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测定仪检定规程
TOC的测定(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A))
TOC的测定(燃烧氧化⾮分散红外吸收法(A))总有机碳(TOC)总有机碳(TOC),是以碳的含量表⽰⽔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
由于TOC的测定采⽤燃烧法,因此能将有机物全部氧化,它⽐BOD5或COD更能直接表⽰有机物的总量,因此常常被⽤来评价⽔体中有机物污染的程度。
1⽅法选择近年来,国内外已研制成各种类型的TOC分析仪。
按⼯作原理不同,可分为燃烧氧化-⾮分散红外吸收法、电导法、⽓相⾊谱法、湿法氧化-⾮分散红外吸收法等。
其中燃烧氧化-⾮分散红外吸收法只需⼀次性转化,流程简单、重现性好、灵敏度⾼,因此这种TOC分析仪⼴为国内外所采⽤。
2⽔样的采集与保存⽔样采集后,必须贮存于棕⾊玻璃瓶中。
常温下⽔样可保存24h,如果不能及时分析,⽔样可加硫酸调⾄pH为2,并在4℃冷藏,则可以保存7d。
燃烧氧化⾮分散红外吸收法(A)1⽅法原理(1)差减法测定总有机碳将试样连同净化空⽓(⼲燥并除去⼆氧化碳)分别导⼊⾼温燃烧管和低温反应管中,经⾼温燃烧管的⽔样受⾼温催化氧化,使有机化合物和⽆机碳酸盐均转化成为⼆氧化碳;经低温反应管的⽔样受酸化⽽使⽆机碳酸盐分解成⼆氧化碳;其所⽣成的⼆氧化碳依次引⼊⾮⾊散红外检测器。
由于⼀定波长的红外线可被⼆氧化碳选择吸收,在⼀定浓度范围内⼆氧化碳对红外线吸收的强度与⼆氧化碳的浓度成正⽐,故可对⽔样总碳(TC)和⽆机碳(IC)进⾏定量测定。
总碳与⽆机碳的差值,即为总有机碳(TOC)。
(2)直接法测定总有机碳将⽔样酸化后曝⽓,将⽆机碳酸盐分解⽣成⼆氧化碳驱除,再注⼊⾼温燃烧管中,可直接测定总有机碳。
但由于在曝⽓过程中会造成⽔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损失⽽产⽣测定误差,其测定结果只是不可吹出的有机碳,⽽不是TOC。
2测得范围本⽅法适⽤于⼯业废⽔、⽣活污⽔及地表⽔中总有机碳的测定,测定浓度范围为0.5-100mg/L,⾼浓度样品可进⾏稀释测定,检测下限为0.5mg/L。
3⼲扰地表⽔中常见共存离⼦超过下列含量(mg/L)时,对测定有⼲扰,应作适当的前处理,以消除对测定的⼲扰影响:SO4 400;Cl 400;NO3 100;PO4 100;S2- 100。
TOC检定要求
MV_RR_CNG_0200总有机碳分析仪检定方法1. 总有机碳分析仪检定规程说明编号 JJG821—1993名称(中文)总有机碳分析仪检定规程(英文)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Analyzer归口单位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起草单位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主要起草人曹文棋(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批准日期 1993年6月4日实施日期 1993年10月1日替代规程号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和修理后的总有机碳分析仪的检定。
主要技术要求1.外观与初步检查2.零点示值的重复性3.总有机碳检测率4.无机碳检测率5总有机碳检测重复性6.总有机碳的线性误差7.总有机碳检测响应时间8.对电压变化的稳定性9.绝缘电阻是否分级 否检定周期(年) 2附录数目 4出版单位中国计量出版社检定用标准物质相关技术文件备注注:需要查阅全文,请与出版发行单位联系。
2.总有机碳分析仪检定规程摘要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和修理后的总有机碳分析仪的检定。
一技术要求1 外观与初步检查1.1 仪器应有下列标志:仪器名称、型号、制造厂名、出厂时间和仪器编号,危险部件(高温、强光等)应有明显标志,外观不应有妨碍仪器正常工作的机械损伤。
1.2 仪器的各紧固件和电缆插接件均应紧固、插接良好,各调节旋钮、按键和开关均能正常工作。
1.3 气体管路应使用不锈钢管或聚四氟乙烯管,各接头要紧密牢固,在使用压力下不泄漏。
1.4 仪器的指示表盘刻线及字体要清晰,数字显示不应断线、缺字。
1.5 带记录仪的仪器,其记录仪的性能要符合出厂要求,绘图画线要清晰。
2 零点示值的重复性仪器零点示值的重复性应不大于5.0%。
3 总有机碳检测率当总有机碳进样量为0.5μg时,检测率≥95%。
4 无机碳检测率当无机碳进样量为0.5μg时,检测率≥95%。
5 总有机碳检测重复性总有机碳检测重复性应优于3.0%。
toc检定规程
toc检定规程
1. 检测原理
TOC的检测是基于将有机碳氧化成二氧化碳的原理,再通过非色散红外线(NDIR)或热导(TCD)检测二氧化碳的方法,从而定量有机碳的浓度。
2. 仪器设备
需要使用TOC分析仪,其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反应室、高温燃烧器、冷却器、非色散红外线或热导检测器等。
3. 试剂与材料
3.1 高纯氧气:用于燃烧反应。
3.2 高纯氮气:用于仪器内部的保护气体和清洗。
3.3 无二氧化碳水:用于稀释和制备标准溶液。
4. 样品采集与处理
4.1 采集样品时,应使用清洁的玻璃或塑料容器,避免使用金属或橡胶材料,以防止干扰TOC的测定。
4.2 采集的样品应立即放入冰箱或冷柜中,以防止微生物活动影响TOC值。
4.3 在测定前,需要将样品进行过滤,以去除悬浮物和颗粒物。
5. 操作步骤
5.1 将仪器按照说明书进行安装和调试。
5.2 将样品进行过滤和处理。
5.3 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先进行校准,然后进行样品测定。
6. 结果计算与表示
测定结果以碳的质量浓度表示,单位为mg/L。
根据仪器测定的数据,通过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
7. 精密度与准确度
需要定期使用标准物质进行仪器校准,以保证测定的准确度。
精密度则需要通过多次测定同一标准物质或样品来评估。
8. 质量控制
8.1 定期进行仪器校准和核查,确保仪器性能正常。
8.2 每次测定都需要做空白实验和平行样实验,以评估测定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TOC液体样品测定
Apollo 9000 TOC操作手册Apollo 9000型TOC仪可以测定液体样品中的总碳(TC)、总有机碳(TOC) 和无机碳(IC)以及固体样品中的总碳(TC)。
测定原理是将固体或液体样品在高温下燃烧(固体800℃,液体680℃),释放出的CO2经过干燥等净化处理之后,用红外检测器测定。
测定TOC时,仪器先用浓磷酸处理样品(50ml 85%的磷酸+150ml 水),除去无机碳,余下的为有机碳,经过高温燃烧、净化和红外定量。
测定的样品必须无微生物,防止进样管发霉;测定TOC的液体样品必须过0.45um滤膜;液体样品中盐分.含量过高可能会损害燃烧管,降低催化剂的效率,如果样品中含有50%以上的酸,也极容易降低催化剂的效率,可以通过降低进样体积和稀释的方法来解决。
液体样品的测定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打开计算机,打开氧气,将二级减压阀调至36psi:2. 将TOC仪主机背后的开关打开,检查TOC仪正面左下方的温度是否调到680℃。
检查方法为按住Set键看显示的温度是多少;3. 打开TOC Talk;4. 在菜单中点击Setup>Instrument,在Instrument Setup/Status界面下的System一项选为Ready,此时燃烧炉开始升温,Gas Flow Rates的方框中显示通过燃烧炉的气流速度,旋转二级减压阀,使流速稳定在200左右。
按OK键退出。
5. 制作标准曲线(以TOC 0-20ppm为例)5.1 在TOC Talk菜单中点击Setup>Calibration>Standards,进入Calibration Setup界面;5.2 在该界面的菜单中点击File>New;5.3 此时,第一行被突出显示,在该行中将标准曲线中浓度最低的点的编号和浓度分别写入Standard ID和Concentration中,并在Method ID的下拉选项中选择TOC 0-20(如果是做更大的浓度,这里就应该选择相应的范围;如果是测定TC或IC就选择TC或IC的范围);5.4 用向下的方向键创建第二行,并突出显示第二行,按照上述方法填写第二行;按浓度从低到高依此填写其它各点,填写完毕之后点OK,会出现一个对话框问是否保存修改,点击该对话框中的“Yes”,之后又会出现Enter New Calibration Curve ID的对话框,最后在Cal.Curve ID中将标准曲线的名称写上;5.5 点击OK,TOC Talk自动指向Calibration>Set Active,选择TOC Curve(如果是测定总碳就选择TC Curve,如果是测定无机碳就选择IC Curve);5.6 此时在TOC Mode—Active Calibration Curves界面中相应的量程后面显示出标准曲线的名称,如果不是,可从下拉选项中填写,填写完毕之后点击OK;5.7 点击TOC Talk>Run,出现Sample Analysis/Strip Chart/Analysis Result三个对话框;5.8 在Sample Analysis中点击Sample Setup,进入到Without Autosampler Analysis Setup界面,在该界面中将Sample Typc后面选上TOC Standard(如果是总碳就选择TC Standard,如果是无机碳就选择IC Standard),并将鼠标箭头指向所选项,此时会出现Choose Range对话框,选择相应的量程,点OK,接下来会自动出现Select Calibrator界面,在该界面中的Cal Curve ID 中写有标准曲线的名称,在Standard ID中写有曲线各点的名称,Concentration 中写有各点的浓度,右上角兰色文字框提醒你选定待测的标准曲线的点,即将该行突出显示。
TOC检定要求
MV_RR_CNG_0200总有机碳分析仪检定方法1. 总有机碳分析仪检定规程说明编号 JJG821—1993名称(中文)总有机碳分析仪检定规程(英文)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Analyzer归口单位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起草单位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主要起草人曹文棋(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批准日期 1993年6月4日实施日期 1993年10月1日替代规程号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和修理后的总有机碳分析仪的检定。
主要技术要求1.外观与初步检查2.零点示值的重复性3.总有机碳检测率4.无机碳检测率5总有机碳检测重复性6.总有机碳的线性误差7.总有机碳检测响应时间8.对电压变化的稳定性9.绝缘电阻是否分级 否检定周期(年) 2附录数目 4出版单位中国计量出版社检定用标准物质相关技术文件备注注:需要查阅全文,请与出版发行单位联系。
2.总有机碳分析仪检定规程摘要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和修理后的总有机碳分析仪的检定。
一技术要求1 外观与初步检查1.1 仪器应有下列标志:仪器名称、型号、制造厂名、出厂时间和仪器编号,危险部件(高温、强光等)应有明显标志,外观不应有妨碍仪器正常工作的机械损伤。
1.2 仪器的各紧固件和电缆插接件均应紧固、插接良好,各调节旋钮、按键和开关均能正常工作。
1.3 气体管路应使用不锈钢管或聚四氟乙烯管,各接头要紧密牢固,在使用压力下不泄漏。
1.4 仪器的指示表盘刻线及字体要清晰,数字显示不应断线、缺字。
1.5 带记录仪的仪器,其记录仪的性能要符合出厂要求,绘图画线要清晰。
2 零点示值的重复性仪器零点示值的重复性应不大于5.0%。
3 总有机碳检测率当总有机碳进样量为0.5μg时,检测率≥95%。
4 无机碳检测率当无机碳进样量为0.5μg时,检测率≥95%。
5 总有机碳检测重复性总有机碳检测重复性应优于3.0%。
DC—190TOC测定仪操作规程(修正版)
1、检查气路有无泄漏。
2、打开主机电源、打印机电源。
3、打开氧气瓶阀门,通气。
4、将炉温设置为680℃。
预热半小时。
5、调节气流量至200mL/min左右。
当炉温升至设置温度时,按“start”键。
用微量注射器取50μL标样注入TC进样口,读出TOC值,再取50μL标样注入TC进样口,读出TOC值,仪器自动计算并显示标样TOC值。
重复操作数次,直至两次测定值相对偏差在±10%以内为止,进行校正。
6、校正完毕后,取50μL待测样品,同步骤5进行测定仪器自动计算并显示TOC值。
重复操作数次,直至最后两次测定值相对偏差在+10%以内,取其平均值为测定值。
7、检测完毕后,用纯水代替样品进行测量,测量至TOC值小于0.1mg/L,按“main”键回到主菜单。
8、依次关闭主机电源、打印机、氧气瓶阀门。
第 1 页共 1 页。
TOC检测仪标准操作规程
TOC检测仪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规范耶拿multi N/C UV HS 型TOC检测仪的使用,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
2 范围适用于耶拿multi N/C UV HS 型TOC检测仪。
3 职责质量管理部检验中心相关人员负责本规程的执行。
质量管理部负责人负责本规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4 内容4.1 开机及启动软件4.1.1打开氮气瓶总阀,调整氮气减压阀的分压阀至0.2-0.5兆帕(MPa)之间。
4.1.2 打开仪器电源开关,然后打开计算机至Windows操作系统界面出现。
4.1.3 双击“multiWin”图标,启动“multiWin”软件。
4.1.4 输入软件口令(Admin),然后点击【确认】。
4.1.5 进入操作界面,选择初始化仪器。
仪器发出嗡嗡的响声,进入初始化状态,此过程需要5~10分钟。
4.1.6 初始化完毕后,系统操作界面左上角出现“系统状态”栏,字体颜色均为黑色表示系统运行正常。
气体流量应为140±10 ml/min,制冷器温度应低于14℃,NDIR为检测器,UV灯为紫外灯。
若有红色字体出现,则表明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和操作,应立即对出现红字的相关部位进行检查。
4.2 校准曲线的制作选择【测量】,点击下拉菜单“校正”,再次点击“是(Y)”确定采用当前方法,编辑校准曲线的标准样品份数(4个以上),输入标准液浓度(mg/L)。
点击“测量”,然后点击“开始(start)”开始自动测量。
校准曲线做好后,仪器将自动弹出校准曲线表,通过选择标准样品点数来修改校准曲线。
校准曲线修改后,点击与连接方法,点击“yes”确定此方法,点击“接受”,校准曲线的K1、K0将变为新值。
点击“close”关闭当前对话框,再关闭校准曲线对话框,校准曲线制作完毕。
4.3 方法设定单击【方法】选择“载入”,选择载入已存方法(NPOC-TEST),点击“确认”,或者新建一个方法,进行常规参数设置。
在编辑中对“名称”“测量参数(NPOC)”“进样次数(最少2,最多3)”“进样体积(10000 µL)”“吹扫时间(180s~300s)”“积分准则(采用系统自带参数)”等参数进行设置。
TOC检测仪标准操作规程
TOC检测仪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规范耶拿multi N/C UV HS 型TOC检测仪的使用,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
2 范围适用于耶拿multi N/C UV HS 型TOC检测仪。
3 职责质量管理部检验中心相关人员负责本规程的执行。
质量管理部负责人负责本规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4 内容4.1 开机及启动软件4.1.1打开氮气瓶总阀,调整氮气减压阀的分压阀至0.2-0.5兆帕(MPa)之间。
4.1.2 打开仪器电源开关,然后打开计算机至Windows操作系统界面出现。
4.1.3 双击“multiWin”图标,启动“multiWin”软件。
4.1.4 输入软件口令(Admin),然后点击【确认】。
4.1.5 进入操作界面,选择初始化仪器。
仪器发出嗡嗡的响声,进入初始化状态,此过程需要5~10分钟。
4.1.6 初始化完毕后,系统操作界面左上角出现“系统状态”栏,字体颜色均为黑色表示系统运行正常。
气体流量应为140±10 ml/min,制冷器温度应低于14℃,NDIR为检测器,UV灯为紫外灯。
若有红色字体出现,则表明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和操作,应立即对出现红字的相关部位进行检查。
4.2 校准曲线的制作选择【测量】,点击下拉菜单“校正”,再次点击“是(Y)”确定采用当前方法,编辑校准曲线的标准样品份数(4个以上),输入标准液浓度(mg/L)。
点击“测量”,然后点击“开始(start)”开始自动测量。
校准曲线做好后,仪器将自动弹出校准曲线表,通过选择标准样品点数来修改校准曲线。
校准曲线修改后,点击与连接方法,点击“yes”确定此方法,点击“接受”,校准曲线的K1、K0将变为新值。
点击“close”关闭当前对话框,再关闭校准曲线对话框,校准曲线制作完毕。
4.3 方法设定单击【方法】选择“载入”,选择载入已存方法(NPOC-TEST),点击“确认”,或者新建一个方法,进行常规参数设置。
在编辑中对“名称”“测量参数(NPOC)”“进样次数(最少2,最多3)”“进样体积(10000 µL)”“吹扫时间(180s~300s)”“积分准则(采用系统自带参数)”等参数进行设置。
TOC检测仪校验标准测试规程SOP
1.目的制定一个标准的操作方法,保证TOC检测仪在校验测试检修正确可靠操作。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纯水、注射用水TOC检测仪的校验测试。
3.TOC检测仪的校验测试规程3.1范围:纯水、注射用水系统使用的TOC检测仪。
3.2保养条件当TOC检测仪使用一段时间(由系统的操作规程所确定的时间)后,或人工判断TOC检测仪明显出现偏差而影响系统正常监测时,应检查TOC检测仪并视情况进行校验测试和保养。
倾斜校验将用TOC附带的方案进行。
梅特勒将提供5000TOC的标准校验设备(P/N 58 091 529)进行验证,此设备带有一瓶500ppb校验溶液。
打包的TOC设备将包含一瓶250校验溶液。
3.3 TOC连接3.3.1 从黑色水瓶上取下连接接头,将接头放置在500ppb的蔗糖溶解瓶上。
3.3.2 经500ppb的蔗糖溶解瓶放置在瓶子卡夹上。
3.3.3 启动水泵。
这时将看到用于大气排放的排放线记。
注意:在流量为20ml/l时,500ml校验溶液将提供大于20分钟的标准操作。
3.3.4 调节流速为20ml/min,设置取样率。
3.3.5 检查确保UV灯为正常工作状态。
应检查UV灯可以正确计量和显示TOC。
3.3.6 让500ppb的溶解液通过5000TOC感应器直到读数稳定,大约5分钟。
3.3.7 记录TOC的参考浓度到附表二:3.3.8 记录5000TOC传感器的读数到附表二:3.3.9 比较上述两列表的不同。
3.3.10 如果两表的误差小于限定值,则TOC不需要进行校验。
关闭水泵并且回复TOC与系统连接。
3.3.11 如果TOC需要校验,则转到下列步骤:3.4 TOC校验步骤3.4.1 如果TOC需要调节,请参考770MAX解决方案。
这个方案将帮助你快速进行校验。
3.4.2 进入主菜单。
3.4.3 按“上”“下”选择校验和传感器。
3.4.4 进入输出控制时间界面。
3.4.5 选择需要校验传感器的名称。
3.4.6 选择1-点。
toc总有机碳测定仪操作规程
目的:规范TOC总有机碳测定仪的使用操作规程。
适用范围:TOC总有机碳测定仪。
责任人:检验人员及质检负责人。
内容:1. 标准溶液的制备2. 样品预处理3. 仪器分析准备4. 仪器操作步骤一. 标准溶液的制备1.TOC 测定的标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KHP)用于TC 标准。
碳酸钠用于IC 标准。
碳酸氢钠用于IC 标准。
2.TC 标准的制备:1000 ppm TC 标准溶液1)邻苯二甲酸氢钾(KHP)在105—120℃下干燥约 1小时,在干燥器内冷却。
2)准确称量2.125g 。
3)溶解后装入1L容量瓶中。
4)加零水至容量瓶标线。
5)密闭并在4℃下保存。
溶液可稳定 2 个月。
3.IC 标准的制备1000 ppm IC 标准溶液:1)碳酸氢钠NaHCO3预先在硅胶干燥器中干燥2小时;碳酸钠Na2CO3预先在280—290℃下干燥约 1小时,在干燥器内冷却。
2)准确称量碳酸氢钠3.50g及碳酸钠4.41g。
3)溶解后装入1L容量瓶中。
4)加零水至容量瓶标线。
5)密闭并在4℃下保存。
溶液可稳定 2 个月。
4. TN 标准的制备1000 ppm TN 标准溶液:1)硝酸钾KNO3在不高于105-110℃干燥 3 小时,在干燥器内冷却。
2)准确称量硝酸钾7.219g。
3)溶解后装入1L容量瓶中。
4)加零水至容量瓶标线。
5)密闭并在4℃下保存。
溶液可稳定 2 个月。
5.TC 和 TN 标准的制备100 ppm TC和100 ppm TN:1) 1000 ppmTC标准溶液和1000ppmTN标准溶液各100ml装入1L容量瓶中。
2) 加25ml的2MHCl(最终浓度0.05M)。
3) 加零水至容量瓶标线。
4) 密闭并在4℃下保存。
溶液可稳定 2 个月。
6.2moL/LHCl的制备1)取浓 HCl (约37%,相当于12 M)50mL,加入250mL蒸馏水,即稀释6倍。
混合均匀。
2) 转移溶液到 250 ml 瓶(标准附件)中。
toc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toc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原创版3篇)篇1 目录一、TOC 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概述二、技术要求1.测量范围2.测量精度3.测量时间4.样品处理方式5.检测方法三、检测方法1.非分散红外吸收法2.薄膜电导率法3.电导率法四、应用领域五、总结篇1正文一、TOC 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概述TOC 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是一种能对水中总有机碳含量进行实时、在线监测的设备。
TOC 指标是表示水中总有机碳含量的综合指标,它能够反映水体中有机物质的总量,是直接测量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TOC 指标在好氧、厌氧条件下都能准确描述有机物降解及耗氧这两种过程,测定值有良好的可靠性和重现性。
二、技术要求1.测量范围:TOC 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的测量范围应涵盖不同水体中总有机碳含量的范围,从而满足各种水质监测的需求。
2.测量精度:测量精度是评价 TOC 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性能的重要指标。
高精度的监测仪能够在不同条件下准确测量总有机碳含量,为水污染防治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3.测量时间:快速、实时的测量是 TOC 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的重要特点。
短的测量时间可以及时反映水质变化,为水污染防治提供及时有效的数据支持。
4.样品处理方式:样品处理方式影响 TOC 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的测量结果。
应选择简单、高效的样品处理方式,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检测方法:TOC 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的检测方法包括非分散红外吸收法、薄膜电导率法、电导率法等。
不同的检测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三、检测方法1.非分散红外吸收法: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是一种普遍应用于 TOC 分析的方法,具有一次性转化、流程简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应用广泛等优点。
2.薄膜电导率法:薄膜电导率法具有测量速度快、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适用于 TOC 含量较低的水样。
3.电导率法:电导率法适用于测量较高浓度的 TOC 水样,具有测量精度高、可靠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
TOC(总有机碳)分析仪实验室测试方法及其原理
TOC(总有机碳)分析仪实验室测试方法及其原理TOC(总有机碳)分析仪实验室测试方法及其原理国家药典委员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0 版》二部中推荐采用在线和离线两种测试方法,还提供了系统适应性试验的操作方法。
同时对测试总有机碳的仪器也提出了要求,即首先要能区分无机碳和有机碳;并能排除无机碳对总有机碳的影响;其次应满足系统适应性试验的要求;仪器应具有足够的检测灵敏度。
要检测样品中的有机物浓度,必须将有机物分子分解并且转化成能够测量的单分子形式,这样就必须把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并对生成的二氧化碳进行测量。
目前氧化的方法有四种:一、燃烧法;二、光氧化法;三、湿法氧化;四、光化学法。
氧化后有机碳测试的方法有差减法和直接法两种。
主要技术参数电源:220V±22V电源频率:50Hz±1Hz基本尺寸:44cm×18cm×26cm检测极限:0.001mg/L检测精度:±5%检测范围:0.001mg/L~1.000mg/L额定功率:100W分析时间:4min响应时间:15 min以内环境温度:10-40℃温度变化在±5℃/d以内内部样品流速:0.5ml/min样品温度:1-95℃相对湿度:≤85%重复性误差:≤3%量程漂移:±5%零点漂移:±5%样通过进样口进入仪器后由分流器分成相等的两份,其中一份通过延迟线圈4,进入二氧化碳传感器3检测TIC,另一份通过镀有二氧化钛的螺旋石英玻璃管1,并在紫外灯2的照射下将水中有机物催化分解为二氧化碳,进入电导率传感器3检测TC。
总有机碳可通过这个差值计算得到:TOC = TC–TIC,后废液通过蠕动泵5,从排液管流出。
工作原理本仪器采用紫外氧化的原理,将样品中的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测试采用的是直接电导率法,通过测试经过氧化反应的样品的总碳含量和未经过氧化反应的样品总无机碳的含量差值来测定总有机碳含量,即:总有机碳(TOC)=总碳(TC)-总无机碳(TIC)。
TOC测定仪的原理及使用
此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消解回流二 小时耗能费时,用Ag2SO4作催化剂,银 盐价高造成监测成本高,用HgSO4掩蔽 氯离子造成二次污染。由于芳香族化合 物特别是稠环、多环芳烃化合物很难氧 化,所以用CODCr不能完全反应有机物 污染程度。
总有机碳(TOC)是以水样中含碳量 来表征有机物的含量,是将水溶液中的 总有机碳氧化为二氧化碳,并且测定其含 量,利用二氧化碳与总有机碳之间碳含 量的对应关系,对水溶液中总有机碳进行 定量测定。是对环境水体中有机物含量 的一种估量,也是有机污染的综合指标 之一。所有含碳物质 ,包括苯、吡啶等芳 香烃类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反映在 TOC指 标值中。
BOD是生物化学和化学作用共同产生 的结果,它们不象单一的,有明确定义 的化学过程那样具有严格和明确的特性, 可能会被水中存在的某些物质所干扰。
那些对微生物有毒的物质,如杀菌剂、 有毒金属或游离氯等,会抑制生化作用, 造成结果偏低。 水中的藻类或硝化微生物也可能造成 虚假的偏高结果。
注意事项: 1.整个系统必须用去离子水(TOC < 0.5 mg/l) 清洗直至到无TOC 2.推荐工作范围:最大500mg样品称重或最 大100mgC的绝对量 3.分析刺激性化学品,酸,碱性溶液,溶剂, 爆炸物或能组成爆炸物的材料清楚表明被禁 止的。
服务领域
1
各种水样中有机碳含量的测定
2
环境工程中有机物的降解研究
工业废水具有废水成分复杂,不同行 业的工业废水其主要污染物也完全不同 的特点。但对于同一种工业废水来说, 其成分是相对固定的,可以通过对其深 入研究,寻找其CODCr与TOC的相关关 系,建立了相关方程。
3 测定的自动化程度比较 CODCr的测定不论是传统的加热回流 法还是改进的仪器比色法,其耗时均长, 自动化程度低。TOC则可实现连续自动 在线监测。因此采用TOC表征水体水质 有机污染程度,这对于实现水环境质量 自动化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toc分析仪的使用步骤及检测流程
toc分析仪的使用步骤及检测流程英文回答:The use of a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analyzer involves several steps and follows a specific testing process. Here is a breakdown of the steps and the detection flow:1. Sample Preparation: Before starting the analysis, it is important to prepare the sample properly. This may involve filtering the sample to remove any particulate matter or solid impurities. It is also essential to ensure that the sample is representative of the system being tested.2. Calibration: The TOC analyzer needs to be calibrated before each analysis to ensure accurate and reliable results. This typically involves running a calibration standard of known TOC concentration and adjusting the instrument accordingly.3. Injection: Once the sample is prepared and the analyzer is calibrated, the next step is to inject the sample into the instrument. This can be done manually or automatically, depending on the specific analyzer. The sample is typically injected into a combustion furnace or an oxidation chamber.4. Combustion/Oxidation: In this step, the organic carbon present in the sample is oxidized or combusted to produce carbon dioxide (CO2). This is achieved by subjecting the sample to high temperatures and/or chemical oxidation.5. Detection: The generated CO2 is then measured usinga detection method such as non-dispersive infrared (NDIR) spectroscopy. The concentration of CO2 i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amount of organic carbon in the sample.6. Calculation: Based on the measured concentration of CO2, the TOC analyzer calculates the tota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in the sample. This is often expressed in units ofparts per million (ppm) or milligrams per liter (mg/L).7. Data Analysis: Once the TOC content is determined, the data can be further analyzed and interpreted. This may involve comparing the results to regulatory limits or internal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s. Trends and patterns in the data can also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system being tested.8. Reporting: Finally, the results of the TOC analysis should be documented and reported. This includes recording the sample details, analysis parameters, and the calculated TOC concentration. The report may also include any relevant observations or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the results.中文回答:使用总有机碳(TOC)分析仪涉及几个步骤,并遵循特定的检测流程。
TOC测定仪检定规程
1. 计量性能要求1.1 无机碳检测示值误差无机碳检测示值误差限为±4%(相对误差)。
1.2 有机碳检测示值误差有机碳检测示值误差限为±5%(相对误差)。
2. 通用计数要求2.1 外观检查2.1.1 仪器无影响其工作的损伤、变形等现象;仪器名称、型号、出场编号、制造时间、制造厂名称等应齐全清晰。
危险部件(高温、强光等)应有明显标志。
附有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书。
2.1.2 仪器结构完整、各部件和电缆插件连结可靠,配件齐全。
各调节旋钮、按键和开关均能正常工作。
仪器的指示刻度或数字显示要清晰;带有记录仪的仪器,其性能要能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
2.1.3 气体管路应使用不锈钢管或聚四氟乙烯管,各接头要紧密牢固,在使用压力下不泄露。
2.2 检定环境环境温度(20±10)℃,相对湿度≤85%,电源电压(220±22)V。
2.3 检定用标准物质及设备2.3.1 碳酸钠纯度标准物质国家二级标准物质。
纯度值不确定度:0.02%,k=2。
2.3.2 邻苯二甲酸氢钾纯度标准物质国家二级标准物质。
纯度值不确定度:0.02%,k=2。
2.3.3 分析天平:最小分度值0.1mg。
2.3.4 玻璃量器:A级。
2.3.5 检定仪器标准溶液所用的空白水(制备方法见附录)2.3.6 其它要求2.3.6.1 仪器放置:仪器应平稳的放在工作台上,无强光直射在仪器上,仪器周围无强磁场、电场干扰,无振动。
室内空气清新、通风情况良好。
2.3.6.2 仪器用载气:载气气源压力与流量菌稳定在仪器规定数值。
3. 检定方法3.1 外观用目察、手触方法按要求进行。
3.2 无机碳检测示值误差按使用说明书对仪器进行预热。
参照仪器的使用说明书,用空白水和适宜浓度的标准溶液校正仪器的零点和满量程。
在仪器已经校正过的量程范围内,选取3个浓度的溶液:满量程的20%,50%,80%浓度的无机碳标准溶液,每个浓度的溶液重复3次进样并记录仪器的示值,计算3次测量示值的算术平均值。
TOC仪操作规程解读
TOC仪操作规程解读Liqui TOC总有机碳分析仪操作规程仪器操作步骤:1、打开电脑2、开启liquiTOCⅡ电源,开⾃动进样器3、打开软件,等到电脑屏幕下⾯部分由粉红⾊转为绿⾊,说明联机成功(若⼀直为粉红⾊,说明联机未成功);观察Post comb.temp项,待其温度达到800度。
4、开载⽓(氧⽓),粗调出⽓阀使压⼒表读数在0.10-0.12MPa之间,观察软件界⾯下端pressure读数,通过调节压⼒表使其读数在1.0-1.2Bar之间。
5、设置⾃动进样器:system——feeding——选“single”、“with 89 positions”“ needle plunged”——ok(每次开机均要设置⾃动进样器)6、如果反应管需要拆洗,拆洗后应执⾏检漏程序(见后)。
7、当温度达到800度时,开始仪器清洗程序:A.在⾃动进样器1号孔位放⼀杯超纯去离⼦⽔(超纯⽔或去离⼦⽔再⽤0.45微⽶⽣物膜过滤,以除去碳氮本底及⽓泡,同时也去除了⼤部分微⽣物)。
B.清洗⽔路:(由于⼩塑料杯的容积只有7ml,每次清洗仪器需要吸收约12ml⽔,所以在清洗时要注意往⼩塑料杯中注⽔,以防吸⼊空⽓,影响仪器测定精度)。
操作步骤:options——maintenance——ventilate,此过程主要清洗螺旋管,⼀遍执⾏完成Process显⽰standby,再按上述步骤执⾏⼀遍,共执⾏三遍。
清洗⼲净的螺旋管应看不到⽓泡。
清洗过程⾸先吸瓶中⽔(冲洗空⽓),再吸烧杯中⽔(⾃动进样则吸⼩塑料杯中⽔),最后吸盐酸,整个过程⾃动完成。
C.清洗⽓路:⽔路清洗完成后,接着清洗⽓路,操作步骤为:options——maintenance——Flush,⽓路清洗⼀遍即可。
8、做标准曲线(⼀般⼀条标线可以使⽤半年左右,超过半年最好重新做标线,可能因为经过半年,仪器内部使⽤的许多易耗品均已经更换,影响仪器本底),检测样品时只需调⽤标线即可。
水质总有机碳(TOC)的测定方法及仪器
水质总有机碳(TOC)的测定方法及仪器水质总有机碳(TOC)的测定非色散红外线吸收法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TOC by nondispersiveinfrared absorption methodGB13193—91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8245—1987《水质——总有机碳(TOC)的测定——导则》。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地面水中总有机碳的非色散红外线吸收法。
1.2 测定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地面水中总有机碳的测定,测定浓度范围为0.5~60mg/L,检测下限为0.5mg/L。
1.3 干扰地面水中常见共存离子超过下列含量(mg/L)时,对测定有干扰,应作适当的前处理,以消除对测定的干扰影响:SO42-400;Cl-400:NO3-100;PO43-100;S2-100。
水样含大颗粒悬浮物时,由于受水样注射器针孔的限制,测定结果往往不包括全部颗粒态有机碳。
2 原理2.1 差减法测定总有机碳将试样连同净化空气(干燥并除去二氧化碳)分别导入高温燃烧管(900℃)和低温反应管(160℃)中,经高温燃烧管的水样受高温催化氧比,使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碳酸盐均转化成为二氧化碳,经低温反应管的水样受酸化而使无机碳酸盐分解成二氧化碳。
其所生成的二氧化碳依次引入非色散红外线检测器。
由于一定波长的红外线被二氧化碳选择吸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二氧化碳对红外线吸收的强度与二氧化碳的浓度成正比,故可对水样总碳(TC)无机碳(IC)进行定量测定。
总碳与无机碳的差值,即为总有机碳。
2.2 直接法测定总有机碳将水样酸比后曝气,将无机碳酸盐分解生成二氧化碳驱除、再注入高温燃烧管中,可直接测定总有机碳。
3 试剂除另有说明外,均为分析纯试剂,所用水均为无二氧化碳蒸馏水。
3.1 无二氧化碳蒸馏水:将重蒸馏水在烧杯中煮沸蒸发(蒸发量10%)稍冷,装入插有碱石灰管的下口瓶中备用。
TOC测定方法
制药用水中总有机碳测定操作规程荷兰安米德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TOC分析仪(实验室TOC、在线TOC)1.适用范围:适于检查制药用水中有机碳总量,用以间接控制水中的有机物含量。
2.工作职责:检验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3.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R4.程序:4.1.综述:本法用于检查制药用水中有机碳总量,用以间接控制水中的有机物含量。
总有机碳检查也被用于制水系统的流程控制,如监控净化和输水等单元操作的效能。
总有机碳(TOC)+总无机碳( IC)=总碳(TC)制药用水中的有机物质一般来自水源、供水系统(包括净化、储存和输送系统)以及水系统中菌膜的生长。
通常采用蔗糖作为易氧化的有机物、1,4-对苯醌作为难氧化的有机物,按规定制备各自的标准溶液,在总有机碳测定仪上分别测定相应的响应值,以考察所采用技术的氧化能力和仪器的系统适用性。
4.2.对仪器的一般要求有多种方法可以用于测定总有机碳,对一些技术只要符合下列条件均可用于水的总有机碳测定。
4.2.1总有机碳测定技术应能区分无机碳(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和碳酸氢盐分解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有机碳(有机物被氧化产生的二氧化碳),并能排除无机碳对有机碳测定的干扰。
4.2.2应满足系统适应性实验的要求。
4.2.3应具有足够的检测灵敏度(最低检出限为每升含碳等于或小于0.05mg/L)。
采用经校正过的仪器对水系统进行在线监测或离线实验室测定。
在线监测可方便地对水的质量进行实时测定并对水系统进行实时流程控制;而离线测定则有可能带来许多问题,例如被采样、采样容器以及未受控的环境因素(如有机物的蒸气)等污染。
由于水的生产时批量进行或连续操作的,所以在选择采用离线测定还是在线测定时,应由水生产的条件和具体情况决定。
4.2.4.总有机碳检查用水应采用每升含总有机碳低于0.10mg,电导率低于1.0µS/cm(25℃)的高纯水(根据注射用水的检测数据,其TOC的低于100ppb,电导率在(25℃)时小于1.0µS/cm,可以作为总有机碳检查用水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计量性能要求
1.1无机碳检测示值误差
无机碳检测示值误差限为±4%(相对误差)。
1.2有机碳检测示值误差
有机碳检测示值误差限为±5%(相对误差)。
2.通用计数要求
2.1外观检查
2.1.1仪器无影响其工作的损伤、变形等现象;仪器名称、型号、出场编号、制
造时间、制造厂名称等应齐全清晰。
危险部件(高温、强光等)应有明显标志。
附有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书。
2.1.2仪器结构完整、各部件和电缆插件连结可靠,配件齐全。
各调节旋钮、按
键和开关均能正常工作。
仪器的指示刻度或数字显示要清晰;带有记录仪的仪器,其性能要能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
2.1.3气体管路应使用不锈钢管或聚四氟乙烯管,各接头要紧密牢固,在使用压
力下不泄露。
2.2检定环境
环境温度(20±10)℃,相对湿度≤85%,电源电压(220±22)V。
2.3检定用标准物质及设备
2.3.1碳酸钠纯度标准物质
国家二级标准物质。
纯度值不确定度:0.02%,k=2。
2.3.2邻苯二甲酸氢钾纯度标准物质
国家二级标准物质。
纯度值不确定度:0.02%,k=2。
2.3.3分析天平:最小分度值0.1mg。
2.3.4玻璃量器:A级。
2.3.5检定仪器标准溶液所用的空白水(制备方法见附录)
2.3.6其它要求
2.3.6.1仪器放置:仪器应平稳的放在工作台上,无强光直射在仪器上,仪器周
围无强磁场、电场干扰,无振动。
室内空气清新、通风情况良好。
2.3.6.2 仪器用载气:载气气源压力与流量菌稳定在仪器规定数值。
3. 检定方法
3.1 外观
用目察、手触方法按要求进行。
3.2 无机碳检测示值误差
按使用说明书对仪器进行预热。
参照仪器的使用说明书,用空白水和适宜
浓度的标准溶液校正仪器的零点和满量程。
在仪器已经校正过的量程范围内,选取3个浓度的溶液:满量程的20%,50%,80%浓度的无机碳标准溶液,每个浓度的溶液重复3次进样并记录仪器的示值,计算3次测量示值的算术平均值。
用平均值与标准值的相对误差作为示差误值。
计算公式如下:
%100c c c d s s
1111⨯-=
式中:d 1— 无机碳检测的示差误值;
1c — 仪器3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mg/L ;
c 1s — 无机碳标准溶液的浓度标准值mg/L 。
取绝对值最大的d 1作为仪器的无机碳检测示值误差。
3.3 有机碳检测示值误差
按使用说明书对仪器进行预热。
参照仪器的使用说明书,用空白水和适宜浓度的标准溶液校正仪器的零点和满量程。
在仪器已经校正过的量程范围内,选取3个浓度的溶液:满量程的20%,50%,80%浓度的无机碳标准溶液,每个浓度的溶液重复3次进样并记录仪器的示值,计算3次测量示值的算术平均值。
用平均值与标准值的相对误差作为示差误值。
计算公式如下:
%100c c c do s s
o o o ⨯-=
式中:do — 有机碳检测的示值误差;
o c — 仪器3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mg/L ;
c os — 有机碳标准溶液的浓度标准值,mg/L 。
取绝对值最大的do作为仪器的有机碳检测示值误差。
3.4检测周期
总有机碳分析仪的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2年。
附录:
1. 标准溶液用水的制备方法
将去离子水或普通蒸馏水放入玻璃烧瓶内,滴入高锰酸钾溶液(0.3%体积分数),显出紫红颜色;每升水加1+1硫酸(2~3)ml,解热蒸馏。
初馏分(约相当于全部水体积的1/5)弃掉,收集余下的馏出液。
蒸馏结束时,瓶内应有高锰酸钾着色的残余。
制备出的纯水,应保存在全玻璃容器内,并尽量减少与空气的接触,以降低二氧化碳的干扰。
特别是要稀释低浓度溶液时的用水,一定要现用现制备。
2.标准溶液配制方法
2.1配制溶液所需的器材
使用的天平、移液管、容量瓶经计量检定。
2.2化学试剂的处理
2.2.1无水碳酸钠的处理
将无水碳酸钠放在瓷坩埚内,在270℃下烘干4h,然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备用。
2.2.2无水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处理
将邻苯二甲酸氢钾放在称量瓶内,然后在烘箱中118℃下干燥2h,取出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备用。
2.3标准溶液的配制
2.3.1无机碳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无水碳酸钠,溶解在纯水中,然后转移至容量瓶中稀释
至刻度,摇匀;并准确计算该溶液的浓度。
2.3.2有机碳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溶解在纯水中,然后转移至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并准确计算该溶液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