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科学演示实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电磁铁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电磁铁
5.整理器材
将实验材料整理好。
实验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大小、线圈圈数有关。电磁铁也有南北极。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点
1.明确研究的问题
1.电磁铁磁力大小可能跟电池节数有关;
2.电磁铁磁力大小可能跟铁钉粗细有关;
3.电磁铁磁力大小可能跟导线粗细有关;
4.电磁铁磁力大小可能跟绕线圈数有关;
2.设计对比实验
1.选择一个研究因素(以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可能跟电池节数有关为例),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法。
2.边交流实验方法边演示:
保持不变的因素:铁钉一样、导线一样、线圈圈数一样、
改变的因素:电池的节数
3.选择其它因素设计实验方法,交流指点。
3.对比实验
1.建议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因素研究;
2.建议每个因素研究三次,取中间数(或平均数),这样的数据更有说服力。
3.边实验边记录数据。
4.实验总结
汇总实验数据,发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2、电磁铁
实验器材:电池2节、粗细不同的导线2根、粗细不同的铁钉2根、回形针一盒、培养皿(可用小盒子代替)

四年级科学教师演示实验报告单9份

四年级科学教师演示实验报告单9份
通过实验了解不同的液体溶解于水的方式也不同
1、在三个试管中,各盛约10~15毫升的水。 2、分别往试管中加入1~2毫升醋、酒精和实用油,充分震荡 后,静置一会儿。 3、观察、描述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器材 名称 试管 滴管 醋 酒精 食用油 水 仪器使用情况 正常 损坏及原因 实验效果 注:此表由实验教师和学生共同填写,实验员保管 单位 个 支 数量 3 3 备注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了解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实验器材
1、用同样的力度敲击标有编号的盛有不同水量烧杯 口,记录它们发出的声音。 2、重复实验3次。 3、观察
名称 筷子 烧杯 水
单位 根 个
数量 1 4
备注
实验小结
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不同
仪器使用情况 正常 损坏及原因 实验效果 注:此表由实验教师和学生共同填写,实验员保管 教师 意见
1、找一位同学在材料的另一端倾听,一位同学在一端敲 击抵住材料的音叉。 2、仔细听比较铝箔、棉线、尼龙绳、木质米尺传播声音 的效果。
名称 音叉 音叉锤 铝箔 木质米尺 尼龙绳 棉线
单位 个 个 张 把 根 根
数量 1 1 1 1 1 1 仪器使用情况
备注
实验小结
使用铝箔听不到音叉的声音,感受不到音叉的振动。 使用木质米尺听到音叉的声音较小,感受到音叉轻微的振动。 使用棉线听到音叉的声音较高,感受到音叉较强的振动。 使用尼龙绳听到音叉的声音高,感受到音叉强烈的振动。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
通过实验认识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实验器材 名称 烧杯 钥匙 搅拌棒 水 洗发液 胶水 仪器使用情况 正常 损坏及原因 实验效果 注:此表由实验教师和学生共同填写,实验员保管 单位 个 把 根 数量 2 2 2 备注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学生分组实验 )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学生分组实验 )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学校
班级
—年级—班
实验小组成员
时间
实验名称
观察土壤(P28-29)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找到土壤中的主要成分有砂、黏土、水、空气,另外还有动植物的残体和由它们腐解而产生的腐殖质。
实验器材
土壤、放大镜、培养皿、筛子、实验盘、水、烧杯、玻璃棒、塑料袋等
实验步骤
1.初步观察土壤的组成。
2.取干燥的土壤,倒入筛子中筛,观察现象并记录。
3.将土壤放入水中搅拌分散,然后静置沉降,观察沉降物的分层情况。
4.将湿润的土壤置于密封的塑料袋中;将干燥的土壤置于水中,观察现象并记录。”
观察到的现象或结论
我发现:初步观察土壤的主要组成泥土颗粒;取干燥的土壤,倒入筛子中筛,筛子上面有大块石子和大颗粒的沙,筛子下面漏下细颗粒的黏土;.将土壤放入水中搅拌分散,然后静置沉降,观察到沙子沉到水底,黏土漂浮水中,其他细小轻质杂物漂浮水面;将湿润的土壤置于密封的塑料袋中,放在阳光下过一会观察到塑料袋壁上有小水珠;将干燥的土壤置于水中,观察到从土壤里冒出小气泡。
班级
—年级—班
实验教师
时间
实验名称
比较不同土壤类型的渗水性(P32)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不同土壤类型其渗水性是不同的,渗水性由强到弱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实验器材
矿泉水瓶、湿巾纸、橡皮筋、沙质土、黏质土、壤土、水
实验步骤
L用矿泉水瓶做3个相同的漏斗。
2.往漏斗中装入等量的三种不同土壤,并做好标记。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空气有一定的质量。
实验器材
天平、皮球、打气筒
实验步骤
L给皮球打足气。

科学实验实验报告记录单

科学实验实验报告记录单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 -- 2017学年度第1 学期)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 -- 2017学年度第1 学期)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 -- 2017学年度第1 学期)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 -- 2017学年度第1 学期)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 -- 2017学年度第1 学期)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 -- 2017学年度第1 学期)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 -- 2017学年度第1 学期)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 -- 2017学年度第1 学期)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 -- 2017学年度第1 学期)( 2016 -- 2017学年度第1 学期)( 2016 -- 2017学年度第1 学期)1、折叠过滤纸。

2、将折叠好的过滤纸放入漏斗中。

3、将漏斗放在铁架台上漏斗下放好接盛滤液的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 -- 2017学年度第1 学期)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 -- 2017学年度第1 学期)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 -- 2017学年度第1 学期)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 -- 2017学年度第1 学期)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 -- 2017学年度第1 学期)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 -- 2017学年度第1 学期)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 -- 2017学年度第1 学期)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 -- 2017学年度第1 学期)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 -- 2017学年度第1 学期)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 -- 2017学年度第1 学期)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2016 -- 2017学年度第 1 学期)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 -- 2017学年度第1 学期)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 -- 2017学年度第1 学期)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步骤:
1、播种方法: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2、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3)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植物茎的作用
实验目的:认识植物茎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的作用。
(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的过程,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
(3)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1)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我们对磁铁的了解
实验目的:认识磁铁

实验器材:各种各样的磁铁、塑料小车、课件等
实验步骤:
1.描述和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磁铁的知识。
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8)
三 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目的:会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选择不同的温度计和正确使用温度计。测读温度。
实验器材:4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水温测量记录表
实验步骤:
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20℃——11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科学演示实验报告 一 上

科学演示实验报告 一 上
3.利用纸条协助测量不平整物体
刚才同学们测了不少东西,老师这里有一张纸条,哪位同学愿意上来测测看?
4.测量桌子的高度
同学们真会思考,能想到用纸带来帮忙测量。
观察到
的实验
现象
整理不同小组的数据,对比发现不同小组的结果不一样,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是为什么?




用手拃测量还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是在比较的时候用同一个人的手才更好。
实验目的
根据叶的形状、颜色、大小区分它是什么叶子。
实验
器材
落叶




秋天是落叶的季节,整理我们捡来的各种各样的树叶,我发现:我们捡来了几片叶子,共有几种树叶,什么树叶最多。
观察到
的实验
现象
树叶的形状可以辨别它是树木叶子。




根据叶的形状、颜色、大小可以辨别叶子的名称。
任课教师
实验室管理员
评定等级
任课教师
实验室管理员
评定等级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学校
刘志丹红军小学
班级
一年级
时间
实验类型
演示
实验课题
第二单元3用手来测量
实验目的
测量可以量化比较结果
实验
器材
长纸条,圆头剪刀,记号笔,软磁铁。




1.介绍用手测量的单位拃
2.试着用手来测量身边的物体
那我们就试试用手来测量我们身边的物品,看它们都有多长。
实验
器材
大小不同的恐龙或其他玩具




1图中的恐龙,哪只大,哪只小。你是怎么样比较的?

小学五年级的科学苏教版上册实验报告单.doc

小学五年级的科学苏教版上册实验报告单.doc
1.制作检测电1.把电池装入电池盒。
路2.把小电珠装入灯座,注意装小电珠时不要太用力。
3.用导线把电池盒、小灯座、开关连接起来,并留出检测线,注意所用导线两头的绝缘层一定要事先剥去。
4.检测电路的通电情况。
2.检测物品的1.预测:哪些物体能导电?
导电性能2.用检测电路分别检测物品的导电性能:将检测物品分
到看清彩虹为止。
3.学生分组实验,边实验边记录。
4.交流实验现象。(此实验也可直接用三棱镜代替,更具可操作性。1、在室外阳光下平稳放置三棱镜;2、轻轻转动三棱镜,使光线投射到室内或暗处的走廊墙壁上;3、观察光的颜色。)
2.合成彩色光1.指导学生在圆纸片上用水彩笔画出等份的七种颜色。
实验2.将铁钉插入圆纸片中心,制成一个陀螺。
实验结论: 太阳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的。
实验序号:10
实验内容: 判别导体和绝缘体(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2、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器材:
电池、电池盒、开关、小电珠、灯座、导线若干、检测物体(剪刀、铅笔、回形针、橡
皮、塑料圆珠笔等)、检测液体(自然水、纯净水、盐水)
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操作要点
实验类型: 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
1.介绍月相盒
操作要点
1.小电筒代表太阳;
2.盒中间的乒乓球代表月球;
3.月相盒周围的小孔代表一个月中在不同时候看月相;
2.观察月相盒1.学生连续观察月相盒中月相变化,注意时间变化;
中月相变化
2.边观察边记录观察结果;
3.观察总结
展示学生观察结果,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一个月中月相变
2.研究不同透1.用不同透镜观察物体,然后比较观察现象;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镜子成像的特点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镜子成像的特点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研究镜子成像的特点(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课题:2、照镜子
实验器材:平面镜、记录纸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点
1.提供实验材料
提供实验器材及辅助材料:平面镜(每位同学一块)、辅助材料——橡皮、画有一颗五角星的记录纸、印有一段文字的记录纸。
2.交流实验方法
1.讨论:你准备怎样来玩镜子?
2.交流实验方法、教师适时重点引导;
闭起一只眼睛照镜子观察现象;
直立两面镜子,不断变化镜子之间的角度,观察镜中物体的变化;
看着镜子,让笔在五角星的缝隙间“行走”;
借助镜子读文字;
3.实验研究
1.学生分组“玩”镜子;
2.学生边“象,准确描述镜子成像的特点 。
4.整理器材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光路是可逆的;镜子中的影像是与实际物体左右相反;两块直立镜子间的夹角越小,所成的像越多;镜子与物体角度不同,所成像的方向也不同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学会使用显微镜(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水滴里的生物实验器材:显微镜、滴管、纱布、载玻片、盖玻片、碘酒、吸水纸、玻片标本若干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水滴里含有草履虫等多种微生物。

显微镜是观察微生物的重要工具。

实验内容:解释地球内部结构(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地球的内部实验器材:地球构造模型(学生自制模型)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按现有的理论推测,地球内部大致可以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实验内容:解释物质的变化(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蜡烛的变化实验器材:蜡烛、火柴、垃圾盒(或培养皿)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蜡烛是固体,点着时因受热熔化成了液体,随着温度的增高,液体又转化成能燃烧的气体。

蜡烛在燃烧时,会发光发热,还会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汽、灰烬等新物质。

实验内容:探究铁钉生锈的原因(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铁钉生锈了实验器材:无锈的钉子3枚、同样大小的有盖的透明瓶子(汽水瓶、葡萄糖瓶……)3个、白开水、蜡烛、火柴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长期)实验结论: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是氧气、水同时存在。

实验内容:辨别物质的酸碱性(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变色花实验器材:紫包菜、热水、滴管、烧杯(紫甘蓝水若干)、不同的液体(白醋、碱水等)、不同的食物若干(面包片、馒头片、饼干等)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紫甘蓝水遇到酸性物质会变红,遇到碱性物质会变绿,遇到中性物质则不会变色。

实验内容:对比洗涤剂的去污效果(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4、洗衣服的学问实验器材:不同的洗衣粉若干、勺子、干净的布、烧杯和水若干、玻璃棒、天平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不同的洗衣粉去污能力是不相同的(某品牌的洗衣粉能更容易地去除污迹)。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实验报告单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序号:1实验内容: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五年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太阳和影子实验器材:手电筒、竹篾(或铁丝)、小标杆(大头针竖直插在橡皮上)实验结论: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反之影子越长。

实验序号:2实验内容:制作简易太阳钟(五年上册第一单元)实验器材:卡制片、指南针、钟表、硬纸板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太阳影子的变化,能在太阳钟上指示出时刻。

实验内容:模拟昼夜变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3、昼夜交替实验器材:投影仪(或手电筒)、地球仪、人物模型实验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

地球不停地转动,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实验内容:观察月相盒中月相变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4、看月亮实验器材:月相盒→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蛾眉月。

实验内容:光的直线传播(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光的行进实验器材:实验一:小孔板(钻有小孔的纸板或木板)、手电筒实验二:长方形纸盒、剪刀(或美工刀)、一张半透明的纸、铝箔纸(也可不用)、胶水、钉子(大头针)实验序号:6实验内容:研究镜子成像的特点(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照镜子实验器材:平面镜、记录纸左右相反;两块直立镜子间的夹角越小,所成的像越多;镜子与物体角度不同,所成像的方向也不同。

实验序号:7实验内容:研究不同透镜的特点和作用(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研究透镜实验器材:凸透镜、凹透镜、白纸实验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聚光、成像的作用;凹透镜有缩小缩小、散光、成像的作用;光线经过透镜时会发生偏折。

实验序号:8实验内容:研究太阳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的。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4、七色光实验器材:巧造彩虹——平面镜、手电筒、水槽、白张(或三棱镜)合成彩色光——白色圆纸片、铁钉、彩笔滤光实验——手电筒、红黄蓝三色玻璃纸实验序号:10实验内容:判别导体和绝缘体(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导体和绝缘体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开关、小电珠、灯座、导线若干、检测物体(剪刀、铅笔、回形针、橡皮、塑料圆珠笔等)、检测液体(自然水、纯净水、盐水)盐水、人体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如橡皮、木头、纯净水等。

小学科学演示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演示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演示实验报告单篇一:小学科学五年级演示实验报告单小学五年级科学演示实验报告单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五年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太阳和影子实验器材:手电筒、竹篾(或铁丝)、小标杆(大头针竖直插在橡皮上)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课题:4、看月亮实验器材:月相盒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课题:2、导体和绝缘体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开关、小电珠、灯座、导线若干、检测物体(剪刀、铅笔、回形针、橡皮、塑料圆珠笔等)、检测液体(自然水、纯净水、盐水)实验类型:演示实验、学生操作篇二:小学科学四年级演示实验报告单小学四年级科学演示实验报告单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空气占据空间(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课题:《空气的性质》实验器材:细木棍、两只一样的气球、细线、支架、透明胶带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将两只气球充气。

在需要刺破的地方(气球上部),事先贴上一小块透明胶带。

2、将气球系在细木棍两端。

1、用细线将气球系在细木棍两端。

2、调节木棍中间的绳套,使左右平衡。

3、刺破其中一只。

1、要在无风的环境下进行。

2、注意防止气球炸开,保护眼睛。

4、观察现象。

有充气气球的一端下降,有破损气球的一端上翘。

5、记录。

用文字或图画记录观察结果。

6、整理实验器材。

清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空气也有质量。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现象(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课题:《热空气和冷空气》实验器材:热水、集气瓶、玻璃片、透明水槽、线香、火柴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将两个一样大的玻璃瓶分别放在冷、热水槽中使之变热或变冷。

2、在热瓶中放入点燃的香,当瓶内充满烟后移走香,立即用玻璃片将瓶子盖上。

操作时动作要快,瓶口要对准。

3、将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玻璃片,观察烟的流动。

注意力集中在白烟的位置变化上。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版
实验成绩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六年级
学生人数
40人
实验形式
演示实验
实验名称
日食和月食
实验时间
5月4日
实验目的
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仪器器材
挂图、课件
仪器器材
放大镜
实验过程
1、让放大镜靠近观察树叶、报纸、纸等物体,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然后移动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树叶、报纸、纸等图像大而清楚。
2、放大镜尽量靠近眼睛。放大镜不动,移动树叶、报纸、纸等物体,直至树叶、报纸、纸等图像大而清楚。
实验结果
发现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呈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4月6日
实验目的
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仪器器材
设计实验方案、铁钉、螺栓等
实验过程
1、将第一个瓶子中灌满清水,放进钉子后加盖,用蜡烛油将瓶口的缝隙封严。
2、将第二个瓶子的内壁尽量烘干,放进钉子后迅速加盖并密封。
3、将第三个瓶子内灌进少量的清水,放进钉子后有一部分在水面外,不封口,使其与外面的空气接触。
4、将上述装置放到同一个地方,留待观察。
3、过渡引申:我们说的是我们现有的物质,对于岩石、房屋、马路在变化么?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么?说出你的依据。
实验结果
学生了解了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
教师批注
实验有序
实验成绩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六年级
学生人数
40人
实验形式
演示实验
实验名称
观察铁锈
实验时间
4月6日
实验目的

2022年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2022年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课题
电磁铁旳磁性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旳
实验器材
导线、大铁钉、电池、指南针、大头针
实验环节
1、电磁铁旳制作与磁性检查:将导线缠绕在大铁钉上,用电池组装电路。手持大铁钉旳一头,用另一头去吸大头针(可互换去试吸)
2、检查南北极:将大铁钉旳一头接近指南针,观测哪一端是南极?观测哪一端是北极?
3、电磁铁两极变化:(1)绕线方向不变,变化电流方向;(2)变化绕线方向,电流方向不变。
2、让学生分别变化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旳位置和数量,观测杠杆尺旳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实验结论
变化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旳位置和数量,杠杆尺旳状态会有所变化。
备注:实验前应将杠杆尺调到平衡状态;
实验课题
轮轴旳研究
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
实验目旳
通过实验研究轮轴旳特点,从而使学生懂得合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实验器材:轮轴实验装置。轴粗细相似,轮大小不同旳轮轴、钩码、线、铁架台。
4、支点到力点旳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旳距离时比较物重和拉力大小。
5、填好实验报告册,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
1、杠杆均有支点、力店、重点。
2、支点到力点距离不小于支点到重点旳距离时省力。支点到力店旳距离不不小于支点到重点旳距离时费力。支点到力点旳距离等于支点重点旳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实验课题
滑轮组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旳
1对旳组装定滑轮和动滑轮
2懂得定滑轮和动滑轮旳作用,让学生探究滑轮旳秘密。
实验器材
简朴机械实验箱、钩码、测力计
实验环节
1、组装一种定滑轮、挂上钩码,用测力计测出拉力
2、组装一种动滑轮,挂上钩码,用测力计测出拉力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实验报告单1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实验报告单1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序号:1实验内容: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五年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太阳和影子实验器材:手电筒、竹篾(或铁丝)、小标杆(大头针竖直插在橡皮上)实验结论: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反之影子越长。

实验序号:2实验内容:制作简易太阳钟(五年上册第一单元)实验器材:卡制片、指南针、钟表、硬纸板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太阳影子的变化,能在太阳钟上指示出时刻。

实验内容:模拟昼夜变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3、昼夜交替实验器材:投影仪(或手电筒)、地球仪、人物模型实验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

地球不停地转动,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实验内容:观察月相盒中月相变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4、看月亮实验器材:月相盒→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蛾眉月。

实验内容:光的直线传播(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光的行进实验器材:实验一:小孔板(钻有小孔的纸板或木板)、手电筒实验二:长方形纸盒、剪刀(或美工刀)、一张半透明的纸、铝箔纸(也可不用)、胶水、钉子(大头针)实验序号:6实验内容:研究镜子成像的特点(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照镜子实验器材:平面镜、记录纸左右相反;两块直立镜子间的夹角越小,所成的像越多;镜子与物体角度不同,所成像的方向也不同。

实验序号:7实验内容:研究不同透镜的特点和作用(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研究透镜实验器材:凸透镜、凹透镜、白纸实验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聚光、成像的作用;凹透镜有缩小缩小、散光、成像的作用;光线经过透镜时会发生偏折。

实验序号:8实验内容:研究太阳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的。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4、七色光实验器材:巧造彩虹——平面镜、手电筒、水槽、白张(或三棱镜)合成彩色光——白色圆纸片、铁钉、彩笔滤光实验——手电筒、红黄蓝三色玻璃纸实验序号:10实验内容:判别导体和绝缘体(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导体和绝缘体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开关、小电珠、灯座、导线若干、检测物体(剪刀、铅笔、回形针、橡皮、塑料圆珠笔等)、检测液体(自然水、纯净水、盐水)盐水、人体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如橡皮、木头、纯净水等。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鹦鹉站立制作实验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搞一名大科学家实验器材:彩色卡纸一张、剪刀、回形针实验类型:教师模拟、学生操作方式实验结论:回形针分别别在鹦鹉的脚的两侧,可以使鹦鹉平稳站立在手指上。

实验内容:蜗牛观测实验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校园里的小动物实验器材:蜗牛一只、大号餐盘、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醋、啤酒、玻璃片实验类型:教师放到食物展位上展现实验实验结论:上述食物,蜗牛只吃菜叶,如用书上几种材料,蜗牛除了菜叶还喜欢黄瓜。

遇到醋或者酒之类刺激物体,蜗牛会立刻缩回到壳里。

实验内容:水的毛细现象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奇妙的水实验器材:不同颜色的水、纸巾;粉笔、纱布、塑料片、玻璃片(2块,在其中一块玻璃片上绕上几圈透明胶);两支粗细不一样的玻璃管;实验类型:教师模拟实验、学生操作方式实验实验结论:水能沿着缝隙或小孔向上“爬升”,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孔隙越小,水爬升得越高。

实验内容:水的特性探究实验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奇妙的水实验器材:滴管、一元硬币、烧杯、回形针每组一盒;戳好洞的可乐瓶一只、水盆一个;大小烧杯各一只、橡皮泥一块、50克砝码一只、细线一根。

实验类型:水的表面张力为学生操作方式实验,可以喷气的水和可以飘浮的水为教师模拟实验,水的熔化实验为学生操作方式实验会团结的水:水面会成一个圆弧形,因为表面的水有一股相互之间拉着的力,可以承受一点的重量。

可以喷气的水:瓶子上方小孔的水喷气的距离将近,下方小孔的水喷气的距离远,因为孔越高,受水的压力越高,所以箭不远;孔边线越高,水的压力也越大,所以箭得最北。

会托举的水:开始小烧杯浮在大烧杯里,放入砝码后仍会浮在水中,但位置下降了,大烧杯里水位上升了。

放得砝码越重,水位越高,小烧杯沉得越低,直至沉入底部。

“曹冲称象”就是用了这个原理,表现出古代人民的智慧。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作者:————————————————————————————————日期:班级四年级班实验者全体学生时间实验名称一、体验静电现象实验器材塑料梳子或笔、碎纸屑实验步骤1、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纸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再一次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结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实验注意事项指导教师:评定等级班级四年级班实验者全体学生时间实验名称二、让小灯泡发光实验器材导线1根、电池1节、小灯泡1个。

实验步骤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2、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小灯泡亮了。

实验注意事项选择两种连接方式,正确连接并点亮小灯泡。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科学实验报告单班级四年级班实验者全体学生时间实验名称三、连接带灯座的电路实验器材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各1个、导线2根。

实验步骤组装电路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

2、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3、将小灯泡安装在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小灯泡亮了。

4、拆分器材5、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小灯泡亮了实验注意事项1、正确连接电路,认清电池正、负极。

2、放置电路短路或者断路。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班级四年级班实验者全体学生时间实验名称四、连接串联电路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灯泡、灯座各2个、导线4根。

实验步骤1、把电池装入电池盒里,把灯泡装在灯座上。

2、用导线把电池、灯泡、逐个串接法连起来。

使2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3、拆分器材4、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串联是电路的一种连接方式。

湘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师生实验报告单

湘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师生实验报告单

设计理由:给橡皮泥球绑上漂浮的泡沫板,使沉入水底的橡皮泥球漂浮起来。

依次尝试大小不同的泡沫板,验证需要多大的泡沫板橡皮泥球才会漂浮起
实验名称:设计制作航道浮标
实验仪器:空矿泉水瓶(泡沫塑料块、牛奶盒、、空易拉罐、空玻璃瓶)、配重用的水、线和铁块(橡皮泥)等
实验记录:
我的猜想:制作航道浮标要有上浮物和下沉物。

实验步骤:
1. 寻找合适的材料:上浮物(泡沫、空矿泉水瓶)下沉物(铁块、石头)、连接用的线、橡皮泥。

2.总体结构示意图
3.下水实验发现浮标没有立起来。

4.完善和改进。

将矿泉水瓶中加入适量人沙子,并固定在瓶口位置,使矿泉水瓶可以直立在水面。

给瓶子包上红色,更加醒目。

实验现象:制作的航道浮标能浮在水面上,又不被流水冲走。

实验结论:
航道浮标上轻下重,直立漂浮,就能达到不被流水冲走的目的。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实用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实用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班别:组长:实验内容:鹦鹉站立制作实验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做一名小科学家实验器材:彩色卡纸一张、剪刀、回形针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的尾部挂重物,可以降低它的重心,重心越低,物体越稳定。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班别:组长:实验内容:蜗牛观察实验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校园里的小动物实验器材:蜗牛一只、大号餐盘、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醋、啤酒、玻璃片实验类型:教师放在食物展台上展示实验醋或者酒之类刺激物体,蜗牛会立刻缩回到壳里。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班别:组长:实验内容:水的毛细现象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神奇的水实验器材:不同颜色的水、纸巾;粉笔、纱布、塑料片、玻璃片(2块,在其中一块玻璃片上绕上几圈透明胶);两支粗细不一样的玻璃管;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操作实验得越高。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班别:组长:实验内容:水的特性探究实验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神奇的水实验器材:滴管、一元硬币、烧杯、回形针每组一盒;戳好洞的可乐瓶一只、水盆一个;大小烧杯各一只、橡皮泥一块、50克砝码一只、细线一根。

实验类型:水的表面张力为学生操作实验,会喷射的水和会托举的水为教师演示实验,水的溶解实验为学生操作实验会团结的水:水面会成一个圆弧形,因为表面的水有一股相互之间拉着的力,可以承受一点的重量。

会喷射的水:瓶子上方小孔的水喷射的距离近,下方小孔的水喷射的距离远,因为孔越高,受到水的压力越低,所以射不远;孔位置越低,水的压力也越大,所以射得最远。

会托举的水:开始小烧杯浮在大烧杯里,放入砝码后仍会浮在水中,但位置下降了,大烧杯里水位上升了。

放得砝码越重,水位越高,小烧杯沉得越低,直至沉入底部。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班别:组长:实验内容:研究纸年级: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1、纸实验器材:报纸、A4白纸、餐巾纸、卡纸、放大镜、滴管、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纸的特点主要有:1、沿着报纸纹路裁出的纸条更结实,逆着纹路的纸条易断;2、被撕过的纸的边缘是有很多毛毛的纤维,说明纸是由纤维组成的;3、纸的吸水性、透光性有强有弱;4、纸的吸水性、透光性和纤维分布的疏密有关系,而横向、纵向的结实程度和纤维的分布方向以及纤维本身的结实程度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