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课件(转换版2)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ppt
F
L/aLC Home cheese
production, QC,
in pounds
13
• Attention:
the absolute value of slope has very
import meaning for it equals opportunity cost of cheese in terms of wine(为了多生 产一单位的奶酪所必须放弃的酒的产量)
• The Ricardian model is based on technological differences across countries. – These technological differences are reflected in differences in the productivity of labor.
2
Introduction
• Countries engage in international trade for two basic reasons: – They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in terms of climate, land, capital, labor, and technology. – They try to achieve scale economies in production.
– Heated greenhouses should be used. – The costs for energy, capital, and labor are
substantial.
• Resourc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roses could be used to produce other goods, say computers.
国际经济学课件 第二章 比较优势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 18 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商主 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亚当·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 大卫·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从劳动生产率的角 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通过本部分 内容的学习,你可以了解:
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斯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绝对优势贸易模型; 大卫·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
保罗.萨缪尔森
保罗.克鲁格曼
1.两种或两种以上要 素投入 2.边际成本递增 3.商品和要素市场完 全竞争 4.固定规模报酬 1.生产具有规模经济 2.不完全竞争的商品 市场 3.竞争的要素市场
资源禀赋 不同
生产规模 不同 生产技术的 不同阶段
雷蒙.弗农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学说综述:思想与理论的同步变迁
关键假设
1.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 2.固定的产品边际成本 3.商品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4.固定规模报酬(无规模经 济) 5.不考虑需求
决定贸易模 式的因素
绝对劳动生产率 差差异(技术) 相对劳动生产率 差差异(技术)
新古 H-O模型 典贸 易理 要素均 论 等原理 当代 贸易 理论 模型
规模经 济贸易 模型 产品周 期贸易 模型
2.1
重商主义的贸易思想
2.2
2.3 2.4
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相互需求原理(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
本章节的几个理论都关注于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the basic questions that we seek to answer in this chapter are:
What is the basis for trade(贸易基础)? What are the gains from trade(贸易所得)? What is the pattern of trade(贸易模式)?
国际经济学课件第二章新贸易理论
国际经济学课件第⼆章新贸易理论第⼆章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产业内国际贸易)偏好——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的⽣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国际贸易不完全竞争新贸易理论产⽣的时代背景根据关贸总协定(GATT)及世贸组织(WTO)的统计资料,⾃20世纪60年代以来,约2/3甚⾄更多的世界贸易是发⽣在技术、资源和偏好均⽐较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重则不⾜1/3。
新贸易产⽣的理论背景绝⼤多数国际贸易量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之间进⾏,⽽且⼤部分贸易具有在同⼀产业内进⾏的性质,甚⾄还出现相同产品的互相买卖。
这些都是要素禀赋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所⽆法解释的。
新贸易理论的产⽣70年代中期,格鲁贝尔、劳艾德、克鲁格曼等⼈进⼀步系统地阐述了产业内国际贸易理论,并指出产业内贸易发⽣的主要依据是产品的异质性(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需求偏好。
所谓产业内贸易,是指⼀国同时存在着进⼝和出⼝同类产品的贸易活动,或者说贸易两国彼此买卖着同⼀产业所⽣产的产品。
同类产品指那些消费上能够互相替代⽽⽣产上⼜投⼊相近或相似的⽣产要素的产品,它还有同质和异质的区分。
同质产品:性质完全⼀致因⽽能够完全相互替代的产品,如同样的⽔果、砖等。
国际贸易交易同质产品的原因:1、运输成本(靠近原材料地)2、季节性问题(⽔果)3、经济合作需要(海峡两岸的农产品)异质产品:指不能完全互相替代的产品。
垂直差异:产品的质量不同(⽐如特殊的⽣产⼯艺所致)。
⽔平差异:质量相同,特征不同(颜⾊、款式、性能、售后服务)。
同质产品贸易只要加⼊运输成本等⼀类因素的分析,都仍然能⽤赫⼀俄学说加以说明。
因此,异质产品贸易分析是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政府政策:政府授予的垄断地位(专利)对进⼊的限制(许可证);信息:潜在竞争者缺乏技术信息会阻碍它们的进⼊(可⼝可乐);消费者缺乏新进⼊的产品的信息使他们对购买新产品没有积极性(361)规模经济:对⾃然垄断⽽⾔,规模经济使⼀个⾏业只有⼀家⼚商是最有效率的。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WHQ
6
上述三种要素增长类型,都会增加产出,这在封闭条件下就意味着国 民整体福利的提高。但在开放条件下却不一定,例如可能存在的“悲 惨增长”,即经济增长了,自己国家的福利水平反而会下降。
二、罗伯津斯基定理
罗伯津斯基定理考察了仅有单一要素供给增长时,一国均衡产出发生 的变化。 (一)前提假设
(1)假设一国经济中仅有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X和Y两个生产部 门,且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2)生产技术既定,且要素相对价格给定不变,两种商品相对价格不 变,这意味着两种产品的要素密集度不变。 (3)市场出清,消费结构与生产结构相适应。 (4)资源充分利用,包括新增要素。
生经济增长后国内X产品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仍为P0 ,那么新的生 产均衡点E1(X1,Y1)必定落在E0(X0,Y0)的左上方,即X1<X0 ,Y1>Y0。这就意味着,当产品相对价格保持不变时,资本密集型 生产部门(发生技术进步的部门)的均衡产量扩大,而劳动密集型
生产部门(未发生技术进步的部门)的均衡产量缩减。
WHQ
5
2、劳动增长比例小于资本增长比例时产出的非平衡增长 Y
PPC1 PPC2
×
PPC0
注意:当仅有资本供 给增加(k>0),而 劳动供给完全没有增 加(n=0)时,X产品 的产量也会增加,即 生产可能性曲线不会 出现图中PPC2的情况
O
X
当劳动增长比例小于资本增长比例(n<k)时,资本的相对价格就会 下降,两部门都会用更多的资本替代劳动进行生产,从而使X和Y的 资本密集度较前都有所提高(K/L增大)。尽管要素供给增加会导 致两种产品的产量都增加,但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产量的增加幅 度将大于劳动密集型产品X的增加幅度,所以,生产可能性曲线将 在Y轴方向更大程度地向外扩展。
国际经济学II课件2-10
Chapter Structure
1. Monetary Policy with Floating Exchange Rates 2. Fiscal Policy with Floating Exchange Rates 3. Shocks to the Economy
Objective
1. This chapter is to examine how monetary policy and fiscal policy work in an economy that has a floating exchange rate.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实行浮动汇率制的经济中如何发挥 作用 2. It also will explore the impacts of various shocks on such an economy—so we can see how the choice of fixed or flexible exchange rates alters how the economy responds to different shocks. 之后,我们研究这一经济的各种冲击的影响,从而看到对 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的选择是如何改变经济不同冲 击的反应方式。
McGraw-Hill/Irwin
© 2004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1. Monetary Policy with Floating Exchann
© 2004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1=RMB8.2789(ERM/B$ 8.2778 )中国外汇管理局公布
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意味着一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本币, 即汇率升高,本币贬值。
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 system):用一单位的本币作为标准, 将其折算成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以此来表示汇率的方法。(英、美)
2021/4/9
9
表8-1:一些国家的货币名称及符号
国家
澳大利亚 奥地利 比利时 加拿大 丹麦 芬兰 法国 德国 挪威 希腊
货币
澳元 先令 法郎 加元 克朗 马克 法郎 马克 克朗 德拉克马
符号
A$ Sch BF Can$ DKr FM FF DM NKr Dr
国家
印度 伊朗 意大利 日本 墨西哥 西班牙 瑞士 英国 美国 中国
2021/4/9
2
一个高深的金融难题,或国际间喝啤酒难题
在墨西哥和美国边境的某一城镇中,存在着一 种特殊的货币情况。在墨西哥,1美元只值墨西哥 货币的90分,而在美国,一个墨西哥比索(=100分) 只值美国货币的90分。
一天,一个牧童走进一家墨西哥小酒吧,要了 一杯啤酒,价目是10个墨西哥分。
他用一个墨西哥比索付帐,找回1美元(在墨西 哥只值90个墨西哥分)。喝完啤酒后,他又走过边 境进了一家美国酒吧,有要了一杯啤酒,价目是10 美分。他用刚刚找回的美元付帐,有找回一个墨西 哥比索(在美国只值90美分)。他继续不断地重复 这一方法,整天愉快地喝酒。他在最后与开始时一 样有钱——有一个比索。
于进行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按照这一定义,以外币表示
的有价证券由于不能直接用于国际间的支付,故不属于外汇。
人们通常所说的外汇就是指这一狭义概念。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美国
欧共体
日本
所有国家
产品/时间
1965 1986
1965 1986 1965 1986 1965 1986
食品
32 74
61 100 73 99 56 92
农业原材料 14
45
4
28
0 59
4 41
能源
92
0
11 37
33 28 27 27
矿产品与金属 0
16
0
40
2
31 1 29
制成品
39
71
10 56 48 50 19 58
二 H-O定理
1。 基本假设与基本内容
前提要素不能跨国流动——如果,未来若干年,只要是可移 动的商品,
将形成美国人设计、港台商人投资、大陆生产、出口到美国市场销售。可移
动的服务也会转移到印度和中国。也许美国能够留住的只是那些不可移 动的
服务20,21/8比/18如餐馆、理发店、洗衣店和超市。”
10
2X2X2模型 X为劳动密集产品,Y为资本密 集产品 A为劳动丰富的国家 技术相同 规模报 酬不变 需求偏好一样 要素国内自由流动诡计间 不能流动 产品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自由贸易 无摩擦成本 贸易平衡 资源充分利用
X商品的劳动生产 Y商品的劳动生产
率
率
A国
6
4
B国
1
5
优势分析——分工情况——贸易情况——结果
假定国际交换比例1:1,A用6个X交换B上午6个Y,则获利2 个Y;6个Y在B国需1.2小时,这可生产1.2个X则获利4.8个X。
2021/8/18
3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
一假定与内容13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PPT教学课件
该国的福利水平;但必须指出,社会无差异曲线由低
处向高处移动,虽然表明国家的整体福利水平提高了,
但并意味着所有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都同时获得提高。
同样,消费点在同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上移动,表示
整个国家的福利水平不变,但也并不意味着所有社会 成员的福利都不变。
前者主要针对某一与国际贸易有关的现象,提 供理论分析框架,旨在解释诸如国际贸易发生的 原因、贸易形态的决定、贸易政策措施对国内经 济活动(如价格、生产;消费;收入分配)的影 响等问题;
后者则就某一与贸易有关的现象进行价值判断, 即说明其好坏,如就一国贸易政策的制定(是采 用自由贸易还是应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提出依据。
2020/12/10
End 8
一、国际贸易学图形分析的基本知识
局部均衡中的贸易获利:
所谓局部均衡是指分析研究一种商品在单独的一个市 场中的供应和需求的价格。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其实际支付的 价格和愿意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的面积, 是需求线以下,价格线以上的部分。
生产者剩余的面积,是供应线以上,价格线以下的部 分。一般而言,价格下降使消费者剩余增加,当价格上 升时,生产者剩余增加。
2020/12/10
End 12
主要分析工具(2)
(二)消费者偏好与社会无差异曲线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社会无差异曲线主要有两种用 途:(1)社会无差异曲线可以用来确定一国的均衡 消费点。(教材P21)(2)从规范分析的角度看,社 会无差异曲线可以用来衡量整个社会的福利。如若贸
易地方开展导致社会无差异曲线向远离坐标原点的方
2020/12/10
End 10
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2)
第国际经济学二讲
第二讲标准贸易模型一、生产可能性曲线(边界)PPF●PPF的特点:曲线上各点的切线的斜率边际转换率MRT,为生产两个产品的边际成本之比。
●机会成本递增情况下的PPF的特点:右下方倾斜,凹向原点。
机会成本递增意味着一国为了获得每天多生产单位某商品的资源而必须减少越来越多的另一商品的产量。
边际成本递增使得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而不是一条直线。
生产可能曲线都凹向原点,表明机会成本递增的。
X对Y的边际转换率就是每多生产1单位X而少生产Y的数量。
故边际转换率可用来表示X(横轴上的商品)的边际成本。
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某一点X对Y的边际转换率可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在该点的斜率来表示。
机会成本递增的产生是由于生产所需的要素或资源具有以下特征:(1)不是同质的(即同种要素的所有单位并不是完全相同或质量相同的);(2)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中生产要素的比率不是固定不变的。
这意味着一个国家在生产越来越多的某种商品的同时,它必须要利用那些效率较低或并不完全适合生产这种商品的资源或要素。
这就使得一个国家每多生产1单位该种商品,就必须越来越多地放弃另一商品的生产以提供足够的资源。
A国和B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不同的原因:两国有不同的要素或资源禀赋;两国使用了不同的生产技术。
二、社会无差异曲线(CIC)[来源于个人无差异曲线]●偏好和收入水平既定、效用相同●右下方倾斜●离原点越远的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两两不相交●凸向原点社会无差异曲线反映了能使社会或国家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
较高的曲线反映较高的满足程度,较低的曲线反映较低的满足程度。
X对Y的边际替代率指的是一国为保持在原来的无差异曲线上,多消费1单位X而必须放弃的Y的数量。
社会无差异曲线上某点X对Y的边际替代率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并且随着该国的消费组合沿该曲线下移而下降。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递减反映:一国消费X越多,则其消费Y越少。
该国每多消费1单位X,只会放弃越来越少的Y商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外汇市场的种类
1、按组织形式分: 按组织形式分: 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2、按经营范围分: 按经营范围分: 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3、按买卖双方性质分: 按买卖双方性质分: 外汇批发市场和外汇零售市场
(三)外汇市场的参与者
1、外汇银行 2、顾客 3、外汇经纪人 4、中央银行
持有外汇的客户
买入
中央银行
第六章 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 外汇、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外汇与汇率 外汇市场
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
外国货币 外币支付凭证 广义静态外汇 外币有价证券 外汇 特别提款权SDR 特别提款权 其他外汇资金 静态外汇
一、外汇 (一)外汇的概念 动态外汇(行为) 动态外汇(行为)
(资产) 资产)
狭义静态外汇:外币表示的银行存款 外币表示的银行存款
外汇银行
卖出
需要外汇的客户
外汇银行
二、外汇交易的基本类型
(一)即期交易业务:现汇交易 即期交易业务: 远期交易业务: 套期保值) (二) 远期交易业务:期汇交易(套期保值) 掉期交易业务: (三) 掉期交易业务:P201 (四)汇率套利 利率套利(抛补和无抛补套利) (五)利率套利(抛补和无抛补套利)
银行汇票、 银行汇票、支票
(二)外汇的分类
1、根据可否自由兑换分为: 根据可否自由兑换分为: 自由外汇和记账外汇 2、根据外汇的来源和用途分为: 根据外汇的来源和用途分为: 贸易外汇和非贸易外汇 3、根据外汇管理的对象分为: 根据外汇管理的对象分为: 居民外汇和非居民外汇
(三)自由外汇的三大特征
3、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
•现汇汇率E(或SR,spot rate,现汇交易的汇率) 现汇汇率E SR, rate,现汇交易的汇率) 期汇汇率为 FR, rate,合约规定未来 期汇汇率为Ef(或FR,forward rate,合约规定未来 交易时使用的汇率) 交易时使用的汇率) 任何时点,远期汇率可能等于、大于或小于即期汇率。 任何时点,远期汇率可能等于、大于或小于即期汇率。 掉期率( rate) •掉期率(swap rate)为Ef-E 直接标价法下: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 直接标价法下: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则外币相对于 本币远期贴水;反之远期升水。 本币远期贴水;反之远期升水。 Ef=E-d ( 贴水) =E贴水) Ef=E+p (升水 ) 但间接标价法下:Ef=E+d ( 贴水) 但间接标价法下: 贴水) Ef=EEf=E-p (升水 ) Ef•升(贴)水率 ρf =(Ef-E)/E ·100% Ef升(贴)水年率 =(Ef-E)/E ·12/t ·100%
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s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帐户设置 1、经常账户: 经常账户: 商品、服务、收益、 商品、服务、收益、经常转移 2、资本与金融账户: 资本与金融账户: 资本账户----资本转移 资本转移、 资本账户----资本转移、 非生产性非金融资产 金融账户----直接投资、证券投资、 金融账户----直接投资、证券投资、 直接投资 其他投资、 其他投资、 储备资产 3、净差错和遗漏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复式簿记原理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每笔国际交易 被等额记录两次,一次记贷方,一次记借方) 被等额记录两次,一次记贷方,一次记借方)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惯例 1、借方交易是向外国人付款的交易(进口、给外 借方交易是向外国人付款的交易(进口、 国人单方面转移支付和资本流出), 标记; ),以 国人单方面转移支付和资本流出),以-标记;贷 方交易是从外国人那里收到付款的交易(出口、 方交易是从外国人那里收到付款的交易(出口、 接受外国人单方面转移支付和资本流入),以+标 接受外国人单方面转移支付和资本流入),以 ), 记; 2、记帐原则:以所有权变更日期为准; 记帐原则:以所有权变更日期为准; 3、进出口商品计价一律采取FOB价; 进出口商品计价一律采取FOB价 4、一国持有外国金融资产的增减,记在本国“对 一国持有外国金融资产的增减,记在本国“ 外资产”项下,外国持有该国金融资产的增减, 外资产”项下,外国持有该国金融资产的增减, 则记在本国“对外负债”项下。 则记在本国“对外负债”项下。
二、国际收支失衡分析
1、周期性因素(周期性失衡)(Cyclical 、周期性因素(周期性失衡)
Disequilibrium) )
萧素(结构性失衡)( 、结构性因素(结构性失衡)(Structural )( Disequilibrium) ) 经济结构主要是指产业结构(含要素的价格结构) 经济结构主要是指产业结构(含要素的价格结构) 和商品进出口结构。 和商品进出口结构。 3、货币性(价格性)因素(Monetary /Price 、货币性(价格性)因素( Disequilibrium) ) 货币、成本、物价、汇率等货币性因素引起。 货币、成本、物价、汇率等货币性因素引起。 4、外汇投机和不稳定的国际资本流动(投机性失衡) 、外汇投机和不稳定的国际资本流动(投机性失衡) 5、偶发性因素 、
第二节 国际收支的分析 国际收支盈余、 一、国际收支盈余、赤字和均衡
(一)自主性交易与补偿性交易 ——固定汇率制下国际收支分析的主题 固定汇率制下国际收支分析的主题 1、两组概念 、 (1)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 ) (2)自主性交易与补偿性交易 ) 2、固定汇率制度下判断国际收支是否平衡 、 ——自主性交易是否平衡 自主性交易是否平衡 1)只有当自主性交易的借方金额与贷方金额相等时, )只有当自主性交易的借方金额与贷方金额相等时, 国际收支—真正平衡 真正平衡。 国际收支 真正平衡。 2)自主性交易借方大于贷方金额 —— 赤字 赤字Deficit ) 3)自主性交易贷方大于借方金额 —— 盈余 盈余Surplus ) 3、自主性交易与补偿性交易分析的缺陷 、 很难确切划分(特别是短期资本交易); 年代, );70年代 很难确切划分(特别是短期资本交易); 年代, 固定汇率制瓦解,代之以浮动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瓦解,代之以浮动汇率制。
S-I=CA 1)S<I时,储蓄不足表现为经常账户 S<I时 赤字;非居民的对内净投资。 赤字;非居民的对内净投资。 2) S>I时,投资不足表现为经常账户 S>I时 盈余;国民储蓄的对外净投资。 盈余;国民储蓄的对外净投资。 Sp=I+CA+(G另: Sp=I+CA+(G-T)
三、世界主要外汇市场 1、伦敦外汇市场 2、纽约外汇市场 3、东京外汇市场 4、法兰克福外汇市场 5、香港外汇市场
第三节 汇率制度
一、汇率制度的概念 二、汇率制度的类型 1、固定汇率制 2、浮动汇率制
三、目前的汇率制度格局 四、汇率制度的选择 (一)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之争 (二)汇率制度的选择
(二)国际收支差额分析
——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分析的主体 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分析的主体 1、“线上项目”与“线下项目” 线下项目” 、 线上项目” 在平衡表某两个相邻项目间划一条水平线(分界线), 在平衡表某两个相邻项目间划一条水平线(分界线), 称该线上方的项目为“线上项目” 下方的项目为“ 称该线上方的项目为“线上项目”,下方的项目为“线下 项目”。所有线上(下)项目的借贷净差额叫 “线上 项目” 所有线上( 项目差额” 显然,二者总是保持数额相等, (下)项目差额”。显然,二者总是保持数额相等,符号 相反。 相反。 2、局部差额 、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每一具体项目的借方和贷方往往是不 平衡的,其借贷差额统称为“局部差额” 平衡的,其借贷差额统称为“局部差额”。当某一项目的 借方金额大于贷方金额时,称该项目出现赤字或者逆差; 借方金额大于贷方金额时,称该项目出现赤字或者逆差; 反之,则称该项目存在盈余或者顺差。 反之,则称该项目存在盈余或者顺差。 3、国际收支差额分析 、 (1)贸易差额(Trade Balance );(2)经常帐户差额 )贸易差额( ( ) (Current Account Balance );(3)基本差额 ( )
第二节 外汇市场
一、外汇市场概述 外汇市场存在的原因(功能) (一)外汇市场存在的原因(功能) 1、贸易和投资:外出旅游、进口或对外投资时对 贸易和投资:外出旅游、 外汇具有需求, 外汇具有需求,出口商把外汇换成本币时供给外 。(通过商业银行清算对外汇的供求) 通过商业银行清算对外汇的供求 汇。(通过商业银行清算对外汇的供求) 2、套期保值以回避汇率风险 或者套汇、 或者套汇、套利以获利 3、投机 4、信贷*(商业银行代进口商支付货款,有利于其 信贷* 商业银行代进口商支付货款, 获得出口商给予的折扣优惠。付款日到期, 获得出口商给予的折扣优惠。付款日到期,银行 完成收款工作) 完成收款工作)
三、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核算
把国际收支放到整个经济体系中, 把国际收支放到整个经济体系中,着重分析国际收 支及其组成部分与主要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支及其组成部分与主要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了解国内外 经济之间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依赖, 经济之间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从而为政府实现内外 经济的均衡提供理论基础。 经济的均衡提供理论基础。 (一)封闭经济下的国民收入核算 Y=C+I+G Y=C+Sp+T I=S (二)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核算 (1)总需求 Y=NA+FA (2)总供给 Y=C+Sp+T (3)S-I=CA +( (4) Sp=I +CA +(G-T)
第四节
外汇管制
一、外汇管制概述 二、外汇管制的成因分析
(一)各国实行外汇管制的一般性 成因 (二)发展中国家实行外汇管制的 成因分析 (三)工业化国家实行外汇管制的 成因分析
三、外汇管制的成本分析 四、外汇管制的措施 (一)对经常项目的管制措施 1、 2、 3、 4、 (二)对国际资本流动的限制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