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会性发展知识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社会性发展
儿童社会性发展
名词解释
1. 观点采择: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或视角)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每小题3分)
2. 同伴关系: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每小题3分)
3. 合作行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协调活动,以促进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每小题3分)
4. 镜像自我:儿童把他人当作一面镜子,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表情、评价和态度等来了解和界定自己,形成相应的自我概念。(每小题3分)
5. 性别角色:是社会规范和他人期望对男女两性的行为模式的要求。
1. 父母教养观念:指父母在教育和抚养儿童的过程中,对儿童的发展、教育儿童的方式和途径以及儿童的可塑性等问题所持有的观点或看法。(每小题3分)
2. 依恋:一般是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所形成的情感联结。(每小题3分)
3. 心理理论:指个体对他人心理状态以及他人行为与其心理状态的关系的推理或认知。(每小题3分)
4. 亲社会行为:通常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每小题3分)
5. 挫折-攻击假说:多拉德认为,人类的攻击行为不是来源于攻击本能,而是由挫折所致。60年代贝科威茨修正后认为,挫折并不直接导致攻击,只为攻击行为的实际发生创造了一种唤醒状态和准备状态。(每小题3分)
四、简答题
1. 简述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共5分)
答:
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由若干相互镶嵌在一起的系统组成。
(1)微系统,是个人在环境中直接体验着的环境,主要是家庭和学校环境。
(2)中间系统,指儿童直接参与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影响,如家庭环境质量。
(3)外层系统,是指那些儿童并未直接参与但对个人有着影响的环境,如父母的工作环境。
(4)宏系统,指儿童所处的社会或亚文化中的社会机构的组织或意识形态,如政府的就业政策。
2. 简述友谊关系的功能。(共5分)
答:
(1)友谊可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
(2)友谊为儿童提供更多的交往和娱乐的机会。
(3)友谊为儿童双方提供参照榜样。
(4)友谊可为儿童提供社会支持和可靠同盟。
(5)友谊可为儿童提供获得基本的社会技能的机会。
(6)友谊可提高儿童的自尊。
3. 简述儿童早期依恋发展的阶段理论。(共5分)
答:
(1)前依恋期(0~2个月)。婴儿最初表现为哭泣、微笑、咿呀语等信号行为和依附、要求拥抱等趋近行为,可以接受来自陌生人的关注与爱
护。
(2)依恋关系建立期(2~7个月)。熟人较陌生人更易引起强烈的依恋反应,但仍然无区别的接受来自任何人的关注。
(3)依恋关系明确期(7~24个月)。出现了分离焦虑与陌生人的谨慎或恐惧。
(4)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24个月以后)。儿童已能理解父母的需要,并与之建立起双边的人际关系。
4. 影响儿童自尊的因素有哪些?(共5分)
答:
(1)主体特点。
(2)家庭因素。
(3)同伴关系。
(4)教师。
(5)学业成就。
(6)控制源。
5. 简述几种代表性的性别角色发展理论。(共5分)
答:
(1)生物学的解释
(2)社会学习理论。
(3)认知发展理论。
(4)性别图式理论。
(5)群体社会化理论。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 简述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的过程。(共5分)
答:
(1)第一个子过程是注意过程。即儿童对榜样行为的注意。
(2)第二个子过程是保持过程。注意过的榜样事件必须被儿童记住,通过想象或言语表象使观察过的行为在记忆中得以重现。
(3)第三个子过程是动作表征过程。儿童在准确重现榜样行为之前经常要进行一些尝试错误性的行为。
(4)第四个子过程是动机过程。这一子过程包括相应刺激的出现,以引发儿童观察过的榜样行为。
2. 简述儿童社会化过程的几种理论模型。(共5分)
答:
(1)先天形成说
(2)后天塑造说
(3)冲突模型
(4)互动模型
3. 影响同伴接纳的因素有哪些?(共5分)
答:
(1)行为特征
(2)认知能力
(3)身体吸引力
(4)名字
(5)教师的影响
4. 简述道奇攻击的信息加工模型。(共5分)
答:
(1)对输入信息的译码(解码过程)
(2)解释过程
(3)寻找反应过程
(4)决定反应过程
(5)执行自己选择的反应阶段(编码过程)。
5. 自我概念发展的一般趋势?(共5分)
答:
(1)从简单到分化
(2)儿童一般自我概念的发展曲线是起伏变化的
(3)儿童自我概念结构的复杂性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
(4)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存在性别差异
五、论述题(共25分。)
(若学生的回答合情合理,即可得分)
1. 联系实际分析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培养方法。(10分)
答:
影响因素:(1)社会认知(2)移情(3)社会学习
培养方法:(1)角色扮演法(2)移情训练法(3)榜样示范法
2. 论述依恋的类型、表现形式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15分)
答:
类型和表现形式:
(1)安全型儿童的人际关系表现出舒适、安全的总体特征。
(2)回避型儿童的人际关系倾向于冷淡、疏远;
(3)拒绝型儿童表现出相互矛盾的依恋行为,在陌生情境中显得困惑和谨慎,对陌生情境不能很好地适应。
(4)无组织或无定向型依恋儿童缺乏对待陌生环境的一致策略,行为组织性很差,过于任性。
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1)依恋质量的现实意义
安全依恋的儿童相对于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具有某种现实发展的优势。这种安全依恋关系的安全性使儿童生活的环境具备了心理意义上的安全保证,即保证了活动的安全性,驱动儿童自由的探索和交往。而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