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第1章 组织行为学概述
组织行为学概述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二、组织行为:是指各类组织的每位成员在工作过程表现出来的所有行为。
三、组织行为学及其性质特点1、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定义的三层含义:·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2、组织行为学的性质特点综合性(多学科交叉性),多层次性,,两重性,,应用性四、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意义1、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2、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
3、有利于提高领导管理水平,改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
4、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合理” 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5、有利于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何为企业管理现代化?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公司制度。
五、对OB有贡献的学科1、心理学:是寻求测量、解释、预测、改变人的行为的学科。
它关心的是研究和理解个体的行为。
个体:学习、激励、人格、知觉、培训、领导有效性2、社会学:主要研究社会系统、个体在其中充当某种角色,也即,社会学研究与同伴相关联的人.群体:群体动力学、工作团队设计、沟通、权力、冲突、正式组织理论、组织变革、组织文化3、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相结合的产物,关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
群体:行为改变、态度改变、沟通、群体过程、群体决策4、人类学:研究社会是为了认识人及其活动,它对文化和环境的研究使我们得以了解不同国家或组织内人们的基本价值观态度和民族文化的差异。
群体:比较价值观、比较态度、跨文化分析组织系统:组织文化、组织环境5、政治学:研究政治环境中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其研究课题包括冲突、组织内政治和权力。
组织行为学习题解答第1章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思考题1.组织行为学的定义是什么?其研究层次和任务是什么?答:组织行为学指的是通过对组织内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系统研究,从而帮助管理者解释、预测、控制和引导组织中人的行为,最终实现组织目标的学科。
组织行为学聚焦于分析三个不同层面的内容——个体、群体和组织。
个体心理与行为研究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点:其一,揭示不同的个体的心理活动特征及行为规律对工作效率产生的影响,为管理者高效地选人、用人、育人、留人提供理论依据;其二:深入了解组织成员共同的心理现象及变化过程,提高对员工行为的解释、预测、控制和引导能力;其三,掌握个体动机激发的规律,以及个体行为表现出的规律,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达成组织目标。
组织行为学对群体的研究主要包括群体的结构与功能、群体的发展过程、群体的凝聚力、人际关系、群体沟通、群体决策等。
群体心理与行为研究的主要任务有两点:其一:正确把握群体的心理规律,打造群体内部良好的关系氛围,增强群体成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二:处理好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关系,引导非正式群体为正式群体的目标服务。
组织心理与行为的研究任务主要集中在:组织结构的设计、组织管理原则的制定、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的突破,以及组织中沟通的有效建立。
2.管理者的三大技能分别指什么?答:一般而言,管理者的能力可以分为三大类,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是完成组织内具体工作所需要的技能。
一般可通过学习教育和正规培训取得,所有的工作都需要一定的专业才干,它们也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发展而来。
人际技能指的是个人与人共事、理解他人和激励他人的具体能力。
概念技能指是管理者进行抽象思考的能力。
概念技能较强的管理者能够看到“宏观景象”。
管理者不仅要懂得回答“是什么”(理解表面现象)这样的问题,还要懂得回答“为什么”(了解深层原因)及“怎么办”(寻求并选择解决方案)这样一些与事物发展规律及组织目标实现有关的重大问题。
3.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哪些角色?答:作为管理者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角色定位,亨利·明兹伯格(Henry Mintzberg)经过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发现管理者的所有活动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共十种不同但又高度相关的角色。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1、组织行为学包含了三层含义:(1)指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2)指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涉及三大领域:组织环境中人类的心理与行为规律、个体与组织的接触面、组织以及组织环境之间的联系。
(3)指出了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了解影响个体、群体和组织行为的因素,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2、所谓组织,是指具有特定目标、资源与结构,时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
组织存在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组织是适应目标的需要、组织是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的。
3、行为,是指有机体的所作所为及其活动,人的行为时指人多所处环境这种客体所作的反应。
4、行为组织,是指各类组织的每位成员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所有行为。
第二章个体认知第一节知觉与归因1、知觉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是个体心理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个体对事物的综合、整体反映。
2、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3、社会知觉,指人对社会对象(包括个体、社会群体乃至大型社会组织)的知觉。
包括人际知觉、自我知觉等。
4、社会知觉偏差社会知觉偏差的主要表现如下所述:(1)第一印象,也叫首因效应,当我们与某人初次见面时,我们最了解到的信息被视为是最重要的,因为此前对其一无所知,所以在对待他人的知觉方面,首次印象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产生心理定式作用。
(2)近因效应,是指在多种刺激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
这种效应也称为新颖效应、最近印象效应或最后印象效应。
(3)刻板印象,即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按照自己所设定的知觉标准评估他人,对人群进行分类,形成固定形象。
(4)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成见效应、光晕现象。
晕轮是一种当月亮被光环笼罩时产生的迷糊不清的现象。
组织行为学概述
案例导入
《加勒比海盗:世界的尽头》之海盗大会
age 24 of 39 精选ppt
案例导入
讨论题:
1. 影片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2. 组织中有哪些个人让你印象深刻? 为什么? 这
些个人对该组织以怎样的方式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3. 这个组织是如何进行决策、如何采取行动的?
age 25 of 39 精选ppt
结论: 组织行为学是以组织中人的行为为研
究重点。目的是了解组织中人的行为特点 及规律,然后采取措施,提高组织人员的 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概述
age 22 of 39 精选ppt
本章学习目标
1. 组织行为学基本概念 2. 组织行为学的历史沿革 3.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和一般模型 4. 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与新的发展趋势
1
第一节
1 2 3
组织与组织行为
组选ppt
一、组织
组织的概念很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以下四种定义。 (1) 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斯蒂
芬·罗宾斯Stephen P. Robbins)
(2) 组织是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共同目标,通过各部门劳 动和职务的分工合作和不同等级的权力和责任的制度化, 有计划地协调一群人的活动。(薛恩E. H. Schein)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对象则是人。人的积极 性和能动性一旦发挥,力量是巨大的。
对员工的激励研究中发现:一般按时计酬 的员工仅发挥20%-30%的能力便可以不受 解雇;如果受到充分激励,这些职工的能力 可以发挥到80%-90%。激励还可以激发员 工的创造性,提出合理化建议和促进组织的 革新。
2.管理者的作用就是识别人才,用好人才,发 挥人才潜能,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 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组织行为学(第二版)》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
20
六、组织行为学发展的新趋势
近些年来,随着心理科学中出现的积极心理学运动的 发展,人们对积极心理品质逐渐关注,组织行为学家也意识 到有必要将这一思潮和取向引入到组织行为研究中。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也越来越朝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另外,从形式上看,研究者也开始采用神经科学研究范 式研究组织行为学。
19
六、组织行为学发展的新趋势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还出现了一些其他新的动向。如 人力资源学派开始出现,它以一个组织内部的个人特征和 个人行为为研究对象,并侧重研究雇佣关系中管理一方,目 的是通过对本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使用,实现 本组织既定的目标。另一个新的动向就是随着组织行为 学研究的深入,关于组织文化研究开始兴起。
10
四、学习、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意义和作用
• 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与应用,可以加强以人为 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 性。
• 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设计与组织变革的理论与方 法,可使管理者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组织 改革以增强活力和提高绩效。
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4
二、古典理论时代
亨利•法约尔提出了“管理过程理论”,即管理者的五 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并进一步将 其归纳为14条管理原则,具体包括工作分工、职权、纪律 、统一指挥、统一方向、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报酬、 权力集中、等级链、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 神、团结精神。
马科斯•韦伯则提出了“行政组织理论”,并从结构化 角度研究考察管理和组织行为。在管理科学发展史和组 织行为学发展进程当中,他们的理论被统称为“古典管理 理论”。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组织行为学概述
(4)组织行为学得发展
人力资源学派(Human Resources School)得出现。 权变观点进入管理领域 。——组织行为学形成 组织文化研究得兴起 。——组织行为学得深入
(5)组织行为学面临得挑战
IT应用:ERP,CRM,BPR,速度,准确性;成本,创新; 网络化,竞争,变化快。 扁平化,中间层,决策集中。 员工素质:“知识工作者”,授权,灵活性,结果导向 。 经济得全球化,多元化(劳动力,市场,工作安排,福利,培 训) 。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点:
跨学科性:组织行为学也要吸收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心理 学等学科的知识来研究人的行为规律。 实证性:不是靠一般性的经验、直觉和臆断得出结论,而是运用科学 的、系统的方法进行研究,用客观事实进行论证,保证研究结果的可 靠性和可信性。 文化相关性:组织行为学所研究的个体、群体和组织的行为表现和规 律依赖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可能表现出不同的 特点和规律。 层次性:个体行为包括个体的认知、个性、态度、价值观等;群体行 为包括群体的形成、类型、群体动力等;组织行为包括组织文化、组 织结构、变革等。 情景性: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没有通用的最佳模式,而应该根据不同的 情景采取不同的理论和对策。
离职率、及工作满意度等。
中介变量:又叫干扰变量,她会削弱自变量对因变量得影 响,使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得关系更为复杂。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得发展阶段
(1)组织行为得早期研究与实践 (2)“管理运动”时期组织行为研究 (3)人群关系运动到组织行为学得产生 (4)组织行为学得发展 (5)组织行为学面临得挑战
(2)心理测验法
这就是采用标准化得心理测量表或精密得测验仪器以及各种图表, 来测量被试者有关智力、能力倾向、兴趣爱好、个性性格、成就需要 等心理特征得研究方法。在运用心理测验法时,应注意将测验得信度 和效度维持在一个合理范围内。
组织行为学第1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效的影响。
《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学习过程
▪ 一、组织行为学理论的演进 ▪ 二、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原理 ▪ 三、专题讲座(1-2次)
考核方式
▪ 期中一次作业(10分) ▪ 平时成绩:含点名或小测试(20分) ▪ 期末考试:开卷或闭卷(70分)
组织行为研究方法的分类标准
▪ 应用广度 ▪ 研究目标 ▪ 可控性
以应用广度为原则的分类
▪ 1、理论性研究 ▪ 2、应用性研究 ▪ 3、服务性研究:咨询人员的研究 ▪ 4、行动性研究:对策研究
以研究目标为原则的分类
▪ 描述性研究 ▪ 因果性研究(分析性研究):探究工作绩效与工作满意感
的关系。 ▪ 预测性研究:对员工绩效的预测。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 麦克雷戈在《Human Side of An Enterprise》一书中总 结了X-Y理论,标志着人力资源学派(分支学科)的出 现。
▪ 权变观点进入管理领域标志着组织行为学的形成。经济人、 社会人、自我实现人
▪ 组织文化研究的兴起:组织行为学的深入。“生活组织” 的假定认为,不能仅从单纯的经济角度去考察和认识一个 企业,还应该从社会角度来看企业的职能。
织内部结构和演变的规律性,研究组织活动中个体、群体 行为的各种因素及相关关系,对于保证人类活动的有序进 行,增进组织活动的有效性,提高社会福利都是非常重要 的。
组织活动的三个层次
▪ 将组织视为追求组织目标而工作的个体的集合。 ▪ 将组织视为成员集体,关注其相互影响。 ▪ 将组织视为整体分析组织行为。 ▪ 人、群体、组织:前两个是微观,第三个是宏观。
▪ 专业化和分工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技术 进步、促进组织演进的动因。
国家开放大学《组织行为学》章节测试参考答案(一)
国家开放大学《组织行为学》章节测试参考答案(一)国家开放大学是一所为广大工作人员提供学习机会的高等教育机构。
其中,组织行为学课程是管理类学位和证书的必修课程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知识,在学完每个章节后都有相应的测试,下面为大家提供《组织行为学》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1.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是什么?答: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个体在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情感和认知特征,并试图找出规律和设计出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以达到组织目标的学科。
2.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中的“个体”?答:个体是指组织中的成员,在维护组织正常运转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主体。
3. 组织行为学的主要发展历程包括哪些阶段?答:组织行为学的主要发展历程包括20世纪20年代的社会心理学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的人际关系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行为科学阶段,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认知科学阶段。
第二章:个人行为与个性1. 请详细阐述五种人格特质模型。
答:五种人格特质模型包括的是:内向性/外向性、神经质/稳定性、宜人性/不宜人性、势力/顺从性以及开放性/保守性。
内向性/外向性强调个体是否习惯倾向内省还是注意外部环境,神经质/稳定性则是看个体是否容易出现焦虑和敏感,宜人性/不宜人性则强调了是否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能力,势力/顺从性提示了是否有倾向去指挥和控制别人和服从别人的性格,而开放性/保守性则涉及到了思维和价值观的开通性。
2. 个体成就动机是什么?它有哪些特征?答:个体成就动机指的是个体反复追求通过努力获得回报的愿望。
它的特征有三个:追求卓越、努力和自我认可。
不同的个体在不同的情境下,对这三个特征的重视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第三章:人际关系与沟通1. 什么是有效沟通?请阐述其要素。
答:有效沟通是指信息在发送和接收方之间正确地传递和理解的过程。
其要素包括沟通者的语言和非语言技能、沟通方式、所传递的内容的信息质量、接收方对信息的解释和反馈,以及沟通双方的态度和期望。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组织行为学融合了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和人 力资源管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应用性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为组织 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工具。
系统性
组织行为学强调对组织中人的行为进行全面、系 统的研究,以揭示其内在规律。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点
• 人文性:组织行为学关注人的心理和行为,强调以人为本 的管理理念。
详细描述
实验法也是组织行为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 一,通过在一定条件下控制某些变量,观察 和测量组织成员的行为反应,从而揭示变量 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在实验中改变工作 条件或奖励方式,观察员工的工作绩效和行 为变化,进而探讨不同管理策略对员工行为 的影响。
案例研究法
总结词
通过对特定组织的深入调查和分析,了解组织内部成员的行为和互动方式。
织的竞争力,使组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学科定义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中人 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学科,旨在 提高组织绩效和员工满意度。
研究领域
组织行为学涉及个体、群体和组 织层面的行为与心理,包括知觉、 沟通、领导力、激励、决策等。
应用价值
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人力资 源管理、团队建设等领域具有广 泛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提高组织 的竞争力。
展望
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组织行为学将更加注重跨文化、多样 性、创新等方面的研究。
技术影响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为组织行为学提供更多数据和实证支 持,推动该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组织变革与适应
面对全球经济和环境的不确定性,组织行为学将更加关注组织变革 与适应性的研究,以帮助组织更好地应对挑战。
组织行为学 第1章 组织行为学概述
科学性
多层面性
情境性
组织 行为学
2.组织行为学的学科体系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由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发展而来,主要的领 域是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等行为科学。
在多个学科的贡献下发展起来的组织行为的学科体系通常包括三个层面, 即个体的行为、群体和人际的行为、组织的行为。
组织 行为学
3.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
➢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是工作环境中人的行为。 ➢ 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从而运用
这些知识来实现组织行为的有效性。 ➢ 对行为的分析在三个不同层次上进行:个体、群体和组织。
组织 行为学
个体
对个体的行为进行微观的考察研究,考虑影响人的行为的各种 心理因素,包括人的思维方法、归因过程、动机、个性、态度、 情感、能力、价值观等。
——Andrew J Dubrin
组织行为学是对组织的性质进行系统的研究,即组织是怎样产生、成长 和发展起来的,它们怎样对各个成员、组成这些组织的群体、其他组织 以及更大些的机构发生作用。 ——Jee Kelly
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 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绩效。——Stephen P Robbins
组织 行为学
本章内容结束
组织 行为学
某旅行社导游的个人行 为动机与归因研究?
某旅行社导游群体信息 传递方式的相关研究?
某旅行社企业文化与外 部环境的调适研究?
组织 行为学
二、组织行为学的形成与发展
北美的组织行为学家把自20世纪初以来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划分为 三个阶段:
• 以泰勒为代表的经典科学管理理论阶段 第一阶段 (1900—1927年)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概述
2020/4/14
Page 15 of 39
• 11.高收入家庭成功者比例高,低收入家庭成功者 比例低。 12.读书越多,视力越差。 13.一般说来,女性比男性智力水平略高一些。 14.人的性格不是内向就是外向。 15.从小就教孩子弹钢琴可以使他在这个领域内 保持永久优势。
人群关系学说的出现,使西方许多管理学家开始重视企业 中人的因素的研究,为管理工作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开辟了 新的途径,同时为行为科学的产生提供了契机
试验: 照明 福利 群体 谈话
结论:人是“社会人” 生产率取决于士气的高低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新型的领导,注重沟通
2020/4/14
Page 34 of 39
page2639page26392011613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心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学社会社会心理学心理学人类学人类学政治学政治学学习动机人格知觉学习动机人格知觉培训领导效能工作满意度培训领导效能工作满意度个人决策绩效评估态度测量个人决策绩效评估态度测量人员选拔工作设计工作压力人员选拔工作设计工作压力行为改变态度改变沟通行为改变态度改变沟通群体过程群体决策群体过程群体决策群体动力工作团队沟通群体动力工作团队沟通权利冲突群体间行为权利冲突群体间行为组织理论组织变革组织文化组织理论组织变革组织文化组织文化组织环境组织文化组织环境冲突组织内政治权力冲突组织内政治权力个体个体群体群体组织组织组织行组织行为研究为研究page2739page27392011613第二节复杂的组织行为模型page2839page283920116131
2020/4/14
组织行为学
01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一、实验室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是运用专门实验仪器测试被试者(个人 或群体)心理特质和行为的研究方法,是当前组织行为学 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实验室实验法的最大特点在于, 研究工作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 实验室实验法的优点是其控制条件严格,可以避免 许多其他因素的干扰,其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但是,实验室实验为达到精确性和可控性而牺牲了现实 性和普遍性,再加上人工实验室脱离了活生生的组织环 境,增添了人为因素,真实性较差。因此,对于实验室 的结果不能迷信,对其实验结果的推广和应用,必须持 慎重态度。此外,许多心理和行为规律,如群体行为中 的情绪感染、冲突等,难以在实验室内进行实验。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本章提要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系统内的个体、群体、组织 及其关系的行为规律,以提高管理者描述、解释、预测 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与组织运作绩效的科学。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大家理解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 象、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通过把握组织行为学的内容 体系,了解学习组织行为学的目的;通过了解组织行为 学的历史沿革,把握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比较组织 行为学和相近学科的关系,正确理解组织行为学的学科 性质。
四、现场观察法
现场观察是在自然条件下(即在正常工作和劳动情景), 有目的、有系统地观察、研究对象以获得数据,作出结论。如 对领导的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的研究,对于职工的工作技能、 工作压力等的研究都可以用现场观察怯。运用现场观察法,必 须明确了解“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和“怎样记录”等问 题,以便不失时机地捕捉到有关信息。 现场观察的最大优点在于:对于所研究的群体不施加任何 影响,不改变活动进程,因此能够掌握研究对象的许多生动活 泼的实际材料,所以它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资料的可靠性、可 信度较高。但这种研究方法也有一定的缺点,研究者对于被研 究者的情况即使了解得很清楚,但任何群体都有其特殊性,因 此很难把研究成果运用于其他的群体中去。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览
组织行为学
教育部面向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第五节 组织行为学的学习研究应用方法
7、系统法——系统方法给人们一种从整个组织及其 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分析组织的方法,为系统和管理理论的 汇合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为分析组织内部各分系统之间的 关系提供了基础。 8、实验法——这种方法要求先假设一个或多个自变 量对另一个或几个因变量的影响,然后设计一个实验,有系 统地改变自变量,再测量这些改变对因变量的影响。实验 室实验法是在有意设定的实验室内进行的,通常借助于各 种仪器设备,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通过反复实验而取得精 确的数据。自然实验法是在正常的工作条件下,适当地控 制与实际生产活动有关的因素,以促成被试者某种心理现 象的出现。
组织行为学
教育部面向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方法基础
心理分析技术——用于如何挑选和培养合格的工人去 适应他们所要掌握的机器,即人机协调的问题。 群体动态分析方法——人都归属于一定的群体,人的心 理行为不仅决定于人的内在需要,而且取决于所在的组 织环境,是内在需求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测量方法——社会测量方法为组织行为学研究群 体行为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
组织行为学
教育部面向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第五节 组织行为学的学习研究应用方法
5、案例法——这种方法是研究人员利用组织正式的 或非正式的访问谈话、发调查表和实地观察所收集的资料 ,以及从组织的各种记录与档案中收集的有关个人、群体 或组织的各种情况,用文字、录音、录像等方式如实地记 录下来,提供给学生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进行研究或 讨论、分析。 6、情景模拟法是根据被试者所担任的职务,编一套 与岗位实际情况相似的测试场景,将被试者放在模拟的工 作环境中,由测试者观察其才能、行为,并按照一定规范对 测试行为进行评定。情景模拟测评,一般通过公文处理、 小组讨论、上下级对话、口试等方法进行。
组织行为学:第1章 组织行为学概论
组织行为学施红兵第1章组织行为学概论⏹本章将重点讨论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其目的在于让读者对组织行为学的认识有一个“大的蓝图”,一个基本的了解。
1.组织⏹1.1 组织⏹组织是人们群体生活的主要形式,是人的社会性的重要表现。
⏹讨论:我们如何在组织中愉快地生活、工作?1.2 组织中的管理者⏹管理者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管理者的角色:⏹人际的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信息传递角色:监控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创业家,混乱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管理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弗雷德.卢森斯和其助手们的研究成果:有效的管理者=成功的管理者?⏹研究了450多位管理者:有效的管理者不等同于成功的管理者!⏹表明:人际技能和政治技能对管理者谋求在组织内部的晋升起着重要的作用。
2.组织行为学概述2.1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威廉.迪尔:⏹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组织中个人、团体和组织的行为问题。
⏹安德鲁.杜布林:⏹组织行为学是系统研究组织环境中所有成员的行为,以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织及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斯蒂芬.罗宾斯:⏹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并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张德:⏹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既定组织目标的科学。
⏹张德的定义有4个要点:⏹组织行为学定义中的人是广义的,既包括了个体,也包括了群体和整个组织。
⏹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包括人的可见行为以及伴随这些可见行为的心理活动规律。
⏹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
⏹研究的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个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使组织的运作更有效,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第1章组织行为学概述PPT课件
提高的源泉。
二、组织行为
(一)组织行为的定义 组织行为是组织在实现目标的活动过程中所表现
出来的一系列活动。 任何组织都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组合起来的人的
集合体。这种集合体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必须实施 各种活动,这些活动称之为组织行为。
二、组织行为
举例: 企业是组织,企业的目标是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服
三、组织行为学
(3)有助于群体的发展,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一个复杂的活动和工作需要很多人配合才能完成,这 样就形成了群体。要促进群体的良性发展,增强群体凝 聚力和向心力是十分重要的。在一个群体中,只有人际 关系和谐,这个群体才能健康、正常地发展,才能有助 于提高一个组织的绩效。但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群体都存 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协调。
现代的社会是高度组织化的社会,人们工作、学 习和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组织中度过的。因 此,搞好组织的管理,对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组织 二、组织行为 三、组织行为学
一、组织
(一)组织的含义 1、组织的概念
不同学者对组织的定义表述不同。但我国学术界
一般用这样的一句话来阐述组织的概念,即:组织 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
一、组织
(3)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作实现目标 组织的存在是由于有自身的使命和目标,这
些使命和目标是社会所必需的而单个人又不能完成 的,必须由组织者和它所管理的人来完成,因此组 织中的活动便分为两大类:作业和管理,这就形成 了分工和协作。
一、组织
(二)组织要素 1、目标
每一个组织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如企业要实 现赢利最大化;学校要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医院 要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等目标决定了一个组织 作为社会一分子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第一节组织行为学概述
第一节组织行为学概述第一节组织行为学概述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一)什么是组织(1)、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
(斯蒂芬·罗宾斯Stephen P. Robbins )(2)、组织是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共同目标,通过各部门劳动和职务的分工合作和不同等级的权力和责任的制度化,有计划地协调一群人的活动。
(薛恩E·H· Schein)(3)、组织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为了达成某一共同目标的工作群体的集合。
(杰克·邓肯 Jack Dancan)(4)、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
(张德)组织的特征1、目标2、资源3、结构4、环境(二)组织行为组织行为是指在组织内部群体和个体所产生的行为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特征:可描述可解释可预测可控制(三)组织行为学的定义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行为科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生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去系统地研究人在组织环境下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以及整个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规律,以提高组织工作绩效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的特点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研究方法是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的目的是在掌握—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激励人的行为的能力,以提高组织的绩效。
二、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伦理学具体学科主要影响和涉及研究领域心理学激励、领导、知觉、个性与人格、个体决策、工作满意度、态度、工作压力、工作设计社会学群体动力、群体行为、团队建设、沟通、行为改变、态度改变、群体决策、流程、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人类学价值观比较、态度比较、跨文化研究、组织文化、组织环境政治学冲突、组织内权力与政治伦理学激励、领导、沟通的伦理问题、道德问题三、组织行为学的内容体系个体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组织心理与行为四、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按研究的性质分类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按研究的深度分类描述性研究预测性研究因果性研究按研究变量的可控程度分类案例分析现场调查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研究的具体方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个案法实验法定性与定量法五、组织行为学的分析变量生产率缺勤率离职率工作满意度六、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有利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达成个人目标,提升组织绩效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演进与发展一、组织行为学的早期研究1、泰勒的“科学管理”中对人的行为的研究与探索2、梅约的人际关系理论对人的行为的研究与探索3、行为科学对人的行为的研究与探索二、从人际关系运动到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到20世纪60年代中叶之后,行为科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就是组织行为内人和群体的行为,进入到组织行为的研究阶段,60年代末开始形成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1-12章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李兰201217910426、刘锦201217910424)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性:个体、群体、组织。
2、组织结构类型: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
3、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1)人与工作组织和环境的匹配问题(2)组织中的激励问题4.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区别:(1)研究对象:前者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后者管理过程中各层次人员的心理(2)理论基础:前者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管理科学、自然科学;后者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生理学。
(3)学科性质:前者行为科学;后者心理科学。
(4)形成背景:前者1949年行为科学一词出现,1953 年正式命名,20 世纪60 年代末开始形成组织行为学,20世纪80年代组织行为学分为宏观组织行为学和微观组织行为学,后者莉莲.吉尔布里斯《管理心理学》(1914)首次使用管理心理学一词;20世纪20 年代和30 年代工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学说的发展;莱维特(1958)正式使用管理心理学。
5、一般模型(OB 模型)(1)三个自变量:个体层面、群体层面、组织层面(2)五个因变量:效果、效率、缺勤、离职、工作满意度。
第二章知觉、归因理论与个人决策第一节知觉与人际知觉(杨阳201217910418)、知觉(一)知觉的概念知觉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感觉是事物刺激感觉器官后在大脑里形成的直接反应,是感觉器官传达到大脑的有关激源的信息,能够从某一方面反映刺激的事物,感觉有外感觉和内感觉之分。
)(二)知觉的四个基本特征1 、理解性理解性是指以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某种意义。
2、相对性相对性是指根据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进行反映。
3 、整体性整体性是指根据知觉对象的特点将其知觉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形象。
就对象的特点来说,制约知觉整体性的有:连续、接近、封闭、相似等因素。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组织行为学的定义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探讨个体、群体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
第二章组织行为学概述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个体心理核心是激励及核心创造力的问题,即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问题。
涉及到个体的需要、动机、态度等;同时还涉及到人的认识差异、能力差异、个性差异等。
群体心理核心是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的测评、人际关系的条件、人际关系的障碍与改善等。
还涉及工作团队与团队精神、团体凝聚力、团体士气、团体信息交流与意见沟通、团体的决策、团体的竞争与合作、团体意识等。
领导心理领导的素质、结构、功能与影响力;领导者的选择、考核、培训;领导体制的演变等。
组织心理组织理论及其变革;现代社会组织结构的内容、特点及管理原则;组织改革的心理分析(比如改革的目的、过程、动力、阻力及其克服);组织发展与组织效能(组织气氛、形象、文化建设)等。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1.人与工作、组织和环境的匹配问题2.激励问题3.领导科学问题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除了实验室实验或现场实验等传统方法外,还有经验总结法、观察法、测验法、研究者与实践者相互参与的准实验方法、案例比较法、现场研究法等。
观察法:也叫自然观察法,是在日常的不作任何人工干预的自然和社会情况下,观察者以感觉器官(眼、耳等)为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的直接观察组织中人的行为,并通过对外在行为的分析推测人们的心理状态。
优点:目标明确、简单易行、真实有效缺点:难以深入、无法进行统计分析实验法:实验法是研究者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的条件,通过有效因素的变化来分析发现被试者的行为变化,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优点:严格控制条件缺点:推广性差谈话法:谈话法是研究者根据预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调查。
优点:简便易行,双向沟通,加强感情交流,增加相互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惠州学院
康钦春
(二)学科性质
从学科角度讲,组织行为学属于边缘性学科,或
者说是跨门类学科。具体说来,它具有: 1.综合性 2.实用性 3.权变性
惠州学院
康钦春
第四节 组织行为学的作用与意义
(一)有利于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有利于处理好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的协作关系, 实现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
同的情景要求一个人表现内心不同的侧面,因此,不能仅仅根据一个人在某
一场合的特殊表现推测他的全部行为特征。
惠州学院
康钦春
6.差异律 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人格特质、价值观、工作态度、兴趣、信念、动 机等方面存在显著个别差异。这些个别差异源于遗传、环境、情景、 活动、职业、家庭等方面的不同。组织成员的个别差异是劳动力多样 性的重要方面之一。劳动多样性还包括年龄、种族、民族、性别、教 育、婚姻状况、工作经验、收入、宗教信仰等方面。一般认为,劳动 力多样化有利于组织绩效的提高。 7.发展律 发展律个体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行为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如能 力的提高、性格的改变、知识的积累等。如艾里克森把人的行为发展 分成八个阶段 。 8.本我律 虽然一个人在行动时考虑到法律与道德的约束,但在本质上个体只顾 追求自己的利益、自己的目标。如果一个人的法律意识、道德良心薄 弱甚至泯灭,他就会表现出自己的本来面目。一个群体、一个组织的 情况亦是如此。这就是本我律。
(三)通过研究组织行为学,掌握领导行为规律,使 高级管理者成为有效的领导者 (四)有利于设计出适合的组织机构,摸索出适合的 管理方式,实现组织目标
惠州学院 康钦春
第五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惠州学院
康钦春
一、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三个层面
环 境
惠州学院 康钦春
现代社会把组织看成开放的社会技术整合系统
社会环境
目标系统
文化系统 物质系统 管理系统 人力系统 技术系统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
惠州学院 康钦春
社会环境
②、动词范畴使用的组织:
组织是将各子系统、各要素组合和编 织成为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有机活动整体之行为。 动词的组织与管理同义 组:安 配置资源 管理的管
B、组织效应对管理的启示
目的效应
行为和组织 对管理的启示
决定:
手段服从目的 稀缺:缺一不可
水桶效应
竹竿效应
重要:关键因素
惠州学院
康钦春
C、 管理的核心问题
充分激励组织成员为组织服务
行为和组织 对管理的启示
组织中最关键的要素,无疑是人。 只有把人组织好,才能把组织构成有机 活动整体。 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把人配置好、 组织好,获得最大的使用价值、经营价值, 才能确保组织有效的生存和发展。
惠州学院 康钦春
第1章 组织行为学概述
惠州学院
康钦春
目
第一节、组织行为的概念
录
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对象及目的 第三节、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发展与学科性质 第四节、组织行为学的作用与意义 第五节、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惠州学院
康钦春
第一节、组织行为的概念 1、组织
组织可在两个层次上使用:名词、动词
宏观层面
组织层面 群体层面 个体层面
微观层面
பைடு நூலகம்
惠州学院
康钦春
个体行为:个体行为、个体心理、个体倾向性
群体行为:群体、团队、沟通、冲突与谈判
组织行为与系统:领导、激励、决策、组织结构、
组织设计、组织文化、组织变革与发展
惠州学院
康钦春
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谈话法 问卷法 测验法 实验法 调查研究法 个案法
组织行为学以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处 理作为核心内容。
惠州学院 康钦春
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对象及目的
组织行为学是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 理和行为的规律,从而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 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以上这个定义,实际上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研究的方法“组织行为学是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这句话讲的 是手段,即方法问题,指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不是用别的方法而是用系 统分析的方法。 (二)研究的对象组织行为学“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 律”,这里又可分两个层次来理解。第一,组织行为学既研究人的心理活动 的规律性,又研究人的行为的规律性,两者是统一的。第二,组织行为学研 究的是一定组织的(具体、个别)心理和行为,而不是抽象的研究。 (三)研究的目的组织行为学是“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 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讲的是研究的目的性。
惠州学院 康钦春
4.遗传律
一个人的行为特征部分决定于从父母双亲那里获得的基因的状况。如果 遗传基因有缺陷,将导致人类行为的变态。例如,先天愚型病人有严重智力 障碍,是因为他们的第21组染色体不是正常的一对,而是三个。 5.环境律 人类行为除受遗传基因制约外,还受环境因素的支配。准确地讲,应该 说一个人的行为特征决定于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选择性繁殖实验业已证 明了遗传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人的行为不仅受出生后的家庭状况、 教育过程、社会活动等环境的影响,而且与出生前的环境有关。人在不同情 景下的行为方式会发生变化,虽然一个人的人格、能力等是相对稳定的。不
环境这种客体所作出反应产生的能动 作用。
惠州学院 康钦春
行为机制
刺激
中枢 反馈 内行为
反应
刺激
感受 器官
效用 器官
反应
外行为
外行为
惠州学院
康钦春
所以,行为是指人或动物表现的,和生理、心理活动紧密相联的 外显的运动、动作或活动。人的行为的基本单元是动作,所有行为都 是由一连串的动作组成。 人类行为的一般规律: 1.目标律 任何行为都指向一定的目标。这些目标可能是主体之外的任一客 观事物,如金钱、住房、轿车、职位、名誉等。目标是人们梦寐以求 的预期结果,这些结果“拉动”人们付出努力去获得。 2.动机律 所有行为均有动机“驱动”。动机启动并维持人类行为的生理、 心理状态。这些生理、心理因素包括欲望、需要、兴趣、信念、情绪 等。人的行为在动机的驱动下指向目标,目标获得后人会产生新的动 机。 3.强化律 如果某一行为达到了预期目标,或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有利结果, 则说明行为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增大。预期目标或有利结果作为强化物 增大了行为重复出现的概率。这就是强化律,或叫结果律。
惠州学院
康钦春
课程介绍
组织行为学是系统研究组织环境中所有成员的行为,以 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织及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 行为作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它通过研究组织中的人的心理 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来提高管理者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 行为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在组织行为学中主要研究 两大基本问题:第一,组织对其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动的 影响方式;第二,组织中各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对整个 组织绩效的影响。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组织中的各种现象,掌 握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员工——组 织关系、组织文化和组织发展与变革等方面的相关基础知识 与最具代表性的理论。
绩效、冲突等
个体输入
个性、能力等
个体行为
反馈、调整
个体输出 绩效、满意度等
图2 组织行为管理“黑匣子”系统
惠州学院
康钦春
A、行为规律对管理的启示
治人治心,攻心为上。
行为和组织 对管理的启示
老子《六问六章》:“欲上民,必以 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处上不觉 压,处前不为害,天下乐推而不厌。” 管子《心术篇》:“心安则国安,心治 则国治,安也者心也,治也者心也。” 武侯祠名联:“能攻心,则反则自消, 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 来治蜀要深思。”
惠州学院
康钦春
管理方式(参考)
惠州学院
康钦春
讨论
1. 结合书中第8页的案例讨论,你认为新任院长
的解决办法与医院的宗旨挂钩了吗?你认为我们
班级的宗旨是什么呢?
P12
1、你如何理解“心”与“行”合一,把资源变成
结果这句话?
2、结合“高绩效与高满意度的统一”,谈谈你对
马云做法的体会。
惠州学院 康钦春
惠州学院 康钦春
3、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定义 组织行为是指各类组织的每位成员在工作过程中表现 出的所有行为,只要不是在工作中表现出的行为都不是组 织行为。
惠州学院
康钦春
反馈、调整
组织输入
文化、再造 竞争环境变化等
协作、合并
组织行为
其他组织
组织输出
绩效、发展潜力等
群体输入
人员结构、规范等
群体行为
群体输出
惠州学院 康钦春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发展与学科性质
(一)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组织行为学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产生于美 国,兴起于西欧、北欧、日本等地区和国家。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理论准备 和实际应用的演变过程。它主要受到管理学、心理学和行 为科学的影响。 1.组织行为学是在管理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 的 2.组织行为学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不断地演变而来 的 3.组织行为学是行为科学运用到组织管理上的产物
组织
织:治 治理资源
惠州学院 康钦春
管理的理
组织就是对资源要素进行有效配置和处理
市场
时间
政策
财力
人力
物力
文化
关系
惠州学院 康钦春
信息
2、行为
有机体的活动及其活动所产生的作用。 行:行动 是指人在客观环境 刺激下,受生理心理支配,表现出 能观察到的一切外显活动。 为:作为 是指人这种主体对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