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

合集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我们要明确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核心素养。

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的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数学学习态度等。

这些素养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成就感的重要因素。

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引导性问题解决: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归纳和推理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2. 创新性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实践教学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 合作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小组中共同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调整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来确定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

数学学习态度是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和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因素,而核心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1. 积极的激励和奖励:教师要及时表扬学生的进步和努力,激励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克服困难,保持乐观的心态。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自信心。

3. 注重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精彩的教学案例和生动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满足。

我们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和总结有效的教学经验。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教师耐心、细致的指导和引导,需要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

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解决问题是传统教学中的的应用题教学,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回到学生的生活中;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找到一条绕过障碍的出路,达到可以解决问题的答案。

解决问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能让小学生用原有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迁移到课程情景中解决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策略一:实际操作。

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

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

特别是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

这在教学实践中的例子很多。

例如,一年级教学元、角、分的认识,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长期以来是个难点。

由于加强了实际操作,学生对元、角、分的进率就很清楚。

中年级教学周长和面积时往往容易混淆,加强实际操作以后,学生对两个概念获得明确的表象,弄清两者的区别,计算错误也大大减少。

高年级教学约数和倍数这一单元时,概念多术语也多,学生容易弄混。

有些教师使用奎逊耐木条或计数板,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大大减少学习的难度,弄清概念的正确含义和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因此,无论从理论上或从实践上看,加强实际操作都是十分必要的。

可以说,加强实际操作是现代的数学教学和传统的数学教学重要区别之一。

正如皮亚杰所指出的,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往往是用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

只有加强实际操作,才能体现智力活动源泉这一基本思想。

策略二:从日常生活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

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学时要让学生感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

“辨认方向”的教学,就是创设了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辨认方向的情景,引入新课的。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引言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核心,而学生能否高效地解决问题则取决于其掌握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教师和家长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

1. 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关键,也是数学知识运用的终极目标。

通过解决问题,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要让学生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引导他们掌握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2. 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技巧。

在小学阶段,学生通常会通过试错、归纳、推理等方式进行问题解决,而解决问题的策略则是帮助他们更加系统和有效地进行问题解决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和解决问题的需求,可以将解决问题的策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理解问题。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需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所描述的情境和要求,辨别问题的关键信息和条件。

理解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只有理解清楚了问题,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

2.2. 制定解决计划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学生需要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

制定解决计划是指根据问题的要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和技巧,安排解决问题的步骤和顺序,并确定解决问题的大致思路。

对于简单的加减法问题,学生可以先选择用算术运算符号来解决,然后再根据题目中的条件进行计算。

对于复杂的问题,则需要学生通过分析问题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

2.3. 执行解决计划执行解决计划是指学生根据制定的计划,按照一定的步骤和顺序进行问题解决。

在执行解决计划的过程中,学生要注意逻辑推理,运用数学知识,注意细节,防止出现差错。

学生还需要通过计算和推理,检验解决结果的正确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解决问题是传统教学中的的应用题教学,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回到学生的生活中;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找到一条绕过障碍的出路,达到可以解决问题的答案。

解决问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能让小学生用原有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迁移到课程情景中解决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策略一:实际操作。

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

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

特别是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

这在教学实践中的例子很多。

例如,一年级教学元、角、分的认识,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长期以来是个难点。

由于加强了实际操作,学生对元、角、分的进率就很清楚。

中年级教学周长和面积时往往容易混淆,加强实际操作以后,学生对两个概念获得明确的表象,弄清两者的区别,计算错误也大大减少。

高年级教学约数和倍数这一单元时,概念多术语也多,学生容易弄混。

有些教师使用奎逊耐木条或计数板,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大大减少学习的难度,弄清概念的正确含义和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因此,无论从理论上或从实践上看,加强实际操作都是十分必要的。

可以说,加强实际操作是现代的数学教学和传统的数学教学重要区别之一。

正如皮亚杰所指出的,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往往是用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

只有加强实际操作,才能体现智力活动源泉这一基本思想。

策略二:从日常生活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

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学时要让学生感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

“辨认方向”的教学,就是创设了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辨认方向的情景,引入新课的。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摘要: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数学这门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学习科目,和实际生活有着一定的关联性。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需要学生保持数学的眼光,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因此,在制定数学的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将解决问题教学看成是教学的关键,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解决问题;策略;方法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了主要的教学目标。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和解决。

应用这样的方式,保证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化,创建适合学生的生本化课堂,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1、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价值分析1.1提升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综合性的应用这些知识,这有利于学生充分了解这些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做到融会贯通,从而有效解决问题。

学生经过一系列的学习,可以做到循序渐进地掌握数学知识,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多方进行假设,应用问题分析、举例论证的方式,证明知识应用的可行性,做到生成数学知识,帮助学生获得更深度的感悟。

在数学的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相关教学,能够让学生拥有一个更为良好的学习思维,帮助学生将理论化的数学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升学生对于逻辑性思维。

1.2增强学生思维的敏捷度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引导学生站在宏观化的角度中,分析知识和问题解决之间的关联性,综合应用学习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在这一基础上,学生从微观化的角度中,从局部到整体,逐步解决问题,掌握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增加学生思维中的灵活性。

2、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2.1创设合理化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就需要做好情境创设,在创设教学情境时,需要联系实际生活,确保学生能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灵活使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

首先介绍了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包括逐步分析、归纳总结等思维方式。

接着对小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

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小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策略的过程。

针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解决问题策略,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和建议。

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思维模式、实例分析、培养方法、启示、建议、总结、重要性分析、展望1. 引言1.1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概述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是一个旨在探讨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的领域。

随着数学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倡导通过探究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揭示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并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深入研究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和思维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研究还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可操作的策略和方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分析实例和总结经验,探讨未来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研究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讨论,可以为小学数学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2. 正文2.1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面临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教师和家长共同关注的焦点。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是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学生需要掌握各种数学概念和方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引言:数学是一门理性思维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学好数学不仅仅意味着能够熟练地运算和计算,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能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数学问题。

一、理清问题,分析题意每个数学问题都有其独特的问题背景和要解决的问题,理清问题意义和分析题意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学生在阅读题目时应当注重细节,理解题目所给信息的含义,明确所需求解的内容。

在理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画图、列式、变量等方式降低问题难度,更好地理解问题。

二、寻找规律数学中的很多问题都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观察一系列数学问题,寻找规律并建立数学模型是解决问题的常见策略。

学生可以利用数列、图表、图形等方式来寻找规律,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从而更好地解决具体问题。

三、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应当尝试不同的方法。

例如,对于一个复杂的计算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列竖式,试错法等方式进行计算;对于一个几何问题,学生可以尝试利用图形的对称性、相似性等特点进行解决。

通过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有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分步骤解决问题对于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学生可以采用分步骤解决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将问题分解为多个相对简单的子问题,逐个解决,最后将子问题的解汇总起来得到最终的解。

分步骤解决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还能够培养学生整合信息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五、灵活运用已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应当灵活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

数学是一门相互联系的学科,不同的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学生可以尝试将已学知识应用到解决问题中,将问题转化为已学知识的应用,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六、团队合作解决问题数学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是靠个体的智慧和能力,团队合作也是很重要的策略之一。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是传统教学中的的应用题教学,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回到学生的生活中;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找到一条绕过障碍的出路,达到可以解决问题的答案。

解决问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能让小学生用原有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迁移到课程情景中解决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策略一:实际操作。

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

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

特别是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

这在教学实践中的例子很多。

例如,一年级教学元、角、分的认识,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长期以来是个难点。

由于加强了实际操作,学生对元、角、分的进率就很清楚。

中年级教学周长和面积时往往容易混淆,加强实际操作以后,学生对两个概念获得明确的表象,弄清两者的区别,计算错误也大大减少。

高年级教学约数和倍数这一单元时,概念多术语也多,学生容易弄混。

有些教师使用奎逊耐木条或计数板,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大大减少学习的难度,弄清概念的正确含义和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因此,无论从理论上或从实践上看,加强实际操作都是十分必要的。

可以说,加强实际操作是现代的数学教学和传统的数学教学重要区别之一。

正如皮亚杰所指出的,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往往是用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

只有加强实际操作,才能体现智力活动源泉这一基本思想。

策略二:从日常生活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

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学时要让学生感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

“辨认方向”的教学,就是创设了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辨认方向的情景,引入新课的。

让学生感觉学习方向的必要性,并让学生在模拟街区中解决实际问题的矛盾中探究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新方向。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之一。

通过研究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促进他们的数学学习。

本文将从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概念、重要性、目标、实现方式等方面展开研究,希望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概念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指解决数学问题时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和步骤。

它包括了问题的理解、分析、解决和验证等环节。

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推理,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解决各种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学生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

通过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解决数学问题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通过解决问题,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并且愿意主动学习数学知识。

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习惯,提高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

具体而言,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要能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问题的解决。

2.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学生要能够熟练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灵活应用各种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生需要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在交流合作中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

4.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学生要能够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162学习版■文/程明芹 王复军一﹑列表的策略:这种策略适用于解决“信息资料复杂难明、信息之间关系模糊”的问题,它是“把信息中的资料用表列出来,观察和理顺问题的条件、发现解题方法”的一种策略。

如在学习青岛版第六年级下上册《智慧广场》时,为了研究买两种包装个数与每种包装的数量的关系就可采用列表策略。

运用此策略时要注意:(1)带领学生经历填表过程;(2)引导学生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3)启发学生利用表格理出解题思路,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感受函数关系。

(图略)二﹑画图的策略:这种策略适用于解决“较抽象而又可以图像化”的问题,它是“用简单的图直观地显示题意、有条理地表示数量关系,从中发现解题方法、确定解题方法”的一种策略。

在小学阶段,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很多,画图策略又是一种重要的策略,它通过图形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直观化、最终达到理解题意,并正确解决的目的。

尤其考虑到小学阶段,画图又比较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征,用形象图、实物、线段图对问题进行具体化的策略,有效的帮助孩子分析、解题和检验。

让学生能在画图过程中让学生切实的体会到画图的作用和价值,让孩子重视运用画图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然而我们在备课前和磨课中也存在很多的困惑。

三﹑枚举的策略:这种策略适用于解决“用列式解答比较困难”的问题,它是“把事情发生的各种可能进行有序思考、逐个罗列,并用某种形式进行整理,从而找到问题答案”的一种策略。

如在学习青岛版第3册《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时,为了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就可采用枚举策略,如右图。

运用此策略时要注意:(1)在枚举的时候要有序地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2)设计的教学活动应包括“引发需要——填表列举——反思方法——感悟策略”等几个主要环节;(3)要在反思中积累列举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归纳与交流。

四﹑替换的策略:这种策略较适用于解决“条件关系复杂、没有直接方法可解”的问题,它是“用一种相等的数值、数量、关系、方法、思路去替代变换另一种数值、数量、 关系、方法、思路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修改版]

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修改版]

第一篇: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单位:鳌江镇东岱小学姓名:刘佐文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和基础,而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当然也是教学中的最难点之一。

解决问题是传统教学中的应用题教学,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回到学生的生活中;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找到一条绕过障碍的出路,达到可以解决问题的答案。

但往往在我们教学时没有有效的解决这个难点的策略,而使解决问题的教学陷入困境。

这也同时使这个问题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师教学学生中国的孩子学习勤奋,基本功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成为世界公认的成绩。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目前中小学数学教育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是学习过程中,涉及到实际情景的问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克服困难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信心等方面显得不尽人意。

通过深入课堂听讲、分析学生的作业等研究活动,对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进行了梳理和小结,找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在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优化解题策略的方法。

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在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我发现很多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

解决问题是传统教学中的应用题教学,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回到学生的生活中,但是又比生活要抽象得多。

在小学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往往跟着教材按部就班,不知道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当然这并不是说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脱离教材,而是让他们将教材与生活有机地关联起来,利用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

通过对错题的分析与对学生平时的解题过程的观察,我发现学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学生阅历浅,缺少生活实践。

应用题一般文字较长,涉及生活常识广泛,科技术语多,有些概念和它的背景对学生来说可能是生疏的,模糊的,神秘的,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缺乏感受实际问题的亲身经历,缺少生活实践,对数学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认识不深刻,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说,数学问题往往是他们最头疼的事情之一。

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本文将就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一、理解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第一步就是理解问题。

很多小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往往没有认真阅读题目,导致对问题的理解出现偏差,影响了问题的解决。

家长和老师可以指导孩子在解题时,仔细阅读题目,弄清楚问题要求,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问题认识。

二、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需要建立数学模型,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语言和符号来描述。

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有些困难,但是每个问题都有其数学模型,掌握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时,家长和老师可以引导孩子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语言,帮助他们建立数学模型。

三、选择正确的解决方法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很多小学生会觉得困难,因为他们不知道该使用何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我们需要帮助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解题方法,比如几何图形的运用、代数运算、推理和归纳等。

只有选择了正确的解题方法,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四、培养逻辑思维解决数学问题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指通过一定的规则和推理方式处理问题的一种思维过程。

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非常重要。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一些逻辑推理的游戏和练习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五、勤于总结经验解决数学问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不仅要注重解决问题本身,还需要总结解题的方法和经验,形成自己的解题策略。

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在解题后进行总结,分析解题的过程和方法,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解题策略。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小学数学作为学生接触的第一门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小学数学中对“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研究和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一、认识解决问题的策略所谓“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是解决数学问题时采用的方法、步骤和技巧。

它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所需的思维工具和方法论,是学生进行问题分析、设置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式。

在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包括:设法建立代数关系、利用图形、图表、规律进行分析、通过归纳总结找到规律、设法简化问题、通过验证得到结论等。

二、研究学生解决问题的特点与规律1. 学生解决问题存在的问题小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由于缺乏足够的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经验,常常出现以下问题:(1)缺乏问题转化的能力。

学生面对一个数学问题,往往不能准确地理解问题,不能准确地将具体的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或者将一道问题转化成另一个等价的问题。

(2)缺乏问题分析的能力。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常常不能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不能发现问题的本质、关键和难点,不能正确地选用适当的解题方法和策略。

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学习年级的提高、数学知识的不断积累而逐渐发展。

从一些研究结果来看,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也存在一些共性的规律:(1)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喜欢直接运用公式、解题公式。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惯直接使用所学到的一些公式和解题公式,而忽视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思考,导致解题方法的单一化和机械化。

(3)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能灵活使用各种解题方法。

学生对解题方法的掌握不够灵活,往往只是使用一种解题方法,对于不同的问题缺乏不同的解题方法和策略。

小学数学中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小学数学中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说是一种思维模式,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关键。

而且,这种策略不仅可以用于小学数学,还可以应用到其他学科和生活中。

一、问题分析解决数学问题,首先要明确问题的题意,分析题目所求,确定要用什么方法和步骤来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审题: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了解问题要求。

2.分析:根据题目所给条件,理清问题的逻辑关系,分析题目中隐含的信息和规律。

3.推理:根据已知条件和规律,推断出未知量的取值。

二、问题转化有时候,问题看似棘手,但只要将它转化为另一个相同或相似的问题,就能够更容易地解决。

例如,有一道加法题:3 + 7 + 12 + 5 = ?可以将其转化为 3 + 7 + 20 = ? + 5,把难度降低到小学生可以轻松计算的程度。

三、策略运用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策略。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1.直觉法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直觉直接得出答案。

例如,当我们看到3 +4 = 7 时,就会本能地认为“对”的。

2.模型法模型是指用来模拟真实情况的图形、图表或模型。

使用模型可以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更易理解。

例如,用图表表示一组数的关系,用几何图形表示一组角的关系,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并解决问题。

3.反证法反证法是指假设原命题不成立,通过推理推出矛盾,得出原命题一定成立的推理方法。

例如,当我们需要证明一个正整数不是素数时,可以先假设它是素数,然后再推导出与已知条件矛盾的结论。

4.归纳法归纳法是一种通过普遍规律推导特殊结论的思考方法。

例如,证明 1 + 2 + 3 + ... + n 的和公式为 (n * (n + 1)) / 2,可以先证明当 n = 1 时,公式成立,然后再假设公式在 n = k 时成立,证明 n = k + 1 时公式仍然成立。

以上介绍的仅是数学问题解决的一些基本策略,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还应该灵活运用各种策略,不断积累经验。

小学数学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理解和学习特点,采用一些策略与方法,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本文将就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进行探讨。

一、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指通过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运用以下几种启发式教学法:1. 引导性提问法:教师在引导学生解题时使用适当的问题,帮助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思路,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 分组探究法: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解决一个问题,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促进学生的互相学习与启发,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 归纳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总结规律,将分散的知识点归纳为系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情境中主动探索与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问题情境创设: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2. 探究性学习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实验、调研、观察等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去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景模拟教学: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模拟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模拟商店购物、模拟工程建设等,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三、多元化评价与反馈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至关重要。

1. 多元化评价方式: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观察、小组合作评价、作业评定等方式,综合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解题过程与方法的运用以及解题思维能力等方面,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及时的正向反馈:及时给予学生正确解题和思维的肯定与赞扬,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兴趣与积极性。

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小学数学是一门非常基础和重要的学科,小学的数学学习对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解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解题不仅能够巩固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文将介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认真审题解决数学问题的第一步是认真审题。

好的解题者首先要学会看题能力,学生应该对题目进行仔细的阅读,理解题目所要求的内容。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注意题目中的条件、限制和要求。

只有认真审题解题才会做得更准确和更快。

二、抓住关键抓住问题的关键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

关键是指问题中最重要的内容和最核心的信息。

学生应该学会从题目中找出关键词汇,以帮助自己抓住问题的关键点。

通常问题的关键有两种情况:1. 找出问题中给出的数字、数据等量化信息。

2. 找出问题中所要求的目标、结果、答案等。

抓住关键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找到解题的算法,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容易寻找并且解析问题的解决方案。

三、准确掌握计算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是学生要准确掌握计算的技巧和方法。

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加减乘除和运算符号之后,要进一步掌握解方程、证明和应用等高级数学技能。

因此,学生应该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和参与各种比赛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和技能,这将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

四、总结经验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掌握一些解题经验。

这些经验可以用于面临类似问题时的解决方法。

因此,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应该多思考,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这样不仅有助于巩固自己的知识,而且能够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效率。

五、勇于尝试和探索数学是一门创造性和应用性和结合性强的学科,因此学生应该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勇于尝试和探索,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

通过深入探索和尝试,学生能够探索思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发掘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法,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应用能力和思考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包括认真审题、抓住关键、准确掌握计算方法、总结经验和勇于探索。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1.解决问题前要培养好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数学学科中最基础且最重要的素养之一。

它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因此,在解决问题之前,孩子们需要学习相关的逻辑推理方法,培养起良好的逻辑思维,同时也要学会合理地推理和判断,以便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

2.注重细节问题对于数学学科来说,细节问题非常重要,甚至能够影响到解题的结果。

在解题前,需要花费时间认真地阅读题目,注意其中的细节部分,尤其是一些定量或定性的条件限制。

只有在充分理解题目的情况下,在进行解题操作,才能够避免因为细节问题而导致的错误结果。

3.合理运用数学知识孩子们在学习数学知识时,需要深刻理解到数学知识的内涵和应用场景,以便在解决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即使是简单的数学问题,也需要依靠孩子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才能够取得更好的解题效果。

4.灵活运用解题方法解题方法选择合适,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步骤之一。

在解决问题时,应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和复杂度,选择最合适的解题方法。

同时,为了避免在解题中出现错误结果,需要对解题方法进行灵活运用,从多个角度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

5.合理使用数学工具最近,许多数学软件和应用程序已经涌现出来,让孩子们学习数学更加轻松快捷。

但是,作为数学学科的重要素养,孩子们仍然需要灵活运用手工和电子工具来辅助解题。

在选择工具时,需要根据题目的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工具,以便能够更快、更准确地解决问题。

6.注重思考过程孩子们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思考过程。

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在解决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时更加从容。

在思考过程中,需要注重思维的创新性和灵活性,尝试从不同角度出发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数学思维训练。

同时,还需通过反思和总结,加强对思考过程的理解和改进。

总之,作为小学生学习数学时的重要素养,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关键。

通过以上几点策略的学习和运用,孩子们能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并在解决问题时获得更好的效果。

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

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

浅议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数学教材中也指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使用一定的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其意义在于提出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

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是寻找解题思路的指导思想,它是为了实现解题目标而采取的指导方针。

事实上,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总是有意无意地使用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所用的策略可以看出其数学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强弱。

青岛版数学教材非常重视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采用多样化的解决策略。

在这套教材中,小学数学常用的问题解决策略主要有:一、画图法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从具体形象到抽象的过渡阶段,画图是必要的方法。

关于画图的作用,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1.画图可以帮助我们列举出所有的情况例如,提供星期五菜谱,其中有蔬菜和水果两种,蔬菜是豆角和菠菜两种,水果有葡萄、苹果和梨三种,要求:一份盒饭含一种蔬菜和一种水果。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画图列举出所有的搭配方法。

2.画图能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所学内容比如十进制、分数的意义和运算以及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

如果呈现时间与速度之间关系的图像,要求学生说出公共汽车从一站到另一站行驶的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图像会一目了然。

3.画图能帮助我们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比如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例如,在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混合运算”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这样的问题:第十届动物车展中,第一天的成交量为65辆,第二天的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两倍,第二天的成交量是多少?这时学生画的图可以有效地帮助解决问题。

二、列表法列表也是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列表可以将问题中的各要素条理化,找到数量关系;或通过一一列举,将所有情况有序地写出来。

关于列表的作用,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归纳:1.列表可以帮助我们整理信息,进行推理例如,在教学中曾出现过这样的问题:学校组织了足球、航模和电脑兴趣小组,淘气、笑笑和小明分别参加了其中一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
策略是经过思维而形成的一种高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具有较
强的价值性。

解决问题的策略,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的体验,更重要的是能为学生解决相关问题提供有力的支撑,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解题策略,才会在遇到问题时,找到问题的思考点和突破口,迅速、正确地解题。

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的理解和掌握,对他们的后续发展是举足轻重的。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对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解决问题策略指导的一些尝试探索。

一、 工具法
工具法就是狠抓学生对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性质、定律、公
式、数量关系、计算法则等的理解和掌握,这些工具性的知识要让学生理解吃透。

比如: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用乘法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

学生真正理解了乘法的意义后,应用这类知识去解决相关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例如:学校举行跳绳比赛,李红每分跳168下,陈亮跳的是李红的87,王伟跳的是陈亮的76。

王伟每分钟跳多少下?
学生理解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后,很快就知道了要求王伟每分钟
跳的,先要求出陈亮跳的。

求陈亮跳的,就是求168下的87,
算式为:168×8
7
=147(下),求王伟跳的就是求147下的7
6, 算式为:147×76=126(下) 又例如:水果店运来苹果20筐,运来梨的筐数是苹果的41,又是桔子筐数的95.运来桔子多少筐?
学生根据题意找到等量关系:苹果筐数的41=桔子筐数的9
5
,根据分数
乘法的意义,把等量关系变为:苹果筐数×41=桔子筐数×9
5,根据题里告诉的苹果20筐,等量关系变为:20×41=桔子筐数×9
5,要求桔子的筐数,就设桔子筐数为X,这样就列出方程: 95X=20×41,求出方程的解,问题就解决了。

又如:速度×时间=路程 单价×数量=总价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C 长=(a+b )×2、C 正=4a 、
C 圆=2×3.14×r 或C 圆=3.14×d 、S 长=ab 、S 正=a 2、S 平=ah 、 S
三= ah ÷2、S 梯=(a+b )h ÷2、S 圆=3.14R 2、 S 环=S 外圆-S 内圆=3.14(R 2-r 2)等。

学生理解和掌握了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公式,能大大得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一辆自行车轮胎的外直径是70厘米。

小强骑这辆自行车通过一座1000米长的大桥,如果车轮平均每分钟转100周,大约几分钟能通过?
引导学生分析:要求时间,就要知道路程与速度。

路程题里直接
告诉的,是1000米。

速度题里没有直接告诉,就要先求速度,根据题里的信息,这辆自行车的车轮平均每分钟转100周,那么就要先求车轮1周转的米数,也就是求车轮这个圆的周长:3.14×
70=219.8(厘米),这样就能求车轮的速度:219.8×100=21980(厘米)=219.8(米),最后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很快就求出时间:1000÷219.8≈5(分)
二、画图法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局限,生活经验和知识都很少,因此在抽象思考解决问题时难免会遇到困难。

学生在草稿纸上画线段画或草图可以拓展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已知甲、乙两数的和是20,两数的差为4,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这个问题如果列二元一次方程是很好解决的。

但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样的方程他们是无法理解的。

教师引导他们画线段图理解就容易多了。

甲:(20-4)÷2=8 乙:8+4=12
乙:(20+4)÷2=12 甲:12-4=8
又如:月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的花圃,长12米。

在扩建活动中,花圃的长增加了2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20平方米。

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通过画草图,学生就知道长增加了,而宽没变,因此根据增加的面积就可以求出原长方形的宽:20÷2=10(米),进而得知原长方形的面积:12×10=120(平方米)。

运用图形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从而学生迅速地搜寻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怪不得前苏联心理学家克鲁切茨对天才儿童研究发现:许多天才儿童是借助画图解决问题,而数学上能力较差的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不依靠形象图形,最主要的是他们不知道如何依靠.因此对学生进行画图策略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三、列表法
在解决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表格把一些信息列举出来,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这种策略适用于信息资料复杂难明,信息关系之间模糊的问题.它是把信息资料用表列出来,观察和理顺问题的条件,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四年级合唱队庆国庆表演时排列队形的要求:第一排站4人,以后每排都比前一排多4人,这样共排4排。

这个合唱队一共多少人?
学生通过观察表格,很容易算出合唱队的人数4×10=40(人)又如:妈妈用16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的花圃,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引导学生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先求出长方形的长、宽的和,再列表,学生就很容解决这个问题了。

四、假设法
假设法是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结论,做出某种假设,然后根据假设进行推算,对数量上出现的矛盾进行调整,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六(二)班52人去杨桥水库划船,一共租了10只船,每只大船坐6人,每只小船坐2人,租用的大船和小船各多少只?
引导学生假设10只都是大船,那么就可以坐6×10=60人。

这样就多出了8人,每只小船比每只大船少坐6-2=4人,因此小船的只数应该是8÷(6-2)=2只。

大船的只数为:10-2=8只。

也可以引导学生假设10只都是小船,那么就只能坐
2×10=20(人),这样就还有52-20=32人没坐,每只大船比每只小船多做6-2=4人,因此大船的只数为:32÷4=8(只),
小船只数为:10-8=2(只)。

五、替换法
替换法是用一种相等的数值、数量、关系、方法、思路去替代交换另一种数值、数量、关系、方法、思路,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买10张桌子和60把椅子,要用2700元。

已知3把椅子的钱正好是1张桌子的钱。

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引导学生想:把一张桌子的钱换成3把椅子的钱,那么10张桌子就可以换成30把椅子。

所以就有买90把椅子要2700元。

一把椅子的钱为:2700÷90=30(元)一张桌子的钱为:30×3=90(元)。

同样也可以引导学生把3把椅子换成一张桌子,那么60把椅子可以换成20张桌子。

就有买30张桌子要2700元,一张桌子的钱为:
2700÷30=90(元)一把椅子的钱为:90÷3=30(元)。

六、倒推法
倒推法是从题目的问题和结果出发,根据已知逐步的进行逆向推理,一步一步靠近已知条件,直至问题的解决。

比如:小英原来有一些连环画,今年又买了12本,送给好朋友小华9本后,还剩下23本,小英原来有多少本连环画?
引导学生先整理分析:原来有?本,又买来12本,送给小华9本,还剩下23本。

从还剩的23本倒推,把送给小华的9本拿回来,再把又买的12本拿开,就是小英原来的连环画。

所以算式为:23+9-12=20(本)。

七、列举法
列举法是从具体情况一一枚举,从中找出规律和方法,再加以解决。

这种策略适用于列式比较困难的问题,它是把事情发生的各种可能进行有序思考,逐个罗列,并用某种形式进行整理,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

比如:小明的妈妈是养鸡能手。

有一天小明问妈妈:今天我家的鸡产了多少个蛋?妈妈说:今天产的蛋比30个多比50个少,2个2个地数剩1个,5个5个地数剩4个,3个3个地数正好数完。

引导学生想:2个2个地数剩1个,说明产蛋的个数不能被2整除,用列举法列出个位的可能性有:1、3、5、7、9。

5个5个地数剩4个,说明产蛋的个数不能被5整除,用列举法列出个位的可能性有:4、9。

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推出产蛋个数的个位上的数一定是9。

再根据妈妈提供的其它信息很快就能推出这天小明家的鸡产蛋的个数为:39个。

以上几种方法,就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有法,但无定法。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要不断地探究思索,逐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以掌握更多、更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