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诗赏析

合集下载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赏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赏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赏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是一首经典的田园诗,深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转向对田园风光的赞美,流露出诗人如释重负的心情和对自然的向往。

一、作品原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年少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情,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

错误地陷落到世俗的种种束缚中,转眼间远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之鸟怀念以前生活的树林,池塘之鱼思念旧日嬉戏的深潭。

我愿到南面的田野去开荒,依着拙朴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围绕着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八九间茅草屋。

生长茂盛的榆树柳树遮蔽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罗列在屋前。

远处邻村的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轻柔而缓慢的飘升着袅袅炊烟。

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端有雄鸡不停啼鸣。

庭院内没有尘俗杂事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久困于官场生活,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耕园田。

2、注释少:指少年时代。

适俗:适应世俗。

韵:气质、情致。

一作“愿”。

丘山:指山林。

尘网:世俗的种种束缚。

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做官十三年)。

一说,此处是三又十年之意(习惯说法是十又三年),诗人意感“一去十三年”音调嫌平,故将十三年改为倒文。

羁(jī)鸟:笼中之鸟。

恋:一作“眷”。

池鱼:池塘之鱼。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南野:南面的田野。

一作“南亩”,指农田。

野:一作“亩”。

际:间。

守拙(zhuō):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方宅:宅地方圆。

一说,“方”通“旁”。

荫(yìn):遮蔽。

罗:罗列。

《乡村四月》的全诗翻译赏析

《乡村四月》的全诗翻译赏析

《乡村四月》的全诗翻译赏析《乡村四月》的全诗翻译赏析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四月》的全诗翻译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村四月》的全诗翻译赏析 1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州,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1、山原:山陵和原野。

2、白满川:指河流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3、川:平地。

4、子规:杜鹃鸟。

5、如:好像。

6、才:刚刚。

7、了:结束。

8、蚕桑:种桑养蚕。

9、插田:插秧。

翻译:山陵、原野间草木茂盛,远远望去,葱葱郁郁;稻田里的色彩与天光交相辉映,满目亮白。

杜鹃声声啼叫中,天空中烟雨蒙蒙。

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了起来,村里没有一个人闲着。

他们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的事情又要开始插秧了。

[简析]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

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

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赏析1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今乐清市淡溪镇)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

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与繁忙。

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

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

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

那是雾吗?烟吗?不,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

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原文及翻译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原文及翻译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原文及翻译赏析《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今天店铺为你精心整理了《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原文及翻译赏析,希望你喜欢。

《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原文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注释①梅子:指梅树的果实,成熟时呈金黄色。

②杏子:指杏树的果实。

杏树是落时乔木。

叶子宽卵形,花单性,白色或粉色,果实圆形,成熟时黄红色,味酸甜。

③肥:指果实饱满,已成熟。

④麦: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子实用来磨面粉,也可用来制糖或酿酒。

⑤稀:稀疏,很少。

⑥日长:白天变长了。

日,指白天。

⑦篱落:篱笆。

用竹子、芦苇、树枝等编成的遮拦的东西,一般环绕在房屋、场地等的周围。

⑧惟有:只有。

⑨蛱蝶:蝴蝶的一类,成虫:赤黄色,幼虫灰黑色,身上有很多刺。

有的吃麻类植物的叶子,对农作物有害。

《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翻译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简析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

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赏析此组诗为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范成大在石湖养病时创作的,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各十二首,共六十首,都是描写乡村生活——农村景物、风俗人情和农民生活。

【写田园风光的诗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写田园风光的诗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写田园风光的诗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归田园居【魏晋】陶渊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拔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归田园居【魏晋】陶渊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拔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田园言怀【唐】李白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田园作【唐】孟浩然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

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

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

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

冲天羡鸿鸪,争食羞鸡鹜。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

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春中田园作【唐】王维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淇上田园即事【唐】王维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

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

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

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秋中雨田园即事【唐】耿湋漠漠重云暗,萧萧密雨垂。

为霖淹古道,积日满荒陂。

五稼何时获,孤村几户炊。

乱流发通圃,腐叶著秋枝。

暮爨新樵湿,晨渔旧浦移。

空馀去年菊,花发在东篱。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关于田园风光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山水田园诗赏析

山水田园诗赏析

山水田园诗赏析渭川田家王维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1。

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

解析:此诗描写的是初夏傍晚农村夕阳西下、牛羊回归、老人倚杖、麦苗吐秀、桑叶稀疏、田夫荷锄一系列宁静和谐的景色,表现了农村平静闲适、悠闲可爱的生活。

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家生活图景也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反映,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诗的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重心和灵魂,前文写了那么多的“归”,实际上都是反衬,以人皆有所归,反衬自己独无所归;以人皆归得及时、亲切、惬意,反衬自己归隐太迟以及自己混迹官场的孤单、苦闷。

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赏析:全诗描绘初夏时节,雨过天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田园风光,农民抓紧了雨过天晴的有利时机而突击耕种的情形。

使新晴景象与农民劳作融为一体,构成一幅景色优美且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

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眷恋田园的情怀。

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1)。

解析:安禅:为佛家术语,指身心安然进入清寂宁静的境界,在这里指佛家思想。

毒龙:佛家比喻俗人的邪念妄想。

见《涅槃经》:“但我住处有一毒龙,想性暴急,恐相危害。

”这是一首写游览的诗,主要在于描写山中古寺之幽深静寂。

此诗意在写山寺,但并不正面描摹,而侧写周围景物,来烘托映衬山寺之幽胜。

最后看到深潭已空,想到佛经中所说的其性暴烈的毒龙已经制服,喻指只有克服邪念妄想,才能悟到禅理的高深,领略宁静之幽趣。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赏析:以花落、月出、鸟鸣等动景,衬出环境的幽静,富有生机而不枯寂。

山静,人的心境更静,一种安静、闲适跃然纸上。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

王维的田园诗及赏析

王维的田园诗及赏析

王维的田园诗及赏析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更是多不胜数。

下面店铺带来的是王维的田园诗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空气凉爽,仿佛已经到了秋天。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注释⑴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⑵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刚刚。

⑶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⑷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

浣:洗涤衣物。

⑸随意:任凭。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消散,消失。

⑹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

留:居。

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孙实亦自指。

反映出无可无不可的襟怀。

鉴赏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

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

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

“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

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

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

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

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

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息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

人与自然的和谐画卷——陶渊明田园诗赏析

人与自然的和谐画卷——陶渊明田园诗赏析

人与自然的和谐画卷——陶渊明田园诗赏析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田园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以下是对这些著名诗篇的简要赏析: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一个与社会隔离、充满自然美景的世外桃源。

诗人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在诗中,他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世界,人们与大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

《归园田居》是陶渊明的另一篇代表作,诗中描绘了他回到田园生活的场景。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诗中,他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充满生机的田园世界,人们在那里过着简单、自由、快乐的生活。

《饮酒》是一首饮酒诗,诗人通过饮酒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在诗中,他描绘了一个自在、豪放、充满自由的饮酒场景,人们在那里享受着自由和快乐。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篇关于他的传记。

诗中,诗人对五柳先生的敬佩和赞美,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诗中,他描绘了一个充满智慧和修养的世界,人们在那里享受着宁静和安详。

这些诗篇描绘了陶渊明所见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画卷,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敬和赞美。

这些诗篇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至今仍然被广泛传诵和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翻译和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翻译和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翻译和赏析《四时田园杂兴》翻译和赏析《四时田园杂兴》作者是宋朝文学家范成大。

其古诗全文如下: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前言】《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

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注释】四时:四季。

耘田:锄地。

绩麻:把麻搓成绳,搓麻绳。

儿:男人(农夫)。

女:女人(农妇)。

各当家:每人都负有专责,独当一面。

童孙:幼童。

供:从事参与。

傍:靠近。

【翻译】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鉴赏】这首诗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绩”是搓的意思。

“耘田”即除草。

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

这是男人们干的活。

“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

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

“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

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

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陶渊明的田园诗赏析

陶渊明的田园诗赏析

陶渊明的田园诗赏析陶渊明的田园诗赏析导语:陶渊明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堪称第一位田园诗人。

他的诗歌涉及题材比较多,但是最主要的特色还是平和自然,以“素”美区别于其他诗人。

下文是应届毕业生网为您整理的陶渊明田园诗赏析,欢迎阅读!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五首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ài)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虚里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xiàn)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hè)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简单赏析:这里描写的一切,是极为平常的。

你看: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但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以其清淡平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我们面前,使人悠然神往。

这不是有点儿像世外桃源的光景吗?这些描写初读起来,只觉得自然平淡,其实构思安排,颇有精妙。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

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

翁卷的田园诗《乡村四月》赏析

翁卷的田园诗《乡村四月》赏析

【导语】《乡村四⽉》是南宋诗⼈翁卷创作的⼀⾸七⾔绝句。

这⾸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对乡村⽣活的热爱之情。

下⾯就给⼤家介绍下翁卷的《乡村四⽉》,欢迎阅读! 《乡村四⽉》 宋•翁卷 绿遍⼭原⽩满川,⼦规声⾥⾬如烟。

乡村四⽉闲⼈少,才了蚕桑⼜插⽥。

【赏析】 “绿遍⼭原⽩满川,⼦规声⾥⾬如烟”两句写江南农村的⾃然美景:四⽉的江南,⼤概繁华已落尽,只剩下绿⾊的树叶、绿⾊的⼩草,以及绿⾊的⼭坡、绿⾊的原野,这是⼀个“绿遍⼭原”的世界。

四⽉,是⼀个多⾬的季节,⾬后的稻⽥充溢着⽩茫茫的⽔,那原野上的河道也是⽩茫茫的,还有空中弥漫着的⽩茫茫的烟雾,乍⼀看,这⼜是⼀个“⽩满川”的世界。

“绿遍⼭原⽩满川”句,“绿”写树⽊葱郁之景,“⽩”写⽔天相映之象,⾊调⼗分鲜明,境界极其开阔。

这个⽩绿相杂的世界,笼罩着淡淡的“烟霭”,其实这并不是烟雾,⽽是如烟似雾的细⾬。

细⾬中⼜时不时传来⼏声杜鹃鸟的啼鸣,仿佛瞬间划破了⾬中江南静谧的天空。

“⼦规声⾥⾬如烟”句,以烟喻⾬,展现了江南烟⾬朦胧之美;以催耕的鸟声,为画⾯平添了⽆限的⽣机。

这两句选取江南特征性的景物,寥寥⼏笔就把江南⽔乡初夏时特有的景⾊勾勒出来。

扩展阅读:翁卷的作品风格 翁卷等“永嘉四灵”专攻五律。

其诗多咏景物,写野逸之趣,追求⼀种平淡简远的情调。

注重字句的锤炼和对偶声韵。

如:“轻烟分近郭,积雪盖遥⼭。

”(《冬⽇登富览亭》)。

“⼀阶春草⽣,⼏⽚落花轻。

”(《春⽇》)“梅花分地落,井⽓隔帘⽣(《晓对》)”等等都是真切浑朴的秀句,为⼈传诵。

翁卷的诗多采取⽩描的⼿法,诗风显得较为平易,简约中有⼀份清淡的韵味,“贵精不求多,得意不恋事”正是他的创作原则。

翁卷不仅擅长写⼭⽔诗,由于他⽣活在社会下层,熟悉民情风俗,因此他也创作出了⼀些反映和关注现实、同情民⽣疾苦、揭露社会不合理现象的诗作。

他的《东阳路旁蚕妇》诗,虽短短七⾔,却把蚕妇的⾟苦⽣活和她所承受的经济压⼒写得⼊⽊三分:“两鬓樵风⼀⾯尘,采桑桑上露沾⾝。

20首经典山水田园诗

20首经典山水田园诗

20首经典山水田园诗《饮酒·结庐在人境》【魏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作品赏析:《饮酒二十首》作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其《饮酒·其五》可谓是历来受世人所推崇,所赞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何等的情怀?诗人借饮酒来抒情写志,把热爱田园的生活和自身高洁的人格抒写的脱俗于人与大自然之外,又融入其中,耐人寻味,不可言传。

《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品赏析:作为山水诗的名篇,《山居秋暝》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美;两个字——绝美;三个字——绘画美,音乐美,诗歌美,自然美、人格美、理想美、社会美;四个字——完美无瑕!诗人不仅把绘画美,音乐美,诗歌美三者结合的完美无瑕,而且还把自然美、人格美、理想美、社会美融为一体,细细品读,耐人寻味。

难怪世人点评道:总无可点,自是好。

王维的山水诗与田园诗界限难分,因为在王维的诗中,不仅能读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无限境界,更能读出“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中有田,田中有山”的自然形态,事实上,山水诗与田园诗有着明显的区别,这首诗是王维田园诗中的绝世经典之作。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作品赏析:这是一首平淡如水却又浓如酒的田园诗,诗人将田园之景、农家之事、朋友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把老朋友邀请来做客,举杯饮酒、闲谈家常的田园生活抒写的淳朴自然、简朴亲切、清新恬静、感情真挚,被誉为自唐以来田园诗中的千古佳作。

诗人不只是在应一次邀,喝一杯酒,也是在画一幅有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更是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一种无限的向往。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赏析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赏析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赏析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赏析陶渊明作品的语言平淡,但这平淡是把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平易的语言表达出来;表意易读懂,其内涵还需细细品味,但又富有情致和趣味。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赏析篇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是一首著名的田园诗,是作者辞官回乡后的次年写下的。

作者在晋安帝义熙元年,主动辞去了彭泽县令,决意退隐田园,从此不再出仕。

次年写了《归园田居》组诗五首,描写自己离开官场时的愉快心情,赞美躬耕生活和田园风光。

本诗是《归园田居》组诗中的第一首,叙述弃官归田的原因、归田之后的村居生活、重返自然的愉快心情。

首先来看一下本诗的大意。

我这个人从小就不喜欢而且没有逢迎世俗的本性与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本领。

我向往那远离官场仕途的田园山林和宁静纯朴的田园生活。

但自己却糊里糊涂不幸地“误落”入污浊而又拘束的官场,这一去就是三十年啊,我的心中有着太多的懊悔与感慨。

我正像鸟恋归林、鱼思故渊一样地思恋美好的大自然,重获自由。

如今,我回到田野之间,在南野过着农耕生活,坚守着自己的节操刚直不阿。

住宅周围有土地,有茅屋,有富有天然之美的村居环境,安宁静谧,娴静优美,清新喜人,这一切是那样的自由与美好,谁又能体味我那摆脱“樊笼”、“尘网”之后如释重负的轻松与欢欣呢!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村落依稀可见,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扬。

我的门庭里没有尘世间的琐事,娴静的屋子里,我可以享受属于自己的静谧的时光。

这次我挣脱官场羁绊,从樊笼尘网中永远回到自由天地,所以心中有一种特殊的喜悦之情和清新之感。

古诗词赏析杜牧的田园诗与人生哲思

古诗词赏析杜牧的田园诗与人生哲思

古诗词赏析杜牧的田园诗与人生哲思杜牧是唐代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田园诗作品不仅展现了美丽的自然景物,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思。

以下是对杜牧的田园诗与人生哲思的赏析。

田园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它以田园生活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恬静宁和的向往。

杜牧的田园诗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丰富的自然景物,并融入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杜牧的田园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引起读者的共鸣。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大自然的深深热爱。

比如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他描绘了秋天的宁静美景:“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银筝一何怨,络纬秋未了。

”通过细腻的描写,读者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夜晚微凉的风,闻到淡淡的香雾。

这种细腻而生动的描写方式,使杜牧的田园诗变得鲜活而有趣。

其次,杜牧的田园诗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思。

他通过描绘田园生活,诗人们生活态度,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表达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例如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他通过描写秋天的凉爽和宁静,暗示着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宁和。

在《江南春》中,他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田园生活,表达了对恬淡宁静生活的向往。

杜牧的田园诗还经常以“归田园”的主题出现。

他以诗人的视角,把自己置身于田园之中,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在他的诗集《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他写道:“竹树影浮寒,霜光如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这些诗句反映出诗人心中对过去时光的记忆和思念,并渴望回归自然和田园生活。

总之,杜牧的田园诗作品不仅以其细腻的描写引起了读者的共鸣,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思。

通过对大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生活意义的思考,他表达了对恬淡宁和生活的向往。

杜牧的田园诗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对自然景物还是对人生哲思的赏析,都使人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杜牧的作品。

国学欣赏:山水田园诗的鉴赏与练习

国学欣赏:山水田园诗的鉴赏与练习

诗歌鉴赏3 山水田园诗鉴赏一、例析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归园田居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山居秋瞑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辛夷坞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小结:山水——风光优美(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情怀田园——生活恬然二、思想内容A、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

B、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

C、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D、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

E、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

三、明确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白描3.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四、写景的方法①描写角度——如近景与远景、俯视与仰望等;②描写顺序——如从外到内、从近到远等;③描写方法——如正面与侧面、实景与虚景(现实与想象、神话,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粗笔勾勒(白描)、远近结合、点面结合、五觉(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结合、声色结合等。

五、课堂练习: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6分)待储光羲不至[唐]王维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要欲:好像。

了自:已经明了。

空复情:自多情。

(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2分)答:(2)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4分) 答: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古人的田园诗】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古人的田园诗】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古人的田园诗】原文注释、翻译赏析古人的田园诗中国古代得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得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入、渔夫等得劳动为题材。

下面是古入得田园诗,请参考!1、《春曰田园杂兴十二首》宋·范成大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曰看蚕生。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奇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

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社下烧钱鼓似雷,曰斜扶得醉翁回。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骑吹东来里巷喧,行春车马闹如烟。

系牛莫系門前路,移系門西系碡边。

寒食花枝插满头,蒨裙青袂几扁舟。

一年一度游山寺,不上灵岩即虎丘。

郭里入家拜扫回,新开醪酒荐青梅。

曰长路好城門近,借我茅亭暖一杯。

步屧寻春有好怀,雨余蹄道水如杯。

随入黄犬搀前去,走到溪边忽自回。

种园得果廑赏劳,不奈儿童鸟雀搔。

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纲盖樱桃。

吉曰初开种稻包,南山雷动雨连宵。

今年不欠秧田水,新涨看看拍小桥。

桑下春蔬绿满畦,菘心青嫩芥苔肥。

溪头洗择店头卖,曰暮裹盐沽酒归。

2、《晚春田园杂兴十二首》宋·范成大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

自撷溪毛充晚供,短篷风雨宿横塘。

湖莲旧荡藕新翻,小小荷钱没涨痕。

斟酌梅天风浪紧,更从外水种芦根。

胡蝶双双入菜花,曰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湔裙水满绿苹洲,上巳微寒懒出游。

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新绿园林晓气凉,晨炊蚤出看移秧。

百花飘尽桑麻小,来路风来阿魏香。

三旬蚕忌闭門中,邻曲都无步往踪。

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

污莱一棱水周围,岁岁蜗庐没半扉。

不看茭青难护岸,小舟撑取葑田归。

茅针香软渐包茸,蓬櫑甘酸半染红。

采采归来儿女笑,杖头高挂小筠笼。

海雨江风浪作堆,时新鱼菜逐春回。

荻芽抽笋河魨上,楝子开花石首来。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

古代经典田园诗词及赏析

古代经典田园诗词及赏析

古代经典田园诗词及赏析诗是最富于哲理意味的文学样式,它是文学领域中最“讲理”的品种。

感情来源于思想。

思想同样也是诗的内容的组成部分。

我在此整理了古代田园诗词及赏析,供大家参阅,盼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古代田园诗词及赏析11山居秋暝王维〔唐代〕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便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

描绘了秋雨初晴后黄昏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气,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得意的满意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善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奇的感受。

它像一幅清爽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舒适美丽的抒情乐曲,表达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2游山西村陆游〔宋代〕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详细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表达不尽之游兴。

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

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风俗和谐地统一在完好的画面上,构成了美丽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风格。

此诗题材比较一般,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3过故人庄孟浩然〔唐代〕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舒适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伴侣的情意。

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对这种生活的憧憬。

全文非常押韵。

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

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爽隽永。

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辞的过程。

【王维的田园诗】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王维的田园诗】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王维的田园诗】原文注释、翻译赏析关于王维的田园诗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人,盛唐时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

以下是关于王维的田园诗,欢送阅读。

《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度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ps:此诗作于王维隐居辋川蓝田时期,诗中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流露出诗人对淳朴田园生活的深深眷爱,是王维田园诗的一首代表作。

《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ps:这首小诗以诗人山行时所见所感,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

《渭川田家》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ps:此诗描绘的是渭水两岸的农村生活,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暮归图,反映了诗人渴望有所归,羡慕平静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心情,流露出诗人在官场的孤苦、郁闷。

《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ps:辛夷坞,蓝田辋川风景胜地,王维辋川别墅附近。

此诗描写的即是辋川风物。

《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ps:这是一首充满禅机禅意的诗,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

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给人一幅悠然自得画面感。

《春中田园作》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ps:此诗写出了春天的欣欣向荣和农民的愉快欢欣,结尾那么表达远行者对乡土的眷恋。

全诗健康活泼,清新醇朴。

《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ps:初夏的乡村,雨过天晴,诗人眺望原野,那景色就如一幅画。

悯农原文及赏析

悯农原文及赏析

悯农原文及赏析悯农,是唐代文学家李绅的作品,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首脍炙人口的田园诗。

本文将介绍悯农的原文及赏析。

【悯农原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赏析】李绅在悯农中以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和生存困境的关切,揭示了社会存在的不公与农民阶级的辛苦生活。

下面我们具体来分析这首诗的赏析:首先,诗的开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直接勾勒了农民劳作的轨迹和结果。

春天撒下一粒粟子,经过耕种、耕耘,秋天就能收获万颗子。

这句描述简洁明了,画面感强烈,将农民的劳作和农作物的成果直接呈现出来。

接着,李绅以“四海无闲田”直指社会的问题。

这句话表明了田地已经全部被利益者占有,农夫没有闲置的土地可以务农。

这种社会现象让农夫们无法有收入,最终导致他们饿死。

这句话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深刻描绘出农民的贫穷和困境。

然后,诗人运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句话生动地表现了农民劳作的艰辛。

这句话勾勒出农民在酷暑中累死累活地辛勤劳作的场景,表现了农民努力耕耘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农民的敬佩之情。

最后,诗的结尾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形象地揭示了农民辛劳努力所带来的结果。

虽然农民艰辛耕作一年,但他们最终只能得到维持生计的那一点点粮食,而无法享受他们辛苦努力带来的成果。

这句话让人触动于心,从而引发对农民困境的深思。

总结起来,李绅的《悯农》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通过精准的文字描写和形象的写作方式,深刻表达了对农民的关切和农民阶级所面临的困境,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农民的辛苦生活。

这首诗语言简练,既有力量又充满情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首永不衰老的佳作。

【结束语】通过对悯农原文及赏析的介绍,我们可以深刻理解李绅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这首诗不仅是对农民生活的关切,更是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尽管诗中描绘的是唐代农民的苦境,但其主题和情感却具有跨越时代的普遍性。

这首《悯农》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激发了对社会问题的深思。

山居秋暝诗歌赏析

山居秋暝诗歌赏析

山居秋暝诗歌赏析
摘要:
一、山居秋暝诗歌概述
二、山居秋暝诗歌意象分析
三、山居秋暝诗歌意境解读
四、山居秋暝诗歌艺术特色
五、总结
正文:
【一、山居秋暝诗歌概述】
《山居秋暝》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田园诗。

这首诗以山居秋天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卷。

诗人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闲适田园生活的向往。

【二、山居秋暝诗歌意象分析】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描绘了山雨初晴、空气清新、秋意渐浓的景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则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照耀下的松树和泉水流淌的美景。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宁静的山水画面。

【三、山居秋暝诗歌意境解读】
整首诗歌意境深远,抒发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描绘中,诗人表现了山间村民的淳朴生活和丰收的喜悦。

这种意境让人感受到与世无争、宁静致远的田园生活魅力。

【四、山居秋暝诗歌艺术特色】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意境的营造上。

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手法,将山居秋天的景色展现得栩栩如生。

同时,诗中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使诗歌具有更深厚的内涵。

【五、总结】
《山居秋暝》是王维创作的一首描绘山水美景、抒发田园情怀的佳作。

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艺术特色,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悠闲田园生活的向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最后两句,说作者坐在湖边观看那些 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 情。诗人借了这句谚语来暗喻自己有 出来作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 引荐。

谢谢观看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 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 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 二泽,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 北岸,好象要摇动岳阳城似的。“气蒸 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便也会联想起 王维的诗句:“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 空”。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意思是;面对浩瀚的洞庭湖,自己意 欲横渡,可是没有船只;生活在圣明 的时世,应当贡献出自已的力量,但 没有人推荐,也只好在家闲居,这实 在有愧于这样的好时代。言外之意希 望对方予以引荐
田园诗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作者简介

(公元689--公元740),本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 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 之为孟山人。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 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 门山。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不宽。孟诗绝大 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 ji ) 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 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王孟",虽远不如王诗境界 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他们是山水田园诗派的 代表。代表作有《春晓》《过故人庄》《早寒江上有怀》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晚泊浔阳望庐山》《送王昌龄之 岭南》
背景

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 至中书令,为人正直。孟浩然想进入 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 给予引荐。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 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这首 诗洞庭湖写得气势浩瀚.
析赏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 湖水。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 阔大的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 水里。“浑太清”即水天相接。这两 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