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甲午中日战争优质课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优质课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优质课教案《甲午中日战争》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

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展示图片、史料等资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灾难,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引导学生反思历史,吸取教训,增强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和《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问题探究法3. 史料分析法4. 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 分钟)展示邓世昌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英雄是谁吗?他是在什么战争中壮烈牺牲的?”从而引出课题——甲午中日战争。

(二)讲授新课(30 分钟)1. 战争背景(7 分钟)展示 19 世纪末日本、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引导学生分析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国力逐渐强盛,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而中国在清朝统治下,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

2. 战争经过(10 分钟)结合地图,讲述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

重点介绍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等爱国将领的英勇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 《马关条约》(8 分钟)展示《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 2 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4. 战争失败原因(5 分钟)引导学生从清政府、日本、国际环境等方面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甲午中日战争的优秀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的优秀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的优秀教案甲午中日战争的优秀教案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甲午中日战争的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甲午中日战争的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丰岛海战和甲午中日战争正式爆发;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和日军旅顺大屠杀;威海战役;《马关条约》;三国干涉还辽。

二、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比较,分析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培养学生比较、综合问题的能力。

三、xx教育目标1.学习邓世昌等广大爱国官兵反抗侵略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爱国意识。

2.通过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军队战败原因的分析,进一步认识社会制度腐朽、军事技术落后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重要原因。

教学重点:中国军队战败原因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课时:一课时课型:讲授新知识课教法:多媒体电化教学、讲练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法教具:投影机、电视机、录像机、板书设计投影片、小结投影片、材料和练习投影片、《黄海大战》录像带、《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

板书设计:(另页)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中日两国隔海相望,从古至今,两国邦交友好几千年;然而,在近代,日本曾经先后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一是甲午中日战争;一是30年代全面侵华战争。

(投影板书:第四章第二节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一个区区小国,竟然那么大胆对中国这样一个央央大国发动侵略战争。

究其根源是什么?2.讲授新课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进行了一场资产阶级改革--明治维新。

它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个别提问)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成为亚洲唯一强国。

由于资本主义本身具有扩张性,为了满足资产阶级的贪欲和转移国内人民的斗争视线,在对外政策上,日本统治者竭力推行军国主义,他们制定了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要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再以朝鲜为跳板征服中国。

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模板

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模板

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模板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标志、两个阶段、主要战役、战争中涌现的爱国将领;《马关条约》签定的时间、内容、危害;三国干涉还辽;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一起看看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欢迎查阅!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要求: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标志、两个阶段、主要战役、战争中涌现的爱国将领;《马关条约》签定的时间、内容、危害;三国干涉还辽;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2.能力要求:(1)比较《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异同,说明《马关条约》的签定使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了。

(2)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

3.情感目标:(1)甲午中日战争不仅决定了中国海军的命运,而且决定了此后近半个世纪中日关系的格局。

(2)爱国官兵的英勇抗争,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保卫祖国的优良传统。

【教学重点】黄海大战中民族英雄邓世昌的英雄事迹;《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危害。

【教学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危害。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近年来,中日两国的南海争端日益严重,从领土纠纷上升到了国家历史恩仇的高度,随着我们一直以来的历史学习和同学们对于本课知识课前的预习,想必大家对于中日两国从历史到现代以来的关系,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那么哪位同学来说一下,中日两国争端的起因发生在什么时候体现在什么事件上学生踊跃回答,有的学生说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有的学生说是发生在晚清时期,中日两国爆发甲午中日战争。

无论学生的回答正确与否,我们都要对他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的态度表示肯定,然后引出今天课上所讲的内容《甲午中日战争》,和同学们一起去寻找中日两国关系紧张化的历史渊源所在。

二、回顾甲午战争爆发前中日两国现状(展示课件)1.晚清政府现状:当时的中国处于清朝晚期,正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沉沦。

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甲午中日战争》是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课的内容。

教材通过详细叙述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战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使学生了解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历史事件,对近代中国的民族矛盾和抗争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细节和影响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深化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2.难点: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以及学生对战争的认识和反思。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和史料,自主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内容。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战争的影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3.讲授法:教师对战争的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资料:甲午中日战争的史料、图片等。

3.投影仪:用于展示史料和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战争的历史背景。

教师简要介绍战争的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战争的影响,合作完成相关练习。

教师参与讨论,引导students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ar’s impact.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和练习,总结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强调《马关条约》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 掌握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2. 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3. 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

三、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四、教学难点学生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五、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教学参考资料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或讲解方式,复习清末时期中国社会的动乱和腐败局面。

2. 学习(30分钟)a. 讲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学生听讲,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如中国政府的无能、国力衰退、扩展势力等。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引导学生思考。

b.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问题,如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海战和陆战具体战事等。

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形成小组答案并准备展示。

c. 小组展示:学生根据分组讨论的结果,展示出自己的答案,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d. 讲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学生听讲,了解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朝战败而结束。

通过展示资料和讲解,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国家屈辱和领土割让。

3. 总结(10分钟)让学生总结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

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进行讨论。

4. 课堂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选择题、判断题或名词解释等练习题,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

5. 课堂讨论(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进行思考、辩论。

七、课堂作业请学生根据课堂讨论和讲解的内容,撰写一篇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的文章。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讲解、讨论、展示等,使学生全面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培养了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学生们的思考能力得到了锻炼,主动参与了课堂。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2、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战役3、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和结果。

4、掌握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二、德育目标1、通过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爱国将领的英勇斗争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军队失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社会制度的腐朽、军事技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主要原因,增强学生为振兴中华勤奋学习的责任感。

三、能力目标1、通过对《马关条约》《南京条约》作比较,提高学生比较、综合问题的能力,并理解《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教学重点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2、《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教学难点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教学方法提问法、讲解法、比较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投影《冰心的遗憾》,简介冰心。

冰心,1900年出生于福州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她父亲谢葆璋参加了甲午中日战争,参加过抗击日侵略军的战争,后在烟台创办海军学校并出任校长。

在海浪、舰甲、军营中冰心度过了着男装、骑马、射击的少年生活。

父亲告诉小女儿:中国北方海岸好看的港湾多的是,比如威海卫、大连、青岛,都是很美的,但都被外国人占领了,“其它的北方港岸都不是我们中国人的”,“只有烟台是我们的!”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幼小冰心的心灵上。

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凌的屈辱历史,更激发了她的爱国之情。

一代文学大师冰心晚年没有写成纪实性的长篇之作《甲午战争》,为什么没写成?今天我们一起带着冰心的遗憾,走进这段悲壮的历史。

投影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一、大国崛起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是什么?起止时间?为什么称为甲午中日战争?(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日本由一个殖民地国家一跃为亚洲强国,其个中原因要追溯到1868年的“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这场改革使日本由一个受列强侵略、丧失了大量主权的国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成为亚洲强国。

历史教案-甲午中日战争

历史教案-甲午中日战争

历史教案-甲午中日战争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3.引导学生思考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难点: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甲午战争前的中国历史背景,如洋务运动、民族危机等。

(2)提问:甲午战争前,中国的民族危机有哪些表现?2.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1)讲解甲午战争前的中日关系,如朝鲜半岛问题、琉球群岛问题等。

(2)分析清政府内部的腐败和守旧思想,以及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3)引导学生思考:甲午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1)讲解战争的主要战役,如平壤战役、旅顺口战役、威海卫战役等。

(2)分析北洋水师在战争中的表现,如黄海海战、威海卫保卫战等。

(3)引导学生探讨:甲午战争中,中国军队为何屡战屡败?4.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1)讲解《马关条约》的内容,如割让台湾、澎湖列岛,赔偿日本军费等。

(2)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如民族危机加深、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等。

(3)引导学生思考:甲午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2)分析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如民族觉醒、戊戌变法等。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甲午战争中汲取教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6.作业布置(2)让学生收集甲午中日战争相关的历史资料,进行课堂分享。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思考深度。

2.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理解程度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是否满意?3.作业布置和评价是否合理?4.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讲解背景时:“同学们,你们知道甲午战争前,中国面临着哪些内忧外患吗?比如,当时的清政府内部是怎样的情况?我们来看看这段历史视频,了解一下当时的民族危机。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篇一: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145篇二:甲午中日战争(人教版)第十二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阅读材料分析战前情况,了解战争背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材料的能力,学会思考的能力,掌握西方列强发动这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的背景,剖析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目的和实质。

3、对《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学习,引导学生运用比拟的方法,剖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性,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是逐渐形成的。

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促进历史思维的形成和开展。

〔二〕过程与方法1、网络平台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并提供相关图片核材料,加强教学直观性和真实性,使学生自然的融入历史情境中去感知历史。

2、教师在导学质疑和演示的同时以启发和讨论探究为主,运用史料分析问题,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引导学生对不平等条约内容进行列表和纵向比拟,让学生从中概括和归纳其危害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帝国主义列强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大肆输出资本,使中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全沦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伤害。

2、面对强敌,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中国近代史上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认识抗击外来侵略保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认识清失败的原因,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学习台湾人民的抗日,认识台湾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局部,维护国家的统一。

二、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三、教学难点《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三、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对学习内容概况有清楚的了解2、教师补充材料,学生在教师的带着下阅读分析材料,分析战前情况,了解战争背景并得出中国战败的原因从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精选8篇)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精选8篇)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精选8篇)《甲午中日战争》篇1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升华一、黄海海战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在占领了朝鲜以后日本把它侵略的矛头指向了古老而又落后的中国,中日两国之间的冲突已是在所难免。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1)日本侵华蓄谋已久19世纪50年代,日本与中国相似,也遭遇西方的冲击。

日本却在炮声的震撼下由震恐而惊醒,由惊醒而自强,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确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把侵略的魔爪首先伸向朝鲜和中国。

日本于1876年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取得开埠通商、派驻领事等特权。

1874年日本侵略中国台湾是近代史上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

日本的崛起,对中国而言,意味着后起的东方殖民者踏着先行的西方殖民者的脚印,汹汹破门而来。

与俄国一样,日本对中国始终包藏着侵吞领土的祸心。

(2)朝鲜东学党起义1894年3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

5月31日,起义军攻占全罗道首府全州。

朝鲜国王李熙要求清政府派兵镇压(当时清朝和李氏朝鲜有“宗藩”关系)。

正在处心积虑寻找挑起战争时机的日本,也极力怂恿清政府出兵“助剿”。

7月23日凌晨,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发动政变,派兵攻占朝鲜王宫,扶植以大院君为首的傀儡政府。

两天后,大院君“邀请”日军驱逐在牙山的中国驻军,战争已是一触即发了。

因为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因此这次战争叫做“甲午中日战争”。

深化升华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长期以来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称霸世界和蓄谋侵略中国的必然结果。

所以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是蓄谋已久的。

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取得的权益,并未使列强感到满足,清政府的妥协退让更助长了列强的侵略野心,导致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2.黄海大战1894年9月16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护送招商局轮船运兵至鸭绿江口大东沟登陆。

不料这一军事秘密事先已被日本从美国人那儿得知。

甲午中日战争_八年级历史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_八年级历史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_八年级历史教案篇一: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学案8910篇二:八年级历史上册《甲午中日战争》北师大版《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教材与学情分析:1、教材:本课主要讲述在武则天和唐玄宗统治时期,由于采取正确的措施,政治清明,社会经济高度繁荣,因而使得唐朝步入鼎盛的基本史实。

2、学情:通过影视作品,学生对于唐朝有或多或少的了解。

对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如武则天、唐玄宗等比较熟悉,可以利用学生的已有认知来协助教学。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2通过对以上基本史实的了解,学习搜集课本中有关说明“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这一观点的材料的方法,培养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武则天与唐玄宗有关用人的史实的了解,明白“用贤则昌,失贤则亡”的道理;了解曲辕犁这一先进生产工具的发明与使用对社会生产的积极推动作用的史实,树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从唐朝气度恢弘的隆盛风采中,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学习的决心。

教学重点:武则天和唐玄宗统治措施的基本史实。

教学难点:理解武则天和唐玄宗的有效统治与社会经济繁荣的相互关系。

教学创意:通过对武则天图像的观察及描述,了解武则天的基本史实;通过课文中(唐语林)中记载一段有关唐玄宗统治史料,了解“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通过收集课本中有关说明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史料(如杜甫诗、“唐朝疆域图”、丝织品、唐三彩陶俑图片、曲辕犁等),学习搜集有效信息进行验证史料的方法,明白任何一个史实都要有支撑点的道理。

课后记:用心爱心专心1教学过程与方法:【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提问简单复习上节课讲到的内容,并导入本节课。

复习:①火烧圆明园是在哪次侵略战争中发生的?是哪几个国家制造了这一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②哪个国家趁火打劫,割占了中国多少领土?(沙俄;共计150多万平方千米)③收复新疆的是清朝哪一位爱国将领?左宗棠)教师导入: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在古代一直是友好邻邦。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2)分析《马关条约》的签订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培养前后知识比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识读《甲午中日战争形式示意图》,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

(2)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切身感受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加强情感教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二、教学重点1.重点: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2.难点:《马关条约》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图片导入)日本樱花、寿司、武士及旅顺大屠杀的图片对比,导出本课主题——甲午中日战争。

(二)讲授新课通过分析日本的大陆政策,得出结论:一、甲午中日战争1.根本原因:日本称霸世界的野心。

(过渡:战争需要一个契机)2.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过渡(材料):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对即将到来的战争毫无防备,预示着这场战争的结局。

中国败,日本胜,战败肯定要付出代价。

3.战争经过:《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4.战争结果: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阅读《马关条约》的内容,通过列表比较法,结合《南京条约》的内容对比分析《马关条约》的影响。

得出结论:1.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2.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三、小结:四、课堂练习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B)A.外国传教士的活动十分猖獗B.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C.清政府承认义和团的合法地位D.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加深2.八国联军的侵华时间是(B)A.1899年B.1900年C.1901年D.1902年3.邓小平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

”这次战争指的是(D)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近代史上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甲午中日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和起因;2.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和结果;3.能够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和结果;2.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小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1.导入:向学生介绍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和起因,激发学生对这段历史的兴趣。

2.讲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战争,爆发于1894年,结束于1895年。

这次战争是中国与日本之间为争夺朝鲜半岛而展开的一次战争。

背景是在清朝衰败时期,列强们相继入侵中国,瓜分中国领土;起因是朝鲜发生动乱,日本为了维护自己在朝鲜的利益,出兵进攻中国。

甲午中日战争分为海战和陆战两个阶段。

在海战阶段,日本以其优势的海军,击败了中国海军,成为亚洲第一强国。

在陆战阶段,日本进攻中国东北,迅速占领了辽东半岛等地。

最终,中日双方通过调停会议,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割让台湾和澎湖群岛,赔款两亿两白银,成为列强瓜分中国的一个缩影。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并列出自己的观点。

4.总结讨论: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讨论。

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自己小组的观点,并进行交流讨论,形成全班的总结。

总结: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战争,这次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标志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促进了中国的民族觉醒和社会变革。

这次战争使中国人民意识到国家的危机,掀起了一系列的革命斗争,为中国的独立和富强奠定了基础。

六、作业:请学生写一篇关于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的论文。

要求论述清楚影响的方面,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七、课堂反馈:学生交流自己关于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影响的观点,教师对其进行点评和指导。

同时,教师给学生进行评分,以了解学生对该内容的掌握情况。

教学设计《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设计《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设计《甲午中日战争》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读历史事件和书写历史议论文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对甲午中日战争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国家、珍视和平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和起因;2.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和主要战役;3.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及对中国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5分钟)1.设计一个短视频或图片,通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兴趣;2.通过一个小游戏,测试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基本了解,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步骤二:学习与探究(30分钟)1.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度,挑选相关资料深入研究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每个小组通过PPT或海报的形式呈现他们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和探讨意见。

步骤三:讲解与总结(30分钟)1.教师对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和起因进行讲解,并让学生自主归纳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教师向学生讲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和主要战役,并引导学生对战争中的关键事件进行分析和思考;3.教师总结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及对中国的影响,并激发学生对和平的珍视和热爱国家的情感。

步骤四:课堂讨论和互动(1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就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影响,展开思辨性的讨论;2.让学生分成两个阵营,进行模拟辩论,一个阵营代表日本,一个阵营代表中国,就甲午中日战争的胜败原因进行辩论。

步骤五:拓展与应用(20分钟)1.学生根据课堂讲解和讨论的内容,撰写一篇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议论文;2.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立场,但需要结合历史事实进行分析和论证,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四、教学评价方式:1.通过小组呈现的形式,评价学生的理解和研究能力;2.通过课堂讨论和辩论,评价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通过历史议论文的评价,评价学生的文书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甲午中日战争的课程设计

甲午中日战争的课程设计

甲午中日战争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需要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发生背景、过程、结果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意义,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和平的重要性,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包括战争前夕的国际形势、中国的经济状况等。

2.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包括战争的主要战役、重要事件及其时间顺序。

3.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包括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战争对国际格局的变化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讨论法:引导学生就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战争中的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战争的历史意义。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 history 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丰富其历史知识。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源,生动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场景。

4.实验设备:如有可能,学生参观相关的历史遗址,增强其对历史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了解其对甲午中日战争知识的掌握情况。

2.作业:布置相关的写作、研究报告等作业,评估学生对战争知识的运用和分析能力。

3.考试:设置选择题、问答题等题型,测试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六、教学安排本章节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安排,有序进行教学。

2.教学时间:安排适量的课堂时间,确保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学习、讨论和消化知识。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甲午中日战争》一课,主要讲述了1894年日本发动的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以及清政府的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本课是学生对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知识的延伸,也是对中国近代史上重要历史事件的深入学习。

教材从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叙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对近代列强侵略中国有一定的了解,对于战争、和平、国家利益等概念有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甲午中日战争的细节,以及《马关条约》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还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结果,以及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以及《马关条约》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战争场景的再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结果,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战争的意义和影响,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战争过程、战争图片、条约内容等课件,方便学生直观了解战争和条约。

2.资料: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学习。

3.视频:准备战争相关的视频材料,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战争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战争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这是哪场战争吗?它对中国有什么影响?”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学生了解战争的历史背景、战略部署、战斗经过和战争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题较为复杂,涉及战争策略、国际局势等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梳理战争脉络,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战争背后的历史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结果和影响,认识战争对中国历史的重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论证史实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民族自尊心,增强爱国情怀,深刻反思历史教训,珍惜和平。

四. 教学重难点1.战争起因:引导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理解战争爆发的内在原因。

2.战争过程:详细分析战争的重要战役、战略部署和战斗经过。

3.战争结果及影响:阐述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战争背后的历史教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战争场景的再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战争史料,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相关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辅助资料。

3.投影仪、电脑、黑板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的战争场景,引导学生进入战争历史情境。

2.呈现(15分钟)讲述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分析战争爆发的内在原因。

引导学生关注战争背景,理解战争的必然性。

3.操练(30分钟)详细分析战争的重要战役、战略部署和战斗经过。

让学生结合史料,论证史实。

4.巩固(10分钟)总结战争结果,阐述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讨论、观看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史实,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于抗争的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

2.教学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战争背景,导入新课。

2.讲解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1)引导学生回顾甲午战争前的历史背景,分析战争原因。

3.讲述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1)利用多媒体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如黄海海战、威海卫之战等。

(2)讲述战争中的英勇事迹,如邓世昌、丁汝昌等民族英雄。

4.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1)引导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2)讲述《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的影响。

5.探讨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1)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7.作业布置(1)课下查阅资料,了解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讲述战争过程时,注重挖掘英勇事迹,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在分析战争影响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

1.讲解战争原因时,要深入分析,让学生理解战争背后的历史背景。

2.在讲述战争过程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历史细节。

3.在分析战争影响时,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

讲解原因时:“同学们,你们知道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吗?”讲解过程时:“现在我们来到了甲午海战,这是一场关键性的战役。

中日甲午战争教案

中日甲午战争教案

中日甲午战争教案【中日甲午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日甲午战争背景及经过。

2. 了解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精神。

二、教学重点:1. 中日甲午战争的背景和经过。

2. 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日甲午战争的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些图片中所揭示出的信息。

Step 2:讲解中日甲午战争的背景(15分钟)1. 解释中日甲午战争的起因:1874年,日本开始对中国进行侵略,1884年日本占领琉球,企图进一步占领台湾。

中国政府未能坚决应对,导致中日之间矛盾加剧。

2. 分析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导火索:1884年,日本侵略台湾并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使得中日之间的矛盾达到了顶点,最终导致了战争的爆发。

Step 3:讲解中日甲午战争的经过(20分钟)1. 介绍战争爆发后的战况:1884年8月,中国决定派兵保卫台湾。

双方在平潭海域爆发了海战,中国军队被日本军队击败,台湾被日本占领。

2. 分析中日甲午战争的转机:中国军队虽然起初处于不利境地,但随着抗战的继续进行,中国军队逐渐与日本军队形成了相对均势,最终促使了《马关条约》的签订。

Step 4:分析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2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影响。

2. 展示讨论结果: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与其他小组交流并得出结论。

3. 汇总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和交流,汇总总结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

Step 5:小结(5分钟)通过问题回答的形式小结本节课的内容,例如:“中日甲午战争的起因是什么?战争的结果如何?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有哪些?”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读后感,谈谈对中日甲午战争的认识和感想。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设计及反思优秀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设计及反思优秀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设计及反思优秀一、教学目标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原因和历史意义。

2.掌握甲午战争的主要战役和战略。

3.了解甲午战争对中国现代史的影响。

4.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了解甲午战争的原因和主要战役。

三、教学难点理解甲午战争对中国现代史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PPT,沙盘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展示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甲午战争的好奇心。

2.知识讲授(20分钟)通过讲解PPT,介绍甲午战争的背景、原因和主要战役。

并向学生解释甲午战争对中国现代史的影响。

3.案例分析(15分钟)在小组讨论的形式下,给学生分发案例分析材料,让学生自主分析甲午战争的原因和影响,并在小组中进行讨论。

4.展示交流(15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向班级展示他们的分析结果,并通过展示,让其他小组补充或提出问题,以促进学生的合作和交流。

5.总结归纳(10分钟)学生根据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总结甲午战争对中国现代史的影响,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甲午战争的影响的小论文,要求结构清晰,论述有理。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比较明确,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交流的方式,培养了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然而,本节课的时间分配还可以进一步优化。

在知识讲授环节中,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增强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展示交流环节中,可以设立一些规则和指标,评选出最佳小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另外,在课后作业方面,可以设计一些扩展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甲午战争的影响。

这样可以使学生对甲午战争的认识更为全面和深入,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

总之,本节课设计合理,活动有趣,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播放《七子之歌·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 弟,我便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 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 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
学生看课件演示,欣赏《七子 学生融入情景,激
之歌·台湾》
发学习兴趣
1
要回来,母亲!”
这里的“夏日”是指哪个国家?台湾是怎样离 开母亲的呢?引出本课的内容──甲午中日战争。 (板书)
以设问导入新 学生回答:日本(太阳为国旗) 课,激发求知欲望
[教学过程]
一、 介绍背景
日本:急于扩张,制定大陆政策----必然性 中国:统治集团腐败,国力衰弱----可能性 列强:默许、纵容的态度----催化剂
学生观看演示,了解战争形势 和进程
直观演示
2
鸭绿江边燃起战火。
1894 年 9 月,黄海大东沟燃起战火。
教师出示电影《甲午风云》中的一段影像,教 师指出日本多艘战舰遭受重创,死伤舰长以下官兵 六百余人。但是,日本控制了制海权。
学生观看视频后,积极发言, 感受“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 足壮海军威”,学习邓世昌等 爱国官兵英勇反击侵略、不怕 牺牲的精神,认识抗击外来侵 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 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 进行情感教育 和自信心。讲述黄海大战的经 过,说出自己的感想。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倾听并回 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 的国力,以加深理解。
承前启后
朝鲜:1894 年爆发东学党起义----契机
引导学生学习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 思考,19 世纪的清王朝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腐败无能,饱受欺凌”
学生回答出,经历了两次鸦片 战争,从不可一世的天朝大国 沦为任列强宰割的对象,中国 已经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生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称作
甲午中日战争;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及邓世昌的事迹;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等。 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的
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歌曲和录像片断,自然融入历史情境中去感知历史。 学生通过教师启发和讨论探究,运用史料分析问题,能够从中日两国的角度思考问题,
调动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马关条约》影响的认识等
问题,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增强历史责任感。学习邓世昌等英勇反击侵略、不怕牺牲的精神, 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认识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维护国家统一。
策”。那么其发动对华战争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1894 年,夹在两国间的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 朝鲜请求清政府“助剿”, 处心积虑的日本寻找到 了挑起战争的机会。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所以称 这次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
教师结合地图作相应的战争进程演示。
学生看课件演示,了解三国地 理位置和战争形势
1894 年 7 月,丰岛战役。 1894 年 9 月,平壤战役。
学生对这段历史比较陌生,但是本段史实线索清晰,学生学习起来难度不大;只是在 对“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理解方面有些难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马关条约》内 容进行分析理解,对《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进行对比,难点即可突破,理解起来较容 易。
课标要求
1、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 精神。 2、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华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直观形象
教师指出,此时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从一个闭 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不 仅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还走上了对外 侵略扩张的道路。“改革富强,野心勃勃”。与清 朝形成鲜明对比。它的野心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吞并朝鲜,侵略中 国,称霸世界
温故而知新
教师演示: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学生回答是必然的。 这就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确定的对外扩张的“大陆政
学生回答:山东半岛
接下来,日军又进攻了哪里,结果如何呢?教 师伴随着学生回答,演示日军荣成湾登陆,于是海 陆夹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中日战争 结果是什么呢?
结果:清政府与日本议和,签 订了中国近代史上又一个平 等条约──《马关条约》。
培养思考能力
教师总结:我们惊叹英雄的不屈,因为有了他 们,我们的民族即使在艰难的岁月里仍能站立;我 们又哀叹英雄的无奈,在那个时代,即使他们也改 变不了最终的结局。
重点 难点
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的内容。 难点:《马关条约》的内容及《马关条约》的影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型
新授
教法与 学法
1.层层设疑,分组讨论。情境教学与问题探究式教学相结合。
2.精讲精练要体现课件辅助教学。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思考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的原因
教师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四个方面进行 总结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倾听 学生观看
培养学生概括总结 能力
培养表演及语言表 达能力
学生扮演李鸿章和伊藤博文表演《马关条约》 签订前商议的过程
出示邓世昌照片及光绪帝的题词
学生回答,妥协退让,避战求 和。
面对日军的侵略,满清统治者的态度怎样呢?
学生说出感想:日军残忍如禽 兽,满清腐败无能,人民生灵 涂炭;不忘国耻,落后就要挨 打。
进行情感教育
教师接着演示辽东半岛陷落的过程:九连城、 花园口、大连、旅顺。出示反映日军旅顺屠城的照 片和文字,揭露日军罪行。让学生谈感受
课题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第 4 课 甲午中日战争
设计者 张凌志
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 辱,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但损失之惨重超过了鸦片战 争以来历次外祸之总和;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以后中国更为全方位地被迫开 放,并且相继受到大规模的军事侵略,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