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主流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院校主流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作者:徐瑾单位: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如今的大学生群体正处于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下,面对更加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多重价值观念的碰撞,大学生作出判断和选择的过程尤为艰难。高校是大学生教育的主阵地,其教育具有规范性和可操作性,高校理应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传播的重要阵地。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是我们当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教育是传播的主要功能之一,同时教育过程又是一种传播过程,教育传播是一种以培养和训练人为目的而进行的传播活动。[1]高校主流价值观的整合教育传播是解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有力尝试,是以学生为中心重构教育传播内容和渠道的理念探索,着重于提高高校主流价值观在教育过程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社会主流价值观
什么是价值观?有学者认为,价值观是人们对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判断、评价、取向和选择。其在深层上表现为人生处世哲学,包括理想信念和人生的目的、意义、使命、态度;而在表层上则表现为对利弊、得失、真假、善恶、美丑、义利、理欲等的权衡和取舍。社会主流价值观是以社会为整体的价值观。一方面具有代表性,即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具有导向性,即引导作用,维护社会秩序,承担公平正义的社会责任。这两方面的共同属性,便使社会主流价值观严格区分于一些价值主流,如以拜金主义和权贵主义为代表的社会
价值现象。就其教育内容的本质而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和传播。自从《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念之后,主流价值观便有了更为系统的阐述和诠释,高校的主流价值观教育也有了更为明确的主题和范畴。核心价值体系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价值体系,是一个完整、丰富的价值观系统,具有内核、层次和边沿。它的内核就是核心价值观,它的层次由里到外分为伦理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社会生活价值观等,它的边沿就是最基本的社会物质生活。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组成来看,其核心价值观可概括为“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其不同层级价值观由里到外的各自内涵分别表现为:伦理价值观,应当包括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平等、公正、正义、仁义、诚信,还应包括真、善、美等审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应当包括自由、民主、法治、人权等;经济价值观,应当包括公平与效率、共同富裕等;社会生活价值观,应当包括“五讲四美”、“团结互助”、“八荣八耻”等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2]
二、主流价值观教育在高校中的困境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结构变化的影响下,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也呈现出三个突出特征:一是青年价值观的自我意识凸显,真正成为了价值观念的主体。学生摆脱了国家、社会及家庭等外部力量的束缚,从被动选择转变为自觉价值追求。二是青年的价值观呈现出高度分化及取向上的对立和冲突。青年价值观的每一个方面
都表现出异彩纷呈的特性,不仅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分化的现象,在一个人身上也体现出不同价值取向的对立、冲突,这是青年人的不成熟决定的。三是青年价值观与社会主流意识相对疏离。社会结构的迅速变革促使青年形成自身价值观的渠道愈来愈多样化,而并非仅仅来自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弱化,在人们社会生活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了主流价值观在传播中存在障碍。
(一)信息时代市场化下的价值多元化传统主流媒体对舆论的影响主要通过营造意见气候的三种形式来实现:多数传统媒体报道内容类似性产生共鸣效果,同类信息传播的连续性和重复性产生累计效果,信息到达范围的广度产生的遍在效果。媒体的这三种效果形成了舆论主导了社会价值观。网络的开放型、自由化、虚拟化以及跨区域实时联系分散和淡化了传统媒体所形成的共鸣效果、累计效果及遍在效果。在网络的世界中,各种非主流价值观都可以宣扬自己,可以无限制地找到自己的受众,形成自己的舆论导向,无需受政府的压制和约束;每个个体都可以追求自己的价值观,无需受社会舆论的排挤和谴责。蔑视权威、分散权力是网络社会的主流,很难形成一个全社会相当一致的主流价值观,价值观分化不可避免。[3]
(二)大众传媒低俗化在市场份额面前,大众传媒低俗化的现象,即娱乐化、庸俗化和媚俗化的倾向日益明显。在媒体的议题设置中,大众传媒都迫不及待地亮明自己“俗”的身份,津津乐道于个人隐私、追星捧星、绯闻猎奇等,各类选秀节目充斥大众媒体,网络也在不断有
意创造着一些“事件”吸引受众眼球。大众传媒的低俗化倾向严重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使学生价值判断趋于感性,对成功出现明显的利益驱动性,精神生活具有享乐主义、颓废主义、物质价值取向;使大学生价值选择趋于功利,客观上造成了大学生拜金主义和物质主义的现象;使大学生价值目标趋于短期,由快餐文化传递的人生观、价值观什么都讲短效和立竿见影,导致部分大学生追求的目标严重偏离正确的方向;使大学生价值主体自我化,急切想抓住时代的机遇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很容易转化为极端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倾向。[4]
(三)群体认同感的下降与群体规范和群体压力的减弱网络社会中的主流价值观分化、道德规范约束力的弱化,造成成长于网络中的一代更崇尚个体、蔑视权威,追求个体的自由发展,不愿接受传统规则和法律的制约。影响个性自由化的群体压力和从众行为都将减少到最低程度,群体的凝聚力也将不断下降。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几个主要因素如群体共性、群体大小、群体与外界的关系、成员对群体的依赖程度等都由于网络的出现而发生质的变化。从微观上看,网络社会中个体的自由发展,会引起家庭观念、组织观念、团队观念淡化;从宏观角度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都有可能被模糊化。
(四)传统宣传教育在学生中影响力的弱化目前在校的都是经过了十几年的传统宣讲式教育成长起来的青年学生,绝大部分学校的德育实践仍以传统的灌输和自省为主要方法,注重自我教育、自我修养,面对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表现出了一定的滞后性,说服力不够。这与
新媒体传播的“新、变、奇”的特性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外在约束力消失、可利用互联网对信息进行自主选择的时候,学生往往会倾向于涉猎新奇的、多变的、与自身喜好接近的、与自身价值判断吻合的事物。与此同时,主流价值观在推行和巩固的过程中,大学生对于具有明显意识形态式的教育和带有特定历史烙印的宣传口号存在逆反心理,甚至为了应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表现出人前人后“两张皮”的现象,严重影响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