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场地设计调研与案例分析
场地设计案例分析
总结
? 1校园内部场地的设计应该尽可能的保证行为的直达性,不要太过蜿蜒 曲折;
? 2要考虑到校园与周边环境如商业街等的结合,不能只把场地设计作为 校园的一部分;
? 3保证场地设计的趣味性,可以通过地形塑造、构筑物摆设等来实现。
谢谢
校园场地设计案例分析
------黄涛 张弢 田透
镜花园
------日式校园场地分析
序日本庭院样式 1
? 1、筑山式回游庭园
?
也称“林泉式回游庭园”,在日
本占有主要位置,其特色是堆山砌石
,掘池引溪,回廊花亭,象征缩影的
自然小世界。其中京都是日本庭园的
重镇,诸如西芳寺、金阁寺、银阁寺
、天龙寺和大觉寺等,都是此类庭园
场地要素 3--植物
? 该场地的树种主要以当地的榆树和槲树为主,榔榆树林彼此交叠的树 冠挡住休斯顿的骄阳,形成良好舒适的冠下空间;两侧高大的槲树林 整齐对称,很有秩序感。
场地要素 4--设施
? 花园内的照明提供了安全感,因此学生们不分白天夜晚都喜欢来此学 习和社交。夜间的漫水槽为花园带来别样的味道。 可以移动的桌椅 随意的摆设在树林间,学生和游客可以自由的组合。
场地要素 3--陶瓷
? 近景的另一个看点是各种形状的陶瓷巧 妙拼接形成的美丽景致。学校所处地区 也是陶瓷的产地,把使用了“素陶”的 庭园设计手法与地域性结合在一起,加 重了庭园的文化内涵。把废弃陶片和制 造陶瓷的工具等巧妙拼接组合,便成为 水池前露台的饰品。
场地趣味空间 1
? 教学楼入口大厅正前方是圆形 水池和与水池相接的木质长椅 ,为人们在水边放松休息创造 了条件。水从黄铜制成的仿竹 管滴落到设置在池边的水钵里 ,再从水钵像线一样落入水池 ,激起层层涟漪,强调了安静 的环境。水池表面成了映照云 与光的变化、树影的镜子,给 庭园带来了视觉上的宽阔感。 池中的水以长椅的止步石为界 ,滴落在近前。
学校教学楼场地设计案例分析
三明学院厚德楼于2010年10月6日破土动工,2011年4月18日上午,三明学院北区教学楼(厚德楼)顺利封顶。建筑面积13157平方米,五层框架结构,被列入了省“五大战役”工程之一,将能满足4500人使用,是三明学院重要的教学场所。
调研前期
通过老师上课的知识提取区位关系、周围的交通流线。
场地功能用地分析
根据我下面所做的场地功能分析图可以看出,厚德楼的主要功能是满足学生的教学、活动功能。平时的一些学生活动和一些学术讲座及相关专业的培训可在这里进行。
在厚德楼的南面分别有:停车场地、健身用地(篮球场)、广场用地、居住用地(学生宿舍)、以及娱乐用地(礼堂)。厚德楼的北面是围墙,围墙外是不属于学校的功能用地。原本还没有建厚德楼之前,厚德楼周围的一些用地是不存在的,比如,健身用地即篮球场,居住用地即和广场相结合的学生宿舍,和娱乐用地旁边新建的食堂。
五、厚德楼能够利用折线形的构筑方式,充分的结合用地地形和范围,还是很值得借鉴的。
厚德楼北面的绿化配置图
对厚德楼场地设计的看法
一、对于选择在这个场地建教学楼是相对不合理的。因为相对于北区的学生来说,这个教学楼到北区学生宿舍的距离是很远的。建议在南北区中间建教学楼。但是考虑到学校场地的限制,南北区中间暂时是没有可用于建教学楼的场地。或者在南区新建教学楼以便满足南区的学生都能在南区上课。
场地功能用地分析图
场地周边环境分析
厚德楼西面是三明学院大门入口,北面和东面是校外,南面是篮球场、学生宿舍、礼堂及食堂。对于厚德楼现有的场地周边环境,北面和东面是属于校外场地。南面是篮球场及食堂,厚德楼是静区,而篮球场是动区,所以篮球场不宜直接设置在离厚德楼这么近的场地,这会影响学生的上课。
厚德楼周边环境分析图
校园规划案例分析
置应遵循四季景色各 异,季相变化明显的 原则
主广场
景观大道
图书馆的西面是开敞的校园主广场, 连同景观大道,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 的风景
建筑形式和谐统一,又 应各富特色
江南大学
江南大学
用地:200公顷
在校生:21000人
位置:江苏无锡 毗邻太湖风景区
江南大学蠡湖校区总 体规划中沿一条贯穿 南北的河流形成线形 发展轴线,并沿轴线 布置中心生态公园、 各教学区与生活区。 各功能区彼此以绿带 相隔,深入用地的河 网以及依势而建的建 筑与道路,共同形成 了与太湖长广溪风景 区融合渗透的指状布 局。
将传统园林的借景手法运用其中,对穿过校园的新桥港和小河道加以利用,营造河网,教学、宿舍楼群沿河布置,面向校园西侧的长
广溪与均章山展开,得以饱览美景
江南大学蠡湖校区总体规划中沿一条贯穿南北的河流形成线形发展轴线,并沿轴线布置中心生态公园、各教学区与生活区。
将传统园林的借景手法运用其中,对穿过校园的新桥港和小河道加以利用,营造河网,教学、宿舍楼群沿河布置,面向校园西侧的长
广江溪南与 大均学章蠡山湖展校开区,总得体以规饱划览中美沿景一条贯穿南北的河流形成线形发展轴线,并沿轴线布置中心生态公园、各教学区与两生活区区。
7公顷,在校生12000人。 主干道不均等分割场地,车行环线包围场地,形式较为简单 校园建筑的整体色调采用用灰色,联同远处的青山近处的碧水一起体现水乡风格。
整体化:采用多层次的绿化和建筑体系组成一个完整的大学校园。校 园由两条轴线贯穿加强整体性。
生态化:形成大、中、小结合,层层递进的多层次绿化系统。
特色化:校园水网纵横,继承水乡元素体现学校特色。校园建筑的整 体色调采用用灰色,联同远处的青山近处的碧水一起体现水乡风格。
大学校园场地调研PPT
人为的踩踏痕迹, 人为的踩踏痕迹,这个 现象反映了人的趋向性
铺砖场地 绿化用地 水体 附属建筑用地
铺砖面积大部分 用于停车场, 用于停车场,停 留面积过小
(运动中的人对空间的体验) 运动中的人对空间的体验)
吸引力不足 入口空间层次不丰富
远景
中景
视角、 视角、景观很好 在游走过程中感受到空间的变化
场地北面主要为树对其产生的围合感,与周边产生一定的隔离,产生边缘空间
南面的教学楼九层的高度,有距离场 地还有一块过渡空间,高阶梯等都让场地 形成一个很开敞的空间,缺失停留的适宜 空间。
小道两旁树的限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绿地空间树的限定
视线
场地外看向场地
教学楼前的开敞视线, 使得此快地的私密性与公 共性分布不合理。空间层 次没有太大变化。
空间·行为·情境
停 留
穿 越
• 时间段: 清晨、上午、下午、傍晚、 晚上 • 人群: 校内师生及后勤人员、校 人员 • 空间 : 人行、 行 空间 空间 • 行为 :
时间:早上 7:30-9:00
专 心 读 书 书 电 话 看 边 打 边
• • • • • •
: :3 时 :
-
时间:早上 7:30-9:00
整个场地——尺度
场地尺度分析
整个场地用于休憩的空间尺度小,反而过渡空间很大,从而引起 此前驱空间的浪费。
休憩场所尺度分析
停留或行走
尺度与绿地、道路
失去生机的绿地相对于休憩空间很大,使得人们到 达此空间的路径产生变化或者更多的仅仅是穿越功能。
其 它
小尺度有变化,进入场地
尺度
,
小
高宽比、围合感
时间:早上 7:30-9:00
大学校园场地案例分析
城市地方特色
茶山竹海
重庆永川茶山竹海国家森林公 园, 2万余亩连片茶园和5万亩 浩瀚竹海连绵缠绕,交相映衬 而独具魅力。
职教院校聚集
是中国国际象棋队、 中国跆拳道训练基地和 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庆写 生基地。有各类职业院 校30所,职教学生10.4 万人。
某职教中心新校区
规划地块区位分析
场地位于永川区中心区域,地处永川城区东部的重庆职教基地B2地块, 北面临成渝高速公路,南面为36米宽昌州大道和还建房区,西面为重庆 经贸校,东面距离150米为80米宽的工业大道,是重庆主城区至永川城区 的迎宾大道。
入口大门广场 景观主轴 升旗广场 中央水景 信息图文中心 密林 缙云山脉 完整的景观层次
生态水景
信息图文中心
山丘密林
•
学校内部一些未建成区域相对荒凉破败缺乏管理,山坡垃圾、杂草较多
•
• • • • • • •
景观系统空间序列成轴线分布,向四周扩散空间感较强,水景不错,山景景 观点不丰富。 植物分布配置非常好,空间层次感很强,色彩变化较多 校园布局教学区与生活区联系紧密,但各组团联系减少 校园内建筑造型相对其他学校较生硬、缺乏设计感和活力 各功能区应分区明确,但同时也得注意可达性的问题。
山水骨架:
原有水系 东西组团 山水相依 共享生态绿心 开放、有机、共生、共融、互促、互补的校区生态网络。
山水骨架: ——生态系统
水体
山地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景观序列:
入口大门广场 景观主轴 升旗广场 中央水景 信息图文中心 密林 缙云山脉 完整的景观层次
入口大门广场
特色升旗广场
中央水景
景观序列:
劣势: 环境噪音问 题,用地内部 有两条河流和 部分水域,地 形起伏较多, 现状环境比较 复杂。
校园广场分析案例[五篇模版]
校园广场分析案例[五篇模版]第一篇:校园广场分析案例校园景观分析1.烟台大学前广场区位分析:烟台大学位于烟台市莱山区,临海的一所中综合类大学,周边有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滨州医学院、山东工商学院还有居民区和商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位置分析:校前广场位于烟台大学南端,广场南面试望海路,东面建筑馆,西面是千米长廊,北面是图书馆和综合楼,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是重要的出入口,人流量极多。
现状分析:优点:1.地势平坦。
2.绿化面积大。
3.交通顺畅。
缺点:1.绿化没有规划,比较杂乱,树种较少。
2.广场太空太大。
3.铺装简单,颜色单调。
4.空间层次感弱,功能划分的过于简单。
5.自行车停车位较乱,缺乏规划。
俯瞰烟台大学前广场2.烟大小树林缺点:1、道路错综复杂,缺乏组织性2、绿化较多,缺乏活动设施3、组织不明确,缺乏统一规范性4、缺乏公共活动硬地,对绿化破坏较大5、没有功能上的区分,使用秩序混乱优点:1.环境优雅,安静2.植物生长茂盛,私密性较好3.位置优越,适合休闲位置分析:烟台大学小树林,位于烟台大学东北部,东有宿舍楼餐厅,西有宿舍楼餐厅,南边教学楼,北边锅炉房;其地理位置优越,有一定的人群,交通顺畅。
我们应做的:在设计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实现景观设计的生态化,也就是将生态原则与景观设计相结合,使大学校园与自然相融合。
创造性的利用自然景观,实现景观设计的人性化,根据自然条件,从学生的本能和需求出发,把环境景观改造得更加适合于学生学习、活动和生活。
我所认识的校园景观设计概念:众所周知,大学校园广场既从属于城市广场,又有其独特的校园的属性。
一般来说,城市广场是一个由自然和人工环境所围合而成的三维空间形式,是公众活动的中心,有重点的反应了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面貌的主要场所。
《人性场所》的作者说过:“广场的定义是一个硬质铺装,汽车是不能进入的户外公共场所,其主要功能是漫步,休闲,用餐和观察周围的世界。
校园场地改造案例分析报告
效果展示与数据分析
场地使用率提升
改造后,场地使用率较改造前提升了XX%,表明改造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场地的吸引力。
活动丰富度增加
改造后,场地上举办的活动类型和数量均较改造前有明显增加,显示出改造为校园文化建 设带来了积极影响。
师生满意度提高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师生对改造后场地的满意度普遍提高,其中满意度达到“非常满意” 的比例较改造前增加了XX%。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多样化的活动场所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机会,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06
未来展望与建议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改造 随着科技的进步,校园场地改造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发展, 如引入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场地使用情况的实时 监测和智能化管理。
绿色环保理念 未来校园场地改造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理念,采用环保材 料,降低能耗和排放,提高场地的环保性能。
提升师生幸福感 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提升师生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贡献
传承校园文化
通过场地改造,可以保护和传承学校的历史文化遗产,弘扬学校的 办学理念和精神文化。
营造文化氛围
改造后的场地可以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如举办文化节、 艺术展览、学术讲座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04
改造效果评估及数据分析
评估方法介绍
问卷调查法
通过向校园内师生发放问卷,收集他们对场地改 造前后的使用感受实地观察,记 录场地使用状况、设施维护情况等信息。
数据对比法
将改造前后的场地使用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改造 对场地使用效率、活动丰富度等方面的影响。
03
改造方案设计与实施
设计理念与原则
校园场地分析调研报告
篇一:校园场地设计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目录一、场地概况1、总体区位2、历史变迁3、周边环境4、人流分析5、路径分析二、场地内部因素分析1、场地入口2、场地用地构成3、空间序列4、阴影关系三、尺度与人群行为分析1、视线与人群行为分析2、高宽比、围合感与人群行为分析四、场地人群及活动分析1、主要人群分析2、不同人群在不同时间活动频率分析五、综合分析六、问题总结写在前面的话:一个所之所以精彩,是场因为她有这样那样的性格,容纳了不同的行为和精神。
时间一点一点流逝,这块场地逐渐失去活力,虽然场地中处处仍可以看出设计师当初的深思熟虑和良苦用心,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场地当年的风姿已不复存在,正一步步走向风烛残年。
其实,该场地地处校园中心地区,一综性质虽变,但它仍紧邻图书馆,面向运动场,人流量大,并且已拥有良好的植被景观资源,那么,如何让该场地重新焕发生机,充满活力,为老师和同学们提供一个晨读休憩的好去处,同时又能丰富校园内部景观呢?我们小组的调研,将就此相关问题一步步展开调研,并找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背景:本次调研场地是位于第一综合楼北侧入口处前区广场,现第一综合楼已变为重庆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务办公楼,建筑未发生大的变化,场地更是未经调整,一直以来保持着上世纪初始设计时的摸样,管理缺乏,设施陈旧,人流量小,成为校园中比较消极并且不稳定的一块场地,不能满足b区同学学习生活的相关需要,一步步成为校园中失落的场地。
调研前期:通过老师上课的知识提取及现场勘测观察,整理出大概的场地的现状。
包括构成的景观要素、区位关系、周围的交通流线、二十多年来的使用情况及变化。
然后总结调研内容。
调研方式及内容:抽取一天的时间在清晨、早晨、下午、傍晚、晚上五个时间段去场地观察记录适用人群、数量以及场地内的家具区域使用情况并记录。
在观察时随机抽取几名使用群众记录下其使用时间、主要活动以及对场地的改造建议。
并用相机记录下人们的活动。
每人挑选一个或多个感兴趣的角度进行现场调研,自由观测。
大学校园场地设计调研与案例分析
可开发活动类型
交流研讨 文娱活动
商业活动
大学校园场地设计调研与案例分析
CHANGDIDEGOUCHENGY AOSU
大学校园场地设计调研与案例分析
现状景观元素分析 3 X I A N Z H U A N G J I N G G U A N Y U A N S U
树及植被
雕塑
大学校园场地设计调研与案例分析
石 凳
铺铺 地地
3
XIANZHUANGJINGGUANYUANSU
现状景观元素分析——树及植被
树木类型比较丰富,乔灌草均包含 间距较为合理,夏天遮阳效果应该较好
环绕场地的外部道路对场地的动静分区有 直接影响 林中道路为尽端式道路,绿地内部封闭性 较强,是适合组织内部活动的向心空间
大学校园场地设计调研与案例分析
场地特色 5 C H A N G D I T E S E
笔直的线性路径的 尽头是一块小地块, 平时没有人来,因环 境被作为学生建造构 筑物的场所
堡坎的存在导致场地内 部与外部道路之间的交流 存在阻碍
8
RENQUNFENXI
人群分析——逗留人群分布情况
1
2 3
4
大学校园场地设计调研与案例分析
8
RENQUNFENXI
人群分析——逗留人群分布情况
• 玩耍(儿童)
休憩(成人)
大学校园场地设计调研与案例分析
活动分析 9 H U O D O N G F E N X I
活动区域与活动设施 人群需求
现有活动类型 可开发活动类型
大学校园场地设计调研与案例分析
场地文化 6 C H A N G D I W E N H U A
场地位于以土木馆和二综为代表的教学区(静区)和以大操场和网球场 为代表的运动区(动区)交界处。是两种活动空间交接的地方。 在两种氛围的冲突之下,场地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
重庆大学校内场地设计调研报告(2)
高校校园场地设计调研报告姓名:吴骞学号:班级:09级城规一班一、场地历史:、区位变化:场地区位变化,造成场地使用情况变化,二综还未建起,一综利用率很高,成为学生集中的重要场所之一,成为拍照留念等的重要场所。
随着一综的逐渐失落,场地逐渐变为失落的场所。
、场地变化:很久前:1、小型乔木;2、草坪路径已存在;3、场地很开敞;4、主要作为一综的前区集散场地;5人气旺盛。
现在:1、大型乔木;2、因为树的围合,场地比较内向,私密性增强;3、一综长时间休整,原有功能改变;4、毫无人气可言。
二、区位分析:1、场地为东西南三面围合的空间;2、北面朝向开阔的运动场;3、它是校园内极少的开放空间中的一块;4、在其南向有一条人气很旺的道路,第二综合楼作为学校内的一个人流聚集地,处于场地的东边不远处。
三、流线分析:四、空间现状分析:五、剖面及视线分析:1、据测算,场地与校园道路的平均高差在3米左右,而与一综合楼的主入口的平均高差也在3米左右,场地就成为一综合楼与校园道路中间的一个缓冲平台。
2、通过观察,场地内大部分活动都围绕中央水体的休闲设施展开,场地地势南高北低,整个场地植被的茂盛导致了场地空间的封闭与内向性,因此视线主要集中在中央水体。
3、靠北的休闲设施是场地中使用平率较高的地方,场地北面邻近校园道路和篮球场,场地在北面种植有灌木与乔木,有一定的视线遮挡,但仍有穿透性,造成一定的干扰性。
4、场地南面的休闲设施背靠草坪,并有一定的乔木遮蔽,具有一定的私密性。
六、噪音分析:主要噪音来源是来自与篮球场之间的那条马路,车流量不算大,篮球场内也有人们的呼喊声。
七、人群行为分析:时间:11月8日 7:00—22:30天气:上午阴,下午小雨,晚上小雨、活动类型: 在场地中的主要为穿越场地的人,很少有人在内休憩学习的人。
主。
八、场地局部分析: 、入口节点分析:1、人为踩出的一条道路。
2、树木遮挡视线,有中间平台进行转折,欲扬先抑,豁然开朗。
校园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校园景观设计案例分析校园景观设计是为了营造一个舒适、美观、宜人的校园环境,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在实际的校园景观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一些成功的设计经验和方法。
下面,我们将通过对某校园景观设计案例的分析,来探讨校园景观设计的特点和要点。
该校园位于城市的郊区,占地面积较大,周围环境优美。
校园景观设计的目标是要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打造一个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校园环境。
设计师在设计中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校园的植被设计。
设计师在校园内布置了大量的绿化植物,包括树木、花草和灌木等。
这些植物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还起到了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的作用。
同时,设计师还根据植物的特点和季节变化,进行了合理的植物配置,使校园在不同季节都能呈现出不同的景色,给师生带来不同的感受。
其次,校园的水景设计。
设计师在校园内设置了多处水景,包括喷泉、小型人工湖等。
这些水景不仅增加了校园的美感,还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同时,水景还起到了降温、增加湿度的作用,改善了校园的环境。
再次,校园的道路和广场设计。
设计师在校园内设置了多条景观道路和广场,这些道路和广场连接了校园的各个重要区域,方便师生的出行和活动。
道路和广场的设计注重了人性化和美观性,使其成为校园的一道风景线。
最后,校园的艺术装饰设计。
设计师在校园内设置了多处艺术装饰,包括雕塑、壁画等。
这些艺术装饰不仅增加了校园的艺术氛围,还为师生提供了一个欣赏艺术的场所。
同时,这些艺术装饰还起到了点缀校园环境、丰富校园文化的作用。
综上所述,该校园景观设计案例充分体现了校园景观设计的特点和要点。
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一些成功的设计经验和方法,还可以为今后的校园景观设计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更多的校园营造出一个美丽、舒适的环境,为师生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校园风光 厦大鸟瞰
芙蓉湖晨曦 鸟瞰海滨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学楼
图书馆
五老峰南普陀寺
学生公寓
厦门大学嘉庚建筑楼群 建筑设计尊重原有山脉的自然 形态,建 筑以一种低密度的、散开的、 不规则的 有机生长的形态,轻轻地散落 山间。
嘉庚楼群 该楼群以厦门大学的创办人、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 的名字命名。它是厦门大学建筑系师生自已设计,由五 个相连的楼组成,位于风景秀丽的芙蓉湖畔,是厦门大 学的标志性景观。 嘉庚楼群的风格是西式的,以对称性突出的凯思楼巍巍 壮观。凯思楼下有八个如被斜刀削了的竹子形圆柱,上 面书写着“自强不息,止於至善”八个大字,这是厦大 的“校训”。
崇俭楼
历览前贤国与家 成由勤俭败由奢是楼名 由来
克让楼
尽职尽责,礼让贤德
克让楼的角柱运用了典 型闽南建筑工艺中的 “出砖入石”装饰。 “出砖入石”是闽南建 筑一种独特的砌墙方式, 利用形状各异的石材、 红砖和瓦砾的交错堆叠。 构筑墙体,交垒叠砌。 用它筑墙、起厝、铺埕, 呈现出方正、古朴、拙 实之美。
福州大学,简称福大,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首批"一,入选国家"20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化学、工程学和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 培养全国14个化学"理科基地"之一,同时也是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拥有教育部、科 技部共同认定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是国家教育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签约重点共建的高水平 大学。福州大学办学始于1958年,办学主体位于东南沿海福建省省会--福州市。在福建省厦 门市和泉州市亦设有校区(厦门校区以美术学科为主,泉州校区以石油化工学科为主),是以 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 福州大学拥有福州旗山、怡山、铜盘和厦门集美、鼓浪屿以及泉州泉港、晋江等多个校区, 占地7000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