000贷:原材料 5000期末,企业需要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将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进行分摊。
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计划成本)× 100%如果材料成本差异率为正数,表示实际成本高于计划成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从“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转出,增加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如果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负数,表示实际成本低于计划成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从“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转出,减少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市场价格波动较快,为尽可能接近实际价格会频繁调整计划价,这样的话采用计划价法进行核算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
一是受暂估材料影响:本月材料的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X 100%。从理论上来讲,构成公式分母的“本月收人材料的计划成本”不包括暂估入账的材料的计划成本。因为公式分子中没有暂估材料对应的材料成本差异,如果不剔除公式分母中暂估入账材料的计划成本,就会造成公式分子与分母口径不一致,违背了会计上的“配比原则”。
(一)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归集和分配实现品种繁多的材料从计划价格调整为实际价格的核算,有利于企业对存货的管理,简化会计工作。在信息化环境下,单纯从核算的难易繁简上看,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的差别不再明显,但对于大中型企业尤其在制造业,材料种类繁多、出入库频繁,使用计划成本核算优势明显。在实践中我们往往还按材料性质不同分类归集,因为同种类材料其价格走势基本是一致的,而不同种类材料价格的波动幅度差异较大,分类计算可以对同种类材料产生的材差在同种类材料的发出金额中分摊,使材料成本更接近实际成本,达到按实际成本简化核算的效果。
详解计划成本法的优势和劣势
存货的核算有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零售价法,其中计划成本法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分析一下计划成本法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同时它也是初级会计职称中的知识点,下面就赶紧来看一下具体的内容吧!
计划成本法的优势分析:
计划成本法在大中型制造行业一直被广泛使用,即使在信息化环境下,还是很多企业对材料的主要核算方法。其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实践证明:核算使用信息化简单地停留在模仿替代手工核算阶段,只能进行事后反映,无法进行科学决策、预测和事中控制,不能充分反映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需求的信息。市场经济中要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取胜需要控制好各项成本费用。在设计成本定型后,采购成本、生产成本和各项费用的控制就是从管理上要效益了,使用计划价格法可以考核并控制采购成本、生产成本及各项费用在公司的预算范围内。因此制定计划价格的做法符合我国目前预算管理的要求,而且即便是采用实际成本法,仍有必要进行材料成本差异的事后分析,既然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都能对材料的成本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相比之下,实际成本法就不如计划成本法直观,计划成本法更能发挥对材料成本的分析与实时控制管理功能。
(三)信息化环境下,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法已不再是难事,但计划成本法的优势不仅仅是简化了核算,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管理。随着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广泛应用,一些传统的核对、计算、存储等内部会计控制方式都被计算机轻而易举地替代,但一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如拟订物资采购计划、业务程序控制等仍将有效地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帮助企业更加有效地应用信息,进行真正的变革与创新。
上面的内容分别对计划成本法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希望大家都可以理解,在会计中懂得怎么去应用。此外,计划成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等账户,将发出的存货和期末结余的存货调整为实际成本。
二是受存货中长期积压物资的影响:积压物资金额较大时作为分母的主要组成部分会稀释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利用此差异率核算的话,不能准确反映本月出库材料的实际成本。尤其在本月入库材料的实际价格波动较大,随之与计划价格偏差较大时,积压物资对材料成本差异率的影响更加明显,本月产品成本就会反映出明显失真。
(二)计划价格使用综合差异率调整为实际价格,容易造成产品成本与实际偏差较大,不能准确反映产品的实际盈利水平,给产品成本分析带来误差。不同材料差异大小不同,在具体分到不同产品时又用统一的综合差异率分摊,从总体上看通过综合差异率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但从不同产品的成本构成看没有准确核算出分产品的实际成本。在信息化环境下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后这个问题将迎刃而解。
(二)不受任何条件限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计划成本法只要给材料制定合理的计划价格就可以满足材料收发和核算的需要,而实际成本法要基于库房使用库存管理软件后,用计算机做大量的核算工作下才能进行,对库存管理的要求很高。
具体做法是:材料入库时按发票实际结算价格录入,出库时按移动加权平均法系统自动给材料算出库价格。要做好实际价格法的核算还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材料物资种类繁多,进出货频繁,使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即便是借助现在的计算机管理,依然是很麻烦的。库房在材料录入上工作量增大,人工操作难免出错率也提高,依然会影响价格数据质量。其次部分材料无法实现按实际价格入库,如:月末没有发票结算的入库材料,还有半成品和自制件生产和入库,在月中成本未计算出来前,入库是没有成本的,相应的领用半成品和自制件的发出成本怎么计算。另外,项目费用计划和部门计划在没有计划价时用什么价格,会不会出现差异较大而产生的控制过严或指标过松现象?
计划成本法的劣势分析:
企业在采用计划价进行会计处理时,大多数对差异的分摊是通过计算分类综合差异率在存货发出与存货结存间分配,但并不是每种存货的真实差异。按照综合差异率调整后的存货成本即使分类核算差异也掩盖了存货的真实成本。成本核算的不准确给产品成本和毛利分析带来难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材料成本差异率的准确性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