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燮墨竹画风格之成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郑燮墨竹画风格之成因
摘要:竹乃中国传统绘画之重要题材,文人画士钟情于之。墨竹画历来为我国绘画作品中不可或缺之部分,从王维墨竹画之开创至文同对墨竹之写实塑造及苏轼对墨竹画之大力弘扬等,经历其漫长过程。到郑燮,墨竹画之发展可谓抵达艺术创作之巅峰。诗书画印之结合,开创文人画又一新风貌。而其著名的“三段论”标榜着墨竹画创作之心声。又极力将其创作心得记载其中,传达并反映文人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生活情操。
关键词:郑燮;墨竹画;文人画;竹石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2-0171-02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是我国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为“扬州八怪”之首。板桥出生贫寒,早年一直在扬州卖画为生。“日卖百钱,以代耕稼,实救困贫,托名风雅。”之后,在山东范县、潍县任知县十二年。值此年间,山东闹灾荒,板桥关心灾民,开仓拨粮,却遭遇陷害,从此告别为官生涯,重回扬州,继而卖画。他的绘画作品以墨竹最为著名。其创作意图跟自身生活经历息息相关。“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创作墨竹的表现,完全是将黎民百姓之疾苦,对现状世态之不平跃然于纸上。寄情于景,寄情于画,这为中国传统文人画之情怀。在他的画稿中,我们所见之墨竹竹竿瘦劲却依旧挺拔,刚正不阿,不屈不饶,实为百姓之化身。
一、取法自然
板桥从小生活于竹乡,房前屋后种竹百颗,日夜观之,继而仿之。在他的立轴《墨竹图》左旁题跋云:“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荫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蝇触窗纸上,冬冬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散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如此美景正是板桥竹画之创作源泉。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正是对生活观察之细致,才有如此生动之竹诞生。
二、师古
板桥自称:“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其实不然,亦研读过历代画家墨竹画作。不仅师从文同、苏轼,还宗法徐渭、石涛等。细观板桥之作,并非泥古不化,沿袭传统墨竹绘画模式之同时,勇于创新,开创自己的新风貌,主要体现在选材、构图及绘画技法上。以文同、苏轼为代表的墨竹绘画,选材上常表现枯木竹石这一块。
板桥在这种传统题材上还参合四君子之兰。板桥爱画兰竹,他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移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告诫自己应做有志、坚贞不屈之人。“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安享人也。”即把兰、竹、石比喻成万千受苦难之百姓,正为板桥之心声和创作动机。板桥之画,或几根细竹,或一石几竹,或竹石兰一起,简单却不失严谨。兰与竹石结合,
使得板桥绘画的整体面貌又上升一个层面。
其次,在构图上亦别出心裁。纵观板桥之画,画面中间直立顽石几柱,用极为简练之线条勾勒出石的外轮廓,并加以简单的几笔皴出石之块面,增强体积感。画面中间数根嫩竹破土而出,交错并置,左右外升,高低不一,粗细不一,瘦细笔直而劲道,打破画中之沉静,彰显生气而不失稳重和协调感。竹叶稀少,为一组一组而列。一组四五片叶交替重叠,组与组之间又相叠合,有疏有密,浓淡相间。画面傲气十足,仿佛向世人昭示,即便孤单力薄,但骨气犹存,坚忍不拔。这与板桥孤傲清高和倔强不驯的个性相符。在他晚年作品《竹石图》中,岩石从又侧侧出,打破画画之寂静,两根竹枝瘦细从右下角岩缝中伸展而出,却依旧挺拔向上,傲气凛然,画中跋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崖中,千磨万折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在绘画技法上,又与文同之竹有极大区别。一改文同传统写实手法,通过写意手法来对生活之竹进行描绘,尤其注重竹的精神传达。文同之竹竹竿粗犷,枝繁叶茂,工整细致,和生活之竹极为相似;苏轼则主要体现在竹叶描绘上,肥厚饱满;而板桥之墨竹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其倡导“不在形求”,追求“似与不似之间”。描写心中竹之意象,用笔瘦劲,用墨尤为纯熟,浓淡相间,变化丰富,拉大了画面的纵深感,把阳光下的晴竹、风中劲竹等描绘得惟妙惟肖。
三、书法之基石
板桥为清代难得之全才,诗书画印样样精通,尤其是书法,被称为”板桥体”。历来画家都倡导书画同源,强调书法在其绘画中的重要性。郑燮把谢赫“六法”之“书法用笔”巧妙运用于墨竹绘画,其体现在竹竿和竹叶上。竹杆直而有力,加入了传统楷书的用笔方式,表现在画墨竹竹杆为两头按,中间提笔,把书法的运笔形式带入绘画中,达到了书法与绘画的高度融合。板桥墨竹画中,竹叶都是在竹节向上的竹枝上生长,并且多数是长大枝的顶部,三四片为一组,三四组又相互叠加,采用书法中撇捺的各种写法,将竹叶的厚实、单薄、新出的嫩叶、都描绘得淋漓尽致。板桥称:“东坡、鲁直作书非作竹也,而吾之画竹往往学之。黄书飘洒而瘦,吾竹中瘦叶学之;东坡书短悍而肥,吾竹中肥叶学之。此吾画之取法于书也”。元代画家柯九思也极其倡导画竹应与书法相通,“写竹竿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法,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凡踢枝当用行书为之”等都强调书法和绘画关联之重要。
四、字画结合
在板桥墨竹画作中常可见大片书法字迹,用夹带楷隶行相结合的“六分半书”书写,犹如乱石铺街之态,给画面带来别一番情致。此为板桥书画之题跋。题跋之部分,即为板桥创作之心得。将其记载作品之上,流传给后人,给中国绘画史带来重要的理论价值。竹石与题跋结合,可谓相得益彰,不仅平衡画面,也给画面带来美感。此为板桥墨竹绘画风格之一大特色。
五、理论指导实践
板桥在绘画理论上贡献卓越。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即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眼中之竹为自然界中所观察之物;胸中之竹为在心中对事物的把握和概括,在脑中形成艺术创作的构思;手中之竹就是通过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把它描绘,指导创作实践。板桥通过把创作过程的三阶段进行概括和归纳,“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与可之有成竹,所谓渭川千亩在胸中也;板桥之无成竹,如雷霆霹雳,草木怒生,有莫之其然而然者,盖大化之流行,其道如是。与可之有,板桥之无,是一是二,解人会之”。板桥按心中所感作画,一气呵成,心手相一。在前人画论基础上,加以总结和提炼,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例如:“画大幅竹,人以为难,吾以为易。每日只画一竿,至完至足,须五七日画五七竿,皆离立完好。然后以淡竹、小竹、碎竹经纬其间。或疏或密,或浓或淡,或长或短,或肥或瘦,随意缓急,使构成大局矣。”此强调绘画中如何置景,其疏密、浓淡关系之处理。板桥之见解精深独到,其题画诗文,时刻从黎民百姓出发,都寄寓其真切之情感。
板桥不断记载艺术创作之体会,给世人留下灿烂的理论资料。其风格通过背景之特殊、见解之独特,以及自我笔墨语言等多方面融合而成。同时,极力倡导诗书画相结合之艺术,开创画坛崭新之面貌,促进我国文人画之发展,从而为画坛立下汗马功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