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书交流会教案
名著阅读《三国演义》教案
![名著阅读《三国演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4697ba33687e21ae45a902.png)
名著阅读《三国演义》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名著的形成和文学地位2.掌握名著的人物形象特征和名著的主题思想3.初步领悟欣赏名著的方法教学重点:鉴赏人物形象和三绝的性格教学难点:了解名著的主题思想以及名著的启示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点拨法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开场,打开“滚滚长江东逝水”幻灯片开始,导入内容: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由明代杨慎作词,当代艺术家杨洪基演唱这首穿越时空的天籁之音带着我们走进“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二.名著的影响:放幻灯片成语和熟语,以及歇后语,让学生说出人名和歇后语的下句。
激发学生课堂兴趣。
三.名著的形成看课本2-5段,依据幻灯片,理清名著形成的过程四.名著的内容和主题让生浏览课本高度归纳名著内容的情节,依据幻灯片,掌握情节,老师课堂补充名著的三大部分。
特别指出,名著主要内容是以蜀国为主,依此引出主题。
探究:名著从桃园三结义写起,到孔明病逝,后文只有5个回合,作者如此安排情节,是要表现怎样的主题?明确:拥刘反曹是因为刘备出生正统,仁义(打出关于主题幻灯片)作者是要表现忠义思想,仁政思想五.鉴赏任务形象1.了解三绝是谁2.鉴赏曹操打出有关曹操的幻灯片,让学生说说曹操,评价曹操。
让学生说出曹操在自己心中的形象。
老师归纳:曹操多疑但是爱才,奸诈然而有雄才大略。
(打出幻灯片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3.欣赏关羽打出有关关羽的幻灯片,根据关羽的故事,让学生讲出自己喜欢的故事,并说说喜欢的理由,以此总结关羽的性格老师归纳:桃园三结义,华容道可见他的义;刮骨疗伤温酒斩华雄可见他的勇但是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可见他的骄傲,狂妄。
第二课时一:复习二全班交流1、了解诸葛亮打出有关诸葛亮的幻灯片,老师读出对联,学生齐读《蜀相》。
让学生积累有关诸葛亮的诗词。
2、合作探究:(讨论并概括诸葛亮的故事。
借此概括诸葛亮的智和忠)3、说说还有哪些鲜活形象还有勇猛的张飞一身是胆的赵云意气风发的周瑜圆滑睿智有心计的司马懿三、赏析精彩场面1.与三有关的情节(打出幻灯片)2.精彩的战争场面(打出幻灯片)四、名著的启示合作探究:读三国的启示老师点拨:可以从诸葛亮的角度,曹操的角度归纳。
《三国演义》读书汇报活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三国演义》读书汇报活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doc](https://img.taocdn.com/s3/m/466083bb55270722182ef717.png)
《三国演义》读书汇报活动课教学设计三盛玉镇中心小学朱雪梅活动目的:1、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三国故事,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通过评析人物,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辩能力,并学会全面认识人物。
3、学会归类积累语言材料,丰富语言。
活动准备:1、阅读《三国演义》中有关文章。
2、收集《三国演义》故事演变而来的歇后语、成语。
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自从我们在第九版块学习了《用奇谋孔明借箭》一文之后,就激起了很多同学读《三国演义》的热情,近两个月来很多同学都成了“三国”迷,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三国演义》的读书汇报课,把你们的收获与大家分享。
首先请欣赏老师带给大家的一首歌。
(课件)2、这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大家很熟悉吧!再次倾听之后是否有热血沸腾、畅快淋漓、大气磅薄之感?那高亢激越的气势,让你想到了什么?(英雄人物)三国英雄演绎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结合起来说一说。
二、汇报交流1、走进三国《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演义小说,也是我国历史小说中的著名作品。
三国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至儿岁的小孩,,都能说上一段。
首先让我们走进三国,考一考大家三国知识了解情况。
(课件:走进三国)2、群英聚会同学们读得认真,记得仔细,可真了不起。
《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
同学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生)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看来对人物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评价人物时要言之有据,论之有理,须从原书中寻找有力的事例作为依据,这节课根据课前老师的布置大家对这些英雄人物有什么评价吗?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关羽:(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单刀赴会、许都护嫂、华容道义释曹操、夜走麦城)面对曹操丰厚的条件让其归附,关羽报之的是“忠臣不侍二主”的回绝,忠心一片,苍天可鉴!也许,自桃园结义的那天起,关羽就已把自己交给了大哥,那是对大哥的情份,乃至以后随之演化成对君主的忠义。
《三国演义》导读课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导读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6afde2a312b3169a451a4ea.png)
《三国演义》导读课指导思想读书是精神上的旅行,在这段旅程中,学生跟随作者亲历各种场面,认识形形色色的人物,咀嚼精妙的语言,享受丰美的精神大餐。
本次课的设计力求体现趣味性、范例性,以《三国演义》作例子,回顾其中的精彩故事,认识其中的英雄人物,感受相关的精妙词句,领略经典名著的魅力所在,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教学目标1、在充分阅读《三国演义》的基础上熟知三国故事,讲述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感悟作品的语言魅力。
2、激发学生对三国人物的崇敬之情及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热爱。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三国人的崇敬之情和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热爱。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人物。
教学对象五年级学生教学时间60分钟教学准备教师:1、阅读少年版《三国演义》;2、制作多媒体课件;3、将学生分为“魏”、“蜀”、“吴”三组,布置各组分头准备;4、请一位老师记分,三位老师为讲故事环节评分。
学生:1、阅读少年版《三国演义》,每人准备一个相关的“三国”故事(可以是一次战役、一个计策、一个成语故事、一个救主场面),先在小组内讲,每组推选一人准备在班上讲。
2、能有理有据地评价一至三个相关的“三国”人物。
3、摘抄其中优美的语言或收集关于“三国”的成语、俗语、歇后语,谈谈自己的感悟。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我们来观看一个片段,欣赏一首曲子(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及开剧片段)。
知道这出自哪一部电视剧吗?生:《三国演义》。
师:看到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听着那悲壮的乐曲,你想到了些什么?生:(略)师:悲壮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把我们带到了群雄争霸的三国时期,《三国演义》让我们认识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诸葛孔明,骁勇善战、忠义为先的关云长,雄霸江东的孙仲谋,一代奸雄曹阿瞒,旷世奇才周公瑾等生动传神的人物。
也让我们目睹了桃园结义、官渡之战、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等场面。
让我们再次漫游“三国”。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情境导入,渲染气氛,使学生入情入境。
小结语为学生回顾故事、评价人物作铺垫。
班级读书会教案——《三国演义》导读
![班级读书会教案——《三国演义》导读](https://img.taocdn.com/s3/m/2b797f53f01dc281e53af0a6.png)
班级读书会教案——《三国演义》导读李道锁【学生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四大名著已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对《三国演义》都很感兴趣,对《三国演义》中的任务、战术运用耳熟能详。
而且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分析课文情节,分析人物个性能力,因此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自己去分析,掌握课文及人物。
【教学设想】《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使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三国演义》这本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是课程标准推荐阅读书目之一。
但在学生平时的阅读中,他们大多只关注故事情节,而忽略了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因此,我决定带领学生通过对重点段落章节的阅读、探究,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深入地了解它的艺术性、思想性。
但它是一部长篇小说,要完全在课堂上学习,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这两堂课上,只是简单介绍这部作品,让学生认识到它的价值,了解它的艺术魅力,并通过片段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赏析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三国演义》这部名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2)能结合作品故事情节来分析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特点。
(3)通过文章的学习,掌握小说阅读赏析的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及其他文学名著的兴趣,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
【教学重点、难点】1.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2.初步了解《三国演义》这部名著的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3.通过片段的学习,掌握小说阅读赏析的方法。
【教学时间】一小时三十分钟【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运用多媒体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根据杨慎《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改编)。
师:同学们听完之后是否有热血沸腾,畅快淋漓,大气磅礴之感?那高亢激越的气势,让我们想到了许多英雄人物。
那么,你们知道这部连续剧是取材于我国的哪部古典名著吗?你们想到了其中的哪些英雄人物?师:众多的三国英雄演绎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刘备三顾茅庐、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诸葛亮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等等,可以说我们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伟大的著作,去感受那些英雄之士的精神气概吧!二、整体感知,全面了解1.请把你了解的有关《三国演义》及其作者的相关情况向大家介绍。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三国演义阅读分享课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三国演义阅读分享课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056a158684254b35eefd34be.png)
阅读伴我成长——《三国演义》阅读分享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三国演义》这部作品内容的掌握程度。
2.通过评析人物,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思辩能力,学会全面认识书中的人物形像。
3.通过分享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评析人物,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思辩能力,学会全面认识书中的人物形像。
2.通过分享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课前训练:1.课前演讲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
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文愿与刘备共同干番事业。
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
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百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
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
这就是《兰国演义》中著名的桃园三结义。
2.速读速记出自《三国演义》的名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一、导入1.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我们以“阅读伴我成长”为专题,阅读了很多中外名著,尤其是中国古典名著,在“阅读银行”存下了一笔又一笔丰厚的财富。
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阅读《三国演义》的点点滴滴。
2.谁能用一两句话来概括《三国演义》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三国演义》主要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0年的历史风云,中间着重写了历时约半个世纪的魏、蜀、吴三国的兴亡盛衰过程。
(学生齐读故事主要内容)二、活动一:三国知识快检测我们今天这节阅读分享课一共有四个环节,下面我们先进行第一个环节,活动一——三国知识快检测,看谁的读书积累最丰富。
《三国演义》读书交流会PPT文档共37页
![《三国演义》读书交流会PPT文档共37页](https://img.taocdn.com/s3/m/83cf8526360cba1aa911dab7.png)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19b7b49d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58.png)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时间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2. 能够理解《三国演义》的部分故事情节,懂得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这些情节;3. 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描述人物形象和情节场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体悟作品的艺术魅力;4. 能够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第一回-第一百二十回)。
2. 对《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时间、世界历史背景等进行简要介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掌握措辞通顺、表达准确的语言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语言特点,把握人物关系和情节变化,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读书会议法2. 讨论交流法3. 课堂表演法4. 个别辅导法五、教学过程第一节:介绍《三国演义》1. 给学生分发课本,让学生将《三国演义》翻到目录页,介绍《三国演义》的总共多少回。
2. 提供一张作者简介,让学生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和成书时间,并简单介绍《三国演义》在中国历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了解《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1. 让学生自主阅读整本《三国演义》,并注意整个故事的情节变化,以及人物形象的刻画。
2. 选取若干段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其中的情节变化和人物关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第五回:“玄德再拜华山”--讲述了刘备到华山拜见关公、张飞谋生计,最后结识了诸葛亮。
第十回:“破黄巾,斩华雄”--讲述了刘备、张飞、关羽、张辽、夏侯将领等参加黄巾起义,最终斩黄巾名将华雄。
第三节:组织较复杂的课堂活动1.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书中的人物,学生进行对话,去学习表演技巧和练习口语表达。
2. 学生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并提出中肯的意见,帮助同学进一步提高。
三国读书活动方案13篇精选
![三国读书活动方案13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edca4f9fa8956bec0875e314.png)
三国读书活动方案13篇精选三国读书活动方案篇1一、激趣导入1、导入谈话:同学们,《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演义小说,也是我国历史小说中的著名作品。
三国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都能说上一段。
同学们已经读完了这部书,今天我们举行一次《三国演义》读书汇报活动。
2、抢答激趣。
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⑺《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⑻“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是谁?⑼“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⑽诸葛亮病逝何地?二、走进“三国”一群英聚会。
1、导入:读完《三国演义》,同学们一定有这么一个印象,小说结构宏大,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
今天,我们就来个群英聚会,说说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2、学生汇报。
如学生甲:我敬佩诸葛亮,因为他足智多谋,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学生乙:赵云是我最敬佩的英雄,他不仅英勇善战,而且忠心耿耿。
学生丙:我最敬佩的英雄是曹操,他能征善战,才华横溢。
教师小结: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看来对人物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由于《三国演义》人物众多,有1200多个,今天我们就重点谈谈大家非常熟悉的,也是同学们提到的最多的人物,让我们大家对他们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3、根据学生发言,进行分组。
主要分为:曹操组、关羽组、诸葛亮组。
4、展开陈述与辩论。
学生自由发言争辩,教师略加点拨。
陈述辩论要点:如:诸葛亮神机妙算挫群雄,鞠躬尽瘁为国家。
智者一失用马谡,失守街亭成遗恨。
曹操才高八斗诗在同学们唇枪舌剑间,尽显英雄本色,让我们的眼前又浮现出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耳边又回荡起一个个永载史册的名字,让这屋子里挥洒着一股英雄豪气。
现在我们对人物又有了新的认识。
三国演义教案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3c83b04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3.png)
三国演义教案教学设计教案标题:三国演义教学设计教案目标:通过学习《三国演义》,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思考能力和历史意识,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三国演义》导读与文本分析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及主要人物;2. 学生能够分析《三国演义》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对故事发展的影响;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本的解读和分析;4. 学生能够进行团队合作,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再现。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引入《三国演义》的背景与故事梗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教师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他们之前对《三国演义》的了解,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为接下来的教学做铺垫。
二、文本导读与分析(30分钟)1. 教师借助教材或其他资源,逐章节导读《三国演义》中的重要剧情;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性格特点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3.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思考并发表个人见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三、角色扮演与情景再现(40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故事情节或场景;2. 小组成员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扮演的过程中,理解和体会角色的心理、情感以及个性特点;3. 各小组依次表演,其他学生进行观摩和点评,学生可以提出改进意见;4. 教师适时介入,指导演员发挥角色特点,加深对《三国演义》的理解。
四、文本解读与写作练习(30分钟)1. 教师选取《三国演义》中的一段对话或描写,请学生分析、解读,并进行讨论;2.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写作练习,可以创作角色对话、解读文本或描述故事情节;3. 学生互相分享并互评作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表达。
五、总结与延伸(10分钟)1. 教师进行课堂小结,总结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强调学生需要继续阅读、思考和分析《三国演义》;2. 鼓励学生展示对于历史与文学作品的兴趣,并引导学生自主拓展相关知识的学习。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20261b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4f.png)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文本分析关注单元主题与要素: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读中国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为主题,安排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四篇课文和快乐读书吧。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引导学生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和“激发学生对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
关注阅读书目的地位:《三国演义》是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的推荐书目之一,是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明清时期甚至有“第一才子书”之称。
自问世以来,取材于它的各类文艺作品不胜枚举。
它的巨大影响力,以至于使艺术的真实盖过了历史的真实。
关注阅读书目的内容:《三国演义》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关注阅读书目的作者: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
《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他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整本书阅读框架学情分析学习基础: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读中国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为主题,其中安排了《草船借箭》一文,学生对《三国演义》一书有初步的认识;并且四大名著的影视作品及漫画版书籍也是深受学生喜欢。
但原著篇幅长,内容庞杂,人物众多,语言半文半白,五年级学生读起来会感觉比较难懂。
年龄特点: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看,五年级学生身体迅速发育,由儿童向青少年初期发展,活泼好动、渴求上进、自尊心强;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习体系,具备了对具体事物的认知能力;但思想方法单纯片面,缺乏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北京市县级优课)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北京市县级优课)](https://img.taocdn.com/s3/m/f0030be5ee06eff9aff80792.png)
《三国演义》读书交流会教学设计——我眼中的诸葛亮创新整合点“涵养化育,自然天成”是理解个性、尊重个性的教育,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对人性的信任基础之上的对话。
它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压服,也不是我们一向追崇的“循规蹈矩”,而是平等交流基础上的相互影响。
她如同阳光雨露般自然的滋润着学生,促其生长,正如泰戈尔所说:“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开展经典阅读班级读书会,着力于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对话平台,实现生生、师生、生本的对话,在交流与感悟中,分享阅读情趣,厚实学生人文素养。
教材分析我们知道中国古典名著,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尤其是《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精彩,人物性格鲜明,“文不甚深,言不甚俗”,雅俗共赏,适合高中学生阅读。
在我校领导高屋建瓴高瞻远瞩的领导下,我们开设了阅读课,我们本着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原则,积极筹备,大力宣传,校领导精心指导,年级组大力支持,老师统一认识,学生积极响应,在一段时间以来不断地探索与实践,高二这一年,在备课组长李晓凤老师的带领下,配合语文必修五对名著导读《三国演义》的要求,我们将指导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纳入常规教学,带领学生,走进《三国演义》,走进中国古典名著?学情分析学生读高二的时候,人生观世界观相对成熟,对中国的四大名著应该有广泛而深入地研究,但是我们发现学生对四大名著的了解甚少,读过的不多,尤其是女生,连水浒和三国的人物都分不清。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质量,调动学生热爱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我们每人人手一本三国演义,开展走进《三国演义》活动,让学生通过阅读经典名著《三国演义》,收集有关三国时期、三国背景的知识,评价事件,赏析人物,鉴赏诗词,学习成语歇后语等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启发学生能简要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认识。
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三国》的结构特点和刻画人物形象的一些艺术手法。
《三国演义》教案
![《三国演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c4ff1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3.png)
《三国演义》教案《三国演义》教案1《三国演义》导读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①曹操:权奸与英雄相结合的典型。
“白脸曹操”成为奸臣的代名词。
②诸葛亮:忠臣和智慧的化身。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是个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③关羽:勇武和义气的化身。
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身陷曹营终不降,镇守荆州时违背了诸葛亮“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方针,致使荆州失守,败走麦城而死。
④张飞:一个勇猛、坦率、刚直的武将。
痛打索贿的督邮;三顾茅庐时,耐不住性子要放火;关羽从曹营回来后,他举起枪便刺,误会消除后,他又痛哭参拜;长坂坡单枪匹马拦住曹军百万大军;关羽死后,因粗暴急躁而为叛将所杀。
⑤周瑜:东吴水军都督,英俊儒雅,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
曹操幕僚蒋干到东吴劝降,他巧妙地运用反间计,使老谋深算的曹操反而损失了两员大将。
火烧赤壁,火烧曹营,使曹军八十万水军大败而归。
因过于好胜,心胸狭窄而被诸葛亮三气而死。
⑥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是一位有胆有识的英雄。
初为袁绍部将,后投奔刘备,为蜀汉大将。
在长坂坡战斗中,突出重围,单骑救出刘备的太子刘阿斗;江汉之战,拦江夺斗,使曹操为之震慑。
虢亭一战,退吴兵,救刘备。
因他忠诚勇敢,一身是胆,具有远见,每战必胜,所以“常山赵子龙”成为常胜将军的代名词。
⑦黄忠:归附于刘备时年近六十,在葭萌关,定军山等战役中有勇有谋,屡建战功。
后在讨关战役中,以75岁高龄又斩吴一部将。
后为暗箭所伤,不愈而死。
“老黄忠”是老当益壮的老英雄的代名词。
⑧鲁萧:字子敬,和周瑜同辅孙权。
力排众议,与周瑜一起坚持联刘抗曹的主张,并力劝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
待人宽厚诚恳,但他的忠厚有时显得近愚。
⑨刘备:知人善用,是一个从平民奋斗到开国帝王的圣君形象。
⑩蒋干:曹操的幕僚,一个愚蠢而又自作聪明的政客。
⑩杨修:曹操手下主薄。
《三国演义》作者简介: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三国演义》读书交流
![《三国演义》读书交流](https://img.taocdn.com/s3/m/db2a60e8f61fb7360a4c650f.png)
《三国演义》读书交流会六(2)1、诗歌欣赏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词是明代著名诗人杨慎所写,也是《三国演义》的开卷词。
2、简介《三国演义》和罗贯中《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小说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塑造了近200个鲜明生动,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如曹操《煮酒论英雄》、刘备《三顾茅庐》、关羽《温酒斩华雄》、诸葛亮《草船借箭》等,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
作者是罗贯中,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三国演义》是他的代表作。
3、“三国”人物秀刘备:乱世的仁德之君,面相和善,皇族后裔,三顾茅庐的主人公。
据说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
年孤独贫困,与母亲贩鞋子、织草席为生,后与关羽、张飞于桃园结义为异姓兄弟。
东汉汉灵帝末年,刘备因起兵讨伐黄巾军有功而登上汉末政治舞台,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为军师三顾茅庐后始得诸葛亮辅佐。
汉建安十三年与孙权将周瑜等大胜曹操于赤壁,其后得到荆州五郡,后又夺取益州。
夺取汉中击退曹操后,刘备自立为汉中王。
曹操: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本姓夏侯,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出生自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长子。
因其父曹嵩乃是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改姓曹。
亦因这种关系,曹操自幼便有机会接触官宦子弟。
日后的劲敌袁绍亦是曹操年少时朋友。
曹操身长七尺,细眼长须。
走进三国演义
![走进三国演义](https://img.taocdn.com/s3/m/a003e0c46137ee06eff9180b.png)
《走进三国演义》系列综合学习活动教学计划李彩利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使学生掌握抓住主要内容读整本书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3、教会学生制定读书计划,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准备:1、《三国演义》小说做到学生人手一本2、有关视频、图片、文字材料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呈现活动内容,激发阅读兴趣1、播放影片《三国演义》片段,激发阅读兴趣2、学生谈感受,教师适时推出《三国演义》一书《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板书课题:读《三国演义》二、交流方法,指导阅读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本好书《三国演义》,这是一本大家可能没有读过的书请你看看它的外表,你想去读吗?为什么?1、引导学生欣赏封面、封底从封面中你都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在封面中除了书名还看到什么?教师简介作者要想了解更多关于作者的资料大家可以通过上网去查找同学们刚才都在认真地读这本书那么在三分钟里,你们对书有了哪些了解呢?引导学生关注名家导读版中的作品简介、名著导读和章节目录,借助这些帮助理解主要内容简析:一本书一般包括前言、内容提要、目录、正文等几个部分小学生往往只注意正文而忽视其他部分事实上读其他部分对书的整体把握是大有神益的,可以在短时间内做到纲举目张因此引导学生读好其他部分是很有必要的4、关注方法读书过程中你们有什么好方法想介绍吗?预设A、略读(也叫泛读):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借助工具书学会弄懂了解书的内容(即本书写了什么)B、品读(也叫精读):在品读的过程中还应该从哪些方面读?要看看这本书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还要思考全书的主题,也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即为什么写)师:在品读的过程中我们思考主题、理解人物性格特点、写作方法、品味语言特色等这就是在看作者是怎样写的(即怎样写)师:在品读中你有哪些好方法推荐给大家?边读边划、复述的方法、感情朗读、诵读、做摘记、边读边联想简析:"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不是每个人天生爱阅读、会阅读的,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预测学生的阅读困难,教给他们一些阅读的策略,让每个学生都向前走一步,缩短天生能力的差距5、践行读书方法师:同学们积累了这么多的读书方法,我真为你们高兴现在就让我们从目录中自选一个片断开始阅读特别推荐批注法教师展示自己的读书随笔,鼓励学生读书时在有感悟的地方写一写因为《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三、制定读书计划有计划的人生才会是成功的为确保读书活动的有序开展,在阅读名著之前,我们也应该制订一个具体的阅读计划1、出示读书计划范例2、讲解读书计划的格式及内容计划中包含阅读任务(即通过阅读你想了解哪些知识,达成哪些能力)阅读进度(每天的阅读量,用几天时间读到哪,什么时间读完整本书)、阅读方法(读书时要关注哪些内容,哪些内容要随读随记,什么时间小组随机讨论交流收获)3、小组交流制定一份读书计划课后要制定个人的读书计划四、教师小结,发出号召同学们:这节课,通过大家共同交流,我们明确了阅读名著的方法和制定读书计划的方法虽然课堂只有短短的45分钟,我们所能读的内容特别有限可是如果大家能够做小小书迷,在课外"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贪婪地读书,利用一切可以挤出来的时间读书,与英雄人物为友,与红色经典同行,与革命精神为伴,扬帆起航,定会铺就成功的人生之路第二阶段--阅读和指导阶段一、学生个人阅读(时间一个月)二、分组制定活动计划,确定活动主题说明:本次综合学习活动是围绕小说《三国演义》的一次读书汇报活动,因为孩子们以前对此书、本段历史毫无所知,所以交流内容的确定安排在了学生通读一遍小说之后,这样学生才会交流确定出更有价值的主题活动1、启发谈话:《三国演义》一书驻足我们班级已经有一周多的时间了,根据各组组长的汇报,大家已经把本书通读一遍了,谁愿意和大家聊聊这本书的内容?2、学生简单交流本书内容3了解学生对《三国演义》一书的掌握情况4、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提出自己要交流的主题,根据主题指导分组,推荐组长,制定计划附:主题活动实施计划课题题目小组专题小组成员组长指导教师活动实施计划1、活动对象:2、活动方法:3、活动时间:4、活动目标:5、任务分工:预期成果展示形式小组活动情况记录表活动主题指导教师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参加活动人员活动分工活动所需条件活动过程活动结果活动体会学生活动情况评价表姓名------ 评价时间---- 评价内容,乐意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感受快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保持浓厚的兴趣主动提出设想与建议活动中遇到困难不退缩,想办法解决能够与小组成员密切合作在活行动中学会了与人恰当地交流能完成小组分配的任务采用正确、多样的方法进行研究我能倾听和尊重别人我积极投入积极实践,发挥特长,施展才能小组伙伴的评语家长的建议指导教师的评语我的收获与努力目标第三阶段--交流总结阶段。
《三国演义》 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33cf72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1.png)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三国演义》教学设计1阅读指导目标:1、掌握阅读欣赏小说的一般方法。
2、指导学生运用比较法等阅读《三国演义》中三处战斗场面,了解战役的起因经过和结果3、激发阅读名著兴趣,培养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4、学会欣赏作者的表现手法,怡情养性,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高审美能力。
评价任务:1. 了解战役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 在对比中分析描写战役场面的语句,了解作者写作方法。
阅读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谈话了解,指导阅读小说的方法1.讨论:你喜欢读名著吗?说说理由。
阅读长篇小说,你有什么好方法?2、你读《三国演义》原著还是青少年版?有什么阅读困难?怎么解决的?小结阅读小说的方法(点面结合法):(1)面:理清故事情节(2)点:抓住人物特征环节二阅读《三国演义》三处片段活动一引入片段1.你喜欢哪场三国战役?2.生思考,并回答。
1.学生自信交流自己知道的战役名称。
2.学生能够相互补充,概括出小说主要内容。
3.感受语句的描写方法。
活动二阅读片段(1)阅读片段《火烧新野》,《火烧赤壁》、《七擒孟获三气周瑜》,指导原著阅读,读通读懂。
(2)阅读、讨论三场战役的起因、经过、结果。
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
用同一记号标出相同类项。
(3)学习片段中描写战役的语句,体会描写场面语句的方法。
环节三展示提升1.同学上台展示,可以配课件给大家讲解,台下同学可以就他们的讲解进行提问。
2、小组合作表演精彩战役片段,演出人物不同的特点,以及本场战役的特色。
1.展示同学故事讲的生动形象。
台下同学注意倾听,台上台下积极互动。
2.学生配合演出,表演的生动形象。
环节四总结升华阅读拓展1、交流《三国演义》读书成果和自己的阅读方法。
2、我们不仅要了解三国名句,还要了解三国故事,三国人物性格,三国的著名战役,三国的歇后语。
课下我们继续阅读。
推荐课外阅读。
引导学生继续阅读三国,激发阅读兴趣。
附:板书设计品读“三国”战役《火烧新野》《火烧赤壁》《七擒孟获三气周瑜》《三国演义》教学设计2阅读指导目标:1、掌握阅读欣赏小说的一般方法。
三国演义读书交流教案
![三国演义读书交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dcc539168884868662d603.png)
《三国演义》读书交流会教学目标:1.交流自己对《三国演义》人物的理解,体会《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精彩。
2.分享同伴的阅读感受,深化对作品的认识,增加阅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
2.青少版的《三国演义》或原著。
活动过程:一、导入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豪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首英雄的歌。
1、诗歌欣赏这首词是明代著名诗人杨慎所写,也是《三国演义》的开卷词,这首词很好的诠释了《三国演义》。
今天我们就走进三国进行读书交流会,一起感受一下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情怀。
2、师:(出示课件),《三国演义》作者早就不陌生了,他是?——(罗贯中)再来看一下这本书的内容简介——二、“三国”知识知多少?《三国》大家已经读完了,那么大家觉得自己对三国的一些知识,典故都了解了吗?下面我来考考大家。
大家分为4组,来个竞赛,看看哪个组得分最高?注意,举手了要我喊他回答才算,自己说的不算哦~ 要是没有回答对,其他组的还可以再回答。
(一)侃侃而谈说英雄1、《三国演义》中有很多铁骨铮铮的英雄,而在他们身上也发生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我们来看看2、同学们,平时的阅读中,会遇到很多不认识的字,遇到不认识的字时,我们是怎么做的呢?(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很多同学错误地读偏旁,或者随便读个音,这些做法就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就是查字典,或者问老师、家长等,掌握正确的读音)3、考考你:《三国》中的一些“拦路虎”,你会读了吗?方天画戟千里走单骑刘禅夏侯惇马谡糜夫人(领读一遍。
然后讲解):大家注意这个多音字。
古往今来,人们大多习惯于把“刘禅”读为“刘chán”,其实,正确的读音应为“刘Shan(第4声)。
在刘禅之前,刘备收了一个干儿子,取名刘封。
后来有了自己的亲儿子,取了这个名字,将二人名字连起来便是“封禅”。
在古代,有“封禅”的说法,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三国演义 阅读交流话题
![三国演义 阅读交流话题](https://img.taocdn.com/s3/m/a56f6214ba1aa8114431d9d6.png)
《三国演义》阅读交流话题7
我心中的十大谋臣 一、选手名称(列出你认为比较厉害的十大谋臣的名字) 1.××× 2.××× 3.××× 二.选手履历(详细写。写出这写谋臣所出的比较重要的智谋,及发挥出的作用) 例:1.庞统:庞统道号“凤雏”,与孔明齐名。 水镜先生曾说:“伏龙、凤雏得一,则天下可定矣。”他随同刘备去西川,为刘 备出主意,以向刘璋借钱粮为由积聚实力,虽然没有成功,却也坚定了刘备夺取西川 的决心。可是,他胸襟不如孔明开阔,没有听进去孔明的劝告,最终被乱箭射死于落 凤坡。 2. ×××××× 3. ×××××× 三、排名。(只要列出排名就可以了。理由要在选手履历中写清楚。要排到第十名) 1.××× 2.××× 3.××× 4. ××× 5. ××× 6. ××× 7 .××× 8 .××× 9. ××× 10. ×××
《三国演义》阅读交流话题2
今天我们要讨论如下一些话题,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完成。
1、《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有很多的人物,有点让人眼花缭乱。我们 不要期望记住每一个名字,许多人不过是背景人物,好衬托出主角的 行动而已。因此,我们要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主要人物身上。你能列 举出本书中你认为最重要的20个人物吗?你能按照君主、谋臣、武将 这几个类别给他们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臣,喜欢他的人夸他 为一代霸主,不喜欢他的人又把他骂的一无是处,你是怎么看他的呢?是英雄? 是奸臣?我们今天的作业就来讨论这个话题。 题目:英雄与奸臣之辨 一、论点:(以简短、明白的话语点明你的立场,旗帜要鲜明,不能含糊) ×××××××××× 二、论据:(列举你的理由,要求证据要从书里找,要求引用文中的相关语句, 这是最重要的,以事实说话。) 1 ×××××××××× 2 ×××××××××× 3 ×××××××××× 三、总结:(对整篇文章做个一总结,再次阐明你的论点,要求能涵盖通篇文章 的想法。)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读书交流会——黄岛区新世纪小学郭蕾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小说内容,体会人物的特点,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了解部分英雄人物事迹,并能结合实例对人物做出全面的评价,从而对自己的成长有所启示,学到做人的道理。
2.通过三国知识,积累成语、歇后语、了解疑难字及名字中多音字的读法,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手法—抓住外貌等进行描写,突出个性特点,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
3.让学生会运用阅读的方法读,结合实际体会读书的快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课内课外延伸的目的。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学生阅读青少版《三国演义》;教师:制作PPT课件训练:两个主持人一名点评小博士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走进三国。
1、课前播放《三国演义》电视剧主题曲音乐。
2、导入:最近一个月,同学们都阅读了青少年版《三国演义》这本书,这节课我们用读书知识竞赛的方式来交流一下对这本书的认识。
首先有请主持人上场,大家欢迎。
2、主持人: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叫XXX,我叫XXX,今天的知识竞赛有我们两个来主持。
支持人1:我先介绍这次的知识竞赛规则。
这次比赛我们分六个小组,有四种题型:一是选择题、二是填空题、三是英雄人物竞猜题,四是人物性格分析题,每种题型按照比赛规则积分,到最后看看哪组得分最高就是冠军。
同时这节课我们还聘请了点评嘉宾,那就是和蔼可亲的语文老师,和博学多才的王xx同学。
记分员是……首先有请语文老师为我们做内容回顾,大家欢迎3、师:(出示课件),《三国演义》作者早就不陌生了,他是?——(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再来看一下这本书的内容简介——《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共120回,描写了从公元184年到280年近一百年间的风云历史,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写起,到三国归晋结束。
中间着重写了历时约半个世纪的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
书中讲述了大小战争40多次,用到了很多的计策,如:美人计、连环计、反间计、苦肉计等,其中描写了几次大战役,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描写战争的成功之作。
作者还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爱民如子的刘备,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等,围绕“忠”和“义”,表现出鲜明的拥刘反曹的仁政思想。
(过渡:下面进行三国知识竞赛)二、知识热身(由主持人进行)(一)侃侃而谈说英雄主持人1:我们先来进行第一轮比赛:侃侃而谈说英雄比赛规则:1. 5秒钟答题时间。
要求各个小组讨论后亮题板,答对一题得10分。
2.必须等主持人说“请亮题板”后再答题。
如有抢答者,倒扣10分。
课件出示:《三国演义》中有很多铁骨铮铮的英雄,而在他们身上也发生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我们来看看1、关羽因忠义两全,被后人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
他使用的兵器是()。
A.双股宝剑B.青龙偃月刀C.丈八点钢矛2、“赤壁之战”中,实行苦肉计的主角是()。
A.关羽 B 黄盖 C 蒋干3.、一次,当关羽受伤时,为他刮骨疗伤的大夫是()A扁鹊B刘备C华佗4、孔明的空城计是在()使用的。
A柳城B街亭C西城5、王允巧设“连环计”,主要是要借助()的力量消灭董卓。
A曹操B刘备C吕布主持人:下面有请博学多才的王家昊同学为我们点评这道题。
关羽使用的兵器是“青龙偃月刀”,错误!未定义书签。
读什么?(yǎn)同学们,平时的阅读中,会遇到很多不认识的字,遇到不认识的字时,我们是怎么做的呢?(提问)(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很多同学错误地读偏旁,或者随便读个音,这些做法就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就是查字典,或者问老师、家长等,掌握正确的读音)考考你:《三国》中的一些“拦路虎”,你会读了吗?方天画戟千里走单骑刘禅夏侯惇马谡糜夫人领读一遍。
然后讲解:大家注意这个多音字。
古往今来,人们大多习惯于把“刘禅”读为“刘chán”,其实,正确的读音应为“刘Shan(第4声)。
在刘禅之前,刘备收了一个干儿子,取名刘封。
后来有了自己的亲儿子,取了这个名字,将二人名字连起来便是“封禅”。
在古代,有“封禅”的说法,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刘封刘禅,由此可见,刘备想当皇帝的心思由来已久。
古人名与字多为词义贯通互补的同义词,如诸葛亮字孔明、周瑜字公瑾、鲁肃字子敬等,上述三人的名与字(即“亮”与“明”、“瑜”与“瑾”、“肃”与“敬”)皆为同义词。
看来,人名读音里隐含着许多历史文化内容。
解读完毕,谢谢大家!主持人1、真没想到三国故事的背后还有这么多知识呢!主持人2、以后我们还得关注一下姓名的学问呢。
我们来看一下这一轮的比赛结果。
(及时点评:各个小组不分胜负,下一轮继续加油啊!) 下面我们进行第二轮填空题比赛。
(二)你言我语品英雄课件出示:比赛规则:1.每组事先讨论选定一位选手起来回答问题。
全对加相应的分值,发现错误本组同学可订正,正确也可适当加分。
2.可从20分或者10分的题中选择一道合适的题来做答主持人:请各小组马上推选合适人选。
给学生几秒钟推选后,主持人:推选完毕。
20分的题: 主持人:请一组选题第一组:(20分)“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煞人。
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几句话说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个情节,其中涉及的人物是哪两个人?第二组:(20分)请问曾经当过刘备军师的“单福”其实是何人?有关他的一句歇语是什么?第三组:(20分)1、说动刘备,让他下定决心夺取益州的是谁?2、为什么庞统不被孙权重用?第四组:(20分)使张辽及赵云成名的战役各是什么战役?第五组:(20分)“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义重。
”称赞的是何人?所报答的“主”是谁?“义释”的是谁?第六组:(20分)1下面成语与何人有关:望梅止渴()乐不思蜀( ) 单骑救主()2补充歇后语。
刘备借荆州——周瑜打黄盖——10分的题:第一组:(10分)杜牧有诗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一场战役?第二组:(10分)三英战吕布指哪“三英”?第三组:(10分)在作战中眼睛被流箭射中,说:“父精母血不可弃”而把眼睛吃掉的是谁?第四组:(10分)七擒七纵是孔明用在谁身上的?“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话是谁说的?第五组:(10分)“卧龙凤雏得其一者安天下。
”其中被称为“卧龙先生”和“凤雏先生”的分别是哪两位?第六组:(10分)()是英勇的;画戟是无敌的;人品是不佳的;勒死是可惜的。
( )是莽撞的;粗中是有细的;嗓门是挺大的;睡觉是睁眼的。
主持人:这轮选择题比赛结束,我们再来看一下比赛结果。
(及时点评:高分的小组再接再厉,低分的小组多加把劲。
)下面进行下一轮比赛——抢答题,比赛规则:1、每组先确定一个抢答者,听主持人读题,当主持人说“开始抢答”后,迅速站起。
最先站起来的抢到答题权。
2、当主持人没说“开始抢答”就抢答者,倒扣十分。
3、答错者倒扣相应的分值。
抢答的题目为上一轮选择题剩下的题,请看大屏幕。
下面请博学多才的王家昊同学为我们点评:在三国故事中,有丰富的成语、歇后语、俗语等。
这些词汇对后来文化生活也产生巨大的影响。
如望梅止渴原说的是曹操利用人想到可以吃梅子就会流出口水,这样能解渴的办法,把士兵们带领到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现在比喻愿望无法实现,便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或他人。
如“周瑜打黄盖”的故事演变为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用以比喻两方面都愿意的事情。
三国演义中有一些成语、歇后语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应用,这里有几个,谁能用得上?提问(选择填空)主持人1:通过刚才的解读,让我们对三国故事中的一些成语、歇后语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主持人2、其实还有很多与三国有关的诗词呢,前面提到杜牧的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就是其中的一首, 另在还有曹植的《七步诗》,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杜甫的《蜀相》等主持人1:曹植的《七步诗》同学们都会背吧?让我们一起来背背吧。
(领头背)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一轮的比赛结果。
(及时点评:高分的小组再接再厉,低分的小组多加把劲。
)主持人:下面进行第三轮英雄人物竞猜题(三)七嘴八舌猜英雄课件随机出示题型:风险题比赛规则:1. 各小组轮流答题,谁会谁先答题,如答不上组里其余同学可以补充。
2. 每道题有三个提示,如在第一条提示后答出,可得30分,如在第二条提示后答出则得20分,第三条提示后答出得10分。
3. 三条提示后答错者不得分,答题机会给其他小组。
主持人读题,适时加分。
课件出示我们先来猜第一位三国英雄三国英雄之曹操提示一:他是三国英雄中少有的能够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者。
提示二: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
提示三:他的生活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三国英雄之诸葛亮提示一:东汉末年南阳人士。
三国时期非常杰出的外交家。
提示二:他留给后人了“智慧”、“节操高尚“的光辉形象。
提示三: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是杜甫对他的评价。
三国英雄之刘备提示一:他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吕布等人.提示二:他使用双股剑,他骑的卢马,这只马虽然克主却跃马檀溪,救了他一命.提示三:他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知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三国英雄之周瑜提示一:他文武双全,苏轼有词赞道: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提示二:他是孙策的结拜兄弟,他的妻子是小乔。
提示三:他为水军大都督时,用火攻之计大破曹操,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战。
三国英雄之司马懿提示一:孔明六出祁山的对手。
提示二: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他为“宣帝”。
提示三:他由于过于谨慎败在孔明的空城计。
三国英雄之赵云提示一:他身高八尺有余,长得魁梧英俊。
起初追随公孙瓒,后归刘备。
提示二:他曾以数十骑兵拒曹操大军,被刘备誉为“一身都是胆”。
提示三:他有勇有谋,功绩卓著,善始善终,历史学家对他的评价甚至高于关羽、张飞等人。
下面请老师为我们点评刚才同学们从人物特点描写中,一下子就猜出了是哪位英雄,这缘于作者惟妙惟肖的描写,使人物个性鲜明。
(出示课件)如单从外貌上看,我们来猜一下人物。
出示图,说说你的理由。
出示文字读(关羽、诸葛亮)出示文字,猜猜是谁?一说“两耳垂肩,双手过膝”是谁?(大耳贼)一说“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又是谁?对我们的写作有什么启示?(举例学生外貌描写句子,不同的人物就要突出不同的特点。
)罗贯中正是抓住了人物外貌中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把所有人物都描述得栩栩如生。
此外,人物的性格特点也十分鲜明,如提到张飞,我们想到的就是他的火爆脾气。
提到曹操,我们会想到“一代奸雄”。
周瑜则成了心胸狭窄、气量小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