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基础5PPT课件

合集下载

热工基础-05第五章_热工基础的应用资料

热工基础-05第五章_热工基础的应用资料
第五章 热工基础的应用
山东大学(威海)机械系
第一节 喷管和扩压管
• 本章研究气体和蒸气在变截面短管内的流动。最后获得
喷管和扩压管的流动规律.
• 先分析可逆流动,然后对不可逆过程进行修正。
• 流动为一元流动。

先分析理想气体过程,再分析蒸气过程。 1
2
一 稳定流动的基本方程式1、质 Nhomakorabea守恒方程
1
2
qm1
饱和水蒸气 1.135
cr =0.577
山东大学(威海)机械系
2、喷管q的m流量A计v22c算2
Acr ccr vcr
qm A2
2
1
2 1
p0 v0
p2 p0
p2 p0
=
f
(
p2 p0
)
对于渐缩喷管
cr
p2 p0
1
qm
b
c
(5 15)
对于缩放喷管
0 p2 1 p0
c
ca
x
x
山东大学(威海)机械系
三 喷管
喷管:用于加速气流的管道称为喷管。
1、渐缩喷管

M< 1

M≤1
2、缩放喷管(拉伐尔喷管)
2 1
dA = 0
M< 1
M= 1
M> 1
2 1
dA < 0

dA > 0

山东大学(威海)机械系
1、喷管的流速计算及分析 (主要是出口截面的流速计算与分析)

h0
h1
M> 1
dA = 0
M= 1
dA < 0
dA > 0

热工基础PPT课件

热工基础PPT课件
第四节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及其应用
一、静力学基本方程
1.方程式的推导 • 建模:一盛有静止液体的容器
• 受力分析 液柱所受的质量力只有重力
G= -mg=-hAg
表面力: 液柱上表面:-p0A 液柱下表面:pA
热工基础 高职高专 ppt 高等职业教育 课件
根据受力平衡有:
p Ap0AghA 0
化简得:
•计示压强会随大气压的变化而改变
• 绝对压强和计示压强的关系
热工基础 高职高专 ppt 高等职业教育 课件
绝对压强和相对压强的应用
属于流体的物性和状态的有关公式、计 算、资料数据等多采用绝对压强,例如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饱和蒸汽压,汽轮 机主汽门前的蒸汽参数,凝汽器或除氧 器参数等的压强值。
属于流体工程的强度、测试等有关压强 值多采用计示压强。例如计算受压容器 强度,管道附件公称压力,高压加热器 水侧压力,汽轮机调节和润滑油压,泵 与风机进出口压强等。
一部分是自由液面上的压强p0;另一部分是该点到
自由液面的单位面积上的液柱重量ρgh。当p0有变
化时,液体内部各点的压强也发生同样大小的变化, 这就是著名的帕斯卡原理,该原理在水压机、液压 传动等水利机械中得到广泛应用。
➢ 在重力作用下的静止液体中,静压强随深度按线性 规律变化,即随深度的增加,压强值成正比增大。
• 互不掺混的两种液体的分界面,如水和水
银等。
气 水

水银
热工基础 高职高专 ppt 高等职业教育 课件
例2-1 判断连通器中的等压面
油 水


9 10 11
Ⅱ5

6
7
8
Ⅰ 1

2
3

热工基础yse5

热工基础yse5

边界层内的流动状态:也有层流和湍流之分。 4. 边界层内的流动状态:也有层流和湍流之分。
对于外掠平板的流动,临界雷诺数一般取 对于外掠平板的流动,临界雷诺数一般取
Re c = 5 ×10
5
5. 引入速度边界层的意义:流动区域可分为主流区和边界层区 引入速度边界层的意义: 主流区可看作理想流体的流动, ,主流区可看作理想流体的流动,只在边界层区才需要考虑流 体的粘性作用。 体的粘性作用。
∂u ∂v + =0 ∂x ∂y
3)
可求得速度场(u,v)和温度场(t) (u,v)和温度场(t)以及压 4个方程,4个未知量 —— 可求得速度场(u,v)和温度场(t)以及压 个方程, 力场(p), 既适用于层流,也适用于紊流(瞬时值) 力场(p), 既适用于层流,也适用于紊流(瞬时值) 加上利用牛顿冷却微分方程: 加上利用牛顿冷却微分方程: λ ∂t hx = − ∆t ∂y w,x
温度场 → 流场

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确定 对流换热微分方程式 能量转化与守恒方程、 温度场 能量转化与守恒方程、 流场 连续性方程、质量守恒方程、 连续性方程、质量守恒方程、 动量守恒方程、 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
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常物性、无内热源、二维稳态、 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常物性、无内热源、二维稳态、不可 :(常物性 压缩牛顿流体) 压缩牛顿流体) ∂2t ∂t ∂t ∂t ∂2t 1) ρcp + u + v = λ 2 + λ 2 ∂τ ∂x ∂x ∂y ∂y ∂u ∂u ∂u ∂p ∂2u ∂2u ρ( +u +v ) = F − +η( 2 + 2 ) x ∂τ ∂x ∂y ∂x ∂x ∂y 2) 2 2 ∂v ∂v ∂v ∂p ∂v ∂v ρ( +u +v ) = Fy − +η( 2 + 2 ) ∂τ ∂x ∂y ∂y ∂x ∂y

热工基础第05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工基础第05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U mu U 2 U1
2. 宏观机械能(外部能量)
动能:
Ek

1 mv2 2
位能: E p mgz
3. 系统总能量
mkg工质: E U Ek E p 1kg工质: e u ek e p
第二节 闭口系统的能量方程式及其应用
Q
W
进入系统的能量:系统从外界吸取的热量Q(q) 离开系统的能量:系统对外作的膨胀功W(w) 系统储存能量的变化:热力学能的变化ΔU(Δu) 表达式:Q-W=ΔU q-w=Δu
解口系:1统kg稳工定质流在动锅情炉况中。的锅吸炉热为量热为交换器,根据其
工作特q 点h可2 采h用1 简27化68方程21q0h2255h81kJ / kg 工质每小时吸热量为
Q qmq 2000 2558 5.116106 kJ / h
锅炉每小时用煤量为
5.116 106
冷流体:吸热,
q 0, h'2

h
' 1
火力发电装置
过热器
锅 炉
汽轮机
发电机 凝 汽 器
给水泵
动力机械
燃气轮机 压气机
制冷 空调
压缩机
(二)动力机械
q

h

1 2
c
2 f

gz

ws
1、功用:输出或消耗机械功
2、工作特点:q

0,
c
2 f
0, z
0
3、简化方程:ws h1 h2
汽轮机
发电机 凝 汽 器
给水泵
火力发电装置
制冷空调装置 热交换器
q

h

1 2

热工基础第五章.

热工基础第五章.

(2) 根据初态和过程特点以及终态的一个参数值, 确定终态的其它参数值; (3) 根据热力学基本定律,结合过程的特点,计 算过程中工质与外界交换的功量与热量。
10
定容过程:
w0
wt v( p1 p2 )
q u2 u1 (h2 h1 ) ( p2 p1 )v
11
定温过程:
湿蒸汽的状态参数 1kg 湿蒸汽是由x kg干蒸汽和(1-x)kg饱 和水混合而成, vx xv 1 x v v x v v 注意 hx xh 1 x h h x h h 单位
sx xs 1 x s s x s s
23
5. 湿空气的焓
湿空气的焓: H
ma ha mv hv
H ha dhv kJ/kg(干空气) 湿空气的比焓:h ma
工程上,取0 C时干空气、饱和水的焓为零,即
ha= 0 、 hv= 0
温度t下干空气和水蒸气的焓分别为
ha c pt 1.005t
温度t下干湿空气的焓为
2. 冷却去湿过程
湿空气被冷却时, 温度降低。在温度降至 露点前其含湿量保持不 变,相对湿度逐渐增加。 当相对湿度达到=1时, 湿空气饱和,如果再继 续冷却,则析出水份, 过程将沿着的饱和曲线 向含湿量减少、温度降 低的方向进行,如1-2 所示。
28
5-6 干湿球温度计
将干湿球温度计由两个温度计构成,如图所示。 干球温度计:测量空气温度 t 湿球温度计: 测量湿球温度 tw 如果将干湿球温度计置于通风良 好的湿空气中,由于湿球温度计上湿 布的水分蒸发,吸收汽化潜热,使湿 纱布中的水温降低,湿球温度计读书 下降。当水分蒸发所需要的热量等于 周围空气所传给的热量时,湿球温度 计读书维持在某一数值不变,这一温 度值称为湿球温度 tw 。

热工基础课件5

热工基础课件5

1、预热阶段
未饱和水(过冷水)
饱和水
过冷度
Δ t=t-ts
p 定值 t0 t s t0 v 0 v v0 s0 h0
p 定值 ts v s h
注意比较v0和 v′的大小!
s0 s h0 h
这个阶段所需的热量称为液体热 ql
ql h h0
'
2、汽化阶段
一、水蒸汽的定压产生过程
p p
p
p
p
v0 未饱和水
v'
饱和水
vx
v''
v
过热蒸汽
湿饱和蒸汽 干饱和蒸汽
t<ts
t=ts
预热阶段
t=ts
汽化阶段
t=ts
t>ts
过热阶段
水蒸汽的定压产生过程
5-2 水蒸汽的定压产生过程
水蒸汽的定压产生过程参数变化特点
未饱和水 饱和水 湿蒸汽 干蒸汽 过热蒸汽
t < ts v 0< v’ h0 < h’ s0 < s’
4、水蒸汽定压产生过程总吸热 量
水的定压预热阶段: 液体热 ql h ' h0
kJ/kg
Ts
T
e b c d
饱和水的定压汽化过程: 汽化潜热 r h " h ' kJ/kg
r Ts s " s ' kJ/kg
a
ql
s'
r
qsu
s"
干蒸汽的定压过热过程: 过热热 qs=h-h"
t = ts
t = ts
t = ts
t > ts
v = v’ v ’< vx <v’’ v = v’’ v > v’’ v ↑ h = h’ h ’< hx <h’’ h = h’’ h > h’’ h↑ s = s’ s ’< s x<s’’ s = s’’ s > s’’ s↑

《热工基础》第五讲_114805516

《热工基础》第五讲_114805516
定容过程 过程方程
dv 0 v const.
5
6
1
3-6 四种典型热力工程分析
初、终态参数的关系
3-6 四种典型热力工程分析
能量转换
v const . v v, pv Rg T 2 1
u cV (T2 T1 ) h c p (T2 T1 ) sv cV ln
p-v图和T-s图
3-6 四种典型热力工程分析
定压过程
过程方程
dp 0 p const .
dsv cV
9
dT T
dT ds

V
T cV
10
3-6 四种典型热力工程分析
初、终态参数的关系
p const . pv Rg T p2 p1 , v2 T2 v1 T1
p-v图定压线下方, T-s图定压线右下方, wt>0
39
40
例题(常见题型1)
1、试将满足以下要求的理想气体多变 过程在p-v图和T-s图上表示出来: (1)工质又膨胀、又吸热、又降温 (2)工质又受压缩、又升温、又吸热 (3)工质又受压缩、又降温、又降压
3-6 四种典型热力工程分析
能量转换
dp 0
wt vdp 0
p1 p2
u cV (T2 T1 ) h c p (T2 T1 ) T p T v s p c p ln 2 Rg ln 2 c p ln 2 c p ln 2 T1 p1 T1 v1
30
5
3-6 多变过程
多变比热容 多变指数
3-6 多变过程
cn nk cV n 1
n cn c p c n cv

热工基础-5-(3)-热工基础的应用-压气机

热工基础-5-(3)-热工基础的应用-压气机

工作原理:
气体从进口流入 压气机,经收缩
器时流速得到初
步提高,进口导 向叶片使气流改 为轴向,同时还 起扩压管作用,
使压力有提高。
转子由外力带动,作高速转动,固装其上的工作叶 片(亦称动叶片)推动气流,使气流获得很高的流速。
工作原理(续):
高速气流进入固装在机壳 上的导向叶片(亦称定叶片)
间的通道,使气流的动能
余隙容积的影响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讨论:
(1) 生产量:
由于有余隙容积Vc的影响,缸 内气体从V3膨胀到V4才开始进 气。气缸实际进气容积V称有效 吸气容积, V=V1-V4。余隙容 积本身不起压气作用,且使另 部分缸容积也不起压缩作用。V 小于气缸排量Vh ,两者之比称 为容积效率,以ηV表示,即:
需级数甚多。其次,因气流速度相当高,容易造成较
大的摩擦损耗,故对叶轮式压气机的设计和制造的技 术水平要求甚高。
分类:
叶轮式压气机分:径流式(即离心式)与轴流
式两种型式。
离心式压气机适用于中、小型生产量,高转
速,但效率稍低。
轴流式压气机则结构紧凑,便于安排较多的 级数,且效率较高,适宜于大流量的场合。
二、压气机的理论耗功
压缩气体的生产过程包括气体的流入、压缩和输
出,所以压气机耗功应以技术功计。通常用符号Wc表
示压气机的耗功,则:
对定值比热容理想气体,据第三章 计算理论耗功: (1)可逆绝热(定熵)压缩
二、压气机的理论耗功(续)
(2)可逆多变压缩
(3)可逆定温压缩
上述各式中,P2/P1是压缩过程中气体终压和初压 之比,称为增压比,用 表示。
这时,各级的增压比相同,各级压气机耗功相同,且:
因此,按此原则选择中间压力可得以下有利结果: (1)每级压气机需功相等,有利于压气机曲轴的平衡; (2)每个气缸中气体压缩后所达到的最高温度相同,这 样每个气缸的温度条件相同; (3)每级向外排出的热量相等,而且每一级的中间冷却 器向外排出的热量也相等; (4)各级的气缸容积按增压比递减。 (5)分级压缩对容积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余隙容积的有 害影响随增压比的增加而扩大。分级后,每一级的增 压比缩小,故同样大的余隙容积对容积效率的有害影 响将缩小,使总容积效率比不分级时大。

热工基础

热工基础

工程上所用的蒸气通常是干度大于 工程上所用的蒸气通常是干度大于50%的湿蒸气或过 的湿蒸气或过 干度大于 图的实用部分为其右上角部分 右上角部分。 热蒸气, 热蒸气,所以 h-s 图的实用部分为其右上角部分。
5-4 水蒸气的热力过程
水蒸气热力过程的分析和计算, 水蒸气热力过程的分析和计算,与理想气体热力过程 的方法、步骤类似,同样可利用热力学的基本公式。 的方法、步骤类似,同样可利用热力学的基本公式。 如能量方程: 如能量方程: q=∆u+w; + ; 对可逆过程: 对可逆过程:
二、饱和状态 (自然蒸发 饱和状态 蒸发与凝结处于动态平衡的状 自然蒸发)饱和状态 自然蒸发 饱和状态: 发生在密闭容器内) 态(发生在密闭容器内 发生在密闭容器内 (强制蒸发 饱和状态: 沸腾的液体为饱和液体,对饱 强制蒸发)饱和状态 沸腾的液体为饱和液体, 强制蒸发 饱和状态 和液体继续加热, 液体不断蒸发汽化, 和液体继续加热, 液体不断蒸发汽化,直至全部变 为气体。 为气体。 从饱和液体到干饱和蒸汽的各状态均属饱和状态。 从饱和液体到干饱和蒸汽的各状态均属饱和状态。 其压力、温度均为饱和压力和饱和温度,但其余参 其压力、温度均为饱和压力和饱和温度, 数各不相同(与理想气体的区别)。 数各不相同(与理想气体的区别)。 p-T 图自己看。 图自己看。
附表4:以温度为准编排的饱和水与干饱和蒸汽表。 附表 :以温度为准编排的饱和水与干饱和蒸汽表。 附表5:以压力为准编排的饱和水与干饱和蒸汽表。 附表 :以压力为准编排的饱和水与干饱和蒸汽表。 附表6: 附表 :未饱和水与过热蒸汽表 湿蒸汽热力状态的确定: 湿蒸汽热力状态的确定: 设干度为 x,则 ,
蒸发的机理: 蒸发的机理 蒸发是由于液体表面能量较高的分子, 蒸发是由于液体表面能量较高的分子,克服邻近分 子的引力作用而脱离液体, 子的引力作用而脱离液体,逸入液体外的空间而引 起的。 起的。 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表面积越大, 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表面积越大,液面上方蒸气分 子的密度越小,蒸发越快。在这一过程中, 子的密度越小,蒸发越快。在这一过程中,由于能 量较高的分子逸出液面, 量较高的分子逸出液面,液体内的分子平均动能减 少而使液体温度降低。 少而使液体温度降低。 2、沸腾 、 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称为 沸腾 。

热工基础 第5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工基础 第5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物体的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能量的形式不同。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分别与两种不同的 运动形式相对应,内能是由于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的热运动 及分子间的相对位置而使物体具有的能量。而机械能是由于 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及其与它物体间相对位置而使物体具有 的能量。
决定能量的因素不同。内能只与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而与整个物体的运动速度及物体的相对位置无关。机械能只 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跟其他物体的相对位置有关,与物体的 温度体积无关。
1
a
ΔU1a2 = ΔU1b2 = ΔU12 =U2 −U1
b
注意: ΔU21 =−ΔU12 =U1 −U2 0
2 v
二、外部储存能 —— 宏观动能Ek和重力位能Ep
由系统速度和高度决定
¾ 宏观动能:
Ek
=
1 2
mc 2
m — 物体质量;c — 运动速度
机械能
¾ 重力位能: Ep = mgz
Z — 相对于系统外的参考坐标系的高度
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和分子间势能称为热力学能(内能)。
符号:U
单位: J
比热力学能(比内能):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力学能,u,J/kg
u=U/m
增加热力学能的两种方法:做功、传热
2、微观组成 内动能:分子热运动(移动、转动、振动)形成的内动能。 它是温度的函数。 内位能: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内位能。 它是比体积和温度的函数。 其它能:维持一定分子结构的化学能、原子核内部的原子能 及电磁场作用下的电磁能等。
对于不做整体移动的闭口系,系统宏观动能和位能均无变
化,有:(∆E=∆U),故Q:−W = ΔU 或 Q = ΔU +W
热力系吸 收的能量
增加系统的热力学能

热工基础第五节

热工基础第五节
主要指物理化学结合水。
二、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过程 在干燥介质温度、相对湿度、流速一定时干燥过 程分为三个阶段 1、加热阶段:干燥介质传给物料的热量大于水分蒸发所消耗
的热量,物料表面温度升高水分蒸发量增大,至物料表面等 于介质的湿求温度为止
2、恒速干燥阶段:物料表面水蒸气分压等于湿球温度下的
饱和水蒸气压,外扩散的过程。
平衡水分代表在一定空气状态下,物料中所含水分的最低限度。
当干燥介质达到饱和状态时,物料的平衡水分为最大的可能平衡水分

可排出水分:高于平衡水分的那部分水分,可在干燥中除去的水分, 自由水分:高于最大可能平衡水分的那部分水分,主要是机械结合水

结合水(大气吸附水):物料中低于最大可能平衡水分的水。
(一)水与物料的结合强弱:
1、化学结合水:
以结晶水的形式存在物料中。 结合牢固,不属于干燥范围。
2、物力化学结合水(大气吸附水):
以吸附水、渗透水、微孔毛细管水、结构水的形式存 在。比化学结合水的牢固程度弱。干燥过程中可以排出。
吸附水:物料表面的吸附成水膜
渗透水:物料组织壁内外间水分浓度差产生的渗透压造成的。 微孔毛细管水:有毛细力产生
第五节 干燥的物理过程
干燥的物理过程主要研究干燥速率 干燥速率:单位时间内被干燥物料单位面积上所汽化的水分量 干燥速率
=f[干燥介质的条件(温度、湿度、流速);干燥器类型、
结构;物料种类、结构;所含水分性质]
一、物料中所含水分的性质
水在物料中的存在形式
分类:
水与物料的结合强弱 干燥过程中水分排出的难程度
结构水:存在物料组织内部。
3、机械结合水: 以物料的湿润、孔隙水、大毛细管水的形式存在。 牢固程度最弱。干燥过程中首先排出。

热工基础5

热工基础5
w q1ηtm (1) = 循环的平均指示压力 ptm = Vh Vh 其中 Vh = V1 − V2 = 再由p1V1 = RT1 , cv =
cvε =
k −1
T1 [λ − 1 + kλ (ρ − 1)]
(
)
ε −1 V1 ε
R p1V1 得cv = 代入(1)式得 (k − 1)T1 k −1
T1 热源 假定热机A从热源吸热 从热源吸热Q 假定热机 从热源吸热 1 对外作功W 对外作功 A Q1 Q2 对冷源放热Q 对冷源放热 2 A WA = Q1 - Q2 WA Q2 Q2 冷源无变化 冷源 T2 <T1
11
从热源吸收Q 从热源吸收 1-Q2全变成功 WA 违反开表述 违反开表述
证明2 违反开表述导致违反克表述 开表述导致违反 证明2、违反开表述导致违反克表述
卡诺认为: 卡诺认为:1)热量像水一样: 热量像水一样: 水从高处 热从高温
水轮机 热动力机
低处 低温
作功 作功
2)可逆过程输出的功最大,如果不 可逆过程输出的功最大, 设置动力机等,作功能力损失了。 设置动力机等,作功能力损失了。 循环的吸、 循环的吸、放热过程均应是等温的 连接吸、 3)连接吸、放热的过程应是可逆绝热的
16
卡诺循环热机效率
T1 q1
卡诺循环热机效率 卡诺循环热机效率
Rc q2 T2
17
w
卡诺循环热机效率的说明
• ηt,c只取决于恒温热源T1和T2 只取决于恒温热源 恒温热源
而与工质的性质无关; 而与工质的性质无关;
• T1
高 •如果ηt,c = 100%,则 T1 = ∝ 或 T2 = 0 K ,
热机不可能将从热源吸收的热量全部转 热机不可能将从热源吸收的热量全部转 不可能将从热源 变为有用功,而必须将某一部分传给冷源 冷源。 变为有用功,而必须将某一部分传给冷源

热工基础5

热工基础5

一、填空题1.实现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工作物质就叫做工质。

2.热能动力装置的工作过程,概括起来就是工质从高温热源吸取热能,将其中一部分转化为机械能,并把余下的一部分传给低温热源的过程。

3.热力系统与外界间的相互作用一般说有三种,即系统与外界间的热量交换、功交换和物质交换。

4.按系统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情况,热力系统可分为闭口系统和开口系统两类。

5.状态参数的变化量等于初.终两状态下,该物理量的差值,而与工质的状态变化途径无关。

6.决定简单可压缩系统状态的独立状态参数的数目只需两个。

7.1mmHg= 133.3 Pa;1mmH2O= 9.81 Pa。

8.气压计读数为750mmHg,绝对压力为2.5×105Pa的表压力为0.15 MPa。

9.用U形管差压计测量凝汽器的压力,采用水银作测量液体,测得水银柱高为720.6mm。

已知当时当地大气压力Pb=750mmHg,则凝汽器内蒸汽的绝对压力为0.0039 MPa。

10.一个可逆过程必须是准平衡过程,而且在过程中没有任何形式的能量耗散。

11.只有平衡状态才能用参数坐标图上的点表示,只有准平衡过程才能用参数坐标图上的连续实线表示。

12.热量和功都是系统与外界能量传递的度量,它们不是状态参数而是过程量。

13.工质作膨胀功时w 大于0,工质受到压缩时w 小于0,功的大小决定于工质的初.终状态以及过程的变化路径。

二、名词解释1.标准状态—-压力为1atm,温度为0℃时的状态。

2.平衡状态——系统内工质各点相同的状态参数均匀一致的状态。

3.准平衡过程——由一系列平衡状态所组成的热力过程。

4.可逆过程——当一个过程进行完了以后,如能使工质沿相同的路径,逆行回复至原来状态,并使整个系统和外界全部都回复到原来状态而不留下任何改变5.热机——能够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设备。

6.热源——在工程热力学中,能不断地供给工质热能的物体叫做热源。

7.热力系统——被人为分离出来的热力学研究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 水蒸汽饱和状态
一、汽化:物质从液态转变成汽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在火电厂中,给水进入锅炉后变成饱和或过热蒸汽的 过程就是汽化过程。(动画)
➢汽化方式有两种:1)蒸发; 图 2)沸腾。
➢使水汽化的方法:1)加热升温;2)降压扩容。
如:给水泵入口汽蚀问题?
排污扩容器的扩容蒸汽产生?
1、蒸发——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
二、凝结(液化)
➢ 概念:物质从汽态转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
➢ 特点:在一定压力下,蒸汽的温度(低)等于沸
点时,才可能出现凝结。
➢凝结方式:1)膜状凝结,2)珠状凝结 图 ➢ 使凝结的方法:1)定压降温冷却;2)升压
• 如电厂中:凝汽中的排汽凝结成水;滑压运行除 氧器在机组负荷骤增时,为何出现返氧现象? 液化和汽化是物质相态变化的两种相反过程 ,实际上,在密闭容器内进行的汽化过程,总是 伴随液化过程同时进行。
称为三相点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
ttp称为三相点温度。
2) 三相点温度和压力是最低的饱和
温度和饱和压力。
3) 各种物质在三相点的温度与压力 分别为定值,但比体积则随固、液、 汽三相的混合比例不同而异。
5-2 水蒸汽的定压产生过程
一、水蒸汽的定压产生过程
p
p
p
p
p
v0
v'
vx
v''
v
未饱和水 饱和水
t<ts
三、饱和状态
1、饱和状态:汽、液两相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液体分子脱离其表 面的汽化速度

汽体分子回到液体 中的凝结速度
ps 饱和蒸汽
这时液体与蒸汽处于动态平衡 t s 状态,称为饱和状态
饱和水
2、饱和状态的特点: 1)汽水共存,
饱和水 饱和蒸汽
2)汽水同温,
3)饱和压力p s和饱和温度t s成一一对应关系。
p 定值
t0
t0 ts
v0
v0 v
s0
s0 s
h0

h0 h
饱和水
p 定值
ts
v
注意比较v0和
s
v′的大小!
h
这个阶段所需的热量称为液体热 ql ql h' h0
2、汽化阶段
饱和水 p 定值 ts v s h
湿(饱和)蒸汽
p 定值 t ts v v x v s s x s h h x h
2.掌握水和水蒸汽的热力性质表及h-s图的结构组 成,能熟练应用水蒸汽图表查取水和水蒸汽的状 态参数;
3.掌握水蒸汽典型热力过程的特点,能利用水蒸汽 图表熟练分析计算定压、绝热过程的功量和热量 ;
4.了解水蒸汽参数对电厂热力设备的影响。 5.了解湿空气的绝对湿度、相对湿度、饱和湿空气
、未饱和湿空气及露点温度等概念,了解相对湿 度的物理意义及测量方法。
v = v’ v ’< vx <v’’ v = v’’ v > v’’ v ↑
h = h’ s = s’
h ’< hx <h’’ s ’< s x<s’’
h = h’’ s = s’’
h > h’’ s > s’’
h↑ s↑
水预热
汽化
过热
5-2 水蒸汽的定压产生过程
➢ 五个状态:
a) 未饱和水a b) 饱和水b c) 湿饱和水蒸汽m d) 干饱和水蒸汽d e) 过热水蒸汽e。
干(饱和)蒸汽
p 定值
t ts v s h
注意比较 v′和v″ 的大小!
这个阶段所需的热量称为汽化潜热:r=h"-h'
为什么水的汽化阶段压力不变,温度也保持不变呢?
湿蒸汽的干度和湿度
3、饱和压力与饱和温度
➢ 饱和压力:在饱和状态下的水和水蒸汽的压力PS
➢ 饱和温度:在饱和状态下的水和水蒸汽的温度tS
ts上升, ps上升;
ps
ps上升, ts上升。
结论:
ps f (ts)
ts
一定的饱和温度对应于一定的饱和压力,
反之也成立,即两者间存在单值关系。
3、饱和压力与饱和温度
饱和压力
水蒸汽
实际气体-----水蒸汽
在空气中含量极小,当作理想气体.
一般情况下,为实际气体,使用图表.
• 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是唯一工质; • 直到内燃机发明,才有燃气工质; • 目前仍是火力发电、核电、供暖、化工的工质 • 优点: 便宜,易得,无毒,热力性能稳定,
膨胀性能好,传热性能好,流动性好。 • 是其它实际气体的代表。
一一对应
饱和温度
青藏ps=0.6bar 高压锅ps=1.6bar
ts=85.95 ℃ ts=113.32 ℃
4、三相点
• 定义:固、液、汽三相共存的状态。
• 水的三相点温度和压力值: Ttp 273.16K
➢ 分析:

ptp 611.659Pa
1) 当压力低于ptp时,液相不可能存
在,而只可能是汽相或固相。 ptp
特点:它能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液体的蒸发速度取决于液 体的性质、液体的温度、蒸发表面积和液面上气流的流速。 如电厂冷却塔中冷却水的蒸发。
2、沸腾
➢沸腾——在液体内部进行的汽化现象。工
业上大都用此方法获得蒸汽。
➢特点:有汽泡产生;在一定的压力下,液
体沸腾时的温度(沸点)是一定的。
• 如: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l00℃ ,酒精的沸点为78℃;而在1MPa时 水的 沸点为179.88℃,在20MPa时 水的沸点为 365.71℃。600MW机组给水泵出口的压 力约19MPa。
t=ts
预热阶段
湿饱和蒸汽 干饱和蒸汽 过热蒸汽
t=ts
t=ts
t>ts
汽化阶段
过热阶段
水蒸汽的定压产生过程
5-2 水蒸汽的定压产生过程
水蒸汽的定压产生过程参数变化特点
未饱和水 饱和水 湿蒸汽 干蒸汽 过热蒸汽
t < ts t = ts t = ts
t = ts t > ts
v 0< v’ h0 < h’ s0 < s’
第一篇 工程热力学
新课引入
什么叫工质?工程中有哪些工质? 火电厂中的工质是什么? 水蒸汽 火电厂中水蒸汽是如何产生的呢?
本章主要内容
水蒸汽饱和状态 水蒸汽的定压产生过程 水蒸气热力性质图表 水蒸汽的基本热力过程
本章基本要求
1.理解水蒸汽饱和状态的概念及参数特征,掌握水 蒸汽定压产生过程在p-v图和T-s图上所表现的相 变规律;
➢ 三个阶段 :
a) 预热阶段a-b:t0未饱和水→ts饱和水。t↑,v↑。 b) 汽化阶段b-d:ts饱和水→ ts干饱和水蒸汽。v↑, t和p均不
变。其间为汽液混合的湿饱和蒸汽。
c) 过热阶段d-e:ts干饱和水蒸汽→ t过热水蒸汽。t↑,v↑。
1、预热阶段
过冷度
Δt=t-ts
未饱和水(过冷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