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格列酮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对代谢综合征的疗效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代谢综合征40例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代谢综合征40例](https://img.taocdn.com/s3/m/b1859ed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7c.png)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代谢综合征40例
郑娟;沈大跃;廖庆红;何纯;王明敏;周琴;李锋
【期刊名称】《中国乡村医药》
【年(卷),期】2009(16)6
【摘要】@@ 代谢综合征(MS),即胰岛素抵抗综合征.MS患者易发生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高血压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多卵巢综合征以及某些癌症等致命性疾病[1].如果不进行早期干预,MS和随之引起的致命性疾病将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命.本研究采用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用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并观察其对MS 的作用.
【总页数】2页(P14,19)
【作者】郑娟;沈大跃;廖庆红;何纯;王明敏;周琴;李锋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314100;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
院,314100;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314100;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
院,314100;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314100;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
院,314100;嘉善县职工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盐酸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180例临床观察 [J], 杨小莲
2.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40例 [J], 刘柳
3.二甲双胍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中老年高血压前期代谢综合征240例 [J], 郭素坤;黎丽;韩莉;于士蕊;张彬
4.长效胰岛素类似物联合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40例 [J], 林秋强;王绵炯;廖旻
5.贝那普利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治疗代谢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J], 李安; 瞿荣兰; 钟骏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吡格列酮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大动脉硬化程度的影响研究
![吡格列酮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大动脉硬化程度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b1ef611964bcf84b9d57b59.png)
5 杨景奎 , 刘玉洁 , 侯雪 松. 腹腔镜 胆囊切 除术 20例 治疗体会. 2 河北 医药 ,0 0,2 13 - 3 . 2 1 3 :4 81 9 4 ( 收稿 日期 :0 1—1 21 1—1 ) 3
tain n e ain i o s t ae t e me eo dn . Am t rt sa d sd t n d g r td wi d x d tmiie o o e h J Ve
Re , 0 5, 6: 6 - 6 s 2 0 6 2 0 2 5.
4 HalJ l E,Uh ih T re D,B re A,e 1 S d t e mn si a d a ag ・ an yJ t . e ai ,a et n n le a v c,
降 明显 , 部分 患者 出现 严重 心动过 缓 , 这可能 与右美托 咪 啶的 直接的收缩血管效应产 生的反射 性心 率减慢 有关 J 。本研究
间不太长有关 。如预计 手术 时间较 长 , 或患者体 重指数 过高 , 或术前合并心 电图改变的则选用气管内插 管全麻更 为安全 。 参考文献
压、 脂代 谢异常等 。其 共同 的病理基 础是 I 它聚集 了引起 冠 R,
【 关键词】 吡格列酮; 代谢综合征; 脉搏波传导速度; 踝臂指数;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 动脉硬化 【 中图分类号】 R59 8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2 78 (020 — 38 0 0 — 36 21 )3 09 — 2 0
盐酸吡格列酮片的功能主治
![盐酸吡格列酮片的功能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9a9f89ed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f.png)
盐酸吡格列酮片的功能主治什么是盐酸吡格列酮片盐酸吡格列酮片是一种口服药物,其主要成分是盐酸吡格列酮。
盐酸吡格列酮是一种非胰岛素类药物,属于大环内酯类衍生物,具有降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等功能。
在临床上,盐酸吡格列酮片常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盐酸吡格列酮片的功能和主治•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通过调节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盐酸吡格列酮片可以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活性,促进胰岛素的结合和作用于细胞,从而提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这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他们的胰岛素产生功能有所受损,并且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也较低。
•降低血糖:盐酸吡格列酮片通过抑制肝葡萄糖合成酶的活性,减少肝脏释放葡萄糖的量,进而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
同时,它还能增加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葡萄糖在体内的利用,从而使血糖水平得以控制。
•减轻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即胰岛素的生物活性降低。
而盐酸吡格列酮片可以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从而改善胰岛素的生物利用度。
•促进胰岛素分泌:盐酸吡格列酮片还可以通过激活胰岛素释放通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这在控制血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调节卵巢功能:盐酸吡格列酮片不仅对血糖水平有调节作用,而且对女性激素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
它可以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内分泌状况,减少雄激素的生成,恢复卵巢正常功能。
使用盐酸吡格列酮片需要注意的事项•在使用盐酸吡格列酮片之前,应首先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了解自己的肝功能和肾功能。
因为盐酸吡格列酮片的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肝功能不良的患者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禁用该药。
•在使用盐酸吡格列酮片的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便调整剂量和评估治疗效果。
•盐酸吡格列酮片属于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能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盐酸吡格列酮片的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以及低血糖等。
如果出现不适或副作用,应立即停药并告知医生。
参芪降糖颗粒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影响
![参芪降糖颗粒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cd40cb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66.png)
参芪降糖颗粒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影响郑谌;朱俊;何先凤;鲁佳;沈馨茹【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22(17)2【摘要】目的:探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联合参芪降糖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7月德驭医疗马鞍山总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
对照组采取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参芪降糖颗粒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血糖指标如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炎症介质如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人颗粒蛋白前体(PGRN)、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以及胰岛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空腹胰岛素(FINS)、血压、血脂、体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FBG、2 hPBG、HbA1c等血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PGRN、TGF-β_(1)、SPARC、VCAM-1、hs-CRP等炎症介质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FINS、HOMA-IR、HOMA-β等胰岛细胞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腰围(WC)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吡格列酮的功能主治
![吡格列酮的功能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28c858b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2e.png)
吡格列酮的功能主治什么是吡格列酮?吡格列酮是一种口服药物,属于大部分抗糖尿病药物中的非胰岛素类药物,也被称为二甲双胍类药物。
它通过改善胰岛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以及提高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降低血糖水平。
吡格列酮常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吡格列酮的功能主治吡格列酮作为一种抗糖尿病药物,具有以下功能主治:1.控制血糖水平:吡格列酮主要通过减少肝脏对葡萄糖的产生和增加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来降低血糖水平。
它能够减少胰岛素的抵抗性,提高胰岛细胞的胰岛素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2.降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吡格列酮可以增加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胰岛素的抵抗性,从而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3.减轻胰岛β细胞负担:吡格列酮可以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并提高胰岛素的利用率。
这有助于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保护胰岛β细胞的功能。
4.降低胆固醇水平:吡格列酮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它通过减少肝脏对脂肪的合成和增加脂肪的氧化分解来实现对胆固醇的降低。
5.控制体重:吡格列酮可以帮助控制体重。
它通过减少食欲和促进脂肪的分解而实现体重的控制。
这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超重和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风险因素。
6.改善血脂代谢:吡格列酮可以改善血脂代谢,降低血液中的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这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使用吡格列酮的注意事项使用吡格列酮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在使用吡格列酮之前,应该告诉医生有关过敏反应、药物过敏史或其他疾病情况,确保安全使用。
•吡格列酮应按照医生的指导准确使用,不得随意更改剂量或停止使用。
•长期使用吡格列酮可能会导致维生素B12缺乏,较长时间内的使用应监控维生素B12水平。
•吡格列酮可能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使用时应与医生确认是否可以与其他药物一起使用。
•吡格列酮可能会对肾脏和肝脏功能产生影响,使用时应定期检查相关指标以确保安全使用。
结论吡格列酮是一种常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药物,它通过控制血糖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减轻胰岛β细胞负担、降低胆固醇水平、控制体重和改善血脂代谢等方式发挥作用。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复合剂与二甲双胍在降血糖、调脂及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中作用的研究比较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复合剂与二甲双胍在降血糖、调脂及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中作用的研究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e1f37d5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3d.png)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复合剂与二甲双胍在降血糖、调脂及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中作用的研究比较于龙光【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20(13)21【摘要】目的比较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复合剂与二甲双胍在降血糖、调脂及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上海市松江区岳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
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前两组FPG、2 h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 hPG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前两组HDL-C、LDL-C、TC、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DL-C高于对照组,LDL-C、TC、TG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前两组Fins、HOMA-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ins、HOMA-IR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二甲双胍相比,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复合制剂可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脂代谢及胰岛素敏感性,且安全性较高。
【总页数】2页(P54-55)【作者】于龙光【作者单位】上海市松江区岳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二甲双胍改善脂质代谢及胰岛素敏感性的机制2.降糖调脂方配合二甲双胍治疗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胰岛素敏感性与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3.初诊2型糖尿病采用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效果及时胰岛素抵抗、生活质量改善作用的对比研究4.溴隐停、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胰岛素抵抗和下调促炎细胞因子及调血脂作用研究5.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效果比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格列美脲片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研究
![格列美脲片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fb6a605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bd.png)
格列美脲片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研究【摘要】本研究报道了格列美脲片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格列美脲片通过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抑制肝糖的释放来降低血糖;吡格列酮则通过抑制肠道对血糖的吸收和促进胰岛素敏感性来降低血糖。
联合应用这两种药物可以互补作用,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格列美脲片联合吡格列酮可以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改善血压、血脂等生理指标。
这一疗法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未来糖尿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望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不同剂量的联合应用以及长期治疗的效果。
【关键词】格列美脲片、吡格列酮、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作用机制、联合治疗、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临床效果、研究意义、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有大量的患者。
据统计,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且发病年龄逐渐降低。
2型糖尿病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增加患者并发症的风险,如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等。
目前,2型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来控制血糖水平。
格列美脲片和吡格列酮是目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具有降糖效果确切、副作用较小等优点。
单独应用这两种药物在控制糖尿病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联合应用这两种药物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治疗策略。
本研究旨在探讨格列美脲片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治疗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策略。
通过深入研究这一课题,可以为2型糖尿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参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格列美脲片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通过观察治疗前后的血糖控制水平、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合并症的发生率等指标,评价该联合治疗方案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研究旨在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完善2型糖尿病的综合治疗体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效果。
吡格列酮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吡格列酮的功能主治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4915b51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2.png)
吡格列酮的功能主治是什么一、吡格列酮的概述吡格列酮(Pioglitazone)是一种口服的降血糖药物,属于非胰岛素类药物。
它通过改善胰岛素的工作效果,提高体内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吡格列酮是二十一世纪发现的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之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二、吡格列酮的功能主治吡格列酮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以下功能主治:1. 降血糖作用吡格列酮能够改善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
它通过激活肝细胞内的PPAR-gamma受体,增加胰岛素受体的表达,促进能量代谢的正常进行,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2. 减少胰岛素抵抗吡格列酮可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胰岛素抵抗。
它通过促进肝脏中的胰岛素受体的表达,增强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的活性,减少脂肪组织内脂肪酸的合成,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现象。
3. 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吡格列酮具有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
它能够减少胰岛β细胞的凋亡,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胰岛素的分泌量,从而维持胰岛素的正常水平。
4. 降低高血压风险吡格列酮还可有效降低患者的高血压风险。
它通过激活PPAR-gamma受体,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减轻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从而降低血压水平。
5. 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吡格列酮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也有一定的作用。
它能够通过调节脂代谢,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血压波动,从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三、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吡格列酮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本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且需遵循医生的剂量和用药方案。
•禁止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以及存在酸中毒、肝功能异常等情况的患者。
•长期使用需监测肝功能、心血管及肾功能等指标,及时调整剂量或停药。
•孕、哺乳期妇女禁止使用本药物。
•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水肿、体重增加、贫血等副作用,如出现应及时就医。
四、总结吡格列酮作为一种口服的降血糖药物,具有降低血糖、减少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血压风险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等功能主治。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格列美脲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β细胞功能影响的比较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格列美脲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β细胞功能影响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cf0a491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64.png)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格列美脲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β细胞功能影响的比较乌仁塔娜;刘丰民;章江南;雍玉国;杨冰洲【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吡格列酮、格列美脲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二甲双胍组、吡格列酮组、格列美脲组,各30例,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糖代谢、脂代谢、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治疗前(P<0.05),吡格列酮组胰岛素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吡格列酮组在治疗后总胆固醇水平有所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升高(P<0.05);治疗后,二甲双胍组、吡格列酮组HOMA-IR均明显降低(P<0.05),HOMA-β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格列美脲组HOMA-β明显增高(P<0.05).结论 3种口服降糖药均能有效降血糖,盐酸吡格咧酮、二甲双胍能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利于修复胰岛β细胞功能,且安全可靠.【期刊名称】《卫生职业教育》【年(卷),期】2018(036)010【总页数】2页(P141-142)【关键词】2型糖尿病;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胰岛β细胞功能【作者】乌仁塔娜;刘丰民;章江南;雍玉国;杨冰洲【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福建福州 350009;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福建福州 350009;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福建福州 350009;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福建福州 350009;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福建福州 35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迅速增加[1-2],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炎性因子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8822674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96.png)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炎性因子的影响陈镇涛;王苓【摘要】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对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9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二甲双胍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指数和炎性因子水平,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Hc=6.51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指标降低更为显著(P<0.01),观察组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IL-6水平显著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可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期刊名称】《广东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00)002【总页数】3页(P138-140)【关键词】吡格列酮;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作者】陈镇涛;王苓【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医院;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2型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疾病,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二甲双胍可降低大血管并发症,是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但部分患者仅靠二甲双胍控制血糖效果并不理想[1]。
吡格列酮属于胰岛素增敏剂,而胰岛素增敏剂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及炎症反应,调节血脂和降低血糖等作用[2]。
为进一步探讨上述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后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作用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本研究以2016年3月-2017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新诊断的9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与分组所纳入的94例受试者均为2016年3月-2017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未应用过任何降糖药物;6.5%<糖化血红蛋白(HbA1c)<9.5%;7.0 mmol/L<空腹血糖(FPG) <13.9 mmol/L;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
最新关于药品“吡格列酮”的认识
![最新关于药品“吡格列酮”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3e8f2b2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a.png)
2. 吡格列酮也被用于治疗心血 管疾病,如高血压和冠心病,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管内 皮功能和降低炎症反应有关。
三、吡格列酮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1. 吡格列酮的常见副作用
1. 吡格列酮的常见副作用包括头痛、恶心、腹泻等消化系统反应。
1
2. 使用吡格列酮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增加、水肿等心血管系统副
2. 在吡格列酮的化学结构 中,噻唑环上的1位和4位分 别连接有一个甲基基团,而 二酮环上的2位则连接有一 个羟基基团。
03
3. 吡格列酮的化学结构决 定了其在体内能够通过抑制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 γ(PPARγ)的活性,从而 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
2. 吡格列酮的药理作用
01
1. 吡格列酮是一种口服抗糖 尿病药物,主要通过增加胰 岛素敏感性和减少肝脏糖原 的合成来降低血糖。
2. 吡格列酮通过抑制肝脏糖 原的合成和促进肌肉组织对 葡萄糖的摄取,降低血糖水 平。
3. 在糖尿病治疗中,吡格列 酮常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 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2. 吡格列酮在肥胖症治疗中的应用
1. 吡格列酮作为一种胰岛 素增敏剂,在肥胖症治疗中 具有显著的疗效。
2. 吡格列酮通过提高机 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 低血糖水平,从而帮助肥 胖患者减轻体重。
。
2
3
3. 使用吡格列酮的注意事项
3. 对于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慎重
3
使用吡格列酮。
2 1
2. 吡格列酮可能会引起体重增加,因此患者在使用期间需要 注意饮食控制和运动。
1. 在使用吡格列酮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血糖监测,以便及 时调整药物剂量。
四、吡格列酮的研究进展
1. 吡格列酮的新药研发进展
盐酸吡格列酮说明书
![盐酸吡格列酮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ad92b90a581b6bd97f19ea79.png)
对肝脏的影响:曲格列酮是噻唑烷二酮类中的另一药物,它有体质特异的肝毒性。上市后的临床应用 中,曾报道过罕见的肝衰竭、肝移植和死亡病例。在知情同意的 2 型糖尿病病人对照临床试验中,与安慰 剂相比,曲格列酮组具有临床意义的肝酶升高(ALT 超过 3 倍正常上限)更多见,还报道了很少见的可逆 性黄疸病例。
血液学: 盐酸吡格列酮可能造成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的降低。就所有临床研究而言,盐酸吡格列
3
酮治疗组病人的血红蛋白指标降低了 2%到 4%。这一变化主要出现在治疗开始的 4 到 12 周时,之后基本保 持平稳。这些变化可能与血浆容积增加有关,在血液学方面无重要的临床意义。
水肿:水肿病人使用盐酸吡格列酮时应谨慎。在 2 型糖尿病双盲临床试验中,曾有盐酸吡格列酮治疗 病人发生轻到中度水肿 。
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病人中不良反应达到 5% 不良反应情况
(病人百分比)
安慰剂
盐酸吡格列酮
N=259
N=606
上呼吸道感染
8.5
13.2
头痛
6.9
9.1
鼻窦炎
4.6
6.3
肌痛
2.7
5.4
牙齿疾病
2.3
5.3
糖尿病恶化
8.1
5.1喉炎0.8Fra bibliotek5.1
盐酸吡格列酮与磺脲(N=373)、二甲双胍(N=168)或胰岛素(N=379)合用时,临床不良反应类型与
西格列汀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西格列汀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1ff78c5fab069dc502201d5.png)
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缺陷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是其常见类型,代谢综合征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两者均可引起脂肪、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紊乱,造成血糖、血脂的异常,增加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的发生风险[1]。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用的复合制剂降糖药物,西格列汀能够调节肠促胰岛素的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本次研究中主要分析将以上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疗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80例,以Excel 软件产生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组。
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患者年龄35~75岁,平均(50.3±6.5)岁;入院时体重指数(BMI)23.0~33.5kg/m 2,平均(28.2±1.0)kg/m 2。
研究组40例,男21例,女19例;患者年龄36~75岁,平均(51.0±7.0)岁;入院时BMI 23.2~33.0kg/m 2,平均(28.2±1.1)kg/m 2。
两组的基础资料比较具有良好的均衡性(P >0.05)。
出院后门诊随访。
方法:两组均予以同样的低糖饮食及运动方案。
对照组使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口服,1片/次,2次/d。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西格列汀口服,1片/次,1次/d。
4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用药3个疗程。
观察指标:⑴比较治疗后临床指标。
对比两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MI 及胰岛素抵抗指数。
抽取患者的空腹静脉血,以葡萄糖氧化酶法和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另外以反射免疫法检测胰岛素水平。
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22.5。
⑵疗效判定标准。
①显效: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消失,血糖指标及BMI 恢复正常;②有效:症状明显好转,血糖指标及BMI 有所降低,但未降至正常范围;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复合制剂与单用两药治疗2型糖尿病对血糖、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影响及不良反应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复合制剂与单用两药治疗2型糖尿病对血糖、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影响及不良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6f3dc866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cc.png)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复合制剂与单用两药治疗2型糖尿病对血糖、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影响及不良反应杨娟;徐瑾;杨金乐;钟玉梅【期刊名称】《现代医院》【年(卷),期】2018(018)002【摘要】目的观察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复合制剂与吡格列酮或者二甲双胍片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对血糖、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按治疗方式随机选择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38例,分为3组各46例,A组予以吡格列酮治疗,B组予以二甲双胍治疗,复合组予以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复合制剂组治疗.比较各组临床疗效、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标、血脂及不良反应.结果复合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和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各组血糖指标、胰岛素指标、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C(LDL-C)均较治疗前下降,复合组显著低于A组和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高密度脂蛋白C(HDL-C)均较治疗前上升,复合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均有胃肠道不适、水肿、乏力、发热发生,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单用吡格列酮或者二甲双胍片均可起到相似的临床效果,但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复合制剂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两药,能更有效地改善血糖、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且不良反应少.【总页数】4页(P274-277)【作者】杨娟;徐瑾;杨金乐;钟玉梅【作者单位】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三峡大学第二人民医院湖北宜昌443000;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三峡大学第二人民医院湖北宜昌443000;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三峡大学第二人民医院湖北宜昌443000;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三峡大学第二人民医院湖北宜昌44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盐酸吡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以及对血脂、血糖、肝功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 [J], 黄静;沈俊芬;陈湘清2.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J], 缪琳3.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脂的影响 [J], 蔡清颜4.二甲双胍分别联合西格列汀及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J], 黄春梅5.胰岛素泵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肥胖初诊患者较单用胰岛素泵强化的疗效评价 [J], 王加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及代谢水平的影响
![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及代谢水平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027943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7.png)
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及代谢水平的影响梁娜;张政梅【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性激素以及血糖、胰岛素、血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6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22例、吡格列酮组21例及联合用药组23例,分别给予二甲双胍、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吡格列酮治疗.治疗前后比较3组患者体重、体质指数、腰臀比、性激素水平、血糖及胰岛素代谢水平、血脂水平、月经周期改善率及痤疮评分.结果治疗前后,3组间体重、体质指数、腰臀比、TC、TG、HDL-C、LDL-C及硫酸脱氢表雄酮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组FBG及空腹胰岛素水平、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定量检查指数及空腹血糖/胰岛素比值均较治疗前升高,二甲双胍组、联合用药组、吡格列酮组FBG依次降低,二甲双胍组、吡格列酮组、联合用药组HOMA-IR指数依次降低(均P<0.05).治疗后,二甲双胍组总睾酮水平较前降低,且吡格列酮组总睾酮水平最高;仅联合用药组促卵泡激素(FSH)水平高于治疗前,二甲双胍组、吡格列酮组、联合用药组FSH依次升高,仅二甲双胍组黄体生成素水平低于治疗前;二甲双胍组、吡格列酮组、联合用药组月经周期改善率依次升高(均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能更好地改善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及月经周期,但与单一药物治疗相比,其对PCOS患者的激素及血脂代谢调节并无优势.【期刊名称】《广西医学》【年(卷),期】2019(041)002【总页数】6页(P148-152,160)【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二甲双胍;吡格列酮;联合治疗;性激素;血糖代谢;血脂代谢;胰岛素【作者】梁娜;张政梅【作者单位】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延安市 716000;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延安市 7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75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在PCO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1]。
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不良反应及效果的影响
![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不良反应及效果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18c7e7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63.png)
DOI:10.16658/ki.1672-4062.2024.04.100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不良反应及效果的影响韦建忠,张凌曦,郑淑婷柘荣县中医院药剂科,福建柘荣355300[摘要]目的分析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糖尿病的效果。
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柘荣县中医院内科于2022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单双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联合吡格列酮,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血糖控制情况、脂代谢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各血糖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观察组的血脂4项检测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糖尿病效果确切,且在改善糖脂代谢方面作用更加显著,同时联合用药也不会过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关键词] 糖尿病;二甲双胍;吡格列酮;临床效果;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 R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4)02(b)-0100-04Effects of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Pioglitazone on Blood Glucose Lev⁃els, Adverse Reactions, and Outcomes in Diabetic PatientsWEI Jianzhong, ZHANG Lingxi, ZHENG ShutingDepartment of Pharmacy, Zherong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rong, Fujian Province, 3553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pioglitazon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dmitted to the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 of Zherong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August 2022 to August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by sam⁃pling metho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by random odd-even number method,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metformin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com⁃bined with pioglitazone. The clinical effects, blood glucose control, lipid metabolism indexes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00%,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4.0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4 weeks of treatment, the blood glucose index level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0.05). The results of 4 terms of serum lipid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pioglitazone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more significant in improv⁃ing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while the combination of drugs will not increase 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s.[Key words] Diabetes mellitus; Metformin; Pioglitazone; Clinical effect; Adverse reaction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代谢疾病群,以血糖水平升高为主要标志和特征,多因胰岛素分泌不足、利[作者简介]韦建忠(1990-),男,本科,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为药学。
吡格列酮对合并代谢综合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吡格列酮对合并代谢综合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3089b213169a4517723a367.png)
3 05
吡格列 酮对 合 并 代 谢 综 合 征 的 2型 糖 尿 病 患 者 血 清 炎症 因子及 胰 岛 素抵 抗 的影 响
周斌 蒋 晓真 顾 哲
摘 要 目的 : 察吡格列酮 对合 并 谢综合征 ( ) 2型糖尿病 ( 2 M) 观 Ms 的 T D 患者炎症反 应及 胰 岛素抵 抗 (R 的 I)
近几 年 来 炎 症 学 说 在 胰 岛素 抵 抗 (R) 2型糖 I 及 尿病 (2 M) 病机 制 中的作 用 备 受关 注 。噻 唑烷 二 TD 发 酮类 药 物是 目前 临 床上 治疗 糖 尿 病 的 主要 药 物 …, 其
1 m nV服盐酸吡格列酮 ( 5 i I 商品名 : 艾汀 , 片剂 ,5 g 1m ×7片 . 京 太 洋 药业 生 产 )5m / 北 1 g d×1 2周 ; 照 组 对 岛素 的敏感 性 , 低 血糖 , 降 改善 糖 脂 代谢 。 目前 , 用 患 者 继续 原 有磺 脲 类 和双 胍 类 降糖 药物 治疗 。 利 吡格列酮治疗合并代谢综合征 ( S 的 T D M ) 2 M患者方 13 观 察 指 标 测 定 治 疗 前 后 患 者 腰 围 、身 高 、 . 体 面 的研究 较 少 。本 研究 选 择具 有 代表 性 的炎 症 因子 C 重 、 腹 血 糖 ( P 、 后 2h血 糖 ( G) 空 腹 胰 空 F G) 餐 2hP 、 反 应 蛋 白 ( R ) 纤 溶 酶原 激 活 物 抑 制 物 一 ( A . ) 岛 素 (is糖 化 血 红 蛋 白 ( b c C P P 11 脂 联 CP、 1 P I1 、 Fn) H Hl) R 、A .、 脂联 素及 胰 岛 素抵 抗指 数 ( MA I 作 为实 验指 标 , HO . R) 素 、 尿 常规 、 肾功 能 、 O A— 血 肝 HM I R等 ; 比较 两组 患 者 观 察 吡 格 列 酮 对 合 并 MS的 T D 患 者 炎 症 反 应 及 治疗 前 后 各 观察 指 标 的变 化 , 2M 分析 吡格列 酮 治 疗对 患 I 的影 响 ,探 讨 其 可 能存 在 的控 制 炎症 反应 的作 用 者 C P、 A . 、 联 素 、 O I 的 影 响 , 及 两 组 R R P 11 脂 H MA. R 以 机理 。 间 的差 别 :评 估 吡格 列 酮 的 治 疗 效 果 。 H MA I : O . R 1 资料 与 方法 F G ×Fn/ 25 体 重 指 数 ( MI=体 重 (g/ 高 P is2 ., B ) k )身 11 研 究 对象 我 院 内分 泌科 门诊 及 住 院患 者 共 8 (q 。 . 0 I ) 1 例 , 19 按 99年 WHO标 准 确 诊 为 T D 者 . 2M 同时 符 合 14 试 剂与 仪 器 实 验 所 用试 剂 盒 由芬兰 O i 司 . r n公 国际 糖 尿病 联 盟 (D )0 5年 代谢 综 合 征诊 断标 准 : I F 20 与上 海 复星 长 征 医学 科 学有 限公 司提供 , 所有 测 试 严 排 除正 在 使用 胰 岛 素治 疗 者 , 并严 重 糖 尿 病慢 性 并 格 按 照 产 品 说 明书 及 日本 H T C I 1 0 合 I A H 7 S全 自动 生 7 发 症 、 明显 消化 吸收 障 碍 的 慢 性肠 功 能 紊 乱 、 重 化 分 析仪 操 作步 骤 进行 测 定 。 有 严 感 染 以及 肿 瘤 、 伤 、 术 、 伤 等 应 激 情 况 者 . 有 1 统 计 学 处理 采 用 S S 1 . 件 包进 行 统计 学 外 手 烧 伴 . 5 P S 50软 其他 内分泌 疾病 、 自身 免疫 性 疾 病或 结 缔 组织 病 者 , 分 析 , 量 资料 用 ± 表 示 , 间 比较采 用 t 验 ; 计 s 组 检 计 有严 重 心 、 、 肝 肾疾 病 者 ; 选 患者 实 验前 均在 合 理 的 数 资料 比较采 用 x 检验 ;相关 分 析 采用 Ser n分 人 : pama 饮食控制 、 当运动情况下 , 适 接受磺脲类 和双胍类 降 析 。P<00 . 5为差 异有 统 计学 意 义 。
吡格列酮说明书
![吡格列酮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dc12034d852458fb770b56cf.png)
【药物名称】中文通用名称:吡格列酮英文通用名称:Pioglitazone其他名称:艾可拓、艾汀、安可妥、安克唐、安龙平、贝唐宁、吡福、顿灵、佳普喜、绛爽、卡司平、凯宝维元、可成、列洛、倩尔、瑞格临、瑞彤、泰洛平、唐敏、万成、万苏敏、维元、盐酸吡格列酮、夷友、亿奈佳、ActIns、Actos、Pioglitazone Hydrochloride。
【临床应用】用于接受下列疗法而未得到充分疗效的2型糖尿病的患者,推断为有胰岛素抵抗性的患者:(1)仅使用饮食疗法和(或)运动疗法。
(2)使用饮食疗法和(或)运动疗法加磺酰脲类药物。
(3)使用饮食疗法和(或)运动疗法加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
【药理】1.药效学本药为噻唑烷二酮类口服抗糖尿病药,是一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激活剂的γ型受体(PPARγ)激动剂,具有高选择性。
本药可通过激活脂肪、骨骼肌和肝脏等胰岛素作用组织中的PPARγ,从而调节胰岛素应答基因的转录,控制葡萄糖的生成、转运和利用。
)约为2小时,表观分布2.药动学本药口服给药后,血药浓度达峰时间(tmax延迟3-4小时。
本容积为(0.63±0.41)L/kg。
进食不改变本药的吸收率,但tmax药血浆蛋白结合率大于99%。
通过羟基化和氧化作用而代谢,部分代谢产物仍有活性,半衰期为3-7小时,总吡格列酮(吡格列酮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的半衰期为16-24小时。
大部分药物以原形及代谢产物形式随粪便排出。
在中、重度肾功能不全者中,本药的消除半衰期与正常人无差异;老年人与年轻人比较,总吡格列酮的血药浓度无明显差异;在肝功能不全者中,总吡格列酮的血药峰浓度(C)平均降低约45%,而平均曲线下面积(AUC)无差异。
max3.遗传与生殖毒性(1)遗传毒性:Ames试验、CHL细胞体外细胞遗传学试验、哺乳动物细胞正向基因突变试验(CHO/HPRT和AS52/XPRT)、非程序性DNA合成试验和体内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联合恩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的影响分析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联合恩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a7f15d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c2.png)
DOI:10.16658/ki.1672-4062.2023.14.133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联合恩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的影响分析李杰寿光市口腔医院药剂科,山东寿光262700[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联合恩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1月山东省寿光市口腔医院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以计算机随机编号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3例。
对照组予以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恩格列净进行联合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血糖、血脂、血压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各项血糖、血脂和血压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吡格列酮二甲双胍与恩格列净联合治疗方案能够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水平,改善血脂指标,效果显著。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血糖;血脂;血压;恩格列净;吡格列酮二甲双胍[中图分类号] R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07(b)-0133-04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Pioglitazone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Empa⁃gliflozin on Blood Glucose, Lipids, and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LI JiePharmacy Department, Shouguang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Shouguang, Shandong Province, 2627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effects of pioglitazone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empagliflozin on blood glucose, blood lipids, and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86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dmitted to Shouguang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of Shandong Province from March 2021 to January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computer random number,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4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ioglitazone metformin tablets,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mpagliflozi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hanges of blood glucose, blood lipid and blood pressure before and after 3 months of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lood glucose index, blood lipid index and blood pres‐sure index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3 months of treatment, 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fasting plasma glucose,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triglycerid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pioglitazone metformin and empagliflozi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blood glucose and blood pressure levels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mprove blood lipid indicators, and the effect is significant.[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Blood glucose; Blood lipid; Blood pressure; Engelijn; Pioglitazone metformin hydrochlo‐ride[作者简介]李杰(1973-),男,本科,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为药学专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吡格列酮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对代谢综合征的疗效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目的:探讨吡格列酮与生活方式的干预对代谢综合征的疗效以及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0-2013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8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2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单独的生活方式干预,即通过对患者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干预来治疗,观察组使用吡格列酮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即除对患者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同时连续服用吡格列酮30 d。
观察患者的血压和腹围,测定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甘油三酯、胰岛素的敏感性指标和血浆胰岛素等。
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血甘油三酯、空腹血糖以及血浆胰岛素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观察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吡格列酮联合生活方式的干预能够明显改善代谢综合征的多种异常代谢,同时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influence of pioglitazone combined with intervention of life style on metabolic syndrome and the sensitivity of insulin. Method:3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were treated from 2010 to 2013 in author’s hospital,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18 cases)and observation group (20 cases),the control groupusing individual lifestyle intervention,namely through the patient’s diet and lifestyle interventions to treat,intervention study group:the use of pioglitazone combined with lifestyle,which in addition to the patient’s diet and life ways to intervene,and pioglitazone 30 days. Observe the patient’s blood pressure and waist circumference,fasting blood glucose,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blood Three triacylglycerol,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 and plasma insulin.Result:After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blood triacylglycerol,fasting glucose and plasma insuli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But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treatment of pioglitazone combined with intervention of life style on metabolic syndrome may improve many metabolic abnormality,and raise the sensitivity index of insulin.[Key words] Pioglitazone;Life style;Metabolic syndrome;Insulin sensitivity代谢综合征(MS)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血糖和血压升高,中心性肥胖,血脂紊乱,高尿酸血症,凝血出现异常以及血压循环中升高的炎性因子水平等[1]。
患者一旦患有MS常引起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性的心血管病等可致命疾病[2]。
如若没有正确合理的早期干预会因致命疾病而导致健康以及生命受到威胁,同时会给患者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
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8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发现吡格列酮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对代谢综合征具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增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2013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8例代谢综合征患者,其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31~64岁,平均(49.4±8.9)岁。
所有患者均未发现患有糖尿病、继发性高血压、肝肾功能异常和心肺疾病等。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20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主要通过改善患者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来治疗代谢综合征[3]。
可以通过合理膳食来限制摄入钠盐,减少膳食中摄入的脂肪,摄入适当量蛋白质,多食用水果蔬菜,限制酒的摄入量(男性低于40 g,女性低于15 g)。
通过适当强度的运动来减轻体重量。
嘱患者戒烟、减少抑郁和精神压力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连续30 d服用15 mg的吡格列酮,1次/d。
1.3 观察指标患者在干预第1天和30天后测量血压、体重和体重指数,并测量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甘油三酯和胰岛素等。
其中胰岛素敏感指数计算方法为空腹胰岛素和空腹血糖乘积的倒数,数据统计处理时取自然对数值,即ISI=ln[1/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
1.4 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血甘油三酯、空腹血糖以及血浆胰岛素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未出现较明显的不良反应。
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等没有出现明显变化,观察组中出现3例轻度水肿。
详见表1。
3 讨论代谢综合征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减少的糖耐量、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肥胖,并且MS主要成分间会互相影响,常见的是患者开始只患一种疾病,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了多种疾病,且各种疾病之间的协同作用明显,对人们健康以及生活的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4]。
目前临床上对MS的治疗方案尚未统一,主要是预防和对危险因素的治疗[5]。
主要针对MS的临床表现对症下药,若患者血脂出现异常则调脂,若患者出现高血压则降压等等,但是这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虽然对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从理论来说可以对MS出现的多种代谢紊乱现象实现全面控制,但是目前这种机制的药物对MS的治疗不能同时纠正血压、血糖以及血脂异常等[6]。
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不仅包括药物治疗,还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7-8]。
虽然大家认同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是患者难在坚持,同时若患者出现严重的胰岛素抵抗,仅靠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难起到作用。
其中药物治疗主要是包含双胍类和噻唑烷二酮类的药物,其中属于噻唑烷二酮类的吡格列酮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作用强,通过与过氧化物酶体增值激活受体r(PPARr主要存于脂肪、肝脏组织等胰岛素敏感的组织中)结合并活化之来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而降低胰岛素的抵抗[9-11]。
本组研究通过对比单纯的生活方式干预和吡格列酮联合生活方式干预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
医务人员不仅加大对患者的健康知识的教育宣传,督导患者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除此之外,观察组患者还同时连续30 d服用吡格列酮,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血三酰甘油、空腹测定的血糖以及血浆胰岛素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观察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吡格列酮能够早期治疗MS患者,是目前较为有效的药物,因此给治疗MS带来新思维,为以后MS的治疗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1]王威,孔俭,李杰,等.吡格列酮配合生活方式干预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4):1988-1990.[2]罗载刚.代谢综合征[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5,17(2):120-122.[3]柴湘平.PPAR-α/γ激动剂联合应用对代谢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机制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1.[4]于文娟,朱浩,谭立文.精神分裂症与代谢综合征[J].上海精神医学,2009,21(5):298-300.[5]郑俊,韩亭亭,胡耀敏,等.罗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系统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1):1192-1194.[6]缪琳.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1):138.[7]王宏,叶丹.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0):25-27.[8]范星霞.二甲双胍分别联合西格列汀与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3,29(12):1295-1298.[9]王继东,黄维蘅.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48例[J].中国药业,2013,22(7):69-70.[10]张德成.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对比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6(3):227-229.[11]邵平,沈明.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