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定风波》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合集下载

苏轼词《定风波》赏析

苏轼词《定风波》赏析

苏轼词《定风波》赏析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后期,从诗中可以看出他对人生的旷达与豪迈,如“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又有哪些不是世间绝唱?苏轼一生可谓多舛,在经历了仕途的失意,理想的破灭,友人的离散之后,好不容易度过了这场劫难,但那种漂泊流离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放弃,反而使他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热爱自然。

在这一点上,他与苏辙非常相似,同时代的文人以及后世文人都说,苏轼有两个弟弟,苏轼是老大,叫苏澈,苏辙叫苏洵。

不过苏轼、苏洵、苏辙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历史地位也很高,都享誉千古,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重要一笔。

在他的作品《定风波》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淡泊名利,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他常常用老庄思想来调解内心矛盾和痛苦,“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再联系到后来他的另一首诗“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些都足以证明他本身已经超脱凡尘,达到另一种境界。

不过,我认为苏轼之所以成为苏轼,正是由于他永远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即便身处逆境,即便看到人生中的种种坎坷与挫折,依旧笑对人生,始终乐观豁达。

苏轼在历史上是个极其特殊的人物,他没有像当时其他名人一样发愤图强,一心报国,立志复国。

相反,苏轼恰恰相反,他追求一种逍遥自在的人生境界,超越了名利,忘却了政治。

因此,他才可以置之死地而后生,超越苦难,超越政治,自创出一种清新隽永的婉约风格。

在这种独特的人生境界中,作者显现出了乐观向上的情怀,从而创造出了清新雅致的艺术境界。

这首词仅三十二字,写尽人生无常。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一阵带着寒气的春风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我感觉有些冷,抬头看到夕阳斜斜地映在山头上,又热情地将阳光投射在我的脸上。

这几句纯属白描,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清丽的山居图景,而且色彩鲜明,读来令人神往。

接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风雨”这个词的意义,表面是指天气变化,实际上却暗含着命运多舛,寄寓着人生艰辛,充满着一股苍凉的意味。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读后感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读后感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读后感读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我深深地被苏轼的豁达胸襟和超脱情怀所打动。

这首词通过描述一次雨中的漫步,展现了苏轼面对人生风雨的从容和淡定。

词中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苏轼在雨中悠然自得的神态,他无视风雨的侵袭,依然吟咏长啸,从容前行。

这种旷达超脱的胸襟,让我深感敬佩。

在苏轼看来,人生的风雨如同这穿林打叶的雨声,无法避免,但我们可以选择以何种态度去面对它。

苏轼选择的是乐观、豁达和从容,他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始终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两句则进一步展现了苏轼的豪情壮志。

他以竹杖芒鞋为伴,胜过骑马,这种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品质让人深受启发。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像苏轼一样保持勇敢和坚定,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

词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更是道出了苏轼的人生态度。

他的一生中充满了坎坷和波折,但他始终保持乐观和豁达的态度,不畏风雨,不惧坎坷。

这种精神品质让我深感敬佩,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苏轼那种旷达超脱的胸襟和豪情壮志。

这首词教会了我如何面对人生的风雨和坎坷,也教会了我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时刻铭记这首词的教诲,努力成为一个有胸怀、有志向的人。

词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两句,传达出一种不畏风雨、从容自若的人生态度。

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挫折时,我们不妨像苏轼一样保持冷静和从容,用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心态去面对。

正如他所说,“一蓑烟雨任平生”,这种旷达超脱的胸襟,无疑是一种高妙的人生境界。

词中“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则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春风吹拂、斜阳照射的景象,形象地表现了人生道路上的曲折与坎坷。

但即便在困境之中,苏轼仍能保持一份清醒和理智,感悟人生真谛。

从定风波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从定风波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从定风波看苏轼的人生态度从定风波一诗可以看出,苏轼的人生态度是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

他不畏困难,勇于面对挑战,在逆境中展现出坚韧的意志和乐观的心态。

苏轼的人生态度首先体现在他对困境的处理上。

在《定风波》一诗中,苏轼以自然界的风云变幻来比喻人生的起伏和变化,表达了自己在政治上受到的打击和困扰。

然而,他并没有被困境击倒,而是以豁达的心态面对。

他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来形容自己,表达了自己不畏艰难险阻,坚持追求理想的决心。

苏轼的人生态度还体现在他对人生的积极态度上。

在诗中,他提到“忍将河洛云,心比天高。

”苏轼并没有沉浸在困境中,而是选择了积极乐观地面对,他用“心比天高”来形容自己的心境,表达了自己的豁达和乐观。

他认为人生犹如行船在大海上,无论遇到风浪还是逆境,都应该保持一颗豁达的心态,勇往直前。

苏轼的人生态度还体现在他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上。

在诗中,他提到“谁人胜似韩退之,白发悔读书迟。

”苏轼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功名利禄,而在于追求真理和修养自己的内心。

他以韩愈为榜样,认为韩退之以其博学多才和高尚的品德,胜过那些追逐权势和财富的人。

苏轼在诗中表达了对自己年事已高的悔悟之情,提醒人们应该珍惜时间,及早修身养性,追求内心的真善美。

总的来说,苏轼的人生态度从《定风波》一诗中可以看出他的乐观豁达和积极向上。

他以豁达的心态面对困境,在人生的起伏中保持坚韧的意志,不被外界的压力和困难所动摇。

他认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功名利禄,而在于追求真理和修养自己的内心。

苏轼的人生态度对我们也有启示,即无论遇到怎样的困境和挫折,我们都应该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勇往直前,追求内心的真善美。

苏轼的人生态度与人生体味

苏轼的人生态度与人生体味

苏轼的人生态度与人生体味苏轼,这位宋代的大文豪,才华横溢,一生曲折,然而却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

他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体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人生态度,可以用“豪放通达,不屈不挠”来概括。

他一生多次遭贬,漂泊不定,但他始终以豁达的心态对待生活的困难。

在面对逆境时,他总能保持冷静,泰然处之。

正如他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所写:“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的这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不仅令他在当时饱受磨难的环境中得以坚韧不拔,更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人生体味,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独特见解。

他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被贬到黄州时,他发现了猪肉的美味,从而创作了著名的“东坡肉”。

他在《赤壁赋》中写道:“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我与子之所共适。

”这段话充分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欣赏。

苏轼的人生体味对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面对挫折时,我们可以借鉴苏轼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从中汲取力量。

同时,苏轼的人生体味也启示我们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刻,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世界。

在压力面前,我们可以尝试苏轼的“豪放通达”的人生态度,不屈不挠地向前。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仍然可以借鉴苏轼的思想。

面对生活的种种压力和挑战,我们可以学习苏轼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努力在逆境中找到出路。

我们也可以从苏轼的人生体味中汲取智慧,学会欣赏生活,热爱世界。

苏轼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体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故事和精神力量启示我们在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时,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热爱生活,欣赏世界。

让我们从苏轼的人生智慧中汲取力量,勇往直前,乐观向上,用心感受生活的美好。

李白和苏轼,两位极具特色的诗人,各自以独特的人生态度和诗歌风格展现了他们的才华。

他们用不同的方式看待世界,从而在诗歌创作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

从_定风波_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从_定风波_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从_定风波_看苏轼的人生态度苏轼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画家和政治家。

他的作品大多抒发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态度。

其中,代表作《定风波》直接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看法。

在《定风波》中,苏轼描绘了风波中的一棵古树,把它比作自己的人生。

这棵树经历了风雨的摧残,但始终坚守在原地。

苏轼对这棵树的描述充满了敬意和感怀。

他说:“不计年岁,不谈衰老,无论风雨,不曾摇曳”。

这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的追求——要像这棵树一样,不受外界环境的变化影响,始终保持坚强和自信。

苏轼自己的人生经历过许多起伏和坎坷。

他曾经多次被贬谪,受到了许多折磨和不公对待。

但他从未放弃对于人生的追求。

相反,他不断地去探索和思考,通过文学和画画来寻找自己的生命价值。

他在《定风波》中写下了这样的话:“独钓寒江雪,江中何人?摇篮空寂寞,风雪楼台。

”这表达了他的孤独与寂寞,但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和执着。

苏轼的人生态度是积极向上的。

无论遭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他都不会沉沦于苦难的泥沼之中。

相反,他会积极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英勇面对生活的挑战。

他在《定风波》中写下了:“临去前,杖藜徘徊,恨恨而去,踏破莎草,何须悲哉!”这表达了他对于生活中的不幸的坦然接受和勇敢面对,他会把人生看作是一种丰富多彩的经历,努力去尝试、去学习,去尝试变得更好。

苏轼的人生态度,也体现在他对于自然和社会的关注上。

他深刻地认识到自然和社会的相互作用,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以及对社会事务的参与,他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人生。

他用文字和画笔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向世人展示了他对于自然和生命的赞美和感悟。

在《定风波》中,他写道:“记得玉台寒色透,清风楼阁,平沙落雁,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于生命的敬畏。

总的来说,苏轼的人生态度是积极向上、豁达光明的。

他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无论遭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我们都应该积极地去应对和解决。

通过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观察和感悟,我们会更好地理解人性和生命的意义,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精彩的人生道路。

苏轼 定风波 赏析

苏轼 定风波 赏析

苏轼定风波赏析苏轼的《定风波》是一首非常经典的词作,其通过自然气象的描绘,寄寓了词人的人生哲理和感悟。

下面是我为您准备的赏析。

首先,我们要理解这首词的背景。

这首词是苏轼在被贬官之后所作,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在这首词中,苏轼以“莫听穿林打叶声”开篇,暗示着人生的不如意和挫折。

然而,苏轼并没有陷入消极的情绪中,而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面对人生。

接下来,我们要分析这首词的主题。

这首词的主题主要是人生哲理和感悟,苏轼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何妨吟啸且徐行”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态度,即从容淡定、豁达乐观。

“一蓑烟雨任平生”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态度,即使面对人生的风雨和坎坷,也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和淡定的态度。

此外,我们还要探究这首词的艺术手法。

这首词的艺术手法主要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苏轼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时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自然景象中,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感人。

这种手法使得这首词的艺术价值更加突出,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苏轼的情感和思想。

最后,我们要探讨这首词的影响和价值。

这首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和文化背景。

这首词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文学价值,更在于它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思想意义。

它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挫折和不如意,我们要保持从容淡定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才能更好地面对人生的挑战和机遇。

综上所述,苏轼的《定风波》是一首非常经典的词作,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对这首词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苏轼的思想和情感,也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发展历程。

同时,这首词也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挫折和不如意,我们要保持乐观的态度和淡定的心态,才能更好地迎接人生的挑战和机遇。

旷达情怀超然心境——由《定风波》解读苏轼其人

旷达情怀超然心境——由《定风波》解读苏轼其人


其 诗 中表 达 不满 , 故 而激 怒 了新 党 , 引发了“ 乌 台诗 案” , 朝廷 将他 贬 为黄 州 团练副使 。这 首诗 就是 写于
这一 时期 。 二、 读 其词 , 品其 人
定 风 波
定。联想到作者在官场上受到的排挤 、 打击 , 仍能保 持 如此 从 容 淡 定 的心 态 , 乐观旷达的情怀 , 着 实 令 人 佩服 。

表现出了作者旷达潇洒 的情怀和气度。“ 任平生” 三 字是指平生饱经风雨 , 早 已听其 自然的意思 。当然 , 这里的“ 风 雨” , 不 仅 是 指 自然 界 的风 雨 , 更 重要 的 是指 政 治上 的风 雨 。
词 的上 片从文 本 解读 看 ,作者 面对 骤 雨 狂风 , 胆不战 , 心不 惊 , 反而是那样 的沉着 冷静 , 坚 毅 镇
贬黄州时期所作 的一首词——《 定风波》 解读 苏轼旷达 的情怀和超然心境。
【 关键词 】苏轼
【 中图分类号】I 2 0 7 .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 8 8 8 1 ( 2 0 1 4 ) 0 1 — 0 1 9 1 — 0 2
苏轼 多 才 多艺 , 在诗 、 词、 散文 、 书法 、 绘 画等 多
置风雨于不顾 、 吟啸徐行 的镇定态度 , 暗示他在政 坛风雨 中遭贬后仍泰然处之 的心态。接下来的“ 竹 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句, 隐喻闲散江湖胜过奔波 官场 , 远离宦海险恶反觉一身轻松 。穿着草鞋走泥
却贬谪偏壤。苏轼虽然被贬村野 , 却也没有 了繁杂 政务 缠 身 , 使他 有 更 多 的时 间 和精 力 去欣 赏 美 丽 的 自然风光 , 去接触朴实的百姓 , 了解 民风民情 , 这样

从定风波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从定风波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从定风波看苏轼的人生态度01 苏轼的命运波折与坦然面对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是以其卓越的文才和高尚的人格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曾多次遭受政治迫害,但他始终能保持阅历风霜的泰然自若。

他的《定风波》正常常被视为他人生态度的生动写照。

苏轼在《定风波》中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这其中的淡定和宽容,源于苏轼的人生态度,他对待人生困苦与挫折,有着超然物外的淡定和乐观,这是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道路中始终贯穿的精神基调。

02 苏轼的乐观人生观无论是在仕途得意的时候,还是在被迫害流放的时候,他都能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保持消闲和淡然。

他的这种乐观和消闲,并非是对人生的消极逃避,而是一种超脱的境界,是对人生的豪情壮志和对生命的独立自主。

他的这种人生观深深地体现在他的《定风波》中。

在《定风波》中,他写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是苏轼对于自己即将被流放人生的肯定,他以乐观的心态去看待自己的遭遇,以坚韧的精神状态去面对未来,这正是他的人生境界。

03 学习苏轼的人生态度苏轼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去学习,他以乐观、淡定的态度去面对人生,无论是繁华的仕途,还是艰难的流放生涯,他都毫无怨言,脱尘而出。

他在《定风波》中的淡然超脱,这正是“含蓄之至,深沉之极”,这种深沉取舍之间,实际是一种人生的洗礼,是一种对人生到达一种物我两忘、自在逍遥的人生境界的独到理解。

总的来说,苏轼的《定风波》以其悲观中的乐观,以其辛酸中的豪迈,淋漓尽致地流露出他的人生态度。

他始终保持超然物外的淡定,这种淡定就是他对人生的至高境界,也是他的人生态度。

他的这种人生态度值得我们深深学习。

从《定风波》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从《定风波》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轼人生哲理的写照。他以自己 的生活经历和深刻理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积极向上、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典范。 他的这种人生态度教会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乐观面对 生活的态度。让我们从《定风波》中汲取力量,以苏轼的人生态度为榜样,勇敢 地面对生活的风雨,迎接未来的挑战。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三月七日,苏轼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他的 同伴们因为没带雨具而显得狼狈不堪,然而苏轼却镇定自若。雨过天晴后,他写 下了著名的《定风波》词。
在这首词中,苏轼以雨中漫步的悠闲姿态,表现了他洒脱、自在的人生观念。 他无视那穿林打叶的雨声,选择了吟咏长啸,表现了他在自然界的挑战面前的从 容和淡定。
从《定风波》看苏轼的人生态 度
基本内容
在宋代文学的浩瀚星海中,苏轼犹如一颗耀眼的明星,他的才情、智慧和人 格魅力,不仅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更在人生的起伏中展现出一种坚韧 不屈、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他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词,就是这种 独特人生态度的最好体现。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轼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所作的一首 词。那一年,他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他不这么 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词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正是苏轼 人生态度的最好写照。
在课程的最后阶段,我鼓励学生们进行思考和讨论。我让他们分享自己对于 这首词的理解和感受,以及他们从中得到的启示。这样的交流和分享,不仅有助 于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还能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定风波》的教学过程让我深感心灵层面的重要性。只有当学生 真正从内心去理解和感受这首词,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 我将更加注重从心灵层面去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建立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

定风波的诗歌表达情感

定风波的诗歌表达情感

定风波的诗歌表达情感
《定风波》是苏轼的一首经典词作,它不仅体现了苏轼卓越的文学造诣,更深入地展示了他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观。

这首词中,苏轼通过描绘自己在野外的路途之中偶遇风雨的情景,传达出了一种超凡脱俗、旷达不羁,且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首先,从词的上片可以看出,苏轼在雨中赶路,但他并没有因为风雨的突然袭击而显得惊慌失措。

相反,他选择了坦然面对,继续前行。

这种处变不惊、安然自若的态度,正是苏轼旷达超脱胸襟的体现。

他不仅在人生路途上遭遇挫折时能够保持冷静,更能在风雨中展现出自己的倔强和潇洒。

此外,词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将风雨中的自然景色与个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

这种意境不仅表现出苏轼对自然的热爱,更反映出他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

即使在困境中,他也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从而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

再者,苏轼在词中寄寓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即追求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他通过描绘自己在风雨中不受干扰、继续前行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的决心。

这种追求不仅体现了苏轼个人的精神追求,也反映了当时文人普遍的人生信念和价值观。

总的来说,《定风波》这首词以简洁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内蕴,展现了苏轼超凡脱俗、旷达不羁且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它不仅是一首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词作,更是一面镜子,反映出苏轼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在今天看来,《定风波》依然具有很高的启示意义,它鼓励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风雨时,要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从作品《定风波》中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从作品《定风波》中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从作品《定风波》中看苏轼的人生态度摘要苏轼,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中国家喻户晓的大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

以儒立身,博采佛道之长,性情乐观豁达。

无论顺境逆境都能以积极的人生态度追求美好的事物。

给我们留下来大量精彩绝伦的作品,其精神力量感召后人,其一生在生活上坎坷不平,政治上潮起潮落,但词人都能坦然面对,泰然处之。

其作品《定风波》写在其政治转折的节点上,在词中我们能真切的感受到他的旷达与洒脱。

正如词中所说“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让我们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来体悟他的精彩人生。

关键词屡遭贬谪达观泰然处之超然洒脱宠辱淡定儒释道一、宦海沉浮,屡遭贬谪的作品背景苏轼进入官场时北宋神宗时社会危机四伏,改革呼声高涨,作者虽力主改革,但又不同意王安石变法方式,因而遭到改革派的排挤打压,外调至杭州,湖州等地做知州。

元丰二年到任湖州不到三个月就因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招供,几经濒临被砍头境地,幸而北宋太祖有不杀士大夫国策,才躲过一劫,后出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其实是闲职。

作品《定风波》就写在此间,也就是元丰五年春天,当时苏轼和几个友人去沙湖看田,途中遇雨,无雨具,又无处避雨,满身狼狈,诞下千古名作。

元丰八年哲宗即位,启用旧党后让苏轼任礼部郎中,翰林学士,因苏轼主张变法不可尽废,反对司马光的保守而又遭旧党打击,被贬惠州,琼州,直至徽宗即位遇赦北归,次年死于常州。

纵观苏轼一生“正道直行”的政治品格表现为既不取悦于推行新法新党,又不见容于尽废新法的旧党。

这是苏轼政途失意最根本的原因。

二、作品《定风波》可体现其人生态度词的小序交代写作缘由,“皆狼狈,于独不觉,”作者却表现超然,给自己洒脱达观的人生定了基调。

开头一句写的极洒脱,“莫听穿林打叶声”,“穿打”的风雨之势让人心中慌乱紧张,让人狼狈,但词人说“莫听”给全否定了,体现了作者拥有儒家思想的定力和操守。

超然淡定的人生态度——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超然淡定的人生态度——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超然淡定的人生态度——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苏轼,宋代名家,是“谈笑风生”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诗文写得精彩,集大成之作博大精深,例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就成为了文学史上不朽的名篇。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轼在面对世事变化时,对人生淡泊名言的伟大篇章。

他表达了一种超然的态度,既不吝啬自身的生活,也不牵强参与大众的潮流。

由此可见,他所传递的正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的第一句“定风波,何其多”,表明世上曲伤人生,变化不断,一切都无常。

但最后一句“但更敬心自守”教导我们,尊重自己内心的想法,安分守己,不让外界粗暴的变化影响自身心灵。

在整首诗中,苏轼比喻“定”为静态、安宁,而“风波”则为喧闹、混乱,两者就像天空静谧、湖面波澜壮阔,形成更加鲜明的对比,以示生活中要求和谐共处,又要跳出世俗潮流的看法。

此外,在整首诗中,苏轼淡出的人生态度也深入人心,让我们看到一个安详平和的人生观。

他告诉我们,若活在世上,我们要镇定自若,放下虚荣,屏蔽外界的喧嚣,尊重内心的执着,把每一刻都珍惜,梦想要奋斗,尽力去实现。

苏轼精彩的诗文,正如他一样,在一次次变化中,都能从容应对,超然淡定,诠释出一种令人佩服的人生态度,他的诗文以其出色的文字生动地描绘出一个淡泊以明志、宁静以守远的人生观,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思维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深远的影响。

从诗词的意义上来看,它凝聚着岁月的沉淀,表达出苏轼心中对人生的看法。

它给予我们的是力量和勇气去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教导我们要把握现在,超然淡定,在改变局势的同时,仍保持自己的内心世界,跳出世俗潮流,用宁静之心去守护自我内心的梦想,走自己的路,活出自我价值,以明志安足,自信淡定地走向人生的彼岸。

只要我们有勇气去活,尊重自己的内心,带着苏轼给予的勇气和智慧,有信心去追求和生活,相信生活总会有出乎意料的收获,沿着自己的路,怀着苏轼超然淡定的人生态度,走向成功,实现梦想。

苏轼的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的诗

苏轼的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的诗

苏轼的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的诗
苏轼的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的诗有《定风波·三月七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等。

其中,《定风波·三月七日》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表现了他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定不移、从容不迫的态度。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表现了他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中“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表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这些诗歌都展现了苏轼的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以及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态度。

【精品】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看苏轼的人生态度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精品】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看苏轼的人生态度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精品】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看苏轼的人生态度以及对我们的启示《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苏轼所作,这是苏轼最富有感染力的诗篇之一。

诗中含蓄而又简洁的表述了苏轼流浪另类的悲哀情绪。

诗的开头,苏轼简短的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即使外界喧嚣,也不妨自己安静地走着,吟唱出时代不一样的歌,让自己的思想象定风的波,清清澈澈,笃定地行进。

出自真情的歌唱,以苏轼个人的生活故事为背景,充满着斗争、抗争、悲伤和排拒。

从内容来看,诗人以笃定而赞扬的口吻,表达了不断创新、不受压抑、走出自己路的精神,隐喻中表达了苏轼心中追求自由、理想、与社会发展不一样的梦想。

引用苏轼他自己所说:“人生只有情深何须浅”,苏轼怀着拼搏不止的精神奋斗,以不断奋斗创新的精神,去勇敢挑战规则、权力等。

他追求的是超越限制的独立思想,也是处于时代背景下的普世价值。

从视角上来讲,诗中不仅反映了苏轼的情感专注和抗争性,也反映出古代的道德对社会的重要作用,促进了社会主体的完全发展。

苏轼在《定风波》一诗中,传达出淡淡幽香,曲折而不绝,彰显出他追求自由、理想和梦想的现实诉求。

“谁与都人分苦难,处处泪如雨”,在整首诗乃至诗人的整个人生里,充满着抗争、牺牲、奋斗精神。

对于我们来说,“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不仅可以让我们通过苏轼的孤独与抗争,来感受更深刻的思考与精神;同时也是一种正面、前进式的价值取向,积极追求自由、理想和梦想,超越舒适区,打破束缚,运用我们自身的精神力量去抗争,去克服,获得自由。

以苏轼精神,带着一颗坚定地狱似的心,不断前行,抵达彼岸去实现更多更大的理想,无坚不摧,永不屈服。

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看苏轼的人生态度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看苏轼的人生态度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苏轼的人生态度
•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 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 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 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 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 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 情都是由此生发。 •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 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 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 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 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 怀。 •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 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 之舒阔。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 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 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 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 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 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 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写作背景
•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即苏轼贬谪 黄州后的第三年。当时,苏轼因反对新法,于元 丰二年被人从他的诗中寻章摘句,硬说成是“谤 讪朝政及中外臣僚”,于湖州任上逮捕送御史台 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苏轼被 羁押一百三十多天,后因多方施救,终免一死, 但是被贬谪到导,培养了他高雅的文化素养和生活 趣味。晚明时期,人的个性解放之风给他提供了舒 展生命才性的机会。所以,张岱的生命意识里有崇 “自然”贵“真性”的深厚底色,表现在艺术创作 中,就是不拘于传统的道统观念,强调真实自然的生 活样态,崇尚“个性”美、“真情”美。

苏轼定风波读后感

苏轼定风波读后感

苏轼定风波读后感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中国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他的文学作品千古流传,被誉为文学界的巨擘。

其中,《定风波》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定风波》是苏轼在北宋连谪吴兴、桐庐两地时所作,该词以壮美的意境,描绘了苏轼在平静的江水上扬起千层波涛的景象,表达了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读完《定风波》,我深深地被其中蕴含的哲理所打动,感受到了苏轼对于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我被苏轼在《定风波》中展示的豁达和乐观所深深打动。

苏轼在诗中写道:“匆匆过了人间,明日又是何年。

”这句诗中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短暂的认识。

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就会老去,因此,苏轼选择了抛开尘世的烦恼,去欣赏大自然的壮丽景象,以豁达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变幻。

对于这样的人生态度,我深以为然。

人生短暂,我们又何必去沉浸在无谓的纷争和烦恼中呢?在人生的漫长旅程中,应该更多地让自己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去欣赏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珍惜时间,珍惜与亲朋好友相处的时光。

其次,我被苏轼在《定风波》中展示的对自然界壮丽景象的热爱所感动。

苏轼在词中描绘的江水波澜壮阔,如千层巨浪,仿佛要把天地都吞噬,使得整首词充满了强烈的动感和浩渺的气势。

苏轼将这种壮丽的景象与自身的人生相联系,表达了对于人生变幻的感慨和对于自然的敬畏。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现实生活中的气势磅礴的大自然景观,如青海湖、黄山、长江三峡等。

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观背后,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生命的力量。

我们应该珍惜这些自然景观,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同时也要学会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去担当自己在人生中的责任和角色。

《定风波》中,苏轼还表达了对于人生变幻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于自身命运的思考。

他写道:“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这句词语气激昂,表达了他对于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于人生的悲观。

他很清楚地认识到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变数,尽管我们努力地去追求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但结果却未必如愿。

诗中的苏轼以一种豁达的态度面对命运的挫折,无怨无悔。

定风波 苏轼主题思想总结

定风波 苏轼主题思想总结

定风波苏轼主题思想总结
《定风波》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创作的一篇骈文。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当时苏轼被贬到黄州后,经历了苦难和磨砺,秉持着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为比喻,表达了他追求真理、积极面对困难的主题思想。

苏轼在文章开篇即用“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一句,抒发作者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信念。

这句比喻意味深长,通过描绘草盛豆苗稀的场景,表达了作者面对反对和质疑时的坚定信念,比喻了当时苏轼在黄州贬官后的困境。

他虽然在黄州被贬职,但并没有气馁,而是以积极的态度视之为挑战,以奋发的精神投入到自己的学问和著作中去。

苏轼在文章中还表达了自己乐观向上的态度。

他以「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已经就这样了,还能怎么样呢?」作为自我安慰的方式,表达出了他不为逆境所动摇,坚持追求自我的积极态度。

他以豪放、自由的态度面对困境,不畏艰险,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真理。

此外,苏轼在文章中还强调了努力和奋斗的重要性。

他在文章末尾写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诗表达了他对奋斗的理解和态度。

他通过反问“谁言寸草心”来点明自己的决心和热情,只有努力奋斗才能报答和获得成功。

他认为只有付出努力,才能得到收获和成功。

总的来说,苏轼在《定风波》中通过豪放、大气的笔触,以及积极向上的思想,表达了自己追求真理、积极面对困难的主题
思想。

他在文章中表达了对困境不气馁,以积极态度面对挑战的坚定信念;他以豪放、自由的态度面对困境,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真理;同时,他也强调了努力与奋斗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这些思想不仅体现了苏轼个人的气节和胆识,也给后人以启发,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定风波》看苏轼的人生态度摘要:苏轼,这位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以儒家思想为本,又能博采佛道之长。

不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以乐观、洒脱的态度去追求人生、追求美好事物。

其词作《定风波》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词人旷达、乐观、洒脱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苏轼;旷达;洒脱;人生态度;思想苏轼,这位北宋著名的大文豪,他的一生几起几落、坎坷不平,政治上很失意,但词人却能泰然处之、坦然面对,正如他在《定风波》里所写的那样:“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了解他的生平、把握他的思想、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感悟他的人生态度。

一苏轼的生平苏轼初入仕途,正是北宋政治与社会危机开始暴露,士大夫改革呼声日益高涨的时候。

宋神宗熙宁年间,宰相王安石实行变法,希望改革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

苏轼虽主张改革,但又不同意王安石的变法理论,认为“欲速则不达”,因此遭到变法派的反对,被迫外调,先通判杭州,后又做过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的知州。

宋神宗元丰二年,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的语句以及他之前所作的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将其逮捕,打入牢中,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这次变故,对苏轼的生活、思想、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元丰八年,哲宗即位,启用旧党,苏轼被召回朝,先后任礼部郎中、翰林学士等官职。

因主张新法“不可尽废”,反对宰相司马光废除一切新法,而又遭到旧党排挤打击,再次外调杭州。

元八年,新党得势,苏轼遭到更为严重的打击,被贬惠州、琼州(海南岛)。

直至元符三年,徽宗即位,苏轼才遇赦北归。

遗憾的是次年就死于常州,时年64岁。

这就是苏轼!既不取悦于推行变法的新党,又不见容于尽废新法的旧党。

他的两度“在朝—外任—谪贬”的经历,让人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了他的正道直行的可贵品质。

二从《定风波》看词人的人生态度苏轼,这样一个历尽坎坷、屡遭排挤的失意之人,他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呢?本文仅就《定风波》一词,来分析词人苏轼的人生态度。

因“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的第三年,苏轼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的小序部分交代了写作该词的原由,尤其通过“同行”遇雨“皆狼狈”和“余独不觉”的对比,表现出了“余”达观、超然的人生态度以及富有哲理的思想。

在苏轼看来,不管你紧张不紧张,雨都要打在你的身上,既然如此,又何必为遇雨这件事情而紧张狼狈呢?心理上不在乎就是了!可见,词的小序部分就已初现词人达观、洒脱的人生态度。

开头一句,写得非常潇洒,很有哲理。

“穿”和“打”突出了风雨之势、渲染了风雨之声。

一般说来,雨点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自然会让人觉得它马上就要打在身上了,心里难免就会紧张、慌乱,形象难免就会狼狈;但苏轼却说“莫听”,不要理会它,这就体现了词人的哲思。

也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儒家思想的体现。

儒家认为,人有了一定的定力和操守,就不会因为有了权柄而滥用职权;不会因为贫贱的生活而做坏事;不会因为受到威胁而屈服。

在这里,“穿”、“打”可谓打击的强有力,但苏轼用“莫听”就把它们全否定了,这就是定力、操守的表现!苏轼以自己的行动、经历、感受告诉我们:遇到“风吹雨打”,首先精神上心理上不能紧张、不能被挫败。

既然淋雨在所难免,怎么才能不紧张、不狼狈呢?他又劝慰“同行”“何妨吟啸且徐行”,在雨中,不妨吟诗唱歌、缓慢前行!不妨来享受雨中漫步的浪漫乐趣!不仅如此,词人甚至还觉得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比骑马还要轻便。

那么,即使历经风雨,又有什么可怕的呢?“一蓑烟雨任平生”就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词人不惧风吹雨打的超然情怀。

结合作者的生平,不难明白:这两句表面上是写途中遇雨,实际上是以小喻大,是借自然风雨来喻人生风雨、政治风雨,进而表现自己面对打击、挫折、失意时的心境———超然、洒脱、淡定。

这就是苏轼的修养!这就是苏轼的人生态度!词的上片写了冒雨徐行的心情,下片则侧重写雨后的感受了。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表面上是说自己经过风吹雨打,微微感到寒冷的时候,却看到了山头那西斜的太阳似乎在迎接我。

在这里,“相迎”两字用得特别好,传达出了词人虽身处逆境,却憧憬着“春风”、“斜照”、充满着美好希望的乐观情怀;传达出了词人虽历经风雨、屡遭贬谪却并没有沉陷在悲苦、挫折之中,而是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的达观胸怀。

这种修养、这种襟怀使我们联想到,在海南岛时,六十多岁的词人眼睛花了,看不清楚东西的“浮空眼缬散云霞,无数心花发桃李”。

表达自己尽管老眼昏花,什么东西都看不清了,但却有无数像桃李一样美丽的花在我的内心开放的达观情怀。

在他从海南岛被召回时写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也曾说:“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什么意思呢?词人说,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风雨,上天终于也知道给你一个晴天了。

现在,风终于停了,雨终于止了,星星也出来了,在那青天碧海之中,一轮明月高悬夜空,它不需要谁来点缀,因为乌云、阴雨是一时的变化,而天和海的本色永远是澄清的。

这是多么高的一种修养啊!在这里,我们不难明白,词人是借风停雨住后的风景来写自己的人生体验。

他的下狱、被贬逐,是“苦雨终风”、是乌云蔽月。

但是,在词人看来,即使月亮被乌云遮蔽了,人们看不见它了,月亮的光明也并没有改变;即使天空阴云密布,蓝天不见了,蓝天也依然还存在;烟消云散之后,月亮还是那样光明,蓝天还是那样澄清。

这就是苏轼!尽管平生经历过那么多挫折和苦难,但任凭外界如何变化,他本身总有不变的一点,总能乐观、旷达、洒脱地面对人生。

甚至在此诗的后半部分词人还表示:虽然被贬到这么远的南荒之地,但我没有什么遗憾,因为如果不是到了这里,我又怎么知道大自然中还有这样一种迥异于中原风景的山水呢!这是苏轼的修养:忧患之中的淡定、超脱、排解。

西方的诠释学认为,一个作家不管写了多少的作品,人们都可以透过其所有的作品找出他的一个中心的感情意境之所在。

那么,透过苏轼众多的诗、词,也可以找到他的一个基本的修养之所在,也就可以感受到他的一个基本的人生态度,那就是“山头斜照却相迎”的超脱、达观。

有了这样的超脱、达观,自然也就“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了。

透过字面的意思,不难理解其深层含义,“风雨”意味着打击,意味着不幸;“晴”意味着温暖,意味着幸福。

在苏轼看来,无论是打击、不幸,还是温暖、幸福,都不能干扰我的内心,都不能转移我、改变我。

可见,这是饱含人生哲理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瞬间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既然阴晴圆缺、潮起潮落是寻常的自然现象,那么,社会人生中的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呢?从而传达出了词人历经忧患之后那种超脱于风雨阴晴之上、超脱于打击和苦难之上的旷达胸怀!《定风波》就是这样把写景、叙事、抒情、议论融合在一起,借”遇雨”这件小事来表达词人的人生感悟、人生态度:以恬淡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得失与荣辱,以超脱旷达的胸怀去面对生活中的打击与磨难!三成因简析究竟是什么使得苏轼尽管屡遭贬谪、饱受磨难却能持有这样的人生态度呢?那么,梳理苏轼的思想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因为思想支配着人的行动。

苏轼自幼学儒,儒家经典著作是他首先学习的对象,由此打下了厚实的儒学根底。

儒家的仁人爱物、经世济民的思想自然也就成为他思想的核心,也可以说儒家思想是他一生立身处世的根本。

总的说来,儒家以修身为出发点,进而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因此儒家鼓励人建功立业,有为于天下。

孟子更是将儒家思想的精髓归纳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而历来士大夫们往往都是先有兼济之志,遭受挫折、壮志难酬时则恬退归隐独善其身。

苏轼就不一样了,他是无论穷达都既能存独善之心而又行兼济之志。

如:宋仁宗时期,苏轼作《制策》25篇,提出了课百官、安万民、厚货财、训兵旅等一系列改革主张;宋神宗时期,苏轼两次上书,直言王安石推行新法的弊端;宋哲宗元初期,任翰林学士的苏轼,反对宰相司马光尽废新法,主张“校量利害,参用所长”。

可见,苏轼力图用儒家思想匡时救弊、辅君救国,表现出他有治平天下的兼济之志。

在激烈的党争之中,苏轼既不取悦于推行新法的新党,又不见容于尽废新法的旧党,正道直行,因而被一贬再贬,政治上失意至极。

但他却能像颜回那样居陋巷而“不改其乐”,更没有屈己逢迎、苟且附和、阿谀谄媚以换取太平安逸的生活。

他在给朋友的信中曾说:“昔之君子惟荆(王安石)是师,今之君子惟温(司马光)是随。

老弟与温相知日久,始终无间,但不随耳。

”表达的是不管谁得势,我苏轼都不随便追随的操守。

被贬黄州后,一家老小无以为生,苏轼就开了数十亩荒地,不畏劳苦,躬耕其中。

被贬海南时,住的茅屋难避风雨、生活更是艰难,但他却能“胸中亦超然自得,不改其度”。

苏轼的这种身处困境却能沉稳应付,不改其度,不正是他的善于处穷吗?不正是他的穷则独善其身吗?而另一方面,不管自己仕途多么失意、人生多么不幸,苏轼所到之处,却始终能仁政爱民,施以德政。

如:在杭州,苏轼带领百姓疏浚西湖、建苏堤、修六井,造福于民;在武昌,苏轼上书太守要求禁杀婴儿,尤其是女婴,成立救儿会,救活婴儿数千人;在惠州,向太守建议捐资修建惠州东、西两座铁索桥;在惠州、儋州等地打凿东坡井,解决当地百姓饮水问题;在儋州,传学与海南学子,其学生姜唐佐考中海南历史上第一个进士。

这就是苏轼!尽管自己仕途失意、屡遭排挤,九死一生,却并没有沉溺于个人的不幸而自怨自艾、愤愤不平,反而做到了封建官僚尤其是经历相似的人难以做到的仁政爱民。

这些不正是他的兼济之心、君子人格的体现吗?不也正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吗?尽管学儒奉儒,但苏轼也接受了佛道思想的影响。

他7岁时曾从眉山道士张易简居天庆观北极院学习,历时3年。

这样的经历,自然也就使他耳濡目染了道家思想;另一方面,颇有些道家气质、疏达不羁、随性自然的祖父苏序也深深地影响了苏轼。

苏轼对道家思想的吸收主要表现在任真适性、鄙视功名、齐物忘我等方面。

庄子认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于任真适性,在于自我生命的自由发展,因而反对任何对生命主体的扼制,即所谓“有真人而后有真知”。

苏轼不仅以庄子的真人真知为自己人生之首务,而且还把它当作评价一切的基本准则。

他在《赠陈守道》中,曾指出造成浊世怨毒丛生、天真丧尽、纯诚难觅的根源在于人们对利益的争夺,并呼唤有不为世风所动的气节,以保持冰清玉洁之本真。

尽管青少年时期,苏轼立志有为于天下,但受庄子的影响,他对富贵荣辱有着清醒的自审、自省意识。

他在《縳阳早发》中曾说:“富贵本无定,世人自荣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