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防疫小常识
(完整版)卫生防疫基本常识
班前安全教育指导内容之九——卫生防疫基本知识卫生防疫工作关系到施工现场各个人员的个人健康,搞好个人卫生防疫,可以有效防备传得病、流行病的发生和流传。
特别是夏天做好防蚊蝇举措,可以有效的起到防备肠道疾病和流行性传得病,比如肠胃炎、疟疾等。
个人做好“四勤五不” :勤洗手、勤沐浴、勤剪指甲、勤打扫卫生;不喝生水、不吃不洁净食品,不随处大小便,不随处吐痰,不乱扔垃圾。
一、施工区卫生1.施工现场要保持整齐卫生,场所平坦,道路通畅,无杂物、积水;2.施工现场禁止大小便,若有随处大小便要对有关人员进行处罚;3.施工区、生活区有明确区分,地区卫生负责人做好检查工作;4.施工现场零落资料和垃圾要实时清理,垃圾暂时寄存点实时整理清运;5.楼内清理的垃圾,要用容器或小推车关闭运送到地面,禁止高空抛撤;6.施工现场主要道路每天准时打扫、洒水保洁,防备浮土扬尘。
二、生活区、宿舍卫生1.工人宿舍要实时清理打扫,保持室内整齐卫生、无异味;2.宿舍内个人物件有序摆放,不得乱扔乱放;3.宿舍内禁止寄存大批生熟食品和原资料;4.宿舍内生活垃圾实时清理,垃圾倾倒在指定的垃圾站或垃圾桶内;5.生活废水、污水实时排放,做到生活区内无污水,无污物;6.生活区有专人负责卫生管理工作,各工种工人应做好配合工作;7.生活区垃圾站、垃圾桶准时进行洁净消毒,防备蚊蝇滋长;8.宿舍内冬天取暖禁止使用燃煤炉等燃煤取暖设备,防备发生煤气中毒;三、食堂卫生1.食堂工作人员应体检合格,获得健康证上岗作业;工作人员应注意勤洗手等保持个人卫生洁净;2.食堂内外环境整齐,采纳有效的除去苍蝇、老鼠、蟑螂等害虫的举措;3.食堂地面、灶面洁净无积水、杂物,生熟食品分开摆放,生熟刀具分开使用;4.餐具、灶具等食品容器,一定洗净消毒,灶具用后必洗净干净;5.禁止采买和使用腐败变质、霉变生虫、冲洗不洁等可能对人体有害的食品和原资料;6.禁止使用和食用未经检疫查验的的肉类及其制品,防备疾病的传染和发生;7.禁止使用和食用各样高出保质期的食材制品,禁止使用来路不明的大包散装盐和亚硝酸盐。
小学生公共卫生安全知识小常识
小学生公共卫生安全知识小常识小学生公共卫生安全知识小常识汇总小学生公共卫生安全知识小常识汇总如下:1.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常识2.饮食卫生常识3.环境卫生常识4.除“四害”5.近视的预防与治疗6.卫生防疫常识7.健康用眼常识8.正确的刷牙姿势9.良好的卫生习惯10.怎样预防感冒11.正确洗手方法12.健康饮食搭配13.交通安全知识14.游泳安全常识15.自然灾害自救互救知识16.日常安全常识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帮助,也希望你可以主动遵守卫生规定,保护好自己的健康。
小学生公共卫生安全知识小常识归纳小学生公共卫生安全知识小常识归纳如下:1.上下楼梯向右行,不要拥挤。
2.不吃零食,不喝生水,不要暴饮暴食。
3.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的东西。
4.禁止在马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
5.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进陌生人的家。
6.安全使用天然气,注意用气安全。
7.禁止在没有人的时候,私自外出。
8.放学后及时回家,不在路上逗留,不与陌生人交谈。
9.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不替陌生人通风报信。
10.讲究个人卫生,注意个人卫生。
11.做好春季防病工作,注意流行病、传染病的预防。
12.遇到火灾,不心慌,要冷静,想办法。
小学生公共卫生安全知识小常识大全小学生公共卫生安全知识小常识大全1.沙尘暴天气注意事项沙尘暴会造成大气污染,在沙尘暴天气中,呼吸道疾病患者明显增多。
沙尘暴天气时,空气中沙尘杂质增多,可引起各种过敏性疾病发作。
因此,在沙尘暴天气中,应注意以下几点:__减少外出沙尘天气时,空气中的沙尘颗粒物较多,外出易被沙尘污染,引起各种过敏性疾病发作。
呼吸道疾病患者、对花粉过敏者以及哮喘病人等敏感人群应尽量减少外出。
__关闭门窗沙尘天气中,尘埃通过呼吸进入人体肺部,很容易导致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因此,在沙尘天气中,应关闭门窗,尽量避免外出。
__外出时戴口罩沙尘天气中,空气中的颗粒物较多,外出时戴口罩可以有效防止颗粒物进入体内,降低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预防疫情小常识8条
预防疫情小常识8条
预防疫情小常识8条
1.做到勤洗手,常开窗通风透气。
2.不传谣,不信谣,主动配合防疫人员检查。
3.不吃野味,不到人员密集的场合去。
4.吃海鲜等肉类食品之前要煮熟。
5.出门外出要带口罩,对自己及其他人负责,进门要消毒。
6.秋冬季是呼吸道流行性传染病的高发时期,请大家一定要注意做好防护。
尽量减少外出,疫情防控不容懈怠,要坚持非必要不出国的原则。
7. 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条件下,请大家积极预防诺如病毒等秋冬季传染病。
重视秋冬季传染病预防和食品安全,了解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知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请大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一旦发现有“呕吐、腹泻”符合“诺如病毒感染病”症状的人,一定要第一时间进行上报。
8.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自己及家人的身体情况如有咳嗽、胸闷、发热等异常变化,要及时向各社区上报,绝对不允许隐瞒。
震后卫生防疫常识
震后卫生防疫常识人民网[ 2008年5月29日星期四]1. 为什么大灾之后要防大疫?地震发生后,灾区群众精神上受到打击,正常生活规律被打乱,机体免疫力下降;卫生条件极差,大量房屋倒塌,下水道堵塞,尸体腐烂变臭,垃圾遍地,污水流溢,加之灾后人群的大量聚集,极易引发一些传染病并迅速蔓延;震后媒介生物和宿主动物随环境变迁,增大了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等爆发的可能。
历史上不乏大灾后出现大疫的例子。
因此,在震后救灾工作中,疫情的防控任务十分繁重。
2. 震后要预防哪些疾病?(1)肠道传染病,如痢疾、甲肝、伤寒、霍乱、感染性腹泻等。
(2)虫媒传染病,如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等。
(3)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炭疽、狂犬病等。
(4)经皮肤破损引起的传染病,如破伤风、气性坏疽、钩端螺旋体病等。
(5)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如流脑、麻疹、流感等。
(6)食源性疾病,如食物中毒。
3. 如何预防控制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由粪便排出病原体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经水、食物传播。
通常起病急,主要症状为呕吐、腹痛、腹泻等。
防控肠道传染病要做到:(1)保护水源,特别是生活饮用水,免受污染。
(2)消毒生活饮用水。
(3)注意饮食卫生。
(4)注意环境卫生,消灭蚊蝇。
(5)及早发现病人,按规定时期隔离。
(6)进行疫苗接种。
4. 震后怎样预防虫媒传染病?夏季发生地震后,易出现蚊蝇。
而蚊蝇是乙型脑炎、痢疾等传染病的传播者。
要做好以下预防工作:(1)清扫卫生死角,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毒杀虫药水,消除蚊蝇孳生地,降低蚊蝇密度。
(2)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被蚊虫叮咬。
(3)进行疫情监测,根据疫情监测动态,及时给易感人群接种乙脑疫苗,同时做好相关药物的储备。
5. 震后灭蚊蝇的主要方法有哪些?(1)飞机喷药杀灭:用飞机喷洒超低的容量杀虫剂,是大面积杀灭蚊蝇的理想方法。
(2)地面喷药杀灭:对面积较大的居民点、坍塌的建筑物、厕所、粪堆、污水坑、垃圾堆,以及挖掘、掩埋尸体现场等处进行喷雾。
小学生抗疫小常识8篇
小学生抗疫小常识8篇小学生抗疫小常识1(一)洗手篇1、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传染?(1)勤洗手。
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
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增强体质和免疫カ。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产生过度疲劳。
(4)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
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
(5)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6)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
2、洗手在预防呼吸道传播疾病中的作用?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WHO及美国CDC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
3、正确洗手需掌握六步洗手法:第一步,双手手心相互搓洗(双手合十搓五下)第二步,双手交叉搓洗手指缝(手心对手背,双手交叉相叠,左右手交换各搓洗五下)第三步,手心对手心搓洗手指缝(手心相对十指交错,搓洗五下)第四步,指尖搓洗手心,左右手相同(指尖放于手心相互搓洗搓五下)第五步:ー只手握住另ー只手的拇指搓洗,左右手相同搓五下第六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各搓五下。
4、哪些时刻需要洗手?(1)传递文件前后(2)在咳嗽或打喷嚏后(3)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4)吃饭前(5)上厕所后(6)手脏时(7)在接触他人后(8)接触过动物之后(9)外出回来后5、旅途在外没有清水,不方便洗手,怎么办?可以使用含酒精消毒产品清洁双手。
人冠状病毒不耐酸不耐碱,并且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
75%酒精可灭活病毒,所以达到ー定浓度的含酒精消毒产品可以作为肥皂和流水洗手的替代方案。
十个防疫小知识简短四篇
【导语】避免⾃⼰和亲⼈遭受传染病感染看起来是⼀项艰巨的任务。
除了显⽽易见的流⿐⽔和咳嗽等症状以外,你可能还需要知道更多切实可⾏的预防措施。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忧考⽹教育频道!【篇⼀】⼗个防疫⼩知识简短 01 戴⼝罩,测体温, 常态防护做到位。
02 少扎堆,不聚集, 公勺公筷⽤起来。
03 节假⽇,少串门, ⽹上信息传祝福。
04 ⼀⽶线,保持好, 公共场所少停留。
05 ⾮必要,不离乐, 风险地区禁前往。
06 外地回,要报告, 健康管理要遵守。
07 备年货,列清单, 电⼦⽀付省时间。
08 冷链品,慎购买, 检测证明要看清。
09 有症状,早诊治, 健康异常要说明。
10 抗新冠,重预防, 严防严控别懈怠。
【篇⼆】⼗个防疫⼩知识简短 ⼗个防疫⼩知识⼀、处理⾷物时注意⽣熟分开 近期,冷链⾷品及其外包装频频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因此在处理⽣鲜/冷冻⾷物时要特别注意⽣熟分开,防⽌交叉污染。
⼗个防疫⼩知识⼆、排队等候时保持⼀⽶距离 新冠病毒可通过近距离飞沫喷溅传播,排队等候时⼈员容易聚集,应注意保持1⽶以上距离。
⼗个防疫⼩知识三、清洁时别忘⼿机等⼩物件 新冠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播,⼿机、⿏标、键盘等⾼频接触的⼩物件尤其要注意清洁,定期消毒。
⼗个防疫⼩知识四、使⽤公厕期间全程佩戴⼝罩 公共厕所容易藏污纳垢,加上⼈员流动较⼤,若消毒不及时,环境中容易残留病毒。
进⼊公共厕所时应先戴好⼝罩。
⼗个防疫⼩知识五、在电梯、电*等密闭场所时注意个⼈防护 在狭⼩的空间,⼈与⼈之间距离⼩,环境密闭、空⽓不流通,更利于新冠病毒传播。
⼗个防疫⼩知识六、戴⼝罩时要正确佩戴 ⼝罩是预防新冠病毒的重要防线,正确佩戴⼝罩除了能预防新冠肺炎,还能预防流感等其他呼吸道疾病。
⼗个防疫⼩知识七、上班途中需谨慎 正确佩戴⼀次性医⽤⼝罩。
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具,建议步⾏、骑⾏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班。
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具时,务必全程佩戴⼝罩,途中尽量避免⽤⼿触摸车上物品。
卫生防疫小常识
卫生防疫小常识卫生防疫小常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卫生防疫小常识,以预防传染病和保持身体健康。
以下是七个方面的建议:1.勤洗手,保持双手清洁双手是细菌和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接触公共设施、食物和其他人之后,我们的手很可能被细菌和病毒感染。
因此,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在接触眼睛、鼻子和嘴巴等易感染部位之前。
在洗手时,应使用肥皂和水,搓洗至少20秒,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2.勤换衣物,保持身体清洁我们的身体表面也可能成为细菌和病毒的滋生地。
因此,要勤换衣物,保持身体清洁。
特别是在出汗后,应尽快更换干净的衣服。
此外,被褥和枕头等床上用品也应定期清洗和更换。
3.勤通风,减少室内细菌滋生室内环境中的细菌和病毒也可能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要勤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通风可以减少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数量,同时也可以让房间保持干燥,防止细菌滋生。
4.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呼吸道感染患者是细菌和病毒传播的主要源头之一。
如果发现身边有人出现呼吸道症状,应尽量避免与其近距离接触。
同时,我们也可以采取戴口罩等措施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传播风险。
5.定期进行消毒,消除病毒传播为了防止病毒和细菌的传播,我们应定期对常用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例如,手机、键盘、鼠标等物品可以使用酒精棉片或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
此外,室内环境也应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6.合理饮食,保持身体健康合理饮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们应该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同时,我们还应该避免摄入过多的油脂、糖分和盐分等不健康食品,以减少患疾病的风险。
7.充足休息,增强身体免疫力充足的睡眠是增强身体免疫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们应该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以保持身体和精神健康。
此外,我们还应该避免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免影响身体免疫力和健康状况。
总之,卫生防疫小常识是预防传染病和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我们应该注意勤洗手、勤换衣物、勤通风、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定期进行消毒、合理饮食和充足休息等方面的问题,以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卫生防疫小常识
卫生防疫小常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卫生防疫是至关重要的。
它不仅关乎我们个人的身体健康,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公共卫生安全。
以下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实用的卫生防疫小常识。
一、个人卫生首先,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防疫的基础。
要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
洗手时要用流动的水,并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搓揉至少 20 秒,包括手心、手背、手指缝、手腕等部位。
每天要洗脸、刷牙、洗澡,保持身体清洁。
头发也要定期清洗,避免油脂和污垢的堆积。
另外,注意口腔卫生也很重要。
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定期更换牙刷。
如果有口腔疾病,要及时就医治疗。
二、饮食卫生饮食卫生对于身体健康和防疫同样不可或缺。
选择新鲜、干净的食材,不吃变质、过期的食物。
在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食品标签。
烹饪食物时,要确保食物熟透,尤其是肉类、蛋类和海鲜。
生熟食品要分开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餐具要定期消毒,可以用开水煮沸或者使用消毒柜。
就餐时,尽量使用公筷公勺,减少病菌传播的风险。
还要注意饮水卫生,喝烧开的水或者经过净化处理的水,不喝生水。
三、环境卫生保持居住和工作环境的清洁卫生是防疫的重要环节。
定期打扫房间,擦拭家具和地面,清理垃圾,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床上用品要经常换洗,在阳光下晾晒,以杀灭病菌和螨虫。
卫生间要保持干燥、清洁,定期消毒马桶、洗手池等容易滋生细菌的地方。
公共场所如商场、超市、车站等,人员密集,容易传播病菌。
要避免触摸公共物品,如扶手、电梯按钮等,如果触摸了,要及时洗手。
四、出行卫生在出行过程中,也要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如果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公交车、地铁等,要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
如果需要乘坐长途交通工具,如飞机、火车等,要提前准备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消毒湿巾等。
在旅途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尽量少在车厢内走动。
到达目的地后,要及时洗手、更换衣物,对携带的物品进行消毒。
五、社交卫生在社交活动中,要注意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过于亲密的接触。
四年级小学生防疫安全手抄报内容5篇(最新)
1.四年级小学生防疫安全手抄报内容:预防流感病毒的方法1.提高自身免疫力。
可以通过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抵抗病毒。
正常的工作、生活,学习应劳逸结合,过分疲劳,导致抵抗力下降、极易感染病毒性感冒。
加强营养,均衡饮食,饮食宜清淡,要多食富含高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儿童不宜进食冷饮。
2.坚持用冷水洗脸,增强鼻粘膜对空气的适应能力。
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根据天气添衣御寒。
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和身体的免疫力。
另外,在感冒流行期间,尽量少去人口稠密的地方,经常洗手。
当身体稍感不适,轻度口干,鼻塞时就立即吃药,多喝水,注意保暖和休息,使病情及时好转。
3.空调使用空调前前应先清洗,避免当中的大量病菌随风吹出;室温控制在24℃以上,保持室内外温差不超过7℃,避免体温调节中枢负担加重;睡觉时注意空调或电扇勿直吹头部等。
4.夏季出汗多、消耗大,应补充足够的营养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可适当食用鱼、肉、蛋、奶和豆类食品补充蛋白质,多食用新鲜蔬果以摄取维生素C,以及多吃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苦瓜、桃子、黄瓜、绿豆等。
5.服用预防药物后,一般可使感冒的发病率降低50%左右。
另外,体质较弱的人也可以提前注射疫苗来预防感冒。
6.注意卫生,清洁卫生要注意,防止病从口入。
勤洗手、洗澡,勤换衣,勤晒被褥,房间经常通风。
身边如有感冒患者,注意保持距离!感冒高发季节,尽量少到人员密集场所。
7.学习相关知识,了解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防治,发现感冒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同时需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减少活动,多喝水。
2.四年级小学生防疫安全手抄报内容:如何预防流感1、常洗手。
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过的地方存活3个小时,所以你应经常洗手。
2、小心封闭的空间。
空气不好的办公室、教室等是很容易传染上感冒的地方。
因此我们应该做到每天让办公室教室等人多的空间多通风。
也可以用淡盐水使你的鼻子经常保持湿润。
3、大量喝水。
大量的水可以将病毒从你身上冲走,并防止脱水症的发生,而脱水症则是感冒的并发症之一。
卫生防疫小常识
卫生防疫小常识随着疫情的肆虐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卫生防疫已经成为当下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
为了保障个人和社会的安全,每个人都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卫生防疫小常识。
本文将从个人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和社交礼仪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和讨论。
一、个人卫生个人卫生是保持健康的基础,下面列举几点个人卫生小常识,帮助您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
1.经常洗手:洗手是预防疾病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正确洗手的步骤是先用流水湿润双手,涂抹适量的肥皂,揉搓双手至少20秒,包括手背、手指缝和指尖,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2.正确咳嗽与打喷嚏礼仪: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避免将病菌传播给他人。
使用一次性纸巾后,要及时丢弃并洗手。
3.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选择新鲜、卫生的食材,注意合理搭配食物,避免生吃海鲜和不煮熟的肉类。
4.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打扫居住的房间,保持空气流通。
经常擦拭家具和表面,特别是易受污染的地方,如门把手、桌面等。
二、公共场所卫生除了个人卫生,公共场所的卫生也是防疫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公共场所卫生的小常识。
1.勤洗手:去公共场所后,进门立即洗手,并避免触摸自己的脸部。
如果没有条件洗手,可以使用含有酒精的洗手液进行清洁。
2.佩戴口罩:在拥挤的公共场所或有疫情风险的地区,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降低传染风险。
选择符合标准的口罩,并正确佩戴、使用和处理。
3.保持社交距离:在人群中尽量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和拥挤场合。
4.避免触摸公共物品:尽量避免接触公共场所的物体,如电梯按钮、扶手、公共电话等,如果必须接触后,及时使用洗手液进行清洁。
三、社交礼仪在日常社交中,我们也需要遵守一些卫生礼仪,以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1.不握手、拥抱:在疫情期间,可以选择其他方式表示问候和友好,如微笑、鞠躬等,避免身体接触。
2.尽量避免聚会:减少大型聚会和群体活动,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3.及时就医: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主动就医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预防疫情小常识8条
预防疫情小常识8条
预防疫情小常识8条
为了预防疫情,我们需要注意以下8点小常识:
1.经常洗手,每次至少20秒,使用流动的水和肥皂或洗手液。
2.出门需要戴口罩。
咳嗽或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和袖子盖住口鼻。
3.避免聚集,不去拥挤的地方。
4.室内需要更多的通风。
5.不要吃。
6.吃熟食需要在吃之前把食物彻底煮熟。
7.不要相信谣言,也不要相信来自网络上未知来源的信息。
8.在室外活动后、咳嗽手捂后、饭前便后应使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疫情防护小知识——学生居家防护篇
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准备体温计、口罩和消毒用品等防疫用品。
2.主动做好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建议早晚测量体温。
3.开窗通风,增加室内空气流通,每天2-3次,每次20-
30分钟。
4.家庭环境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
5.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勤晒衣被;注意个人卫生惯,不
随地吐痰,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6.加强营养,科学饮食,适量运动,保障睡眠,提高身体免疫力。
7.在室外活动后、咳嗽手捂后、饭前便后应使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8.不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禽肉蛋要充分煮熟后食用。
9.不串门、不聚众、不聚餐、不相互请吃。
防疫小常识
防疫小常识一、小学生怎样预防疾病知识1、我们在平时学习之余,要多参加体育锻炼,如跳绳、跳步、打球等,只有我们的身体强壮了,疾病才不能乘虚而入。
2、我们的教室、家里要经常开窗通风以保持空气的新鲜,流通。
3、平时要尽量少去人多,拥挤,尤其是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
4、我们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
5、根据气候变化注意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6、不能偏食,平时要多吃些蔬菜,水果,多喝水。
7、家里的生活用品,和衣服、被子(在天气好的时候要勤洗、勤晒)8、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能过于疲劳,因疲劳容易使我们的抵抗力下降。
9、对卫生防疫制订安排的各种预防接种,我们一定要按时去接种。
因为很多的预防接种,都是针对特定的季节,特定的疾病,卫生防疫部门都是作了精心安排的,和麻腮风疫苗,流脑疫苗,流感疫苗等。
接种以后,还是可以起到一定预防的作用的。
另外,对于过敏体质的小朋友来讲,因为自然界中的过敏源有很多很多:如花粉、虫蠕、动物羽毛、冷的空气,所以要特别注意:如对花粉过敏的,在花粉播散期要减少户外活动,特别是公园里,鲜花房,家里不养猫、狗等小动物,不用地毯,外出戴口罩等。
我想,大家如能做到以上几点,一定会拥有一个强壮的身体。
中小学生常见6种疾病早预防近视眼就好像是学生的职业病。
据统计,小学生的近视眼患病率在30%到40%,初中生为40%到50%,高中生的患病率则在60%以上。
一旦近视,对学习、工作都会造成一定的妨碍,所以,爱护双眼,正确用眼才是预防近视的良方。
下面是专家开具的护眼药方:1、用眼不可过劳。
2、近距离用眼,需要间歇性休息。
3、照明亮度要适中。
4、充足的营养。
眼睛是非常忙碌的细胞组织,需要大量的营养和能量。
5、睡眠充足。
6、巧看电视。
看电视其实是项极其用眼的劳动,不过也有一些窍门儿可以帮助您保护双眼。
一是看电视距离起码在1米以外,1米半以上最好。
电视和室内光线反差不能太大,特别是在晚上不要熄灭所有灯光看电视。
预防传染病的小常识
预防传染病的小常识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传播给其他人的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因此了解如何预防传染病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预防传染病的小常识。
1. 勤洗手: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基本的措施之一。
用肥皂和流水洗手,特别是在接触了公共场所、动物或是垃圾后,务必要洗手。
洗手的正确步骤是先湿手,然后涂抹肥皂,搓揉双手、手指、指甲缝和手腕等部位,最后用水冲洗干净并用干净的纸巾擦干。
2. 避免接触病原体:尽量避免与病人近距离接触,特别是对于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如流感、肺结核等,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避免与患者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
此外,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等,以免感染禽流感等疾病。
3. 健康饮食:均衡的饮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从而预防传染病。
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禽肉、豆类等。
同时,避免过量摄入油腻食物和含糖饮料,以免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4. 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开窗通风可以有效地减少室内细菌和病毒的滋生,尤其是在冬季或是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地区,要特别注意室内通风。
5. 戴口罩:在疫情期间或者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佩戴口罩是一种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口罩可以阻挡飞沫传播,减少病原体的传播风险。
选择合适的口罩,确保佩戴正确,及时更换湿润或是破损的口罩。
6. 注重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每天洗澡,保持身体清洁。
使用干净的毛巾、牙刷和其他个人物品,避免与他人共用。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避免直接用手遮挡。
7. 定期接种疫苗: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疫情和个人情况,定期接种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一些传染病,如流感、麻疹、水痘等。
儿童和老年人是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
8. 避免前往疫情高发地区:在疫情高发地区,尽量避免前往,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卫生健康,传染病防控,应急救护知识宣传栏
卫生健康,传染病防控,应急救护知识宣传栏一、卫生健康意识的重要性卫生健康意识是指人们对保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的认识和观念。
良好的卫生健康意识是人们维护健康、预防传染病的基石。
适当的个人卫生习惯能够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播,例如勤洗手、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掩口鼻等。
二、传染病的防控传染病是指能够在人与人之间通过传染媒介(如空气、水、食物、昆虫叮咬等)传播的疾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传染病防控措施:1.注重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勤洗手、经常更换衣物、保持环境清洁等。
2.食品安全注意:避免生食、熟食分开,定期消毒厨房、餐具,选择新鲜、绿色、有保障的食品。
3.接种疫苗:根据疫情和个人实际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接种疫苗,增强免疫力。
4.注意饮食卫生:养成饮食清淡、烹饪彻底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生、腐坏食物,妥善保存和加热食品。
5.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6.避免接触传染源:减少到人群密集处活动,尽量避免接触有传染疾病的人。
三、应急救护知识当意外事故或突发疾病发生时,了解应急救护知识能有效地处理紧急情况,挽救生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急救护技能和知识:1.心肺复苏(CPR):以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为主要手段,维持心脏氧供,延长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时间。
2.创可贴的正确使用:及时处理小伤口,使用合适的消毒液清洁伤口,保护伤口不受污染,并用适当大小的创可贴进行覆盖。
3.烧伤处理:迅速将烧伤部位放置在冷水下冲洗或用冷湿敷料冷敷,避免使用牙膏、白酱油等涂抹。
4.远离危险区:当发生危险事故时,尽量保持冷静,并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5.呼叫急救电话: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记住当地的急救电话号码,并及时拨打求救。
6.急救箱的配备和使用:在家庭和单位中储备急救箱,了解急救箱中的物品用途,并学会正确使用。
通过持续的卫生健康宣传和培训,提高公众对卫生健康、传染病防控以及应急救护知识的认知水平,进而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卫生防疫小常识
卫生防疫小知识卫生防疫知识1、不要喝生水,生水中带有病菌、病毒,喝下去很简单患病。
要喝水,应该喝开水,或许喝经过消毒办理卫生合格的水。
2、不要吃未洗净的瓜果。
未洗净的瓜果,或用河畔水洗的瓜果,皮上可能沾有病菌病毒,吃了很简单生病。
3、不要吃过期食品。
过期的食品会分解、产生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因此不可以吃,吃了简单引起严重的结果。
4、不要吃馊饭菜。
饭菜馊了此后,即便经过从头蒸煮,吃了依旧有害。
5、不要吃或尽量不吃凉拌菜。
环境卫生条件差,凉菜特别是凉菜在制作过程中简单污染,最好不要吃,假如必定要吃,应注意凉菜的卫生,同时吃一些生大蒜。
6、不要吃霉米面。
生霉的米面含有毒物,人吃了有害。
呼吸道传得病的防治 1 、养成优秀的个人卫生习惯:(1)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饰口鼻。
不要随处吐痰,不要任意抛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
( 2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浑浊的毛巾擦手。
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刻洗手。
( 3 )不要与别人共用水杯、洗刷器具、餐具。
2 、增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挡力(1)增强户外活动和耐寒锻炼。
注意均衡饮食,保证充分歇息。
( 2 )注意环境卫生。
在传得病流行季节尽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3 、做好防备(1)应尽量防止与呼吸道传得病症状病人的接触。
( 2 )如出现发热、咳嗽、头痛、呕吐等症状,应实时就医。
4 、接种疫苗可减少感染的时机或减少症状。
流感、流脑、水痘、麻疹等都可接种疫苗。
肠道传得病防治肠道传得病,主假如经食品、饮用水、平时生活接触等门路进行流传。
注意环境卫生,养成优秀卫生习惯,把住“口手两关” ,是防病的重点。
肠道传得病最重要的防治举措是切断流传门路,防备“病从口入” ,即讲究个人卫生,养成优秀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与不洁的生冷食品、饮料等。
你拍一我拍一,勤洗手脸常换衣;你拍二我拍二,预防疾病要切记;你拍三我拍三,开窗通风把气散;你拍四我拍四,蔬菜水果要常吃;你拍五我拍五,喷嚏咳嗽手稍捂;你拍六我拍六,刷牙洗脸不可以丢;你拍七我拍七,锻炼身体要早起;你拍八我拍八,污垢场所不去耍。
防疫知识题汇总
防疫知识题汇总一、单选题题库(20道)1.肺炎英文名称是?A.SARS-CoVB.COVID-19C.MERS-CoVD.正确答案:B解析:XXX2月21日发布《关于修订肺炎英文命名事宜的通知》,决定将“肺炎”英文名称修订为“COVID-19”,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保持一致,中文名称保持不变。
2.以下哪种人群易感染新冠肺炎?A.婴幼儿C.老年人B.青壮年D.人群普遍易感正确答案:D解析:XXX发布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指出,人群普遍易感。
3.以下哪项措施可预防新冠肺炎?A.生理盐水洗鼻子B.在家熏醋C.削减大型聚会D.喝板蓝根正确答案:C解析:削减大型聚会,目标是削减人员流动,削减人员聚集,阻断病源传播,削减大众区域的交叉感染风险。
4.疫情期间,公众前往医院就医的原则为?A.提前预约和准备,削减就医时间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C.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捂开口鼻D.患者与陪同家属可不带口罩陪同前往正确答案:A解析:前往医院时,应尽可能事先通过网络或电话了解拟就诊医疗机构情况,做好预约和准备,熟悉医院科室布局和步骤流程,减少就诊时间。
5.身体健康的普通人,使用后的废弃口罩该怎么处理?A.丢到“其他垃圾”桶B.送到医院处理C.把口罩烧掉D.以上都不正确正确答案:A解析:1月29日,XXX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级以上市环卫主管部门规范废弃口罩投放,对于普通人日常使用口罩,可直接丢入“其他垃圾”桶,严禁回收及分拣。
6.关于咳嗽和打喷嚏时的注意事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或胳膊肘遮掩口鼻B.咳嗽和打喷嚏时应用双手遮掩口鼻C.把打喷嚏时用过的纸巾放入有盖垃圾桶D.打喷嚏和咳嗽后最好清洁双手正确答案:B解析:咳嗽和打喷嚏时应当用纸巾或胳膊肘遮掩口鼻,不要用双手遮挡,以免将病毒残留在双手上,导致将病毒传播到他处。
7.关于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多饮水,包管身材足够的水分B.多吃新鲜水果蔬菜C.包管肉类煮熟后食用D.多吃野生动物正确答案:DA.将外出穿的衣物脱下,更换成家居服B.拆除口罩后,扔进垃圾桶,不随意放置C.处理完口罩和衣物,进行洗手消毒D.关闭窗户,不让外界空气进入正确答案:D解析:从室外进入室内,应打开窗户,让家里保持5-10分钟的通风。
小学生卫生知识PPT课件
目录
01 个人卫生 02 饮食卫生 03 环境卫生 04 防疫知识 05 健康生活习惯
01 个 人 卫 生
勤洗手
个人卫生
勤洗手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可以有效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洗手方法
使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洗手部,特 别是手指间、指甲和手腕等容易
携带细菌的部位。
定期洗澡
个人卫生
餐具清洁的重要性
餐具清洁是饮食卫生的基础,可 以有效预防疾病传播。
清洁步骤
使用温水和洗洁精清洗餐具,确 保每个角落都清洗干净,然后彻 底冲洗。
存放方法
餐具清洗后应存放于干燥、通风 的地方,避免潮湿和细菌滋生。
食物煮熟
小学生应牢记食物煮熟的重要性,确保食 物在烹饪过程中充分杀菌消毒,避免病从 口入。
小学生应该养成定期洗澡的习惯,保持身体清洁,预防疾病。
保持衣物 整洁
01
个人卫生
勤洗衣,保持衣物整洁, 是个人卫生的基础。
02
卫生习惯
从小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有助于身体健康。
03
生活习惯
衣物整洁也能体现一个人 的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习惯,从小养成良 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培养 好的个人卫生。
02 饮 食 卫 生
餐具清洁
生活习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 等,有助于维护环境卫生。
垃圾分类处理
环境卫生
通过垃圾分类处理, 可以提高生活环境 的卫生状况,减少 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环保意识
垃圾分类处理是环 保意识的一种体现,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 培养人们的环保意 识。
资源利用
垃圾分类处理可以 将可回收的垃圾进 行再利用,减少对 自然资源的消耗。
幼儿园疫情防控小常识3篇
幼儿园疫情防控小常识3篇幼儿园疫情防控小常识1篇疫情尚未结束,防控仍须坚持。
面对如此严峻的疫情环境,幼儿园和家长都需要加以重视,为认真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Prime;常态化防控策略,有效控制和降低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风险,保障全园师幼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请师幼及其家属做好常态化疫情个人防护。
从现在到2月底,这两个月非常关键,如果挺过去,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胜利就来了。
疫情防控责任重大,我们一起行动01安全出行,错峰接送。
家长接送幼儿时要严格按照幼儿园的接送时间,严格按照封闭式管理模式,家长不得进入幼儿园。
请各位家长让幼儿准时上幼儿园,接受晨检方可入园。
02家长要配合幼儿园做好健康监测若孩子出现发热、干咳等可疑症状,应主动告知老师并暂停入园。
对于身患传染性疾病或者具有相关症状的幼儿,请凭医疗机构开具的复课证明入园,否则我园按照相关要求有权拒绝入园。
03时刻关注自身健康,提高防护意识。
减少不必要的异地外出,有中高风险区域旅行史的必须如实上报,积极主动检测。
对于老师发送的摸排要求,要如实上报。
04保证充足睡眠与均衡饮食。
充足优质的睡眠、均衡膳食有助于提高机体的抵抗力,3-6岁儿童应保证每天睡眠11-12小时。
饮食最好食物多样,谷物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大豆制品。
鸡蛋、瘦肉应适量,吃清淡少盐膳食,不吃鱼、海鲜和冷冻类食品。
防疫知识再宣传,健康传递你我他01体温检测疫情防控,从我做起。
进入冬季,一些具有传染性的病毒和细菌也开始蠢蠢欲动,疫情防控常态化仍在继续。
常态化疫情防控还需大家的坚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做好常态化疫情个人防护。
我们坚持为孩子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体温检测过程中若体温高于37.3℃者,及时就诊。
如离开居住地的,严格履行请假报告制度,请假时需报告外出的时间和行程,做好自我防护措施。
02室内通风开窗通风,有效降低空间内的致病因子浓度,太阳光直接照入室内,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进行消毒、杀菌,通风时长要达到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