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辽宁省★试卷20套汇总★中考化学终极冲刺试题
【精选20份合集】2020-2021学年辽宁省重点初中中考化学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2021年九年级一轮复习第5轮仿真化学冲刺卷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气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B.氧气可用于气焊,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点燃可燃性的气体之前,都需要检验其纯度D.喝可乐打“啊”,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答案】B【解析】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只有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故A正确;B、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故B不正确;C、可燃性的气体不纯,点燃会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的气体之前,都需要检验其纯度,故C正确;D、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成反比,喝可乐打“啊”,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D正确。
故选B。
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H+、Cl- , HCO-3B.Na+、K+、NO-3、Cl –D.Ag+、Ca2+、Cl-、NO-3C.H+、Na+、OH-、SO2-4【答案】B【解析】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溶液中的离子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离子间不能形成沉淀或气体或水.【详解】A、氢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共存;B、Na+、K+、NO-、Cl –之间既不能生成沉淀也无气体或水生成,该组离子可以在溶液中大量共存;3C、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不能共存;D、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共存;故选:B。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石灰石用作建筑材料B.铝用于制造电线和电缆C.将氮气充入灯泡保护灯丝D.用干冰营造仙境般的舞台效果【答案】C【解析】物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详解】A、石灰石用作建筑材料,利用了石灰石坚硬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铝用于制造电线和电缆,利用铝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将氮气充入灯泡保护灯丝,利用了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符合题意;D、用干冰营造仙境般的舞台效果,利用干冰易升华吸热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2024届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含解析
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2024届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乙、丙可能依次为Fe、NaOH、CO2B.丙物质只能是氧化物或盐C.当乙为NaOH时,它可由Ca(OH)2与Na2CO3反应生成D.当甲为一种碱时,它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可能产生两种沉淀2.下列选项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食醋除去保温瓶内壁的水垢B.熔化玻璃制成各种各样的仪器C.汽水瓶盖打开后,有大量的气泡逸出D.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3.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A.B.C .D .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盐水的沸点比水低B.无色澄清液体一定是溶液C.只有固体能作溶质D.溶液的各部分性质均相同5.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强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造金刚石薄膜B 用黄铜制造轴承齿轮等机器零件C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去除油污D用聚四氟乙烯作内衬的不粘锅A.A B.B C.C D.D 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硫酸铜和硫酸混合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B.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C.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加入双氧水D.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夜中滴入稀盐酸7.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苹果腐烂B.干冰升华C.冰雪融化D.海水晒盐8.固体碘受热升华,下列关于此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碘分子质量变大B.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碘分子体积变小D.碘分子运动速率不变9.在实验室里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下列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固定装置时,先放酒精灯,后固定试管B.先装入高锰酸钾,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加热时,先对准药品集中加热,后移动酒精灯加热D.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火焰,后将导管移出水面10.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
辽宁省沈阳市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在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发生如下反应:3NaOH+AlCl3=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
已知NaAlO2易溶于水,则下列图像不正确的是( )A.B.C.D.2.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去污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用洗涤剂洗去餐具上的油脂B.用酒精除去附着在试管内壁的碘C.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D.用热水洗去附着在烧杯底部的硝酸钾3.丙氨酸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其化学式为C3H x O2N,相对分子质量是8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氧气分子B.丙氨酸化学式中x=7C.丙氨酸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1 D.丙氨酸属于无机化合物4.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氢氧化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B.固态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C.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氧气能支持呼吸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B.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C.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6.食物的酸碱性与化学上所指的溶液的酸碱性是不同的概念,富含蛋白质、脂防和糖类的食物多为酸性食物。
辽宁省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考试试卷
辽宁省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 (共14题;共28分)1. (2分) (2015九上·抚顺期末) 下来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蜡烛燃烧B . 汽车爆胎C . 蔬菜榨汁D . 玻璃破碎2. (2分) (2018九上·福州月考) 运送汽油的罐车上,必须粘贴的安全标志是()A B C DA . AB . BC . CD . D3. (2分)(2018·长沙模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有黑色固体生成B . 浓硫酸可做干燥剂是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C . 废水中含有酸性物质必须先用碱性物质中和成中性以后才能排放D . 石墨质软滑腻,能导电、导热、耐高温4. (2分)(2019·宁夏模拟) 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反应基本类型B.化学与生活①化合反应C+O2 CO2②分解反应H2CO3=H2O+CO2↑③置换反应C+2CuO 2Cu+CO2↑④复分解反应HCl+AgNO3=AgCl↓+HNO3①液氧﹣﹣可用于火箭的助燃剂②人体缺乏碘元素﹣﹣导致甲状腺肿大③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点燃后闻气味④用洗洁精除去餐具油污﹣﹣利用乳化作用C.化学实验数据记录D.化学中常见的“三”①用托盘天平称取7.8 g铁粉②用50 mL量筒量取47.25 mL水③用pH试纸测得苹果汁的pH为3.2①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②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合成材料③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A . AB . BC . CD . D5. (2分)(2017·吉安模拟) 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一种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二氧化钛中Ti的化合价为+2B . 萘胺分子中C . H、N的原子个数比为10:9:1C.二氧化钛和萘胺都是有机物D . 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化合物6. (2分)在实验室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 不准在实验室内嬉戏打闹、但可以大声谈论B . 为了便于观察,可用手接触药品,直接闻药品气味,但严禁品尝药品C . 取用液体药品时,要把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朝向手心,放回原处时标签向外D . 切忌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E .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试管内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一半.7. (2分) (2015九上·昭觉期末) 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甲为固态单质,乙、丙为元素组成相同的两种气体,乙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转化①②③可通过化合反应实现B . 转化②还可以通过置换反应实现C . 实现转化④时一定会放出热量D . 丙能产生温室效应8. (2分)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B . 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 . 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D .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9. (2分) (2019九上·诸城期末) 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
2020年辽宁省中考化学绝密预测试卷(含答案) (2)
辽宁省中考化学绝密预测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8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S-32 H-1 O-16 Na-2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其中1-10小题每小题1分,11-15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变化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爆炸B.汽油挥发C.空气液化D.食物腐烂2.硅酸盐中的硅酸钠Na2SiO3具有软化血管的作用,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A. +2B.+4C.+1D. +23.在下列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静置B. 过滤C. 吸附D. 蒸馏4.下列物质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塑料B. 不锈钢C.玻璃D.水泥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长期放置又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6 .物质敞口存放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A.浓盐酸B.浓硫酸C. 烧碱D.食盐7.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氯酸钾B.空气C.二氧化硫D.过氧化氢8.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则这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 1个B. 3个C. 4个D. 2个9.下列有关溶液的酸碱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PH=0时,溶液呈中性B.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某盐酸的PH时,测定结果会偏低C.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D. 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10.已知碳化硅中碳元素显-4价,硅元素显+4价,则碳化硅的化学式为()A.SiC B.Si2C3C.Si3C2D .SiC211.下列各组物质,在PH=11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是()A.硫酸钠氯化钾B.氯化氢碳酸钾C.氯化铜硝酸钾D.氯化钠氯化铵12. 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室可以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大量制取二氧化碳B.收集氨气可以用排水法C.实验室制取任何气体都可以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D.实验室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的氢气比用稀盐酸和锌粒制取的氢气纯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二甲醚(化学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为完成以下实验内容,涉及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操作
A
【答案】B
【解析】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详解】A、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的缘故,故选A正确;
B、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故B不正确;
D、任何化学反应都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也不例外,故错误;
故选B。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加入固体药品B. 读取液体体积
C. 倾倒液休药品D. 稀释浓硫酸
【答案】C
【解析】A、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A不正确;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所示操作错误,故B不正确;
稀释浓硫酸
先往烧杯中倒浓硫酸,后加蒸馏水
B
用KMnO4制氧气
先熄灭酒精灯,后从水中移出导管
C
除去H2中的HCl杂质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溶解度不变,故将20g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仍然是同温下的饱和溶液,故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变,错误,B、由于不饱和溶液在蒸发掉10g水的过程中,有可能变为饱和溶液而析出晶体,故有可能不会变为原来2倍,错误,C、根据浓稀溶液混合稀释时,溶液质量增加为15g,溶质质量也增加为10g×10﹪+5g×40﹪=3g,故混合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3g" /15g×100%=20%,变为了原来2倍,正确,D、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表达式,将10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固体,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变为原来2倍,故选C
D、尼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选项正确,故选B。
3.构建模型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物质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该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也属于氧化反应
C.该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
D.该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B
考点: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2.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汽车轮胎B. 纯棉T恤
C. 可降解饭盒D. 尼龙连衣裙
【答案】B
【解析】A、汽车轮胎的材料是合成橡胶,合成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选项正确;
B、纯棉T恤的材料是棉花,棉花属于天然材料,选项错误;
C、可降解饭盒的材料是可降解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选项正确;
2020-2021学年九年级统考化学试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欲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2倍的方法,最可行的是( )
A.将20 g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10 g水
B.将20 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蒸发掉10 g水
C.在10 g 1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 g 40%的硝酸钾溶液
D.在10 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10 g硝酸钾固体
考点:物质的性质
6.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中,二者不相符的是( )
A.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B.水沸腾时,水蒸气能掀开锅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成熟的芒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水,反应的方程式是:2H2+O2 2H2O。
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参加反应的物质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错误;
B、由上述反应的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化合反应特征,也符合物质和氧参与反应的氧化反应特征,故正确;
C、由化学反应的特征可知:该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没有发生了改变,故错误;
A.属于有机物
B.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C.由9个原子构成
D.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C
【解析】A、二甲醚(化学式为CH3OCH3)中含有碳、氢元素属于有机物;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2:3:8;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FeCl2﹒nH2O加热脱水干燥的原因可能是生成的纳米级铁粉会与水反应。
B.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FeCl2 Fe+2HCl
C.纳米级Fe粉比普通Fe粉更易与氧气反应
D.实验中通入的N2只起到防止纳米级铁粉自燃的作用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将FeCl2﹒nH2O加热脱水干燥的原因可能是生成的纳米级铁粉会与水反应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B.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FeCl2 Fe+2HCl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纳米级Fe粉比普通Fe粉更易与氧气反应,有题的叙述可知是正确;D选项实验中通入的N2只起到防止纳米级铁粉自燃的作用是错误的叙述,还可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
C、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是因为香味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菠萝蜜的香味,故C正确;
D、湿衣服晾在太阴晒着的地方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越快,故D正确。故选B。
7.二甲醚(化学式为CH3OCH3)被称为“21世纪新型燃料”,能实现高效、清洁燃烧,下列关于二甲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C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D不正确。故选C。
5.新型材料纳米级Fe粉在空气中易自燃,它能用作高效催化剂。实验室采用还原法制备纳米级Fe粉,其流程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