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1∶1万地质填图工作细则
1-1万地质填图规范
1-1万地质填图规范篇一:1-13地质填图工作质量要求a1,13 地质填图工作质量要求(川冶勘函[2003]160号)1、范围本要求规定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中地质填图工作的目的任务、一般要求、比例尺选择、不同比例尺地质观测研究程度等。
本要求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各阶段地质填图工作设计、实施、原始资料检查、成果验收等质量评估的依据。
2 依据本要求参考了下列文件:2.1 地质部1963年颁发的《固体矿产普查工作规范(草案)》;2.2 四川冶金地质勘探公司1982年《冶金地质勘探工作定额》;2.3 吉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1975年《地质测量质量要1求》;2.4 中国地质调查局2002年《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细则》(征求意见稿);2.5 GB/T 13908,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规查范总则》。
3 地质填图的目的任务和一般要求地质填图是固体矿产勘查的一项基本工作方法,它为研究工作区地质构造、成矿控制因素及矿产分布规律提供基础图件。
不论哪种比例尺的地质填图,都应以地质观察为基础,其精度要求按不同比例尺地质测量规定要求。
比例尺的选择应以规床规模、形态复杂程度以及各勘查阶段的要求为依据。
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是为矿产勘查、矿山建设设计服务的。
地质点要布设在界线上或有特殊意义的部位,对于薄矿体(层)、标志层及其他有意义的地质现象,必要时应扩大表示。
4 各勘查阶段地质填图比例尺的选择24.1 预查阶段:对有希望的地区,应选择几条路线,进行比例尺为1:50000或1?25000的路线地质踏勘。
在尚未开展1:50000 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地区,应开展1?50000专项地质调查工作。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2003-12-12发布、实施?293?4.2 普查阶段:通过1?25000,1?50000比例尺的地质填图和露头检查,对区内成矿地质条件达到大致查明程度。
通过1? 10000~1?2000比例尺的地质填图,大致查明主要矿体特征。
矿区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工作细则
矿区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工作细则 矿区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工作细则四川省地质调查院二00四年六月矿区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工作细则矿区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工作细则地质填图又称地质测量。
地质填图在固体矿产普查找矿和矿床(区)勘查评价中,是一项基本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壬作手段。
地质填图的目的任务1.地质填图的目的任务1.1地质填图的任务地质填图的任务地质填图总目的是:圈定各类地层、地质体界线,矿体分布位置,初步查明各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及产状变化规律,以及成矿后期岩浆岩、断裂构造对矿体的穿插和破坏作用,为矿床评价工作或深部工程控制提供依据。
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是在矿床(区)普、详查或勘探阶段进行,主要任务是:全面而详细研究矿床(区)地层、岩石、构造、矿体形态、规模、产状、矿石质量、矿石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研究矿体与围岩的关系及围岩蚀变等。
为探矿工程布置、资源储量计算,为矿山设计和建设提供地表资料。
测区范围通常局限于矿体和近矿围岩分布地段,但应包括探矿工程布置范围。
填图比例尺1.2填图比例尺大比例尺地质填图选用比例尺一般为1:10000-1:1000,必要时1:500。
在确定矿区地质填图比例尺时,必须综合考虑矿区地质构造发育程度、矿体形态复杂程度、矿石质量或矿化均匀程度等因素,通常是当矿体形态较复杂、矿层厚度或矿石质量变化较大、矿化不均匀时,采用较大比例尺,反之用较小比例尺。
地质填图的工作阶段1.3地质填图的工作阶段矿区地质填图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资料收集和设计编写、二是野外地质调查、三是中间性资料整理及野外综合研究、四是综合整理及编写填图总结。
设计编写、、工作用品准备及人员组织工作用品准备及人员组织、设计编写资料收集、2.资料收集资料收集2.1资料收集收集和综合研究矿区内或大一些范围内前人已有的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资料,拟定工作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集有关地质矿产资料2.1.1收集有关地质矿产资料收集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方面的资料,如地层、岩石类型特征等资料。
1:10000地质填图工作方法细则
1:10000地质填图工作方法细则一、1:1000地质剖面(一)工作方法1.地质剖面测量是地质填图工作的基础,因此在填图工作之前,测制1-2条完整的地质剖面,比例尺采用1:2000—1:1000,用以划分填图单元,研究地层及构造,为1:10000地质填图服务。
剖面比例尺一般是填图比例尺的5—10倍。
2.剖面线应垂直地层走向布置,位置应选择在地层层序较齐全,相带明显,构造简单,接触关系和标志层清楚,基岩出露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
为确保剖面的实测精度,剖面上的地层、矿层界线、构造线若被浮土掩盖,应予揭露。
3.实测剖面应逐层对岩石和地质矿产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描述,系统地采集标本,按不同岩石类型分层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
4.地质剖面一般采用全仪器法测制,采用定地质点的方法进行,即剖面地质点点位在分层处。
同时要考虑地形的起伏情况。
地质体出露宽度在1米以上者在图上应有表示,小于1米,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地质体应放大表示。
5.实地分层界线用小红旗作标记。
6.地质记录内容应全面、准确,地质体产状及所采各种样品应按分队的统一格式标绘于剖面图相应位置上,并做文字记录。
7.根据实测地质剖面和其它地质工作所取得的各项地质资料建立较合理的地层层序,查明岩层厚度,岩性、岩石组合特征,物质成份,岩相组合等。
研究地层、岩石的含矿性,尽可能确定其时代,选定标志层,划分填图单元。
8.地质剖面图的内容和布局参照1︰50000填图格式。
要加强导线平面图的绘制,绘制方法采用展开法,表示内容:导线、导线点、产状(可选择表示)、地质界线、地层代号、含矿层、断层、主要地物等。
9.要进行地层厚度计算工作。
用统一表格,采用下述公式计算。
D=L(sin α·cosβ·sinγ±cosα·sinβ)式中:D-岩层真厚度;L-斜坡距α-岩层真倾角β-地层坡度角γ-剖面线与地层走向线的夹角。
地形坡向与岩层倾角相反时用“+”,相同时用“-”。
一比一万填图细则
1:10000地质填图工作细则1:10000地质填图工作细则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展,国土资源大调查向西部倾斜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为满足其要求,提高地质工作的质量,特制订本细则。
一、1:1000地质剖面(一)工作方法1.地质剖面测量是地质填图工作的基础,因此在填图工作之前,测制1-2条完整的地质剖面,比例尺采用1:1000,用以划分填图单元,研究地层及构造,为1:10000地质填图服务。
2.剖面线应垂直地层走向布置,位置应选择在地层层序较齐全,相带明显,构造简单,接触关系和标志层清楚,基岩出露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
为确保剖面的实测精度,剖面上的地层、矿层界线、构造线若被浮土掩盖,应予揭露。
3.实测剖面应逐层对岩石和地质矿产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描述,系统地采集标本,按不同岩石类型分层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
4.地质剖面用半仪器法测制,采用定地质点的方法进行。
分层距离用皮尺丈量,地质体出露宽度在1米以上者在图上应有表示,小于1米,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地质体应放大表示。
5.实地分层界线用小红旗作标记。
6.地质记录内容应全面、准确,地质体产状及所采各种样品应按分队的统一格式标绘于剖面图相应位置上,并做文字记录。
7.根据实测地质剖面和其它地质工作所取得的各项地质资料建立较合理的地层层序,查明岩层厚度,岩性、岩石组合特征,物质成份,岩相组合等。
研究地层、岩石的含矿性,尽可能确定其时代,选定标志层,划分填图单元。
8.地质剖面图的内容和布局参照附图1。
要加强导线平面图的绘制,绘制方法采用展开法,表示内容:导线、导线点、产状(可选择表示)、地质界线、地层代号、含矿层、断层、主要地物等。
9.进行地层厚度计算工作。
用统一表格,采用下述公式计算。
D=L(sin α·cosβ·sinγ±cosα·sinβ)式中:D-岩层真厚度;L-斜坡距α-岩层真倾角β-地层坡度角γ-剖面线与地层走向线的夹角。
1:10000地质填图工作方法细则
1:10000地质填图工作方法细则二、1:10000地质填图(一)工作方法1.1:10000地质草测采用追索法为主,结合穿越法进行。
观测点插统一编号的小红旗作标记,点线密度不作具体要求,地质点密度为20—40个/km2(其它比例尺工作要求见下表),以能合理控制主要地质体为目的。
对矿化、构造蚀变带等重要地段视具体情况适当加密,以准确反映其特征。
2.观测点用半仪器法交汇于手图上,并按观测点的地质意义实地勾绘成图,在地质、构造线转弯处要定点控制。
3.填图中,对较难辩认的岩石、矿石及其它构造现象须及时采集标本进行鉴定或研究,对具有重要意义的地质现象应做素描或照相。
4.对重要的地质体、构造、接触带、含矿层、矿化蚀变带等须沿走向追索,必要时采用槽探工程予以揭露。
5.填图时,对大于20米的地质体应标绘于图上,对小于20米具有意义的地质体应放大表示。
6.地质观察点的记录内容及格式:观察记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因此,应根据各点的具体情况详尽描述、重点突出,充分收集第一性资料。
其内容及格式见附录7.地质点的分布应均匀地布设,但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野外记录要求单点描述,不得合并。
8.每天外业工作结束后,须及时校对记录和手图,对采取的各种样品及时核对、登记外送,完成手图着墨、转点以及野外记录本中所有数据的着墨工作。
9.要加强野外手图、实际材料图和地质清图的日常整理,及时着墨。
同时,要在地质图上编绘主要地质剖面图。
10.要加强地质填图的室内整理工做,特别是文字记录补正、图件整饰着墨等。
11.编写地质填图总结。
其内容如下:(1)概况a.目的任务b.交通位臵和自然地理c.以往地质工作评述d.完成实物工作量(2)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3)测区地质a.地质b.构造c.岩浆岩d.变质岩e.围岩蚀变f.矿床(4)结语a.主要成果b.存在问题c.进一步工作建议(二)地质填图质量1.野外地质记录质量(1)记录格式、描写内容和顺序、记量单位等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地质填图规范
地质填图规范篇一:地质填图规范地质填图规范1 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包括技术准备和实物准备,前者就是组织野外工作人员学习相关规范、堆积和经过批准的工作设计,了解目的任务和技术要求,收集工作区已有的各类资料,后者准备工作主要有:有野外用地形手图及清图准备;实测地质剖面及进行野外踏勘;组织野外工作人员;准备工具用品及各种记录表格。
收集或专业人员实测矿区大比例尺地形图供填图使用;当没有合适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时,在勘查早期,可用小比例尺图放大使用,如1∶1万精测图放大为1∶5千简测图或1∶2000草测图使用。
填图精度及地质点密度主要考虑勘查阶段及地质条件复杂程度:预查阶段:一般草测,地质界线上的点距40至100米,岩性内部点点距100米左右。
普查阶段:一般简测,地质界线上的点距35至70米,岩性内部点点距70米左右。
如某铁矿区1∶2000地质简测图中,沿铁矿层及正长岩界线上的点距一般在40米左右,而辉长岩体内部点距一般在70米左右。
对于宽度小于1米的矿体,有意义的地质体或标志层均需放大表示。
1.1 填图工具用品有主要有挎包、讲义夹、相机、手持GPS、罗盘、放大镜、地质锤、三角板、量角器、计算器、文具盒、钢卷尺、符号笔、棉纸、样品袋、基点木(竹)桩。
1.2 填图用表格主要有地质观察点记录表、地表及坑探工程采样记录表、矿区标本登记表、音相记录表、标本签、样品签2 填图方法与技术要求观察路线的布置是从实测地质剖面展开的。
首先将实测地质剖面及确定的填图单元界线,断层线,侵入体界线,矿层顶、底板界线,产状等的位置,绘到野外用手图上。
再从实测剖面两侧逐渐布置观察路线。
填图组一般由2—3人组成,组长全面负责填图工作,具体观察、记录、布样,组员主要负责定位、作图、取样等工作。
在矿区大比例尺填图中,对那些重要地质体,如标志层、矿体、矿化体、蚀变带、主要断裂等,应沿其走向进行追索控制。
2.1 穿越法填图穿越法填图在中小比例尺填图中是主要方法。
1:10000地质填图工作细则
1:10000地质填图工作细则1:10000地质填图工作细则一、1:2000地质剖面(一)工作方法1.地质剖面测量是地质填图工作的基础,因此在填图工作之前,测制1-2条完整的地质剖面,比例尺采用1:2000,用以划分填图单元,研究地层及构造,为1:10000地质填图服务。
2.剖面线应垂直地层走向布置,位置应选择在地层层序较齐全,相带明显,构造简单,接触关系和标志层清楚,基岩出露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
为确保剖面的实测精度,剖面上的地层、矿层界线、构造线若被浮土掩盖,应予揭露。
3.实测剖面应逐层对岩石和地质矿产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描述,系统地采集标本,按不同岩石类型分层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
4.地质剖面用半仪器法测制,采用定地质点的方法进行。
分层距离用皮尺丈量,地质体出露宽度在1米以上者在图上应有表示,小于1米,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地质体应放大表示。
5.实地分层界线用小红旗作标记。
6.地质记录内容应全面、准确,地质体产状及所采各种样品应按分队的统一格式标绘于剖面图相应位置上,并做文字记录。
7.根据实测地质剖面和其它地质工作所取得的各项地质资料建立较合理的地层层序,查明岩层厚度,岩性、岩石组合特征,物质成份,岩相组合等。
研究地层、岩石的含矿性,尽可能确定其时代,选定标志层,划分填图单元。
8.地质剖面图的内容和布局参照附图1。
要加强导线平面图的绘制,绘制方法采用展开法,表示内容:导线、导线点、产状(可选择表示)、地质界线、地层代号、含矿层、断层、主要地物等。
9.进行地层厚度计算工作。
用统一表格,采用下述公式计算。
D=L(sin α·cosβ·sinγ±cosα·sinβ)式中:D-岩层真厚度;L-斜坡距α-岩层真倾角β-地层坡度角γ-剖面线与地层走向线的夹角。
地形坡向与岩层倾角相反时用“+”,相同时用“-”。
10.随着剖面测制工作的进展,应加强室内整理工作,特别是当日整理、文字记录补正、图件绘制及着墨。
地质填图实施细则
矿区地质填图矿区地质填图是矿产勘查工作的基本手段和基础工作。
其目的是通过对自然露头和人工露头进行系统的地质观测,对地质体以及构造的调查研究,了解地质体的空间分布,研究地表地质规律。
达到了解或查明工作区的地质构造特征,阐明成矿地质条件。
为探矿工程布署、资源/储量估算等提供地表地质资料。
地表地质填图,要求在阶段工作初始进行,以便指导本阶段的地表和深部工程布置。
而地质图的最终成图,又是在本阶段工作终了时根据深部资料反回来推断地表,经过野外实地检查揭露后再进行修改定稿。
一、填图比例尺的选择矿区地质填图比例尺一般为1∶10000—1∶1000。
根据地质工作阶段的不同、矿产种类的不同、矿床规模大小、矿体厚薄以及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等因素确定。
一般在矿产预查、普查工作阶段,对金属及非金属矿产常进行1∶10000—1∶5000精度的地质填图。
而有时矿体的厚度小,或矿区的范围小,尤其是对某些特非或稀有矿种,填图比例尺也常大于1∶10000或1∶5000。
在矿床详查、勘探工作阶段,对于煤矿或其它规模较大、矿体稳定或厚度大等的沉积矿床,常采用1∶5000比例尺进行地质填图;而对于金属及某些非金属矿床,在一般情况下常采用1∶2000比例尺进行地质填图,然而当地质情况复杂、矿体宽度小于1m、矿体形态不稳定、或对某些特非或稀有矿床,则应采用1∶1000甚至更大比例尺。
二、填图前的准备工作1、资料收集与综合整理主要应收集区内的地层、矿产、重砂测量和物化探等资料,收集符合精度要求的与工作比例尺相应的地形图(比例尺应大于或等于填图的比例尺)、航空照片等。
若无相应比例尺的地形图,应及早进行野外踏勘,提出对地形底图的测制要求(如测区面积、范围、比例尺、精度要求、提交成果图件的时间等),以便于地形测量工作的及早进行和保障开展地质填图时间对底图的需要。
对所搜集到的资料,应在充分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加以整理。
尽可能将搜集到的各种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图件编绘成与填图比例尺的地质草图。
1:50000矿产地质调查专项填图工作指南
4.总则
4.1目的任务 调查工作区内各类建造和构造要素特征、空间分布、相互关联及与成矿 的关系,查明含矿建造、构造、矿化蚀变带等分布和特征,为成矿规律 研究、找矿靶区圈定、潜力评价等提供基础图件 4.2 部署原则 ●突出重点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以1:50 000标准图幅为基本调查单 元进行单幅或多幅专项填图 ●一般应在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部署矿产地质专项填图工作 ●在成矿有利地段、存在重要地质矿产科学问题的地区部署开展大比例 尺矿产地质专项填图 ●以最新成矿理论、找矿预测理论为指导,充分应用新技术、新方法, 促进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深度融合,解决与成矿作用相关的重大地质问 题
4.总则
4.3 工作程序 一般包括预研究、野外填图、综合整理与研究、数据库建设、野 外验收、成果提交等程序。上述程序是互为关联、密不可分的有 机整体 4.4 工作内容 ●在资料收集与整理分析、野外踏勘的基础上,划分建造构造单 元,编制建造构造草图 ●测制剖面,确定填图单元 ●开展区内建造构造特征、矿产特征及找矿线索调查,重点分析 、查明与成矿有关的建造构造特征及找矿标志,填编建造构造图 ●总结成矿规律、控矿条件、成矿要素,初步建立找矿预测地质 模型
6.野外调查
6.1 测制剖面 一个图幅应测制或修测2条-3条地质剖面,比例尺以1:1 000-1:5 000 为宜。对含矿建造可采用更大比例尺剖面进行实测。通过剖面测制,重 点划分与成矿有关的建造类型,研究建造的矿化特征,采集岩矿、地球 化学和构造岩等样品,确定填图单元 6.1.1 矿化(体)带剖面 (1)针对重要含矿地质体、蚀变带、矿(化)带、矿(化)体、前人 采矿遗迹(采坑、老硐)布设剖面 (2)必要时,可施工轻型山地工程进行揭露,针对蚀变带、矿(化) 带、矿(化)体要进行刻槽取样,分析矿石质量,了解矿石的类型、矿 体的规模、形态、产状、矿体与围岩的关系、蚀变特征、矿化类型及矿 化标志等 (3)测制矿化(体)带剖面时,其测制、观察、描述、编录和取样工 作按照《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DZ/T 0078-2015)执行
地质填图细则(1:1万)
1:10000地质填图工作细则一、1:1000地质剖面(一)工作方法1.地质剖面测量是地质填图工作的基础,因此在填图工作之前,测制1-2条完整的地质剖面,比例尺采用1:1000,用以划分填图单元,研究地层及构造,为1:10000地质填图服务。
2.剖面线应垂直地层走向布置,位置应选择在地层层序较齐全,相带明显,构造简单,接触关系和标志层清楚,基岩出露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
为确保剖面的实测精度,剖面上的地层、矿层界线、构造线若被浮土掩盖,应予揭露。
3.实测剖面应逐层对岩石和地质矿产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描述,系统地采集标本,按不同岩石类型分层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
4.地质剖面用半仪器法测制,采用定地质点的方法进行。
分层距离用皮尺丈量,地质体出露宽度在1米以上者在图上应有表示,小于1米,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地质体应放大表示。
5.实地分层界线用小红旗作标记。
6.地质记录内容应全面、准确,地质体产状及所采各种样品应按分队的统一格式标绘于剖面图相应位置上,并做文字记录。
7.根据实测地质剖面和其它地质工作所取得的各项地质资料建立较合理的地层层序,查明岩层厚度,岩性、岩石组合特征,物质成份,岩相组合等。
研究地层、岩石的含矿性,尽可能确定其时代,选定标志层,划分填图单元。
8.地质剖面图的内容和布局参照附图1。
要加强导线平面图的绘制,绘制方法采用展开法,表示内容:导线、导线点、产状(可选择表示)、地质界线、地层代号、含矿层、断层、主要地物等。
9.进行地层厚度计算工作。
用统一表格,采用下述公式计算。
D=L(sin α〃cosβ〃sinγ±cosα〃sinβ)式中:D-岩层真厚度;L-斜坡距α-岩层真倾角β-地层坡度角γ-剖面线与地层走向线的夹角。
地形坡向与岩层倾角相反时用“+”,相同时用“-”。
10.随着剖面测制工作的进展,应加强室内整理工作,特别是当日整理、文字记录补正、图件绘制及着墨。
11.编写剖面地质小结。
地质填图标准
地质填图的标准野外地质填图是整个地质工作中最基础,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地质工作之一,那么其技术要求、地质填图中的编录要求有哪些呢,请参照如下:一、根据所确定的矿区填图单位,用穿越法、追索法或二者结合的方法填图。
采用地质观察点、观察路线相结合的形式编录。
同时辅以必要的探矿工程揭露,将地质界线等要素填绘在相应的地形图上。
填比例尺为1:25 000及1:10 000(矿区另有更大比例尺地质图)的地质图时,地质观察点及一般地质界线用半仪器法定位,矿层(体)等重要地质界线用仪器法定位;大型沉积矿床的1:10 000地质图及比例尺为1:5000、1:2 000及1:1 000的矿区地质图则均用仪器法定位。
填图所用的地形底图的精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比例尺应大于或等于填图的比例尺。
还要防止野外手图及清图的图纸在工作过程中伸缩变形影响精度。
二、地质填图时对原始地质编录的要求1、地质观察点和地质观察路线的原始地质编录可用活页记录表格或野外记录簿记录。
使用自动化制图系统时,可用数据采集代码作记录,路线上的地质现象及表上未包括的项目要作补充文字描述。
编录内容除{实测地质剖面时,要仔细观察各种地质现象,测量各种数据并记录,主要内容是:岩石名称、岩石特征(颜色、风化特征、成分、结构、构造等);古生物及遗迹化石;蚀变及矿化现象;岩(矿)脉的岩矿石名称、岩性、穿插关系及产状、厚(宽)度;地质体及地质构造(褶曲、断裂、破碎带等)的产状、接触关系、垂直及水平方向上的变化等。
原则可根据出露情况计算,也可直接测量。
有意义的地质现象要作放大素描和补充描述,或用照片、录像等记录。
}规定的以外,还应包括点号、位置、露头描述、路线上地质情况及地质界线在空间的连接等等。
2、地质图上的界线及断裂必须在野外实地连接,综合各种天然的和人工的露头观察资料,航片、卫片资料,物、化探资料,按实地走向连线,并明确标示实测和推测的界线。
掩盖面积大,仅有零星露头的矿区,要填露头分布图,露头边界用仪器法(矿部分)及半仪器法(非矿部分)定位,实地连接成图;如露头太小,可适当放大填在图上。
浅谈1:1万煤田地质填图
它地层可根据实际需要划分 。②详细研究煤岩层 现 行 的有 关煤 炭 行 业填 图工作 的规 范 、规 程 、 技
对 比, 初 步 查 明 可采 煤 层 层 数 、 层位 、 厚度 、 结 构 术要求等 , 并组织填 图人员观摩 、 熟悉填图方法 , 及其 地 表 变化 情 况 , 建 立 区 内各 中煤 层 的对 比标 强化认识 , 使填图工作有一个较高的起点 。
3 . 1 一般 程序
( 多用 于 岩性 控 制 点) 。特殊 地 质 意义 的地 质 观察
收集资料一地质踏勘一剖面测量 、 正确划分 点用于矿化点 、 地貌点 、 水文点及第 四纪界线点 ,
填 图单元 一剖 面地 质小 结 一开展 正 式填 图工 作 。
3 . 2基本 方法
以及其他特殊地质现象点 ; 推断点用于基岩出露
和地质要素为原则。
3 . 2 . 1穿 越法 : 即横穿 走 向法 。观测 路线 大 致垂 直 3 . 4 . 2在 地 层 分界 线 上 、 不 同岩 石 接 触 处 、 岩 相 变
主要构造线延伸方向或者大致垂直 主要 地质界 化 处 、 构造点、 蚀 变带 、 矿 化 及矿 点 、 重要化石点 、
地面位置及性质 。④调查老窑 、 小煤矿 和生产矿 规程》 ( 原煤炭工业部 , 1 9 8 0 年) 、 《 煤炭资源地质勘 井的分布 、 开采情况 , 初步了解老窑采空范围。⑤ 探 地 表水 、地 下水 长 期观 测及 水 样采 取规 程 》 ( 原 了解可采煤层 的煤质特征 , 初步确定煤类 。⑥ 了 煤炭工业部 , 1 9 8 0年) 、 《 矿 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矿区1∶1万地质填图工作细则
矿区1∶1万地质填图工作细则(总6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矿区1∶1万地质填图工作细则一、目的任务矿区地质测量的任务,就是将地质体和地质现象按一定的比例如实反映在地图上,编制矿区地形地质图。
它必须详细反映矿区内地层层序、岩性、岩相、产状及按触关系;构造类型、特征及与矿化的关系;火成岩的岩性、期次、相带、蚀变作用及火山机制;矿床特征。
矿区地形地质图是各勘查阶段最基本的图件,是编制各种综合图件和进行储量计算的基础。
同时又是确定勘探方法和合理使用各种勘查的手段依据,也是未来矿床开采设计的重要依据。
因此,矿区地质测量在矿区勘查工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
填图比例尺的选择必须符合有关勘探规范的要求,根据不同矿种和矿床类型及规模大小而定,一般在1∶500~1∶10000之间。
二、填图准备工作1、熟悉资料,充分收集和认真分析研究已有的地质、物化探资料,初步掌握矿区地层、构造、火成岩及矿床特征,了解矿区地质调查史和矿床开发史,前人工作成果及结论、建议等。
2、研究以往地质工作果,编制必要的综合图件,提出重点解决的地质问题。
3、野外踏勘,了解矿区范围及基岩出露情况;了解地层分布和层序、矿体(层)分布及矿化范围、主要岩石类型、地质构造特征、掩盖程度、施工条件等情况,选定实测地质剖面的位置。
4、编写设计。
三、实测地质剖面1、总体要求地质地层剖面测量是地质填图的基础工作,一般矿区至少要有1~2条完整的地质地层剖面,地质构造复杂或面积较大的矿区要实测2~3条地质地层剖面。
若为区域性地质矿产普查,则应根据地层分布情况和构造复杂程度适当增加实测剖面数。
根据实测地质地层剖面和探矿工程所取得的各项地质资料建立正确的地层层序,查明其接触触关系、地层厚度、岩性、岩石组合征、结构构造、物质成分、岩相建造、沉积特点等,确定侵入岩的相带划分原则和火山机制及变质相带。
研究地层、岩石的含矿性并确定其时代,确定标志层和填图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区1∶1万地质填图工作细则一、目的任务矿区地质测量的任务,就是将地质体和地质现象按一定的比例如实反映在地图上,编制矿区地形地质图。
它必须详细反映矿区内地层层序、岩性、岩相、产状及按触关系;构造类型、特征及与矿化的关系;火成岩的岩性、期次、相带、蚀变作用及火山机制;矿床特征。
矿区地形地质图是各勘查阶段最基本的图件,是编制各种综合图件和进行储量计算的基础。
同时又是确定勘探方法和合理使用各种勘查的手段依据,也是未来矿床开采设计的重要依据。
因此,矿区地质测量在矿区勘查工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
填图比例尺的选择必须符合有关勘探规范的要求,根据不同矿种和矿床类型及规模大小而定,一般在1∶500~1∶10000之间。
二、填图准备工作1、熟悉资料,充分收集和认真分析研究已有的地质、物化探资料,初步掌握矿区地层、构造、火成岩及矿床特征,了解矿区地质调查史和矿床开发史,前人工作成果及结论、建议等。
2、研究以往地质工作果,编制必要的综合图件,提出重点解决的地质问题。
3、野外踏勘,了解矿区范围及基岩出露情况;了解地层分布和层序、矿体(层)分布及矿化范围、主要岩石类型、地质构造特征、掩盖程度、施工条件等情况,选定实测地质剖面的位置。
4、编写设计。
三、实测地质剖面1、总体要求地质地层剖面测量是地质填图的基础工作,一般矿区至少要有1~2条完整的地质地层剖面,地质构造复杂或面积较大的矿区要实测2~3条地质地层剖面。
若为区域性地质矿产普查,则应根据地层分布情况和构造复杂程度适当增加实测剖面数。
根据实测地质地层剖面和探矿工程所取得的各项地质资料建立正确的地层层序,查明其接触触关系、地层厚度、岩性、岩石组合征、结构构造、物质成分、岩相建造、沉积特点等,确定侵入岩的相带划分原则和火山机制及变质相带。
研究地层、岩石的含矿性并确定其时代,确定标志层和填图单位。
要编制可以代表工作区(或矿区)地质特点的综合地层柱状图,以作为工作区(或矿区)统一分层对比的依据。
实测剖面的比例尺视地质填图的比例尺和地质矿产的复杂程度而定, l∶万至1∶1万地质填图,其实测地质地层剖面的比例尺一般是l∶2000至1∶l000。
l∶5000至1:l000的地质填图,实测地质地层剖面为l∶500至l∶100,若为专门研究某一地段地层的含矿性或进行矿体(层)的物质成分,矿石类型划分,则一般采用l∶100至l∶50比例尺。
2、剖面线的选择剖面位置应选择在地层层序较全、相带明显、构造简单、接触关系和标志层清楚、化石丰富、基岩出露较好和地层厚度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
当实测剖面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可测制辅助剖面予以弥补。
为了保证剖面的实测精度,剖面上的地层、矿体(层)界线、构造线等若被浮土掩盖,必须用工程予以揭露;其间的岩性变化,应有适当间距的探槽、探井加以控制,必要时可使用浅钻、物化探等多种手段予以配合。
3、剖面的实测(1)剖面线原则上应是垂直地层走向的一条直线。
当遇到地形条件很差的地段,或地层走向发生变化与剖面线夹角小于30度,或剖面两侧地质现象不清楚时,应视具体情况进行揭露,或根据标志层或岩性对比,沿走向方向平移或改变剖面线的方位。
(2)沿剖面方位以地形变化点为导线点,然后沿导线点布置地质点,点位不得超过剖面线应左右一米。
详细划分碧性层和记录测量数据,逐层对岩石和矿化特征及接触关系、构造特征等进行详细观察和描述。
(3)按相应比例尺要求,在图上凡厚度大于1毫米的地质体必须单独划出,不足此数的标志层、矿(化)层、化石层和重要地质现象,均应作点记录,并在剖面图上夸大表示。
(4)剖面记录用导线记录法,按导线分段进行描述,并按先后顺序依次记录在剖面记录表中,同时绘制信手剖面。
(5)逐层采集岩(矿)石和化石标本及薄片、光片、岩石光谱样品等。
根据需要采集化学分析样、残坡积重砂样、单矿物样、人工重砂样、岩组分析样、同位素组成研究样及同位素年龄测定样品等。
每条实测剖面,均需采集一套有代表性的,规格大体一致(3×6×9厘米)的岩矿石标本。
随着工作进展,可以必要的补充换上代表性更好的标本。
每块标本均需写上编号,并附上标本签。
(6)导线点、地质点以及各种测试、鉴定样品采集位置,均用红油漆实地编号。
剖面端点及平移点应于野外标定在地形图上。
(7)勘探线剖面测制工作要在地质地层剖面测制和填图的基础上进行。
普查到初勘阶段的矿区,其勘探线剖面一般须进行实测,详勘阶段矿区的部分加密短剖面则视情况进行实测或在地质图上切制。
剖面实测时,须对各种地质现象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测量及描述。
勘探线剖面的比例尺一般比矿区地形地质图的比例尺大或相同。
根据勘探线剖面的实测资料,对地质图须及时进行修改、补充。
必要时,应编制勘探线地表或浅部的地质柱状图,以进行对比。
4、室内整理(1)标本整理,陈列标本在左上角涂1×2厘米的白漆,干后用墨汁编号,进行标本登记,填写送样单,及时送样。
(2)检查野外原始记录,发现有误时应及时到现场修改、补充。
誊清地质剖面记录表。
(3)计算岩层真厚度计算公式:h=L(sinα.cosαβ±cosα.sinα1)①剖面线方位与地层走向垂直地面倾斜坡向与岩层倾向相反,h=Lsin(α+α1);地面倾斜坡向与岩层倾向一致(α<α1),h=Lsin(α1-α);地面倾斜坡向与岩层倾向一致(α>α1),h=Lsin(α-α1);地面水平(α1=0),h=Lsinα。
②剖面线方位与地层走向斜交地面倾斜坡向与岩层倾向相反,h=L(sinα.cosαβ+sinα1. cosα);地面倾斜坡向与岩层倾向一致(α>α1),h=L(sinα.cosαβ-sinα1. cosα);地面倾斜坡向与岩层倾向一致(α<α1),h=L(sinα1. cosα- sinα.cosαβ);地面水平(α1=0),h=Lsinα. sinβ。
式中:L—岩层露头顶面到底面间的导线长度。
α—岩层倾角。
α1—地面倾斜坡度角。
β—剖面线方位与岩层走向间的夹角。
h—岩层真厚度。
(4)计算导线、岩层分界线的水平距离(M)与高差(h′)。
计算公式:M=Lcosα1 h′=Lsianα1(代号同上)。
(5)编制地质剖面图和矿区综合地层柱状图①实测地层剖面图:先画水平基线,根据导线的水平距离及高差绘制地形线,投绘岩性界线点、构造点、各种采样点、探矿工程及主要地物等,再依据产状绘制地质界线。
图式见图1。
②综合地层剖面柱状图:根据矿区地质平面图综合编制而成,它是矿区地层统一分层和对比的依据,每层以最大厚度编绘。
图式见图2。
四、地质填图工作1、填图方法地质观察线和观察点是地质填图的基础。
观察路线的布置,原则上应垂直于主要地层走向,采用穿插和追索相结合的方法,对重要地质体、构造、接触带、含矿层、矿化蚀变带、标志层及其他找矿标志等,必须沿走向追索,并以适当的间距做垂直走向的短剖面。
进行较大比例尺的填图时,则应以追索法为主结合穿插法进行。
①地质观察线、点应布置在地层、矿(化)层、标志层等分界线或构造线等最有地质意义的地方,尤其应布在各种界线的转折处。
其密度应根据填图比例尺,基岩出露情况,自然地理条件和矿区地质、构造、矿产复杂程度,航片解释的明显程度而定。
一般要求线距200米,点距100米,即每平方千米地质路线5千米,地质观察点50个(简测为正测的77%,草测为正测的65%)。
重要和复杂地段适当加密,简单区可适当放希,但同时要照顾大体分布均匀。
②一个矿区内地质点要按顺序统一编号,不得重复。
地质观察点号前加写印刷体大写字母D,以示和其它数字区别。
地质观察点一定要在实地用红油漆标注点号。
③1∶1万矿区地质填图,矿体、含矿层、蚀变带、构造等重要地质观察点须用高精度仪器测绘在图上,其余地质点可用手持GPS或半仪器法结合地形地物在野外直接标绘在底图上。
④地质图应在野外直接填制,实地连图,地质路线、点观察记录也必须在实地认真编写,严禁在室内凭回忆勾绘与记录。
但必须依据工程揭露、鉴定和化验结果以及综合研究及时补充与修改,使其更加确切。
⑤几个组同时进行矿区填图时,相邻边界应共同填制,相互间要及时交换情况,避免造成人为的误差和返工。
2、具体要求①在大面积第四系覆盖区填图时,应尽可能利用河谷、冲沟、田坎等天然露头布点。
如覆盖面积较大露头极少时,可适当布置少量人工剥土点,以了解覆盖层的厚度、岩性和基岩情况。
②第四系内分层界线以点线表示,第四系与基岩界线,用实线表示。
③第四系覆盖区内的基岩露头必须如实标绘在图上。
如露头虽少,但又比较重要时,可夸大表示在图上。
在大范围内仅局部掩盖,并不影响圈定基岩的可靠性时,可不圈定覆盖层范围,对成群的小块露头,可当作露头出露区予以圈定。
原地风化而未经搬运的岩石碎片亦应按露头标绘,但须用不同符号表示。
④在基岩区内,单一地质体长度在图上小于1厘米者,可作一个地质点控制,并注明方向、长、宽及产状等。
大于1厘米者,应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地质点控制,以能控制其形态为原则。
⑤填图单元一般以岩性层为准,根据需要确定。
在地质图上款度小于1毫米的标志层、矿层、脉提及其它有意义的地质体,可在图上夸大表示。
⑥对于断裂、褶皱等构造线长度在图上大于1厘米者,均应有地质点控制,并表示在图上,小于1厘米者作点描述即可。
3、地质点记录内容和要求(1)地质填图要一律使用队资料室统一编号的专门野外记录本,并不得与剖面记录、工程编录等其它记录混用。
用2H铅笔书写,严禁使用钢笔或圆珠笔。
以汉字正规书写,禁止使用不正规的简化字和自创字。
直接观察的描述内容应与推断性的论述分开记录。
图1 矿区实测地质剖面图比例尺 l∶5000注:1、剖面图岩性花纹宽10毫米,分层线长出岩性花纹10毫米。
2、平面图宽20亳米,3、剖面图、平面图、图例、横标尺尺、图例及图例说明要放在适当位置。
图2 ××矿区实测地层剖面柱状图比例尺 1∶2000(2)地质观察点按其性质、目的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地(岩)层分界点、矿(体) 层、构造、岩性观察点等。
不同性质和目的的点,其观察和记录内容应有所侧重,避免泛泛的描述和繁琐重复。
例如对沉积岩的描述,不仅要描述其风化、原生颜色,结构构造,颗粒形状、大小、嵌布形式和物质成分;同时还应描述其层理类型、矿物包裹体、古生物化石分布保存情况和岩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等,以提供研究沉积特点的基础资料。
(3)地质观察点和观察线的观察和记录内容:①观察点号,位置及性质和目的;②观察点附近基岩出露和掩盖情况;③按顺序依次详细描述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的岩性、结构构造、变质作用、接触关系及化石赋存情况;④矿化现象及矿体特征、矿石结构构造、矿物成分、风化淋滤及其与围岩、工作的关系,目测矿石品位;⑤围岩蚀变特征;⑥水文地质及地貌特征;⑦地质构造特征(包括褶曲、断裂、节理、片理、流理等)及产状要素;⑧测量并记录地、岩层或岩体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