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 第十二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笔记

合集下载

2023年完整经济法笔记

2023年完整经济法笔记

例:甲厂使用与乙厂商品近似旳名称、包装装潢近,消费者经仔细辨别方可区别(混淆行为)
商业秘密旳特性
秘密性、保密性、实用性、经济性
商业秘密种类
技术信息、经营信息。注: 配方、大客户旳名单等
采用非法旳手段
直接非法获取 间接使用 违反约定
盗窃、利诱、胁迫、其他不合法手段获取商业秘密。 披露、使用或容许他人使用此前合法获得所有权人旳商业秘密 违反约定披露、容许他人使用, 如劳动者违反约定。
权、结社权、受尊重权、监督批评权、个人信息权。
消费者权利
结社权: 成立消费者维权组织。 个人信息权:未经消费者同意, 不得向消费者公布任何旳商业信息。 个人信息权: 未经消费者同意,不得向消费者公布任何旳商业信息。 个人信息权:未经消费者同意,不得向消费者公布任何旳商业信息。
经营者义务
1、依法经营和诚集经营义务, 2、安全保障义务(人身安全), 3、提供真实信息义务, 4、标明真实名称和标
判断原则
1.假如“入帐”, 不构成商业贿赂行为, 属于正常旳商业来往。
低价倾销行为 不合法旳有奖销 售
虚假宣传行为
2、假如“不入帐”, 即构成商业贿赂。(暗中) 2.假如“不入帐”,即构成商业贿赂。(暗中) 2、假如“不入帐”,即构成商业贿赂。(暗中) 低于成本价销售。 不属于低价倾销: 鲜活、积压、反季、有效期即将届满、转产、歇业、清偿债务 不属于低价倾销:鲜活、积压、反季、有效期即将届满、转产、歇业、清偿债务 1.抽奖式有奖销售, 最高奖设计金额不得超过 5000 元(含物品价格)。 2、以超过 5000 元旳物旳使用权作为奖励: 构成。以物旳自身价格计算。 3、最高奖金 5000 元(含)以内, 不构成不合法有奖销售。 3.最高奖金 5000 元(含)以内,不构成不合法有奖销售。 3、最高奖金 5000 元(含)以内,不构成不合法有奖销售。 是指经营者运用广告或其他措施, 对商品旳质量、制作成分、性能、有效期限、产地作引人误解旳虚假行为。

经济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经济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经济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而消费者作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享有一定的权益。

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经济法律法规,并建立起相应的监管机制。

本文将从消费者的权益保护角度,探讨我国经济法的相关问题。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诉求与重要性消费者权益保护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重要任务。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主要诉求包括:公平交易、产品质量保证、信息透明、维权渠道畅通等。

这些诉求的实现,既可以让消费者购买到合适的产品和服务,也可以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消费者作为市场主体,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只有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保护,消费者才会有信心购买商品和服务,从而激发市场需求。

其次,消费者权益保护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

在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垄断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消费者容易成为弱势群体,受到不公平待遇。

最后,消费者权益保护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既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也能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

二、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基础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基础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文件。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于1993年颁布并实施,是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法律。

该法明确规定了消费者的基本权益,如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并规定了相关的法律责任和维权途径。

此外,为了进一步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我国还制定了一系列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

例如《产品质量法》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价格法》防止价格垄断,《特殊商品销售管理办法》保护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权益等。

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为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与问题尽管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经济法律法规,但消费者权益保护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消费者对自身权益的认知度有待提高。

司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笔记

司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笔记

司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笔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赔偿标准视频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赔偿标准为:1、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属于侵犯消费者权利,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2、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增加赔偿其受到损失,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一倍;3、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分量不足的;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等情况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双倍赔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条【消费者索赔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

销售者赔偿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销售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其他销售者追偿。

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

属于生产者责任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

属于销售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

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服务者要求赔偿。

第四十九条【造成人身损害的赔偿责任】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

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第五十五条【惩罚性赔偿】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经济法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经济法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经济法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经济法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经济法是一系列法律规定,旨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和利益。

消费者权益保护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旨在确保消费者在市场交易中获得公平对待并受到适当的保护。

以下是一些经济法对消费者权益进行保护的方式和措施:
1. 产品质量和安全保障:经济法规定了对于销售的产品,必须符合一定的质量和安全标准。

如果产品存在缺陷或不符合标准,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货、换货或索赔。

2. 商品价格和宣传欺诈的禁止:经济法禁止商家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包括虚构产品功效、虚标价格等,以确保消费者能够得到真实、准确的商品信息,并购买到物有所值的商品。

3. 销售合同的保护:经济法规定了销售合同的基本要素和双方的权利义务。

如果商家违反合同中的约定,消费者有权维护自己的权益,包括要求履行合同、索赔或解除合同。

4. 投诉和维权渠道的建立:经济法确立了消费者投诉和维权的渠道和机制,建立了消费者协会、投诉举报方式等,以便消费者能够方便地维权。

5. 法律救济和赔偿:经济法赋予了消费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权的权利,如果商家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寻求救济和赔偿。

,经济法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以确保其在市场交易中的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消费者可以通过诉讼、投诉、维权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也促使商家遵守法律,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消费者权益法律法规重要知识点梳理

消费者权益法律法规重要知识点梳理

消费者权益法律法规重要知识点梳理一、消费者权益保护基本原则1.平等自愿原则: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应当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交易,禁止强迫、欺诈等不当手段。

2.公平交易原则: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交易应当公平,并保证消费者能够充分了解商品或服务的信息。

3.诚实信用原则:消费者与经营者应当本着诚实守信的原则进行交易,遵守合同约定,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4.知情权原则:消费者有权获得商品或服务的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并能够自主决策。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定了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禁止了不正当竞争和销售欺诈行为。

2.广告法:对商业广告的发布、内容和形式进行了规定,保护消费者不受虚假、夸大宣传的误导。

3.合同法:规定了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契约关系,保护消费者的合同自由和合同权益。

4.售后服务管理办法:明确了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后应履行的义务,如质量保证、维修、退换货等。

三、消费者的基本权利与维权途径1.权益一:权益保护和救济机构。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组织形式包括___和消费者委员会,可以提供服务和帮助消费者解决消费纠纷。

2.权益二:知情权和决策权。

消费者有权获得真实、准确、完整的商品或服务信息,并且可以自主选择。

3.权益三:质量权和安全权。

消费者可以对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提出要求,有权要求退换货或索赔。

4.权益四:维修、退换货权。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后发现质量问题,有权要求维修、退换货或者进行赔偿。

5.权益五:消费者教育权。

消费者有权接受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消费知识的教育,提高消费者的识别和维权能力。

四、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责任与义务1.经营者的责任与义务:经营者应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履行质量保证、信息披露、退换货等义务,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政府的责任与义务:政府应当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机制,推动消费者维权和消费环境的改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详解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详解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详解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生的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适用本法。

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

第三条消费者享有安全、知情、选择、公平交易、获得赔偿等合法权益。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尊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国家鼓励、支持一切组织和个人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社会监督。

大众传播媒介有权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第二章消费者的权利第五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

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检验报告、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等有关资料。

第六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第七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要求经营者尊重其人格尊严,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

第八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依法要求经营者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章经营者的义务第九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

第十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保证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符合消费者的要求。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保证商品或者服务不存在缺陷。

第十一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商业惯例向消费者出具发票等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消费者索要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的,经营者必须出具。

经济法解读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规定

经济法解读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规定

经济法解读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规定保护消费者权益是经济法的核心目标之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作为经济主体之一,享有一定的消费者权益。

为了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国家制定了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

本文将解读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规定,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身权益和维权途径。

一、消费者权益的定义和保护范围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过程中所享有的合法权益。

包括但不限于: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健康安全、知情权等。

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框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组成。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有权获得合理的商品和服务,有权获得真实、准确的商品和服务信息,有权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

同时,消费者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如遵守商品和服务的合理使用要求,保护商家的合法权益等。

二、明确违法行为和维权途径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规定中,对于违法行为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并为消费者提供了多种维权途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违法行为和相应的维权途径。

1. 假冒伪劣商品: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可以要求退还货款并获得相应的赔偿,还可以进行投诉举报,由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2. 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前,有权要求商家提供真实、准确的宣传信息。

如果商家虚假宣传或欺诈行为导致消费者受损,消费者可以要求退款、索赔,并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其他相关部门投诉。

3. 违反约定或强制交易:如果商家在交易过程中违反合同约定或采取强制交易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

此外,消费者还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相关行政部门投诉。

4. 不正当价格和捆绑销售:消费者有权拒绝不正当的价格要求和捆绑销售行为。

对于价格不合理或存在捆绑销售的情况,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调整价格或拆分销售,并且可以投诉有关部门。

三、建立有效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保护消费者权益需要建立完善的机制,确保法律规定的执行和监督。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消费者的权利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消费者的权利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消费者的权利夏沁方*摘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经营者诚信度缺失、行业监管缺位等问题越来越严重,消费者权益受损的现象也越发频繁。

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已不仅仅是消费者个人的问题,而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我国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消费者的法定权利,希望可以帮助广大消费者更好地利用法律维权。

关键词:消费者 法律 权利所谓消费者权利,是指消费者依法在消费领域中作出一定行为或要求他人作出一定行为的权利,即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中所享有的权利。

消费者的权利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核心问题,作为一个消费者,如果不明了自己究竟应当享有什么权利,在实际生活中,就无法维护自身的权利。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于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作了明确的规定。

根据这一规定,消费者享有安全保障权、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获赔权、依法结社权、获取相关知识权、人格尊严及风俗习惯受尊重权和依法监督权等九项权利。

安全保障权。

安全保障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保障其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规定了安全权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人身安全权。

包括:1.健康不受损害;2.生命安全有保障。

二是财产安全权。

如商品必须无毒、无害,具备应有的营养要求;过期变质的食品不能出售;药品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工艺程序生产,等等。

知悉真情权。

知悉真情权或称了解权、知情权,即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对其进行了规定。

该条第二款进一步规定了真情的内容和范围。

这里所说的“情”必须是真实情况。

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生产者、产地、用途、性能、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日期、售后服务等有关情况。

经营者也有义务向消费者提供这些信息。

对于这些信息,经营者必须及时、准确、完整的提供,如果所提供的信息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就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知识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知识

赠品也有“三包期”
《修订》第23条新增:商品三包期内的修理期间,经营者应当提供替代商品。在保 修期内无法修理或者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经营者应当负责免费更换或者退 货。对大件商品,消费者要求经营者修理、更换、退货的,经营者应当负责运输。 经营者以降价销售、有奖销售、附赠等形式提供的商品、奖品、赠品、免费服务等, 适用本规定。 一句话点评:所有商品都要“三包”。
“我感觉自己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隐私可言。”在一家医院工作的刘先生因为车险快到期了,
是,这些人几乎都能够准确地说出他的车险保单号码和保单到期时间,就连他的购车时间、
中,部分商家为了利益,还会将这些个人信息资料出售,给消费者的正常生活带来困扰。
此外,随着网络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通过互联网交易给消费者的隐私带来巨大挑战。个人 隐私一旦暴露,导致的
双叶精英学院培训课程
三、经营者的义务
10.保障消费者人身自由的义务
注释: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不得搜查消费者的
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修订经营者应当尊 重消费者的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 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外,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 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 一句话点评:面对搜身,说no!
双叶精英学院培训课程
“双倍赔偿”将变成X倍赔偿
《消法》第49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
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 倍。
《修订》第49条修改为: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欺诈、胁迫或者强制交易等行
为的,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经营者要求支付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 务的费用的X倍以内的赔偿金。

经济法解读保护消费者权益

经济法解读保护消费者权益

经济法解读保护消费者权益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其中经济法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经济法解读保护消费者权益进行探讨。

一、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和目标经济法是一门研究经济关系的法律学科,主要目的是调整社会经济行为,维护公平竞争、保护市场秩序以及保障消费者权益。

在解读经济法保护消费者权益时,有几个基本原则和目标需要特别关注。

首先,公平竞争是经济法的核心要义。

公平竞争的实现有利于消费者通过选择性购买获得优质产品与服务,同时也鼓励生产者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

公平竞争可以有效遏制市场垄断,保护消费者权益。

其次,经济法追求效率和效益。

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过程中,经济法要求各方面都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只有在有效率的市场环境下,消费者的权益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满足。

最后,经济法关注社会公共利益,而非单一利益。

在解读经济法保护消费者权益时,需要注意平衡不同利益方的关系,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这意味着政府和立法机构在制定经济法时需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和权益。

二、经济法中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具体措施经济法通过多种措施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管经济法规定了产品质量和安全的标准,并设立了相应的监管机构来负责监督和检验。

这些措施旨在确保产品符合标准,不会对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2.虚假广告和欺诈行为的禁止为了保护消费者免受虚假广告和欺诈行为的伤害,经济法规定了广告和商业行为的规范,并对不当行为进行了明确的禁止和处罚。

这些规定旨在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确保其能够做出理性的购买决策。

3.合同法的规范经济法中的合同法规定了消费者与生产者、销售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合同的成立、履行和违约责任等。

这些规定为消费者提供了法律保障,确保他们在交易中享有公平和合法的权益。

消保培训知识点

消保培训知识点

消保培训知识点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之一,旨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消费者的基本权益,包括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安全权等。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可以依法享受这些权益,并有权要求商家承担相应责任。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为了有效维护消费者权益,我国设立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如消费者协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

消费者可以向这些机构投诉,举报不合法行为,要求解决消费纠纷。

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还会开展消费教育活动,提高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意识和素质。

三、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应当注重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商品质量涉及到商品的安全性、功能性、耐久性等方面,消费者可以通过查看商品标签、阅读商品说明书等方式来了解商品质量。

服务质量则包括服务态度、服务效果、服务承诺等,消费者可以通过确立服务标准、签订服务合同等方式来保障自己的权益。

四、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商家在宣传和销售商品时,不得进行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

虚假宣传包括夸大宣传、虚构事实等,欺诈行为包括故意隐瞒信息、变相强制搭售等。

消费者在遇到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时,可以向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投诉,并要求商家承担相应责任。

五、合同条款和消费者权益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应当注意合同条款对自己权益的约束。

商家在合同中不得设置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不合理条款,消费者可以拒绝签订或要求修改不合理的条款。

消费者在签订合同前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确保自己的权益受到合理的保护。

六、消费者维权途径消费者在遇到消费纠纷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维权。

首先可以与商家沟通协商,寻求解决方案。

如果协商无果,可以向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投诉,寻求帮助。

消费者还可以通过诉讼等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七、个人信息保护在进行消费活动时,消费者可能需要提供个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

经济法讲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经济法讲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本法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一)特点:1、规定了消费者的权利,却没有规定相应的义务(当然不等于没有义务),表明了该法向消费者利益适当倾斜的特点。

2、强调经营者与消费者处于平等地位。

规定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守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3、列举消费者的权利达9项之多,体现出较高的保护水平,甚至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

4、鼓励、动员全社会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共同承担责任,对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不法行为进行全方位监督。

(二)适用对象:1、消费者为个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自然人,适用本法。

2、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时,参照本法执行。

3、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适用于本法。

二、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一)消费者权利:监督批评权、受尊重权、获得相关知识权、结社权、获得赔偿权、公平交易权、自主选择权、知悉真情权、安全保障权(二)经营者的义务:1、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

(约定不得违法)2、履行“三包”的义务。

国家对少数商品(主要是涉及大多数消费者利益及关系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实行三包。

第45条规定:对国家规定或者经营者与消费者约定包修、包换、包退的商品,经营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或者退货。

在保修期内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经营者应当负责更换或者退货。

3、不得单方作出对消费者不利规定的义务。

第24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三、消费争议的解决(一)争议解决的途径: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和解(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是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

第十二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十二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5)向 人民法院 提起诉讼。
12.4 消费争议的解决
12.4.2 解决消费争议的原则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解决消费争议的原则:
(1)消费 者在购买、 使用商品时, 其合法权益 受到损害的, 可以向销售 者要求赔偿。
(2)消费 者在购买、 使用商品或 接受服务时, 其合法权益 受到损害, 因原企业分 立、合并的, 可以向变更 后的企业要 求赔偿。
(3)依法经有关行政部门认定为不 合格的商品,消费者要求退货的, 经营者应当负责退货。
(4)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 诈行为的,应按消费者的要求增加 赔偿损失金额,增加的赔偿金额为 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费用的3倍;增 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 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12.5 法律责任的确定
然人。
益。
律规范的总 称。
12.2 消费者的权利
定义:消费者的权利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具有的合
法权益,即在法律保护下,消费者有权作出一定行为或
要求他人作出一定行为的资格。
这种权利是法律所赋予的,任何人不得剥夺。根据我国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享有:












பைடு நூலகம்








经济法概论
第12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2.1消费者、消费者权益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消费者
消费者权益
消费者权益 保护法
• 指为了满足 个人生活消 费的需要而 购买、使用 商品或者接 受服务的自
• 指消费者依 法享有的权 利及该权利 受到保护时 给消费者带 来的应得利

经济法:消费者的权利

经济法:消费者的权利

经济法:消费者的权利消费者的权利,是指在消费活动中,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的总和。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消费者设立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九项权利。

1.安全保障权。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2.知悉真情权。

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3.自主选择权。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的权利,包括:(1)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2)有权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3)有权自主决定是否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或是否接受任何一项服务;(4)有权对商品或服务进行比较、鉴别和选择。

经营者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涉消费者行使自主选择权。

4.公平交易权。

公平交易是指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应在平等的基础上达到公正的结果。

公平交易权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交易条件公平,即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证、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第二,拒绝强制交易,即消费者有权按照真实意愿从事交易活动,对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有权拒绝。

5.获取赔偿权。

获取赔偿权也称作消费者的求偿权,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1条的规定,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享有求偿权的主体包括:(1)商品的购买者、使用者;(2)服务的接受者;(3)第三人,指消费者之外的因某种原因在事故发生现场而受到损害的人。

求偿的内容包括:(1)人身损害的赔偿,无论是生命健康还是精神方面的损害均可要求赔偿;(2)财产损害的赔偿,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包括直接损失及可得利益的损失。

6.结社权。

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组织的权利。

目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及地方各级消费者协会已经成立。

实践证明,消费者组织的工作对推动我国消费者运动的健康发展,沟通政府与消费者的联系,解决经营者与消费者的矛盾,充分地保护消费者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消保知识点总结

消保知识点总结

消保知识点总结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法律。

该法律规定了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包括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满意权、安全权和投诉权等。

另外,该法律还规定了对商家的行为有明确的限制和规范,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是我国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基本法律。

该法规定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规定,保护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合法权益。

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我国反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基本法律。

该法律规定了禁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从而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价格法》《价格法》是我国价格监督管理的基本法律。

该法律规定了价格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规定,保护了消费者对价格的合法权益。

以上几部法律法规是我们在日常消费中最为常见的法律法规,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时可以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维权。

二、消费者保护知识点1. 产品质量产品质量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之一。

在购买产品时,消费者应该注意产品的质量标识,比如3C认证、ISO认证等。

同时,还需要注意产品的包装、说明书是否清晰明了,产品是否存在质量问题。

如果购买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进行退货或者进行维修。

2. 服务质量在购买服务时,比如餐饮、旅游、教育等方面,消费者也需要注意服务的质量问题。

比如在餐饮服务中,消费者可以根据菜单上的价格以及服务质量来判断餐厅是否存在价格欺诈、服务态度是否良好。

在旅游服务中,消费者可以根据旅行社的宣传资料、合同内容以及实际服务情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虚假广告在购买产品或者服务时,消费者需要注意是否存在虚假广告。

比如一些媒体广告宣传产品功能,但实际使用后发现与宣传不符。

此时,消费者有权向工商部门或者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专题学习

《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专题学习

直播营销平台经营者应当建立健 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明确消费 争议解决机制。发生消费争议的, 直播营销平台经营者应当根据消 费者的要求提供直播间运营者、 直播营销人员相关信息以及相关 经营活动记录等必要信息。
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发 布的直播内容构成商业广告的,应 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的有关规定履行广告发布者、广 告经营者或者广告代言人的义务。
• 经营者应当以显著方式对不适用无理由退货的商品进行标注,提示消费者在购买时进行确认,不得 将不适用无理由退货作为消费者默认同意的选项。未经消费者确认,经营者不得拒绝无理由退货。
• 消费者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消费者基于查验需要打开商品包装,或者为确认商品的品质和功能 进行合理调试而不影响商品原有品质、功能和外观的,经营者应当予以退货。
• 第九条 经营者应当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真实、全面地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相关信息,不 得通过虚构经营者资质、资格或者所获荣誉,虚构商品或者服务交易信息、经营数据,篡改、编造、 隐匿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 经营者不得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等交易条件下设置不同的价格或 者收费标准。
02
重要意义
一是牢固树立鲜明 的为民导向。
二是充分反映人民 的意愿呼声。
三是健全完善为民 服务举措。
四是坚持依法保障 人民权益。
03
内容学习(节选)
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
第七条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使用 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依法享有人 身和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 务(包括以奖励、赠送、试用等形 式向消费者免费提供商品或者服 务),应当保证商品或者服务符合 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免 费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瑕疵 但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且不影 响正常使用性能的,经营者应当在 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前如实告知消 费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一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一、消费者的概念消费者,主要是指从事生活消费活动的人以及在特殊情况下的生产资料的消费者,如农民的生产性消费活动。

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第2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概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国家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调整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通常意义上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指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专门法律,就是指1993年1月31日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包括:1、对人的适用范围。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目的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生活消费的个人以及购买生活消费品以满足单位个人消费需要的组织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凡是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者也都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对行为的适用范围。

必须是生活消费,而不是生产消费,但是肖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4条所规定的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生产的生产资料,仍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范围。

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宗旨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条的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宗旨是:1、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维护社会经济秩序;3、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二节消费者的权利消费者权利,是指消费者根据法律的规定,在消费领域中享有的权利。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了消费者享有的9大权利。

一、安全权安全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安全权是消费者最基本的权利,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7条的规定,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安全权包括人身安全权和财产安全权。

二、知情权知情权,是指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此权利是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前提。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的规定,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范、费用等有关情况,经营者应当如实提供。

三、自主选择权自主选择权,是指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9条的规定,“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强买强卖、“托儿”等现象就属于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四、公平交易权公平交易权,是指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0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强买强卖、“托儿”等现象就属于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自主选择权。

五、求偿权示偿权,是指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求偿的主体包括购买并消费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和使用他人购买的商品或服务而受到损害的消费者。

求偿的对象包括生产者、销售者、服务者、展销会举办者、柜台出租者、广告经营者等。

求偿的范围包括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害两个方面。

六、结社权结社权,是指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

我国消费者社会团体的形式是消费者协会,消费者协会于198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其性质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全国性社会团队,其宗旨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引导广大消费者合理、科学消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七、获得知识权获得知识权,是指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消费者应当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务的知识和使用技能,正确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八、受尊重权受尊重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消费者的受尊重权包括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两方面。

人格尊严,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接受服务时享有的姓名、名誉、荣誉、肖像等人格尊严不受经营者非法侵害,经营者不得以作为任何方式就消费者所购商品或接受的服务为借口诽谤、侮辱消费者,不得以任何借口限制、妨碍消费者的人身自由,不得强行搜查消费者的人身和物品,不能以公开张贴告示的方式限制消费者带包进入自选商场。

九、监督权监督权,是指消费者享有对商品的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15条的规定,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第三节经营者的义务经营者是向消费者提供其生产的、销售的商品或其他服务的单位和个人,他与消费者构成了消费市场的主体,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了经营者的10项义务。

一、履行法律规定或者约定的义务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6条的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

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但双方的约定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听取意见和接受监督的义务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7条的规定,经营者应当听取消费者对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意见,接受消费者的监督。

经营者可通过设立意见箱、意见簿、投诉电话等方式听取消费者的意见并接受消费者的监督。

三、保证商品和服务安全的义务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8条的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的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

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严重缺陷,即使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仍然可能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应当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采取防止危害发生的措施。

安全权是消费者的最基本的权利,保证商品和服务的安全是经营者应履行的重要的义务。

四、提供商品和服务真实信息的义务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9条的规定,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经营者对消费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问题提出的询问,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

经营者提供商品应当明码标价。

五、标明真实名称和标记的义务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0条的规定,经营者应当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

租赁柜台或者场地的经营者,应当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

标明真实名称和标记是对消费者的尊重,有利于消费者作出正确的判断、选择,并便于消费者获得救济。

六、出具购货凭证或服务单据的义务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1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商业惯例向消费者出具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消费者索要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的,经营者必须出具。

购货凭证和服务单据通常表现为购物小票、收据、发票等形式,是消费者向经营者索赔的重要依据,也是消费者要求经营者履行“三包”业务的重要凭证。

七、保证商品或服务质量的义务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2条的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情况下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具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或者接受该服务前已经知道其存在瑕疵的除外。

经营者以广告、产品说明、实物样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状况的,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实际质量与表明质量状况相符。

八、履行“三包”或其他责任义务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3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按照国家规定或者与消费者的约定,承担包修、包换、包退或者其他责任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或者约定履行,不得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

经营者应当履行的“三包”义务包括:1、对国家规定或者经营者与消费者约定包修、包换、包退的商品,经营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或者退货;2、在保修期内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经营者应当负责更换或者退货;3、对包修、包换、包退的大件商品,消费者要求经营者修理、更换、退货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合理费用;4、依法经有关行政部门认定为不合格的商品,消费者要求退货的,经营者应当负责退货。

九、不得以格式合同等方式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义务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的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十、尊重消费者人格权的义务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的规定,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

第四节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消费者权益争议,是指在消费领域中,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的与消费权益有关的争议。

主要表现为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过程中,由于经营者不依法履行或不适当履行义务而损害消费者的权益所产生的纠纷。

一、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途径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1、和解和解,是指消费者与经营者协商自行解决争议的方法。

该方法不仅可以节约费用和减少麻烦,而且还能增进彼此了解,不伤和气,对于标的物较小的纠纷或讲信誉、重质量的经营者来说能获得较为圆满的解决结果。

2、调解调解,是指在消费者协会的主持下,通过说服劝导解决纠纷的方法。

消费者协会处理消费者与经营者的纠纷,坚持自愿、合法原则。

在消费者协会的主持下,双方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自愿协商,达成协议。

但消费者协会的调解属于群众调解的范畴,不具有法律的强制力,当事人反悔或不能达成协议,则需通过其他途径加以解决。

3、申诉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申诉。

包括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技术监督、价格监督、卫生防疫等部门。

这是依靠行政手段解决民事权益争议、处理违法行为的一种方式,具有高效、快捷、力度较强等特点。

4、仲裁仲裁,是指消费者和经营者根据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选定的仲裁机关,由仲裁机关居中作出裁决的活动。

申请仲裁必须以书面仲裁协议为前提,并且仲裁协议具有排斥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