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第七章糖类化合物代谢PPT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糖类代谢PPT课件

CH2OH O O PO32H H OH H H OH H OH
H2C O PO32O OH H H OH H H OH H OH
CH2 O PO32CH2OH O H HO H OH H OH
CH2 O PO32H H OH H2C O PO32O HO H OH
1-磷酸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
6-磷酸果糖
C4H8O4
C5H10O5 C6H12O6 C7H14O7 C8H16O8
例外:甲醛(CH2O) ,乙酸(C2H4O2),乳酸(C3H6O3); 脱氧核糖(C5H10O4),鼠李糖(C6H12O5)等。
糖的生物学功能
• 1. 能源:淀粉和糖原是重要的能源物质; • 2. 结构物质:植物细胞壁中的纤维素、细菌细胞 壁的肽聚糖; • 3. 在生物体内转变为其他物质: • 4. 识别信号分子:参与分子和细胞识别、细胞粘 附、糖复合物的定位和代谢等。
麦芽糖分子结构(葡萄糖α-1,4-葡萄糖苷)
CH2OH O H H OH H OH
CH2OH O OH H 1 H OH H H H OH
H O
4
H OH
β-半乳糖
α-葡萄糖
乳糖分子结构(葡萄糖β,α-1,4-半乳糖苷)
乳糖和麦芽糖有半缩醛羟基,因此具有还原性。 • 蔗糖没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是非还原糖。
常用单词、前缀和后缀
• 单词 – sugar, carbohydrate,saccharide… • 前缀 – Glycobiology, Glycoconjugate, Glycoprotein, Glycolipid… • 后缀 – -ose, -saccharide or -glycan • Glucose(葡萄糖),Fructose(果糖),Galactose (半乳糖), Sucrose(蔗糖)…
生物化学课件糖类代谢(共84张PPT)

• 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枢 纽。过程中形成的中间产物,又是物质 合成的起点
丙酮酸氧化脱羧
• 基本反应: • 糖酵解生成的丙酮酸可穿过线粒体膜进
入线粒体内室。在丙酮酸脱氢酶系的催 化下,生成乙酰辅酶A。
丙酮酸脱氢酶系
CO
2
丙酮酸 脱羧酶
TPP
硫辛酸
二氢硫辛酸 脱氢酶
FAD
乙酰硫辛酸
二氢硫辛酸
个葡萄糖分子,以(14)糖苷键聚合 而成。呈螺旋结构,遇碘显紫蓝色。 • 支链淀粉中除了(14)糖苷键构成糖 链以外,在支点处存在(16)糖苷键 ,分子量较高。遇碘显紫红色。
(2).纤维素
• 由葡萄糖以(14)糖苷键连接而成 的 直链,不溶于水。
(3).几丁质(壳多糖)
• N-乙酰-D-葡萄糖胺,以(14)糖苷键 缩合而成的线性均一多糖。
四、三羧酸循环(TCA) 五、磷酸戊糖途径(PPP/HMP)
六、其它糖进入单糖分解的途径
动物细胞
磷酸戊糖途径 糖酵解
丙酮酸氧化
三羧酸循环
胞饮 中心体
细胞膜 细胞质 线粒体 高尔基体
细胞核
吞噬 分泌物
内质网 溶酶体 细胞膜
植物细胞
细胞壁 叶绿体
有色体 白色体 液体 晶体
一、葡萄糖的主要分解代谢途径
H2C-COOH
H2C-COOH HO-C-COOH
H2C-COOH
HC-COOH C-COOH
H2C-COOH
HC-COOH C-COOH
H2C-COOH
HO-C-COOH H C-COOH H2C-COOH
HO-C-COOH H C-COOH H2C-COOH
CO -COOH CH -COOH CH2-COOH
丙酮酸氧化脱羧
• 基本反应: • 糖酵解生成的丙酮酸可穿过线粒体膜进
入线粒体内室。在丙酮酸脱氢酶系的催 化下,生成乙酰辅酶A。
丙酮酸脱氢酶系
CO
2
丙酮酸 脱羧酶
TPP
硫辛酸
二氢硫辛酸 脱氢酶
FAD
乙酰硫辛酸
二氢硫辛酸
个葡萄糖分子,以(14)糖苷键聚合 而成。呈螺旋结构,遇碘显紫蓝色。 • 支链淀粉中除了(14)糖苷键构成糖 链以外,在支点处存在(16)糖苷键 ,分子量较高。遇碘显紫红色。
(2).纤维素
• 由葡萄糖以(14)糖苷键连接而成 的 直链,不溶于水。
(3).几丁质(壳多糖)
• N-乙酰-D-葡萄糖胺,以(14)糖苷键 缩合而成的线性均一多糖。
四、三羧酸循环(TCA) 五、磷酸戊糖途径(PPP/HMP)
六、其它糖进入单糖分解的途径
动物细胞
磷酸戊糖途径 糖酵解
丙酮酸氧化
三羧酸循环
胞饮 中心体
细胞膜 细胞质 线粒体 高尔基体
细胞核
吞噬 分泌物
内质网 溶酶体 细胞膜
植物细胞
细胞壁 叶绿体
有色体 白色体 液体 晶体
一、葡萄糖的主要分解代谢途径
H2C-COOH
H2C-COOH HO-C-COOH
H2C-COOH
HC-COOH C-COOH
H2C-COOH
HC-COOH C-COOH
H2C-COOH
HO-C-COOH H C-COOH H2C-COOH
HO-C-COOH H C-COOH H2C-COOH
CO -COOH CH -COOH CH2-COOH
糖类代谢PPT课件

吸收速率
不同糖类的吸收速率不同, 如葡萄糖的吸收速率较快, 果糖较慢。
吸收部位
小肠是主要的吸收部位, 但结肠也有一定的吸收功 能。
血糖的调节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
饱腹感与饥饿感
胰岛素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升高血 糖。
饱腹感激素如GLP-1和饥饿感激素如 ghrelin对食欲的调节。
肝糖原与肌糖原
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以维持 血糖稳定,肌糖原则储存葡萄糖。
感谢观看
THANKS
三羧酸循环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为34分子ATP,其中1分子ATP来自乙酰 CoA与草酸乙酸结合的反应,其余33分子ATP来自其他三个步骤催化的 反应。
氧化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定义
氧化磷酸化是线粒体内进行的一系列的氧化反应和磷酸化反应,是细胞产生能量的主要方 式。
氧化磷酸化步骤
氧化磷酸化包括两个步骤,分别是电子传递链和ATP合成酶催化的反应。电子传递链将 NADH和FADH2的电子传递给氧,生成H+,同时生成ATP。
02
糖原的合成需要限速 酶
糖原的合成酶是糖原合成的关键酶, 其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如激素 、血糖水平等。因此,糖原的合成速 度受到限制。
03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相 互制约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是相互制约的过程 。在血糖水平升高时,糖原的合成增 加,而在血糖水平降低时,糖原的分 解加速。
蔗糖和淀粉的合成
蔗糖是植物体内主要的贮存光合产物 的形式,也是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形 式。蔗糖合成酶是蔗糖合成的关键酶。
化的反应。
三羧酸循环
01
三羧酸循环定义
三羧酸循环是线粒体内进行的一系列的氧化反应,是细胞产生能量的主
要方式。
糖类代谢1——生物化学课件PPT

第七章 糖类代谢
什么叫糖?
多羟基醛类或酮类的化合物 及其聚合物和衍生物
葡萄糖
果糖
糖类化合物生物学作用
1、生物体的结构成分 植物:糖类占干重的85-90%。 2、生物体内主要能源物质 人体70%以上能量由糖氧化分解获得。 3、为合成氨基酸、核苷酸、脂肪酸提供碳骨架。 4、细胞识别的信息分子
糖蛋白的糖链
异头C半缩醛的的羟基游离,是还原糖。
D-葡萄糖以两种不同的旋光率形式存在 (构型上仅头部不同称为异头物): [] D20= +112.2(α-D葡萄糖) [] D20= +18.7 (β-D葡萄糖)
变旋现象:两种葡萄糖分别溶于水后,其 旋光率都逐渐变为 +52.7
D-果糖的α、β呋喃型
异头C半缩醛的的羟基游离,是还原糖。
乳糖
β –D-半乳糖 α-D-葡萄糖、 β (1 4)糖苷键
异头C半缩醛的的羟基游离,是还原糖。
淀粉(starch)
植物营养物质的储存形式
-D-葡萄糖 残基组成 连键: (14), (16)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糖原(glycogen)
糖原是动物细胞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D- 葡 萄 糖 残基组成 连键: (14) , (16)
D-赤藓糖 D-苏阿糖
离羰基最远的 不对称碳原子
Six Carbons
葡萄糖和果糖结构关系?
酮 糖
D-核糖的吡喃型和呋喃型断
如果氧环上的 C原子按顺时 针方向排列, 羟甲基在氧环 平面之上为D构型,在环之 下为L-构型。
天然葡萄糖多以六元环 (吡喃型)结构存在
第一节 糖类化合物
糖的种类:
单糖(monosaccharide) 寡糖(oligosaccharide) 多糖(polysaccharide)
什么叫糖?
多羟基醛类或酮类的化合物 及其聚合物和衍生物
葡萄糖
果糖
糖类化合物生物学作用
1、生物体的结构成分 植物:糖类占干重的85-90%。 2、生物体内主要能源物质 人体70%以上能量由糖氧化分解获得。 3、为合成氨基酸、核苷酸、脂肪酸提供碳骨架。 4、细胞识别的信息分子
糖蛋白的糖链
异头C半缩醛的的羟基游离,是还原糖。
D-葡萄糖以两种不同的旋光率形式存在 (构型上仅头部不同称为异头物): [] D20= +112.2(α-D葡萄糖) [] D20= +18.7 (β-D葡萄糖)
变旋现象:两种葡萄糖分别溶于水后,其 旋光率都逐渐变为 +52.7
D-果糖的α、β呋喃型
异头C半缩醛的的羟基游离,是还原糖。
乳糖
β –D-半乳糖 α-D-葡萄糖、 β (1 4)糖苷键
异头C半缩醛的的羟基游离,是还原糖。
淀粉(starch)
植物营养物质的储存形式
-D-葡萄糖 残基组成 连键: (14), (16)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糖原(glycogen)
糖原是动物细胞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D- 葡 萄 糖 残基组成 连键: (14) , (16)
D-赤藓糖 D-苏阿糖
离羰基最远的 不对称碳原子
Six Carbons
葡萄糖和果糖结构关系?
酮 糖
D-核糖的吡喃型和呋喃型断
如果氧环上的 C原子按顺时 针方向排列, 羟甲基在氧环 平面之上为D构型,在环之 下为L-构型。
天然葡萄糖多以六元环 (吡喃型)结构存在
第一节 糖类化合物
糖的种类:
单糖(monosaccharide) 寡糖(oligosaccharide) 多糖(polysaccharid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蔗糖 + H2O 蔗糖酶 葡萄糖 +果糖
三、淀粉的生物合成与分解
(一)淀粉的生物合成 1、直链淀粉的生物合成
直链淀粉是通过a-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 线性分子,合成有3条途径:
淀粉磷酸化酶催化途径 淀粉合成酶催化途径:主要途径 D酶催化途径:转移短片段糖链
2、支链淀粉的生物合成
合成了直链淀粉后, 在Q 酶的催化下,将 直链淀粉的非还原性 端上6-8个葡萄糖基切 下,通过a-1,6-糖苷 键与直链淀粉连接, 形成支链淀粉。
第七章 糖类化合物代谢
第七章 糖类化合物代谢 提纲
• 第一节 糖类化合物 • 第二节 糖的合成与分解
• 第三节 糖 酵 解(重点) • 第四节 三羧酸循环(重点)
• 第五节 乙醛酸循环 • 第六节 磷酸戊糖途径
第七章 糖类化合物代谢 提纲
• 第一节 糖类化合物 • 第二节 糖的合成与分解 • 第三节 糖 酵 解(重点) • 一 糖酵解 • 二、糖酵解的生物化学过程(关键酶) • 三、糖酵解过程的能量计算(重点) • 四、糖酵解的生物功能 • 五、糖酵解的调节
(二)淀粉的分解
1、淀粉的水解
a-淀粉酶 (a- 1,4-葡聚糖酶): 无规则内切 ß-淀粉酶 (a- 1,4-麦芽糖酶): 外切一个麦芽糖 R 酶 ( 脱支酶): 水解a-1,6-糖苷键
2、淀粉的磷酸解, 产物是1-磷酸葡萄糖
淀粉磷酸化酶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磷酸葡萄糖酯酶
四、纤维素的生物合成与分解 (一)纤维素的生物合成
ATP
OH H
Mg 己 糖 激 酶 ATP
6-磷 酸 果 糖
磷酸 ATP
HO CH2 O CH2OH OH
果糖Mg 磷M酸g果糖 激酶 H
OH
激酶 ADP
OH H
CH2OH H OH
H2O3PO CH2 O CH2OPO3H2 果 糖
OH H
OH
OH
OH
H OH
H
第一节 糖类化合物
糖类物质是一类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类化 合物或聚合物,根据其水解情况分为单糖、 寡糖和多糖。
单糖:葡萄糖、果糖、脱氧核糖 寡糖:蔗糖、麦芽糖、乳糖 多糖:淀粉、纤维素、糖原
葡萄糖及其环状结构
果糖及其环状结构
第二节 糖的合成与分解
一、UDPG和ADPG的生物合成
UDPG: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ADPG:腺苷二磷酸葡萄糖
第七章 糖类化合物代谢 提纲
• 第三节 糖 酵 解(重点) • 六、丙酮酸的去路 • 七、葡萄糖异生作用
• 第四节 三羧酸循环(重点)
• 一、 三羧酸循环 • 二、三羧酸循环的生化过程(重点) • 三、三羧酸循环的特点(能量计算)(重点) • 四、三羧酸循环的生物功能 • 五、三羧酸循环的调节
• 第五节 乙醛酸循环 • 第五节 磷酸戊糖途径 • 一、磷酸戊糖途径的生化过程 • 二、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重点) • 三、磷酸戊糖途径的调节
UDPG和ADPG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活化单糖。 单糖必须经过活化后才能用于寡糖和多糖的合成。
1-磷酸葡萄糖+UTP UDPG焦磷酸化酶 UDPG+PPi
二、蔗糖的生物合成与分解
(一)蔗糖的生物合成:有3条途径
1、蔗糖磷酸化酶催化途径
蔗糖磷酸化酶
1-磷酸葡萄糖 + 果糖
蔗糖 + Pi
此途径仅在微生物中存在。
以UDPG或GDPG为原料,以一小段纤维 素为引子,由纤维素合成酶催化合成。
(二)纤维素的分解
由纤维素酶(cellulase)催化。人和大多 数哺乳动物体内无纤维素酶。
五、葡萄糖的分解
葡萄糖进入细胞后,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 发生分解代谢过程。葡萄糖的分解代谢分两 步进行: 糖酵解:葡萄糖 丙酮酸。此反应过程一 般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又称为无氧分解。
• 己糖激酶 Km=0.1mmol/L • 葡萄糖激酶 Km=10mmol/L
• 己糖激酶的专一性不强,受产物 6-P-G所抑制
• 葡萄糖激酶的专一性强,不受产 物6-P-G所抑制
②
6-磷酸葡萄糖
6-磷酸果糖
磷酸葡萄糖异构酶
(2)6-磷酸葡萄糖异构化为 6-磷酸果糖
磷酸己糖 异构酶
③ 此步不可逆,为限速步骤
三羧酸循环:丙酮酸 CO2 + H2O 。由于 分子氧是此系列反应的最终受氢体,所以又 称为有氧分解。
第三节 糖 酵 解
一 糖酵解(glycolysis) 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经过酶催化作用降解成丙
酮酸,并伴随生成ATP的过程。它是动物、植物和
微生物细胞中葡萄糖分解的共同代谢途径。
为了纪念对糖酵解途径的阐明作出了重 大贡献的德国科学家Embden、 Meyerhof 和Parnas,糖酵解途径又称EMP途径。
ATP ADP
1,6-二磷酸果糖
磷酸二 羟丙酮
3-磷酸甘油醛
脱氢酶
2 NAD+ 2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2
2ADP
丙酮酸×2
烯醇式丙酮酸×2
丙酮酸激酶
2ATP 2ADP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2
2-磷酸甘油酸×2
3-磷酸甘油酸×2
2ATP
① 此步不可逆
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
己团转移 到受体上的酶。
6-磷酸果糖
1,6-二磷酸果糖
磷酸果糖激酶
• 第一阶段:
• 葡萄糖 1, 6-二磷酸果糖 • 消耗 2ATP
CH2OPO3H2
H2O3PO CH2 O CH2OH
H OH OH H
磷磷酸酸己己糖糖异异构酶构酶 H
OH OH
ADP
OH
OH
H OH 6- 磷 酸 葡 萄 糖
ADP
Mg 己己糖磷糖酸激激酶酶
二、糖酵解的生物化学过程
糖酵解的底物一般为葡萄糖,全过程在 细胞质中进行,参与糖酵解各反应的酶都 存在于细胞质中。
糖酵解过程包括10步反应
反应过程关键酶(限速酶) 己糖激酶 磷酸果糖激酶 丙酮酸激酶
葡萄糖
己糖激酶
ATP
ADP
6-磷酸葡萄糖
1-磷酸葡萄 糖
糖原
糖酵解
(胞液)
6-磷酸果糖
磷酸果糖激酶
2、蔗糖合成酶催化途径
UDPG + 果糖 蔗糖合成酶 蔗糖 + UDP 此途径存在于高等植物中。
3、磷酸蔗糖合成酶途径
UDPG + 6-磷酸果糖 磷酸蔗糖合成酶 磷酸蔗糖 + UDP
此途径主要在细胞质中进行,是蔗糖生物合 成的主要途径。
(二)蔗糖的分解
蔗糖酶(sucrase)又称转化酶 (invertase),广泛存在植物、微生物和动物 中。
三、淀粉的生物合成与分解
(一)淀粉的生物合成 1、直链淀粉的生物合成
直链淀粉是通过a-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 线性分子,合成有3条途径:
淀粉磷酸化酶催化途径 淀粉合成酶催化途径:主要途径 D酶催化途径:转移短片段糖链
2、支链淀粉的生物合成
合成了直链淀粉后, 在Q 酶的催化下,将 直链淀粉的非还原性 端上6-8个葡萄糖基切 下,通过a-1,6-糖苷 键与直链淀粉连接, 形成支链淀粉。
第七章 糖类化合物代谢
第七章 糖类化合物代谢 提纲
• 第一节 糖类化合物 • 第二节 糖的合成与分解
• 第三节 糖 酵 解(重点) • 第四节 三羧酸循环(重点)
• 第五节 乙醛酸循环 • 第六节 磷酸戊糖途径
第七章 糖类化合物代谢 提纲
• 第一节 糖类化合物 • 第二节 糖的合成与分解 • 第三节 糖 酵 解(重点) • 一 糖酵解 • 二、糖酵解的生物化学过程(关键酶) • 三、糖酵解过程的能量计算(重点) • 四、糖酵解的生物功能 • 五、糖酵解的调节
(二)淀粉的分解
1、淀粉的水解
a-淀粉酶 (a- 1,4-葡聚糖酶): 无规则内切 ß-淀粉酶 (a- 1,4-麦芽糖酶): 外切一个麦芽糖 R 酶 ( 脱支酶): 水解a-1,6-糖苷键
2、淀粉的磷酸解, 产物是1-磷酸葡萄糖
淀粉磷酸化酶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磷酸葡萄糖酯酶
四、纤维素的生物合成与分解 (一)纤维素的生物合成
ATP
OH H
Mg 己 糖 激 酶 ATP
6-磷 酸 果 糖
磷酸 ATP
HO CH2 O CH2OH OH
果糖Mg 磷M酸g果糖 激酶 H
OH
激酶 ADP
OH H
CH2OH H OH
H2O3PO CH2 O CH2OPO3H2 果 糖
OH H
OH
OH
OH
H OH
H
第一节 糖类化合物
糖类物质是一类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类化 合物或聚合物,根据其水解情况分为单糖、 寡糖和多糖。
单糖:葡萄糖、果糖、脱氧核糖 寡糖:蔗糖、麦芽糖、乳糖 多糖:淀粉、纤维素、糖原
葡萄糖及其环状结构
果糖及其环状结构
第二节 糖的合成与分解
一、UDPG和ADPG的生物合成
UDPG: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ADPG:腺苷二磷酸葡萄糖
第七章 糖类化合物代谢 提纲
• 第三节 糖 酵 解(重点) • 六、丙酮酸的去路 • 七、葡萄糖异生作用
• 第四节 三羧酸循环(重点)
• 一、 三羧酸循环 • 二、三羧酸循环的生化过程(重点) • 三、三羧酸循环的特点(能量计算)(重点) • 四、三羧酸循环的生物功能 • 五、三羧酸循环的调节
• 第五节 乙醛酸循环 • 第五节 磷酸戊糖途径 • 一、磷酸戊糖途径的生化过程 • 二、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重点) • 三、磷酸戊糖途径的调节
UDPG和ADPG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活化单糖。 单糖必须经过活化后才能用于寡糖和多糖的合成。
1-磷酸葡萄糖+UTP UDPG焦磷酸化酶 UDPG+PPi
二、蔗糖的生物合成与分解
(一)蔗糖的生物合成:有3条途径
1、蔗糖磷酸化酶催化途径
蔗糖磷酸化酶
1-磷酸葡萄糖 + 果糖
蔗糖 + Pi
此途径仅在微生物中存在。
以UDPG或GDPG为原料,以一小段纤维 素为引子,由纤维素合成酶催化合成。
(二)纤维素的分解
由纤维素酶(cellulase)催化。人和大多 数哺乳动物体内无纤维素酶。
五、葡萄糖的分解
葡萄糖进入细胞后,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 发生分解代谢过程。葡萄糖的分解代谢分两 步进行: 糖酵解:葡萄糖 丙酮酸。此反应过程一 般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又称为无氧分解。
• 己糖激酶 Km=0.1mmol/L • 葡萄糖激酶 Km=10mmol/L
• 己糖激酶的专一性不强,受产物 6-P-G所抑制
• 葡萄糖激酶的专一性强,不受产 物6-P-G所抑制
②
6-磷酸葡萄糖
6-磷酸果糖
磷酸葡萄糖异构酶
(2)6-磷酸葡萄糖异构化为 6-磷酸果糖
磷酸己糖 异构酶
③ 此步不可逆,为限速步骤
三羧酸循环:丙酮酸 CO2 + H2O 。由于 分子氧是此系列反应的最终受氢体,所以又 称为有氧分解。
第三节 糖 酵 解
一 糖酵解(glycolysis) 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经过酶催化作用降解成丙
酮酸,并伴随生成ATP的过程。它是动物、植物和
微生物细胞中葡萄糖分解的共同代谢途径。
为了纪念对糖酵解途径的阐明作出了重 大贡献的德国科学家Embden、 Meyerhof 和Parnas,糖酵解途径又称EMP途径。
ATP ADP
1,6-二磷酸果糖
磷酸二 羟丙酮
3-磷酸甘油醛
脱氢酶
2 NAD+ 2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2
2ADP
丙酮酸×2
烯醇式丙酮酸×2
丙酮酸激酶
2ATP 2ADP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2
2-磷酸甘油酸×2
3-磷酸甘油酸×2
2ATP
① 此步不可逆
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
己团转移 到受体上的酶。
6-磷酸果糖
1,6-二磷酸果糖
磷酸果糖激酶
• 第一阶段:
• 葡萄糖 1, 6-二磷酸果糖 • 消耗 2ATP
CH2OPO3H2
H2O3PO CH2 O CH2OH
H OH OH H
磷磷酸酸己己糖糖异异构酶构酶 H
OH OH
ADP
OH
OH
H OH 6- 磷 酸 葡 萄 糖
ADP
Mg 己己糖磷糖酸激激酶酶
二、糖酵解的生物化学过程
糖酵解的底物一般为葡萄糖,全过程在 细胞质中进行,参与糖酵解各反应的酶都 存在于细胞质中。
糖酵解过程包括10步反应
反应过程关键酶(限速酶) 己糖激酶 磷酸果糖激酶 丙酮酸激酶
葡萄糖
己糖激酶
ATP
ADP
6-磷酸葡萄糖
1-磷酸葡萄 糖
糖原
糖酵解
(胞液)
6-磷酸果糖
磷酸果糖激酶
2、蔗糖合成酶催化途径
UDPG + 果糖 蔗糖合成酶 蔗糖 + UDP 此途径存在于高等植物中。
3、磷酸蔗糖合成酶途径
UDPG + 6-磷酸果糖 磷酸蔗糖合成酶 磷酸蔗糖 + UDP
此途径主要在细胞质中进行,是蔗糖生物合 成的主要途径。
(二)蔗糖的分解
蔗糖酶(sucrase)又称转化酶 (invertase),广泛存在植物、微生物和动物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