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燮墨竹画风格之成因
墨竹画论——精选推荐
墨竹画论除了上述的墨竹画法外,中国文人在众多诗文中留下了许多墨竹画理论。
这些墨竹画论,是中国画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下面就从四个方面分而述之。
1.师法自然 中国文人爱竹,《世说新语》中就记载了魏晋文人爱竹的故事。
由于爱竹,才能对竹子进行审美观照,才能充分体会到竹子千姿百态的自然美。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对“笑”字的解释是:“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
”可见古人在创造“笑”字时就由人笑弯了腰联想到风中摇曳的竹子。
早在远古时期,竹子的自然美就已进入中华民族的审美视野。
五代时李夫人月夜南轩描写竹影的传说,就从一个侧面说明墨竹画起源于师法自然。
对于写竹必先师法自然之竹,郑燮在《板桥题画兰竹》中说得十分详尽:“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荫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
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作小鼓声。
于时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红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 由此可见,郑板桥能成为清代墨竹画的大家,跟他四季以竹为伴,细察日光月影、风霜雨雪中的竹子不无关系。
历代墨竹画家师法自然的传说故事不胜牧举。
一代宗师文同,在洋州时,因为喜爱山谷中的筼筜竹,专门在筼筜谷中修筑披云亭,常常在亭中悉心观赏筼筜,墨竹画水平由此日益精进。
文同弟子程堂喜在向文同学习墨竹画技艺的同时,并没有忘了师法自然。
他来到四川峨眉山,看见菩萨竹(想来就是如今的佛肚竹),枝上结花,“茸密如裘”,便在中峰乾明寺僧堂的壁上,画出菩萨竹的形态,栩栩如生。
他又云游到离峨眉山不远的象耳山,观赏到苦竹、紫竹以及风中、雪中的竹子,画兴勃然而起,一一画下来。
他在成都笮桥观音院画竹,还题绝句一首:“无姓无名逼夜来,院僧根问苦相猜。
携灯笑指屏间竹,记得当年手自栽。
” 李息斋向黄澹游学习画竹时,有人提醒他:黄澹游只是一味临摹他的父亲黄华,不临自然之竹,墨竹画缺乏生气;黄华虽学文同,但常用灯照着竹枝,对影写真,墨竹画生气盎然。
郑板桥眼中之竹胸有成竹创作过程的理解
郑板桥(1693-1765)是清代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
他是我国文人中少有的全才,其书画与诗文均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在他的创作中,竹子是经常出现的题材之一。
在郑板桥的艺术创作中,竹子既是客观存在的自然对象,也是其内心情感和审美情趣的表现。
这篇文章将从郑板桥眼中之竹的角度,探讨竹在他作品中的表现方式和创作过程的理解。
一、竹在郑板桥作品中的表现方式郑板桥的竹画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他擅长用墨笔勾勒出极其丰富的竹子形态。
郑板桥对竹子形态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 笔墨的运用郑板桥的竹画以笔墨横劲、纵柔而著称。
他运用墨色自如,用笔力度变化自如,笔墨淋漓、横劲挺拔。
其中所表现出来的竹子形态,既有挺拔挑秀之感,又有曲柔优雅之意。
郑板桥的笔风独特,他的笔墨用法非常有特点。
在墨色运用上,他讲究淡墨浓墨交错,从而塑造出竹子的清秀形态。
2. 构图的处理郑板桥的竹画在构图上讲究画面的平衡和谐,力求简洁而意境深邃。
他善于利用构图手法,使画面富有韵律感和动感,令人赏心悦目。
他常常采用“三竹合璧”、“断竹连续”等构图形式,使得画面富有变化和张力。
3. 情感的抒发在郑板桥的作品中,竹子不仅仅是客观存在的自然对象,更是他内心情感和审美情趣的表现。
他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现出了对自然的倾慕、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心灵世界的寄托。
二、郑板桥对竹创作过程的理解郑板桥在其传世作品《竹石图》序中写道:“以石为竿,以竿为友,以友生风,以风生意,以意和宁,以宁生天。
”这段文字把握住了郑板桥创作竹画的整个过程,从石到竹,再到友、风、意、和宁、天,表达了他对竹的审美感受和创作境界的理解。
1. 以石为竿在郑板桥看来,竹子的形象与石头有着密切的通联。
竹子生长在石头之间,吸取着石头的养分,因此竹子的形态往往受到石头的影响。
在他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竹子与石头相映成趣的画面。
通过石头的写意勾勒,使得竹子的形态更加生动。
2. 以竿为友竹子在我国文化中一直有“笔直的品格”、“傲然的气节”等美德的象征。
谈郑燮墨竹画风格之成因
’
郑燮 字克柔 , 号板桥 , 是 我 国清代 著名 画家 , 书法 家 , 为
墨 竹 画 之 开 创 至 文 同对 墨 竹之 写 实 塑造 及 苏轼 对 墨 竹 画之 大 力 弘扬 等 , 经历 其 漫 长过 程 。到 郑 燮 , 墨竹 画之 发 展 可
谓抵 达艺术创 作之 巅峰 。 诗书画印之结合 , 开创文人 画又一新风貌。 而其著名 的“ 三段 论” 标榜 着墨竹 画创作之心声。 又极力将 其创 作心得记 载其 中, 传 达并反 映文人 寄情 于物 , 借物抒 情的生活情操 。
三、 书 法 之基 石
板桥 为清代难得 之全才 ,诗书画 印样样精通 ,尤其是 书
沿袭传统墨竹绘画模式之 同时 ,勇于创新 ,开创 自己的新风
貌, 主要体 现在选材 、 构图及 绘画技法 上。 以文同 、 苏轼为代表
的墨 竹 绘 画 , 选材上常表现枯木竹石这一块。
法, 被称为“ 板桥体 ” 。历来 画家都倡导 书画同源 , 强 调书法在
“ 扬州八怪 ” 之 首 。板 桥 出 生 贫 寒 , 早 年 一 直 在 扬 州 卖 画为 生 。
面 。
其次 , 在构图上亦别 出心裁 。纵 观板 桥之 画, 画面 中间直立 顽石 几柱 , 用极 为 简练之 线
பைடு நூலகம்
“ 日卖百钱 , 以代耕稼 , 实救 困贫 , 托名风雅 。” 之后 , 在 山东范
通过写意手法来 对生活之竹进行描绘 , 尤其注重竹 洁白之纸糊之 。 风和 日暖 , 蝇触窗纸上 , 冬冬作小鼓声 。 于时一 写实手法 ,
浅析中国画墨竹艺术的技法特点及形式风格
浅析中国画墨竹艺术的技法特点及形式风格一、国画墨竹的形成东晋画家顾恺之在其专著《魏晋胜流画赞》中,就已经有了关于画竹的记载。
此外,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录注晋代画家顾景秀时,也提到顾绘有《王献之竹图》一画。
据此,有学者认为竹子作为绘画题材在三国两晋时期就已经出现。
此外,考古学家在唐代李贤墓壁画中,发现三竿不是双勾亦不着色以墨写叶的竹,另在敦煌的初唐壁画中发现322窟东壁的《说法图》佛身后的背景也有墨竹形象。
因此推测墨竹画萌芽于唐朝并形成以竹子为画面主体形式的可能性非常大。
北宋中期以后,随着文人画的不断发展,墨竹画开始成为独立的画科。
文同是此时期墨竹画创作的代表人物,他在画竹艺术中摒弃丹青,崇尚水墨,开创“湖州画派”,从此真正意义上的国画墨竹出现。
至元代,善写墨竹的画家颇多,风格各异,其中李衍、柯九思、吴镇等画竹名家有墨竹作品留世。
明清两朝画竹名家也很多,明代夏昶的墨竹,有“夏昶一个竹,西凉十锭金”之说。
清初石涛在墨竹艺术上取得新突破,他所画的墨竹气势磅礴、水墨淋漓,还有以画兰竹闻名的郑板桥在墨竹艺术上的成就也尤为突出。
二、国画墨竹的技法特点(一)笔墨笔墨的运用在国画墨竹的表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用墨变化多变且灵活,是墨竹画艺术表现之高低的重要前提。
此外,墨竹画还注重以笔墨强调画面的意境表达和画者的主观感受。
明代夏昶画竹非常注重运用笔墨趣味来再现竹在晴、雨、风、雪之中的不同韵味,弟子屈杓为了当面看他的关键技法故意请他喝酒,等他醉后离去时,在他书房画了几竿风雨竹,夏昶见后以为是自己醉后忘记结顶,又取来笔扫了几片叶子在顶上,屈杓顿觉“风旋雨骤,竹情倍增。
”可见,笔墨的运用影响着整体画面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明末徐渭《花乌图卷》中的墨竹作品笔墨恣意、浓淡相宜,微妙的变化贯穿画面。
从画面中所体现出作者对笔墨韵味的追求,我们不难感受到画家放荡不羁的个性流露,因此,笔墨的运用也影响着画家个性的表现和情感的抒发。
中国古代美术欣赏《墨竹图》郑板桥
本科生论文题目墨竹图郑燮学院系别年级专业名称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职称年月日目录摘要 (2)关键词 (3)前言 (3)正文绘画背景 (5)绘图风格和绘图功能认知 (5)创作立意和创作手法 (5)绘画过程 (5)作者思想 (5)提拔诗文 (6)书法形式 (6)文人画 (6)结束语 (7)致谢 (7)参考文献 (7)《墨竹图》郑燮摘要郑板桥的绘画艺术在清代中期我国书画艺坛上,闪耀着无比灿烂辉煌的光芒。
作为画史上著名的“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在继承我国古代书画的优秀传统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我国的文人画,积极倡导诗、书、画、印的综合艺术,从而开创了我国绘画崭新的画风,为中国绘画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郑板桥的绘画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究其渊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师古人,主要宗法郑思肖、徐渭、陈淳、石涛和高其佩,但不为陈法所拘,而是活学活用。
二是更多的是向大自然学习,他在《墨竹图》中题记:“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他学习社会.宗法自然,但不搞纯自然主义,而是把从自然中搜集的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反复地分析对比,找出其中的规律来,然后进行创作。
关键词郑板桥、墨竹、清代中期、扬州画派、文人画前言通过这学期的课堂学习及课后查阅资料,我对中国古代美术有了些许了解与思考。
历史长河浩瀚无垠,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灿烂辉煌。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作为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之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发展源远流长,从远古至今留下了丰富的艺术文明。
美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是对生活的一种能动的审美的反映,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即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
美术史,是对美术现象和对具体美术作品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事实的学术性研究,是各个时代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特征。
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明清时期的美术成就颇丰,扬州画派创作了美术史上的辉煌。
郑板桥的竹石画及其背后的含义
郑板桥的竹石画及其背后的含义展开全文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晚年曾在一幅《竹石图》中题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笔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郑板桥画了40年的竹子,终于悟出绘画须去掉繁杂提炼精髓的道理。
喜竹爱竹物我合一郑板桥的画中的竹子风韵超然,首先得之于其喜竹爱竹。
他认为竹子坚强:不管风吹雨打还是严寒烈日,都是身板挺直,青青郁郁;竹子“虚心”:不论山野巨竹还是房前青枝,都是空心如一,从不妄自尊大;竹子有“节”:经得起磨难不“变节”。
竹子的风格与板桥的脾性契合,物我交融。
赏竹嗅竹静观默察郑板桥曾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他一生以竹为伴,在自家门口种了许多竹子。
夏天,他在竹林中放一小床,躺着看书、赏竹、嗅竹。
秋冬,他将竹竿截成小段,做成窗棂,再糊上白纸。
风和日暖时,一片片竹影映在窗纸上,宛如一幅天然竹画。
胸有成竹反复酝酿郑板桥曾自述画竹的情景:“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他的这段话道出了绘画创作的规律: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即看竹、思竹至画竹。
形神毕肖以物喻人郑板桥在《郑板桥集·题画竹》中说:“盖竹之体,瘦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千霄,有似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
故板桥画竹,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生。
瘦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云,是(其)生也。
”这里的“生”,指竹的外部形象;这里的“神”,则是内在气质。
形神毕肖,移情予物,托物寓意,能增强艺术感染力。
郑板桥咏竹郑板桥一生写竹、画竹,更酷爱咏竹。
他笔下的竹诗意境隽永,蕴含很强的哲理性。
读他的竹诗,看他的竹画,感悟颇多。
郑板桥的竹诗《竹石》【清】郑板桥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竹石》【清】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浅析郑板桥墨竹画的三种境界(艺术欣赏课程论文)
浅析郑板桥墨竹画的三种境界竹耐寒常青、苍劲俊逸的形象颇受文墨客人的青睐。
也正因为这份嗜好,墨客对修竹进行了一系列的审美观照,并细细体悟其千姿百态的自然美,而后在竹的品性中抽离出高洁之气,再以焦、浓、重、淡、清的墨法凝神绘制,充分展现其内心的清高恬淡。
因此,与其说文人嗜好竹的清高俊逸的形貌,不如说是敬畏竹所象征的高尚品质。
它所追求的是人品与竹品的相互契合,以竹抒情,借竹言志,从而达到竹中有我,我中有竹的合一境界。
一、中国传统墨竹绘画的概要中国墨竹画缘于唐代,发展至宋。
到了元代,便由“画”竹转向“写”竹的绘画形式,这也将中国的墨竹画推上了绘画的顶峰。
这一时期,画者除师法古人外,还要注重体察生活情趣。
观修竹的“形色性状,生聚枯荣”,从而达到意在笔先的超脱境界。
沿袭至明代,墨竹画除了效法前人画法,还不断推陈出新。
最后到了清代,风格更趋多变,豪放洒脱的泼墨意写多于精致隽秀的勾勒实写。
此时期竹画皆为历朝历代的绘画之冠,于后世来说,亦无能掩之。
总而言之,在封建社会中,墨客自以清高、坚贞的品性独处,但由于历史、政治的缘故,往往多选择逃离尘世、隐居田园,寄情于山水之间。
因此,常于竹画中埋下伏笔,表露其心志,以闲情寄兴。
二、郑板桥的墨竹画清代大画家郑板桥,字克柔,号理庵,江苏兴化人。
因其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尝尽了心酸苦楚,看透了世态炎凉,于是便化悲愤为如枪似剑的符号汇聚于绘画之中,宣泄着满腹的愁情。
欣赏不同时期郑板桥所画的竹图,便可立刻联想到其人生的坎坷经历、清代社会中种种不堪入目的腐败现象。
郑板桥的墨竹画诉说了个人对修竹的独特观察与深厚情谊。
所居之地均种满了修竹,其自身也常常涉身漫步于其中,细察修竹于春夏秋冬时的微妙变化,于风霜雨露时的不同姿态。
因此,板桥多年对竹子的深入观察和细心揣摩,在临纸挥毫之际自身情感得到了充分释放,最后以娴熟的笔墨把竹的精神和枝叶的形貌生动展现于纸幅之上。
一画成竿,一勾为节,一撇皆叶,所画之竹仅需寥寥数笔,便有了酣畅淋漓、极致清幽的意趣。
2019年初二说明文-郑板桥画竹
郑板桥的竹子形态各异。有的顶天立地,仿佛在眺望远方,有的靠在另一根竹子上,好像在休闲地躺着,还有的躲在角落里玩捉迷藏。仿佛所有竹子都活了。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这首诗是郑板桥对竹子的赞扬。
初二说明文郑板桥画竹
郑板桥画竹
清代,有一个画家叫郑板桥。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为什么他能把竹子画的那么出神入化呢?原来,郑板桥已经胸有成竹了,才开始画竹子的。
郑板桥画的《竹石图》里的竹子瘦劲孤高。就是说,竹子虽然很瘦,但却非常刚正。不信你瞧,每一株竹子都非常的瘦,但都十分劲道,还明显地画出了一节一节的竹节。
清郑板桥《梅竹图》鉴赏
清郑板桥《梅竹图》鉴赏
分享
中国画讲堂
2022-05-02 19:41
关注
——竹是郑燮最擅长表现的题材,他能出神入化
地准确捕捉住竹枝、竹叶在风中摇曳的动态和神韵,并
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同时竹之高洁素雅、坚韧不屈的
物性亦最能体现郑燮刚直不阿的人品。
郑燮画梅的作品
仅此一幅,但因他具有深厚的艺术功底,故在梅的表现
上亦能挥洒自如,花瓣为中锋运笔,其形状虽方圆不一,
但自然的行笔,流畅的圈线,勾勒出了花儿旺盛的生命
力。
梅与用润墨表现的青竹在相互映衬中体现了它们不
同的美#国画##鉴赏#。
郑板桥《墨竹图》:画家的自白,如何用一根竹子编织艺术人生
郑板桥《墨竹图》:画家的自白,如何用一根竹子编织艺术人生提起郑板桥,大家不陌生吧。
他本名叫郑燮,板桥是他的号,平日里大家都习惯叫他“板桥先生”。
他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看着这一串名号,不由感慨,这就是传说中的学霸吧。
考上进士后,他又到范县、潍县当了县令,实力演绎什么叫“学而优则仕”。
他还是“扬州八怪”之一。
“扬州八怪”并非特指八位画家,而是指清代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个艺术家群体。
之所以说“怪”,主要指这一群体特立独行,革新求变,张扬个性,创造出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郑板桥的诗、书、画,人称“三绝”,可见他的业务能力很强。
平日里,他最常画竹子、兰花和石头,其中尤以画竹子时间最长、成就最高、名声最盛,这也让他从“扬州八怪”中C位出道。
大家可能好奇,郑板桥为什么这么爱画竹?他画的竹子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他笔下的竹子,为什么如此受欢迎?清代郑板桥《竹石图》纸本水墨01 今天,你画竹了吗?郑板桥一生爱竹,爱到什么程度呢?我只能说,见过爱竹的,没见过这么爱竹的。
先来看看他写的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意思是,自己四十年来天天画竹,日思夜想的都是竹子啊,可见他对竹子用情至深。
在他看来,小小一根竹子,也内有乾坤。
他曾这样形容自己画竹时的心境: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于疏枝密叶之间。
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墨展纸,落纸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
在这里,他把竹子分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眼中之竹”指画家看到的竹子,“胸中之竹”指画家构思的竹子,而“手中之竹”则指画家笔下的竹子。
画家看到自然之竹的千姿百态,心生感怀,就这样形成了眼中之竹;之后经由主观的构思与艺术的加工,再融入内在的情思,产生了胸中之竹;最后通过笔墨功夫呈现于纸上,手中之竹就这样诞生。
从自然之竹到眼中之竹,再到胸中之竹,最后到手中之竹,恰好对应了中国画创作从观察到构思再到呈现的完整过程。
文同和郑板桥的墨竹创作比较
2020·04中国人爱竹,爱其清秀挺拔、耐寒常青的天性自然,更爱其隐喻的高洁清雅、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
因此文人墨客常常借竹的风节表现自己心中的志向,形成了竹子特定的精神文化符号,以寄托胸中志向,达到抒发性情、自咏高怀的吁求。
北宋文同独创墨竹一派,对墨竹画法在文人群体中地位的提高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墨竹既注重状物的真实细腻与观察的审慎,处处可见理学影响下的格物之理,又不拘泥于对竹子具体细节的再现,提出了画竹需“成竹于胸”的方法。
清代郑板桥则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1]的观点。
作为写意墨竹的代表,郑板桥的墨竹行笔潇洒,劲直挺拔,数笔间是自然率性与达观自如。
虽然他们二人身处的历史时代与生活境遇不同,绘画风格语言亦有所别,但从他们的画竹理论与画面内涵来看,实则是有着深层的精神共通性,是中国传统哲学情思与传统绘画观念的综合映照。
一、二人的生活境遇比较文同年少时便深受儒仕观念的熏陶,才学过人,颇受赏识,后入仕为官,曾在多地任职。
与郑板桥相似,两者皆秉持着为百姓所想的情怀,不求迎合朝堂但求无愧于民心。
为官期间,胸怀兼济天下之理想的文同,一度也曾踌躇满志,但官场之中的尔虞我诈,让其渐生疲惫之感,他便转而寄情于田园雅趣,专注于诗画创作,以纾解心中烦郁。
入世既深,而事与愿相违;出世又远,终得独善其身享其乐。
司马光曾赞其:“襟韵游处之状,高远潇洒如晴云秋月,尘埃所不能到。
”[2]反观郑板桥的生命历程,则波折愈深。
与文同相比,郑板桥人生的大部分时光都是贫困清苦的,既没有文同少时得遇贵人的幸运,也没有其仕途的平顺。
早年亲人的相继去世,令郑板桥备受煎熬,历经三朝的科举考试,二十四岁时中了秀才,但却没有如愿走向仕途,为了生计只能卖画,年近半百才进入宦海生涯。
做官期间郑板桥处处为民,清正廉洁,可其狂傲叛逆、正直不拘的个性使其与官场中的步步为营、诚惶诚恐越发相背,多年不得重用。
墨竹画的源流析的阅读答案
墨竹画的源流析的阅读答案墨竹画的源流析的阅读答案墨竹画即用毛笔蘸墨画的竹子,墨竹画因其用笔遒劲、节气高尚,一直以来都受到历代文人雅士的推崇。
接下来要给大家分享的是墨竹画的源流析的阅读答案,欢迎大家的借鉴阅读!《墨竹画的源流析》阅读材料①中国人有寻根问祖之美德,对墨竹画亦然。
据今资料显示,唐代墨竹己始流行,但都“道听途说”而己:一云吴道子作画“不施丹青己极形似”;二云王维为开元寺画过两丛竹;三云萧悦是唐代画竹名家;四云唐章怀太子墓壁画中有侍女旁立三竿墨竹者。
尚有一传说:后唐大郭崇韬伐蜀虏得西蜀美才女李夫人,因李氏本非情愿,终日寡欢,月夕独坐南轩,对影感怀,见竹影徘徊于窗纸上,即使笔墨摹写于其上,明日视之,生意俱足,一时有人往往效之,“遂有墨竹”。
凡此说,可暂定为墨竹画的源头吧。
不过,在晚唐至五代,有张立、李颇、徐熙等人的作品流传却是可信的。
②至于北宋,文同(与可)、苏轼则使墨竹画发展到一高峰。
两人均为四川“老乡”,都为官,诗书画皆名其世。
因文同当时出任湖州知州,人称“文湖州”,被誉为“竹圣”。
后学者众,故有“湖州竹派”之说。
苏东坡称其画竹“必先得成竹在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并形容与可画竹“如兔起鹃落,少纵则逝”的神态,一气呵成之,在技法上创“以墨深为面,淡为背”的竹叶法,强调意在笔先,传神抒情的感悟。
文、苏二人是为挚友,“文竹苏题”,皆得益彰。
文与可的墨竹理论文字亦尚不见闻,反而,从苏东坡“表扬”文与可画竹的诗文却透露出一些“堂奥”来。
由于宋太宗赵匡胤、宋徽宗赵佶等皇帝倡爱书画,皇家画院的专职画家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但都以工为上,不敢“偷工减料”。
于是虽然有“文湖州”一派的`存在,却仍然还是以双构、着色的宫庭画竹法占为主导地位。
③但是到了元代,赵孟頫及夫人管道升“夫唱妇随”带动了一批文人画家。
李衍、高克恭、张彦辅等均为墨竹画的佼佼者,给墨竹画注入了新的生机。
尤其李衍(息斋),效法文同功夫最深,编著了《竹谱详录》(10卷)传世。
论郑板桥绘画风格及形式表现特色(一)
论郑板桥绘画风格及形式表现特色(一)摘要]郑板桥是清初画坛上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他积极倡导书画印的综合艺术,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的文人画,为中国绘画史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本文在对郑板桥生平及绘画的时代背景加以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重点从竹、兰、石三种题材对郑板桥的绘画风格进行了分析,在书画、题跋、布局、技法方面对郑板桥绘画的形式表现特色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郑板桥绘画风格形式表现“扬州八怪”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成就最突出、影响最深远的要算郑板桥。
他的书画近年来引起各国学者的热烈讨论,备受关注。
郑板桥被称为“诗书画三绝”,即以诗、书、画闻名,尤其他的兰、竹之作,驰誉中外,深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虽“书画合一”为文人画传统,但郑板桥新颖创新的表现却成为他的独特风格,而且他的美学思想也脍炙人口,对于当时及后世影响很大。
近些年虽然有很多人在研究郑板桥,但研究内容多限于诗、题画、书法、文艺理论及词作上,其实郑板桥三绝之一的“画”的成就并不亚于其他。
一、郑板桥生平及绘画时代背景郑板桥(1693-1765)名郑燮,号板桥,江苏兴化人。
清代著名书画家,金石家,诗人。
49岁曾在山东范县、潍县任县令,后被撤职罢官,回到家乡扬州,以卖画为生。
他与当时聚居扬州的另7位画家一起,并称“扬州八怪”。
郑板桥所处的时代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康熙时期,统治者为了缓和民族冲突,采取许多措施,逐渐稳定了社会秩序,乾隆时期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了新兴商业都市,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兴盛。
当时绘画以山水、花鸟画较为发达,山水方面,清初的“四王”继承明末董其昌松江画派摹古画风,成为清代的正统,而在野的画家如龚贤、八大山人、石涛等人,反对泥古不化,重视师法自然,主张创新,强调个性抒发。
花鸟画方面,名家辈出,技法多样,风格各异,以常州画派影响最大。
清中期“扬州八怪”异军突起,使人耳目一新。
二、郑板桥的绘画风格郑板桥的绘画题材,以兰、竹、石为主要描绘对象,其次是松、梅、菊等。
中国古代画“竹”艺术研究——以郑板桥为例
艺术探讨115视界观.2021.06中国古代画“竹”艺术研究——以郑板桥为例彭子焮(西南民族大学 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摘 要:对于中国古代文人而言,绘画是抒发情怀,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之一。
谈到中国画,人们最先想到的自然是山水画,依次下来再是人物、花鸟等等。
托物言志,“梅兰竹菊”也是古代文人骚客的最爱,其中“竹”的地位非常高,不仅有许多诗人以诗词来歌咏它,还有很多画家以“竹”入画。
本文希望通过对中国古代画论中关于画“竹”的文章进行研究,进一步了解古代文人画家是如何将“自然之竹”了然于胸,最后绘于纸上的。
关键词:郑板桥;画竹;师造化中国传统中,竹子象征着生命的弹力、长寿、幸福和精神真理,竹子四季常青,象征着顽强的生命,也有青春的永驻之意。
所以竹子不仅仅只是文人骚客的最爱,同时也是很多中国人喜欢的植物,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上有很多不同寻常的象征意义,在家居中也有很多人会在室内或室外庭院等地方进行种植布置家居,因为竹子有很多美好的象征意义。
一、画竹的发展关于中国古代画“竹”艺术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但是一直没有定论。
其实,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就出现了竹画,隋唐得到了发展,出现了王维、吴道子等名家,至宋代出现繁荣,元代画竹名家辈出,到了明清两代,竹画的技艺达到了高潮。
在中国文人的心中,“竹”占有非常高的地位,它是挺拔秀丽、生命力强、志向高洁、卓尔不群的象征。
郑板桥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苏轼也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白居易更是在《画竹歌》当中提到:“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
可见文人大家不仅喜爱竹,在“写竹”和“画竹”上都在追求更高的境界。
二、自然之竹和画中之竹中国画不在追求“形”似,而在追求意境。
无论是“寄情山水”还是“托物言志”都是在表达画家内在的精神世界。
张璪留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论,师造化,意即以造化为师。
郑燮的《墨竹图》
艺术品知识郑燮的《墨竹图》郑燮,号板桥,扬州府属兴化县人。
郑板桥善画兰,竹,石,尤精墨竹,学徐渭,石涛,八大的画法,擅长水墨写意。
在创作方法上,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阶段论。
郑板桥特别强调要表现“真性情”、“真意气”。
他笔下的竹,就是自己思想和人品的化身。
他的墨竹,往往挺劲弧直,具有一种弧傲、刚正之气。
在艺术手法上,郑板桥主张“意在笔先”,用墨干淡并兼,笔法疲劲挺拔,布局疏密相间,以少胜多。
他还重视诗、书、画三者的结合,用诗文点题,将书法题识穿插于画面形象之中,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尤其是将书法融于绘画之中,画竹是“以书之关纽透入于画”,画兰叶是“借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进一步发展了文人画的特点。
郑燮的《墨竹图》作于1753 年条屏‧纸本‧水墨‧幅各179.5 x 64.5 公分、179.5 x 68 公分、179.5 x 68 公分、179.5 x 64.5 公分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纽泽西,美国这是郑板桥的一组四条屏画作。
画面右上角自题“远山烟竹”四字,左下角写了“板桥郑燮”四字。
全图不施色彩,而以浓淡的墨色表现出丛竹的远近疏密。
1、中国湖北绿松石:颜色有天蓝色、淡蓝色、绿色、月白色,颜色均一,结构致密,瓷状,蜡状光泽,属优质绿松石。
2、波斯绿松石:产于伊朗,天蓝色,孔隙小,质地细腻,光泽强度高,也属优质绿松石,有的品种有较多的黑蜘蛛网状褐色花纹。
郑板桥绘画风格成因
郑板桥绘画风格成因浅论【摘要】通过结合清代文人画家郑板桥绘画艺术上的成就,借鉴于前人的研究,与元、明墨竹画家绘画作品风格的对比,从风格形成的主客观两方面,既郑板桥的个性气质、学养,所处时代、区域、民族,研究板桥风格的形成。
艺术特色上,在与元、明画家竹石画的对比中,研究竹在板桥绘画中的重要性,石头画法的创新性;风格形成的主观原因上,从生活的曲折和强烈的情感方面去分析他的被扭曲的心理必然性。
【关键词】文人画家;主客观;对比;创新;心理导言郑板桥是我国清代杰出的艺术家,他的绘画以竹石为主,诗书画结合,他的诗与画面巧妙的结合,有限的画面喻出广大的社会现象。
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着许多学者,傅抱石、杨建侯等都对郑板桥作过专门的研究,他的竹兀傲清劲的风格成为墨竹的典范。
借鉴前人的研究,从他独特的艺术思想及艺术特色入手,分析他风格的成因。
第一章郑板桥的艺术思想及艺术特色一、郑板桥的艺术思想郑板桥学画从生活入手,强调师法自然。
“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
夏日新篁初放,绿阴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
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
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冬冬作小鼓声。
于时一片竹影凌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他受石涛的影响非常多,在另一幅题跋“石涛画竹好野战,略无纪律,而纪律自在其中。
燮为江君颖长作此大幅,极力仿之,横涂竖抹,要自笔笔在法中,未能一笔喻于法外,甚矣石公之不可也。
功夫气候潜差一点不得。
”我们可以看到,他反对复古,要求革新,又注重“功夫气候”。
郑板桥对师法古人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郑所南、陈古白两先生善画兰竹,燮未尝学之;徐文长、高且园两先生不甚画兰竹,而燮时时学之弗辍,盖师其意不在迹象间也。
文长、且园才横而笔豪,而燮亦有倔强不训之气,所以不谋而合。
”不是人人都要学,也不是每个人的观点都是适合自己的,应该“学一半,撇一半,未尝全学,非不欲全,实不能全,亦不必全也。
浅论郑板桥绘画风格及形式表现特色
浅论郑板桥绘画风格及形式表现特色摘要:郑板桥是清初画坛上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他积极倡导书画印的综合艺术,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的文人画,为中国绘画史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本文在对郑板桥生平及绘画的时代背景加以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重点从竹、兰、石三种题材对郑板桥的绘画风格进行了分析,在书画、题跋、布局、技法方面对郑板桥绘画的形式表现特色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郑板桥绘画风格形式表现“扬州八怪”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成就最突出、影响最深远的要算郑板桥。
他的书画近年来引起各国学者的热烈讨论,备受关注。
郑板桥被称为“诗书画三绝”,即以诗、书、画闻名,尤其他的兰、竹之作,驰誉中外,深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虽“书画合一”为文人画传统,但郑板桥新颖创新的表现却成为他的独特风格,而且他的美学思想也脍炙人口,对于当时及后世影响很大。
近些年虽然有很多人在研究郑板桥,但研究内容多限于诗、题画、书法、文艺理论及词作上,其实郑板桥三绝之一的“画”的成就并不亚于其他。
一、郑板桥生平及绘画时代背景郑板桥(1693-1765)名郑燮,号板桥,江苏兴化人。
清代著名书画家,金石家,诗人。
49岁曾在山东范县、潍县任县令,后被撤职罢官,回到家乡扬州,以卖画为生。
他与当时聚居扬州的另7位画家一起,并称“扬州八怪”。
郑板桥所处的时代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康熙时期,统治者为了缓和民族冲突,采取许多措施,逐渐稳定了社会秩序,乾隆时期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了新兴商业都市,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兴盛。
当时绘画以山水、花鸟画较为发达,山水方面,清初的“四王”继承明末董其昌松江画派摹古画风,成为清代的正统,而在野的画家如龚贤、八大山人、石涛等人,反对泥古不化,重视师法自然,主张创新,强调个性抒发。
花鸟画方面,名家辈出,技法多样,风格各异,以常州画派影响最大。
清中期“扬州八怪”异军突起,使人耳目一新。
二、郑板桥的绘画风格郑板桥的绘画题材,以兰、竹、石为主要描绘对象,其次是松、梅、菊等。
古诗《郑燮·题画竹》原文赏析
古诗《郑燮·题画竹》原文赏析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这是一首题画诗,系板桥晚年总结自己“四十年来画竹枝” 的历程和经验,重点在第二联上,属论画性质。
收在《郑板桥集·补遗·题画竹》中,原诗无题,今姑以总题为之。
落款云:“乾隆戊寅十月下浣,板桥郑燮画并题。
”可知作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 十月二十一日至三十日之间,时年六十六岁,六年后板桥去世。
从题诗所在画面上看,画的是三两竿“清瘦”的翠竹,旁立石笋数尺。
从题画诗的内容上看,不是绘景抒情明志,而是由画生感,以画为媒介,阐述自己一生从事绘画(以画竹为例) 的某些经验总结和艺术理论。
这种题画诗,基本上与画意无涉(指具体的画面),而言及绘画理论,是题画诗的又一表现内容。
它虽因画幅所限,不能作长篇大论,但透过这散金碎玉般的只言片语,也闪耀着某些艺术理论的光辉。
经验和理论来源于长时期的实践和总结。
板桥一生,爱竹种竹,画竹颂竹。
为了画好竹,掌握好竹子的形态、特点,他在自家茅屋南面种许多竹子,以供观赏和揣摩。
风和日丽之时,日光月影之中,窗纸粉壁之上,“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每当烟光日影雾气在竹子的疏枝密叶之间浮动时,他“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于是,“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其神理具足也”。
(以上见《题画·竹》)这说明他画竹,是如何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 的; 也说明他十分注意向生活学习,师法自然,而又不跌进自然主义、形式主义的泥坑。
不仅如此,他还注意向古人和同时代人学习,既博采百家之长,又不一概兼收并蓄; 既避免走复古主义、教条主义的老路,又重在写意传神和创新。
他画竹,学苏东坡、文与可; 画兰竹,学郑所南,说自己“兰竹之妙,始于所南翁”(《补遗·题兰竹石》); 对徐青藤更是佩服,愿作“门下走狗”(板桥印文); 学徐青藤、高且园,说“师其意不在迹象间”(《靳秋田索画》); 学石涛,“学一半,撇一半”,主张“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 (《题画·兰》); 他钦佩八大山人,但仍以为“八大是八大,板桥亦是板桥”(《靳秋田索画》); 主张“自树其帜” (《与江昱、江恂书》),坚持走自己的路,形成独特的风格。
试析郑板桥的绘画风格
试析郑板桥的绘画风格作者:杨银巧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11期摘要:郑板桥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画的传统笔墨。
恪守文人的文化情操和文人画传统,以梅兰竹菊松石等为主要描绘对象,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表达了古代文人的情怀。
对后世的画家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郑板桥;艺术成就;题跋;竹;传承;创新[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1--01一、郑板桥的生平简历郑板桥,生于1693年(清康熙三十二年),卒于1765年(乾隆三十年)。
名燮,字克柔,号板桥居士、板桥道人,江苏扬州兴化人,为人慷慨啸傲,超越流辈。
郑板桥从小爱好读书,博闻强记,1736年应科举为进士,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
在为官期间,深查民间疾苦。
后来因得罪豪绅,遭劾罢官。
后来长居扬州,诗书画文重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
江苏扬州形成了以金农、汪士慎、郑板桥、李方膺、高翔、黄慎、罗聘、边寿民等为主的“扬州画派”。
这些文人画家重视生活感受,强调抒发灵性,作品多写梅兰竹石,善用泼墨写意,具有较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热烈的感情,个性鲜明,形式不拘一格,狂放怪异,在画坛上独树一帜。
二、郑板桥的艺术成就1、题跋郑板桥一生着重画竹、兰、石,兼及松、梅、菊等,这是中国文人画的传统题材,寄予着画家对于崇高品格的追求。
他的绘画思想主要通过题跋的形式加以表现,他的画每副上都有题跋,在题画中具体阐述对绘画的理解。
如作品《板桥题画》、《题画》等是他自己对绘画思想的具体展现和阐述。
2、画竹郑板桥画的兰竹,随意挥洒,苍劲绝伦。
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移之石”它们代表着顽强不屈、坚忍不拔、光明磊落、正直无私、虚心向上的精神品质。
显然,他是通过赞美兰、竹、石的崇高品质而歌颂人的坚贞高洁的品质。
郑板桥画竹,不特意为竹写神,侧重写生。
他十分注重刻画绘画对象所具有的秉性与适宜的环境,精确地展现其自然属性。
画竹时注意与水、石的结合。
“诗、书、画的交融”——北宋墨竹绘画艺术风格及成因探析
用笔 来 刻 画物象 , 一步 增强 了绘 画 的艺术 表 现力 , 进
较好 地 抒发 了画家 的主 观情感 。 北宋 苏轼 《 木竹 如 枯
石 图》 图 中只有 枯 木 一株 , 偃枝 曲 , 曲而 长 , : 干 盘 不
着树 叶 , 拙顽 枯傲 的树 干 和凌空 舒展 的枝 梢 , 动 但 生
地 表现 出枯 树 的那 种苍 劲而 雄放 的 风姿 。树 根处 பைடு நூலகம் 大怪石 , 占据 了 画面 的主要 位 置 , 生 竹 子 几株 , 旁 与 石 为伴 . 个 画面 呈现 出一 种顽 强 的生命 力 。 图笔 整 全 墨不 多 , 却 生趣 自溢 , 以 书入 画 ” 到 充 分体 现 。 但 “ 得
有 尽 而 意无穷 。” ] [( H
北 宋 中期 出现 墨竹绘 画 以及其 “ 书 画” 结合 诗 相
的艺 术 形式 . 因是 多 方 面 的 : 原 首先 , 它是 宋 代 绘 画
审美趣 味发生 转变 的一 种反映 。我们 知道 。 中国绘 在 画发展 的前 期 阶段 . 画 的社 会功用 一直 是为伦 理性 绘
使得 画家们 在艺 术创 作 中 , 调 主观性 情 的抒 发 , 强 画 家 的主 导地 位得 到 强化 ,尚意之 风在 各个领 域 得 到 展现。 北宋 初期 文 学家 欧 阳修 率先 提 出“ ” 意 的观点 , 他 在 《 盘 车 图》 题 中说 :古 画 画意 不 画 形 , 诗 咏 物 “ 梅 无 隐情 。 形得 意 知者寡 , 若见 诗如 见 画 。 l( 他 忘 不 ”』 7 在《 画 》 鉴 一文 中又 说 :萧条 淡泊 , 难 画之意 。 “ 此 画者
意识 所 占据 , 唐人 张 彦 远《 历代 名 画家 记 》 明确 指 中 出 :夫 画者 , 教化 , 人伦 , 神变 , 幽微 。 ” 37 “ 成 助 穷 测 [1) 7' (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郑燮墨竹画风格之成因
摘要:竹乃中国传统绘画之重要题材,文人画士钟情于之。
墨竹画历来为我国绘画作品中不可或缺之部分,从王维墨竹画之开创至文同对墨竹之写实塑造及苏轼对墨竹画之大力弘扬等,经历其漫长过程。
到郑燮,墨竹画之发展可谓抵达艺术创作之巅峰。
诗书画印之结合,开创文人画又一新风貌。
而其著名的“三段论”标榜着墨竹画创作之心声。
又极力将其创作心得记载其中,传达并反映文人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生活情操。
关键词:郑燮;墨竹画;文人画;竹石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2-0171-02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是我国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为“扬州八怪”之首。
板桥出生贫寒,早年一直在扬州卖画为生。
“日卖百钱,以代耕稼,实救困贫,托名风雅。
”之后,在山东范县、潍县任知县十二年。
值此年间,山东闹灾荒,板桥关心灾民,开仓拨粮,却遭遇陷害,从此告别为官生涯,重回扬州,继而卖画。
他的绘画作品以墨竹最为著名。
其创作意图跟自身生活经历息息相关。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创作墨竹的表现,完全是将黎民百姓之疾苦,对现状世态之不平跃然于纸上。
寄情于景,寄情于画,这为中国传统文人画之情怀。
在他的画稿中,我们所见之墨竹竹竿瘦劲却依旧挺拔,刚正不阿,不屈不饶,实为百姓之化身。
一、取法自然
板桥从小生活于竹乡,房前屋后种竹百颗,日夜观之,继而仿之。
在他的立轴《墨竹图》左旁题跋云:“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
夏日新篁初放,绿荫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
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
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
风和日暖,蝇触窗纸上,冬冬作小鼓声。
于时一片竹影散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如此美景正是板桥竹画之创作源泉。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正是对生活观察之细致,才有如此生动之竹诞生。
二、师古
板桥自称:“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其实不然,亦研读过历代画家墨竹画作。
不仅师从文同、苏轼,还宗法徐渭、石涛等。
细观板桥之作,并非泥古不化,沿袭传统墨竹绘画模式之同时,勇于创新,开创自己的新风貌,主要体现在选材、构图及绘画技法上。
以文同、苏轼为代表的墨竹绘画,选材上常表现枯木竹石这一块。
板桥在这种传统题材上还参合四君子之兰。
板桥爱画兰竹,他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移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告诫自己应做有志、坚贞不屈之人。
“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安享人也。
”即把兰、竹、石比喻成万千受苦难之百姓,正为板桥之心声和创作动机。
板桥之画,或几根细竹,或一石几竹,或竹石兰一起,简单却不失严谨。
兰与竹石结合,
使得板桥绘画的整体面貌又上升一个层面。
其次,在构图上亦别出心裁。
纵观板桥之画,画面中间直立顽石几柱,用极为简练之线条勾勒出石的外轮廓,并加以简单的几笔皴出石之块面,增强体积感。
画面中间数根嫩竹破土而出,交错并置,左右外升,高低不一,粗细不一,瘦细笔直而劲道,打破画中之沉静,彰显生气而不失稳重和协调感。
竹叶稀少,为一组一组而列。
一组四五片叶交替重叠,组与组之间又相叠合,有疏有密,浓淡相间。
画面傲气十足,仿佛向世人昭示,即便孤单力薄,但骨气犹存,坚忍不拔。
这与板桥孤傲清高和倔强不驯的个性相符。
在他晚年作品《竹石图》中,岩石从又侧侧出,打破画画之寂静,两根竹枝瘦细从右下角岩缝中伸展而出,却依旧挺拔向上,傲气凛然,画中跋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崖中,千磨万折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在绘画技法上,又与文同之竹有极大区别。
一改文同传统写实手法,通过写意手法来对生活之竹进行描绘,尤其注重竹的精神传达。
文同之竹竹竿粗犷,枝繁叶茂,工整细致,和生活之竹极为相似;苏轼则主要体现在竹叶描绘上,肥厚饱满;而板桥之墨竹具有鲜明个性特征。
其倡导“不在形求”,追求“似与不似之间”。
描写心中竹之意象,用笔瘦劲,用墨尤为纯熟,浓淡相间,变化丰富,拉大了画面的纵深感,把阳光下的晴竹、风中劲竹等描绘得惟妙惟肖。
三、书法之基石
板桥为清代难得之全才,诗书画印样样精通,尤其是书法,被称为”板桥体”。
历来画家都倡导书画同源,强调书法在其绘画中的重要性。
郑燮把谢赫“六法”之“书法用笔”巧妙运用于墨竹绘画,其体现在竹竿和竹叶上。
竹杆直而有力,加入了传统楷书的用笔方式,表现在画墨竹竹杆为两头按,中间提笔,把书法的运笔形式带入绘画中,达到了书法与绘画的高度融合。
板桥墨竹画中,竹叶都是在竹节向上的竹枝上生长,并且多数是长大枝的顶部,三四片为一组,三四组又相互叠加,采用书法中撇捺的各种写法,将竹叶的厚实、单薄、新出的嫩叶、都描绘得淋漓尽致。
板桥称:“东坡、鲁直作书非作竹也,而吾之画竹往往学之。
黄书飘洒而瘦,吾竹中瘦叶学之;东坡书短悍而肥,吾竹中肥叶学之。
此吾画之取法于书也”。
元代画家柯九思也极其倡导画竹应与书法相通,“写竹竿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法,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凡踢枝当用行书为之”等都强调书法和绘画关联之重要。
四、字画结合
在板桥墨竹画作中常可见大片书法字迹,用夹带楷隶行相结合的“六分半书”书写,犹如乱石铺街之态,给画面带来别一番情致。
此为板桥书画之题跋。
题跋之部分,即为板桥创作之心得。
将其记载作品之上,流传给后人,给中国绘画史带来重要的理论价值。
竹石与题跋结合,可谓相得益彰,不仅平衡画面,也给画面带来美感。
此为板桥墨竹绘画风格之一大特色。
五、理论指导实践
板桥在绘画理论上贡献卓越。
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即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眼中之竹为自然界中所观察之物;胸中之竹为在心中对事物的把握和概括,在脑中形成艺术创作的构思;手中之竹就是通过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把它描绘,指导创作实践。
板桥通过把创作过程的三阶段进行概括和归纳,“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
与可之有成竹,所谓渭川千亩在胸中也;板桥之无成竹,如雷霆霹雳,草木怒生,有莫之其然而然者,盖大化之流行,其道如是。
与可之有,板桥之无,是一是二,解人会之”。
板桥按心中所感作画,一气呵成,心手相一。
在前人画论基础上,加以总结和提炼,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例如:“画大幅竹,人以为难,吾以为易。
每日只画一竿,至完至足,须五七日画五七竿,皆离立完好。
然后以淡竹、小竹、碎竹经纬其间。
或疏或密,或浓或淡,或长或短,或肥或瘦,随意缓急,使构成大局矣。
”此强调绘画中如何置景,其疏密、浓淡关系之处理。
板桥之见解精深独到,其题画诗文,时刻从黎民百姓出发,都寄寓其真切之情感。
板桥不断记载艺术创作之体会,给世人留下灿烂的理论资料。
其风格通过背景之特殊、见解之独特,以及自我笔墨语言等多方面融合而成。
同时,极力倡导诗书画相结合之艺术,开创画坛崭新之面貌,促进我国文人画之发展,从而为画坛立下汗马功劳。
参考文献:
[1]曹惠民,李红权.郑板桥诗文书画合集.中国言实出版社.
[2]王畅安.高松竹谱.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3]单国强.郑燮生平与艺术,p10.
[4]毛建波.板桥题画.西泠印社出版社.
[5]周积寅.墨竹画起源及其理论探赜.艺术百家,2012.2.
[6]魏巍.郑燮与他的墨竹画.拍坛,200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