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史前时期的人类》教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史前时期的人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全面了解人类形成的历史,知道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形成的原因和特点过程和方法:1、通过资料揭示人类的起源2、看图辨别三大人种的外貌特征,培养观察和识别能力,并理解形成人种差异的原因3、探讨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形成的原因并比较它们的异同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人类的起源及其进化,引导学生养成唯物史观,培养其崇尚科学的精神2、认识历史是在人类创造性的劳动中前进的,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难点:氏族社会经历先是母系阶段后是父系阶段的原因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大家知道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吗?该书探索了物种起源和进化的规律,指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与“上帝造人说”形成对立。
那么,人类究竟是古猿进化而来的,还是上帝创造的呢?今天我们将解决这一问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课文A、人类的起源1、南方古猿大约在300多万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的头骨要比人类的短,其脑容量也要比人类的小,但脑结构已与人类相近。
(1)指导学生看图,了解“人类的出现”进化过程水母------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2)人类起源的发展过程主要有哪几个阶段?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猿类”指生活在千百万年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
“正在形成中的人”指从猿到人的过渡形态,他们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但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
“完全形成的人”指已能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
(3)南方古猿是如何演变成人的呢(南方古猿向人转变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劳动。
正是由于长期的劳动,使古猿从地上站起来,能直立行走,从而实现了前肢和后肢的分工,前肢用来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大脑的发育,迈出了向人类转变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教案
第1课 史前时期的人类史前时期的人类史前时期的人类课标内容:课标内容: 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讲述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厄瑞斯忒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人类起源的史实,知道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培养识图能力和想像能力培养识图能力和想像能力过程与方法:课前自主探究学案、课堂汇报、合作学习、课后网络学习、延伸拓展过程与方法:课前自主探究学案、课堂汇报、合作学习、课后网络学习、延伸拓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唯物史观和崇尚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平等、博爱的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唯物史观和崇尚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平等、博爱的观念 教学重点:南方古猿是目前世界发现的最早人类;母系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特点教学难点: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及其原因教学难点: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及其原因教学准备:布置学生课前查找有关人类形成的资料(文字、图片、视频),并完成学案内容,有条件的让学生制作灯片、学习卡片,以备上课时展示交流。
案内容,有条件的让学生制作灯片、学习卡片,以备上课时展示交流。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此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可以通过复习引入、问题引入、漫画引入、视频引入、创新试题引入等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入、漫画引入、视频引入、创新试题引入等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激发)请看两段视频:《女娲造人》的神话动画短片和《人类起源》的视频介绍片。
对于人类是如何起源的,类是如何起源的,自古就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自古就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自古就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究竟哪一种才是真实的呢?学习本课后,究竟哪一种才是真实的呢?学习本课后,究竟哪一种才是真实的呢?学习本课后,你你将会得到答案。
将会得到答案。
二、自主探究二、自主探究 ( ( (自主探究内容在学案上,学案先一天已发给学生,让其在家完成,课自主探究内容在学案上,学案先一天已发给学生,让其在家完成,课堂上让学生将自主探究的成果内容在班级进行展示即可,堂上让学生将自主探究的成果内容在班级进行展示即可,展示顺序为:展示顺序为:知识储备题、自主探究题、自我测评题究题、自我测评题) )(一)(一) 1 1 1、古猿、猿人、智人有何不同、古猿、猿人、智人有何不同、古猿、猿人、智人有何不同2 2、诺亚方舟的故事、诺亚方舟的故事、诺亚方舟的故事3 3、古人的一天是怎么过的、古人的一天是怎么过的、古人的一天是怎么过的(二)(二)11.人类的起源:人类是由.人类的起源:人类是由 通过通过通过 而来,目前世界发现而来,目前世界发现的最早人类是距今约的最早人类是距今约 年、生活在年、生活在年、生活在 洲的洲的洲的 。
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重点难点】重点:1.北京人的发现。
2.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特征。
难点:北京人的特征与生产生活状况。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关于人类的起源,古今中外都有很多传说,中国神话说女娲用水和黄泥创造了人;西方基督教说上帝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男人亚当和第一个女人夏娃。
果真如此吗? 如果不是,那么人类究竟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呢? (学生回答:古猿)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古猿经过漫长岁月的劳动、演变、进化,发展成现代人。
那么在远古时期,我国境内又有哪些早期人类呢?今天让我们走进本课,一起来了解我国早期的远古人类。
新课探究一、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1.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问题探究】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结合图片及所学知识指出在我国境内有哪些主要的古人类遗址?古人类遗址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如此分布?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是哪一古人类遗址?答案提示:主要遗址:元谋人遗址、郧县人遗址、蓝田人遗址、北京人遗址、山顶洞人遗址等。
特点:远古人类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流域。
原因: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为远古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保障。
元谋人遗址。
2.元谋人(1)【史料研读】材料(2)【具体解读】图一经过科学家鉴定,这是远古人类元谋人的牙齿。
图二是元谋人使用的粗糙的石器,证明元谋人已经会制造工具,而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郧县人和蓝田人(1)【史料研读】材料一1989年、1990年,学堂梁子遗址先后出土2具古人类头骨化石,年代距今110万年至80万,属于直立人,被学术界命名为“郧县人”。
2022年5月18日,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新发现1具古人类头骨化石——郧县人3号头骨,这是迄今欧亚内陆同时代最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
史前时期的人类教案
史前时期的人类教案教案:史前时期的人类目标:1.了解史前时期的人类生活方式和文化;2.探讨史前时期人类的生存策略和技术发展;3.分析史前时期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展示一些史前人类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讨论:-在史前时期,人类是如何生活的?-他们是如何狩猎和采集食物的?-人类在史前时期的住所是什么样的?二、知识讲解(30分钟)1.史前时期的分类:-旧石器时代:手持石器、地上生活;-新石器时代:石器工具的进一步改进、定居生活;-金属时代:青铜器和铁器的使用。
2.史前人类的生存方式:-狩猎采集:采集天然资源如果实、坚果、水果等,并狩猎动物获取食物;-渔猎:利用水域中的鱼类和野味为食;-采矿冶金:开采矿石并加工成器具;-农耕:种植粮食并饲养家畜。
3.史前人类的住所:-洞穴和天然遮蔽物:石洞、自然山洞等;-人工遮蔽物:棚屋、帐篷等。
三、活动展示(4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1.角色扮演:分成小组,模拟不同史前时期的人类生活,包括狩猎采集、渔猎、采矿冶金、农耕等,让学生切身体验史前人类的生存方式。
2.石器制作:学生分小组,使用石块和木块制作简单的石器,如刀、斧、针等,了解史前时期人类的技术水平。
四、讨论与总结(20分钟)1.学生自主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史前人类的生存方式是如何逐渐演变的?-史前人类的技术进步对生存方式有何影响?-史前人类如何与环境相互作用?2.学生总结史前人类的生活方式、住所和技术发展,并回答以下问题:-史前时期人类的主要生存策略是什么?-史前人类的技术发展对其生存方式有什么影响?-史前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如何?五、课堂延伸(10分钟)学生自由发挥,展示一些他们通过学习后对史前时期人类的理解,可以是图片、模型、诗歌、绘画等形式。
六、课后作业1.写一篇关于史前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的短文;2.寻找一些关于史前人类的图片、图表或资料,整理并做一个小报告。
参考资料: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史前时期的人类,包括他们的生活方式、生存策略和文化背景。
《史前时期的人类》教案
《史前时期的人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史前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
掌握史前时期人类的主要文化成就。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史前时期的人类遗址、遗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运用比较法,使学生了解史前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史前时期人类的尊重和理解,认识到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
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史前时期的人类概述史前时期人类的定义、时间范围。
史前时期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
2. 第二课时: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旧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遗物。
3. 第三课时: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
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遗物。
4. 第四课时:史前时期的人类文化成就史前时期的人类艺术:壁画、雕塑、陶器等。
史前时期的人类科技:农业、畜牧业、制陶业等。
5. 第五课时:史前时期的人类社会变革史前时期的人类社会制度:家族、部落、联盟等。
史前时期的人类社会变革:私有财产、阶级分化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史前时期人类的知识。
2. 运用直观教学法,展示史前时期的人类遗址、遗物,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史前时期人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4. 利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深入了解史前时期人类的生活、生产状况。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史前时期人类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探讨史前时期人类特点和发展趋势时的表现。
3. 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史前时期人类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史前时期的人类》相关章节。
2. 课件:史前时期的人类图片、遗址、遗物等。
3. 视频资料:关于史前时期的人类生活、生产的纪录片。
4. 网络资源:相关史前时期人类的学术文章、研究报告。
六、教学内容6. 第六课时:史前时期的人类文明成就(上)史前时期的人类文字:楔形文字、象形文字等。
第一课史前时期的人类
组织学生分享成果
关注特殊学生
组织学生就生成问题进行讨论
巡视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参与展示评价
注意倾听
多鼓励、多肯定、多建议
发放训练单
巡视指导
强调单位时间内完成
兴趣高涨,热情饱满的投入到课堂教学氛围中
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组内交流导读单答案。
组长对共性问题组织、讨论解决
学生能积极思考,进行交流,解决问题。
小组长能组织学生进行批阅,评价,交流。
以肯定为主
学生能够根据“三维”目标,总结学习收获。
板书
设计
史前时期的人类
1、原始人类的出现
2、三大人种的形成
3、氏族社会
教学
反思
小组展示全面评价
问题训练能力提升
1分钟
5分钟
12分钟
12分钟
6分钟
创设语言情境
创设交流情景
创设对话情景
创设展示情景
创设训练情景
旁白:我们已经学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从现在开始,我们将从更宽广的视角了解和学习世界范围内人类历史的演变。这一演变的第一幕始于原始人类的演变。
书写课题
带领学生咀嚼学习目标
交流导读单
学情
分析
开学第一节课,学生还未进入到学习状态,无论是对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掌握,还是历史思维都相对比较生疏。所以本节课学习时,应该注重引导,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
计
理
念
执教中本着“先学后导、自主合作、问题评价”的教学模式,坚持“爱、全、活、新”的原则,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在老师的引导,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共同探讨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自己纠正错误,得出科学结论。
学生全面参与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教学目标】①知道我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时空观念)②了解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基本概况,知道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③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北京人、山顶洞人等古人类活动。
教学难点:北京人的特征。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你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美丽传说?关于人类的起源,古今中外都有很多传说,中国神话说女娲用水和黄泥创造了人;西方基督教说上帝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男人亚当和第一个女人夏娃。
果真如此吗? 如果不是,那么人类究竟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呢?答案提示:古猿教师指导: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提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古猿经过漫长岁月的劳动、演变、进化发展成现代人。
那么在远古时期,我国境内又有哪些早期人类呢?今天让我们走进本课,一起来了解我国早期远古人类的活动。
环节二:整体感知1、先导阅读:阅读教材子目录,找出我国境内的主要古人类遗址并根据教材信息进行分类。
答案提示:教师指导: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
而智人又可以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
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
环节三:新课教学(一)目标导学一: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1、教师指导:【唯物史观】观看视频小组讨论,古猿在走向人类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中哪一个是区分人和动物的重要标志?答案提示:劳动→四肢分化→直立行走→双手解放→制造工具;会制造并使用工具是区分人和动物的重要标志。
教师指导:恩格斯在他所写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阐明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科学论断,从而有力地说明了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
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
第一课史前时期的人类【课标学习综括】学习本课应从原始人类的出现、三大人种的形成和氏族社会三个方面着手,逐层讲解。
在原始人类的出现一节中重点在于史前人类的发展过程及其代表人物、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猿人的典型三个方面。
在三大人种的形成一节中的重点在于三大人种形成的原因。
在氏族社会一节中的重点在于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的特点、国家的形成过程。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历史比较学习法,以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与世界原始人类作一比较,综合学习。
通过对中外史前社会的学习了解,明确人类的劳动不仅改造了世界,而且创造了人类本身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学习重点】南方古猿和爪哇直立人;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的特点;三大人种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学习难点】劳动在古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国家产生的原因及过程。
【教学过程】知识点一:原始人类的出现1>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女娲补天”“上帝造人”。
说明:从中可以看出古代先民追根寻源,探索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索精神。
但限于当时的物质条件和认知水平,古人未能正确了解并合理解释人类的起源。
2>人类的始祖从何而来。
人类的起源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
揭开人类起源之谜是近代许多科学家长期研究的结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英国、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3>猿人的典型1、迄今为止最古老的人类化石出土于非洲。
2、非洲南部的南方古猿,仍是今天人类已知的直系祖先。
3、今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直立人,是最早发现的猿人化石。
4、智人是现代人的直接祖先。
4>人类起源的时间(距今三四百万年)。
5>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能否制造工具)。
6>史前人类的发展过程时间进化阶段主要代表约440万---100万南方古猿约300万---175万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约150万-----50万晚期猿人印尼爪哇直立人元谋人(170万)和北京人(70-20万)约25万------4万早期智人德国尼安德特人丁村人(20—4万)约5万-------1万晚期智人法国克罗马农人山顶洞人(2—1万)知识点二:三大人种1>划分依据:根据人的体貌特征。
部编历史七上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教学设计
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教材分析本课为初中中国古代史的开篇第一课。
本课简要介绍了我国境内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包括早期的人类如何生活、他们使用的工具、居住的地点、生活方式及社会结构等。
我国远古时代文化遗址遍及南北,十分丰富。
本课首先从整体上介绍了我国境内较为典型的占人类——元谋人、郧县人及蓝田人,然后较为细致地叙述了因发现头盖骨化石而闻名世界的北京人及掌光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会靠采摘和狩猎为生的山顶洞人。
“北京人”是本课的。
本课从北京人的发现、制造和使用工具等方面,勾画了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北京人是早期人类的典型代表,它的发现对古人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教学内容涉及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知识较多,需要教师把握好重点。
核心素养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探讨人类演化过程。
教学目标(1)通过对地图、文物图片及相关文字史料的分析,掌握我国远古人类(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培养读图、识图及分析文字史料的能力。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观察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头部的区别,了解山顶洞人的生活相较于北京人的生活的进步之处,并能通过相关史料分析进步的原因。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3)道中国是世界上文明起源地之一,了解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活年代。
(2)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体质特征及其生活状况。
难点(1)制作和使用工具、学会用火在人类演进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2)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教学突破由于本课内容距离今天的现实非常遥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
学生对远古人类生活的认识主要来自考古工作者的研究和发现。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大量运用考古实物的图片及其反映远古人类生活的想象图,增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对历史课堂充满兴趣。
历史人教九年级上册史前时期人类的教案
教学设计:第一课史前时期的人类江西省萍乡市安源一中文绍锋一、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中国古代历史,对中国早期人类有了比较熟悉的了解,为学习本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早期人类的出现距今时间较远,即远离现在的生活,对学生想象、学习本课的内容增加了难度。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人类的出现》、《南方古猿头像和猿人头像》、《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头像》,了解人类的起源,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结合图文形成历史观念的能力。
通过课后的温故知新,思考原始农业的产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课后题“想一想,人类在形成过程中要战胜哪些困难”、“就早期人类生活的一个片段画一幅想像画”等,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斯芬克斯之迷导入人类话题,激发学生对人类起源的探索。
学习南方古猿到现代人的转变,理解劳动在人类进化中的作用。
通过学习人种的分类,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外貌特征的影响。
通过学习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的形成和特点,认识生产力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的起源及其进化,养成唯物史观,培养其崇尚科学的精神。
使学生懂得劳动创造了人,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正是在人类创造性的劳动中前进的,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通过讨论第一目的课中题,培养学生平等、博爱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1.南方古猿是正在形成中的人。
2.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形成原因和特点。
四、教学难点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及其原因五、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六、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讲授法、演示法、对比法、讨论法、启发法七、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用课件展示斯芬克斯之谜,让学生讨论谜底是什么?由此引出“人”。
接着问学生:人是怎么诞生的?关于人的诞生,在中国和外国有什么传说?有的同学能够很快说出中国有女娲造人。
于是老师请学生来讲一讲女娲造人的故事,并用幻灯片展示一下女娲早人的传说。
第1课_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教学设计】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因为人刚生下来还不会行走,所以他两手在地爬着走,这不是四条腿吗,当人长大些学会了走路,不是两条腿吗,当人老年迈之时走路必须拄着拐杖,这不就是三条腿吗。
师:斯芬达克思被气得哑口无言,只得承认答对了,由于羞愧难当,他举手自尽了。从此这条路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这就是有名的“斯芬达克斯之谜”,那么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师: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终于认识到人类是生物演化的结果。那么人类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呢?
(多媒体展示“从猿到人的演化示意图”图片)
师:类人猿是一种近似于人的古猿,它们经过漫长岁月的劳动、演变、进化、发展成现代人。
师:最早的猿人是约1200万年前,生活在广袤非洲大地上的森林古猿,它们就像黑猩猩那样过着群体生活。
三百万年前,一只记载史册的非洲古猿降生,作为直立行走的第一猿,她可以说是我们全人类的祖奶奶了,考古学者们亲切地称她为Lucy。在Lucy之后的300多万年的时间里,Lucy的子孙后代陆续地离开了非洲,走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要想活命自然就得演化出相应的特质以适应当地的环境,这些在世界各地独立进化的Lucy的子孙们,主要有这四个重要人种,分别是匠人、佛洛勒斯人、尼安德特人以及智人,也就是我们。
在动画片《疯狂原始人》里面,还能找到这些人种的影子。那个男主角的人设就是智人,克鲁德那一家子,就是劲特大但是傻呵呵的那一家子,就是尼安德特人。
《史前时期的人类》教案
《史前时期的人类》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大约300多万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现代人划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母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该亚的传说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厄瑞斯忒的传说①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人类的出现》、《南方古猿头像和猿人头像》、《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头像》,了解人类的起源,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结合图文形成历史观念的能力。
②通过课后的温故知新题,思考原始农业的产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③通过课后题“想一想,人类在形成过程中要战胜哪些困难”、“就早期人类生活的一个片段画一幅想象画”等,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结合本课的图片,或播放有关录像资料,揭示人类的起源,引导学生科学地认知世界。
②介绍早期人类的生活情况,思考人类在形成过程中要战胜哪些困难,使学生感知人类早期生活的艰辛;同时体验到在适应自然与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劳动创造了人与自然,也创造了美。
③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第一目的课中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的起源及其进化,养成唯物观,培养其崇尚科学的精神。
②使学生会懂得劳动创造了人,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正是在人类创造性的劳动中前进的,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③通过讨论第一目的课中题,培养学生平等、博爱的观念。
重点难点重点:南方古猿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难点: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及其原因教学过程课前引导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初一年级所学的有关内容,提问:你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你赞同哪一种?为什么?科学家是根据什么知道人类是古猿进化而来的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关于人类的起源有许多说法,包括许多神话传说,但现在一般认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世界上最早的原始人类以及人种的形成等知识。
新课教学一、人类的起源1.早期人类——南方古猿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中国镜内最早的古猿——元谋人的一些基本情况,然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有关南方古猿生活的时间及所在的大洲等情况,再进一步分析:南方古猿已经能够直立行走,并使用天然工具,说明南方古猿处在由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
世界史史前时期的人类
第一课:史前时期的人类田华建编著趣味情境导入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思考探索:人类是从哪里来呢?古代的人们凭借想象,创造出许多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如我国的“女娲抟土造人”、西方的“神创论”。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起源的奥秘被揭开: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远古人类经历艰难曲折,在追求生存和发展的顽强拼搏中日渐进化成现代人。
那么,人类最早的起源地在哪里?人类最初的社会组织是什么?课程标准要求学习目标1.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人种的形成。
2.讲述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理解掌握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3.通过对人类形成的学习,掌握人类出现、发展的几个价段,理解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
4.通过对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的学习,培养比较分析能力,找出两个时期的异同点,并能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去分析氏族社会产生、更替的原因。
学习关键1.重点:南方古猿,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2.难点: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及原因。
关于人类的出现,世界各国有各种不同的传说,但这些传说都是不科学的。
考古证明,人类是通过劳动和自然进化从古猿发展而来的。
人类经历的第一个社会形态是原始社会。
知识点一:人类的起源1.早期人类:南方古猿(1)年代:大约300多万年前(2)地点:非洲(3)特点:①头骨比人类短。
②脑容量比人类小,但脑结构已与人类近似。
③能够直立行走,使用天然工具。
2.古猿演变成真正的人:人工制造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
[思维延伸]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①劳动促使古猿直立行走和手脚分工,手脚分工解放了上肢,能更好地满足劳动的需要。
②制造工具是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创举,动物不会制造工具。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区别。
人工制造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
3.现代人的形成原因:脑力和生产活动能力不断增强。
4.世界三大人种:①分类依据:肤色、发型、眼型、鼻型等外貌特征。
1.史前时期的人类
第一单元人类起源与上古文明
第一课史前时期的人类(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1世纪)
一.原始人群
1.起源:人类起源于动物界的类人猿
2.历程:
①古猿:南方古猿是人类的始祖,地点:非洲特点:直立行走…
②晚期猿人:爪哇直立人最早发现的猿人化石,地点:印度尼西亚特点:开始使用人工打制的工具
③智人是现代人的直接祖先,由直立人演化而来。
特点:
二.三大人种的形成
1.三大人种:黄种、白种、黑种
2.形成原因:受不同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特征:人种也叫种族,根据肤色、发色、眼色等
能够世代遗传的体质特征来区分
三.氏族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
1.前期:母系氏族社会
特点: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亲戚关系以母亲计算
妇女的权力位于男子的权力之上
原因:妇女的采集业更稳定,男人狩猎靠运气
代表:古希腊神话大地女神该亚
2.后期:父系氏族社会
特点:男子的权力超过妇女的权力
原因:畜牧业出现后,男人体力优势显现
代表:古希腊神话中厄瑞斯忒的故事。
第1课 史前时期的人类 导学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一、学习目标1、知识识记:非洲南部的南方古猿爪哇直立人三大人种的形成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2、理解劳动在从古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起的作用。
3、看图辨别三大人种的外貌特征,培养观察和区别能力,并理解形成人种差异的原因。
二、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南方古猿和爪哇直立人;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的特点。
2、难点:氏族社会经历先是母系阶段后是父系阶段的原因。
三、学法指导1、结合学案上的自主学习,快速阅读教材全文,并将答案写在导学案上。
2、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合作探究问题。
3、根据课前准备、学习状态、巩固情况进行小组评价。
四、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知识点1:原始人类的出现1、关于人类的起源,世界上有很多古老的神话。
你知道有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呢?那么,人类的始祖到底从何而来?2、今天人类已知的最早的直系祖先是()洲的。
3、最早发现的猿人化石是()境内出土的()直立人化石。
知识点2:()三大人种的形成知识点3:氏族社会1、原始社会主要使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2、原始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组织是什么?3、人类社会先经历____ 系氏族,后经历____ 系氏族。
(二)合作探究:1、结合三大人种图片,说一说:(1)、他们分别属于哪一人种?(2)、你是怎么样分辨出来的?(3)、人种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有何关系?2、从名称、体质和生活特点来看,“南方古猿”与“晚期猿人”有哪些主要差别?3、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古代希腊关于宇宙起源的神话中,有一位最早从混沌状态下分离出来的大地女神该亚。
相传她生下乌剌诺斯(天)、蓬托斯(海)以及许多其他神灵,她是最初的万物创生者,被看作人类始祖、培育植物和幼儿的母亲女神。
(1)、这则神话会话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事实?(2)、关于这种氏族的情况,你知道的有哪些?读一读,想一想:读课本P7第二段小字部分,厄瑞斯忒弑母却被雅典娜女神宣布无罪的神话传说,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事实?4、说一说:相对于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出现了哪些变化?(三)、拓展延伸小组讨论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其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你能否举例说明?五、构建知识体系六、巩固练习1、父系氏族社会能够取代母系氏族社会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力的发展B、男子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变化C、男子在日益频繁的战争中尤有用武之地D、私有财产出现2、人类社会私有财产出现于()A、母系氏族社会前期 B 、母系氏族社会中期C、父系氏族社会前期D、父系氏族社会晚期3、人类进入氏族社会是在()A、旧石器时代早期B、旧石器时代晚期C、新石器时代D南方古猿时期4、氏族社会后期明显的特征是()A、集体居住,共同劳动,共同分配B、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C、私有财产出现D、血缘关系和财产继承依从父系确认5、阅读材料:材料一:在原始社会,因为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产品没有剩余,没有私有财产,人类也没有私有观念从农业革命起,社会产品有了剩余,这就为私有制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岳麓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学习主题:史前时期的人类第一课早期人类(阅读课文)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使学生掌握世界三大人种、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国家和地区、氏族组织,理解劳动创造人的科学观点。
2.对学生进行劳动观教育,培养学生爱劳动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爱劳动的好习惯。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自学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劳动创造人,原始人类的生产与生活。
教学难点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提出本课学习目标、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拟出阅读提纲。
1.劳动是怎样使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的?2.现代人分哪几种?各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3.原始人类使用哪些工具?进行了哪些重要的生产活动?4.氏族组织中原始人类怎样生活?5.世界上哪些地区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其标志着什么?以上问题通过提问讨论完成二、指导学生阅读全文三、学生回答问题四、完成课堂练习学习目标本课作业教学反思板书提纲第一课早期人类一、提出本课学习目标、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拟出阅读提纲。
1.劳动是怎样使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的?2.现代人分哪几种?各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3.原始人类使用哪些工具?进行了哪些重要的生产活动?4.氏族组织中原始人类怎样生活?5.世界上哪些地区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其标志着什么?第二学习主题:古代亚非文明第一课上古亚非文明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古埃及、巴比伦、印度奴隶制国家的建立、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古埃及、巴比伦、印度文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初步掌握阶级观点。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种姓制度教学难点《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种姓制度教具准备教学挂图《亚非文明古国示意图》教学过程:复习导入:(见教材P5导语)本课导语导入新课学习一、神奇的金字塔(一).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的形成1.埃及的地理位置(挂图)2.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的形成:时间前3100年首都:孟斐斯3.社会经济与阶级状况(讲解)农业、手工业(二)法老与金字塔阶级关系:法老:名称由来、职权什么是金字塔?金字塔的地理位置与功能金字塔简介:胡夫金字塔、狮身人面像、金字塔之迷古埃及鼎盛时期:国王图特摩斯三世、跨亚非(三)古埃及的衰亡:内外交困、前525年亡于波斯二、汉谟拉比法典(一)两河流域和古巴比伦王国1.地理位置(挂图)2.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及统一(讲解)(二)汉谟拉比法典1.建立的目的(讲解)2.法典的内容(学生归纳)3.法典的实质(讨论)4.法典的地位(讲解)(三)古巴比伦的灭亡和两河流域的历史走向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1.地理位置2.奴隶制国家的建立与统一阿育王统治时期最为强盛。
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教案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素养提升教案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一、课标内容1.通过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
2.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
二、素养目标1.唯物史观:知道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明白物质生产是人类生存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2.时空观念:观察《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知道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人类代表距今的时间和地理分布。
3.史料实证: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依据。
通过考古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
4.历史解释: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知道在一百多万年前,中华大地上就有人类活动,考古学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为研究中国古人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5.家国情怀: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
知道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延绵不断,对人类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北京人的发现以及北京人的特征。
【教学难点】从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基本特征的比较中,寻找我国人类进步的足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幅图描述了古人类活动的场景。
思考问题:1.古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是根据什么来研究古人类的历史?2.古人类在中国境内起源于何时、何地?3.他们与现代人相比有何不同?4.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如何?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学习第1课《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二)新课探究探究一:我国境内的古人类1.我国人类遗址的发现:教师讲解: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这些古人类遗址遍布全国各地。
考古学者在云南、北京、重庆、陕西、山西、湖北、辽宁、河北、安徽、江苏、山东、四川、广东等地发现了多处不同时期的古人类遗址,最具代表性的早期人类是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等。
2.具有代表性的早期人类合作探究:阅读教材,总结我国境内的最具代表的远古人类的生活年代、地点、地位、生产生活状况。
第1课 史前时期的人类
父系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社会的特点: 1、子女“知其母,又知其父”。 2、私有财产开始出现。 3、男子逐渐取代了妇女在生活中的主导地位, 形成了以父亲血缘为纽带的稳固集团。 希腊神话中反应父系氏族社会的故事是:
厄瑞斯忒
阅读材料: • 材料一:在原始社会,因为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产品 没有剩余,没有私有财产,人类也没有私有观念……从 农业革命起,社会产品有了剩余,这就为私有制的产生 创造了条件。氏族部落的首领和家族长利用自己对公共 财产的管理和分配权,或利用对外交换产品的方便,把 一些集体的财富据为已有。 • 材料二:随着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也产生了。为了生产 更多的剩余产品,减轻自己的劳动……人们不再把战争 中的俘虏杀死,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 回答问题: 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生 • ①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 ②上述现象的产生是历史的进步吗?为什么? 是历史的进步,因为它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有利 于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
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
一、人类的起源 早期人类 时间、地点 特点
1、头骨比人类的短
2、脑容量比人类的小
时间:距今大约 300万年前
南方古猿
3、脑结构已与人类相近
地点:非洲
4、他们能够直立行走,并使用天 然工具。
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 制造工具
人工制造工具的出现标志从 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
露 西
三大人种的形成
1、黄种人 2、白种人 3、黑种人
篮 球 明 星 乔 丹
奥 黛 丽 赫 本
-
二、母系氏族社会
1、人类最初使用的工具主要是: 2、初期人类的生活方式: 群居 石器
3、古代希腊关于宇宙起源的神话中,有一位
最早从混沌状态下分离出来的大地女神该亚。相 传她生下乌剌诺斯(天)、蓬托斯(海)以及许 多其他神灵,她是最初的万物创生者,被看作人 类始祖、培育植物和幼儿的母亲女神。
《史前时期的人类》教案
《史前时期的人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史前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2)掌握史前时期人类的主要文化成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史前时期人类的生活方式;(2)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深入了解史前时期人类的文化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史前时期人类的尊重和理解;(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史前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2)史前时期人类的主要文化成就。
2. 教学难点:(1)史前时期人类文化特点的深入理解;(2)史前时期人类与现代人类的联系与区别。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史前时期人类的定义;(2)引导学生思考史前时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史前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2)学生通过图片、资料等,了解史前时期人类的文化成就。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史前时期人类的生活方式;(2)各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学习成果。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的情况,进行讲解;(2)讲解史前时期人类的文化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5. 课堂练习:(1)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进行点评。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教材,总结史前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2. 请学生思考史前时期人类的文化特点,并结合现实生活进行举例说明。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史前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的了解程度;2. 学生对史前时期人类的文化成就的掌握情况;3. 学生对史前时期人类文化特点的深入理解程度;4. 学生课堂参与度、合作探讨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史前时期人类的生活和文化;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文化遗址和遗物为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史前时期的人类文明;3. 采用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4. 结合多媒体教学,播放相关视频、动画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课
时间:班级:
史前时期的人类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人类形成的历史,包括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等相关史实。
能力培养:指导学生通过报刊、书籍和网络等途径了解考古动态,关心有关的研究进展,锻炼收集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通过氏族社会的产生和原始社会解体等相关重点问题的阐释和分析,使学生认识: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
重点: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难点: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用时:一课时
讲授过程:
导入新课:
借用《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也就是“上帝造人说”)以及中国神话中女娲造人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关提问,从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人类的起源
1、关于人类的起源,世界上有很多古老的神话。
你知道有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呢?
2、今天人类已知的最早的直系祖先是非洲的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与人类有哪些主要差别?那么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或者说人脱离动物界、走向独立发展的最关键的是:直立行走和工具的制造。
3、人工制造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
4、三大人种的形成
给出三大人种图片,说一说:他们分别属于哪一人种?你是怎么样分辨出来的?人种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有何关系?
各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是影响人种形成的主要因素。
各人种毛发、肤色等体貌特征的差异,就是他们适应各自环境演化的结果。
强调:各人种只有外表上的差异,决无智商高低、种族优劣之区分,各种族经济文化水平的不同是后天因素决定的,种族歧视是决无道理的反文明行为。
二、母系氏族社会
1、原始社会主要使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石器(复习新、旧石器时代)
2、原始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组织是什么?氏族(介绍氏族,河姆渡和半坡遗址)
3、人类社会先经历母系氏族,后经历父系氏族。
4、古代希腊关于宇宙起源的神话中,有一位最早从混沌状态下分离出来的大地女神该亚。
相传她生下乌剌诺斯(天)、蓬托斯(海)以及许多其他神灵,她是最初的万物创生者,被看作人类始祖、培育植物和幼儿的母亲女神。
1、这则神话会话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事实?
2、关于这种氏族的情况,你知道的有哪些?
三、父系氏族社会
厄瑞斯忒弑母却被雅典娜女神宣布无罪的神话传说,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事实?
说一说:相对于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出现了哪些变化?
议一议: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其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你能否举例说明?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小结父系氏族社会晚期,氏族内部的贫富分化逐步加剧,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
这表明,没有文字的史前时代已接近尾声,人类行将跨入文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