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教案:6.4《频数与频率》
初中数学初一数学下册《频数与频率》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频数与频率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熟练运用频数与频率进行数据处理。
2.学会使用图表(如条形图、折线图等)来展示数据的频数分布,并能够通过观察图表分析数据的特点。
3.能够运用频数与频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分析班级成绩分布、调查数据等,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学校运动会报名情况的调查数据,提出问题:“如何整理和分析这些数据,以便我们更好地了解报名情况?”
2.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引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入频数与频率的概念,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二)讲授新知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频数与频率的意义,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2.利用具体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频数与频率的作用,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3.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和展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c.实践操作: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如调查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分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教学策略:
a.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b.情境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c.适时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教师详细讲解频数与频率的定义,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学案:6.4 频数与频率 (2)
6.4 频数与频率(2)班级: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理解频率的概念。
2.理解样本容量、频数、频率之间的相互关系,会计算频率。
3.了解频数、频率的一些简单实际应用。
【基础扫描】1.每一组_______与_______(或实验总次数)的比叫做这一组数据(或事件)的频率.2.一个样本的样本容量为150,分组后,某一组的频数为30,则这一组的频率为________,各组的频率之和为.3.已知一组数据的频率为0.25,数据总个数为100个,则这组数据的频数为.4.在一张频数分布表上,数据落在第一组的频数是8,频率是0.2,则数据的样本容量为_____.5.某校进行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时间调查,将所得数据分成5组.已知第一组的频率是0.18,第二、三、四小组的频率和为0.62,故第五组的频率是()A.0.20 B.0.09 C.0.31 D.不能确定【合作探究】探究1:你最喜欢的体育明星是谁?问题:你最喜爱的体育明星是谁?下面是小亮调查的七(1)班50位同学喜欢的篮球明星,结果如下A.姚明B.詹姆斯C.韦德D.霍华德你能很快说出该班同学最喜欢的篮球明星吗?你能设计出一个比较好的表示方式吗?篮球明星唱票记录得票数得票率ABCD从上表可以看出,A、B、C、D出现的次数有的多,有的少,或者说它们出现的频繁程度不同.我们称某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为频数,频数与总次数的比值为频率。
分别计算A、B、C、D的频数与频率.并完成表格。
A 的频数为______,A 的频率为______,B 的频数为______,B 的频率为______,C 的频数为______, C 的频率为______,D 的频数为______,D 的频率为______,探究2:观察频数统计表完成下列各小题1.为了了解某中学七年级250名学生期中考试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了5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析,下面是50名学生数学成绩的频数 分布表: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 频率分布表中的数据a =_____,b =____; (2) 在这次期中考试中,该校八年级数学成绩在90.5~100.5范围内有多少人?(3) 若这次期中考试数学成绩为100分以上的为优秀,估计八年级学生中优秀的有多少人?2.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如图是某校三个年级学生人数分布扇形统计图,其中八年级人数为408人,表是该校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情况统计表.请你根据图表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该校八年级的人数占全校总人数 的百分率及全校学生数. (2)求表(1)中A B ,的值.(3)该校学生平均每人读多少本课外书?【拓展迁移】1.已知数据:23231-,,,,π.其中无理数出现的频率为( )A. 20%B. 40%C. 60%D. 80%【课堂小结】1.课堂学习后,请把知识要点摘录于此,并抄写到课本上:分组频数频率60.5~70.5 3 a 70.5~80.5 6 0.12 80.5~90.5 9 0.18 90.5~100.5 17 0.34 100.5~110.5 b 0.2 110.5~120.55 0.1 合计501图书种类 频数 频率 科普常识 840 B 名人传记 816 0.34 漫画丛书 A 0.25 其它1440.06八年级 九年级 38%七年级28%。
浙教版数学 七年级下册 6.4 频数 教案
课题: 频数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频数的概念2.会绘制频数分布表,并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收集、分析数据的过程,初步作出合理的决策,提高学生处理问题、决策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观察、对比、交流和讨论的数学活动中发掘知识,并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数 学的探索性。
重点:绘制频数分布表难点:运用频数分布表解决问题教学流程:一、知识回顾学习过的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据方面各有什么特点?2050年世界人口预测图8.2817.683.928.0952.680102030405060欧洲非洲北美拉美/加勒比亚洲地区人口/亿折线统计图102030405060欧洲非洲北美拉美/加勒比亚洲条形统计图能直观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
折线统计图能直观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扇形统计图能直观、生动的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二、导入新课想一想:为了让给学生节约用餐时间,学校打算实行分时段用餐,你认为要进行怎样的调查统计,才能做出合理的安排呢?答:可以抽取部分学生用餐时间作为样本,用样本估计总体,即用这部分学生的用餐时间估算全校学生的用餐时间,根据分析制定合理方案。
三、例题讲解例1:从某地区妇产医院获得2010年10月份在该院出生的20名新生婴儿的体重如下:(单位:kg)4.7 2.9 3.2 3.53.64.8 4.3 3.63.8 3.4 3.4 3.52.83.34.0 4.53.6 3.5 3.7 3.7想一想:1、体重在哪一个范围内的人数最多,在哪一个范围内的人数最少?2、体重在3.55~3.95kg 范围内的婴儿有多少人?体重在4.35kg 以上的婴儿有多少人? 我们该如何解答这些问题呢?解:第一步:我们先找出原始数据中的最大值跟最小值,它们分别是4.8kg 、2.8kg,在计算极差(极差=最大值-最小值)2kg ,就能知道数据的变动范围。
第二步:确定组距,即每一组的后一个边界值与前一个边界值的差;通常各组的组距应相等。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频数与频率》精品教案
教案一:掌握频数和频率的概念【教学目标】1.知道频数和频率的含义。
2.能够计算数据中各项的频数和频率。
3.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比较。
【教学重点】1.频数的概念和计算。
2.频率的概念和计算。
【教学难点】2.如何利用频数和频率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比较。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通过举例的方式向学生介绍频数和频率的概念。
例如,学生在一周内上网的时间如下:3小时、5小时、7小时、4小时、6小时、3小时、4小时。
请问上网3小时的频数是多少?5小时的频数是多少?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频数的含义。
Step 2 频数的计算告诉学生,频数是指数据中一些数值出现的次数。
对于上述例子中的数据,学生可以统计每个数值出现的次数,并填写到表格中。
数值频数3小时24小时25小时16小时17小时1Step 3 频率的概念告诉学生,频率是指一些数值在数据中出现的概率。
频率的计算公式是:频率=频数/总次数。
引导学生思考频数和频率的区别。
Step 4 频率的计算告诉学生,要计算频率,首先需要知道总次数。
在上述例子中,总次数是7、然后计算每个数值的频率,并填写到表格中。
数值频数频率3小时22/74小时22/75小时11/76小时11/77小时11/7Step 5 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思考以下问题:1.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哪个数值?2.出现频率最低的是哪个数值?3.频率最高的数值和最低的数值之间有什么差别?4.7小时上网的频率和3小时上网的频率之间有什么差别?【教学延伸】可以通过更多实例来巩固学生对频数和频率的理解和计算。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解读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际数据,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频数和频率的概念。
通过手工计算频数和频率,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6.4 频数与频率(1)教案-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浙教版
教师备课笔记上课日期月日星期教学课题 6.4频数与频率(1)课型新授课课堂形式纵横□ / 小组□ / 马蹄□ / 其它□人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频数的概念,会求频数。
2.了解组距、组数之间的关系,会将数据分组。
3.会列频数表。
过程与方法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与预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这一过中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频数的应用,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发展来源于实践,又为实践服务的辩证关系。
重点频数的概念。
难点将数据分组的过程。
板书设计教学辅助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备注一、引入新知某医院2010年10月份20个新生婴儿体重数据如下:对于以上的20个新生婴儿的体重如何了解这些数据的分布情况?很难通过以上数据就回答出以下问题。
思考有什么办法可以一目了然的发现数据的分布。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整理这些数据。
序号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备注如:体重在哪一个范围内的人数最多,哪一个范围内的人数最少?在3.55-3.95kg范围内的婴儿有多少人?师:为了使数据的分布一目了然,我们就设计了一个表格。
(提醒学生划记法时候注意事项,不要漏划)根据这个表格就能有依有据的回答以上问题了。
略微变换:某医院新生婴儿的体重频数表如下所示这种反映数据分布情况的统计表叫做频数统计表(也称频数表)。
(频数不带单位)观察频数表,观察频数表与刚刚的统计表有何区别引出频数表组别(kg)划人数4.35~4.75 4.75~5.15 合计2 7 6 2 2 1 202.75~3.153.15~3.553.55~3.953.95~4.35组别(kg)划频数4.35~4.75 4.75~5.15 合计2 7 6 2 2 1 202.75~3.153.15~3.55 3.55~3.95 3.95~4.35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备注二、探索新知绘制频数表:思考:1、分组首先要找出什么数,再计算什么?2、组距哪里来?组数怎么算?3、边界值怎么取?利用刚刚新生儿的例子,逐步来说明频数表的绘制过程。
初中数学 教学设计:频数与频率
七年级(下)数学课堂探究案自主探究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合作学习:从某医院获得2004年10月份在该院出生的20名新生婴儿的体重如下:从这组数据中你可以获得什么信息?(让学生尽量的说出所得到的)1、最重(最大)与最轻(最小);2、平均数()等等.“记者”问“调查机构负责人”:该医院2004年10月份新生婴儿体重在哪个范围内人数最多,在哪个范围内人数最少?体重在~范围内的婴儿有多少人,体重在以上的婴儿有多少人等。
要了解有关数据的分布情况,我们需要学习新的特征数.合作探究二、合作与探索:概念:组距:每一组的后一个边界值与前一个边界值的差叫做组距。
通常各组的组距应相等。
假如你是“负责人”,你该如何做才能回答记者的问题?思路:1、如何分组?2、确定组距(),分组(注意:为了不使数据不落在各组的边界上,边界值比实际数据多取一位—一般是分点数“”;而组数通常取大于(最大值—最小值)/组距的最小整数,则(—)/=5,大于5的最小整数为6,所以确定组数为6.数据个数在50个以内常分成5-8组,数据个数在50-100个常分成8-12组;3、统计新生婴儿体重在~范围内人数最多,在~人数最少.分组后落在各小组的数据的个数叫做频数(新生婴儿体重在~的频数是多少?参考6,注意:频数不带单位)这种反映数据分布的统计表叫做频数分布表(也叫频数表)课后拓展一个自由转动的转盘如图。
让自由转动20次,记录每次指针所在区域的颜色如下:黄,红,红,绿,绿,绿,黄,黄,红,黄,绿,黄,红,红,绿,红,绿,红,绿,绿。
请制作反映指针所在区域颜色的频数分布表。
这个频数分布表是否反映了指针落在各种区域的可能性大小?教后反思批改记录。
频数与频率数学教案
频数与频率数学教案
标题:频数与频率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频数和频率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频数和频率进行数据分析。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频数和频率的含义,以及如何计算频数和频率。
2. 教学难点:理解和应用频数和频率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
- 通过提问或者实例引出频数和频率的概念。
2. 新课讲解:
- 定义频数和频率:频数是指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频率则是指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例。
- 讲解频数和频率的计算方法。
3. 实例解析:
- 分析具体的数据,让学生理解并计算频数和频率。
4. 小组活动:
- 分组完成一些关于频数和频率的练习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总结反馈:
-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作业布置
- 设计一些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检查和巩固。
五、教学反思
- 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对于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6章《6.4频数和频率(1)》课件
新知探究
【合作探究】下列是某地区妇产科医院2018年10月份20位新生婴儿体 重数据(单位:kg):
某医院2018年10月份新生 婴儿的体重统计表
组别(kg) 划记 2.75~3.15 3.15~3.55 3.55~3.95
人数 2 7 6
3.95~4.35
2
4.35~4.75
2
4.75~5.15
1
合计
20
新知探究
某医院2018年10月份新生婴儿的 体重频数表
组别(kg) 划记 2.75~3.15 3.15~3.55 3.55~3.95
组别(kg) 2.75~3.15 3.15~3.55 3.55~3.95
3.95~4.35 4.35~4.75 4.75~5.15
划记
频数 2 7 6 2 2
1
1.选取组距,确定组数.
组数通常取大于
最大值 - 最小值 组距
的最小整数.
(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通常可分成5-12组. )
2.确定各组的边界值.
为了使数据不落在边界上,边界值可以比
实际数据多取一位小数.取定起始边界值后, 就可以根据组距写出各组的边界值.
3.列表,填写组别和统计各组频数.
作业布置
1. 作业本2:6.4频数和频率(1) 2. 作业订正和自主练习.
新知探究
4.7, 2.9, 3.2, 3.5
3.6, 4.8, 4.3, 3.6
3.8, 3.4, 3.4, 3.5 2.8, 3.3, 4.0, 4.5 3.6, 3.5, 3.7, 3.7 1.体重在3.55~3.95kg范围内 的婴儿有多少个? 2.体重在哪个范围内人数最多? 在哪个范围内人数最少?
浙教初中数学七下《64频数与频率》word教案1
6.4频数与频率教学目标:1、理解频率的概念2、理解样本容量、频数、频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会计算频率。
3、了解频数、频率的一些简单实际应用。
4、通过收集、分析数据的过程,初步作出合理的决策,提高学生处理问题、决策问题的能力。
教学法重难点:重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频率的概念。
难点:例2第(3)题学生在理解上会有一定的困难,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引例:为了了解全班同学的出生月份情况,对全班35名同学的出生月份进行统计分析,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对35名同学的出生月份绘制一张频数分布表扔。
(师生共同完成,平等交流)请分析哪一个月份出生的人数最多?所占的比值是多少?哪一个月份出生的人数最少?所占的比值是多少?我们把这个比值就叫该小组的频率,由此引出课题。
(引例的讲解对上一课时频数、频率分布表有关知识进行了巩固,同时引入新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讲授新课1、由引例归纳出频率的概念:一般地,每一组频数与数据总数(或实验总次数)的比,叫做这一组数据(或事件)的频率。
由此可知:(1)数据总数频数频率=(2) 频数=频率×数据总数(3)频率频数数据总数=; 2、针对引例中的频数分布表,把“比值”改写“频率”,师生共同完成其他10个月份的频率计算。
3、练一练:填写右面这张频数分布表未完成的部分。
三、例题讲解1、例1 表3-3是208班21名男生100m 跑成绩(精确到0.1秒)的频数分布表;208班21名男生100m 跑成绩的频数分布表 组别(秒) 频数 频率 12.55-13.55 2 13.55-14.55 5 14.55-15.55 7 15.55-16.55 4 16.55-17.553(1)求各组频率,并填入上表;(2)求其中100m 跑的成绩不低于15.5秒的人数和所占的比例;◆(3)若成绩在13.55以内可能在校运动会上取得名次,我们班获胜率为多少? (每班两名运动员参加,共20名) 注:不低于15.5秒是指大于或等于15.5秒2、随堂练习:车站实施电脑售票后大大缩短了购票者排队等候的时间,一名记者在车站随机访问了25名购票者,了解到他们排队等候的时间分别为(单位:分)1,2,2,2,1,3,4,2,2,2,2,3,1,3,4,5,3,2,1,2,2,3,2,3,2。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频数与频率》说课稿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频数与频率》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概述本节课是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中的一节课,主要讲解的是频数与频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频数和频率在统计学中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相应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比较。
2. 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习活动的设计,达到以下目标:•了解频数和频率的定义及其在数据统计中的作用;•掌握计算频数和频率的方法;•能够应用频数和频率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频数和频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频数和频率的应用。
教学难点主要包括:•频数和频率的理解和应用;•频数和频率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二.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我将引入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
我会出示一个问题:“你们班级中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并请学生举手回答。
然后,我会将学生的回答记录下来。
2. 引导学习(1)频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首先,我会向学生解释频数的概念,即某一项数据在样本中出现的次数。
我会用示意图进行说明,帮助学生理解。
例如,我会画一个水果的柱状图,柱子的高度表示每种水果的频数。
•接下来,我会引导学生进行频数的计算。
我会举例子展示如何根据样本数据计算频数,并让学生尝试计算其他的频数。
(2)频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然后,我会向学生解释频率的概念,即某一项数据在样本中出现的比例。
我会用示意图进行说明,让学生了解频率与频数之间的关系。
•我会引导学生进行频率的计算。
通过示例,我会教授学生如何用频数除以样本容量来计算频率,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3. 拓展应用在学生理解了频数和频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后,我将通过拓展应用的方式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知识。
首先,我将给学生提供一组样本数据,并让他们计算出每个数据的频数和频率。
然后,我会带领学生一起讨论如何使用频数和频率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例如通过柱状图的绘制和对比来呈现数据分析结果。
2020—2021学年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6.4频数与频率教案
6.4频数与频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地位、作用现代是大数据时代,人们常常要对大量数据做出恰当的选择和判断,收集与整理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社会里,人们常常需要对大疑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收集与整理数据是一个公民的基本素质。
《频数与频率》是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6章第4课,本节为第一课时,在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中具有重要的斜街作用,即收集一一表示一一处理•因为经过普査和抽样调查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收集数据并做简单的表示,在此基础上,顺理成章地引入频数与频率的槪念•对所收集的数据,为下节课学习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做准备.二、教学内容和选择初中生好奇心重,选择的素材紧贴生活实际,引发学生兴趣的内容。
本节课我选择婴儿出生时的体重、身高、血型、心跳等素材,串成一线来完成教学内容,具有连贯性和可操作性,也让学生增长见识。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频数的概念,会求频数:2•了解组距、组数之间的关系,会将数据进行分组;3•会列频数表.【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数学说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体验的学习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2•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培养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频数的槪念教学难点:数据分组五、教学流程新课引入,激发兴趣> 例题讲解,总结新知------------- 作学习,促进理解----- 归纳步骤,学以致用 -------- 习题巩固,能力提升--------- 归纳小结,知识内化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激发兴趣师:2017年10月29日对于老师而言,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因为家里迎来了小生命。
医生告诉我,婴儿的体重是3.2kg、身髙50cm,如何确泄身髙、体重是否在合理的范囤内?生:可以看看绝大多数的婴儿身高、体重在哪个范围内,如果老师家的孩子身髙、体重也在这个范围内,可以认为是正常的。
6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精品教案.4 频数与频率
6.4 频数与频率教学目标教学知识点1.掌握频数、频率的概念.2.会求一组数据的频数与频率.能力训练要求1.通过统计数据,制成各种图表,增强学生对生活中所见到的统计图表进行数据处理和评判的主动意识.2.培养学生利用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能初步把数字信息、图形和语言之间相互转化,并作出合理推断.情感与价值观要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通过对数据的整理,提高学生的责任心与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频率与频数的概念,选择数据表示方式.教学难点各种统计图表的绘制,识别各种图表所含的信息,各自优缺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前面我们主要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并探讨了抽样调查时要注意的问题.(1)样本的大小.(2)样本的代表性.(3)样本的广泛性.使所抽取的样本尽可能准确地反映总体的真实情况.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初步中反映数据出现频繁程度的两个量频数与频率.二.讲授新课1.习题讲解[师]我们不仅要学好基础知识,还要强健自己的体魄,长大后才能更好地工作.同学们,你们平时最喜爱的体育运动是什么?[生]乒乓球、篮球、足球、游泳、羽毛球、跳绳、踢毽子…….[师]你最喜爱的体育明星是谁?[生]孔令辉、刘国良、邓亚萍、李菊、王楠、贝克汉姆、罗纳尔多、巴乔、迈克尔·乔丹等等.[师]你为什么喜欢他们?[生]我喜欢邓亚萍、刘国良顽强的斗志……[生]我喜欢运动员在比赛时高超的技艺,他们给我们展示的一种拼搏精神风貌……[师]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就要有这种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刻苦学习、老师相信你们会越来越出色.[师]下面是小亮调查的八(1)班50位同学喜欢的足球明星,结果如下:[师]根据上面结果,你能很快说出该班同学最喜欢的足球明星吗?他的数据表示方式是什么?[生]这些数据没有经过统计、整理,必须把A 、B 、C 、D 的个数全部数清,才能比较出哪位球星是该班同学最喜欢的.数据越多越不方便,所以我认为小亮的数据表示方式不太好.[师]你能设计出一个比较好的表示方式吗?小组相互交流,共同探讨. [生]我们小组用如下方式表示:(二)[师]此种表示方式的优点是什么?[生]简单明了,一眼可以看出哪个最多、哪个最少.[师]从上表可以看出,A 、B 、C 、D 出现的次数有的多,有的少,或者说它们出现的频繁程度不同.我们称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为频数(absolute ,frequency).而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为频率(relativefrequency).[师]分别计算A 、B 、C 、D 的频数与频率. [生]A 的频数为23,A 的频率为5023. B 的频数为8,B 的频率为254. C 的频数为13,C 的频率为5013.D 的频数为6,D 的频率为253. 三.课堂练习1.设计一个方案,了解你们班同学最喜欢的科目是哪科,为什么喜欢?分析:先列表,再统计,调查探讨喜欢的原因.调查不爱学的那门科目的原因.(课后完成)[生]列表如下2.议一议:小明、小亮从同一本书中分别随机抽取了6页,在统计了1页、2页、3页、4页、5页、6页的“的”和“了”出现的次数后,分别求出了它们出现的频率,并绘制了下图.[师]随着统计页数的增加,这两个字出现的频率是如何变化的?[生]频率在0.05至0.06之间变化的字是“的”字.“了”字的频率在0.005至0.015之间变化.[师]你认为该书中“的”和“了”两个字使用的频率哪个高? [生]我认为是“的”字. 3.做一做(1)为了了解中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对某中学同年龄的60名女学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结果如下.(单位:厘米)158 167 154 159 166 169 159 156 166 162 159 156 166 164 160 157 156 160 157 161 158 158 153 158 164 158 163 158 153 157 162 162 159 154 165166 157 151 146 151158 160165 158 163 162 161154 163165 162 162 159 157159 149164 168 159 153[师]我们知道,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反映了这些学生的平均身高.但是,有时只知道这一点还不够,还希望知道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多,在哪个小范围内的学生少,也就是说,希望知道这60名女学生的身高数据在各个小范围内所占的比的大小.(学生填下表)频率分布表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叫做频数.小结:整理数据时,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决定组距与组数.3.决定分点4.列频率分布表.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对各种数据的统计表的处理.四.课时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如下内容.1.频数与频率两个基本概念.2.会求一组数据的频数与频率,并会选择合理的表示方式来表示数据.。
《6.4频数与频率》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浙教版12七年级下册
《频数与频率》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通过频数与频率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频数与频率的概念及其在统计学中的应用。
2. 掌握频数与频率的统计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 学会利用频数与频率进行数据分析,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频数与频率的概念学习:通过课本、教学视频等资料,加深对频数和频率的理解。
要求每位同学自行整理出频数与频率的数学定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 实践操作练习:布置不同的数据组,让学生自行统计数据中的频数与频率。
如可以给出不同种类的学生考试成绩,要求学生计算各个分数的频数与频率。
3. 探究式问题解答:设置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并解决问题。
例如,通过收集某地一周内的天气数据,计算天气的频数与频率,进而分析天气的规律性变化。
4. 作业报告撰写:学生需将上述三个部分的完成情况整理成一份简短的报告,包括对频数与频率的理解、实践操作的过程及结果、探究式问题的分析过程和结论等。
三、作业要求1. 每位同学需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他人答案或使用其他不正当手段。
2. 实践操作练习需真实记录数据,并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3. 探究式问题应有自己的分析和见解,不应仅仅停留在数据呈现上。
4. 作业报告应条理清晰,表达准确,用词恰当,体现出对频数与频率知识的理解深度和应用能力。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报告进行评价,包括对概念理解的准确性、实践操作的规范性、问题解答的逻辑性和报告撰写的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
2.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将给予表扬和鼓励,并作为学习榜样在班级内进行分享。
3. 对于表现不佳的学生,教师将给予指导和帮助,帮助其改进和提高。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逐一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意见。
2. 学生需根据教师的反馈,对作业进行修正和完善。
3.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修正情况,对后续的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6.4频数与频率(1)
浙教版初中数学
重点知识精选
掌握知识点,多做练习题,基础知识很重要!浙教版初中数学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
6.4频数与频率(1)
教学目标:
1. 能识别组距,频数,频数统计表的概念.
2. 能根据实际列出频数表.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实际列出频数表
教学设计:
例1 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最大值是141,最小值是50,取组距为10,则可以分( )
A.10组B.9组C.8组D.7组
例2 将50个数据分成五组,编成组号为①~⑤的五个组,频数如下表:
组号①②③④⑤
1
频数8 10 ■14
1
那么第③组的频数为.
巩固练习1:
归纳:
(1)将数据按从小到大适当地分组,并绘制统计表,其中每一组的后一个边界值与前一个边界值的差叫做组距.
(2)数据分组后落在各小组内的数据个数为频数.
(3)反映数据分布情况的统计表叫做频数统计表,也称频数表.
(4)列频数统计表的一般步骤:①选取组距;②确定各组的边界值;③列表,填写组别与统计各组频数.
例2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地震灾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某社区响应恩施州政府的号召,积极组织社区居民为灾区人民献爱心活动.为了解该社区居民捐款情况,对社区部分捐款户数进行分组统计(统计表如下),数据整理成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统计图.已知A、B两组捐款户数直方图的高度比为1∶5,请结合图中相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巩固练习2:
作业布置:作业本6.4频数与频率(1)
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
数学思维
可以让他们更理性地看待人生。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4《频数与频率》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4《频数与频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4《频数与频率》是学生在学习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数据的规律性和特点的一章。
本章主要介绍频数与频率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理解频数与频率的关系,掌握频率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利用频率来估计事件的概率。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例子,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频数与频率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但学生对频数与频率的概念可能初次接触,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频率的计算方法和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思路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理解频数与频率的概念,掌握频率的计算方法。
2.能够利用频率来估计事件的概率,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频数与频率的概念及其关系。
2.频率的计算方法。
3.利用频率估计事件的概率。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频数与频率的关系,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实例材料。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抛硬币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在抛硬币的过程中,正面朝上的次数与抛硬币的总次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呈现(10分钟)呈现频数与频率的定义,解释频数与频率的关系,并通过实例来展示频率的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例,根据实例计算频率,并尝试用频率来估计事件的概率。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频数与频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频率的计算方法是什么?3)如何利用频率来估计事件的概率?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在实际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频数与频率来解决?2)频数与频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局限性?6.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你掌握了频数与频率的概念吗?2)你能用频率来估计事件的概率吗?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频数与频率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练习。
6.4 频数与频率(2)教案-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浙教版
上课日期月日星期
①完成表格下面的合计,判断(1)班共有多少同学?
②哪个分数段的人数最多?这个分数段的频数是多少?这个分数段占全班的多少?
③每个分数段占全班的多少?
由引例归纳出频率的概念:一般地,每一组频数与数据总数(或实验总次数)的比,叫做这一组数据(或事件)的频率。
由此可知:(1); (2)频数=频率×数据总数(即样本容量);
(3)
频率频数
数据总数。
2、针对引例中的频数分布表,把“百分比”改写为“频率”。
(频率一般用小数或者分数表示) 分数段(分) 频数 占全班的多少
39.5-49.5 2 49.5-59.5 2 59.5-69.5 7 69.5-79.5 16 79.5-89.5 8 89.5-99.9 5 合计
完成引例之后指明频率的概念,并说明频率一般用小数或者分数表示。
二、探索新知
1、例1、下表是某班20名男生100m 跑成绩(精确到0.1秒)的频数分布表:
某班21名男生100m 跑成绩的频数分布表
组别(秒) 频数 频率 12.55-13.55 2
13.55-14.55 5 14.55-15.55 7 15.55-16.55 4 16.55-17.55
2
学生独立完成例1,完成后举手汇报学习成果
相对例 1 难度系数不大,主要让学生熟练频率的计算方法。
浙江省德清县第四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6.4频数与频率教案(1)浙教版
6.4 频数与频率探究活动一:从某医院获得2004年10月份在该院出生的20名新生婴儿体重如下:4.7 2.9 3.2 3.5 3.6 4.8 4.3 3.6 3.8 3.43.4 3.5 2.8 3.3 4.0 4.5 3.6 3.5 3.7 3.71.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_____.2.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______.3.这20名新生婴儿最重的________斤,最轻的________斤,因此说这组数据的极差是________.4.为了了解这些婴儿的体重在哪个范围内的人数最多,在哪个范围内的人数最少,我们需要将这些数据分组,当组距为0.4kg时,可以分成哪些组?(1)一组数据如何分组,组距取多少?分几组为好?(2)如何确定边界值?(二)典例与拓展例1:抽查20名学生的血型结果如下:A,B,A,B,B,O,AB,A,A,O,A,B,A,A,B,AB,O,A,B,A1.在将20名学生的血型分组时,我们可以将血型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完成如下的频数分布表20名学生血型的频数分布表记(1)你能概括出列频数分布表的一般步骤?(2)列频数分布表应注意些什么?课堂练习:P162课内练习2;P`63作业题2拓展提高:一名射击运动员,20次射击的成绩如下(单位:环).4、6、8、7、9、10、8、7、8、9、8、8、9、10、8、7、9、8、8、9.(1)从4至10环,按不同环数分组,制作频数分布表.(2)成绩为9环的频数为多少?(3)频数最大的是几环?(三)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五)课后反思。
“频数与频率”教学设计
浙教版七下6.4 “频数与频率”的教案一、教学分析:(1)目标分析:1、理解频数的概念,会求频数;2、了解极差的概念、会计算极差;3、了解极差、组距、组数之间的关系,会将数据分组;4、会列频数分布表。
(2)学情分析:重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频数的概念。
难点:将数据分组过程比较复杂,往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难点。
(3)策略分析: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究式、交流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合作、交流,学习并掌握频数、频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并能够综合应用统计学的知识和思想方法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教学过程(含简要点评):6.4频数与频率(一)引入1.七(11)班36名学生的血型统计图:A B A B B OAB A B B AB OB A O B A AB A O B A ABA OB A AB AO AB B A O B提问1:根据这个结果,你能在很快速说出我班同学哪种血型的人数最多吗?提问2:你认为这个数据表示方式好不好?提问3:你能设计出一个比较好的表示方式,以便快速说出我班同学哪种血型的人数最多吗?课本导言:人们在作决策时,有时更需要了解有关数据的分布情况。
为了进一步反映数据的分布情况,我们需要寻找新的特征数。
引出课题并板书——6.4频数与频率(二)频数分布表的制作1.2.除了按时间类别进行分组,还有以下的情况:七(11)班36名学生体检时的体重结果如下(单位:kg):36 42 50 46 60 3745 58 54 76 41 5255 65 62 53 55 4943 42 44 49 47 5254 48 52 49 50 6251 45 54 37 46 431.你从这份资料中获取了哪些信息?一组数据的最大最小值的差,我们把它叫做极差。
板书:极差=最大值-最小值2.问题2:体重在45——53kg范围内的同学有多少人?3. 问题3:这些信息能反映我们班学生体重在哪一个范围内的人数最多,在哪一个范围内人数最少吗?4.按照课本介绍频数、频数分布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频数与频率》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知识点
1.掌握频数、频率的概念.
2.会求一组数据的频数与频率.
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统计数据,制成各种图表,增强学生对生活中所见到的统计图表进行数据处理和评判的主动意识.
2.培养学生利用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能初步把数字信息、图形和语言之间相互转化,并作出合理推断.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通过对数据的整理,提高学生的责任心与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频率与频数的概念,选择数据表示方式.
教学难点
各种统计图表的绘制,识别各种图表所含的信息,各自优缺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主要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并探讨了抽样调查时要注意的问题.(1)样本的大小.(2)样本的代表性.(3)样本的广泛性.使所抽取的样本尽可能准确地反映总体的真实情况.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初步中反映数据出现频繁程度的两个量频数与频率.
二.讲授新课
1.习题讲解
[师]我们不仅要学好基础知识,还要强健自己的体魄,长大后才能更好地工作.同学们,你们平时
最喜爱的体育运动是什么?
[生]乒乓球、篮球、足球、游泳、羽毛球、跳绳、踢毽子…….
[师]你最喜爱的体育明星是谁?
[生]孔令辉、刘国良、邓亚萍、李菊、王楠、贝克汉姆、罗纳尔多、巴乔、迈克尔·乔丹等等.[师]你为什么喜欢他们?
[生]我喜欢邓亚萍、刘国良顽强的斗志……
[生]我喜欢运动员在比赛时高超的技艺,他们给我们展示的一种拼搏精神风貌……
[师]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就要有这种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刻苦学习、老师相信你们会越来越出色.
[师]下面是小亮调查的八(1)班50位同学喜欢的足球明星,结果如下:
[师]根据上面结果,你能很快说出该班同学最喜欢的足球明星吗?他的数据表示方式是什么?
[生]这些数据没有经过统计、整理,必须把A、B、C、D的个数全部数清,才能比较出哪位球星是该班同学最喜欢的.数据越多越不方便,所以我认为小亮的数据表示方式不太好.
[师]你能设计出一个比较好的表示方式吗?小组相互交流,共同探讨.
[生]我们小组用如下方式表示:
(二)
[师]此种表示方式的优点是什么?
[生]简单明了,一眼可以看出哪个最多、哪个最少.
[师]从上表可以看出,A、B、C、D出现的次数有的多,有的少,或者说它们出现的频繁程度不同.我们称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为频数(absolute,frequency).而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为频率(relativefrequency).
[师]分别计算A、B、C、D的频数与频率.
23.
[生]A的频数为23,A的频率为
50
4.
B的频数为8,B的频率为
25
13.
C的频数为13,C的频率为
50
3.
D的频数为6,D的频率为
25
三.课堂练习
1.设计一个方案,了解你们班同学最喜欢的科目是哪科,为什么喜欢?
分析:先列表,再统计,调查探讨喜欢的原因.调查不爱学的那门科目的原因.(课后完成)
[生]列表如下
2.议一议:
小明、小亮从同一本书中分别随机抽取了6页,在统计了1页、2页、3页、4页、5页、6页的“的”和“了”出现的次数后,分别求出了它们出现的频率,并绘制了下图.
[师]随着统计页数的增加,这两个字出现的频率是如何变化的?
[生]频率在0.05至0.06之间变化的字是“的”字.“了”字的频率在0.005至0.015之间变化.[师]你认为该书中“的”和“了”两个字使用的频率哪个高?
[生]我认为是“的”字.
3.做一做
(1)为了了解中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对某中学同年龄的60名女学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结果如下.(单位:厘米)
158 167 154 159 166 169 159
156 166 162 159 156 166 164
160 157 156 160 157 161 158
158 153 158 164 158 163 158
153 157 162 162 159 154 165
166 157 151 146 151158 160
165 158 163 162 161154 163
165 162 162 159 157159 149
164 168 159 153
[师]我们知道,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反映了这些学生的平均身高.但是,有时只知道这一点还不够,还希望知道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多,在哪个小范围内的学生少,也就是说,希望知道这60名女学生的身高数据在各个小范围内所占的比的大小.(学生填下表)
频率分布表
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叫做频数.
小结:整理数据时,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
3.决定分点
4.列频率分布表.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对各种数据的统计表的处理.
四.课时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如下内容.
1.频数与频率两个基本概念.
2.会求一组数据的频数与频率,并会选择合理的表示方式来表示数据.五.课后作业
课本163页1,2题和166页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