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西溪湿地公园的必要性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示范项目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示范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48b90c7b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a2.png)
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将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当 地居民收入水平。
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通过湿地公园的示范项目,向公众普及湿地保护知识,提高环保 意识。
传承地方文化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挖掘和传承地方文化,让湿地公园成为展 示地方特色的窗口。
促进社区参与
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增强社区凝聚力。
重要性
湿地公园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对于维护生态平衡、调节气候、涵养 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湿地公园也是开展生态旅游 和宣传教育的重要场所,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地理位置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距离杭州市中 心约15公里。
加强与国际湿地保护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提升西溪国家 湿地公园示范项目的国际影响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对未来发展的建议
加大资金投入
完善管理体制
政府应加大对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示范项目 的资金支持,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推 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健全湿地公园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 职责,加强协调配合,提高管理效率。
提升公众参与度
拓展国际合作
通过宣传教育、科普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 对湿地保护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形成全社 会共同参与湿地保护的良好氛围。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示范项目
汇报人: 2023-12-26
目录
• 项目背景 • 项目建设内容 • 实施方案与计划 • 预期成果与影响 • 风险评估与对策 • 结论与建议
01
项目背景
湿地公园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课件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1e6f52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6f.png)
03
湿地公园的资源价值
湿地的自然资源价值
生物多样性
湿地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蕴藏着丰富的生物种类和种质资 源,对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 性具有重要意义。
水文循环
湿地具有调节水文循环的作用, 能够储存、净化、调节和补充水 源,对周边地区的水资源保障和
气候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土壤保持
湿地具有较好的保水保土能力, 能够防止水土流失,对维护周边 地区的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具有
湿地的可持续利用方式
01
02
03
生态旅游
发展生态旅游,让公众了 解和欣赏湿地的自然美景 和生态价值,促进湿地的 保护。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合理利用湿地水资源,保 障水源安全,同时开展水 资源利用的科研与示范。
科学研究
开展湿地科学研究和监测, 深入了解湿地的生态系统 和变化过程,为湿地保护 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湿地植被
湿地公园内拥有丰富的湿地植被,包括各种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等,这些植物 为各种生物提供了栖息和觅食的场所。
动物资源
湿地公园内拥有丰富的动物资源,包括鸟类、昆虫、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等。这些 动物在湿地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鸟类可以控制害虫的数量,鱼类可以促进水 体的物质循环等。
湿地公园的建立有助于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 发展。
湿地的功能与价 值
01
湿地的功能主要包括调节气候、 净化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提 供生态服务等多种方面。
02
湿地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生态保护 方面,还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有 着重要的贡献,如提供食物、水 源、生态旅游等。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简介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保护与利用实践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分析与评价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分析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975825f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f6.png)
园林景观yuan lin jing guan70杭州西溪湿地公园分析与评价◎潘淼 魏静宇摘要:近年来,我国不断提高建设数量,许多大型湿地公园也逐渐成为旅游胜地,并且低位逐渐增强。
西溪湿地公园是国家级湿地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面积约10平方公里,属“杭州三西”之一。
无论是湿地规模还是公园建设水平都是在城市次生湿地中罕见的。
本文主要对西溪湿地公园的立意、主题、布局、要素组织等方面进行分析,来为今后湿地公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湿地公园;西溪;评价;分析近年来,生态旅游的发展逐渐成为我国越发强烈。
湿地公园称为建设的热点,湿地公园被社会各界高度重视。
直至今日,西溪还拥有大量的动植物,两栖类,鸟类,爬行类,鱼类等动物种类繁多,拥有植物数百种。
是国内建设较为成功的国家级湿地公园之一。
该园内景观优美,主要景点统称为“三堤十景”,并有多个核心景点。
本在最初建造的立意过程中就不单单是为了建造一个简单的公园,在布局和要素组织方面也是别具一格,具有自身的特点。
这些也为其成为湿地公园的代表典型奠定了基础。
一、立意立意是指在设计过程中的总体意图以及设计思想观念。
(一)意在笔先园林建设中自古便有“意在笔先”一说。
立意要在开始进行设计前便有所构思,人的在设计的同时让要设计产物与人的思想意识相结合,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不然就成了单纯的机械设计,便是没有灵魂的设计。
(二)神韵和意趣在构思园林中的各个要素的配置以及与场地相融合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寓情于景的神韵。
让山水在整个场景中有机融合。
西溪湿地公园的立意集文化,功能和环境于一身。
说到文化,西溪湿地文化底蕴深厚,早在上百年前便有无数的名人诗人到此留下千古名诗,例如《梅竹山庄图》《西溪秋雪庵 》等。
在功能方面,提供了公园的所能满足的所有基本需求,在保持真实性、完整性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科学的规划。
环境方面则是极力原保留始环境发展,按照可持续理念进行设计。
在进行设计中立意在所有准备之前,立意便是一个设计成果的灵魂所在,西溪湿地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理念。
西溪湿地建设的调查报告
![西溪湿地建设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9cec58c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a.png)
建设背景
生态环境恶化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面 临严峻挑战,西溪湿地作为重要的生 态资源,其保护和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
生态旅游兴起
政府支持
当地政府高度重视西溪湿地的保护和 建设,将其作为重要的生态工程和旅 游项目进行推进。
随着人们对生态旅游的热爱和需求增 加,西溪湿地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备受关注。
建设过程
规划设计
邀请专业机构进行规划设计,确保湿地建设 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施工建设
按照规划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建设,注重生态 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资金筹措
通过政府拨款、企业投资、社会捐赠等多种 渠道筹措资金。
监督评估
建立监督评估机制,对建设过程和成果进行 全程监控和评估。
建设成果
生态保护
通过湿地建设,有效保 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
生物多样性。
生态旅游发展
湿地建设吸引了大量游 客前来参观游览,促进 了当地生态旅游的发展
。
社会效益
湿地建设改善了当地居 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了 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经济效益
湿地建设带动了当地经 济的发展,为社会创造
了经济效益。
03
西溪湿地建设的影响
对环境的影响
01
02
03
生态恢复
西溪湿地的建设有助于恢 复当地的生态环境,增加 生物多样性,改善水质, 调节气候。
创造就业机会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为当 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 水平。
对社会的影响
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西溪湿地的建设提高了公众对湿 地保护的认识,增强了环保意识
。
促进社区参与
湿地建设过程中,社区居民的广泛 参与有助于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 社区发展。
浅析杭州西溪湿地的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
![浅析杭州西溪湿地的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a3860af6ba0d4a7302763a6f.png)
上海杉达学院学科学期论文论文题目:浅析杭州西溪湿地的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学生姓名:***专业年级:07届旅游管理指导教师:**2010年 5 月 6 日目录:一、绪论二、杭州西溪湿地的现状三、杭州西溪湿地开发中存在问题四、杭州西溪湿地资源开发的对策与建议五、杭州西溪湿地的发展前景六、结论七、参考文献浅析杭州西溪湿地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一.绪论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自2004年一期工程开始至现在的三期工程,开发遵循科学保护,规划先行;以民为本,妥善安置;生态优先,最小干预的开发原则。
2005年2月,西溪湿地被命名为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林业局同意杭州市正式开展湿地公园的保护和管理。
国家林业部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副司长严旬对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建设好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对于全面加强西溪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态系统生态特点和基本功能,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本文介绍了杭州西溪湿地的现状,阐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对西溪湿地的开发对策与建议,对西溪湿地的发展前景作展望。
本文是作者仅凭自己的学习水平做的报告,仅代表个人观点。
希望对研究西溪湿地的学者有所帮助。
二.杭州西溪湿地的现状21百度,/view/79820.htm?fr=ala0_1,2010.4.282余杭新闻,/class/class_43/articles/94608.html, 2010.4.28(一)西溪湿地简介西溪湿地位于杭州西北,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
明清时期,西溪已是一个著名风景区,与杭州西湖、西冷并称为“杭州三西”,享有“副西湖”的美称。
西溪湿地作为全国大中城市中唯一的城市湿地,水资源、多种植被和水生动物资源保存完好,2007年2月份,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示范项目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示范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5d308c8c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1b.png)
汇报人: 2024-01-08
目录
• 项目背景 • 项目建设内容 • 实施方案与计划 • 预期成果与影响 • 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 结论与建议
01
项目背景
湿地公园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湿地公园是指以保护和恢复湿地 生态系统为核心,集自然景观、 生态旅游、科普教育、生态体验 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对未来发展的建议
持续监测与评估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为了确保湿地的持续健康发展,建议对西 溪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进行持续监测 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
借鉴国际上成功的湿地保护经验和技术, 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交流,提高我国 湿地保护的国际影响力。
推广经验与模式
提高公众意识
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成功经验与模式进 行总结和推广,为我国其他地区的湿地保 护提供借鉴和参考。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必要性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湿地面积不断减少,生态功能受到威胁。因此,建设西溪国家湿地公 园示范项目对于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提高生态服务功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意义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示范项目将有助于推动湿地的保护和恢复,提高公众对湿地重要性的认识,促进生态旅游的发 展,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贡献。
促进跨区域合作与交流
作为示范项目,西溪湿地公园将与其他地区的湿地保护机构 进行合作与交流,共同探讨湿地保护的方法和经验。这将有 助于促进跨区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湿地保护事业的发展。
05
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生态环境风险评估
气候变化风险
评估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 的影响,如极端天气事件、气
城市湿地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杭州西溪湿地为案例
![城市湿地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杭州西溪湿地为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7e8de80f5335a8103d220ab.png)
城市湿地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杭州西溪湿地为案例谢理挺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摘要]湿地是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之一。
城市湿地面临着面积锐减和环境污染等威胁,无法发挥其功能和作用。
本文以杭州西溪湿地为例,分析西溪湿地现状,结合其优势资源,解决目前所处矛盾,实施西溪湿地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城市湿地建设中进行合理规划,保留其文化和物种的特色性,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城市湿地建设,为城市湿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湿地城市湿地可持续发展西溪湿地一、前言湿地是地球上主要的地球资源,国际上通常把湿地、森林和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它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有着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可持续生存的一部分,同时是推动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
城市湿地可以丰富物种多样性,增加生态景观异质性,完善湿地生态结构的完整性,可以维持城市生态安全。
城市湿地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态休闲、科研教育、环保教育的场所。
发展城市湿地建设不仅可以恢复人类生存环境的完整性,还可以为城市发展带来经济效益。
适度开发旅游湿地能够为周边土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由于城市迅速发展使得城市湿地面积锐减,环境污染严重使得城市湿地内的水污染严重,环境破坏。
因此城市湿地的恢复与重建是目前所需要实施的,而城市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对城市发展来说有重要意义。
西溪湿地被誉为杭州的“城市之肾”,其独特的次生湿地景观格局对杭州城市发展起促进作用和制约作用。
对杭州生态环境正面影响较大,但如今受到严重破坏。
因此通过对西溪湿地的研究,解决西溪湿地现有矛盾,并提出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二、城市湿地与可持续发展根据《拉姆萨尔公约》中提出的定义,城市湿地包含的范围很广,具体规定为:“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
杭州西溪湿地对杭州生态建设的作用及面临问题
![杭州西溪湿地对杭州生态建设的作用及面临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655a9156c85ec3a87c2c579.png)
杭州西溪湿地对杭州生态建设的作用及面临问题摘要:该文针对杭州西溪湿地,探究其对杭州生态系统建设的作用,以及目前人类活动对杭州西溪湿地的影响。
关键词:西溪湿地;生态系统;生态问题水是生命之源。
自古以来,人类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一直与水生生相息。
人类的生活、生产等等都离不开水。
城市的建设往往也选择临江靠海,例如上海、杭州、伦敦、纽约,水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息的生机和活力。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仅占地球陆地表面的6%,却为地球20%的物种提供了栖息繁殖地。
杭州西溪湿地历史悠久,其形成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是杭州最早的文明发源地。
对杭州的发展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湿地的定义《湿地公约》中给湿地的定义是:不论其为自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水域;同时,还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位于湿地范围内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海水水体[1]。
依据此定义,可以发现大多数城市中的河流、湖泊等等均可划分为湿地,而且从定义中还可显示出,湿地与城市或其他生态系统的交叉、联系更加频繁和普遍。
由此,也可体现出湿地对城市生态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杭州西溪湿地的基本信息2.1 地理位置西溪湿地占地面积约11.5平方公里,位于杭州市西部,坐落在西湖区的西部,主要属于西湖区的蒋村乡,小部分属于余杭区的五常乡,距市中心武林门约16公里。
地理坐标位置介于东经120°02'至120°16',北纬30°15'至30°17'。
天目山路延伸段从其南边经过,北边为文新路延伸段,东临蒋村商住区和古荡小区,西接五常。
2.2 物种分布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已鉴定的昆虫标本有480种,分属于15目、133科、417属。
西溪湿地,让你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西溪湿地,让你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神秘!](https://img.taocdn.com/s3/m/97abe205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f.png)
• 六月初的西溪基本上就只有绿色,走到哪都是差不多的景色。(因为种 了很多梅花,所以应该冬天来会很美)比较适合只是想要悠闲自在地散 散心的人。而且最好是像我们这样在工作日的阴雨天下午来逛。仿佛是 单机游戏一样,只有我们和NPC承包了村落。
• 最后说说注意事项:首先,西溪景区非常大,加上中间的福堤是免费开 放的,所以福堤左右两侧要出景点再进景点。然后下午六点半关门后, 虽说是只进不出,但是实际上有好几个出口都关了。所以如果想要六点 半以后出来的,车最好停在周家村,不要停东门。
• 大概是季节的关系,我去西溪湿地时,见到的游客两只手就数得 完吧。是打算去坐摇橹船的,最后还是没有坐到,里面的售票处 好像都没有在工作。之前看到有的评论说园区比较大,坐船会没 那么累。最终我们还是靠着一双腿走到出口了。对于景色的评价 是一般般,也应该是因为季节,还没到梅花的花期。园内很多雕 塑是用来拍婚纱照的,但是设计比较尴尬,不怎么好看。总的来 说,以当时的时节天气来评价,70元的门票,性价比太低。将来 有机会春夏天去,希望景色会更好。
·以“一曲溪流一曲烟”闻 名的西溪湿地,曾与西湖、 西泠并称为“杭州三西”。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市 区西面,这里环境清幽、 水道纵横,是城市中少有 的天然湿地,有“杭州之 肾”之称。 ·西溪湿地分为东区和西区, 东区包括一期和二期,西 区为三期洪园景区。 ·东区是西溪湿地自然风光 的精华所在,坐船穿行于 错综复杂的水道,是感受 自然生态最佳的方式。
• 西溪作为湿地是不错的,里面的有些景点很不错,尤其高庄,是个不输 给苏州园林的小园林,收费也是合情合理,毕竟湿地需要保护神态。不 过评为AAAAA景点我感觉就有些言过其实了,加上《非诚勿扰》,会忽 悠不少人过来看风景的。
西溪的景点很人性化,一路 都有吸烟区休息区,木质、 遮阳、通风凉爽,古朴可爱。 西溪有好几个入口,我从福 堤文二路入口进入慢慢逛, 最先进入的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渚街,街上 很多茶室餐厅,可以喝茶品 茗,也可以看到西溪米酒、 古荡盘柿、竹笋之类的土特 产。早晨不觉得热,绿荫遮 日甚至还觉得凉爽,偶尔有 戴着耳机慢跑的市民从我身 边经过。而让我惊喜的是, 这里有西溪贵山窑瓷器艺术 研习所,而我到来时,正遇 到郭林山、嵇锡贵陶瓷艺术 展。展馆虽小,却趣味十足。
西溪湿地——精选推荐
![西溪湿地——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f2f84c5f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0.png)
西溪湿地项⽬概况1/背景明清时期,西溪就是⼀个著名的风景区,与杭州西湖、西冷并称为“杭州三西”,并且有“副西湖”的美誉。
2007年2⽉份,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2003年,杭州市政府正式启动了西溪湿地综合保护⼯程;2004年,《西溪湿地保护区总体规划》被杭州市政府正式批复。
西溪湿地位于杭州的西缘,与西湖仅⼀⼭之隔,以“野趣、清幽、闲逸”的意境和“⼀曲溪流⼀曲烟”的典型江南⽔乡风光⽽著称,曾是杭州最优美的画卷,⽔是西溪湿地公园的主⾓,稠密的⽔⽹形成西溪湿地公园的主题。
⽔⼜造就西溪湿地公园的“荡”、“滩”、“堤”、“岛”、“洲”的独特景⾊。
西溪除了具有迷⼈的江南⽔乡、⽥园风光以外,在历史上也曾是杭州著名的⽂化胜地。
这⾥⽣态资源丰富、⾃然景观质朴、⽂化沉淀深厚,被誉为杭州的“城市之肾”,是罕见的城市次⽣湿地。
不过,西溪湿地在近现代的演化中受到了很⼤的⼈为破坏。
这是国内第⼀个也是唯⼀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化湿地于⼀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它既不同于湿地⾃然保护区,也不同于⼀般意义上的⽔景公园,兼有⽣态修复、科研教育、旅游观光等功能,对改善杭州市⽣态环境,提⾼城西区域性⽣态质量,都有着极其重要作⽤2/区位交通旅游规划控制范围湿地公园范围东起紫⾦港路绿带西侧,西⾄绕城公路绿带东侧,南起沿⼭河,北⾄⽂⼆西路(不含西溪旅游服务中⼼⽤地),总⾯积约为10.64平⽅公⾥。
外围保护带公园界限以外东⾄紫⾦港,南⾄⽼和⼭麓,西⾄绕城公路西侧绿化带,北⾄余杭塘河,总⾯积15.7平⽅千⽶。
周边景观控制区主要涉及五常乡/闲林镇的两湿地⽔⽹区域⽤地⾯积约为50平⽅千⽶,与历史记载的西溪位置范围基本吻合。
现状分析公园内集中了河泽溪塘,⼭林⽥园,民俗风情,建筑遗迹,历史⽂化等多种类型的风景资源,资源的互补,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在众多的风景资源中尤以⾃然质朴的溪流河荡风光,历史悠久的⽂化遗迹,江南⽔乡特⾊的⽥园风情最为突出。
杭州西溪湿地对杭州生态建设的作用及面临问题
![杭州西溪湿地对杭州生态建设的作用及面临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655a9156c85ec3a87c2c579.png)
杭州西溪湿地对杭州生态建设的作用及面临问题摘要:该文针对杭州西溪湿地,探究其对杭州生态系统建设的作用,以及目前人类活动对杭州西溪湿地的影响。
关键词:西溪湿地;生态系统;生态问题水是生命之源。
自古以来,人类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一直与水生生相息。
人类的生活、生产等等都离不开水。
城市的建设往往也选择临江靠海,例如上海、杭州、伦敦、纽约,水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息的生机和活力。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仅占地球陆地表面的6%,却为地球20%的物种提供了栖息繁殖地。
杭州西溪湿地历史悠久,其形成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是杭州最早的文明发源地。
对杭州的发展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湿地的定义《湿地公约》中给湿地的定义是:不论其为自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水域;同时,还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位于湿地范围内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海水水体[1]。
依据此定义,可以发现大多数城市中的河流、湖泊等等均可划分为湿地,而且从定义中还可显示出,湿地与城市或其他生态系统的交叉、联系更加频繁和普遍。
由此,也可体现出湿地对城市生态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杭州西溪湿地的基本信息2.1 地理位置西溪湿地占地面积约11.5平方公里,位于杭州市西部,坐落在西湖区的西部,主要属于西湖区的蒋村乡,小部分属于余杭区的五常乡,距市中心武林门约16公里。
地理坐标位置介于东经120°02'至120°16',北纬30°15'至30°17'。
天目山路延伸段从其南边经过,北边为文新路延伸段,东临蒋村商住区和古荡小区,西接五常。
2.2 物种分布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已鉴定的昆虫标本有480种,分属于15目、133科、417属。
十年投入100亿 西溪湿地保护逐见成效
![十年投入100亿 西溪湿地保护逐见成效](https://img.taocdn.com/s3/m/fd5859146bd97f192279e965.png)
十年投入100亿西溪湿地保护逐见成效一财网章轲2015-02-022005年,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开园至今,植被植物新增了345种,鸟类增加了64种,昆虫增加了226种。
累计接待游客3100余万人次,仅2014年,就接待游客445万人,经营收入超过2亿元。
杭州城西,钱塘江畔,有一块面积11.5平方公里的湿地——西溪湿地。
泛舟湖漾港汊,植被繁多,桑青水碧,芦苇荡漾,还不时有水鸟掠过。
10年前,杭州市在这里打响了一场湿地收复保卫战。
如今,“天堂湿地,湿地天堂”正在变成现实。
“10年来,我们按照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要求,做好西溪湿地保护、管理、经营、研究四篇文章,投入100亿元,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
”2月2日,杭州市西湖区委常委、西溪湿地公园管委会副主任张德平说,保护与利用平衡的“西溪模式”,探索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途径,为西溪湿地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湿地恢复带来环境经济双赢湿地是介于森林与海洋之间的特殊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清新大气、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生态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
曾与西湖如姐妹的西溪前些年受到严重生态破坏,湿地面积从原来的60平方公里缩小到10.08平方公里,湿地内村庄密集、人口众多,民居房舍杂乱,垃圾随处堆积。
2005年2月,西溪湿地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
当年4月30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开园,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习近平发去贺信。
当年5月1日的《杭州日报》报道,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建设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对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改善杭州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具有积极的作用。
习近平担任总书记后提出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十八大报告把湿地保护作为建设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提出了“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建设目标。
西溪湿地建设的调查报告
![西溪湿地建设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0c151fa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38.png)
02Biblioteka 《浙江西溪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与管理保护》
03
THANKS
VS
目的
通过对西溪湿地的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 了解其生态环境现状、人为干扰因素和生 态服务功能,提出针对性的保护和建设建 议,为促进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 的改善提供支持。
西溪湿地概述
地理位置
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市区西部,涉及西湖区、拱墅区和余杭区等多个行政区域。
生态系统
西溪湿地是一个天然的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同时承担着调节气候、净 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提供休闲旅游等功能。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包括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修复受损湿地生态系统等。
02
提升湿地生态功能
通过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强化湿地生态用水需求、加强湿地生态补水
能力建设等措施,提升湿地的生态功能。
03
严格控制湿地开发利用
制定湿地保护规划和开发利用标准,严格控制湿地开发利用,防止湿
地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加强公众参与和教育
加强公众参与
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意见和建议,增强公众的参与 感和获得感。
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
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重要性 的认识和支持,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湿地保护和管理的良好氛围。
05
结论
研究总结
1
本次调查报告通过对西溪湿地建设的实地考察 ,获得了第一手资料;
西溪湿地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如传统的农耕文化、水乡文化等,为游客提 供了独特的人文体验。
交通便利
西溪湿地交通便利,有多条公交线路和地铁线路通达,方便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示范项目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示范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61714669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8e.png)
项目的重要性和意义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作为国内首个 国家湿地公园,具有很高的示范
意义。
通过该示范项目,可以向全国展 示湿地的生态价值和保护成果, 提高国内湿地保护的整体水平。
同时,该项目还有助于增强公众 对湿地保护的认知和意识,提高
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的积极性。
02
项目内容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01
02
03
启动生态修复工程 。
2025年3月
建成湿地科普教育 基地并开展环境教 育活动。
2023年10月
完成项目可行性研 究和规划设计。
2024年12月
完成湿地植被和水 体治理。
2025年6月
完成项目综合评估 并向社会公布成果 。
03
项目实施与执行
项目的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
项目的组织架构
该项目由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负责具体实施,下设项目组、技术组、施工 组等部门,各部门分工明确,协同工作。
项目的合作伙伴和利益相关方
合作伙伴
该项目合作伙伴主要包括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企业等。政府部门主要提供政 策和资金支持,非政府组织提供技术咨询和志愿者支持,企业提供物资和资金支 持。
利益相关方
该项目利益相关方主要包括游客、当地居民、政府部门、合作伙伴等。游客是主 要受益者,当地居民可获得就业机会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政府部门可提升城市形 象和生态建设水平,合作伙伴可获得品牌效应和业务拓展机会。
02
公园内设有多个功能区,包括生 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 教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 。
项目发起方和目标
该示范项目由杭州市政府联合西溪国 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发起,旨在推动湿 地保护和恢复工作。
项目的目标是展示湿地的生态功能和 价值,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 意识,并为国内其他湿地公园的管理 和保护提供示范。
建设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必要性
![建设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必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d07ba73b5022aaea988f0fb7.png)
湿地公园是指以湿地良好生态环境和多样化湿地景观资源为基础的集群空间,具有野趣、自然、多样、健康、绿色、科学等特性。
人们以湿地的科普宣教、湿地功能利用、湿地文化弘扬等为主题,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体闲设施,可供人们旅游观光、体闲娱乐的生态型主题公园。
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是推进生态型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对促进所在区域水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水文化底蕴和城市品位的提升以及区域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积极作用。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城市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建设有利于保护城市稀有湿地资源、提升湿地公园周边江河流域的生态价值目前,许多城市的稀有湿地系统正逐渐被城市建设用地吞噬掉,湿地内部不合适的经济生产方式也破坏了湿地特有的生态环境,导致水质变坏、动植物灭绝、土壤恶臭不堪,城市湿地正在泯灭! 为遏制城市湿地的衰退和减少,城市建设者们提出湿地公园建设的思路,实践证明湿地公园建设模式不失为一条解决湿地保护、开发、利用难题的有效路径。
以**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建设为例,整治后修建的湿地公园,改善了**及其周边流域的生态环境,增加了江河沿岸的稳定性,为城市生态安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把利用自然力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湿地公园建设实施可利江流域居民的搬迁和生态环境的恢复工程。
一是公园建设依托可利江两岸自然生态景观为基础,实施滩涂沼泽地的修复工程,清除了当地农民养殖业排污形成的淤泥,改变了过去这块被抛荒滩涂沼泽地脏、乱、臭的状况,恢复和保护了**市这块稀有的江湖交接区域的滩涂沼泽地的生态环境。
二是以生态花化绿化为手段,以水生植物大面积的种植,改善了当地土壤、水质、空气、气候,特别是通过生态恢复和绿化,过滤并转化环境中的有毒物质和杂质,保留了动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成分,为动植物的多样性提供可利用的资源,吸引了大批水野生动物如甲虫、蜻蜓、水嫡、青蛙等到此栖息,形成了**的自然生态保护区。
浅析杭州西溪湿地的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
![浅析杭州西溪湿地的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7e56e7725fbfc77da369b168.png)
浅析杭州西溪湿地的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上海杉达学院学科学期论文论文题目:浅析杭州西溪湿地的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学生姓名:沈敏华专业年级: 07届旅游管理指导教师:张媛2010年 5 月 6 日目录:一、绪论二、杭州西溪湿地的现状三、杭州西溪湿地开发中存在问题四、杭州西溪湿地资源开发的对策与建议五、杭州西溪湿地的发展前景六、结论七、参考文献浅析杭州西溪湿地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一.绪论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自2004年一期工程开始至现在的三期工程,开发遵循科学保护,规划先行;以民为本,妥善安置;生态优先,最小干预的开发原则。
2005年2月,西溪湿地被命名为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林业局同意杭州市正式开展湿地公园的保护和管理。
国家林业部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副司长严旬对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建设好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对于全面加强西溪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态系统生态特点和基本功能,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1本文介绍了杭州西溪湿地的现状,阐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对西溪湿地的开发对策与建议,对西溪湿地的发展前景作展望。
本文是作者仅凭自己的学习水平做的报告,仅代表个人观点。
希望对研究西溪湿地的学者有所帮助。
二.杭州西溪湿地的现状2(一)西溪湿地简介西溪湿地位于杭州西北,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
明清时期,西溪已是一个着名风景区,与杭州西湖、西冷并称为“杭州三西”,享有“副西湖”的美称。
西溪湿地作为全国大中城市中唯一的城市湿地,水资源、多种植被和水生动物资源保存完好,2007年2月份,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西溪湿地:杭城的大花园
![西溪湿地:杭城的大花园](https://img.taocdn.com/s3/m/2c0ad30881c758f5f71f67c7.png)
西溪湿地:杭城的大花园作者:刘想来源:《浙江林业》 2017年第8期近年来,西溪湿地以“五水共治”为契机,在通过实施生态修复,改善湿地景观,全力提升自身颜值的同时,还十分注重湿地生态功能的发挥,使自然净化后的优质水体,能够源源不断地通过余杭塘河流人贯通杭州城市的京杭大运河。
保护与治理并举全力提升西溪环境质量西溪湿地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不可多得的城中次生湿地。
与其他类型的水质治理不同,西溪湿地的主要任务是在维护其系统生态平衡、保护其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重点通过湿地作为“地球之肾”生态功能的发挥,从而使西溪湿地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依法依规,应保尽保。
根据省人大批准的《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条例》,结合“西溪湿地生态保护专项规划”的要求,划定了占西溪湿地总面积(11.5平方公里)89%的区域为生态保护区,通过自然隔离,限制或禁止人类活动,减少对西溪的影响,为动植物保留了一片自由栖息和繁衍的天堂。
其中,约3.75平方公里为一级保护区,禁止除科考人员外的任何人进入。
强化监测,科学指导。
西溪湿地建有国家级的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点和省级的水质自动监测站各一处。
同时,还依托国家级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的建设,形成了覆盖“星一空一地”,囊括湿地水质、大气、土壤和生物多样性,“数字化、规范化、常态化、动态化”的湿地立体监测体系,为西溪湿地的生态保护和生态管理工作提供了科技支撑和科学指导。
最小干预,科学治理。
坚持“最小干预”的原则,把西溪湿地作为一个整体来保护,完整地保护其自然风貌和人文特色。
对西溪湿地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在生态研究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实施科学治理。
对于旅游服务设施的完善和整治,也要严守生态保护和国家级5A级景区的底线,尽可能做到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要求,为中外游客营造良好、舒适的游览环境。
引木与自净共生科学发挥湿地生态功能西溪之胜,独在于水,水是西溪的灵魂。
自2003年8月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西溪湿地通过实施“引水入城、截污纳管、清淤疏浚、生物治理”等措施,极大地改善了西溪水质。
杭州重视西溪湿地保护市民生活环境大幅改善
![杭州重视西溪湿地保护市民生活环境大幅改善](https://img.taocdn.com/s3/m/97365bc1227916888586d7cd.png)
杭州重视西溪湿地保护市民生活环境大幅改善2008年06月27日 14:04 来源:中国经济网西溪湿地地处杭州市区西部,总规划面积为10.08平方公里,是国内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西溪湿地是杭州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剂气候、清新大气和爱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生态功能,是杭州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连续进展的重要基础,可谓杭城之“肾”。
爱护西溪生态,打造与西湖并肩齐名的又一张“金名片”,复原和重建生态型、景观型、文化型的河沼型次生湿地,关于杭州爱护绿地生态系统、改善生态质量、提升都市品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经济社会可连续进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阻碍。
一、所做工作在西溪湿地生态爱护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关于湿地爱护的国际公约,结合西溪湿地实际,按照积极爱护理念,始终坚持“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可连续进展和以民为本”六大原则。
坚持爱护第一、应保尽保,切实爱护好西溪湿地的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当好西溪的“薪火传人”,让人类的这一共同财宝永续利用。
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杭州市政府成立以副市长为总指挥,市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杭州市西溪湿地综合爱护工程建设指挥部。
西湖区委、区政府成立由书记任组长,区长任第一副组长,其他有关区领导为副组长,区各有关单位要紧领导为成员的西湖区西溪湿地综合爱护工程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工程各项工作。
成立以副区长为总指挥的综合爱护工程指挥部,负责具体实施工程建设工作。
四是建立由湿地生态、动植物、水文地理、历史文化、生态设计、环境爱护、园林规划、风景旅行等方面专家组成的西溪湿地专家组,负责西溪湿地生态资源爱护利用的咨询、论证和监督工作。
通过健全以上组织,使西溪湿地综合爱护工程从一开始就强化了环境爱护和生态优先的理念。
2、制定规划科学指导完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等综合性规划。
制定《西溪湿地综合爱护工程环境阻碍评判》、《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爱护规划》等20多个专项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地生态环境形式严峻
生活排污 养殖排污 企业排污
水质恶化为劣五类水质
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衰退
整个杭州西部的生态系统受损
湿地监管机制不健全
管理体制变更,以及特殊的地理条件,对 湿地内农居管理较薄弱 “只堵不疏”--地区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 环境、社会和经济难以持续发展
文脉消退
湿地建筑文化、诗词文化、名人文化的消失 周边地区的开发、发展使西溪湿地“冷、野、淡、雅”意境被湮灭
2.湿地公园中恢复的景点较多,耗资较大
3.现状景点级别普遍不高
4.湿地中人口较多,居住比较分散,不利于湿地公园的建设与管理
5.湿地公园的防洪排涝设施较差
功能定位
作为杭州市绿色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改 善湿地公园的水质状况为根本立足点,同时恢复展示清雅秀丽的湿地自然景 观、底蕴深厚的历史人文景观,发挥生态修复、资源培育、休闲旅游、科普 教育等重要作用
紫金港都市林阴风情道:它是一条具有都市风格的园林式的林阴大道:既
是都市人散步、休闲的景观大道,又是以林阴、草地为主体的绿色空间, 无声地散发着自然气息、林间氛围;既是阻断喧嚣城市的隔离带,又是走 向宁静自然的过渡带。 沿山河滨水湿地景观带:沿山河是进入景区的水上主航道之一。考虑到兼 有泄洪行洪等功能,建议设置宽达50米左右的河道,北岸为坡状斜地,形 成缓缓上升的一条滨水湿地景观带。 五常港运河田园风光带:五常港直通余杭塘河、大运河,两岸多田园风光。 考虑到五常港也是湿地景区的水上观光主航道,并穿越保护区西部,拟在 两岸分别营建林木保护带,以隔离五常港上的通航船只对保护区环境的干 扰。
该区除鱼塘湿地外,河网稠密,湿地自 然景观最为明显,野趣盎然,环境宜人, 且历史人文遗址较多。拟确立该区为湿 地生态旅游休闲区,是游人旅游休闲的 主要活动空间,有关的旅游景点与活动 项目,将集中设置于此。
该区也属鱼塘湿地,河港较少,历史人文旅游资源也不多。 宜建成湿地生态环境营造区,实现一定年限的全封闭保护, 营造原始湿生沼泽地。这是一个湿地生态环境恢复的辅助 区域
··· ···
2005年至今——湿地综合保护工程(西溪湿地公园)阶段
保护与利用相统一,发挥湿地资源的利用价值,重点构建生态 保护、科研科普和生态旅游三大功能
现状分析(建设的可能性)
----优势条件 1.风景资源类型丰富、资源特点突出
西溪湿地内集中了河泽溪塘、山林田园、民俗 风情、建筑遗迹、历史文化等多种类型的风景 资源,资源互补,适合组织多类旅民俗文化游览区 秋雪庵保护区 曲水庵保护区 湿地自然景观保护区
烟水渔庄
西溪草堂
西溪梅墅
深潭口
秋雪庵
高庄
湿地上显著的块状景观空间格局特征是实行湿地保护的基本依据。
西溪湿地自然保护中包括:一级核心保护区、二级核心保护区、生态缓冲区、 保护性开发区、外围景观保护区、旅游区域六个层次。
每个保护层次有不同的生态 合理容量。
建设西溪湿地公园的必要性
人进水退
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农业 (圈水养鱼、围荡造田、填塘建屋、临水喂猪) 城市的无序发展 (居住地的入侵、房地产的挤压) 湿地水域面积由60多km2缩小到10.82km2
杭州市地图
——交通分析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 文一西路、文二西路、天目山路、绕 城高速、02省道、杭徽高速等主干道 所架构起来的密集交通网络,让西溪 板块四通八达。
西溪湿地为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距离杭州市中心仅5分钟车程,交通 便利,环境优美。 周边仓前高校园区、浙江大学主校 区等高校聚集。
受到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城市扩 张的影响,西溪湿地的生态环境 遭到严重破坏。原先完整的湿地 自然地貌的面积日渐萎缩(由原 来的50多平方公里,缩减到现在 的10.08平方公里)。 右图反映了从1980年至2003年西 溪湿地上“人进水退”的状况。
——环境恶化
在西溪湿地上,不恰当的人为干扰是 引起湿地生态环境恶化的最主要原因。
城市绕城高速公路穿越湿地
——生态建设
为了保护杭州的“城市之 肾”,西溪湿地生态系统 的修复工程已经启动。 2005年2月2日——第9个 世界湿地日,杭州西溪湿 地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中 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湿地保护区分三大区块:西部、中部和东部。 公园于2005年5月1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与外界联系
——追溯
西溪,初是水名,这是西溪的最初含义。约始于 唐朝,是因在钱塘县西部的一条溪水而得名。
现今西溪湿地的形成与发展,已有数千年的悠久 历史。
“东晋发现,唐宋发展,明清全盛” 西溪湿地经过人类1600多年的干预 和利用。 原始湿地 次生湿地
与钱塘江、京杭大运河、西湖共同构成杭州四大重要水渠。
——发展历程
4.区位优势突出、客源市场广阔 5.依托城市,后勤及客源支撑强 大 6.形成了十分便捷的旅游网络
---存在问题
1.环境保护难度较大
环城公路的修建,交通更为便捷,湿地公园用 地受城市扩张的威胁 湿地中居民点布局及生活方式对水质水体破坏大 居民的现代住宅与传统民居风格不协调,影响湿 地公园整体环境景观
西溪湿地保护经历的阶段(保护模式的摸索与形成)
2001年---风景旅游区阶段
作为一个“以水网沼泽为特征的湿地型风景区”来规划设计, 偏重风景旅 游的效益,强调西溪湿地的利用功能
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2002--2003年---湿地保护区阶段
实行全封闭保护,禁止进入,绝对封育
不利于西溪湿地的可持续发展
2.历史悠久、内涵丰富 西溪与西湖相互补充:
西湖处于城区 西湖繁华嘈杂 西溪处于城郊 西溪优雅寂静
3.生态环境健全--适合修身养性、休闲度假
水源充足:自然水源--上埠河、闲林港、余杭塘河 人工水源--“西湖西进”、对钱塘江的“南水北调 ” 生态结构稳定:鱼塘--基--渚湿景观结构 周围环境良好:无严重污染的工业厂矿、负离子含量高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调研
小组成员:陈璐、石肖蕾、严晓洁、王全
——区位分析
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位于浙江 省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 5公里,横跨西湖区与余杭区 两区,占地面积10.08平方公 里。 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 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 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 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 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 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性质
以秀丽的湿地生态自然景观、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景观为特色,融保护、 利用、研究、游览为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建设原则:
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四个环节(规划、保护、管理、研究):
1.坚持规划先行,构筑区域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划体系 2.实施科学保护,调整并规划区内人类活动的强度与容量 3.注重精心管理,实现湿地生态环境、生态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 4.做好深入研究,努力为湿地保护利用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指导
规划分区(风景区)
“三区一廊三带” 三区: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 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 湿地生态封育区 一廊:保护区的四边一条50米宽的 林木绿色护卫长廊 三带:紫金港都市林荫风情道 沿山河滨水湿地景观带 五常港运河田园风光带
该区基本是鱼塘湿地,有少量河港,区内旅游资源极少。拟 确立为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实行完全封闭。保育现有的池 塘、湖泊、林地、植被及动物,逐步恢复并积极培育优化湿 地生态环境,营造原始湿生沼泽地,使之成为湿地多样物种 自然生长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