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季二年级(2)班第二课堂《朗诵兴趣班》教学工作计划(张华梅)

合集下载

朗读兴趣班实施方案

朗读兴趣班实施方案
2. 教学方法
(1)示范教学:老师通过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2)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朗读练习,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个性化指导: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朗读水平。
考核评价
(1)定期考核:每学期末进行朗读能力考核,评选出优秀朗读者,并给予奖励。
朗读兴趣班实施方案
一、背景
朗读是一项古老而又具有重要意义的技能,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中,朗读能够帮助学生远离电子设备,培养阅读习惯,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开设朗读兴趣班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
通过朗读兴趣班的实施,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习惯和情感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施方案
1. 课程设置
(1)朗读技巧培训:教授学生正确的发音、语调、停顿等朗读技巧,帮助学生提高朗读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2)文学欣赏:让学生接触各种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3)情感表达训练:通过朗读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表达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4)实践演练:安排学生进行朗读演练,提供实际操作机会,帮助学生提高朗读能力。
朗读兴趣班的实施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该充分重视朗读教育,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同时,学生也应该积极参与朗读兴趣班,努力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6. 资源支持
学校需要提供适当的教学场地、朗读教材和音频资源,为朗读兴趣班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支持。

朗诵兴趣班实施方案

朗诵兴趣班实施方案

朗诵兴趣班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朗诵是一种优秀的语言艺术表现形式,通过朗诵,学生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感知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为了更好地开展朗诵教学工作,我们制定了朗诵兴趣班实施方案。

二、目标。

1. 培养学生对朗诵的兴趣,提高朗诵能力;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施方案。

1. 课程设置。

朗诵兴趣班的课程设置包括经典诗词朗诵、现代诗歌朗诵、散文朗诵、故事朗诵等内容。

通过多样化的课程设置,让学生在朗诵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理解。

2. 教学方法。

采用小组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和方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在朗诵中表达真情实感。

3. 活动安排。

定期举办朗诵比赛、朗诵会等活动,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朗诵的热情和积极性。

同时,邀请专业朗诵老师进行指导和辅导,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4. 资源支持。

提供丰富的朗诵教材和资源支持,包括经典诗词、优秀散文、名家作品等,为学生的朗诵学习提供优质的资源保障。

四、师资力量。

朗诵兴趣班的教师由具有丰富朗诵教学经验的专业老师担任,他们将负责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和学生指导工作,保证朗诵教学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五、评估机制。

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定期对学生的朗诵表现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辅导,确保朗诵教学的有效开展。

六、预期效果。

通过朗诵兴趣班的实施,预期能够培养学生对朗诵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七、总结。

朗诵兴趣班的实施方案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设置、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活动安排、优质的资源支持和专业的师资力量,培养学生对朗诵的兴趣,提高朗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小学朗诵兴趣小组教案

小学朗诵兴趣小组教案

小学朗诵兴趣小组教案教案标题:小学朗诵兴趣小组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朗诵的兴趣和热爱。

2.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声音语调的控制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了解朗诵的定义和特点。

2. 学习正确的朗诵姿势和呼吸方法。

3. 掌握朗诵的基本技巧,如语调、语速、停顿等。

4. 练习朗诵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童话等。

5. 进行朗诵比赛和小组合作演出。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优秀的朗诵表演,激发学生对朗诵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朗诵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步:讲解朗诵基本知识(10分钟)1. 介绍朗诵的定义和特点。

2. 演示正确的朗诵姿势和呼吸方法,并让学生跟随练习。

第三步:朗诵技巧讲解和练习(15分钟)1. 分别讲解语调、语速和停顿的作用和技巧。

2. 给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让他们尝试运用朗诵技巧进行朗诵练习。

第四步:朗诵比赛和小组合作演出(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篇文学作品进行朗诵。

2. 组织朗诵比赛,评选出最佳朗诵小组。

3.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合作,共同提高朗诵水平。

第五步:总结和展望(5分钟)1. 总结今天学到的朗诵知识和技巧。

2. 鼓励学生继续参加朗诵活动,培养兴趣和提高水平。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优秀的朗诵表演。

2. 朗诵教材,包括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

3. 小组合作演出评选表。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练习朗诵时的姿势、呼吸和语调掌控情况。

2. 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演出中的表现和团队合作精神。

3. 评选出最佳朗诵小组,并给予肯定和奖励。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朗诵比赛。

2. 组织朗诵分享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诵成果。

3.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文学作品进行朗诵,并进行录音或视频分享。

朗诵教学计划

朗诵教学计划

朗诵教学计划一、引言朗诵是一种通过声音和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为了更好地开展朗诵教学工作,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朗诵教学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朗诵兴趣,提高他们的朗诵技巧;2.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1. 选材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他们的朗诵作品。

可以包括诗歌、散文、戏剧等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

2. 朗诵技巧教授学生正确的朗诵姿式、呼吸方法和声音控制技巧。

通过示范和练习,匡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诵节奏和语调。

3. 表演技巧教授学生基本的表演技巧,包括面部表情、手势运用、眼神交流等。

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感表达训练,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4. 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朗诵练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授学生如何正确地发音、语调和语速,使他们的朗诵更加生动有力。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自己的示范,展示正确的朗诵技巧和表演技巧。

学生可以通过摹仿教师的示范来提高自己的朗诵水平。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互相观摩和评价。

通过互相交流和合作,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和提高。

3. 实践演练法安排学生进行朗诵练习和表演演练。

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朗诵技巧和表演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了解朗诵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分析选材,选择适合学生的朗诵作品,并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

3. 教授学生基本的朗诵技巧和表演技巧,进行示范和练习。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互相观摩和评价。

5. 安排学生进行朗诵练习和表演演练,进行实践演练。

6. 进行朗诵比赛和评选,激励学生积极参预,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朗诵表演,评估他们的朗诵技巧和表演能力。

2. 采集学生的朗诵作品,评估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

朗诵教学计划书

朗诵教学计划书

朗诵教学计划书一、教学目标通过朗诵教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感和自信心,提升学生的语言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朗诵基本技巧:语音、节奏、语调等2.朗诵文章的选择和分析3.声音的运用技巧4.情感的表达和传递5.肢体语言的协调运用三、教学方法1.教师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朗诵,让学生感受到正确的朗诵方式和语感。

2.听读结合法:教师给学生朗读范文,学生跟读并纠正发音错误。

3.分组朗诵:学生分成小组,相互朗读并互相评价,促进互动和合作精神。

4.音乐伴奏法:选择适合的音乐配合朗诵,增加朗诵的艺术感染力。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和热身1.教师简单介绍朗诵的重要性和意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热身练习:教师示范简单的舌头运动和嘴巴张合动作,带领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第二步:基本技巧的讲解和练习1.语音:教授基本发音规则,教师朗读范文示范,学生跟读并纠正发音错误。

2.节奏:示范朗诵不同节奏的短文段落,学生模仿并朗读。

3.语调:教授不同句子的语调变化,并给予示范。

第三步:朗诵文章的选择和分析1.教师介绍一篇经典的朗诵文章,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2.学生自主选择一篇感兴趣的文章,通过与同学分享分析,选择适合的朗诵文章。

第四步:声音运用技巧的讲解和练习1.音量:示范不同音量的朗诵效果,学生模仿并进行练习。

2.速度:教授快慢不一的朗诵技巧,学生进行跟读和练习。

3.音色:教师示范不同音色的朗诵效果,学生模仿并进行练习。

第五步:情感的表达和传递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情感要点,并思考如何通过朗诵来表达和传递这些情感。

2.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的练习,通过朗诵来传递作者的情感。

第六步:肢体语言的协调运用1.教师示范不同姿势和动作的朗诵效果,学生模仿并进行练习。

2.学生练习朗诵时的手势和面部表情的协调配合。

五、教学评价1.教师针对学生的朗诵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发音准确性、语感表达、情感传递等方面。

朗诵教学计划

朗诵教学计划

朗诵教学计划一、引言朗诵是一种通过声音来表达文字意义和情感的艺术形式,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沟通能力。

为了有效地开展朗诵教学活动,制定一份详细的朗诵教学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朗诵教学计划的内容和实施步骤,旨在匡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朗诵教学工作。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朗诵技巧;2.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提高情感交流能力;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沟通能力;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质。

三、教学内容1. 朗诵基本技巧的训练:包括声音的发声和调节、语速的控制、语调的变化等;2. 朗诵表达情感的训练:通过朗诵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文字情感的感知和表达能力;3. 朗诵文学作品的学习:选取经典的文学作品,让学生通过朗诵来感受和理解作品的内涵;4. 朗诵比赛的准备:组织学生参加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表现能力。

四、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a. 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b. 选择适合的朗诵文学作品;c. 准备教学所需的教材和教具;d. 安排好教学时间和教学场地。

2. 朗诵基本技巧的训练a. 给学生介绍朗诵的基本概念和技巧;b. 进行声音的发声和调节训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和发声技巧;c. 进行语速和语调的训练,让学生掌握合适的语速和语调变化。

3. 朗诵表达情感的训练a. 给学生介绍朗诵表达情感的重要性;b. 给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让他们通过朗诵来表达作品中的情感;c. 组织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让他们互相感受和理解彼此的朗诵作品。

4. 朗诵文学作品的学习a. 选择经典的文学作品,给学生进行详细的解读和讲解;b. 组织学生进行朗诵练习,让他们通过朗诵来感受和理解作品的内涵;c. 进行朗诵作品的集体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感受。

5. 朗诵比赛的准备a. 组织学生参加朗诵比赛,并提前进行报名和选拔;b. 给学生提供比赛所需的指导和训练;c. 安排学生进行比赛演练,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和表现能力。

2015年秋季二年级(2)语文教学工作计划(张华梅)

2015年秋季二年级(2)语文教学工作计划(张华梅)

趣味语文从我学起--2015年秋季二年级2班语文学科教学工作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

依次是: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

每个专题的涵盖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

教材内容比较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

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课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

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

本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注有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本册教材仍然坚持“多编少搬”的原则,所编选的课文,仍然体现内容丰富、充满情趣的特点。

本册课文语言规范,浅显易懂,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

插图精美,富有童趣,便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

二、班级情况分析二年级大部分同学学习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他们聪明好学。

但也有少数一部分同学基础较差,个别同学头脑不够聪明,反映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后进生的学习,使他们逐步赶上大部队。

我班学生存在最大的问题是书写不认真,二年级是打基础的阶段,这学期重点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阅读课文和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在语文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

2.认字475个,学习偏旁部首累计至70个左右。

学习利用汉字的规律,重点是利用汉字的表意特点来分析字形,并对认字方法有个较系统的归纳整理,初步学会运用不同的认字方法来独立识字3. 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 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015年秋季二年级(2)班第二课堂《朗诵兴趣班》教学工作总结(张华梅)

2015年秋季二年级(2)班第二课堂《朗诵兴趣班》教学工作总结(张华梅)

陶冶情操培养兴趣——2015年秋季二年级(2)班第二课堂《朗诵兴趣班》教学工作总结从朗诵兴趣班开展以来二(2)班的朗诵水平有了较大的进步,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朗诵风格。

现就一学期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激发同学们对朗诵的兴趣和热情,明确朗诵的对身心的好处。

1.是有利于开发右脑。

因为大声读实质是朗读者在自我欣赏自己的声音,久而久之,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自我培养。

2.是能改变学生的性格。

性格内向者往往发出的声音也很小,如果全体学生都能坚持大声读课文及其它文章、书籍,很容易使学生爱讲话,性格也就随之而变。

3.是有利于学生体会到辩论、争论的价值,这是更好的、高质量地参与未来的事务的一种素质。

4.是有利于改变差生,大多数的差生的突出表现就是不会大声读课文,大声读不好课文,从大声朗读开始训练,许多差生能在读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思考力。

5.是大声读,因为脑神经处于极度兴奋状态,这本身就能刺激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书籍。

6.是大声读需要集中精力,大脑处于“排空”状态,有利于记忆材料。

7.是大声朗读文章是语感形成的必走之路,可以这么说,没有真正的大声读文章,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语感。

8.是大声读文章有利于“诗性美”的再现。

每篇文章、书籍都有着“诗”的美,都有着作者美的灵感,而大声读,可以将这种美还原。

9.是大声读有利于其它学科的学习,比如数学的解题如果有了大声读,效果一定更好,需要广泛深入思考、记忆的学科如果运用了大声读,学习效率一定会很高。

10.是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

二、进行朗诵知识培训将对学生的演讲朗诵技巧方面增强培训。

朗读的技巧1.呼吸学会自如地控制自己的呼吸非常重要,因为这样发出来的音坚实有力,音质优美,而且传送得较远。

有的人在朗读时呼吸显得急促,甚至上气不接下气,这是因为他使用的是胸式呼吸,不能自如地控制自己的呼吸。

朗读需要有较充足的气流,一般采用的是胸腹式呼吸法。

它的特点是胸腔、腹腔都配合着呼吸进行收缩或扩张,尤其要注意横膈膜的运动。

朗诵课教学工作计划方案

朗诵课教学工作计划方案

朗诵课教学工作计划方案一、课程背景分析朗诵课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一环,它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手段。

朗诵是以正确、朗朗上口的语调、生动传神的语音、生命的情感和真实的形象来演绎作品的一种朗读艺术,它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情表达,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学修养。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使学生学会正确、自然、流畅地进行朗读。

2. 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学生通过朗读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习兴趣。

3. 通过朗诵课教学,使学生学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生命的情感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内容1.朗诵课教学内容应包括朗读技巧、朗读材料、朗读形式和朗读技巧。

2.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的朗读材料,如诗歌、散文、故事等,以丰富多样的朗读材料为主。

3. 教授学生朗诵的基本技能,如语调、语音、停顿、语速等。

四、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

通过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展示优秀的朗诵表演,让学生感受到朗诵的魅力,激发其朗诵的兴趣。

2.师生互动式教学法。

老师可以让学生互相鼓励,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使学生在互动中获得积极的成长。

3.分组合作教学法。

老师分组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鼓励学生在组内互相学习,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感。

五、教学手段1. 教具准备。

老师需要为学生准备优秀的朗诵材料,包括诗歌、散文、故事等,同时还要准备多媒体教学的硬件设备。

2. 教学环境准备。

老师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配备舞台、音响设备、灯光设备等,增强学生的朗诵表演能力。

3. 教学活动准备。

老师需要设置合理的朗诵课教学内容,同时设置一些朗诵比赛、朗诵演出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和感受。

六、教学评价1.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老师可以通过朗诵课课堂表现、朗诵比赛成绩、朗诵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朗诵能力。

2. 鼓励式评价。

老师在评价学生的朗诵表现时,既要注重学生的优点,又要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鼓励学生努力进步。

小学朗诵课程教学计划范文(通用3篇)

小学朗诵课程教学计划范文(通用3篇)

小学朗诵课程教学计划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为了以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让我们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做个计划吧。

那么教学计划要怎么写才能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朗诵课程教学计划范文(通用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朗诵课程教学计划1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特此组织“朗诵特长班”。

朗诵是一门艺术,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根据特长班学员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一下计划:一、特长班活动目的:1.通过各项活动,拓展学生的朗诵水平,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培养朗诵新秀。

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文学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2.把朗诵、文学欣赏、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定期开展活动,提高学生的朗诵理论水平和对作品的欣赏能力。

3.健全组织,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好各项活动。

4、深化素质教育,通过朗诵特长班开展表演、交流研讨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让学生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二、特长班活动计划:第一次:提出本学期特长班计划。

(共同讨论)第二次:朗诵的要点第三次:朗诵的技巧第四次:朗诵的基本表达手段第五次:语速第六次:举办朗诵比赛。

(社员全体成员)第七次:技能训练第八次:朗诵的技巧举例第九次:名家与朗诵第十次:根据朗诵内容选配乐,配乐朗诵第十一次:教师挑选学生抽测朗诵情况第十二次:生自选朗诵资料,进行表演比赛。

第十三次:总结收获,评选表彰优秀社员。

小学朗诵课程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二、教材分析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朗诵培训班教学工作计划

朗诵培训班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员的朗诵兴趣,提高学员的朗诵水平。

2. 使学员掌握朗诵的基本技巧,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3. 培养学员的审美能力,提高学员的艺术修养。

4. 培养学员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员的沟通能力。

二、教学对象1. 具有朗诵基础的成年人。

2. 对朗诵艺术感兴趣的青少年。

3. 想提高自身表达能力的各类人士。

三、教学内容1. 朗诵基础理论:朗诵的定义、朗诵的意义、朗诵的技巧等。

2. 朗诵技巧训练:呼吸控制、声音控制、节奏控制、情感表达等。

3. 朗诵作品分析: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朗诵作品鉴赏。

4. 朗诵实践:模拟朗诵、现场朗诵、作品朗诵等。

四、教学安排1. 每周一次课程,每次2小时。

2. 每月安排一次朗诵实践,提高学员的实战能力。

3. 定期举办朗诵比赛,激发学员的参与热情。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朗诵理论知识,使学员对朗诵有全面的认识。

2. 演示法:教师示范朗诵技巧,使学员直观地学习。

3. 实践法:通过模拟朗诵、现场朗诵等形式,使学员在实践中提高。

4.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朗诵作品,使学员了解不同风格的朗诵技巧。

5. 互动法:鼓励学员提问、讨论,提高学员的参与度。

六、教学评价1. 定期对学员进行朗诵水平测试,了解学员的学习进度。

2. 对学员的朗诵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员不断进步。

3. 收集学员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1-4周):讲解朗诵基础理论,使学员对朗诵有初步的认识。

2. 第二阶段(5-8周):进行朗诵技巧训练,使学员掌握基本的朗诵技巧。

3. 第三阶段(9-12周):分析朗诵作品,提高学员的审美能力。

4. 第四阶段(13-16周):进行朗诵实践,提高学员的实战能力。

5. 第五阶段(17-20周):举办朗诵比赛,激发学员的参与热情。

八、教学资源1. 教学场地:宽敞明亮的教室,配备音响设备。

2. 教学资料:朗诵教材、朗诵作品集、朗诵技巧视频等。

朗诵班教学工作计划

朗诵班教学工作计划

朗诵班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使他们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增强口才和表达能力。

2.让学生明白朗诵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对文学作品深刻理解的体验和表达方式。

3.促使学生通过朗诵,对文学作品有更深入的认识,并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朗诵:学习通过音乐来带动情感和表达,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文学情感。

2. 儿童文学朗诵:让学生接触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培养其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理解。

3. 散文朗诵:学习如何通过朗诵来表达散文的情感和意境。

4. 诗歌朗诵:让学生体验诗歌的韵律和美感,培养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方法1. 通过示范和分组教学,让学生模仿老师的朗诵,然后互相交流、分享,提高朗诵的艺术感染力。

2. 结合多媒体教学,使用视频、音频等材料展示优秀的朗诵作品,让学生感受优秀朗诵的魅力。

3. 通过朗诵比赛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到朗诵教学中来。

4. 多角度解读文学作品,增加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体验,从而更好地表达出作品中的情感。

四、教学流程1. 第一节课:了解学生朗诵基础,分组进行朗诵练习,老师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指导。

2. 第二节课:音乐朗诵,教学内容主要是如何配合音乐来进行朗诵,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3. 第三节课:儿童文学朗诵,学生每人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朗诵,并进行评比。

4. 第四节课:散文朗诵,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朗诵来表达散文的情感和意境,培养学生对散文的理解。

5. 第五节课:诗歌朗诵,让学生体验诗歌的韵律和美感,培养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诵表现评价:根据学生的朗诵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朗诵能力。

2. 学生文学作品理解评价:根据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和指导,让学生逐渐深入理解文学作品。

3.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朗诵比赛和活动,评价整体的教学效果,并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总结和改进。

班级朗诵教学工作计划

班级朗诵教学工作计划

班级朗诵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朗诵是一种表演形式,是一种通过声音来表达情感和意境的艺术形式。

通过朗诵教学,我们旨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情感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 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提高在公众场合表达的自信和准确性;2. 增强学生的表达情感和意境的能力,提升语言表达的艺术水平;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和理解能力,使学生更加深入地领会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1. 朗诵基础知识:包括声音的产生和发声技巧、气息控制和节奏感训练等。

2. 朗诵技巧:包括音调、语速、停顿等朗诵技巧的训练。

3. 文学作品学习:选择经典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理解和学习,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

4. 表演训练:引导学生进行朗诵表演训练,提高在公众场合表达的自信和准确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朗诵基础知识和技巧,让学生掌握和理解朗诵的基本要领。

2. 示范法:老师示范朗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正确的朗诵方式。

3. 练习法:学生进行朗诵练习,老师进行现场指导和点评,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4. 表演法:学生进行朗诵表演,进行现场表演评比和点评,提高学生的表达和表演能力。

四、教学流程1. 了解学生朗诵基础情况:首先了解学生的朗诵基础情况,包括声音的产生和发声技巧、气息控制和节奏感训练等,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2. 朗诵基础知识和技巧讲解:讲解朗诵的基础知识和技巧,让学生对朗诵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3. 文学作品学习:选择经典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理解和学习。

4. 示范朗诵和学生练习:老师进行示范朗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正确的朗诵方式,然后学生进行朗诵练习,老师进行现场指导和点评。

5. 表演练习和评比:学生进行朗诵表演,进行现场表演评比和点评,提高学生的表达和表演能力。

6.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朗诵教学计划

朗诵教学计划

朗诵教学计划引言概述:朗诵是一种通过声音表达情感和意义的艺术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交流能力以及文学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地开展朗诵教学,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朗诵教学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准备工作、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朗诵教学计划的制定。

一、准备工作1.1 教师准备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朗诵技巧和丰富的朗诵知识,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示范。

教师还应该对所选教材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背景、意义和表达方式,以便能够准确地引导学生。

1.2 学生准备学生应该提前了解所要朗诵的文学作品,理解其中的情感和意义,并进行适当的背诵练习。

学生还可以通过观看优秀的朗诵表演,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1.3 教学环境准备为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室应该布置整洁、温馨,配备适当的音响设备,保证学生的朗诵声音能够清晰传达。

二、教学目标2.1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朗诵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到正确的发音、语调和语速,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感知能力。

2.2 培养学生的情感交流能力朗诵是一种通过声音传递情感的艺术形式,通过朗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使他们能够用声音传递自己的情感和理解他人的情感。

2.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通过朗诵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到各种文学作品,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提高他们对文学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内容3.1 选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的文学作品进行朗诵教学。

选材可以包括诗歌、散文、戏剧等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以丰富学生的朗诵经验。

3.2 分析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子细分析所选文学作品的意义、情感和表达方式,匡助他们理解并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义。

3.3 朗诵实践通过反复朗诵练习,学生可以逐渐熟悉所选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提高他们的朗诵技巧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或者演出,以展示他们的成果。

朗诵课教学工作计划方案

朗诵课教学工作计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本方案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朗诵兴趣、提高朗诵水平为目标,通过科学、系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朗诵潜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朗诵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掌握朗诵的方法和要领。

2. 培养学生的朗诵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1. 朗诵的基本知识:朗诵的定义、朗诵的作用、朗诵的分类、朗诵的技巧等。

2. 朗诵作品:诗歌、散文、寓言、故事等。

3. 朗诵实践:单人朗诵、集体朗诵、角色扮演等。

4. 朗诵欣赏:欣赏优秀朗诵作品,学习朗诵家的朗诵技巧。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讲解朗诵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演示法:教师示范朗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朗诵的魅力。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朗诵实践,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

4. 欣赏法:播放优秀朗诵作品,激发学生的朗诵兴趣。

5. 评价法:对学生朗诵进行评价,及时反馈,促进学生进步。

五、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介绍朗诵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朗诵的定义、作用、分类和技巧。

第二周:讲解朗诵的方法和要领,如呼吸、发声、节奏、情感等。

第三周:学习朗诵作品,如诗歌、散文、寓言、故事等。

第四周:进行朗诵实践,包括单人朗诵、集体朗诵、角色扮演等。

第五周:欣赏优秀朗诵作品,学习朗诵家的朗诵技巧。

第六周:进行朗诵比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第七周:总结朗诵课的学习成果,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朗诵表现等。

2. 朗诵作品:评价学生的朗诵作品,如情感表达、节奏掌握、语音语调等。

3. 朗诵比赛:根据比赛成绩,评价学生的朗诵水平。

4.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朗诵进行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

七、教学反思1. 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诵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

3.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朗诵兴趣课教案

朗诵兴趣课教案

朗诵兴趣小组活动计划罗雪飞一、活动目标朗诵是一种美读,可以刺激听者的兴趣,并在情绪上引起共鸣作用。

因为声音的优美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并使儿童更加了解诗歌内容及情意。

1.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

在指认式诵读中扩大学生识字量,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

丰富各科知识,激发阅读兴趣,逐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提高学生的诵读、识记能力。

充分利用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多读多背传统经典美文,并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民族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

源远流长的国学经典,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二、活动形式以短小精悍、词语优美又朗朗上口的古诗或小散文及童话故事作为基本学习内容。

小组活动以读、练的形式为主,以真实、感人的情境引发孩子的兴趣,用有效的启发达到培养孩子思维和想象力的效果。

三、活动时间与内容安排每周的星期二下午体艺2+1的活动时间。

内容有1、普通话强化训练。

2、朗诵技巧的简介及美文朗诵欣赏。

3、优秀朗读作品的欣赏,了解朗诵的基本要素。

4、古诗词、优秀美文朗诵指导。

5、朗诵汇报比赛。

6、总结本期的活动情况。

朗读活动教案一课时朗读的技巧一、朗诵的基本要求1、发音正确,吐字正确。

用标准的普通话播读,特别要注意多音多义字,古诗文中特别要注意按意定音。

不添字不少字不读破句,朗读清晰完整。

2、语速适当,用心感受。

要抓住文章特点,使节奏流利和谐,缓急结合.3、语调生动,轻重适宜。

根据需要,分出轻重缓急,分清抑扬顿挫,表达出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朗诵中的换气1、停顿除为了休息换气外,更是为了充分表达朗读者的思想情感。

停顿包括语法停顿和语意停顿。

语法停顿包括自然段落,标点符号的停顿,要显示条理分明。

句子中的也要注意逻辑停顿,语断气连就是其中的一个方法。

2、重音,就是在词和语句中读得比较重,扩大音域或延长声音,可突出文章的重点,表达自己的感情,重音可分为语句重音和思想重音。

朗诵教学计划

朗诵教学计划

朗读教课计划
校本朗诵特长班教学计划
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创造优异的校园文化氛
围,特此组织“朗读专长班”。

朗读是一门艺术,朗读是口语社交的一种重要形式。

有益于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

依据专长班学员特色联合学校实质状况,拟订一下计
划:
一、专长班活动目的:
1.经过各项活动,拓展学生的朗读水平,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培育朗读新
秀。

拓宽学生视线,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文学实践活动中全面提升语文修养,培
养学生留意察看主动研究、团联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2.把朗读、文学赏识、联合起来,提升学生审美涵养,按期展开活动,提升学生
的朗读理论水平易对作品的赏识能力。

3.健全组织,踊跃展开各项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展开好各项活动。

4、深入素质教育,经过朗读专长班展开表演、沟通商讨等活动,促使学生全面发
展,同时让学生体验合作与成功的愉悦。

二、专长班活动计划:
第一次:提出本学期专长班计划。

(共同议论)
第二次:朗读的重点
第三次:朗读的技巧
第四次:朗读的基本表达手段
第五次:语速
第六次:举办朗读竞赛。

(社员全体成员)
第七次:技术训练
第八次:朗读的技巧举例
第九次:名家与朗读
第十次:依据朗读内容选配乐,配乐朗读
第十一次:教师精选学生抽测朗读状况
第十二次:生自选朗读资料,进行表演竞赛。

第十三次:总结收获,评比表彰优异社员。

1 / 1。

小学语文朗读兴趣小组活动方案及朗读能力的培养计划[2]

小学语文朗读兴趣小组活动方案及朗读能力的培养计划[2]

小学语文朗读兴趣小组活动方案及朗读能力的培养方案[2]付庙小学朗诵兴趣小组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朗诵是一种美读,可以刺激听者的兴趣,并在情绪上引起共鸣作用。

因为声音的优美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并使儿童更加了解诗歌内容及情意。

什么是朗诵呢,简单地说朗读就是以清晰响亮的声音,正确标准的普通话,把文章有感情地诵读出来。

透过朗诵,可以把文字透彻地表达,使书面、静态的字句充满立体动态感。

儿童透过朗诵可以增加语文的趣味性,并且学习正确的语音、语法、语调、语气,充分欣赏文学的美。

本兴趣小组活动的目的就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同时活泼学生的课余生活,让他们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增强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活动形式以短小精悍、词语优美又朗朗上口的儿童诗歌或小散文作为根本学习内容。

小组活动以读、练的形式为主,以真实、感人的情境引发孩子的兴趣,用有效的启发到达培养孩子思维和想象力的效果。

活动还穿插有名篇朗诵欣赏、分小组的比赛及讨论、演讲录像观看等内容,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三、活动时间与内容安排第1周:宣传、发动第2周:学生名单确实定及参加活动的要求事项第3—6周:普通话强化训练第7周:朗诵技巧的简介及美文朗诵欣赏第8周:朗诵训练第9周:练习朗诵,掌握朗读技巧第10—12周:练习朗诵,掌握朗读技巧第13—15周:配乐朗诵练习第16周:组内朗诵汇报比赛第17周:学生谈谈朗诵训练的心得体会第18周:总结一学期的活动情况,评选优秀学员教学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初步了解诗文大意以及所蕴涵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古代优秀文化,加强文化修养,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并循序渐进提高诵读水平。

教学内容:每周一诗(文),知道作者,简单了解诗意,掌握诵读节奏,并能熟读成诵咏鹅悯农春晓(唐)骆宾王(唐)李绅(唐)孟浩然鹅,鹅,鹅,锄禾日当午,春眠不觉晓,曲项向天歌,汗滴禾下土.处处闻啼鸟.白毛浮绿水, 谁知盘中餐, 夜来风雨声,红掌拨清波. 粒粒皆辛苦. 花落知多少.登鹳雀楼静夜思赋得古草原离别(唐)王之焕(唐)李白(唐)白居易白日依山尽, 床前明月光, 离离原上草,黄河入海流. 疑是地上霜. 一岁一枯荣.欲穷千里目, 举头望明月, 野火吹不尽,更上一层楼. 低头思故土. 春风吹又生.寻隐者不遇江上渔者悯农(唐)贾岛(宋)范仲淹(唐)李绅松下问童子, 江山往来人, 春种一粒粟,言师采药去.但爱鲈鱼美.秋收万颗子.只在此山中,君看一叶舟,四海无闲田,云深不知处.出没风波里.农民犹饿死.江雪绝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柳宗元(唐)杜甫(唐)王维千山鸟飞绝,两个黄郦鸣翠柳,独在异乡为异客,万径人踪灭.一行白鹭上青天.每逢佳节倍思亲.孤舟蓑笠翁,窗含西岭千秋雪,遥知兄弟登高处,独钓寒江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遍插茱萸少一人.望庐山瀑布游子吟敕勒歌(唐)李白(唐)孟郊敕勒川, 阴山下,日照香炉生紫烟,慈母手中线,天似穹庐,遥看瀑布挂前川.游子身上衣.笼盖四野.飞流直下三千尺,临行密密缝,天苍苍,野茫茫,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恐迟迟归.风吹草低现牛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教学措施:1、教师准确把握文中情感,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二年二班诗歌朗诵社团活动计划

二年二班诗歌朗诵社团活动计划

二年二班诗歌朗诵社团活动计划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我特制定计划如下:一、活动目的:1.通过各项活动,拓展学生的朗诵水平,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培养朗诵新秀。

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文学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2.把朗诵、文学欣赏、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定期开展活动,提高学生的朗诵理论水平和对作品的欣赏能力。

3.健全组织,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好各项活动。

4、深化素质教育,通过朗诵诗社开展的表演、交流研讨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让学生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二、活动内容1、任课老师宣布诗歌朗诵会的意义、活动设想及注意事项;2、每位同学认真收集自己喜欢的诗歌,并要谈谈自己喜欢这首诗歌的原因。

3、组织学生将收集到的诗歌相互交流,并互相朗诵,作好准备;4、选出对诗歌有一定欣赏能力、有一定文学基础的同学担任评委,并宣布优秀诗歌评选的标准;(也可请相关老师担任评委)5、在班级中举行诗歌朗诵会,组织学生评委选出优秀诗歌朗诵者名单;6、请老师或学生给获奖的同学颁奖;7、将学生选出的部分优秀诗歌贴于班级布告供其他学生欣赏;8、请获奖同学以座谈会的形式畅谈自己的对作品欣赏的感受。

三、活动时间:每天晨读和下午的第三节课四、具体安排:第一次:组建诗歌朗诵社团。

第二次:阅读引导教你怎么去读书。

第三次:朗诵技巧及训练第四次:结合学校参经典阅活动契机,引领社员广泛阅读经典之《增广贤文》。

第五次:讲座:什么是朗诵第六次:讲座:朗诵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第七次:怎样选择朗诵材料。

第八次:怎样把握作品内容。

(1、正确深入地理解)第九次:怎样把握作品内容。

(2、深刻)第十次:怎样把握作品内容。

(3、丰富、逼真的想象)第十一次、第十二次:朗诵的基本表达手段(停顿)朗诵时,一方面要深刻透彻地把握作品的内容,另一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发兴趣陶冶情操
——2015年秋季二年级(2)班第二课堂《朗诵兴趣班》教学工作计划
“诵读经典,传承文明。

”、“品味经典,光亮人生。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这些话语已成为当前的文化热潮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

同时也是各种诵读活动的宗旨所在。

因此,为了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升广大学生的精神气,本学期将开展朗诵兴趣班。

一、活动目标
朗诵是一种美读,可以刺激听者的兴趣,并在情绪上引起共鸣作用。

因为声音的优美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并使儿童更加了解诗歌内容及情意。

什么是朗诵呢?简单地说朗读就是以清晰响亮的声音,正确标准的普通话,把文章有感情地诵读出来。

透过朗诵,可以把文字透彻地表达,使书面、静态的字句充满立体动态感。

学生透过朗诵可以增加语文的趣味性,并且学习正确的语音、语法、语调、语气,充分欣赏文学的美。

本兴趣小组活动的目的就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同时活跃学生的课余生活,让他们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增强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活动形式
以短小精悍、词语优美又朗朗上口的诗歌或国学经典作为基本学习内容。

小组活动以读、练的形式为主,以真实、感人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用有效的启发达到培养学生思维和想象力的效果。

活动还穿插有名篇朗诵欣赏、分小组的比赛及讨论、演讲录像观看等内容,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三、具体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管理,提升小组凝聚力。

为能更好地完成诵读活动的学习目标,成立兴趣小组组织机构,由学生担任小组组长,协助老师对成员进行有效地管理;此外,辅导教师必须做到认真备课,耐心辅导,精心组织,全面关心爱护学生,管理组织教育好学生遵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守纪律,对不合格学员,并做好其思想工作。

2.重视普通话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朗诵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是学好一门课的内驱动力。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这就要求我们在普通话课中,要从语言的产生、发展、最新动态的有关常识的介绍,结合本地区、本校进行形体训练、发声练习、体态训练、语音基础训练等方面的实践,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了解到朗诵的重要作用,学习普通话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个人成才的需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注重实际诵读能力训练,使学习兴趣持久不息。

朗诵学是一门实践操作极强的学科,应该说操作时间占70%,理论课只占30%。

学生诵读练习的过程是一个融阅读、理解思考和观察、验证于一体的过程。

学生刚开始学习时还有兴趣,但慢慢地对朗诵的热情就会下降,不感兴趣。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设下疑难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诵读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给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大力推行“发现式”和“参与式”教学,同时要保证学生充裕的训练时间,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

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够解答某一问题,必将会熟练掌握该项操作技能,增添一份喜悦之情,充满一股学习朗诵的热情,让学习兴趣持久不息。

4.发挥“小老师”的作用,激发学习热情。

学生当“小老师”改变了传统的师生间单向传递知识的方式,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传授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我们对教学中的一些简单知识内容,而且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如在“练声”的教学中,事先告诉学生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己组织上课,学生就会按照自己的理解程度,以自己最好的教学方式,扮演“小老师”。

同时,在诵读实践课中,教师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这时让一部分朗诵较好的学生当“小老师”,对其他同学在学习过程遇到的一些难题给予解答,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共同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5.改变课堂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在朗诵活动过程中,采取“课前:一支歌、一诵读、一吊嗓;课中:一微笑、一对练、一表演;课后:一感悟、一展示、一收集”。

即在上课前组织学生唱一支经典歌曲,诵读一篇经典文章,进行练气、练声;在上课过程中,穿插表情练习,分小组对抗练习,互帮互学,表演一些节目;在课后要求学生写一篇心得体会或读后感;每周定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朗诵作品),并收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诗文,记录在专用的本子上,引导学生养成积累或记诵优秀篇目的习惯。

6.朗诵作品展示,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每周组织学生分小组把上一周的朗诵作品放在下一周的星期一展示,激发学生参与朗诵活动的热情,并给予一定鼓励,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7.组织朗诵比赛,提升学生的竞争力。

在朗诵活动后期,组织本组成员参加朗诵比赛,评出前十名选手,并颁发奖状或荣誉证书,既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增强他们的竞争力。

四、活动时间与内容安排
第10周:朗诵竞赛。

第11周:普通话强化训练。

第12周:练习朗诵,普通话运用技巧——停顿。

第13周:练习朗诵,普通话运用技巧——语速。

第14周:练习朗诵,普通话运用技巧——重音。

第15周:练习朗诵,普通话运用技巧——升降调。

第16周:自选作品朗诵竞赛。

第17周:配乐练习朗诵——古代诗歌。

第18周: 配乐练习朗诵——现代诗歌。

第19周: 学生谈谈朗诵训练的心得体会。

五、任务要求
1.健全组织,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好各项活动。

2.明确社员义务,分工到位,协调管理。

3.有序开展活动,做到活动定时间、定内容。

执笔人:张华梅
时间:2015年9月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