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护理
新生儿窒息的影响因素及护理
![新生儿窒息的影响因素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3b11217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af.png)
新生儿窒息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无法正常呼吸,导致缺氧。
新生儿窒息是一种危险的情况,可以对婴儿的身体造成永久性的损害,甚至导致死亡。
因此,护士和医生必须小心照顾这些儿童,了解新生儿窒息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
影响因素1. 先天性异常先天性异常是新生儿窒息的一种常见原因。
例如,新生儿可能出生时呼吸道有阻塞,或者神经发育不良,导致难以控制呼吸。
此外,婴儿的肺部可能没有充分发育,使得婴儿难以呼吸。
2. 分娩过程中的问题分娩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问题,例如产道狭窄、胎儿难以通过或者胎儿心率异常。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婴儿窒息。
此外,经过长时间的分娩,婴儿会疲惫不堪,也会增加窒息的风险。
3. 母亲的状况母亲的健康状况也可能影响新生儿窒息的风险。
例如,母亲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压等疾病,会增加婴儿窒息的风险。
此外,母亲吸烟或饮酒也会对胎儿造成伤害,增加新生儿窒息的风险。
4. 外部因素婴儿出生后,外部环境也可以影响窒息的风险。
例如,新生儿可能感染了细菌或病毒,导致肺炎或其他呼吸道问题。
此外,新生儿可能受到机械性窒息的影响,例如在水中呼吸或者被窒息物体覆盖等情况下。
护理对于新生儿窒息,必须进行及时的护理,以避免永久性损伤或死亡。
以下是有关如何护理新生儿窒息的一些指南:1. 识别新生儿窒息的症状最初的症状可能非常微妙,例如呼吸困难或脸色变蓝。
因此,必须密切关注婴儿的呼吸和颜色。
2. 维持呼吸通畅如果婴儿呼吸困难,必须采取措施确保呼吸畅通。
可以采用吸氧、呼吸机和人工呼吸等措施,以帮助婴儿保持呼吸顺畅。
3. 维持体温窒息婴儿可能无法控制自己的体温,因此必须使用高效保温措施,以保持体温稳定。
4. 监测血氧水平使用血氧饱和度监测设备可以帮助护士或医生监测婴儿的氧气水平,以确保氧气供应充足。
5. 给予营养支持婴儿窒息后需要额外的营养支持,以帮助他们恢复体力和健康。
可以采用母乳喂养或婴儿配方奶粉来补充营养。
结论新生儿窒息是一种危险的情况,可能对婴儿的身体造成永久性的损害,甚至导致死亡。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0d9df9ca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6f.png)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无法维持呼吸功能,导致缺氧和组织损伤的状况。
当新生儿发生窒息后成功复苏,护理工作显得至关重要,旨在促进婴儿的健康恢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将详细介绍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内容。
一、呼吸管理:1.建立通畅的呼吸道:保持婴儿头部处于中立位置,以确保喉部通畅。
2.监测呼吸频率和氧饱和度:对婴儿进行连续监测,确保呼吸频率正常且氧饱和度维持在适当范围。
3.给予辅助通气:对需要的婴儿进行灵敏和有效的通气支持,包括面罩、插管和呼吸机等方法。
4.喂养和吮吸管理:根据婴儿状况,适时启动喂养和吮吸能力的训练,以促进肺功能和营养吸收的逐渐恢复。
二、循环管理:1.监测心率和血压:密切监测婴儿的心率和血压,及时发现心率变化和低血压等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静脉通路管理:建立静脉通路,以便于给予药物和静脉输液,确保婴儿的药物和液体需求得到满足。
3.液体管理:根据婴儿的体重、出生情况和临床表现等因素,合理调整液体补给量,确保婴儿的水电解负平衡得到纠正。
4.温度管理:保持婴儿的体温稳定,防止低体温和高体温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
三、神经系统管理:1.监测婴儿意识和神经功能:密切观察婴儿的意识状态、运动功能和感觉反应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根据需要,进行脑电图、脑影像学和听力筛查等检查,以评估婴儿神经系统的功能恢复。
3.促进早期发育和早期干预:通过提供良好的刺激和早期康复训练,促进婴儿神经发育和功能恢复的机会。
四、营养管理:1.护理喂养:根据婴儿的体重、胃肠功能和吞咽反射等情况,合理确定喂养方式和喂养频率,并确保婴儿获得充足的营养。
2.预防和处理吞咽困难:对存在吞咽困难的婴儿,采取措施预防误吸,如适时采用辅助喂养工具或经鼻饲管进行喂养。
3.促进肠道功能恢复:通过早期启动肠道功能和腹部按摩等措施,促进婴儿肠道功能的恢复和胃肠道内容物的顺利排出。
五、家庭支持:1.提供信息和教育:与家属沟通,提供关于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的详细信息和指导。
新生儿窒息护理措施
![新生儿窒息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f069f6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63.png)
新生儿窒息护理措施引言新生儿窒息是指由于呼吸、循环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而导致呼吸功能不全的一种状况。
窒息是新生儿期最常见、最严重的急性呼吸衰竭原因之一,严重窒息可能导致死亡或永久损伤。
因此,在产科医院和儿科医院,加强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窒息的原因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娩并发症:分娩过程中,产妇胎盘早剥、胎儿窘迫、难产等情况会增加新生儿窒息的风险。
2.呼吸系统疾病:新生儿出生时,呼吸系统尚不完善,如果出现呼吸道感染、肺发育不良等疾病,会增加窒息的风险。
3.循环系统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闭锁等疾病会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4.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缺氧、颅内出血等情况也会引起新生儿窒息。
护理措施为了预防和及时处理新生儿窒息,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窒息护理措施:1. 准备设备和环境在产科和儿科医院中,需要配备足够的呼吸机、氧气、吸引器等设备,并保持环境清洁和儿科病房的光线柔和。
2. 观察呼吸和循环状况新生儿窒息时,呼吸和循环状况会出现异常,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呼吸频率、深度以及心率等指标的变化。
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如给予氧气、清除呼吸道阻塞等。
3. 给予氧气治疗新生儿窒息患者常常出现低氧血症,给予氧气治疗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护理措施。
可以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的方式给予高浓度氧气,以提高血氧饱和度。
4. 清除呼吸道阻塞新生儿窒息时,呼吸道常常会被分泌物、羊水或胎粪等物质阻塞,导致呼吸困难。
护理人员应及时清除呼吸道阻塞,可采用吸引器吸除分泌物或用软塑料管吸出阻塞物。
5. 心肺复苏如果新生儿呼吸和心率停止,护理人员需要马上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包括按压胸骨和给予人工呼吸等措施,以维持血液氧供,保护心脑等重要器官功能。
6. 防止感染由于新生儿窒息可能需要长时间的住院治疗,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控制感染的发生。
密切观察儿童的体温和病情变化,保持病区的清洁和消毒,避免感染传播。
新生儿轻度窒息护理查房
![新生儿轻度窒息护理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12aeec0b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1.png)
新生儿轻度窒息护理查房1.体温监测:新生儿窒息后体温常下降,因此我们要密切监测新生儿的体温变化。
可以通过接触式温度计或体温监护仪来测量体温,保持新生儿的温暖。
同时,要避免使用冷却设备,以免进一步降低体温。
2.呼吸监测:新生儿窒息后呼吸不规则,可能出现呼吸抬头引发的颤动等现象。
我们应监测新生儿的呼吸频率和深度,并观察呼吸的规则性和质量。
如果必要,可以辅助呼吸,如使用呼吸机或给予吸氧。
3.心率监测:新生儿窒息后心率常下降,甚至可能出现停搏。
我们应密切监测新生儿的心率变化,并及时采取措施。
如果新生儿的心率明显下降,可以通过按压控制或给予药物来恢复心脏功能。
4.血氧饱和度监测:新生儿窒息后血氧饱和度常下降,甚至可能出现低氧血症。
我们应监测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并根据需要给予吸氧治疗。
5.饮食和营养:新生儿窒息后食欲常下降,容易出现吸允困难。
我们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进食情况,保证其能够摄入足够的营养。
如果有需要,可以通过胃管喂养或静脉输液来满足其营养需求。
6.就寝和环境:新生儿窒息后容易出现睡眠不稳定等问题。
我们应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尽量减少噪音和刺激,帮助新生儿安静入睡。
7.情绪支持和家属教育:新生儿窒息不仅对新生儿本身造成一定的影响,也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焦虑。
作为护士,我们要给予家属情绪上的支持,并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新生儿。
总之,在对新生儿轻度窒息进行护理查房时,我们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
同时,也要给予家属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应对窒息带来的困扰和不安。
新生儿窒息护理查房课件
![新生儿窒息护理查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def9c1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4b.png)
并发症:新生儿窒息可能导致脑组织缺 氧、呼吸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6.新生儿窒息 的家庭护理与
康复
6.新生儿窒息的家庭护理 与康复
家庭护理:家庭护理包括注意 饮食调理、定期检查身体状况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
康复:对于康复期的新生儿窒 息患儿,需要进行康复训练, 包括运动疗法、语言训练等。
入妊娠期间或分娩时胎儿呼吸
道阻塞而导致呼吸功能障碍的
一种严重情况。
分类:根据窒息程度和处理方 法,可以将新生儿窒息分为轻 度窒息、中度窒息和重度窒息 。
2.新生儿窒息 的原因与危险
因素
2.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与危 险因素
原因: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包括胎盘 剥离、胎儿压迫、胎儿宫内窘迫等。
危险因素:胎儿窒息的发生与多种因素 有关,包括母体原因和胎儿原因。
3.新生儿窒息 的临床表现和
诊断标准
儿窒息的临床 表现包括呼吸困难、心率不齐 、皮肤苍白、喉部喷射音等。
诊断标准:通过评估新生儿的 Apgar评分、血气分析和身体检 查等指标,可以对新生儿窒息 进行诊断。
4.新生儿窒息 的护理措施
4.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措施
早期护理: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 氧气支持、保持体温稳定等。 治疗护理:根据窒息程度的不同,采取 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如胸外按压、呼 吸机辅助通气等。
4.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措施
后期护理:包括监测呼吸、心 率等生命体征、定期复查血气 分析等。
5.新生儿窒息 的预后与并发
症
5.新生儿窒息的预后与并 发症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新生儿窒息护 理查房课件
目录 1.新生儿窒息的定义与分类 2.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与危险因 素 3.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和诊 断标准 4.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措施 5.新生儿窒息的预后与并发症 6.新生儿窒息的家庭护理与康 复
新生儿窒息的护理
![新生儿窒息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e571f3e15ef7ba0d4a733bf5.png)
新生儿窒息护理
一、护理措施
1、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复苏全过程注意保暖,复苏后维持体温稳定,每4小时测体温1次。
3、在复苏过程中或复苏后,如发生急性呼吸症状恶化,应考虑新生儿气胸,如新生儿在复苏后仍保留着气管导管,应考虑导管脱落或被胎粪、粘液堵塞。
4、呼吸规律者,据医嘱间歇或持续给氧,密切监测氧分压或血氧饱和度(85%~93%),预防氧损伤;如呼吸不规则或无自主呼吸用呼吸机辅助治疗,保持呼吸道畅通,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5、建立有效静脉通路,保证药物应用。
6、暂禁食,由静脉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
7、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如肌张力、瞳孔反应、小抽搐等,同时还应监测血糖、电解质。
注意皮肤颜色及周围循环情况,监测心率、呼吸、血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8、床边准备吸引器等抢救物品,必要时积极抢救。
二、健康教育
1、向家长耐心细致解答病情,告知家长患儿目前的情况和可能的预后,减轻紧张情绪,促进父母角色的转变。
2、宣传有关育儿保健知识:向家长着重介绍正确喂养、保暖、预防接种、添加辅食原则及保持皮肤的清洁。
3、提倡母婴同室、母乳喂养,促进母婴感情建立。
新生儿窒息护理
![新生儿窒息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d174f899f242336c1fb95e42.png)
生后1min和5min作出 Apgar评分,一般将1 min Apgar评分0-3分诊断为重度室息,4-7分为轻度窒
息,8-10分为正常
缺氧缺血科造成多器官受损,但发生的频率和程度 则常有差异。
ONE.护理评估: 3、心理—社会评估
。
THREE.护理措施··按压方法
THREE.护理措施
在整个治疗护理 过程中注意患儿 保,根据情况因 地制宜提高室温 ,如采用袋鼠式 保暖、远红外辐 射台等保吸措施 ,维持患儿在适
中温度。
家庭支持及时告 知家长患儿目前 的病情及可能的 预后,耐心、详 细地解答疑问, 帮助家长树立信 心,促进父母角 色的转变。
了解家长对患儿治疗预后的 担忧和焦虑程度,对后遗症 康复护理知识的了解程度
TWO第二部分 护理问题
TWO.护理问题
自主呼吸障碍
与缺氧引起呼吸中枢抑制 有关
体温过低
与缺氧、产热少、环境 温度低有关
焦虑
与病情危重及家长担心 预后不良有关
THREE第三部分
护理措施
ONE.护理措施—1、快速评估
足月吗? 羊水清吗?
4、保温
保温
保温
5、家庭支持
THREE.护理措施---3.复苏后的 呼吸支持
体位管理
调整好患儿体位,连接好无 创通气装置,重点要安置好 与患儿的连接部位,以免过 紧压迫局部,引起鼻黏膜、 鼻中隔组织缺血坏死。有创 通气时注意不要牵拉到呼吸 机管道,以免气管插管移位 或脱落。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动脉血气分析,胸部X线摄片 ,生命体征的监测,24h出人 量及机械通气的效果,观察有 无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及 时处理人机对抗
13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13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330aad9e0b4e767f5acfced5.png)
(一)婴儿出生初评4-7分者:
1、婴儿入室后常规给氧4-6小时,必要时间歇给氧。
2、喂后少动,向右侧睡,防止呕吐再引起窒息。
3、重点交班,加强巡视,严密观察婴儿面色、神态、呼吸、哭声、呕吐等发现病情突变立即报告医师。
4、随时吸净呼吸道分泌物,置吸球于头旁。
5、注意体温调节,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
6、Vitk1 10mg或Vitk3 4mg im qd×3天。
(二)出生初评1-4分者
1、婴儿入室后常规给氧8-12小时,必要时间歇给氧。
2、在床上檫澡放尿布,动作宜轻柔、敏捷。
3、作好病情记录,重点交班,加强巡视,严密观察婴儿面色、神态、呼吸、哭声、呕吐发现病情突变立即
报告医师。
4、喂养时间,依病情而定,记出入量。
5、置吸球于头旁,随时吸净呼吸道分泌物。
6、注意体温调节,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
7、Vitk1 10mg或Vitk3 4mg im qd×3天。
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措施是什么
![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措施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0d6983ddf90f76c661371aef.png)
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措施是什么
由于一些原因导致新生儿窒息了,要是不及时的抢救就会有生命危险。
而且对于新生儿窒息这种情况来说,好的护理措施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耽误一分一秒对于孩子来说都是有危险的。
那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措施是什么?很多朋友都想知道,下面就关于这个问题为大家介绍一下。
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措施是什么?
1、保暖在整个抢救过程中注意保暖极为重要,因新生儿窒息后呼吸循环较差,体温大多不升,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4℃~26℃,体温偏低的患儿可用热水袋保温,直到体温升至36℃以上,再根据不同情况置于暖箱内。
2、吸氧本组的患儿都有吸氧治疗,直至发绀消失,呼吸平稳,精神好转。
根据患儿情况不同,采取不同的给氧方式。
在氧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儿呼吸、面色及血氧饱和度指数的变化。
这对于新生儿窒息的护理非常重要。
3、喂养重度窒息患儿常规禁食12~48h后开奶,因重度窒
息可累及心、脑、肾等器官及消化、代谢等多系统损害。
过早喂养可加重胃肠道损害,诱发消化道溃疡及出血。
有的吞咽反射差的患儿还可能引起呛咳、误吸等。
喂养时患儿头高脚低位,少量多次,喂完后轻拍背部减轻溢乳并密切观察面色、呼吸及精神状态,详细记录呕吐腹胀、腹围、大便(次数、形状、颜色)尿量等,以利于诊治。
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措施是什么?现在大家对于这个问题了解了吧!孩子的健康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和睦和幸福,为此,新手父母一定要学习一些关于新生儿的护理措施,这样可以在第一时间里救助孩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保护孩子健康成长。
简述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措施
![简述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6b59a9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1a.png)
简述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措施摘要:1.新生儿窒息的定义与危害2.新生儿窒息的护理评估3.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措施3.1 立即采取行动3.2 通畅气道3.3 人工呼吸3.4 胸外心脏按压3.5 药物治疗3.6 监测与评估4.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措施5.家庭护理与健康教育正文: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立即或短时间内因各种原因导致呼吸暂停,心跳减慢,出现紫绀、意识丧失和全身肌张力降低等症状。
窒息缺氧可对新生儿造成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了解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一、新生儿窒息的护理评估1.了解病史:了解孕妇分娩过程、新生儿出生状况、Apgar评分等。
2.观察症状:观察新生儿呼吸、心率、肤色、肌张力等。
3.评估原因: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如产伤、先天性疾病等。
二、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措施1.立即采取行动:发现新生儿窒息,立即呼叫医生,通知急救。
2.通畅气道:迅速清除新生儿口鼻腔分泌物,用吸痰管吸净呼吸道分泌物。
3.人工呼吸:采用人工呼吸器或徒手人工呼吸,保持呼吸频率及深度。
4.胸外心脏按压:按照心肺复苏(CPR)流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5.药物治疗:根据病情给予药物治疗,如呼吸兴奋剂、血管活性药物等。
6.监测与评估:密切监测新生儿生命体征,评估窒息程度、治疗效果及并发症。
三、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措施1.加强产前保健: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高危因素。
2.培训分娩技能:普及分娩知识,提高分娩技能。
3.改善分娩环境:确保分娩环境安全、卫生、安静。
4.提高新生儿复苏能力:加强新生儿复苏培训,提高复苏成功率。
四、家庭护理与健康教育1.家长了解新生儿窒息的危害、症状和预防措施。
2.定期进行家庭访视,了解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
3.指导家长正确喂养、拍嗝、更换尿布等日常护理。
4.强调预防呼吸道感染,做好新生儿保暖。
通过以上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处理
![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1e06a05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ec.png)
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处理标题: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处理引言概述: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在出生后无法正常呼吸或呼吸困难的一种情况,这是一种严重的紧急情况,需要及时的急救处理。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处理方法。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1.1 确保婴儿处于正确的体位:将婴儿平放在硬板床上,头部稍微后仰。
1.2 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使用护士夹或手指轻轻清除婴儿口腔和鼻腔内的异物。
1.3 疏通呼吸道:用手指轻轻按压婴儿的下颌,使其张口,然后检查是否有阻塞的舌头或其他异物。
二、进行人工呼吸2.1 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将婴儿的口鼻用纱布擦干净,然后将自己的嘴对准婴儿的口鼻,用力吹气,每次吹气持续1-2秒。
2.2 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如果婴儿没有有效的呼吸,可以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将婴儿平放在硬板床上,双手掌根部放在婴儿胸骨下方,用力按压胸骨,每分钟约100-120次。
2.3 注意力的分配:在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时,要注意控制时间和力度,以避免对婴儿造成伤害。
三、寻求专业医疗救助3.1 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在急救过程中,如果情况没有明显好转,应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3.2 就近就医:如果急救中心距离较远,应尽快将婴儿送往最近的医院,以便获得及时的治疗。
3.3 准备相关资料:在就医过程中,准备好婴儿的出生证明、病历等相关资料,以便医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婴儿的情况。
四、使用专业设备辅助呼吸4.1 气管插管: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气管插管设备将管子插入婴儿气管,以辅助呼吸。
4.2 使用呼吸机:在医院环境中,可以使用呼吸机为婴儿提供辅助呼吸。
4.3 监测呼吸情况:使用专业设备监测婴儿的呼吸情况,及时调整呼吸参数以保证呼吸功能的恢复。
五、预防新生儿窒息5.1 孕期保健:孕期定期产检,保证胎儿的健康发育,避免发生窒息的风险。
5.2 分娩过程中的监测:在分娩过程中,医生应密切监测胎儿的心率和胎儿的呼吸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新生儿窒息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新生儿窒息患者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de6faf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03.png)
窒息的病因:可以是呼吸道阻 塞、窒息物或浸入液体等原因 引起
第一部分:窒息的定义和病因
窒息的严重程度:根据窒息时持续时间 和缺氧程度划分
第二部分:新 生儿窒息的发
生原因
第二部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原因
孕期因素:胎位异常、先兆宫 内窘迫等
分娩因素:难产、脐带绕颈、 窒息物等
第三部分: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措施
家属指导:向家属传授新生儿 窒息急救知识
第四部分:新 生儿窒息的并 发症和预防措
施
第四部分:新生儿窒息的并发症和预防措施
并发症:脑损伤、肺损伤、心脏损伤等
预防措施: - 孕期保健:母体戒烟、戒酒等 - 分娩护理:监测胎儿心率、保证
足月顺产等 - 早期管理:提供适宜的护理、加
第六部分:新生儿窒息的护 理后评估及随
访
第六部分:新生儿窒息的护理后评估及随访
护理效果评估:观察患儿的呼 吸情况、心率、氧饱和度等指 标
随访计划:定期随访,关注患 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第六部分:新生儿窒息的护理后评估及随访
家庭教育:向家属介绍窒息的预防和护 理知识,提供家庭护理指导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强新生儿呼吸练习等
第五部分:新 生儿窒息的护 理过程中的注
意事项
第五部分:新生儿窒息的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观察呼吸情况:呼吸频率、随 时注意窒息的表现 记录相关数据:心率、氧饱和 度、窒息发作频率等
第五部分:新生儿窒息的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紧急处理:及时采取抢救措施,避免延 误
家属心理护理: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慰, 解答疑问
新生儿窒息患 者的护理PPT
课件
目录 第一部分:窒息的定义和病因 第二部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原因 第三部分:新生儿窒息的护理 措施 第四部分:新生儿窒息的并发 症和预防措施 第五部分:新生儿窒息的护理 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第六部分:新生儿窒息的护理 后评估及随访
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处理
![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8a758c45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f.png)
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处理标题: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处理引言概述: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的情况,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
正确的急救处理可以挽救新生儿的生命,因此家长和医护人员需要了解如何应对这种紧急情况。
一、判断新生儿是否窒息1.1 观察呼吸情况:正常新生儿每分钟呼吸次数在40-60次,若呼吸次数明显减少或呼吸急促,可能是窒息的表现。
1.2 观察面色:窒息的新生儿可能出现面色苍白或发紫的情况,需及时处理。
1.3 观察嘴唇和指甲床:若出现发绀现象,可能是窒息的征兆。
二、急救处理步骤2.1 立即通风:将新生儿置于平坦硬表面上,清除口腔内的异物,采用人工呼吸进行通风。
2.2 胸外按压:若新生儿无呼吸或心跳,可进行胸外按压,按压位置在胸骨下1/3处。
2.3 寻求医疗帮助:在进行急救处理的同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将新生儿送往医院急救。
三、注意事项3.1 避免过度通风:通风时要注意力度和频率,避免过度通风导致肺损伤。
3.2 避免过度按压:胸外按压时要注意力度和频率,避免过度按压导致肋骨骨折。
3.3 保持冷静:急救处理时要保持冷静,避免慌乱造成处理不当。
四、复苏成功后的护理4.1 观察呼吸和心跳:复苏成功后要继续观察新生儿的呼吸和心跳情况,确保稳定。
4.2 保持体温:保持新生儿的体温稳定,避免出现低体温情况。
4.3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新生儿的生命体征,确保康复情况良好。
五、预防措施5.1 定期产检:孕期定期进行产检,确保胎儿健康,减少窒息的发生。
5.2 学习急救知识:家长和医护人员应学习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处理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处理。
5.3 定期培训:定期参加急救培训课程,提升急救处理能力,保障新生儿的安全。
结论:新生儿窒息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正确的急救处理可以挽救生命。
家长和医护人员应了解窒息的症状和急救处理方法,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确保新生儿的健康与安全。
新生儿窒息护理查房
![新生儿窒息护理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c112e66e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6c.png)
新生儿窒息护理查房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在出生后无法正常呼吸的情况,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情况,需要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来保护婴儿的生命。
本文将介绍新生儿窒息护理查房的相关内容,旨在提供对医护人员进行窒息患儿护理的指导。
一、窒息护理查房目的及要点窒息护理查房的目的是及时了解患儿的病情变化,指导并监测护理措施的有效性。
要点如下:1. 了解患儿基本情况:包括患儿年龄、体重、家族病史等信息;同时,了解患儿窒息的原因和程度。
2. 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频率、心率、体温等监测,需要密切关注这些指标的变化。
3. 检查肺部情况:通过听诊观察呼吸音和杂音的存在情况,观察胸廓的呼吸运动,以及胸部的对称性。
4. 检查皮肤状况:观察皮肤的颜色和湿度,特别是是否有发绀和黏膜水肿等情况。
5. 检查神经反应:评估患儿的意识状态,关注脑神经功能是否正常,观察肌肉张力和反射的表现等。
6. 进行适当的监测和辅助检查:如实施心电图、血气分析等,以获取更全面的病情信息。
7. 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护理操作,如给予氧疗、调整姿势、保持温暖等。
二、窒息护理查房流程窒息护理查房的流程应当严谨有序,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合理的关注和执行。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查房流程:1. 预备患儿资料:在查房前,准备好患儿的基本情况和历史资料,确保对其病情有所了解。
2. 细致观察:根据窒息护理查房要点,仔细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肺部状况、皮肤状况和神经反应等。
3. 记录数据:在观察的过程中,及时记录患儿的各项数据,如生命体征、窒息表现和治疗效果等。
4. 评估病情:通过观察和数据记录,对患儿的病情进行评估,包括窒息的程度、治疗效果和预后等。
5. 制定护理计划:根据病情评估结果,制定符合患儿实际情况的个性化护理计划,确保护理措施的及时有效性。
6. 实施护理干预:按照护理计划,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如拍背、清理呼吸道、给予氧疗等。
7. 监测效果: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和护理措施的效果,及时调整护理策略。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急救措施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急救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e04696d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3.png)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急救措施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不能正常呼吸、导致缺氧的情况。
窒息发生后,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对新生儿的生命造成威胁。
因此,产科医师在面对新生儿窒息的情况时,需要迅速采取急救措施,以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以下是产科急救措施的要点:一、立即清除呼吸道阻塞物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呼吸道阻塞,导致无法正常呼吸。
产科医师在发现新生儿窒息时,应立即将新生儿置于仰卧位,用手指轻轻清除口腔内的异物,确保呼吸道通畅。
二、进行呼吸气道扩张操作如果清除呼吸道阻塞物后新生儿仍无法呼吸,产科医师应采取呼吸气道扩张操作。
这包括头后仰、下颚前推等方式,帮助新生儿打开呼吸道,促使其进行正常呼吸。
三、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在窒息导致新生儿心跳停止的情况下,产科医师需要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力度应适中,频率均匀,保持心脏持续供氧。
四、使用氧气辅助呼吸在经过上述急救措施后,如果新生儿仍未恢复正常呼吸,产科医师可考虑使用氧气辅助呼吸。
通过氧气面罩等设备,帮助新生儿进行呼吸,维持氧气的供应。
五、及时转运至专业医院产科急救措施的最终目的是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因此产科医师在进行急救的同时,应尽快将新生儿转运至专业医院。
专业医院拥有更完善的医疗设备和团队,能够为新生儿提供更全面的治疗和护理。
综上所述,新生儿窒息是一种较为紧急的产科情况,对医护人员的急救能力和处理速度提出了较高要求。
产科医师需要熟悉窒息的相关处理方法,迅速有序地进行急救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新生儿受损,保障其生命安全。
同时,定期进行急救培训和演练,提高产科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水平,也是预防和处理新生儿窒息的重要手段。
希望产科医疗团队能够紧密合作,共同致力于提升窒息急救效率,保障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新生儿窒息护理范文
![新生儿窒息护理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08f736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d.png)
新生儿窒息护理范文1.迅速评估:一旦发现新生儿窒息,护理人员应立即迅速评估新生儿的情况。
评估包括判断婴儿呼吸、心跳和肤色等情况,以确定是否存在窒息的风险。
2.保持婴儿通气道畅通:在窒息情况下,保持婴儿的通气道畅通是至关重要的。
护理人员可以向婴儿口、鼻部抽吸积液,清除阻塞物。
同时,保持婴儿头部在最佳的通气位置,即头部略微后仰。
3.给予辅助呼吸:对于窒息的新生儿,需要给予辅助呼吸。
常见的辅助呼吸方法包括面罩通气和胸外按压等。
护理人员应娴熟地操作这些方法,以确保婴儿能够得到足够的氧气和呼吸支持。
4.维持婴儿体温:窒息的婴儿往往会出现体温过低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保暖,确保婴儿体温在适宜范围内。
可以使用温毯、温水袋等物品进行保暖操作。
5.观察监测:在窒息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和监测婴儿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等。
必要时可以使用心电图监测婴儿的心电活动。
6.给予适当的药物支持:在部分情况下,需要给予婴儿一些适当的药物支持,以提高抢救效果。
常见的药物包括肾上腺素、氨茶碱等。
护理人员应根据婴儿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示进行用药。
7.紧急转运:在窒息情况下,若抢救措施无效,护理人员需要迅速安排婴儿的转运,将其送往更高级别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救治。
8.情绪支持:对于家属来说,窒息的新生儿是一件非常紧急和令人担忧的事情。
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向家属通报病情和处理情况,并提供情绪上的支持,以减轻家属的焦虑和担心。
总之,新生儿窒息是一种严重的情况,需要护理人员迅速采取行动。
除了以上介绍的护理措施外,合理的抢救时间、方法和技巧也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护理人员应掌握新生儿窒息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并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和培训,以保证能够应对突发情况,最大程度地保护新生儿的生命。
新生儿窒息护理指导
![新生儿窒息护理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13b5e15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1.png)
新生儿窒息护理指导1.急救措施-立即调用急救人员,提供心肺复苏和其他紧急处理。
-快速清除婴儿口鼻内的分泌物和阻塞物,以确保呼吸道通畅。
-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是必要的,以维持婴儿的生命体征。
2.呼吸支持-将婴儿放置在温暖、安静和无刺激的环境中。
-给予高浓度氧气以支持婴儿的呼吸,可能需要使用氧气面罩或气管插管。
-监测婴儿的呼吸频率、心率、氧饱和度和二氧化碳水平。
3.药物治疗-肌肉注射儿茶酚胺类药物,如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以增加婴儿的呼吸和心率。
-静脉注射药物,如镇静剂、抗生素、抗惊厥药物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4.监测和评估-监测婴儿的体温、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和二氧化碳水平。
-定期评估婴儿的意识水平、反应、肌张力和反射。
5.营养支持-通过胃管或静脉给予婴儿营养支持,以确保其正常生长和发育。
6.防止并发症-预防感染并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
-防止新生儿黄疸和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7.家庭指导-给予家长充分的支持和情感陪伴,解释婴儿窒息的原因和后果。
-教育家长如何观察婴儿的呼吸状况、追踪发育、应对窒息的紧急情况等。
总结:新生儿窒息是一种严重的情况,需要紧急的护理干预和治疗。
急救措施包括清除呼吸道阻塞物、提供心肺复苏等。
呼吸支持通过给予氧气和呼吸机治疗来维持婴儿的呼吸。
药物治疗可以使用肾上腺素、镇静剂等药物来提高婴儿的生命体征。
监测和评估是监测婴儿病情变化的重要手段。
营养支持和防止并发症的措施可以提高婴儿的康复几率。
最后,家庭指导对于婴儿窒息的预防和处理都是非常重要的。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及护理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057ad1cb647d27284a7351d6.png)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及护理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出生后不能建立规则有效的自主呼吸,是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无自主呼吸,导致新生儿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是新生儿死亡和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积极抢救新生儿窒息是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及减少远期后遗症必要措施。
1.胎儿娩出后的抢救及护理1.1保暖.新生儿娩出后立即置于红外线辐射台,擦干全身皮肤,保持产房温度在20-30 度。
1.2清理呼吸道.建立通畅的气道及自主呼吸,是新生儿复苏成功的关键,胎头娩出时,立即用手挤出口、鼻腔分泌物,胎体娩出,立即用12号吸痰管吸出口、咽及鼻腔内分泌物,吸净后立即用气囊面罩复苏器加压给氧,自主呼吸建立后,停止加压给氧,改为面罩给氧。
1.3体外心脏按压.建立有效的通气后还要保证充分的血液循环,如果有效通气建立0.5min后,心率仍小于80次/分,应立即胸外按压,以保证充足的心博出量,经心脏按压后,心率小于80次/分,可用1:1000肾上腺素0.1-0.3ml/kg,静脉注射,必要时重复一次。
2.复苏后处理2.1保温.新生儿水份易丢失及发生角膜干燥,应主意保护眼睛及补充液体。
2.2控制给氧.复苏后应根据患儿的情况给予氧气吸入3-6h,以后可间断吸氧,至青紫消失或呼吸平穩为止,注意保持安静,尽量少搬动。
2.3补液、止血、抗感染、纠酸等处理.补液速度以8-12滴/min,根据情况可维持液体,以备静脉给药及抢救之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早吸吮,早开奶,进行母乳喂养。
窒息患儿因身体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差,应注意预防感染,并加强消毒隔离及无菌操作。
3.讨论.新生儿窒息是衡量产科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及时、准确、有效地处理新生儿窒息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远期合并症的关键,同时改进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对抢救新生儿窒息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1]赵时敏等新生儿复苏培训项目十年回顾.中华国产医学杂志2004;5(3):173-174。
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处理
![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1482907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c.png)
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处理引言概述: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无法正常呼吸或呼吸不足的情况。
这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处理方法,包括清除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和就医等五个部分。
一、清除气道:1.1 检查气道是否有堵塞:观察新生儿嘴巴和鼻孔是否有异物,如有,应用无菌纱布或吸引器轻轻清除。
1.2 保持头部位置:将新生儿的头部稍微仰起,以确保气道通畅。
1.3 检查颈部是否有压迫:有时,颈部过度弯曲可能导致气道受压,应轻轻拉伸颈部,使气道畅通。
二、人工呼吸:2.1 采用口对口呼吸:将新生儿平放在坚硬的表面上,用手轻轻将头部后仰,然后将自己的嘴巴紧密贴合在新生儿的嘴巴上,用鼻子呼气,观察新生儿胸部是否有起伏。
2.2 使用面罩呼吸器:如果您没有接触新生儿的经验,可以使用面罩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
将面罩紧密贴合在新生儿的嘴巴和鼻孔上,进行呼吸。
2.3 注意呼吸频率和力度:每分钟进行30次呼吸,每次呼吸持续1秒钟,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
三、胸外按压:3.1 判断是否需要胸外按压:如果新生儿没有呼吸或心跳,应进行胸外按压。
3.2 手法和力度:将新生儿平放在坚硬的表面上,用两个手指放在胸骨下方,以每分钟100次的频率进行按压,每次按压的深度为1.5厘米。
3.3 注意观察效果:按压后,观察新生儿是否有胸部起伏,以及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
四、就医:4.1 及时呼叫急救车辆:如果经过上述急救措施后,新生儿仍然没有恢复呼吸或心跳,应立即呼叫急救车辆。
4.2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在等待急救车辆到达的过程中,您可以继续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直到专业医疗人员到达。
4.3 注意记录情况:在急救过程中,及时记录新生儿的症状和处理措施,以便医生在到达后能够更好地了解情况。
五、预防措施:5.1 孕期保健:孕妇在怀孕期间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
5.2 出生前的准备:确保分娩场所设备齐全,有专业人员进行分娩,以及应急设备和药品的准备。
新生儿窒息如何实施护理措施,治疗方法
![新生儿窒息如何实施护理措施,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c72105a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d3.png)
新生儿窒息如何实施护理措施,治疗方法新生儿窒息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新生儿在出生后不能正常自主呼吸,导致机体缺氧的病状。
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病状,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为您介绍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措施、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措施新生儿窒息是迅速的、紧急的情况,需要立即采取抢救措施,所以除了进行抢救措施外,合理护理也非常重要,特别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维持呼吸道通畅:需要保持呼吸道通畅,使新生儿能够呼吸。
如果新生儿呼吸困难,需要采取人工气道插管并进行气道吸痰操作。
2.提供充足的氧气:需要给予充足的氧气,可以使用高浓度氧气面罩,但是需要注意高浓度氧气可能会导致氧气中毒,需要监测新生儿的氧气饱和度。
3.维持体温:在抢救的过程中需要控制环境温度,保持新生儿的体温稳定。
4.及时采集监测数据:采集新生儿的生命体征数据,如心率、呼吸、体温、血压等,以及动脉血气的监测。
5.协助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协助药物治疗,如生长抑素、肾上腺素等。
二、新生儿窒息的治疗方法1.基本救护措施:新生儿窒息需要立即进行基本救护措施,如清理呼吸道、进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
2.药物治疗:在基本救护措施之后,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氨茶碱、多巴胺、肾上腺素等。
3.机械通气:如果新生儿呼吸困难,有时需要进行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注意监测新生儿的呼吸情况和氧气饱和度。
4.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新生儿窒息的情况下,如果药物治疗和机械通气不能有效改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这是一种特别复杂的治疗方法,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三、新生儿窒息的注意事项1.保持呼吸道通畅:需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以避免继发性感染。
2.体位引流:在采取卧位时,应将头抬高,以保持口腔咽喉道通畅;采取仰卧位时,应保证婴儿的头部高于足部,使气道向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窒息的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新生儿复苏后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
方法:将我院新生儿科216例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抢救和有效护理给予总结。
结果:216例窒息的患儿经及时抢救和有效护理,治愈198例放弃治疗12例,死亡6例。
结论:加强一般护理,保持新生儿呼吸道通畅,严格控制吸氧浓度,注意保暖,预防感染,科学喂养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改善新生儿预后的重要措施,也是抢救新生儿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214-02
新生儿是指胎儿在宫内或产程中由于缺氧引起胎儿或新生儿呼吸循环障碍,致氧和二氧化碳交换不足及主要脏器血流灌注不良所致的表现,是新生儿的常见疾病,也是新生儿伤残和死亡的原因之一。
国内患病率约5%-10%[1],我院新生儿科收治216例新生儿窒息的患儿,治疗效果满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10年6月-2010年12月出生的新生儿因窒息进行复苏抢救的患儿216例,所有患儿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窒息的诊断标准[2]。
其中男婴132例、女婴84例、胎龄≤36周(早产儿)36例、36-42周(足月儿)173例、≥42周(过期产
儿)7例,体重4000g 15例。
根据apgar评分标准[3]轻度窒息(青紫窒息)apgar评分4-7分188例,重度窒息(苍白窒息)apgar 评分0-3分、28例,合并缺血缺氧性脑病10例。
颅内出血6例。
1.2 抢救护理方法:由我院或其他医院转入新生儿科的患儿均给予特级护理,新生儿重病监护,血氧饱和度<80%者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以保持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内,并置于暖箱内保温,保持中性温度,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痰,洗胃等处理,部分患儿应用扩血管及升压药物以改善微循环。
根据血气情况给予碳酸氢纳治疗,所有患儿均用抗生素抗感染。
2 护理措施
2.1 保暖:将出生后的新生儿立即采取保暖措施,将新生儿置于红外线保暖床上或红外线辐射台上。
用预热好的毛巾擦干全身,以免大量散热,加上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以致调节功能不全。
待患儿病情稳定后置于预热好暖箱内保暖,一般箱温在30℃-32℃,早产儿箱温在32℃-34℃,相对湿度55%-65%,定时测t,维持患儿肛温在36℃-37℃之间,以免体温过低而引起并发症。
2.2 呼吸的护理,迅速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通畅是复苏成功的关键。
将头后仰,立即用吸痰管清除口、咽、鼻、喉器官中的黏液及分泌物,分泌物黏稠者给予雾化吸入,必要时行翻身,拍背、吸痰措施。
吸入羊水的患儿出生数天后仍有羊水从口中溢出应采取侧卧位,以防返流器官引起吸入性肺炎。
2.3 迅速建立自主呼吸,轻度窒息患儿可采用触摸背部、轻弹足底,手按胸廓等方法刺激患儿恢复自主呼吸。
重度窒息的患儿需立即组织抢救复苏,严格按照《新生儿复苏指南》[4]进行。
复苏过程主要为①开放气道、行apgar评分②建立呼吸③恢复循环④药物应用⑤评价、除上述五步急救措施外,还要保持氧的供给,纠正酸中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并发病的发生。
2.4 吸氧:在保证呼吸道通畅的前提下,根据氧饱和度调节氧浓度,注意保持给氧通畅和湿化温度,提高氧疗效果,吸氧期间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情况,根据病情及缺氧情况给予间断吸氧,持续吸氧或停氧。
2.5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情况,注意监测体温、呼吸、心率及严密观察面色、神志、意识、瞳孔、哭声大小(是否尖叫)前囟张力肌张力、抽搐、吸吮及各种生理反射、尿量、大便及皮肤色泽的变化情况并记录。
如有异常并及时报告医生。
2.6 合理喂养:采取少量多次喂奶,轻度窒息的患儿喂养后抬高头部,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引起窒息的发生,中度窒息恢复不佳的适当推迟喂奶时间,需鼻饲喂养的要注意胃管的清洁,喂奶前用少量温开水冲洗胃管内的残渣,推注奶量后、(鼻饲喂奶时应注意观察有无呕吐、紫绀等情况)再注入少量温开水保持胃管内清洁通畅,并妥善固定,胃管24h更换一次,对胃管不能耐受的患儿行胃肠外营养。
2.7 给药的护理、严格、准确及时的执行医嘱,注意用药的效果及副作用。
常用的抢救药如肾上腺素,扩容剂等可用微泵输入。
2.8 静脉输液的护理:可采用静脉留置针,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做好每次冲封管工作,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如发现胶布污染应及时更换。
定期观察置管部位有无液体外渗和静脉炎的发生。
2.9 预防感染:保持室内清洁安静,用空气消毒机消毒,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医护人员及家属进入病房均要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
各项操作前要洗手,操作时戴口罩、帽子,有呼吸道感染者禁止接触患儿,以防交叉感染,新生儿每天沐浴2次,并做好脐部和臀部的护理。
2.10 健康教育:向家属讲解新生儿窒息的相关知识,让亲属认识本病的危害性及早治疗的必要性,科学喂养,精心护理,添加辅食及预防接种。
3 小结
新生儿窒息对全身各个系统均造成损害,正确有效的抢救措施及护理措施可提高患儿的治愈率,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护理中应认真观察患儿的病情,并给合新生儿解剖特点,做好各种基础护理,因此复苏后的观察及护理尤为重要,在抢救新生儿窒息提高治愈率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敏.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操作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
学,2009.4(22):224-225
[2]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
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01
[3] 莫玉琼.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观察与护理[j].贵阳医学院医报,2002.27(3)278-280
[4] 朴爱善、柯元凤.150例新生儿窒息早期并发症及处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4)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