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英——气一元论与中医临床

合集下载

吕英主任应用气一元论治疗肺结核危重症高热验案一则

吕英主任应用气一元论治疗肺结核危重症高热验案一则

284-286李冠,邹明宇,杨本强,等•伴有阱月氐体压部可逆性病灶的轻微脑炎/脑病3例报告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7,46*):278280.UYGUR KUCUKSEYMEN E,YUKSEL B,GENC F,et al Re-versiblespleniallesionsyndromeafterintravenousimmunoglobu-lin treatment for guillain-barre syndrome%].Clin Neuropharma-co L2017,40*):224-225.张扬,陈为安,毕涌,等.107例伴有阱月氐体压部可逆性病灶的临床症状轻微的脑炎/脑病临床分析中华全科医学2014,12(6):875-878[9]TAKANASHI J,BARKOVICH AJ,SHIIHARA T,et al Wide-•案例分析•ning spectrum of a 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withtransientlyre-duced diffusion%].AJNR Am J Neuroradiol,2006,27(4):836-838%0]KASHIWAGI M,TANABE T,SHIMAKAWA S,et al Clinico-radiological spectrum of 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s in children%].BrainDev201436(4):330-336%11]AKSU B,KURTCAN S,ALKAN A,et al Reversible corpus cal­losum splenial lesion due to steroid therapy%].J Neuroimaging, 201525(3):501-504(收稿日期:202009-28修回日期:202101-13)吕英主任应用气一元论治疗肺结核危重症高热验案一则李明阳】,张琳】,张文福】,常亚霖】,郑学东】,吕英(1.酒泉市中医院,甘肃酒泉735000%.广州南方医院,广东广州510000)[摘要]继发性肺结核临床症状可分为6种,咳嗽、发热、乏力、盗汗、体重下降、咯血,经临床研究统计,主要是咳嗽和发热(低、中热)2020年3月该院XY了1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体温10°C左右(高热),属于危重症患者,经常规抗结核治疗2周,疗效欠佳,后结合李可老中医学术经验,经中西医结合治疗1周后,患者再无发热,康复出院°[关键词]继发性肺结核;危重症;高热;李可老中医经验DOI:10.3969/j.issn.1009-5519.2021.10.058中图法分类号:R563.1文章编号:10095519(2021)10179502文献标识码:B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传染病,在全球范围仍然是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威胁之一。

气一元论在中医临床的应用

气一元论在中医临床的应用

客气和主气(伤寒论阴阳排列顺序——客气。

《伤寒论》是按阴阳大小排列,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太阳,遵循了《内经》客气的推算顺序。

客气属于天气,古人用客气说明一年节气的异常变化,用以测变。

故《伤寒论》论述疾病的方法同样是遵从天人一体观和道法自然。

《素问·五运行大论》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左右者,阴阳之道路,……,岁上下见阴阳之所在也。

左右者,诸上见厥阴,左少阴,右太阳,……,见太阳,左厥阴,右阳明。

所谓面北而命其位,言其见也。

何谓下?厥阴在上则少阳在下,左阳明,右太阴,……,所谓面南而命其位,言其见也。

”主气的规律。

主气排列顺序:厥阴——少阴——少阳——太阴——阳明——太阳。

主气属于地气,即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六气,分主于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显示着一年四季中正常的不同变化,所以它的次序是按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之序而排列的。

主气与客气分别对应天地规律中的常与变。

主气是古人昼参日影、夜考极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观察出来的六条恒常不变的法线。

客气的客观规律虽然是每年变化的,但主客气共同体现了自然界的一团和气。

)这个刚才已经提过了,因为我这节课主要安排的临床,所以这些东西(不讲了),在今年八月份省中医召开的研讨会很详细地讲过。

(主气——不易,客气——变易,六经、[六病]——简易)这里提一下,这个是我提出来的,主气、客气、六经,对应的是不易、变易和简易。

因此大家走出不同的医路,再好不过了,不可能有两个人走相同的路,因为天地就是这样的,它有不易,必定就有变易,但是变化当中。

因为我们的人生有涯,所以希望走捷径,那就是简易。

主客气是一气,不是我说的。

大家看《黄帝内经》告诉了我们,你们下去慢慢琢磨琢磨。

(《素问·天元纪大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曰三阴三阳也。

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

”在天为气,在地成形,阳化气,阴成形;在天为风,在地为木——东方之气化;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南方之气化;在天为湿,在地为土——中央之气化;在天为燥,在地为金——西方之气化;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北方之气化。

吕英4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系列讲座之托透

吕英4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系列讲座之托透

• 鸡蛋花10g
扁豆花10g
甘草10g
• 蝉蜕10g
白薇10g
生晒参15g
• 白鲜皮15g
侧柏叶15g
茯苓皮10g
• 炒谷芽15g
腊梅花10g
葛花10g
• 公英90g
• 3剂
• 用法:日1剂,每剂加水1000ml,一直文火煮1小时,煮取 200ml,每日2次服。
二十九诊 2014-6-26
• 服药后易恶心,呕吐1次,平卧休息后缓解; • 左手掌根部疱疹色转暗红,周边转软,伴少许刺痛,时瘙痒; • 左前臂簇状疱疹色转暗红,肿胀痛明显减轻,肤温降低,瘙
• 4剂
• 用法:每2日1剂,每剂加水1000ml,一直文火煮1小时, 煮取200ml,分2日,每日1次服。
• 从营卫、中气、厥阴、血脉入手,承降虚热,清解实热。
三十诊 2014-7-1
• 左手掌根部疱疹好转,刺痛消失,瘙痒减轻; • 左前臂疱疹明显好转,结痂,肿胀消失,偶有瘙痒; • 服药期间大便日一解,成形,畅顺; • 舌郁红,苔少;脉细滑。 • (患者里气不足,局部肌腠中实热得以清解,土中虚热得
扎根 托透
• 黄芪500g
乌梅120g↑
• 红参45g
皂角刺10g
• 生半夏90g
干姜60g
• 4剂,每15日一剂。
细辛60g↓后下5分钟 白芷10g后下5分钟 高粱米90g
二十六诊 2013-06-06
• 餐后返呕粘液现象消失; • 左侧舌头内刺感常较弱,麻木感消失; • 左舌边缘绿豆大结节,已变小变软,触痛较前减轻50%,
开门逐盗方
• 麻黄5g
细辛10g
蒸附片30g
• 干姜30g
炙甘草60g

气一元论与中医临床吕英

气一元论与中医临床吕英

气一元论与中医临床吕英广州市天河区妇幼保健院(2009年11月19日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到这里,感恩广州中医药大学,感恩无私教诲我的老师,感恩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的朋友,2002、03年我在第一附属医院的妇科跟随罗颂平老师进修学习了一年,我的妇检技术是罗老师手把手教会的。

05-08年因为被选拔为广州市优秀中医临床骨干,三年的理论学习是在这所大学完成的。

今天是继10月19号大学城的那次学术交流《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临床》之后的深入。

上一次主要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我们讲的以理论为主,这次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因此今天我们主讲临床。

希波克拉底誓言1、简陋而可口的饮食比精美但不可口的饮食更有益。

2、寄希望于自然。

3、人生矩促,技艺长存。

4、机遇诚难得,试验有风险,决断更可贵。

5、暴食伤身。

有听过我的课的人都知道,我用这一张PPT替代了“无偏不成家,成家必不偏”。

相信同学们也知道希波克拉底,是古希腊的一位医生,在欧洲他被誉为“医学之父”,把他这几句经典的语言拿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是想告诉年轻的中医学子们,古今中外医者之路的宗旨是一样的,真的很想让你们从现在开始,不管是学习还是临床,希望能走“无偏不成家,成家必不偏”这条路。

治病求本那么很多人就问,我走到今天,是怎么走过来的?就源于四个字——“治病求本”。

因此关键是,就因为想找到这个本,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因此指导我临床用药的就是从先后天八卦、河洛数理、五运六气、六经辩证、十二经脉到腑脏学说,用一根线贯穿起来,其实我想很多人很清楚,大道无言呐,而能够用语言描述的都已经是低的东西,但是我们要让年轻的一代人走这条路,还不得不去说,但是我们也很清楚,中医学,我们读大学走的这条路不过是学习中医的一条路而已,包括我今天所走的中医之路,也不过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的一条而已。

因此今天讲的是一家之言。

希望大家“择其善而从之,择其不善而改之”。

具体这个“本”,如果听过上次的课,就简单了。

吕英医生谈五运六气与中医临床-PPT文档资料共41页

吕英医生谈五运六气与中医临床-PPT文档资料共41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吕英医生谈五运六气与中医临床-PPT文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档资料

气一元论与中医临床

气一元论与中医临床
气一元论与中医临床
明27黄荣铝

其实是一气(太阳年运动)
气一元论

认识这个世界更直接、更连贯的方法
“气一元论”认为气是宇宙天地的本原,是构成 万物的基本元素,天地之大气的运行规律遵循着 由春至冬,升降浮沉这一恒久不变的规律。 气一元包括了物质、能量、信息,一团和气,不

分阴阳

《类经图翼》说:“太虚者,太极也,太极本无极,
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 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
笑,在变动为,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

人身心火之气,宣通不及,则现血痹,神倦、口
淡、血寒等病。宣通太过,则现舌痛、喉痛、心 跳、心烦等病。

宣通不及者,木火之气虚。宣通太过者,中气虚,
金气不降也。
中央太阴湿土

收敛不及者,木气过于疏泄;收敛太过者,火气
不能宣通也。
北方太阳寒水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
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 为寒,在地为水,在髓 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
呻,在变动为慄,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
恐。

人身肾水之气,封藏不及,则现阳越,头晕、发
热、足肿等病。封藏不及者,金气收敛之力衰, 木气疏泄太过也。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
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 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
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
思。

人身脾土之气,运化不及,则现腹满、停食、上
吐、下泻、四肢不举、全身倦怠等病。 土气填实,则不能运化也。

吕英教授讲座:从阳明少阴理论论述土气与临床(一)

吕英教授讲座:从阳明少阴理论论述土气与临床(一)

吕英教授讲座:从阳明少阴理论论述土气与临床(一)从阳明少阴理论论述土气与临床讲者:吕英教授贯一明医堂制文字整理:2016屆扶陽-膏方工作室全體同學(廣東省中醫院)校訂:明74在座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刚刚看到还有我的一些病人也来了,大家晚上好。

非常感谢广东省中医院给我们提供了这么一次机会,我也是广东省中医院培养出来的。

所以,每一次我都要像一个省中医院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样,诚挚地与大家进行学术交流。

主题:阳明伏热与肾水不足这次很荣幸地受到广东省中医院补土流派工作室的邀请,主题是论述“土气与临床”。

接到邀请时就在思考怎么讲这个“土”,尤其是要结合岭南地域特点这一块。

如果说讲脾胃、中气,这些概念大家都已经非常清晰。

而临床最难的是什么呢?刚刚胡延滨书记也提到过,我个人认为临床最难的是阳明伏热与肾水不足,尤其是今年,这方面的矛盾越发明显,体会也更深。

所以,我就大胆提出来,以抛砖引玉。

我们陈延主任已经走出来的这条医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今天,从我的角度提出这个观点,看看对整个补土流派有没有一点可取之处。

我一直继承和发扬师父李可老中医的学术思想,这一生只做这一件事,就是从七大要点入手整理他的学术思想体系。

今天,我就从阳明和少阴同时入手,跟大家交流。

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的传承工作至今已有6年,在国内的影响越来越大,现在在往港澳台发展。

各个地方都在跟国家基地联系,源于什么?因为这些东西都是源于李可老中医,他的学术思想是实践出来的。

我跟我师父有非常相同的经历,都是在临床上摸爬滚打多年;理论没有脱离《内经》、《难经》,方药没有脱离《伤寒杂病论》;今年的临床工作,我们遇到很多温病疾病,所有的用药都是出于临床的需要,希望可以除了治疗现有疾病的同时起到截断病势的作用。

中医急症有绝招昨天晚上我们医院的一位处长发烧、高热,因为他有痛风病史,只要一用消炎药、退烧药,烧退了之后痛风就会急性发作,非常痛苦。

而本次发热,喝了一剂药就好了。

气一元论与临床-吕英3-9讲稿

气一元论与临床-吕英3-9讲稿


谢 谢!
上善若水
二诊:2008年4月9日 腹痛偶发作,1~2次/日,大便日解一次,质 已转软。舌暗,苔薄白腻,脉细滑。 诊断:同前。 分型:釜底火弱。 治法:温益元阳,调达肝气。 方药:生生不息加桂枝生姜 熟附子3、干姜3、炙甘草6、生姜15、桂枝2、 山芋肉3 3剂 用法:每日一剂,加水400ml文火煎至100ml 分早、晚服。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 万物之终始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 得道。” 真人——道生;至人——淳德全道;贤人— —合同于道
《素问· 六节藏象论》“夫自古通天者,生之 本,本于阴阳,故其生五,其气三。”
《素问· 气交变大论篇》第五段:《上经》曰: “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 以长久。此之谓也。何谓也?本气位也(自然本 来面目)。位天者,天文也。位地者,地理也。 通于人气之变化者,人事也。故太过者先(于) 天(而至),不及者后天,所谓治化,而人应之 也” 。——自然规律


病例二:
姓名:杨** 性别:男
初诊:2008年3月27日:
年龄:1岁
现病史:颜面湿疹2个月,舌暗红,苔浊白,
指纹青达气关。
诊断:奶癣(婴儿湿疹) 分型:先天元阳不足 治疗:扶益元阳 方药:龙吟汤 桂枝2、赤芍7、熟附子3、干姜3、炙甘草6、 山芋肉6、回龙汤27ml 用法:每日一剂,加水300ml文火煎至100ml 分早、晚服。

பைடு நூலகம்

黄杰熙:气味酸温,而非平,温者木之气,故得 木气最全,归入足厥阴肝经。色紫黑,黑者入肾 经,滋水。紫者入心补火,则肾肝心一气贯通而 入肺,成天元一气,上下舒和之态。人之将脱, 元气上脱,必经肝经而奔上,山茱萸味酸补肝血 而敛元气以归根,气温畅肝之气而上达以调肺气, 而主呼吸,故山茱萸为治气上脱之无上妙药。 固得木气最全,既可敛,又能疏,虚证用之能敛 补,实证用之能疏通,敛正气而疏通邪气。 ——生生不息汤

师父吕英教授讲内经图与气一元论

师父吕英教授讲内经图与气一元论

师父吕英教授讲内经图与气一元论内经图与气一元论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国家传承基地主任吕英教授大家下午好!现在什么都不要想,把你所有人生,从一出生,甚至从受精卵结合的一刹那,那个中阴身一投胎到现在的你,所有的东西都不想,给脑袋一片净土来听这些东西。

内经图都知道吧,就是一个腔,其实就是那个脊柱,那个形、上面头都是空的,那么优美。

比如我们的高山流水写的那么优美,上焦怎么样、中焦怎么样、下焦怎么样,都是已经连带到后天了,真正的就是一个空腔。

我把所有的,从太阳到厥阴,厥阴再到太阳,其中非常关键的厥阴和阳明主阖这一块从头给大家讲到尾,看看能不能用十分钟讲完。

先这样想,这个人体的气就是在这里面运行的,“三焦者,元气之别使也”。

就在这个腔,我们在干什么,现在这个人是病了的人,这个邪气进来之后,如果是按照仲景是《伤寒杂病论》的顺序,从皮毛而言,是先从毛进,皮就是里,毛就是表,再从皮和肌而言,皮是表,肌是里。

就是这么一层一层往里压,因为人而言,皮毛是最大的保护。

所以不管是从什么地方进入,腠理、毛孔、汗孔、玄府、鬼门是指的同一个,就是指皮毛这一块,不管是从头还是从脚,先不分,就是邪气进来了。

进来之后,如果是非常简单的,就在这个层次,不管你是什么症状,那么在表的这一块,如果是外感风寒表实证,憋的很实,就是麻黄汤;稍微往里一点,皮肌之间,叫外感风寒表虚证,就是桂枝汤;如果都有,麻二桂一。

其实从毛开始就有问题了,这是最表层,但是大家想过没有麻附细是干什么的,因为太阳是主表的,人身最大的皮毛,然后太阳在哪里?主气图告诉我们它在终之气,叫太阳寒水之气,这个气的根是在地球的最中心,或银河系的黑洞那里,在一个圆的球心那里,这个也叫做太阳寒水之气,这是它住的地方,但是虽然它在最里面,但它偏偏跟最表的皮毛是有关联的,所以我们有手足太阳经嘛。

其实真正到了那一块,经脉只是其中一点点哦。

因为我们就这样讲讲就很多东西,天、地,天地怎么来的?是从先天乾坤两卦化合出来的,所以先天八卦没有方位,只有数,没有东西,就是混元一气。

气一元论与中医临床(二)-吕英2009年3月16日

气一元论与中医临床(二)-吕英2009年3月16日

十二消息卦图:
河洛
玩《河图》者,须向合处留神。请大家对应中医 学概念。 以在内为生数者,谓其中包罗含蓄,不可限量, 后此无穷作用,随所成就者,皆由此生。
成数附于其外,外则事体既成,可见之象也。然 必附于生数而两不相离,明事物所成,其始必各 含有生机。既成后,则成之象著,而生之机隐矣。 (一体一用)
六气配合年周期,每气两月: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厥阴司天,其 化以风;少阴司天,其化以热;太阴司天, 其化以湿;少阳司天,其化以火;阳明司 天,其化以燥;太阳司天,其化以寒。”
节:每月以日月相会定为节 气:每月以日月斗相会定为气 定节气的标准:以北斗来聚会为准 闰月:若本月北斗不来相聚,则节与气均不 成立,便作为闰月。 君火:冬至太阳出于地下十二宫的辰宫。古 人观察到辰是一年中太阳运行的开始点,故 名君;太阳之体为火,故称君火。君火为相 感之火,是日月合朔之火,日月对望时是最 明亮的,故曰“君火以明”。是自然界真正 的火。
地支的方法与天干同理,只是地支是十二个,
在临床上有一个简便的方法,我们只要记住从
1900开始的地支就可以了,1900年的地支是子,
六十年是一甲子,那么1960年的地支也是子。
1910的地支就是子后面的第二个戌。
亥是子后的第一个,戌是第二个(每十年倒数二 个),所以1910年的地支就是戌,依次类推,
《洛书》之象,成数既偏布于四正四隅,而生数 亦遂散处焉。(对万物的一种认识方法,是用的 表达。)
生成合聚,命为先天,生成散处,命为后天。 理数:理不缘数而存,数必依理而准,若言数而 不本诸理,则《河洛》,如是之数,要他何用? (何谓一?)
若言理而必徵于数,则伏羲先天图,何尝有数可
开合枢

吕英医生谈五运六气与中医临床

吕英医生谈五运六气与中医临床
• 自觉脑中播放歌曲(生气不足,清阳不升,少许 微浊之阴在上)
• 自觉气喘,不够气。怕冷(生气不足,因乙癸同 源,故东方厥阴风木下陷,气下陷则寒)
• 下午胃胀气,食不下(下午天地之气阴气用事, 胃主受纳,肾为胃之关,下焦生气不足,足阳明 胃经戊土之气位于西方,敛降失常而致胃腑气滞)
• 手心发热(脾主四肢肌肉,土气不足,土不伏火, 相火离位)
二诊:2010-12-9
• 服药后自觉全身舒服很多,气喘症状较前好转, 痰较前减少,头胀好转明显(生气较前增强,生、 升之力渐恢复)
• 纳可,自觉口臭(郁火外散) • 服药后想吃辣椒(部分埋伏寒湿之邪外透)
• 疲劳后胸部压榨、盗汗明显(疲劳后生气下陷, 宗气不足,胸阳不振,津液失于濡润,气不摄液)
• 胸闷,胸痛(根气不足,胸阳不振,局部东方横 逆,气虚气滞)
• 咽干,饮不解渴,喜温热饮(釜底火弱,无法蒸 腾下焦水液上达)
• 背部偶尔阵发性放电感、刺痛感,伴随痰多、胸 闷(太阳经腧气虚、气滞、血瘀,太阳之底为少 阴,此症状属太阴少阴同病。)
• 饮凉水立即咳嗽(形寒饮寒则伤肺,说明太阴本 土虚寒)
• 大便日一解,时稀时成形时干结,不粘(根气不 足,釜中食物运化、受盛、传导功能乖乱)
• 产后月经于15/10来潮,量少,色黑,有少许血块, 淋漓不尽,13-14天方干净,无痛经。(根气不足, 冲任失养)
• 平素7/28-29,量多,最多全湿日用卫生巾4-5片, 色鲜红,无血块,痛经。
• G1P1,顺产日期:2010-8-14
• 头脑唱歌如前
• 睡觉时手腕以下麻木(睡觉时阳气敛藏,宗气不 足,对应心肺两脏所属经脉循行部位末端血运不 力)
• 胃部不适,食多胃胀、胃痛(肾为胃之关,根气 不足,局部气滞)

气一元论及其对中医学的影响

气一元论及其对中医学的影响

气一元论及其对中医学的影响气一元论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思想,认为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和基础。

在中医学中,气一元论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本文将探讨气一元论的基本概念及其对中医学的影响,包括中医理论的核心思想、诊疗方法的形成等方面。

气一元论认为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和基础,是一种独特的物质存在状态。

气具有运动性、无形性和功能性,其运动不息,不断变化,是宇宙万物生长、发展、变化的根源。

在中医学中,气一元论被广泛应用于解释人体生命的奥秘,以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气一元论对中医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气一元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思想之一,为中医解释人体生命的奥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和物质基础。

气在人体内的运动和变化,推动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调节着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过程。

气一元论在中医诊疗方法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

中医通过观察和分析气的运动和变化,判断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

例如,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多种方法,了解患者病情,根据患者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以及季节、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这种方法强调了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为中医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

气一元论对中医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在中医理论中,气一元论被广泛应用于解释人体生命的奥秘,以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通过对气一元论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理论的核心思想和诊疗方法,进一步推广中医的实用价值和文化内涵。

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疗水平,推动中医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页岩气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逐渐受到广泛。

页岩气储层作为页岩气开发的关键环节,具有一系列独特特征。

本文将详细介绍页岩气储层的主要特征及其对储层改造的影响。

吕英——气一元论与中医临床

吕英——气一元论与中医临床
• 《素问· 天元纪大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 曰三阴三阳也。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 阴三阳上奉之。” • 在天为气,在地成形。(阳化气,阴成形) • 在天为风,在地为木——东方之气化 • 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南方之气化 • 在天为湿,在地为土——中央之气化 • 在天为燥,在地为金——西方之气化 • 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北方之气化 • 治病立足四季五方即可。
大气擎天方
北芪100~500g 山萸肉30~90g 细辛30~120g 干姜30~200g 乌梅18~69g 冰糖适量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重症肌无力 反复发热 顽固性湿疹、异位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
• 手足太阴阳明表里西方汤: 人参 白术 砂仁 炙甘草 石斛 佛手 石菖蒲 枇杷叶 川贝 百合
托法的火候
• • • • • • • • •
桂枝、北芪 、赤芍 皂角刺、白芷、穿山甲 麻附细 花类药:女士保健方加花类药 叶类药:侧柏叶、苏叶、枇杷叶。立足大小中轴。 蝉蜕、白藓皮 柴胡6g,升麻6g,桔梗6g 柴胡6g,升麻6g,北芪18g 阳和汤
身体自身协调排毒反应
• 生病本身就是身体自身在协调排毒 • 白虎加人参汤 • 四逆汤 • 轻清透热方 • 女士保健方 需注意的不当用药: • 桔梗:相火上越时不可用 • 西洋参:下元阴寒过重时不可用
• 《伤寒论》是按阴阳大小排列,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 -少阴-厥阴-太阳。遵循了《内经》客气的推算顺序。客 气属于天气,古人用客气说明一年节气的异常变化,用 以测变。故《伤寒论》论述疾病的方法同样是遵从天人 一体观和道法自然。
• 《素问· 五运行大论》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左 右者,阴阳之道路、、、岁上下见阴阳之所在也。左右 者,诸上见厥阴,左少阴,右太阳、、见太阳,左厥阴, 右阳明。所谓面北而命其位,言其见也。何谓下?厥阴 在上则少阳在下,左阳明,右太阴、、、所谓面南而命 其位,言其见也。

气一元论与中医临床

气一元论与中医临床

上方为合方, 上方为合方,体、用兼顾,以定中轴为主,但此 用兼顾,以定中轴为主, 中轴立足于形成五运六气的日月星斗等天体运转 不息的根——北极星。结合节气的概念,日月必 北极星。 不息的根 北极星 结合节气的概念, 须与北斗相会才能形成地球上的人感觉到的世界。 须与北斗相会才能形成地球上的人感觉到的世界。 天地尚且如此,何况万物之灵的微不足道的人呢? 天地尚且如此,何况万物之灵的微不足道的人呢? 顺应自然客观规律是万事万物生息的根本, 顺应自然客观规律是万事万物生息的根本,那么 治病用的只有遵循这个规律, 治病用的只有遵循这个规律,才是解决问题的根 本方法。所有药的量全部立足于河图中土数理, 本方法。所有药的量全部立足于河图中土数理, 黄帝内经》 不及用生数,太过用成数, 《黄帝内经》云:“不及用生数,太过用成数, 但中土只用五。 汉代一斤为十六两, 但中土只用五。” 汉代一斤为十六两,相当于 现在的250g。 现在的 。
7、“土伏火”理论来源(八点) 、 土伏火”理论来源(八点) 1)土伏火这一大法是针对天地宇宙生命本源 ) 而立,对应北方坎卦。 而立,对应北方坎卦。 老子·道德经 道德经》 万物负阴而抱阳, 《老子 道德经》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 以为和” 以为和”。 师父李可说: 土能生万物,无土不成世界。 师父李可说:“土能生万物,无土不成世界。 同理,人身之中土即脾胃——中气,中气左升 中气, 同理,人身之中土即脾胃 中气 右降,斡旋运转不停,五脏得养,生生不息, 右降,斡旋运转不停,五脏得养,生生不息, 此即运中土,溉四旁,保肾气法。 此即运中土,溉四旁,保肾气法。” 2)先天八卦中乾卦对应天,坤卦对应地,地 )先天八卦中乾卦对应天,坤卦对应地, 恒顺承天。 恒顺承天。
故在定中轴的量一般起步为250g,不分年龄, ,不分年龄, 故在定中轴的量一般起步为 不分性别,不分病种。北芪用500g为250的2倍; 不分性别,不分病种。北芪用 为 的 倍 山芋肉用120g是经过治疗急危重症总结出来的, 是经过治疗急危重症总结出来的, 山芋肉用 是经过治疗急危重症总结出来的 即使是阳亡液脱的患者此量足矣;熟附子45、 即使是阳亡液脱的患者此量足矣;熟附子 、干 还是按照《 姜45、白术 、泽泻用 还是按照《伤寒杂病 、白术45、泽泻用45还是按照 三两起步,是师父李可的经验。炙甘草30、 论》三两起步,是师父李可的经验。炙甘草 、 红参用30按照 伤寒杂病论》二两起步, 按照《 红参用 按照《伤寒杂病论》二两起步,

『名医经验』吕英教授“气一元论”论治五迟五软的经验

『名医经验』吕英教授“气一元论”论治五迟五软的经验

『名医经验』吕英教授“气一元论”论治五迟五软的经验李可老中医(山西省名中医)认为,“气一元论”是以《易经》、《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为理论基础发展而来。

《周易》阐明:“无限大和无限小相互包容,完全统一于太极,太极是至大的客观世界的缩影,也是至小的微观世界的全息图,宇宙是一个大太极,人是一个小太极;《黄帝内经》中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实是一气的变现,《黄帝内经》中所命名的宗气、中气、肾气、胃气、阳气、真气、天气、地气、夏气、神气等80余种气亦是一气的变现;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提出:“五行的运动圆,合成一气。

木升金降,木不病风,金不病燥。

水升火降,火不病热,不病暑,水不病寒。

土运于中,土不病湿。

运动不圆,升降不交,各现各气,则病风、热、暑、湿、燥、寒,病者,大气病也。

人身之气,亦如是也;《伤寒杂病论》中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之本气分别为寒、燥、火、湿、热、风。

是故立足气一元论辨证疾病,效如桴鼓。

笔者跟师吕英教授期间,归纳整理了其治疗儿科五迟五软的部分病案,吕教授根据“气一元论”论治儿科五迟五软,取得了良好疗效。

1立足气一元论辨治五迟五软五迟五软患儿多属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亏虚。

多数患儿兼有怕冷,颜面咣白、眼周、鼻周、唇周青黑等少阴虚寒的症状和体征;故吕教授治疗五迟五软必用四逆汤加强釜底火、固护先天肾气。

依郑钦安“坎中一点真阳乃人立命之根”之理,后天八卦中北方坎卦不足,对应先天肾气不足,阳不生阴,可致人体六气乖乱,表现为虚实夹杂,或本虚标实。

对应六经辨证,少阴虚寒为本,致太阴、厥阴、阳明、太阳、少阳部分或整体气机失调;对应彭子益人体气机之圆运动,釜底火不足,可致中气、釜中火、四维之轮的和缓有序运转等出现异常。

临床除釜底火不足、少阴虚寒等主症,常见以下兼症。

①兼症1:多数患儿有食欲差、食量少、手心热、多汗等中气不健、太阴虚弱症状。

依圆运动之说,中气为轴,四维为轮,轴运轮转,轴停轮止,中气不健久可致四维之轮失灵;中土不沃,可致地势不坤,无以恒顺承天、厚德载物;依李可老中医的“三阴统于太阴”之理,太阴之伤,亦可损及少阴、厥阴。

吕英教授讲座:从阳明少阴理论论述土气与临床(二)

吕英教授讲座:从阳明少阴理论论述土气与临床(二)

吕英教授讲座:从阳明少阴理论论述土气与临床(二)从阳明少阴理论论述土气与临床讲者:吕英教授贯一明医堂制文字整理:2016屆扶陽-膏方工作室全體同學(廣東省中醫院)校訂:明74毛皮肌腠方也许是天意,“毛皮肌腠方”就是这么来的,其实这个肌后面还有个肤的,就是我们的肌和肤是不一样的,或者毛、皮,皮下面是肤,然后才是肌,用药是完全不同的,但很多时候是一致的,问题有些病人复杂到你就得这样去考虑,你只要用过了一点点,他都不对。

那你得想办法去转啊,到底药物怎么配伍,还有非常非常关键——药量的匹配。

这可能是我讲课以来强调最多的,我从第一节课就开始强调药量。

(乌梅15g,生甘草30g,炙甘草30g,麻黄3g,生大黄1g,熟地黄15g,苦杏仁10g,薏苡仁10g,白豆蔻5g,蝉蜕5g,石膏15g,熟附子10g)就是这个方,时间不够那我就不讲方了,留给你们,可以慢慢用嘛。

针对今年的年运——三黄;大家看,麻杏苡甘汤、麻杏甘石汤,非常简单,你们自己慢慢去琢磨吧,当然这里面我应该是有方解的。

大家看《灵枢·决气篇》“何谓津?何谓液?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这些概念是必须记的,包括“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那么这个脉的内外到底是什么,营气在哪里,卫气在哪里,营卫气在《五十营》是一个东西,但是偏偏《灵枢》又有《营气行》、《卫气行》,又在说什么,把这些基本的中医概念,先慢慢一点点理清。

一定要脚踏实地,回到临床,我一直主张这一个。

否则你在那里转转转,都是空的,你没去打仗啊。

你不知道那个人,他非常累,但是他全身都是发烫的,你觉得用凉药,他已经累到气不接续了,那你要用热药,他又是发烫的,也用不了。

他又不是典型的白通汤,或者是白通加猪胆汁汤,又不是典型的水寒龙火飞,水浅不养龙这种,我把这个龙火逼出去,我有相应的办法让它回来,他不是这样,他脉内的那种热,脉又看不到,伏行于分肉之间,你根本就看不到,所以只要我们人没有气是察不到脉的;但是,只要这个气在运行,高的人都知道,或者你不知道,你去做治疗,这种理论指导你,你能取得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素问· 天元纪大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 曰三阴三阳也。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 阴三阳上奉之。” • 在天为气,在地成形。(阳化气,阴成形) • 在天为风,在地为木——东方之气化 • 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南方之气化 • 在天为湿,在地为土——中央之气化 • 在天为燥,在地为金——西方之气化 • 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北方之气化 • 治病立足四季五方即可。
• 膀胱属足太阳,对应壬水之气。《外经微言》曰: “过寒则遗,过热则闭。” 尿频说明了膀胱过 寒。(联系前列腺炎、膀胱憩室、先天尿道发育 不全)
• 人体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网络,但同气相求是真理。
• 肺与膀胱:肺主皮毛,膀胱主一身之表。 《灵 枢· 本藏篇》云: “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 • 经前与肝主疏泄、藏血相关——开合枢与六经, 厥阴主合。《伤寒论》顺序:太阳——阳明—— 少阳——少阴——厥阴——太阳。(联系乌梅丸 配伍理解厥阴病的寒热虚实错杂)
• 生命无大小,疾病亦无大小。 • 理法方药只有一个宗旨:气! • 不是药量越大药效越强。(多米若骨牌效应)
• 将先后天八卦、河洛数理、五运六气、六经辨证、 十二经脉、脏腑学说用一根线贯穿。
• 一妇女每月经前3-5天必定出现:寅时小便一次, 白天尿频、量少,经来自行消失。分析如下: • 《素问· 灵兰秘典论篇》曰:“膀胱者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寅时对应十二经脉 的手太阴肺经(辛金之气),肺主通调水道。 [子午流注——十二地支——六气——运气学客 气推算规律:如子午之上,少阴主之。]联系过 敏性咳嗽。
君火之下
阴精承之
• 典型病例——支气管扩张病 • 患者、女、63岁,反复咳嗽,咯血30年。西医 诊断为:支气管扩张。曾中、西医间断治疗,病 情反复。在本专家门诊纯中药治疗三个月。就诊 时症状以气短,乏力,稍劳累则咯血,血量时多 时少,血色以鲜红为主,发作时必服止血药。舌 偏淡,苔略白腻,脉细。 • 六味地黄丸+柴胡、升麻、北芪
五行
• 生成五行:
• • • • • 东方甲乙木; 南方丙丁火; 中央戊已土; 西方庚辛金; 北方壬癸水;
• 化合五行:
• • • • • 甲己化土; 乙庚化金; 丙辛化水; 丁壬化木; 戊癸化火;
标本中
• • • • • • • • 病机变化的依据: 《素问· 六微旨大论》曰: 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 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 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 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 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风太阳; 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
• 《伤寒论》是按阴阳大小排列,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 -少阴-厥阴-太阳。遵循了《内经》客气的推算顺序。客 气属于天气,古人用客气说明一年节气的异常变化,用 以测变。故《伤寒论》论述疾病的方法同样是遵从天人 一体观和道法自然。
• 《素问· 五运行大论》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左 右者,阴阳之道路、、、岁上下见阴阳之所在也。左右 者,诸上见厥阴,左少阴,右太阳、、见太阳,左厥阴, 右阳明。所谓面北而命其位,言其见也。何谓下?厥阴 在上则少阳在下,左阳明,右太阴、、、所谓面南而命 其位,言其见也。
• 典型病例: • 女,50岁,近日由美返穗,胸背部怕冷、左胯部 冷痛麻木感十余年,长期睡眠差,高血压病史数 年,胃纳、二便尚调。 舌淡略暗,苔薄白,脉沉。 方名:定坤汤 方药:北芪250 、白术90 、熟附子12 、干姜60 炙甘草12 、山萸肉75、炮姜炭30 • 本于河洛数理和先天八卦,立足太虚中轴,以运 轴转轮恢复患者天地赋予之天圆地方——中。
托法的火候
• • • • • • • • •
桂枝、北芪 、赤芍 皂角刺、白芷、穿山甲 麻附细 花类药:女士保健方加花类药 叶类药:侧柏叶、苏叶、枇杷叶。立足大小中轴。 蝉蜕、白藓皮 柴胡6g,升麻6g,桔梗6g 柴胡6g,升麻6g,北芪18g 阳和汤
身体自身协调排毒反应
• 生病本身就是身体自身在协调排毒 • 白虎加人参汤 • 四逆汤 • 轻清透热方 • 女士保健方 需注意的不当用药: • 桔梗:相火上越时不可用 • 西洋参:下元阴寒过重时不可用

• • • • • • • • •

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 大小青龙汤、李老破格救心汤加乌梅、苏叶 大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合甘露消毒丹 柴胡桂枝葛根汤、麻桂各半汤、 四逆汤、虎啸汤、麻黄附子细辛汤 新加香薷饮、普济消毒饮、乌梅冰糖水 理中汤 梅峰医学:药性轻清 药味甘淡 轻剂制胜 呵护元气
生 生 不 息
• 先天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生生不息汤: • 熟附子 干姜 炙甘草 山萸肉 • 治疗哮喘、腹痛、高血压、中风
• 日本· 丹波元简:中医之秘,秘在量。 • 北芪:6、18、30、45、50、60、90、120、、、
定 坤 汤
• • • • • • • • • 先天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崩漏 哮喘 高血压 失眠 眩晕 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 小儿多动症 方见后:
气一元论与中医临床
吕 英
广州市天河区妇幼保健院
大医精诚
止于至善
希波克拉底誓言
• 1 简陋而可口的饮食比精美但不可口的饮食 更有益。 • 2 寄希望于自然。 • 3 人生矩促,技艺长存。 • 4 机遇诚难得,试验有风险,决断更可贵。 • 5 暴食伤身。
治病求本
• 生命之本、天地之本、自然之本是一不是二,太 极本无极。具体治病方法因人、因时、因地有多 种,但理无二致。 • 《黄帝内经》对生之本论述:天元、阴阳、五运 阴阳、四时阴阳、神、心、胃气。 • 临证实践时无论是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病抑 或急危重症永远不离治病必求于本,时刻把握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 主气与客气分别对应天地规律中的常与变。
• 主气是古人昼参日影,夜考极星,日复一日,年 复一年,观察出来的六条恒常不变的法线。 • 客气的客观规律虽然是每年变化的,但主客气共 同体现了自然界的一团和气。(一日、一年、一 甲子) • 主气——不易 • 客气——变易 • 六经(六病)——简易
主客气为一气
• • • • • •
《周易 说卦传》曰: 天地定位 雷风相薄 山泽通气 水火不相射
伏羲(先天)八卦图
文王(后天)八卦图
• 混天五行图
河图
• • • • •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 洛书图
伤寒论阴阳排列顺序——客气
冰雪之灾
• 典型病例: • 男性,40岁,发现膀胱癌3年,术后复发1年半。 肿瘤大小23x14mm,08年5月份复发后服用中 药至今,肿瘤维持上述大小。 • 北芪300g 乌梅36g 细辛90~120g 熟附子300g 干姜150g 炙甘草60g 部分病例此时附子的使用方法:无上限。而且生 熟均可。若制作散剂则用炮附子。但希望后起之 秀力争做一个心灵神医。医者——患者。
• 此寒从哪里来——东方厥阴风木之气陷下于北方, 北方对应太阳,太阳之上,寒气主之,中见少阴。 (圆运动、后天东方震卦、洛书、标本中)
• 肝肾——乙癸同源——乙木、癸水——天干—— 五运。 • 北方壬癸水(表里)——生生之源——阴为阳之 基(后天)——六味地黄丸。阳主阴从对应人身 的活力——四逆汤 • 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河图)。壬水属阳, 对应《难经》肾间动气,对应清· 钦安思想的北 方坎卦一丝真阳,对应《景岳全书》命门之火。 • 大道至简至易——天圆地方里的一团和气,不分 阴阳——六气是一气的变现——八纲(阴阳表里 寒热虚实)
• 差之毫厘 失之千里
几组药物的比较
• 吴茱萸 半夏
• 北芪 白术
细辛
人参
• 三个“四”合方的临床应用 • 四逆汤(熟附子、干姜、炙甘草) • 四逆散(柴胡、赤芍、枳实、炙甘草) • 四君子汤(人参、云苓、白术、炙甘草)
• 适用症型:慢性胃炎 、慢性盆腔炎 、过敏性咳 嗽等。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大气擎天方
北芪100~500g 山萸肉30~90g 细辛30~120g 干姜30~200g 乌梅18~69g 冰糖适量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重症肌无力 反复发热 顽固性湿疹、异位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
• 手足太阴阳明表里西方汤: 人参 白术 砂仁 炙甘草 石斛 佛手 石菖蒲 枇杷叶 川贝 百合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学海无涯乐作舟
主气的规律
• 主气排列顺序:厥阴-少阴-少阳-太阴-阳明太阳。
• 主气属于地气,即风木、君火、相火、湿 土、燥金、寒水六气,分主于春夏秋冬二 十四节气,显示着一年四季中正常的不同 变化,所以它的次序是按木、火、土、金、 水五行相生之序而排列的。
• 《素问· 六微旨大论》曰:“愿闻地理之应六节 气位何如?曰: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 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 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 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火 治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气之本 (标本中见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