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循环

物质循环
物质循环

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又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特点

(1)全球性。(2)反复利用,循环流动。

3.碳循环

(1)过程

填写图中序号表示的生物或过程:

①呼吸作用,②光合作用,③植物,④动物。

(2)循环形式

①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CO2。

②生物群落中:以有机物形式沿食物链或食物网传递。

判断下列有关物质循环叙述的正误。

(1)参与循环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

(2)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CO2形式循环(×)

(3)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4)在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就能完成物质循环(×)

临考视窗物质循环常与能量流量、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结合在一起综合

命题,单独命题较少,以示意图、模式图形式出现,考查学生的获取信息、综合运用能力。

(2013·山师大附中期末)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物质循环简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M表示大气中的CO2,则碳在过程④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B.直接参与碳循环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C.能量可通过光合作用的形式输入该生态系统,也可通过热能的形式输出D.图中分解者可以促使物质和能量尽快地循环利用

[自主解答]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意在考查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若M表示大气中的CO2,则碳在过程①②③中以CO2的形式进行传递,在过程④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A正确。图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吸收的太阳能转变为储存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而输入该生态系统,进入生态系统的大部分能量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C正确。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能量不能循环利用,D错误。

答案: D

1.碳循环过程

(1)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

(2)CO2的主要来源:

①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②动植物的细胞呼吸。

③化学燃料的燃烧。

(3)温室效应的产生原因:

①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产生大量CO2。

②植被破坏,降低了对大气中CO2的调节能力。

2.物质循环的特点

(1)全球性:物质循环的范围是生物圈。

(2)反复循环,重复利用:物质可以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

3.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碳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

B.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图中E生物数量大量减少,推测短期内与之相邻的两个营养级生物数量发生的变化是D增多,F减少

C.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包括图中的D、E、F、B

D.A→C过程中碳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F→B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

解析:分析图形,A、B、D、E、F均有箭头指向C,则C是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库。A、C之间为双向箭头,A为生产者。A、D、E、F均有箭头指向B,则B为分解者,D、E、F为消费者。图示中包含的食物链为A→D→E→F,故E减少,短时间内D增多,F减少。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答案: C

4.大气中CO2过多与碳循环失衡有关。因而“低碳生活”已经获得全社会有识之士的普遍认同。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增加自养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

B.大气中CO2的增加主要与异养生物②的数量增加有关

C.该生态系统中的自养生物与所有异养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

D.该图能表示物质循环过程,不能准确表示能量流动方向

解析:理清生产者的代谢特征、大气中CO2的主要来源、生物群落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自养生物可以利用大气中的CO2来制造有机物,使环境中的CO2含量降低。大气中CO2的增加主要是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所引起的,而异养生物数量的增加对大气中CO2浓度的改变不会有很大影响。自养生物为生产

者,异养生物为消费者和分解者,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能量只能单向传递。

答案: B

物质循环的“物质”和“范围”

(1)参与物质循环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2)循环的范围是生物圈,而不是具体的某一生态系统。

碳循环模式图

[获取信息]

图1中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A和B应为生产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不能写“无机环境”,再根据A→D,确定D为分解者,剩下C为消费者。

图2中根据A与C之间的双向箭头判断:A和C一个是生产者一个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根据A、B、D的碳都流向E,可进一步判断:A是生产者,B是初级消费者,C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是次级消费者,E是分解者。

如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d过程代表光合作用,b过程代表呼吸作用

B.甲所示的营养级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

C.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

D.碳元素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

解析:甲、乙、丙分别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丁表示大气中CO2库,b、d分别表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答案: A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体现垃圾分类的教案)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教案 周航 ★新课标要求 1.简述生态工程的概念,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 2.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 3.尝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教学重点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 生态工程的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专题题图:(见课本第105页) [问题]你觉得本专题题图有什么寓意? [学生]干裂的土地,赤红的荒山;幼苗的上方是蔚蓝的地球。地球似乎化作一滴甘露,滋润着幼苗和大地;幼苗又可寓意生态工程,虽然柔弱,但却顽强地支撑着地球;地球和幼苗组合和谐,象征着希望。通过师生共同分析以引起同学的思考,引导学生进入本专题的学习。[阅读]生态工程的概念: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点拨](1)涉及的学科包括生态学和系统学;(2)运用到的技术手段或方法有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3)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阅读]《科技探索之路──生态工程的兴起》给学生呈现了生态工程的兴起过程。 [归纳](1)经济的不当发展对环境的破坏;(2)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则是循环经济;(3)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生态工程。 (二)进行新课 [阅读]本节内容。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阅读课本内容,在必修本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学习后,你对生态工程的应用前景肯定吗? (2)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什么?

第40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第40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命题趋势 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_输入__、传递、转化和__散失__的过程。 2.过程 (1)能量的输入????? 源头:太阳能起点与总值:!!! 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 (2) 能 量的传递????? 传递渠道:!!! 食物链和食物网 ###传递形式:!!! 有机物 ###中的化学能 传递过程 答案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分解者 (3)能量的转化和散失

太阳能――→光合作用 有机物中的__化学能__ 3.能量流动的特点 (1)__单向流动__: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不可逆转,也不可循环流动。 (2)逐级递减: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__10%~20%__。 4.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__最有效__的利用。 (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__对人类最有益__的部分。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照射在生产者上的太阳能。( × ) (2)流经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指次级消费者摄入体内的能量。( × ) (3)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 √ ) (4)稻田生态系统中,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 ) (5)除最高营养级外,某一营养级的总能量由四个部分组成: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流向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 √ ) 2.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其能量流动的过程图解,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A .图中粪便量属于生产者经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 B .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占同化量的比例较小 C .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占摄入量的10%~20% D .从图示可知,能量在营养级之间不具有单向流动的特点 解析 呼吸作用以热量形式散失的能量占同化量的比例较大;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占同化量的10%~20%,不是摄入量;从图示可知,能量在营养级之间具有单向流动的特点。 3.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 为生产者,Q 1为初级消费者,Q 2为次级消费者。对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C )

物质循环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学习目标] 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 重点: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难点:碳循环的过程。 [学习过程] 一、物质循环 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到,又从 到的循环过程,它具有全球性和循环性两个特点。 2、碳循环过程 【思考讨论】结合课本P84图4-12及下面的“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大气中CO2的主要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2)碳在无机环境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3)碳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4)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时涉及的主要生理过程是。 (5)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时涉及的主要生理过程是。 (6)碳在生物群落内传递的途径是。 (7)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形式是。 (8)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和。 (9)与碳循环密切联系的两种生物是、。 (10)碳循环范围:。 (11)请在右上图中用箭头把四者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并注明生理过程。 【小结】①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而实现的。②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靠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形式为含碳有机物。③大气中CO2的来源有三个:一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二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三是化石燃料的燃烧。④实现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的关键是生产者和分解者。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各成分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物质循环

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又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特点 (1)全球性。(2)反复利用,循环流动。

3.碳循环 (1)过程 填写图中序号表示的生物或过程: ①呼吸作用,②光合作用,③植物,④动物。 (2)循环形式 ①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CO2。 ②生物群落中:以有机物形式沿食物链或食物网传递。 判断下列有关物质循环叙述的正误。 (1)参与循环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 (2)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CO2形式循环(×) (3)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4)在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就能完成物质循环(×) 临考视窗物质循环常与能量流量、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结合在一起综合 命题,单独命题较少,以示意图、模式图形式出现,考查学生的获取信息、综合运用能力。 (2013·山师大附中期末)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物质循环简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M表示大气中的CO2,则碳在过程④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B.直接参与碳循环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C.能量可通过光合作用的形式输入该生态系统,也可通过热能的形式输出D.图中分解者可以促使物质和能量尽快地循环利用 [自主解答]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意在考查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若M表示大气中的CO2,则碳在过程①②③中以CO2的形式进行传递,在过程④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A正确。图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吸收的太阳能转变为储存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而输入该生态系统,进入生态系统的大部分能量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C正确。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能量不能循环利用,D错误。 答案: D 1.碳循环过程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二模考试(十)生物试题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二模考试(十)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氧 B. 氨基酸、脱氧核苷酸和脂肪酸都含氮元素 C. 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果糖 D. 抗体、受体、酶和神经递质都具有特异性 2. 下图是细胞结构或细胞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甲乙丙丁 A. 以上细胞结构或细胞中都含有DNA、RNA和蛋白质等有机物 B. 甲、乙两种结构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具有丙结构的生物比丁高等 C. 甲、乙、丙、丁都具有双层膜结构,丁中不含甲、乙、丙 D. 甲、乙、丙、丁在进行相应生命活动过程中都有水的产生和水的消耗 3. 右图表示物质进入细胞的不同方式,ATPase为A TP酶,在图示生理过程中还具有载 体功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固醇类激素通过方式①进入靶细胞 B. 吞噬细胞通过方式④吞噬病原体 C. 低温会影响方式①~④的运输速率 D. 氧浓度变化只影响方式③的运输速率 4. 某实验小组利用从3种生物材料中提取的H2O2酶分别探究其最适pH,记录数据绘制曲线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从新鲜猪肝中提取H2O2酶时,需将鲜猪肝充分研磨,以利于H2O2酶从细胞中释放 B. 酵母菌前期培养可在25 ℃、一定转速的摇瓶中进行,以利于酵母菌大量繁殖 C. 图示马铃薯酶液中H2O2酶的最适pH为7.2,鲜猪肝酶液中H2O2酶的最适pH为6.8 D. 图示pH范围内,三种材料中的H2O2酶活性比较是鲜猪肝>马铃薯>酵母菌 5. 右图甲表示水稻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或O2产生量的变化,图乙表示用水稻叶片实验时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甲乙 A. 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B. 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 C. 图乙中,光照强度从0到X的范围内,叶片固定的CO2量为SΔOef+SΔfgX D. 图乙中,限制g点以后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为光照强度 6. 研究者将乳腺细胞(M)诱导成为乳腺癌细胞(M e),下图表示细胞癌变前后的有关代谢水平变化情况,其中图乙是在培养液中加入线粒体内膜呼吸酶抑制剂后测得的相关数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生物导学案编号: 编写人:审核人:负责人: 班级:小组:姓名: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学习目标】1、简述生态工程的概念,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 2、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 3、尝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重难点】 1.学习重点: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2.学习难点:生态工程的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知识点一生态工程 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遵循自然界的规律,充分发挥的生产潜力,防止,达到效益和效益的同步发展。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的工程体系。知识点二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 传统经济:毁坏水、大气、土壤和生物资源,消耗地球赠给我们的自然资本,并造成环境污染。 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另一个系统的,从而实现,而 实行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 【合作探究】 根据课本107页资料分析回答: 1.导致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什么是“石油农业”?P108 知识点三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1)内容: (2)理论基础:。(3)实例:“”。 (4)意义: 2.物种多样性原理 (1)内容: (2)理论基础:。 (3)实例:①“三北”防护林建设中的问题;②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意义: 3.协调与平衡原理 (1)内容: (2)理论基础:。 (3)实例:①太湖富营养化问题②西北一些地区的防护林问题③过度放牧问题实例:(4)意义: 4.整体性原理 (1)理论基础:复合系统。

(2)实例:林业工程建设中自然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1)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 ①理论基础:优于和环式。 ②实例:南方水网地区的桑基鱼塘。 (2)系统整体性原理: ①理论基础:整体部分。 ②实例:珊瑚礁藻类和珊瑚虫的营养关系。 【合作探究】 3.2005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天牛泛滥,形势十分严峻,危害面积达56.9万亩,特别是临河区及杭锦后旗附近地区,这些区域几乎所有的树杆都被天牛浸染,导致杨树几乎毁于一旦;而珊瑚礁却能够在养分稀少的深海中,保持着很高的生物多样性。请分析原因。(P110)4.从上述正面和反面的实例,能得出怎样的启示?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有人为因素吗?5.《名师伴你行》P57“即讲即练” 【自我训练】 1.生态工程的主要原理是() A.整体—协调—循环—再生B.污染—治理—在污染—在治理 C.协调统一,循环再生D.以上都对 2.某些地区出现“前面造林,后面砍林”的现象,是因为发展中哪一原理失调造成的()A.协调与平衡原理B.整体性原理 C.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D.系统整体性原理 3.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仅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有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这是由于所涉及的系统是一个社会以经济自然复合系统,因此必须遵循()A.物种多样性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D.整体性原理 4.协调与平衡原理主要是指() A.生物与环境的适应及环境对生物的承载力 B.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 C.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协调统一 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协调统一 5.我国南方桑基鱼塘是将低洼稻田挖深作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生产力,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一、学习目的 1.知识技能目标 本节要能够简述生态工程兴起的原因,掌握生态工程的五个基本原理,并能在此基础上分析生态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掌握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搜集各种媒体的相关信息并加以分析。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生态工程建设,初步形成物质循环利用、协调与平衡、多样性、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二、教学过程: 三、知识点解析 1.生态工程的五大原理

提醒①生态工程的建设应遵循以上五个原理,但不同的生态系统遵循的原理可以不同。 ②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 ③生态工程具有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特点。 2.整体性原理和系统整体性原理的比较 整体性原理指社会、经济、自然三方面协调统一,保障整个系统的稳定与平衡。如林业建设中自然系统、社会与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即种树的同时考虑经济收入、粮食、燃料等问题。 系统整体性原理指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目的是保持系统有很高的生产力,具体的说指互利共生的生物体现系统整体性原理,如藻类和珊瑚虫、大豆和根瘤菌、地衣植物中藻类和真菌等。

四、例题分析 例1.请仔细读图,然后指出该生态农业的优点: (1)生态农业设计的基本原理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态农业的优越性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农作物→猪→农户”这条食物链中,若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产出300摩尔氧气,则农作物同时产出摩尔葡萄糖, 农户从猪中获取的能量最多相当于_____________摩尔的葡萄糖。 解析本题考查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建设遵循的原理和优势,以及应用能力、理解分析能力等。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体系。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是生态学的基本理论,食物链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这样,各种农产品的生产互相协调,互惠互利,实现了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人们可以利用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对生物种群进行人为调节;用天敌减轻生物危害,用生产农产品的废弃物做饲料和肥料,减轻农药和化肥对环境的污染。能量和物质在食物链中传递按10%~20%逐级递减。 答案(1)①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②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2)各种农产品的生产互相协调,互惠互利,实现了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3)50 2 例2.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目的的是() A.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B.防止环境污染 C.单纯追求粮食产量D.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解析】根据生态工程的概念可知,防止环境污染,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都是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只有C 项不正确,单纯追求粮食产量有可能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答案】C 例3.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桑基鱼塘生产模式,实现了“原料——产品——原料一一产品”的循环生产模式,它不属于 ()C A.生态经济B.循环经济C.生态工程D.生态农业 【解析】本题原理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再生产下产生的生态农业中物质的多级利用,本题强调的是生产模式,生态工程与该模式有一定关系,但不属于同一概念范畴。【答案】C 例4.如图是“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和能量流动图,该图所体现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对生物界的重要性。 2、使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特点。 3、使学生理解掌握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总结,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的思维能力,从而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通过图片等的观察,培养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能力。 3、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激发学生讨论、交流的欲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我们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及特点。 2、碳循环过程。 教学难点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 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学情分析 本节课应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采用自读,小组讨论、图例展示、分析计算、实例介绍等方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到生物学科知识,再运用生物学科知识去指导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辨证思维和发散思维。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使学生相互交流总结,取长补短,以获取新的知识体系;突出体现新课标“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探究性学习”的理念。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请大家欣赏一段动画!并讨论后面的问题。(大屏幕出示这样的情境动画) 鲁宾逊流落到一个荒岛上,那里除了有能饮用的水以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随身尚存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15kg玉米。然后出示问题:你认为以下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试说明理由。下面有两项选择: 1、先吃鸡,再吃玉米。 2、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

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与理论

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相辅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家和农业工作者们先后提出了“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虽然,这两种农业的名称有所不同,但是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其模式也相差无几,就某种意义而言,循环农业也可以看作是生态农业。 关键词: 生态循环低排放高效率相辅相成 引言:为了发展可持续农业,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已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起来,并且逐步取代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针对于这两种不同名称的农业,有些认为它们是不相同的,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它们是相同的,笔者通过对比这两种农业的概念,生产模式,遵循的原理,可以大致认为它们是相同的。 1、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的概念 由于石油农业带来的化肥和农业的大量使用,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农产品的质量大幅下降,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在如此严重的情况下,人们为了摆脱困境,先后提出了生物农业(西欧各国)、精久农业(英美及第三世界国家)、狭义生态农业(欧美及亚洲国家)、有机农业(美国、日本)等类型的替代农业或循环农业,以积极探索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这些农业尽管提法上略有不同,但其基本概念上是一致的[1]。 马世骏等人认为:生态农业是生态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它应用生态系统和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原理,结合系统工程的方法和近代科学成就,根据当地资源,合理组合农、林、牧、渔、加工等的比例,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结合的农业生产体系[2]。周震峰把循环农业定义为:是指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学原理及其基本规律作为指导的农业经济形态,通过建立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环境质量改善的动态均衡机制,以绿色GDP核算体系和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估体系为导向,将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以统筹协调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3]。这两者概念的表达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可以看出,其内涵是一致的,那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减少对资源的投入,并且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保护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对比二者的发展模式 单一的传统农业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和生态环境的需求,现在的生态农业已不单单是简单的种植业,它已经将种植业、渔业、林牧业、加工业等各个方面相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结构合理,效率高的生产系统,并且做到了对环境的最低(零)污染,最大限度的诠释了“生态”的含义。 到目前为止,生态农业的模式发展到多种多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例如林立体养殖模式,在果树下面养鸡,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模式,但是也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树下面的空间给鸡提供了一个自由、

物质循环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物群落和自然环境如何相互作用? ──是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能量流动中能量的变化: 太阳光能生物体内的化学能热能 (热量是能量流动的最终归宿) 注意事项 捕食≠食入≠同化 某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不同于尿液中的能量 每个营养级能量的来源和去路有哪些? 来源生产者:太阳能消费者:上一个营养级 去路呼吸作用消耗分解者分解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能量的流动过程相关知识点 1、能量的最终源头: 太阳能(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 2、能量的输入: 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3、能量流动的起点: 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开始 4、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5、能量流动的主渠道是: 食物链和食物网 6、能量沿营养级逐级传递,每级都会散失、遗弃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1、能量流动不是循环的而是单向的:从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 2、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传递效率为10%~20% 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 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本营养级同化量X100% 第n个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是第一营养 级能量的(按传递效率为20%计算) 能量流动的计算 设食物链A→B→C→D,分情况讨论:

能量金字塔 单位时间内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的图形 从能量流动金字塔可以看出: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_____。 为什么一般的食物链上营养级不会多于5个 答:根据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计算,流入到下一营养级能量是很少的。所以营养级越高生物种类和数量就越少。当能量流经4~5个营养级,所剩的能量就少到不足以再维持下一营养级的生命了。 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1、对能量进行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例如:秸秆的多级利用、桑基鱼塘 2、合理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例如,在森林中,最好使能量多储存在木材中;在草原牧场上,则最好使能量多流向到牛、羊等牲畜体内,获得更多的毛、肉、皮、奶等畜产品。 1. 根据生态学原理,使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损耗最低,应采用的一组食物结构 A.以淡水养殖的鱼类为主 B.以谷物与植物蛋白为主 C.以海洋鱼类为主 D.以禽肉与蛋为主 2.下图是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能正确反映能量流动特点的是: 3.一般地说,在食物链中随营养级的递增,生物个体数量将依次: A.递增 B.不变 C.递减 D.稍增加 4.在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中,贮存能量最多的成分是: 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 D.分解者 5、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 ) A. 照射到该生态系统内所有植物体叶面上的全部太阳能 B. 射进该系统的全部太阳能 C. 该系统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D. 生产者传递给消费者的全部能量 6、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那里获得的能量数值相等,则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 A、绿色植物→蝗虫→蜘蛛→蜥蜴→蛇→猫头鹰 B、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C、绿色植物→蝗虫→青蛙→蛇→猫头鹰 D、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 7.假设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00%,按最高传递效率计算,第三营养级和三级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应为() A.4%和4% B.0.8%和0.8% C.4%和0.8% D.10%和4%

城市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再生规律的认识

城市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再生规律的认识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再生规律就是生态系统中, 生物借助能量的不停流动, 一方面不断地从自然界摄取物质并合成新的物质, 另一方面又随时分解为原来的简单物质, 即所谓“再生”, 重新被系统中的生产者植物所吸收利用, 进行着不停顿的物质循环。其原理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该理论系统有助于对环境污染预防及改善和掌握其对系统稳定性和发展的影响。 城市生态系统从环境学角度分析氛围生物系统和非生物环境,其中生物系统包括城市居民,家养生物,野生生物。非生物环境包含以下三个系统,人工物资系统(住宅、道路、工厂等),环境资源系统(气候、水域、土地、矿产),能源系统(生物能、自然能、化石燃料)。城市生态系统中, 生物借助能量的不停流动, 一方面不断地从自然界摄取物质并合成新的物质, 另一方面又随时分解为原来的简单物质, 即所谓“再生”, 重新被系统中的生产者植物所吸收利用, 进行着不停顿的物质循环。因此要严格防止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 以免有毒物质经过生物放大作用和多次循环后富集到危及人类的程度。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就是高度的依赖人的活动和其他生态系统的参与,它的物质循环不具备独立性。一般来说城市的初级生产量极低,要依赖农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以及森林海洋等诸多生态系统提供食物和其它原料。同时城市大量的输出生产生活垃圾和工业产品(如化肥)。脱离了其他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很快就会崩溃。 因此,为了充分利用能量,必须设计出能量利用率高的系统。如在生产中,应防止食物链过早截断,过早转入细菌分解;不让废弃物直接被细菌分解,使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掉;而是应该经过适当处理,例如先作为原材料,便能更有效地利用能量。也就是通过生态工程设计,提高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目前城市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再生规律应用与农村相比并不具有优势。主要由于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大量的废弃物,以及城市的高速发展造成种种配套条件跟不上所致。所以,引入并且大力开展城市生态工程刻不容缓。因为城市生态工程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从城市整体的景观规划设计,到具体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工程、城市林业生态工程、城市生态建筑、城市环境管理,包括多方面内容,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课程论文 ﹡﹡﹡﹡﹡﹡﹡﹡﹡﹡﹡﹡﹡﹡﹡﹡﹡﹡﹡﹡﹡﹡﹡﹡﹡﹡﹡﹡﹡﹡﹡﹡﹡﹡﹡﹡﹡﹡﹡ 题目: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课程:环境生态学 姓名: 学号: 专业: 教师: 时间:2014年6月1日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一、引言 生命的维持不但需要能量,而且也依赖于各种化学元素的供应。生态系统从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中获得营养物质,通过绿色植物吸收进入生态系统,被其他生物重复利用,最后,在归入环境中,这个过程称之为物质循环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不断流动而物质不断循环,这两者是生态系统中两个基本过程。正是这两个过程,使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和生物成分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功能单位。 二、摘要 生态系统中表征物质循环的两个概念是库和流通率,他们分别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物质的量和物质循环的快慢。生物化学循环是指化学物质在生物圈中的生物部分与非生命环境之间的转移、转化等往返过程。可分为三大类型,即水循环、气体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其中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和有毒物质的循环是生态系统中典型的物质循环。 三、关键词 库,流通率,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有毒物质循环 四、正文 (一)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在生态系统中不仅随时随地的进行着能量的转换和流动,而且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物质的循环。生态系统中的一切生物,无论植物、

动物、还是微生物,都是有运动中的物质构成。这所有的生物都是地球长期演化的产物。根据元素在生物体中的含量将元素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包括(含量超过生物体干重1%以上的):碳、氧、氢、氮和磷等。(含量占生物体干重0.2~1%之间的)硫、氯、钾、钠、钙、镁、铁和铜等。微量元素包括(含量一般不超过生物体干重的0.2%):铝、硼、溴、铬、钴、氟、镓、碘、锰、钼、硒、硅、锶、锡、锑、钒和锌等。这些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使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以下作用:①完成了生物体及非生命环境的物质更新。②完成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再聚集与再分布。③为物种的不断进化提供条件。④维持大自然相对的稳态。 (二)物质循环的模式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以用“库”(pools)和“流通”(flux rates)两个概念加以描述。库:由存在于生态系统某些生物或非生物成分中一定数量的某种化学物质所构成的,如在一个湖泊生态系统中,水体中磷的含量可以看成是一个库,浮游植物中的磷含量是第二个库。这些库借助有关物质在库与库之间的转移而彼此相互联系。流通率:物质在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和单位时间的移动量就称为流通率。周转率(turnover rates):就是出入一个库的流通率(单位/天)除以该库中的营养物质总量。周转时间(turnover times) :就是库中的营养物质总量除以流通率。周转时间表达了移动库中全部营养物质所需要的时间。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在受人类干扰以前,一般是处于一种稳定的平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教案

选修三 专题5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一、学习目标 1.简述生态工程的概念,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 2.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 3.尝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二、教学建议 1.课时数:本节教学建议用2课时。 2.课时侧重点: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3.教学策略 新课的引入可采取三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充分地利用题图进行课堂讨论,思考这个电脑合成作品的寓意。认真阅读引言,分析“地球需要我们细心的呵护”的含义,从而引出主题。另一种方法是:教师利用自己收集的资料或课本中提供的信息,如利用第二节的“思考与探究”第1题的资料分析内容,讨论如何使受损环境修复,从而引出生态工程这一主题。第三种方法是:让学生说出当地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再进一步引出生态工程的概念。 《科技探索之路──生态工程的兴起》,从人们的认识发展变化的角度写出了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提出的生态工程的含义。建议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并搜集有关可持续发展观提出的背景资料,布置展板,

进行学习交流。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利用查阅的资料,从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背景入手,组织学生讨论教材中的漫画。还可以模拟历史上的关于“增长极限”的讨论,在课堂上举行小型辩论会。让学生自己归纳出为什么提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最初定义来自《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文翻译可能有些拗口,学生可以和原文对比学习,理解这一定义。此外,教师应该给学生推荐一些课外参考书。 《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的教学,建议从资料分析中总结出建设生态工程的意义。可以用教材提供的两则资料分析讨论问题。一则是1998年长江发生的特大洪水灾害问题,首先,通过分析图“被洪水淹没的大地”,让学生感受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再通过搜集长江沿岸湖泊面积减少的资料和有关长江成为悬河的资料(最好是图片),引入对问题的分析讨论。课前(或课后)可布置学生搜集资料,了解最近几年来,我国采取了哪些治理措施防治洪灾,从而提出生态工程是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另一则是分析目前我国农业上存在的一些环境污染的问题,对这一问题,可采取与上述同样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对这两则资料的分析、讨论,让学生理解进行生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理解通过生态工程实现“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这一思路。另一种教学方式是教师或学生可搜集本地区的资料,从本地区发生的事件或其他热点实例入手,认识进行生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案)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理解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 (2)识记、应用碳循环的过程; (3)比较得出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2. 能力目标: (1)学会分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方法; (2)通过分析“温室效应”的形成与危害,培养学生的推理,联想,思维迁移的能力; (3)利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比较,归纳以及对自己所持观点的总结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人类对碳循环的影响,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2)积累生态学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二.教学重点:碳循环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四. 教法与学法 教法:课前导学、启发式讲解、分析与归纳 学法:课前预习、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创新 五. 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 复习提问 (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3)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什么? (4)能量流动的特点?

2. 引入新课 生态系统依靠太阳不断提供能量,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却都是由地球提供的。讨论:生物为维持生命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物质,如氧、水、氮、碳和许多其他物质,为什么这些物质亿万年来没有被生命活动所耗尽?(因为这些物质可以 被循环利用) 碳是构成生命有机体的重要元素之一,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碳循环 3. 碳循环 出示“碳循环模式图”投影片。 (1)知识背景:光合作用 )(22 O CH CO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22)(CO O CH ?? ?→?有氧呼吸 (2)分析碳循环模式图,思考如下问题: ①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 CO2和碳酸盐 ②碳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化能合成作用 ③碳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形式? CO2 ④碳在生物群落内部的传递形式? 含碳有机物; 传递渠道? 食物链(网) ⑤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a.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b.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化石燃料的燃烧 ⑥碳由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形式? CO2 ⑦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的主要形式? CO2 [师生归纳] 4. 物质循环 (1)提问:①我们所讲的碳循环是指在什么之间进行循环?(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②除了碳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物质能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了解氮循环和水循环,理解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 动物、植物、微生物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无机环境(CO 2) 生物群落(有机物)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说课稿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学习主题的位置分析: 本课的内容来自人教版《生物》第3册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2课时。(包括实验的组织和准备0.5课时)教材第5章是以生态系统为框架,主要讲述了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稳定性等知识,主要体现宏观的生态学的内容。本节课内容是第5章的一个重点,是衔接生态系统稳定性与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并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现提供了一个平台,埋下了一个伏笔。 该节内容与必修1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的能量利用和供应有联系。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生态系统结构和能量流动的知识,对这部分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对于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容易停留在简单识记水平,难以建立起结构功能间的联系,通过本节学习,可以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观点。通过做实验,引起学生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深入探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从有机物到无机物的过程。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认知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探究基本上是可行的。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基本规律。 2、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能力目标: 1、进行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的尝试探究。 2、研究生态系统的规律,明确每一环节由哪些生物占据并完成相应的功能。当系统运行发生障碍时,找出问题可能发生在哪一环节,使自己的耐心细致的观察能力和识图能力得到提高。 情感目标: 1、通过带领学生做探究微生物分解作用实验,学生能遵循生态学原理去对待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同时培养一定的团队意识。通过做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加深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理解,使学生感受到探究问题的乐趣。 2、通过学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可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生物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从而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教学难点: 说明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三.教学设想: 本节课从“问题探讨”导入,既与上一节内容相联系,又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运行规律与能量流动规律的差异入手,便于激发学生兴趣。随后再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关注碳的来源和去向。然后以碳循环为例阐述物质循环。在该部分引导学生画出碳循环过程图,明确碳循环的主要环节及主要形式。“温室效应”这部分内容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来解决。

物质循环习题

1.下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和消耗状况,其中各数字序号表达的含义分别为:①生产者呼吸释放量;②分解者呼吸释放量;③消费者呼吸释放量;④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总量。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多选) ( ) A.流经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④表示 B.②的量越小,说明该农田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多 C.消费者同化作用的大小可用③表示 D.该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量与消耗量相等 【解析】选B、C、D。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表示,故A项正确。②的量越小,说明分解者的分解量越少,即该农田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少,故B 项错误。呼吸消耗量仅仅是消费者同化作用量的一部分,故C项错误。该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量为①②③之和,CO2的消耗量为④,由图示柱条的高度可知,④>①+②+③,故D 项错误。 2.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是绿色植物,丙是肉食动物 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

C.①②③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其中丁所含的能量最多 D.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自细胞呼吸 【解析】选C。图中甲为能固定二氧化碳的生产者,乙、丙分别为初级消费者和肉食性的次级消费者,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循环的途径;①②③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其中甲固定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无机环境中的CO2可来自细胞呼吸,也可来自化学燃料的燃烧。 3.如图是农业生态系统的一种结构模式,有关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C) A.农作物和人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B.人和畜禽所处的营养级肯定是不同的 C.分解者的有效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D.物质的良性循环,确保了能量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废物的积累 4.某同学画出3幅表示生态系统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人工湿地原理及工程案例

原水(水质Ⅰ级A/B) 人工湿地系统 清水(地表环境水Ⅳ/Ⅲ类水体) 人工湿地系统主要技术类型 植物滤床潜流人工湿地 表面流人工湿地稳定塘沉水植物塘挺水植物塘人工浮岛 水质指标 CODCr (mg/L) BOD5(mg/L) NH3-N (mg/L) TN (mg/L) TP (mg/L)原水水质 <50 <10 <5.0 <15 <0.5 地表Ⅳ 30 6 1.5 1.5 0.3 地表Ⅲ 20 4 1.0 1.0 0.2 人工湿地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它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以结构与功能相协调为原则,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 人工湿地的植物还能够为水体输送氧气,增加水体的活性。湿地植物在控制水质污染,降解有害物质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湿地系统中的微生物是降解水体中污染物的主力军。好氧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厌氧细菌将有机物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甲烷,硝化细菌将铵盐硝化,反硝化细菌将硝态氮还原成氮气,等等。 通过这一系列的作用,污水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都能得到降解同化,成为微生物细胞的一部分,其余的变成对环境无害的无机物质回归到自然界中。湿地生态系统中还存在某些原生动物及后生动物,甚至一些湿地昆虫和鸟类也能参与吞食湿地系统中沉积的有机颗粒,然后进行同化作用,将有机颗粒作为营养物质吸收,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去除污水中的颗粒物。 植物滤床—植物滤床是一种新型的人工湿地系统,床体内不填填料,床体和水深较浅。该系统首先通过水生植物的立体网状根系滤层,将悬浮物等杂质去除,然后通过植物吸收作用和附着在植物根系上的微生物对水体中的氮磷和有机污染物物进行吸收、降解,形成一个由水生植物、微生物构成的高效生态净化系统。

10.物质的循环与转化

10.物质的循环与转化 2006丽水市39. 小刚和小勇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体中含有 ; (2)实验过程和测定的相关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 小刚根据 “蛋 壳残渣质量为4.3克”,求得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小勇根据“反应过程中减少的质量”(10克+100克-106.7克=3.3克)也求得了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请你写出小勇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3)小刚和小勇根据不同的数据求得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有明显差别,请你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 2006金华市30.在高温下炽热的炭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混合气体。为了检验该混合气体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你一起参与完成。 (1)请写出D 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 . (2)将该棍合气体通过装置A.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馄合气体中含有 气体;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3)为了检验该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CO 气体,请从上述四个装置中选出合适的装置,选出的装置连接顺序(用装置编号表示,装置不重复使用):混合气体→ 2006金华市32.将金属铜进行如下实验: 向得到的C 溶液中逐滴滴加Ba(OH)2溶 + 过滤洗涤干燥

液, 滴加Ba(OH)2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写出Cu→A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C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2006嘉兴市9.午饭后,小明和小玲来到商店,小明买了根“冰棍”,小玲买了根“棒棒糖”。当他们把冰棍和棒棒糖放进嘴里后,都慢慢消失了。下列对于这一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冰棍”溶解了,“棒棒糖”熔化了 B.“冰棍”熔化了,“棒棒糖”溶解了 C.“冰棍”和“棒棒糖”都熔化了D.“冰棍”和“棒棒糖”都溶解了 2006嘉兴市37.完成下列研究性学习的有关内容:探究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研究方案]先称取—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放人大试管中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为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物质减轻的质量即为产生氧气的质量,从而求出氯酸钾的质量。(学习小 组同学事先查阅资料获知,氯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锰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且在水中难溶。) [解决问题]实验测得固体混合物质量随加热时间变化的相关 数据如右图所示。请你完成下表: [继续研究]为了分离回收二氧化锰和氯化钾,他们在反应后 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80克水使其中的氯化钾完全溶解,然后通过 过滤使二氧化锰与液体分离。请你计算他们得到的滤液中氯化钾的质 量分数。(过滤中水的损失不计) 2006绍兴25.小明在复习物质的化学性质时,列出了以下9种常见物质:H2、O2、Fe、CO、CO2、CuO、稀盐酸、NaOH溶液、CuSO4溶液。他发现上述物质中,有些物质能与其他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例如:NaOH溶液与CO2、稀盐酸、CuSO4溶液都能反应。 (1)请你仿照示例填写表内空格: (2)写出由一种氧化物与一种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6绍兴33.小明同学为探究“Na2C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设计并进行了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